孟子的性善论及四端说

合集下载

浅析孟子性善论

浅析孟子性善论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结课论文浅析孟子性善论目录一、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一)“四端”是性善论的前提,是人类的特性(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三)性善是一个过程(四)性善论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二、孟子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浅析孟子性善论学术动态:山东·济宁,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称号。

孟子是济宁,邹城人也。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邹城人,孟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对我耳濡目染。

我读了一些关于孟子的论著,主要有:黄俊杰的《孟子思想史》卷一和《孟子》(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袁保新的《孟子三辩之学的历史省察与现代诠释》(台湾文津出版社);徐杨泽波的《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使我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所理解。

前辈们大都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即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同时强调,善性是人先天固有的。

但是对于性善论是否是性善完成论上存在着分歧。

以杨泽波先生为主认为,性善论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张鹏伟、郭齐勇在《孟子性善论新探》中却坚持,“性本善论”,“性善完成论”;还有的学者主张性善论。

众说芸芸,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只能成一家之言。

由于,知识面狭浅,文笔浅薄,错误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内容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孔子并尊,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

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即“性相近,习相远”。

可见,孔子也承认有人性,只是未阐明人性究竟为何物。

而孟子,作为孔子的思想的继承者,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的问题,构建了自己的“性善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影响一、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子思学生的学生,有“亚圣”之称。

孟子从善恶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等各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创建了性善论,并把它作为道德修养学说和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使先秦儒家思想达到了一个顶峰。

孟子“四端”的经典意义

孟子“四端”的经典意义

孟⼦“四端”的经典意义孟⼦“四端”的经典意义(根据2015年11⽉讲座稿整理)提要:孟⼦讲“性善”,不是指“⼈⼈⽣⽽唯善”。

关于这⼀点的争论,缘起于对“四端”的误读,本⽂将具体讨论。

孟⼦指出“⼈之异于禽兽者⼏希”,就在于能够经由“四端”的显现,反⾝⽽诚以上达“不忍⼈之⼼”的圣贤君⼦之道。

⼈⼈皆有这样的本质和潜能,叫做性善。

⼤家好。

今天的⼈⽂讲座,让我们⼀起来解读孟⼦关于“四端”的论述,了解孟⼦其⼈其学。

⾸先,要简单介绍⼀下孟⼦“四端说”的背景。

孟⼦名轲,⽣于公元前390年,是邹国(后来并⼊鲁国)⼈。

根据元⼈程复⼼撰《孟⼦年谱》,其时距离孔⼦去世(479 BC)已经89年。

很多⼈都听到过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

据《史记》,孟⼦⼩的时候,家在墓地附近,孟母看到孟⼦总是和邻家孩⼦们模仿丧葬游戏,认为不利于孟⼦的成长,于是搬家。

第⼆次住在集市附近,孟⼦常和买卖⼈游戏,孟母认为不利于他的成长,于是⼜搬家。

第三次住在学宫附近,看到孟⼦模仿礼仪规制,孟母⽅才满意了。

在母亲督促下,孟⼦“旦⼣勤学不息,遂成名儒”。

[注]孟⼦师从于⼦思(孔⼦的孙⼦),传承孔⼦之学,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善以譬喻说理。

也有关于孟⼦师承的不同说法,⽐如《史记》说是学于⼦思门⼈。

孟⼦四⼗三岁(公元前347年)因齐威王之招到齐国临淄的稷下学宫,开始了游说诸侯的旅程。

他这⼀去,就在齐国住了三⼗多年。

孟⼦出世的时代,正值齐国重视申不害为代表的黄⽼法家思想、纵横家兵家、和杨墨学说。

《史记》说:“当是之时,秦⽤商鞅,楚魏⽤吴起,齐⽤孙⼦、⽥忌。

天下⽅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赵岐也说:“(孟⼦)以儒道游于诸侯。

时君咸谓之迂阔于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 《孟⼦题辞》所以孟⼦在齐国待了⼆⼗年,被认为是“迂阔于事”,很少有说话的机会。

到了六⼗三岁,孟⼦回到鲁国为母亲守丧三年。

丧满以后,孟⼦周游宋、滕、魏国,七⼗⼆岁再回到齐国见齐宣王。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主要思想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在儒家学派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为“孔孟”,儒家学说亦称为“孔孟之道”。

一、论性善1.主要观点:“性善”是孟子的中心学说,孟子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及行为哲学等,都是根据性善学说推衍而来的。

孟子的“性善论”有“四心”“四端”等说法。

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四心”又是仁义礼智这四德的发端,即“四端”。

这四端是人不虑而知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

孟子认为,虽然“四端”是人本心所固有的,但人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充分发挥这些善端的功能,才能使之发展成完美的道德。

首先,人之所以不能专心向善,甚至会作奸犯科,往往是因后天的物欲或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而丧失了本心,所以人必须存养善性,以免为后天的物欲所戕害。

其次,人性的善端,犹如树枝上的嫩芽,极为细弱,存养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加以扩充,那么它将很难茁壮成长,所以必须努力扩充善端,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

再次,“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也就是说,善是人的本性,就好像是水一定是往下流一样,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规律。

只有顺着人性的本然,才可以成为善人,所以应该顺性而为。

最后,饮食男女是人的大欲,但如果放纵口目鼻四肢等感官欲望,势必有害于身心,所以孟子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即要求人们明辨理欲,努力克制各种感官欲望,以扩充天理,从而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2.性善名言: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②“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尽心》上)二、论行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仁、义、礼、智四端皆存于我心。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人性问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之一。

而孟子就在这个时候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人性皆善的观点。

在人性的问题上,当时比较流行有三种观点:一是告子主张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还有一种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第三种观点是“有性善,有性不善”。

孟子对上述三种观点都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对告子“生之谓性”的性无善恶论批驳有力。

孟子从人的“类”本质来考察人性的,是把人和动物相对待来论证人性问题的,他认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是战国中后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当时的中国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动荡时期。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不把奴隶当做人来看,奴隶也不能获得做人的资格。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上的大动荡,传统的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旧观念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到了春秋末期,社会上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起码人格的呼声高涨,对人本身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思想家的重视。

他们开始思考人的本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孔子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但是孔子比较谨慎,对人性和天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笼统地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是孔子对人性问题最一般的概括。

他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的本性是相近似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视人的思想,但是在人性问题上改变了孔子谨慎和模棱两可的态度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人性皆善的观点,他引用孔子弟子有若的话说: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

圣人之於民,亦类也。

(《公孙丑上》)他把人和物相比,说明圣人和平民是同类,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也是同类。

既然是同类,天生就是同性,他的实质是对当时流行的奴隶主贵族精神的支柱血统论的批判。

然而,孟子承认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年岁的收成会影响人的行为,特别是年轻人的行为。

但他认为这不是人性的天性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人的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影响的结果。

他将人的天性比作大麦的种子。

大麦的种子在本性上是一样的,种到地里,经过雨水的滋润,到来年都会成熟。

(中国哲学优秀论文)孟子性善论浅析

(中国哲学优秀论文)孟子性善论浅析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心性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而性善论又是其道德修养思想(内圣方面)和仁政思想(外王方面)的理论依据。

所以厘清性善论的真正内涵,对进一步认识孟子心性学说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论文从原著的细致解读入手,充分把握已有的研究成果,系统讨论了“性”义源流及“性”的涵义。

从“仁、义、礼、智”四端详析了性善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孟子与告子的系统论辩,最后落脚到性善论在内圣外王方面的发用。

全文分为序言、正文两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从性字本义考辨(甲骨文中的性原始)探寻性义源流,考查了《诗经》、《尚书》、《左传》、《国语》及《论语》中“性”的涵义。

第二章,剖析孟子哲学中“性”的涵义,从“仁、义、礼、智”的意蕴,详析性善论的基本内涵,引发孟子与告子的系统辩论。

第三章,从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论述性善论在内圣外王两个方面的发用。

关键词:孟子;性;性善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Mencius’ theory of the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his philosophical system, It’s the ground of his moral thought and political thought. So analyzing the meaning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his theory of mind &human nature.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systematical debate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It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t the view of the “four beginning” of human heartedness,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 and then discusses its practical signification. The whole dissertation consisted of two parts: the preface and the text, and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 of human nature based on its original meaning.Chapter two, analyzes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 and his debate with Gaozi.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tion of Mencius’ theory of the human nature.Key words: Mencius; human nature; theory of the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孟子》思想概说

《孟子》思想概说

《孟子》思想概说一、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孟子说:“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又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四端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告子上》这四种心,都是人天生所固有的,还给人的善本性,作了内涵上的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二、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关于“民本”思想,孟子有具体阐述。

他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其贤,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之可焉,然后去子。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梁惠王章句下》)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性善论

性善论

性善论基本概念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内容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

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

即将善这种本性看做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关于孟子四端的作文素材

关于孟子四端的作文素材

关于孟子四端的作文素材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

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次在《告子上》,其文云: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养气养德摘要:针对战国时期关于人性问题的诸多争论,孟子独辟蹊径,提出“性善”论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善是内在于人的自觉心的,是先天赋予的,是先验的。

“性善”即是实现价值之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孟子通过四端说,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来阐述仁、义、礼、智,从而进一步说明“性善”这一观点。

并由“性善”出发,提出养气、成德,提倡要注重人格修养。

关键词:性善;四端说;养气;成德一、前言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杨朱的“为我论”和墨子的“兼爱论”大行于天下,儒学遭遇敌论之威胁。

因而孟子言仲尼之教,广为论辩,以折百家,保卫儒学。

而在百家争鸣之中,人性问题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孟子就此从“仁”出发,提出“性善”观点。

性善论的提出既有力驳斥了当时有关性善问题的其他观点,为儒学之振兴锦上添花,也对后世儒学传统,尤其是宋明理学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地位的影响,儒家思想亦成为中国正统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在人性善这一哲学命题中,不同的哲人有不同的观点。

但无论人性善或恶,其归属点都在于使人变善。

人性本善,则保持善;人性若恶,则去恶从善。

尤其在道德危机层出不穷的当今社会,从善变得尤为重要。

人之本质为善,因而我们要保持这种本性,有本性出发去行善,用性善去规范自身行为。

当人人都保持性善,由性善行仁义时,就是世风日上,社会道德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的优越性,成为稳固社会之基石。

二、性善——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一)所谓“性”,在孟子指自觉心之特性讲。

“性”字在古文中与“生”字为同一字,所以人们常常以为,所谓“性”即指生而具有。

告子即主张“生谓之性”。

《告子》上:告子曰:“生谓之性。

”孟子曰:“生谓之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

”“白诩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认为“生谓之性”,即天生的本来状态叫做“性”。

孟子的性善说

孟子的性善说

孟子的性善说[摘要]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并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道德体制都很完备的善良的人,而是说在其本性里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这表现为“四端”,但是后天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人产生行恶的行为,这些都是“不能尽其才”的结果,所以孟子更加注重后天对人的培养,要在后天逐步修养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否则“人则无几于禽兽”。

孟子把这个过程总结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在其性善说思想的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他王道的仁政思想。

[关键字]孟子性善说存心养性素有“亚圣”之称的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是战国中期儒学的代表人,一生中游历数国传播他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宋代以后人们常常把孟子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就是性善说。

在《孟子·告子》篇中有很多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告子认为“生之谓性”,认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就是一种本能地体现,没有善和不善的区别,“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无分于东西也。

”(《告子上》)孟子反驳他说,水确实是不分东西,但是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就好像水总是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就如同水没有不向下流的道理是一样的。

孟子所崇尚的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一存在就是一个道德体质很完备的善良的人,就已经完全的知晓仁义忠恕之道,而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在其本性里就已经有了从善的因素,在这里,他所说的性善的“性”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而是区别于动物的只有人才具有的一种性,他认为人和动物所相同的一些本性是不能看作为“性”的,而孟子意义的“性”则是生而向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即所谓四端,而这就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反映,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每个人既然一生下来就有了善的因素,如果好好的顺应发展就都可以达到一个圣人的标准。

那么,既然人人皆可为尧舜,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没有成为圣人反而变成了恶人呢?曾经公都子问于孟子,说听别人讲人性是可以善也可以变得不善的,例如文王和武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都很和善团结,然而幽王厉王这样的君主得了天下后,百姓就都很偏向凶残,这和您所说的人天性善良不是很矛盾吗?孟子这样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他说人的性情的确是天性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这些就是常说的仁义礼智,他们都不是外界所赋予的,而是人生而就有的,至于有的人会变得不善,不是天性的过错,而是因为后天环境的影响所导致的,即“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性善论

孟子性善论

一、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它大体包括以下这样的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就说明善是人的本性,就如同水向下流一样平常。

孟子讲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孟子不仅把心限定在善良和道德范围内,而且认为这个“心”是人人固有的。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3]人与禽兽相异的地方很少,庶民把这些相异的地方去掉了,只有君子注意保存。

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4]孟子谈的人性,主要是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讲的。

他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与禽兽相区别的特性,这种异于禽兽的人性就是人作为“类”而与其他“类”的本质区别所在。

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耳目口鼻四肢和仁义礼智之心。

身与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对于人的耳目口鼻四肢和由此产生的各种物质欲求,孟子淡然视之,认为这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一种生存本能和生理需要.并非人的本质属性,凭此并不能把人与禽兽区别开来。

只有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正是它们使人真正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天地间最高贵的存在。

所以,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是说,君子所得自天的本性,仁义礼智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它生发出来的神色温润清和.表现在颜面.显露于肩背.遍及到四肢,四肢一动作.不待用言语说明,人们一看便知道了。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

孟子“四端”说的形成及其理论意义“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

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才真正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

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四端”说的形成的背景及时间这样重要的问题却较少涉及,这与孟子其他方面研究文献汗牛充栋现象形成强烈反差,不能不说是孟子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讨论,以求方家指正。

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感情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次在《告子上》,其文云: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从这次谈话看,孟子提出四端说同当时人性善恶的争论,尤其是同告子的辩论密切相关。

孟子主张性善论,故提出四端说予以论证,同时对告子等人的观点进行批驳。

那么,孟子与告子辩论是在什么时间呢?这无疑是我们讨论“四端”说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有学者多认为这次辩论是在孟子首次到齐国时,时间大概是在齐威王二十七年左右,如张秉楠说:“这场人性问题的争论当发生在齐国。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讲解学习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讲解学习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作者:时瞾改编/凤梨花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良知的培养,正气的周流,道德的提升的思想,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

孟子的“四心”“四端”,就是这样的思想。

所谓四心四端,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

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

孟子认为,四心四端是先天潜在的自性;但他同时认可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四心只是这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是苗头,还比较弱。

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则很容易夭折。

四心既然是自性,那么恻隐之心,也应该是人皆有之。

当小孩落水,贫者患重症,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慷慨解囊相助;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爱护动物,关注小虫,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是无形中做了错事,有羞恶负罪感。

古代著名的例子有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等等。

今天做错了事,有良知的人仍有羞恶负罪感,良知泯灭的人,则无动于衷,甚或以耻为荣。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更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名例。

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

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判断是非,显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下,道德素养的厚薄,知识的深浅等综合因素。

有的人综合能力差,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要么人云亦云,要么视非而是,视是而非。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

孟子的四心四端说作者:时瞾改编/凤梨花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良知的培养,正气的周流,道德的提升的思想,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

孟子的“四心”“四端”,就是这样的思想。

所谓四心四端,就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即来自四种情感,故称四端。

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羞恶知耻之心,礼敬谦让之心,褒是伐非之心。

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一个麻木的人,一个不合格的人。

孟子认为,四心四端是先天潜在的自性;但他同时认可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四心只是这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是苗头,还比较弱。

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则很容易夭折。

四心既然是自性,那么恻隐之心,也应该是人皆有之。

当小孩落水,贫者患重症,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慷慨解囊相助;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爱护动物,关注小虫,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是无形中做了错事,有羞恶负罪感。

古代著名的例子有廉颇负荆请罪,周处除三害等等。

今天做错了事,有良知的人仍有羞恶负罪感,良知泯灭的人,则无动于衷,甚或以耻为荣。

辞让之心,人皆有之?古有“让则相容,争则相斗”的理念,更有尧舜让贤,孔融让梨的名例。

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体现的是相争。

比如兄弟争房产,姐妹争家产等等,都会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直至闹上法庭,引出个“义断亲疏只为钱”的结果,方才罢休。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判断是非,显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下,道德素养的厚薄,知识的深浅等综合因素。

有的人综合能力差,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要么人云亦云,要么视非而是,视是而非。

孟子简介

孟子简介

孟子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

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的著述孟子著有《孟子》一书,为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学说要点一、心性论1.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说」, 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楚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 孔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 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是表现於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 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於自觉心的, 属於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 必有异於禽兽之处, 这种「异於禽兽」的性,便是「善端」。

他指出, 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於受私欲蒙蔽。

因此, 人应放弃私利, 以达到社会的公义。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 以全力扩充存於内心的「四端」, 孟子称之为「尽性」。

「尽性」的修养, 培养出浩然之气, 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再以「心志统气」, 控制自己的情感, 便能成德。

4.道德天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 而道德根源背後的标准, 便是「天」, 「天」表现於人, 便是「性」。

人苦能有足够修养, 便能知天, 达致「天人合一」。

b.政治思想二、政治论1.民本说孟子指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 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云 龙【摘要】由“四端”之心出发以言人性本善是“孟子道性善”的关键理论环节。

“端”既有端始义,又有端绪义。

端始义是就人之成圣成德这一历程来说的,它内涵着以“善”为“端”而进于成圣成德这一动态生命实现的观念。

人性由此内在包含着一个“孳孳为善”、善善不断地先天动态结构。

向善论者多以经验论的方式来讲人性。

这种抽离“善”的先天内容讲人性的方法,与告子“生之谓性”的思维模式殊途同归,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性的消解。

孟子在心性论这一整体论域中,本乎“性”以言“心”,立于“本”以言“生”,从而将人性之“生”与“充端”的过程理解为人性自身的复“本”运动。

所以,充“端”实即复“本”,孟子的扩充善端说与人性本善论亦由此而为一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

孟子所道之“性善”实为人性本善,而非人性向善。

【关键词】孟子;人性本善;“四端”之心;动态人性论;向善论中图分类号:B22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1)02-0152-07作者简介:云 龙,河南开封人,(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博士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14ZDB003)孟子“性善”论所蕴含的人性本善内涵,是孟子思想体系乃至传统儒家道德学说成立的基石。

然而,古人以“性善”为人性本善的真理性共识,在现代遭到以人性向善论者为代表的“非本善论”的各路孟学研究者的质疑。

他们要么站在“同情”地理解孟子的角度,宣称孟子是人性向善论者,改头换面地否定孟子人性本善的思想;要么直接批判孟子人性本善的真理性。

这导致孟子“性善”论真实意蕴的消解,亚圣之义隐而不彰。

其中,对“四端”之心的误解性诠释构成向善论者否定孟子人性本善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从“四端”之心问题入手,对向善论者的偏颇之处进行疏解,对“孟子道性善”的人性本善内涵予以澄清。

一、“四端”与“善”“四端”一词,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

《孟子》性善论:从“四端之心”到“反求诸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程晓峰)摘要:《孟子》一书的心性论,是主张人性本善的,而人性本善的具体阐释就是“四端之心”。

仁义礼智之“四端”,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到心性的自然生发,都从认识论上说明了人性本善。

而《孟子》讲得人性是不同于物性的,人性本善,就是先天的无条件的善,人性之恶是后天自习和社会熏染的结果。

由此,《孟子》从道德修养论的角度提出了发现本心至善、到达本心至善的工夫:反求诸己。

这也是依靠自觉的道德修养功夫达到人性至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性善论四端之心反求诸己《孟子》一书反映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战国儒家的思想,到有宋一代,经过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朱熹的发明和倡导后,成为后世学者关心、关注的重要儒家经典。

尤其是随着理学的兴起、转折和心学对理学的颠覆,《孟子》一书提出的关于人性善恶的论断和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事天、立命等发明成为宋明诸儒探讨纠绕的核心话题。

那么,《孟子》讲的性善究竟从何而起?又如何论证?作为道德哲学的命题,特别重视现世践履的儒家又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其人性至善的道德境界要求?本文试围绕这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孟子》一书提出人之心性问题是和孟子的仁政思想有很大关系的,他在论述自己的仁政思想时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而且他这样解释何谓“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仁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这一段关于四端之心的论述可以说是孟子人性本善之认识论的总纲,他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说明了人之性善不是人之所处的外界环境赋予的,而是先天具有应物(事)而发的.这种对别人的心性至善的内发之油然而生恰恰说明了人性善的先天性.这里讲的先天性,指的是脱离了纯自然生物属性的人、也即初一具备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心性之善,只有这样理解才可以摆脱先天性善性恶的纠绕,可以从根本上回击“性无善无恶论”所讲的纯自然属性与物无别的人性,可以从后天修养工夫论上纠正“性恶论”带来的人性修养的误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養氣指培養主體的浩然之氣,後者指天理流行之氣, 即由心所帥之氣,理性化的形軀和情意。這種氣和道 德本心相應(配義與道),是由道德本心經常實現而 產生的(是集義所生),而並非偶然地由外在模倣一 般的道德行為而產生的(非義襲而取之),故與本心 的內涵相貫通,∴孟子以「浩然」、「至大至剛」、 「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等語來形容。 ∵養氣(集義)是據內而非據外,∴最後再批評告子 的義外之說是不知義。 在別處,孟子亦說: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離婁下)
「端」是開端、端倪的意思,「四端」指道德本心呈 現的四個基本方向。四端是具道德價值的情感(可稱 為道德情感)。 /惻隱-不忍見他人受苦難的同情心 -羞惡-對於罪惡行為感到羞恥的心 -辭讓-對別人謙讓及尊敬的心 \是非-辨別善惡是非的心 依孟子,四端有普遍性。∴說「人皆有之」、 「無……之心非人也」。 辨別:普遍性與一般性 /普遍性(universality)-對於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有效 或合理的特性,即必然性(necessity) \一般性(generality) -對於大多數有理性的人都有效 或合理的特性,即概然性(probability)
II 四端說
孟子所言的善性,又稱為「四端、良心、良能、良知、 良貴」等,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機能(道德主體),也 是道德價值的根源。孟子喜歡從道德實踐的四個基本 方向說明善性,此即所謂「四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作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 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 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 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 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
∵有普遍性,∴它們不只是情感,亦是理性。它們與 作為道德之理(道德的原理或原則)的仁、義、禮、 智一一對應。 /仁=惻隱之心 -義=羞惡之心 -禮=辭讓之心 \智=是非之心 辨別: /一般(自然/經驗)情感-無普遍性,如主觀的喜 好 \道德情感-有普遍性,是客觀的情感 四端當中,以惻隱之心最為突出,最易為人所體會, ∴孟子常以此概括其他三端。他又稱此為「不忍人之 心」。 四端的論證(具體指點/逆覺體證):見孺子將入於 井而起同情心。
孟子說人性本善是在理想或即價值層面,但在現實或 即自然層面,人卻有罪惡的產生。他的解釋是: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 非才之罪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或相倍蓗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告子上)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告子上) 惡的出現並非因為有人沒有善性而作惡,而是其自甘 墮落,摒棄善性而不用(沒有將道德本心實現出來)。
II 養氣工夫
孟子所言的善性,又稱為「四端、良心、良能、良知、 良貴」等,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機能(道德主體),也 是道德價值的根源。孟子喜歡從道德實踐的四個基本 方向說明善性,此即所謂「四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作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 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 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 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 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 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公孫丑上)
一 性善指人的價值的本性,它與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 同的,後者是經驗的、現實的,前者卻是先驗的、理 想的。∴孟子說: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 良知也。(盡心上) \善-依後來儒家用語,指「至善」,即絕對的價值, 不是一般的、經驗意義的善,故不與經驗意義的惡相 對。 性善論:人的價值的本性是善良的。 澄清一:此主張並非一經驗命題而是一價值命題。 澄清二:此主張並非講人性的發生歷程而是講本質歷 程。
告子是與孟子同時的的論敵,主要主張是義外之說: 道德價值根源並非在主體之中(心內),而是在主體 之外(心外)。 告子表面上亦認同仁內之說,以為儒家所講的仁心是 內在的,但其仁心並非孔、孟所講的道德本心,而只 是經驗的道德情感。 他的不動心之說之大意:若言論(言)有不得理或即 不如理者,不可求諸心志(心)(∵義在心外);若 心志有不得理者,不可求諸經驗的形軀和情緒(氣) (∵義在客體或即對象之中)。
孟子的性善論及四端說
孟子(公元前372-289年)。 孔子代表儒學的創始階段,孟子則代表儒學的成熟發 展時期。 孟子的哲學系統較孔子嚴密,除了時代背景外,亦與 孟子有高度的思辨能力有關。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 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 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 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上) 「何謂知言?」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 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公孫丑上) 孟子的著作為自著《孟子》一書,共七篇。 關於《孟子》的參考書:楊伯峻譯注《孟子譯註》 (中華書局);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著《孟子義 理疏解》(鵝湖出版社)。
孟子也贊成一義下的不動心,即心志不應受經驗的軀 體和情緒所牽動、控制,但他卻主張仁義內在,故心 志不得理時雖不可求諸經驗的軀體和情緒,但言論不 得理時卻須求諸於我們的心志。 ∴孟子提出持志的主張,i.e.以仁心主宰軀體和情緒。 /仁心-是氣的主宰(氣之帥),∴是最為重要的 (至焉) \軀體和情緒-是身體的充實者(體之充),∴是較 次要的(次焉) →要守持其心志而不要讓軀體情緒放肆作亂(持其志, 無暴其氣)。 持志的工夫是屬於價值層面而非事實層面,∴在經驗 上無必然性,故須主體之努力才能實現,否則我們便 免不了受到軀體情緒所牽引而不能實現出道德價值。 (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
持志、 二 持志、養氣與成德工夫
I 性善論
孟子是首位交代成德工夫的理論基礎的儒者,i.e.「擴 充善端」說: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 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 事父母。(公孫丑上) 四善端只是理想上的根據(開端),但在現實上能否 將善性圓滿開展(充分實現)則無必然性,故必須有 自覺的努力(成德工夫)。
持志的意義是在孟子評論告子「不動心」之說時所詳 細交代的。 曰:「敢問夫子之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 與?」「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 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 勿求於心,不可。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 暴其氣』者,何也?」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 志也。今有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公 孫丑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