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的鉴别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
• 中药制剂的定性方法主要有性状定 性鉴别、显微定性鉴别和理化定性 鉴别
• 理化定性鉴别包括一般化学反应法、 升华法、光谱法、色谱法等。
第一节 性状鉴别
• 一、性状鉴别的内容 • 颜色、形态、形状、气、味、其他 • 二、各种剂型的性状描述
• 三、物理常数测定 • 相对密度、旋光度
第二节、显微鉴别
• 1. 显色方式 • 2. 显色剂的种类 •
二、中药制剂薄层定性鉴别
• 3、对照品的选择 (包括对照品和阴阳对照溶 液)
• (1)对照品

化学成分单体
• (2)阴阳对照溶液 • (3)对照药材和对照品同时对照
• 阳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取制剂处方中欲鉴定的某单味原药材,按
制剂的制法处理后,再以与制备样品供试 液相同的比例、方法、条件制成溶液。
(三)上样方式
(四)展开
• 1.展开剂的基本要求
• 1)能使待测组分很好的溶解
• 2)使待测组分与杂质分开,而待测各组分之间能达到
• 基线分离,R>1.5
• 3)使展开后的组分斑点圆而集中,不应有拖尾现象
• 4)使待测组分的Rf值最好在0.4 ~ 0.6;组分多,也可

在0.2 ~ 0.8之间
• 5)混合溶剂应临时新配,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将制剂处方中减去欲鉴定药味后的其它所
有各味药材,按制剂方法处理后,再以制 备样品供试液相同的比例、方法、条件制 成溶液。
• (一)吸附剂的选择

• 在薄层色谱中吸附剂与展开剂的选择,是色谱分 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 1.硅胶略带酸性,适用于分离酸性和中性物质,商 品硅胶分为两类:硅胶H(不加石膏),硅胶G (加石膏);

2-中药制剂分析 鉴别

2-中药制剂分析 鉴别


色谱法

纸色谱法

斑点的位置(Rf)、颜色(或荧光),与对照品 相比较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提取、分离纯化)


薄层色谱法

利用极性、酸碱性等性质的不同,用萃取、过柱等方 法将欲测组分提取,减少其他成分和杂质的干扰 薄层板及吸附剂、涂布器、点样器材、层析缸、显色 与检测仪器

薄层色谱法使用的材料


升华法
鉴定具有升华性质的化学成分 (如冰片,大黄蒽醌类等) 观察升华物的形状、颜色、荧光等


光谱法

荧光法

光谱法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最大吸收波长法 (规定吸收波长法) 对照品对比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多溶剂光谱法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鉴别 “取本品15丸,加少量水,搅拌使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摇匀,取2ml,加水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测定, 在28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C.理化鉴别
D.杂质检查
中药制剂中可测定的物理常数有 A.折光率 B.相对密度 C.比旋度 度
D.熔点
E.吸收
中药制剂蜜丸的显微鉴别中,可以采用下面哪些方法 使粘结组织解离。 A.气相色谱法 B.氢氧化钾法 C.升华法 D.硝铬酸 法 E.氯酸钾法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有 A.化学反应法 B.升华法 C.光谱法 D.色谱法 E.砷盐检查法
薄荷油 “折光率 应为1.456-1.466(附录VII F )

物理常数测定 旋光度和比旋度 20℃,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 度,除另有规定外,测定管长度为1dm。 比旋度 α 为测得的旋光度 [ ] ld l 为测定管长度dm d 为液体的相对密度 区分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或测定含量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显微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显微鉴别法 显微鉴别法
• 取粉末适量,置载玻片上,滴加 水合氯醛试剂1-2滴,搅拌均匀后, 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紧载玻片,置 酒精灯上做轻微的移动,慢慢加热至 近干,此为透化1次。重复此损伤1-2 次,加稀甘油1-2滴,装片镜检。
案例分析——
• 【处方】大黄300g 盐酸小檗碱5g 黄芩浸膏21g
• 【制法】以上三味,黄芩浸膏系取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 1.5小时,第二次1小时,第三次40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 用盐酸调PH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水洗涤使PH值至5-7 ,烘干,粉碎成细粉。取大黄150g,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 末成粗粉,用30%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 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细粉,盐酸小檗碱细粉,黄芩 浸膏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 ,包糖衣或薄膜衣;或压制成500片,包薄膜衣即得。
鉴别指标的选择
选用该药材在本制剂中易查见、专属性强的显微特征作为 鉴别指标
处方中每一味药多用一个最主要特征作为鉴别指标 排除相互干扰或因加工而消失的特征
供试品预处理
内容物为颗 粒状,应研 细,直接取 粉末制片
取2-3片研 细,混匀, 直接取粉末 制片
包衣者除去包 衣,取数丸或 1-2锭,置研 钵中研成粉末 ,取适量粉末 制片
取蜜丸切开, 从切面由外至 中央挑取适量 样品或用水脱 蜜后,吸取沉
淀物少量
散剂、胶囊剂
片剂
水丸、水蜜 丸、锭剂等
蜜丸
显微制片方法
➢ 一般与观察原药材粉末的该显微特征 方法相同
➢ 用甘油醋酸试液直接装片观察淀粉粒 ➢ 用水合氯醛试液直接装片观察菊糖 ➢ 用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后观察细胞组织
特征
水合氯醛透化法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 鉴别技术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20页
2.展开剂:
☂ 用量: 展开剂浸没薄板下端约5mm
☂ 临用前配制
3.展距:8~15cm
Rf :0.2~0.8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2页
展距:
中药制剂的鉴别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第13页
展开
4.预防拖尾:加入少许酸碱 常见酸: 甲酸、冰醋酸 常见碱: 浓氨水、乙二胺
中药制剂的鉴别
苯-EtOAc-Me-异丙醇-浓氨水
薄层色谱操作方法
(一)制板 (二)点样 (三)展开 (四)检视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0页
(二)点样
(1)器具: 毛细管、微量注射器 (2)点样量: 1~10μl (3)点样方法: 垂直方向,斑点直径≤2mm (4)点样后溶剂须挥干后再展开
中药制剂的鉴别
1cm
1cm
1cm
第11页
(三)展 开
1.展开槽(层析缸) 要求:密封性好
(6:3:1.5:1.5:0.5)
第14页
展开
5.边缘效应 原因: 低极性低沸点溶剂在薄层板边缘易挥发
克服方法: a “预饱和” 15~20min b 层析缸内壁贴浸湿滤纸条 c 点样时不要太靠边缘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5页
(四)检 测
1.定位方法:日光检视 紫外光365nm下检视 紫外光254nm下检视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19页
气相色谱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
Relative Abundance
RT: 0.00 - 30.00 SM: 15B 5.47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0.94
3.46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
总结词
六味地黄丸是一种经典的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技术可 以用于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 质量。
详细描述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鉴别主要采用硅胶G板,以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甲酸(8:4:8:0.5)为展开剂,通过观察 不同成分的Rf值和显色反应,鉴别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要 成分,如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
总结词
黄连解毒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通过薄层鉴别可以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详细描述
黄连解毒汤的薄层鉴别通常采用硅胶G板,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3:1)为展开剂, 通过观察不同成分的Rf值和显色反应,鉴别黄连解毒汤中的主要成分,如黄连、黄芩、
黄柏等。
六味地黄丸的薄层鉴别
薄层板的厚度和均匀度对分离效果和 鉴别准确度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备过 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涂布的厚度和均匀 度。
展开剂的选择
展开剂的选择是影响薄层鉴别效果的 重要因素,需要根据不同中药制剂的 化学成分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常见的展开剂有石油醚、乙酸乙酯、 甲醇、乙醇等单一溶剂或混合溶剂, 选择时应考虑溶剂的极性、溶解度、 洗脱能力等因素。
提高成分的分离度和鉴定准确性。
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研究
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需求
随着中药制剂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和快速鉴 别需求越来越高。
当前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一些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的研究,如自动化点样、快速分 离和多波长检测等,提高了鉴别速度和效率。
未来发展方向
进一步完善高通量薄层鉴别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 大规模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需求。
丹参滴丸的薄层鉴别
总结词
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薄层鉴别技术可以用 于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品质量。

荧光法鉴别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荧光法鉴别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检验课件)
(2)原理:
利用保留值进行鉴别,即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供试品应呈现与对照品保 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对样品进行定性鉴别。
-43-
二、方法
分别以试样和标准物进样分析——各自的色谱图; 对照:如果试样中某峰的保留时间和标样中某峰重合,则可初步确定试样中含
有该物质; 通过在样品中加入标准物,看试样中哪个峰增加来确定。
-3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例:
(1)规定吸收波长法:样品经适当处理后,测定 吸收光谱,在一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鉴别: 在28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复方丹参滴丸紫外光谱图
-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例:
(2)对照品对比法:取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及供试 品经处理后,制成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
-6-
二、方法 3.注意事项
避免附加成分的干扰:如注射剂、颗粒剂及糖浆剂; 慎重使用专属性不高的分析反应:如泡沫反应、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除去干扰分析反应的物质,借此改善鉴别方法的
专属性; 采用阴性及阳性对照方式,对拟定的鉴别方法进行反复验证:防止出现假
-7-
二、方法
预吸附中
-31-
展开中
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方法
2、操作方法 (4)显色与检视 显色:喷雾法或浸渍法
喷雾显色法
-32-
荧光显色法
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方法
2、操作方法 (4)显色与检

荧光淬灭法的GF254薄层板
日光检视
-33-
荧光淬 灭斑点
紫外光365nm或254nm下检视
3、薄层色谱鉴别法注意事项
分别测定吸收光谱,比较二者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大山楂丸的紫外光谱鉴定: 样品与山楂对照品在280±2nm处 皆有最大吸收,在254±4nm处皆 有最小吸收。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课件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课件

02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的基本 原理
薄层色谱法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吸附、分配等 原理,将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进行分离、检测和定性的方法。
在薄层色谱法中,固定相是薄层板上 的吸附剂,流动相是展开剂。当样品 在薄层板上展开时,不同组分在固定 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 而实现分离。
薄层板的制备
提取
将粉碎后的样品进行提取,以分离出所需的 成分。
干燥
将浓缩后的样品进行干燥,以便更好地进行 薄层鉴别。
点样
选择合适的点样器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薄层板的特性,选择合适的 点样器。
控制点样量
控制点样量,以确保样品在薄层板上均匀分布 。
注意点样点的间距
控制点样点的间距,以确保薄层板上的斑点清晰可见。
展开
促进中药现代化
薄层鉴别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该技术手段可以推 动中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薄层鉴别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70年代,薄层色谱法开始应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别分析。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薄层色谱法逐渐完善,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 重要手段。
成熟阶段
21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薄层 鉴别已经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将薄层色谱与质谱技术结合,实现中药制剂成分的快速鉴定和准 确定性。
高效薄层色谱技术
利用高效薄层色谱板,提高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缩短分析时间 。现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分析 。
06 中药制剂薄层鉴别相关法 规与标准
相关法规与规定
01
显色方法
显色方法是在薄层色谱法中用于检测样品组分的手段。

最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最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必须进行鉴别。

下面是几种最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1. 外观鉴别
外观鉴别是通过观察中药制剂的外观特征来判断其质量。

例如,中药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纹理等。

外观鉴别方法简单易行,但有时可能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线、角度等。

2.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制剂的微观结构来判断其质量。

例如,可以观察中药颗粒的细胞结构、腺毛、鳞片等。

显微鉴别方法需要专业技能和设备,但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鉴别结果。

3.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是通过测定中药制剂的理化性质来判断其质量。

例如,可以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灰分、酸碱度等。

理化鉴别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化学试剂,但可以提供定量、客观的鉴别结果。

4. 色谱鉴别
色谱鉴别是通过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等技术,将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出来,并进行分析,以判断其质量。

色谱鉴别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但可以提供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鉴别结果。

中药制剂鉴别方法是确保中药制剂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三种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三种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三种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三种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中药制剂的鉴别是确保中药的质量和药效的重要步骤。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中药鉴别方法不断涌现。

以下是三种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1. 物理鉴别方法物理鉴别方法主要通过观察中药制剂的外观和形态特征,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具体的方法包括:•外观观察:观察中药制剂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鉴别制剂是否符合要求。

•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制剂的细微结构,如细胞、纤维等,以判断制剂的真实性。

•密度测定:通过比较制剂的重量与体积,计算制剂的密度,进一步判断其质量。

2. 化学鉴别方法化学鉴别方法是利用化学试剂对中药制剂进行化学反应,以检测其中的特定成分或化学性质。

常用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制剂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率,以鉴别其中的化学成分。

•色谱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将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质量光谱法:通过质谱仪对中药制剂中的化学物质进行特定离子的质量分析,以鉴别其化学成分。

3. 生物学鉴别方法生物学鉴别方法是通过分析中药制剂中的生物特征和生物活性,来鉴别其真伪和药效。

常见的方法有:•显微鉴别:使用显微镜观察制剂中的微生物、纤维等生物特征,以判断其真实性。

•药理学检验:利用动物实验或离体器官实验,评价中药制剂的药效和疗效。

综上所述,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是三种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

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地评估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保证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补充说明虽然物理、化学和生物学鉴别方法是常用的中药制剂鉴别方法,但并不是每种方法都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制剂。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还有其他一些新兴的鉴别方法也在逐渐被应用于中药制剂鉴别中,如分子生物学技术、光谱学技术等。

在进行中药制剂鉴别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标准,以保证鉴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3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3

注意:
各成分间干扰大,专属性差,需先将样品纯化
pyh2014
鉴别方法:
规定吸收波长法 对照品对比法 最常用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值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
多溶剂光谱
pyh2014
例:复方丹参滴丸
鉴别:取本品15丸,加少量水,搅拌使溶解后
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取2ml,加水至 25ml, 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8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慎重使用专属性不好的反应,如:泡沫反应
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3.利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防止出现假阳性。
pyh2014
马钱子散中马钱子的鉴别
【鉴别】 取本品1g,加浓氨试液数滴及氯仿 10ml,浸泡数小时,滤过,取滤液 1ml 蒸干,残 渣加稀盐酸1ml 使溶解,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 即生成黄棕色沉淀。
丹参喷雾粉末
Absorbance
1146 1606 1415 2929 1520 3390 1070 1144 2930 1606 1416 1287 1520 3428 1021 1080 1156 1417 2927 1644 848 1384 762 707 577 871 799 591 870 1287 798 590
供试品所显主斑点的位置、颜色(或荧光) 应与对照品相同。
pyh2014
•薄层色谱法:最常用 1.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提取--净化
单一溶剂萃取 分段萃取 液液萃取 固液萃取
各自成分不同的溶解度
pyh2014
2、薄层色谱法所用材料:
薄层板 吸附剂或载体
涂布器 点样器 展开缸 显色或检测仪器
pyh2014
pyh2014

中药制剂的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单一溶剂萃取法:采用单一溶剂萃取出样品中待测成分,舍 弃其他成分
色谱法—TLC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段萃取法 液-液萃取法 固-液萃取法
色谱法—TLC法 TLC法使用的材料:薄层板
色谱法—TLC法
定义:
将适宜的吸附剂或载体涂布于 玻璃板、塑料或铝基片上,成一均 匀薄层。待点样、展开后,与适宜 的对照物按同法在同板上所得的色 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扫描, 用于中药制剂的鉴定
色谱法—TLC法
操作步骤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薄层板的制备 点样 展开 显色与检视
色谱法—TLC法
,在一定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如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的鉴别:
取本品15丸,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 滤液移至1OO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 取溶液2ml,加水至25ml,照分光光度法测定,
283nm
在283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复方丹参片紫外光谱图
光谱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2.对照品对比法:取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及供试品经处理 后,制成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吸收光谱,比 较二者吸收光谱的一致性。
中药制剂化学 成分的性质
+
合适的提 取溶剂
提取待检测成分 排除其他成分干扰
一般化学反应法——注意事项
1.避免附加成分的干扰:如注射剂、颗粒剂及糖浆剂
2. 慎重使用专属性不好的分析反应:如泡沫反应、
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3.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除去干扰分析反应的物质
,借此改善鉴别方法的专属性
4.采用阴性及阳性对照方式,对拟定的鉴别方法 进行反复验证:防止出现假阳性
4.药材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小(如贵重药、毒剧药) 专属性特征出现的几率更小;有的粉末粒度过细(如 水飞法制得的矿物药粉末),使特征变得不明显。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鉴别一、什么是中药制剂所谓中药制剂是指在中药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法制成的剂型,如丸剂、散剂、露剂等。

中药制剂的制定是为了便于患者服用、药效稳定和便于贮存,因此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在中药制剂的鉴别中,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其质量,包括药材性状、内容物、药丸的各项指标、物理和化学性质等。

二、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1.药材性状鉴别药材是中药制剂的基础,因此,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药材的性状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我们能够初步判断其品质。

2.内容物量测定内容物量测定是通过测定中药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来鉴别其质量。

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制剂特点和实验室条件进行精确测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各项指标检测中药制剂的各项指标检测主要包括包括药丸直径、药丸质量、溶解时间、满视密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表现中药制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因此也是制剂鉴别中比较重要的检测项目。

4.物理性质鉴别物理性质鉴别包括外观质量、热稳定性等。

通过观察和测试,我们能够判断中药制剂的物理特性,包括是否易于分散、是否易碎、是否易溶于水等。

5.化学性质鉴别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鉴别主要包括PH值、热稳定性等。

通过检测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我们能够判断其是否有溶胀、刺激性等毒副作用。

三、常见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不同类型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下为几种常见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1.丸剂鉴别方法:通过粉末分析、药丸直径和质量的检测、溶解时间的测定等进行鉴别,确保丸剂质量。

2.散剂鉴别方法:通过散剂的外观、气味、颜色、内容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散剂质量。

3.膏方鉴别方法:通过膏方性质的外观、色泽、气味、质地、含量、PH值等确定其质量。

4.开胶饮片鉴别方法:通过外观、气味、色泽、含量、溶剂生产工艺规程的检测让鉴别此类制剂的质量。

四、中药制剂的鉴别是确保中医药质量的重要环节。

不同类型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不同的鉴别方法,以确保其质量。

2第二章中药制剂鉴别

2第二章中药制剂鉴别
川贝母粉碎成细粉入药,可显微鉴别
4.小儿惊风散:全蝎、僵蚕、雄黄、朱砂、甘草。
五味药以生药粉投料,均可显微鉴别。
显微化学鉴别法 升华法某些成分的升华性,在一定温度下将其从制 剂中升华分离出来,并以升华物所具有的某些理 化性质作为制剂鉴别的依据。
(二)特点
升华法具有简便、实用等特点,由于升华性仅为 少数中药化学成分所具有且升华物纯度较高,故 该法专属性亦较好。
学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化学
反应、光谱特征、色谱特征及某些物理化
学常数来鉴别中药制剂各单味药材的真伪 及存在与否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鉴别
中药制剂的鉴别药味的选取原则如下 单味制剂;复方制剂,按照君臣佐使依次选择药味 药味较多时,应首选君、臣药、贵重药、毒药鉴别
处方中每一药味均鉴别,选择尽量多的药味写入
第二节 显微鉴别
作业: 1.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 性鉴别
熟地黄; 山药; 牡丹皮; 茯苓; 泽泻。
块 根
山茱萸 ; 果 实
根 茎 皮 类 菌 核
根及根茎
作业
2.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
牛蒡子(制)、桔梗、淡竹叶、甘草
金银花、桔梗以生药粉投料,可显微鉴别
3.蛇胆川贝散:蛇胆汁、川贝母。
升华法(Sublimation)
对升华物可:
1.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晶形。
2.在可见或紫外光下观察 其颜色或荧光。
3.加入一定试剂处理后显 出不同颜色或荧光。
升华法-实例
中药制剂中常见的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有冰片、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牡丹皮中丹皮酚、
薄荷中薄荷醇;斑蝥中斑蟊素等。
第二节 显微鉴别 • 显微化学鉴别法实例 升华法 万应锭中冰片的鉴别:

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的方法有哪些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来判断中药制剂的真伪和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方法:1. 外观特征鉴别:这是根据中药制剂的外观特征来进行鉴别。

外观特征包括外形、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龙眼肉应具有圆形或椭圆形、肉质厚实、色泽光亮等特征;杞菊地黄丸应具有黄色至棕红色的颗粒状形态、气味芳香等特征。

2. 显微镜鉴别:这是采用显微镜对中药制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鉴别。

显微镜鉴别可以观察中药制剂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器、晶体等微观特征来判断其真伪。

例如,采用显微镜观察乌骨鸡血之后,可以发现其红细胞具有核裂纹、病毒颗粒等特征。

3. 理化性质鉴别:这是通过一系列的理化试验来鉴别中药制剂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中药制剂的溶解度、比重、熔点、燃烧性质、酸碱度等性质来进行鉴别。

4. 色谱鉴别:色谱鉴别是通过色谱分析仪器将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分离并鉴定。

色谱鉴别可以采用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来进行。

例如,采用HPLC色谱鉴定地黄酸、葛根素等成分可以判断杞菊地黄丸的真伪。

5. 光谱鉴别:这是利用光谱分析仪器来对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光谱鉴别可以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质谱(MS)等技术来进行。

例如,通过采用IR光谱鉴定,可以判断五味子制剂中五味子酸的含量。

6. 药效学鉴定:这是通过药理学实验和动物实验来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采用小鼠保护性胃粘膜损伤实验、小鼠血小板聚集实验等来鉴定中药制剂的药效。

7. 显微化学鉴定:这是通过显微化学试剂来对中药制剂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采用碘液、重铬酸钾、鼠尾草酸中试液等试剂来鉴定中药制剂中的碘酸盐、还原糖、鞣质等成分。

8. 薄层色谱鉴别:这是通过薄层色谱技术对中药制剂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薄层色谱鉴别可以根据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不同,发生在薄层上不同位置的色带来判断其成分种类和含量。

中药制剂理化鉴别的方法

中药制剂理化鉴别的方法

总结词
沉淀反应鉴别是利用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 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沉淀物来鉴别中药制 剂的一种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中药制剂与特定试剂混合后的沉淀 物生成情况,可以初步判断中药制剂中是否 含有某种化学成分。这种方法常用于鉴别含 有生物碱、黄酮类等物质的中药制剂。
荧光反应鉴别
总结词
荧光反应鉴别是利用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荧光特性来鉴别中药制 剂的一种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如沉淀反应、显色反 应等,对中药制剂的成分进行定性或 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
利用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仪 器分析方法,对中药制剂的成分进 行深入的结构分析和组成分析。
结果判断
综合各项分析结果,对中药制剂的 质量进行判断,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和要求。
02
外观鉴别
颜色鉴别
总结词
通过观察中药制剂的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成分和来源。
计算含量
通过对比标准品和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峰面积或 峰高,计算出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结果判定
根据计算出的含量值,判定样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含量要求。
应用范围
中药材鉴别
可用于鉴别中药材中各组分的成分,如皂苷、 黄酮类化合物等。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
可用于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确保其成分和 含量符合规定要求。
中药复方研究
应用范围
01
02
03
中药材的鉴别
薄层色谱法可用于鉴别中 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如黄 酮类、生物碱类等。
中药制剂的鉴别
薄层色谱法可用于鉴别中 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如 丸剂、胶囊剂、片剂等。
中药提取物的鉴别
薄层色谱法可用于鉴别中 药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 如从中药中提取的黄酮类、 皂苷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升华时应缓缓加热,温度过高,易使药粉焦化,在载玻片上 产生焦油状物,影响对升华物的观察或检识。温度的控制可通过调 整酒精灯火焰与石棉板的间距来实现。 ② 样品粉末用量一般约0.5g,过少不易产生足够量的升华物。 ③ 可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水降温,促使升华物凝集析出。
④ 无金属片,可用载玻片代替。
五、应用实例
草酸钙簇晶 Clusters of calcium oxalate
Phloem 韧皮部
Cambium形成层
树脂道 Resin canals
Xylem 木质部
人参(主根)横切面
Transverse section of ginseng Main root
安宫牛黄丸
1、水牛角浓缩粉 2、麝香 3、珍珠 4、朱砂 5、雄黄 6、黄连 7、栀子 8、郁金 9、黄芩
3.雄黄(主含As2S2) (1)氯化钡沉淀法(检出硫)
As2S2+KClO3+4HNO3 2K3AsO3+H2SO4+Cl2↑+4NO↑
[o]
H2SO4+BaCl2
BaSO4↓(白)
牙痛一粒丸
(2)硫化氢反应(检出砷) 2As2S2+7O2 2As2O3+4SO2↑ As2O3+3H2O 2H3AsO3 2H3AsO3+3H2S As2S3(黄)+6H2O As2S3在盐酸中析出黄色沉淀,并溶于碳酸铵中
制片方法:
散剂、胶囊剂:取粉末少量,选用适当的试 液处理后直接进行显微观察。 片剂:切开,刮取少量样品,观察;粉末及 粗则先研细;糖衣片除去糖衣再研细。 水丸、颗粒剂:于乳钵内研成粉末后观察。
蜜丸:可取1丸从正中切开后,刮取少量样品 进行观察
注意:
• 在本法鉴别中,只有药材原有组织结构特征能 保留到制剂中,才有意义。全部由溶剂提取的制 剂,不用此法进行鉴别。
(七)矿物药
朱砂、石膏、雄黄等为中成药中常见的矿药。 1.朱砂(主含HgS) 主要采用铜片反应。 HgS+2HCl+Cu→CuCl2+Hg(白 △↑)+H2S 天王补心丹等中成药中朱砂的鉴定。 2.石膏、牡蛎、海螵蛸等 此类药物均富含钙盐,主要采 用草酸铵反应 。 CaSO4+(NH4)2C2O4→CaC2O4(白)↓+(NH4)2SO4 CaC2O4溶于盐酸,难溶于醋酸。 CaC2O4+2HCl→CaCl2+H2C2O4 止咳桔红口服液(石膏)、安胃片(海螵蛸)、龙牡壮骨 颗粒(牡蛎、龙骨、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五)香豆素、内酯类和酚类 常用的检识反应有: ① 氯亚氨基-2,6-二氯醌-四硼酸钠反应 (Gibbs反应),呈现蓝色。 ② 异羟肟酸铁反应 呈红色。 应用品种有:养阴清肺膏(牡丹皮)、前 列舒丸(牡丹皮)等。
(六)挥发性成分
主要使用香草醛—浓硫酸反应检识此类成分, 正反应呈红、红紫色。应用品种主要有:万应锭 (冰片)、牛黄解毒片(冰片)、养心定悸膏 (桂枝、生姜)等。
(2)操作方式 大多为试管反应 ,或在检测试纸上、或在蒸发皿 (坩埚)中进行反应
五、结果判断
将反应现象或结果与药品标准对照,若一致则符 合规定。若不一致则判定为不符合规定。
六、注意事项
① 试管反应一般使用2×10cm试管,取供试液1~2ml。加 入检测试液时,试管应稍倾斜,试液应沿试管内壁逐滴加入, 滴管下口不得触及内壁。 ② 加入反应试液后一般需振摇试管,使之与供试液混匀。 振摇时应缓缓摇摆振摇,不得上下振摇,手指不允许堵塞试 管口,若需层反应,则不得振摇试管。 ③ 一般需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反应所产生的颜色或沉淀, 若沉淀为白色或类白色则需在黑色背景下观察。 ④ 如果反应需加热,一般在水浴中加热。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内容物不得超过容积的2/3,试管应倾斜45度,试管 口不得闭塞,并不得朝向人。加热有机溶液绝对不允许使用 明火热源。 ⑤ 如果反应需无水条件,必须保持试管、蒸发皿等容器 的干燥,例如醋酐—浓硫酸反应。
二、特点 升华法具有简便、实用等特点,由于 升华性仅为少数中药化学成分所具有且升 华物纯度较高,故该法专属性亦较好。

三、操作方法
大多采用微量升华法,少数使用坩埚 法或蒸发皿法,在此,仅介绍微量升华 。
六味地黄丸中冰片升华物
六味地黄丸中冰片升华物显微镜下观
六味地黄丸中冰片升华物香草醛浓硫酸显色
四、注意事项
性状鉴别
一、基本内容
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 气、味、其他
二、主要中药剂型形状要求
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锭剂、煎膏 剂、糖浆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酒 剂、酊剂、膏剂、贴膏剂、胶剂
显微鉴别
•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
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 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从而鉴别制剂的处 方组成。 • 凡以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制成制剂或添加有 部分药材粉末的制剂,由于其在制作过程中原 药材的显微特征仍保留到制剂中去,因此均可 用显微定性鉴别法进行鉴别。
七、应用实例
1.千柏鼻炎片
2.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6.安胃片
7.天王补心丹
3.茴香橘核丸
4.地奥心血康胶囊
8.牙痛一粒丸
9.中风回春片
5.养阴清肺膏
实例: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黄芩的定性鉴别反应
取本品6片(去包衣),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 钟,过滤,滤液作如下反应: (1)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 显红色。(黄芩中有大量黄酮)
(2)另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试液,显红色,再加3 0%过氧化氢溶液,加热,红色不消失,加酸或酸 性时,红色变为黄色。(大黄中含有羟基蒽醌)
附:显微化学鉴别法
(一)取药材的切片、粉末或中成药粉末,置载 玻片上,滴加各种试剂,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 观察产生的结晶或沉淀,以及特殊的颜色等,作 为鉴别的特征。 例:穿心莲用水湿润,切成横切片,滴加乙醇 后加Kedde试液,叶肉组织显紫红色(穿心莲内酯成 分的不饱和内酯环反应)。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
第一节 定性鉴别
定性鉴别:
利用各单味药材的 形态、组织学特征及 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结 构特性、化学反应、 光谱特性、色谱特性 及某些物理化学常数 来鉴别中药制剂中各 单味药材的真伪及存 在与否的分析方法。 方法: • 1.性状鉴别 • 2.显微鉴别法 • 3.理化鉴别法 1)一般化学反应法 2)升华法 3)荧光法 4)光谱法 5)色谱法
(一) 万应锭的鉴别 (二)小儿惊风散的鉴别 (三)明目地黄丸的鉴别
实例 牛黄解毒丸微量升华鉴别
取本品进行微量升华,先得白色升华 物后(冰片),继得黄色升华物(大黄中 蒽醌)。将升华物分别置显微镜下观察: 白色升华物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晶,加 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渐显紫红色, 黄色升华物呈黄色针状结晶或羽状结晶, 遇碱显红色,遇酸变为黄色。
例如: 钟乳石少许,加浓盐酸数滴,能产生大量气泡(碳 酸盐分解产生CO2)。 番木鳖胚乳薄片,加1%钒酸铵-硫酸试液1滴,胚 乳速显紫色(番木鳖碱),另取切片加发烟硝酸1滴, 即显橙红色(马钱子碱)。
升华鉴别法
(Sublimation)
一、原理 本法是利用某些成分的升华性,在一 定温度下将其从制剂中升华分离出来,并 以升华物所具有的某些理化性质作为制剂 鉴别的依据。
二.特点
1.一般化学反应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性 较强等特点。
2.其否定功能往往强于肯定功能,专属性较 差。
3.易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一般化学反应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慎重使用专属性不好的分析反应,如泡沫生 成反应、三氯化铁显色反应等。 (2)在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除去干扰 分析反应的物质,借此改善鉴别方法的专属性。 (3)采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的方式,对拟定的 鉴别方法进行反复验证,防止出现假阳性。
(二)取药材粗粉加适当的溶剂浸提,将浸提液 置载玻片上,滴加各种试剂,加盖玻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反应。 例如: 槟榔粉末0.5g,加水3~4ml及稀盐酸1滴,微热 数分钟,过滤,取滤液1滴于载玻片上,加碘化 铋钾试液1滴,即发生混浊,放置后可见石榴红 球形或方形结晶(槟榔碱)。
(三)取药材切片或粉末,滴加各种试剂,直接观察 反应现象。
(四)皂苷 常用的定性鉴别反应有: ① 泡沫反应 样品水溶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性 泡沫。 ② 醋酐—浓硫酸反应 甾体皂苷呈现污绿色, 三萜皂苷呈现红、红紫色。 ③ 浓硫酸反应 呈现红、红紫色。 ④ 三氯化锑或五氯化锑反应 氯仿液呈紫兰色。 ⑤ 氯仿—浓硫酸反应 氯仿层出现红色或兰色, 并具绿色荧光。 例:地奥心血康胶囊(黄山药和穿山龙薯蓣的 提取物)、养心定悸膏(甘草、红参、麦冬)。
郁金—糊化淀粉团块 栀子—种皮石细胞 黄芩—纤维 黄连—纤维 朱砂—不规则块状物 或颗粒状物,暗红 棕色、鲜红色或棕 黄色
理化鉴别
组分

试剂
显色、↓、↑、荧光
二妙丸中苍术的鉴别
样品 醚层 褪色
苍术酮 苍术炔
乙醚
KMnO4
一般化学反应法
( General Chemical Reaction) 利用检测试剂与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发生 化学反应,根据所产生的颜色、沉淀或气体等 现象,来判断某些成分或某些药味的有无。 中药制剂一般选择有效成分、特征成分作 为鉴别的对象。 一般化学反应鉴别法多在试管中用湿法反应 进行,制剂样品要先制成适宜的供试液。一般 情形下用50%-70%乙醇回流提取制备供试液。
4As2S3+12(NH4)2CO3 4(NH4)3AsO3+4(NH4)3AsS3+12CO2↑
小儿惊风散等。
(八)动物药
常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或氨基酸,故鉴别此类
药物,常使用茚三酮反应,正反应呈红紫色。 例如:龟龄集(鹿茸、海马、等)、参茸保 胎丸(阿胶、鹿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