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安全周知卡
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8c1ff5e4561252d381eb6e81.png)
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醚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ether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CAS No.:60-29-7分子式:C4H10O分子量:74.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 CAS No.乙醚 60-29-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
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
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
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
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丙二醇乙醚-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丙二醇乙醚-职业病危害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08e7f35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d.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丙二醇乙醚propylene glycol ethyl ether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动物中毒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可致
眼、呼吸道刺激和肾损害。
用本品溶液滴兔眼,
可引起结膜刺激和暂时性角膜混浊。
无色液体。
与水混溶。
熔点-90℃,沸点
132.2℃,闪点43℃。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乙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8a0d22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9.png)
乙醚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醴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ether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
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
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
液体或高浓度蒸汽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
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65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周知卡】 2828个危化品安全周知卡
![【65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周知卡】 2828个危化品安全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92694b7bd1f34693dbef3e5c.png)
【65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周知卡】2828个危化品安全周知卡- 1 - 6 65 5 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知卡周知卡目录过硫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 - 亚硫酸氢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 - 硫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7 - 次氯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8 - 过硫酸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9 - 磷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0 - 丙酮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1 - 正丁醇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2 - 石油醚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3 - 四氯化碳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4 - 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5 - 苯酚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 偶氮二异丁腈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7 - 正硅酸乙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8 - 乙酸丁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19 - 环己酮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0 - - 2 - 四氢呋喃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1 - 乙二醇甲醚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2 - 氯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3 - 正庚烷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4 - 乙醚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5 - 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26 - 2-丙醇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7 - 金属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8 - 金属钾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29 - 镁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0 - 硝酸银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氧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2 - 重铬酸铵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3 - 过乙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4 - 氯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5 - 三氧化铬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6 - 硝酸铜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7 - 乙酸酐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8 - 三氯化铁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39 - 五氧化二磷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0 - 硝酸铅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1 - 甲醛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2 - - 3 - 汞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43 - 松节油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4 - 钠石灰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5 - 硫酸氢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6 - 硝酸锌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7 - 氯化铜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8 - 氯化锌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49 - 萘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50 - 乙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1 - 水合肼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2 - 硝酸钙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3 - 硝酸铋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4 - 多聚甲醛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5 - 三氯化钛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6 - 铝粉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7 - 三氯化铝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8 - 四氯化钛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59 - 高碘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0 - 高碘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1 - 碘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2 - 高碘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3 - 碘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4 - - 4 - 氯酸钠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5 - 氢氧化锂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6 - 氧化银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7 - 三氯乙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8 - 甲酸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 - 69 -- 5 - 过硫酸钾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无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 CAS 号过硫酸钾 Potassium persulfate K 2 S 2 O 8 CAS 号:7727-21-1危险性标志无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无沸点(℃):无相对密度(水=1):2.48 饱和蒸气压(kPa):无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
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2a971e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6.png)
乙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产品概述乙醚是一种无色、易燃、挥发性的液体,具有麻醉作用和较强的腐蚀性。
其化学式为C4H10O,分子量为72.11g/mol。
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医学、科研等多个领域。
二、化学性质乙醚的主要化学性质如下:1.燃点为17.8℃,自燃点为365℃,极易燃。
2.乙醚极易挥发,有较强的腐蚀性,不宜长时间接触皮肤和黏膜。
3.吸入乙醚可能引起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4.乙醚是强氧化剂,可能与其他化学物质产生危险的反应。
三、安全技术措施在使用乙醚时,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 防火措施由于乙醚极易燃,使用时应避免接触明火,不得在易燃物质附近使用。
同时,应该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乙醚在空气中集聚,引发火灾或爆炸。
2. 应急处理措施在意外泄漏或溢出乙醚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切勿使用明火或电器开关。
应尽快用沙土或专用吸附剂将其吸附,并不断用湿布擦洗周围区域。
同时要避免乙醚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其他封闭空间。
3. 个人防护措施1.避免吸入乙醚,注意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2.接触乙醚应当避免皮肤和黏膜接触,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开展相关操作时,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防护服等。
接触后立即用水冲洗,每次操作后洗手。
四、应用领域乙醚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学、印染、乳胶等领域,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执行。
如有相应使用需求,建议购买专业的乙醚使用指导书,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五、贮存及运输1. 贮存乙醚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存放,远离火源及其它易燃和易爆物品。
同时库房中应配置相应量的消防器材以应对突发火灾。
2. 运输乙醚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碰撞和剧烈晃动,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铜、钠等物质混合运输。
乙醚容器中不得留有残留物,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潮、防撞。
六、废弃物处理使用后的乙醚应当被覆盖好,放置于安全隔离处,避免由于乙醚挥发引发火灾和爆炸,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乙醚安全标签
![乙醚安全标签](https://img.taocdn.com/s3/m/35cc85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2.png)
乙醚安全标签1. 标签内容乙醚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标签,以提醒使用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和正确操作方法。
乙醚安全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 品名和化学式:标明乙醚的全名和化学式,确保使用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辨别该化学品。
品名和化学式:标明乙醚的全名和化学式,确保使用人员能够正确识别和辨别该化学品。
- 危险性说明:简要说明乙醚的主要危险性,例如易燃、易爆、有毒等,以提醒使用人员注意潜在的风险。
危险性说明:简要说明乙醚的主要危险性,例如易燃、易爆、有毒等,以提醒使用人员注意潜在的风险。
- 安全操作指南:提供一些必要的安全操作指南,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保持通风良好等。
安全操作指南:提供一些必要的安全操作指南,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保持通风良好等。
- 应急措施:列出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泄漏处理方法、事故报警电话等。
应急措施:列出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泄漏处理方法、事故报警电话等。
- 存放要求:指明乙醚的存放要求,如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等。
存放要求:指明乙醚的存放要求,如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等。
2. 标签设计乙醚安全标签应具备清晰、易读的特点,以确保使用人员能够迅速理解标签上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标签设计的建议:- 字体和颜色:选择易于辨认的字体和颜色,确保标签上的文字和图标清晰可见。
字体和颜色:选择易于辨认的字体和颜色,确保标签上的文字和图标清晰可见。
- 图示和标志:使用简明扼要的图示和标志,以便使用人员能够迅速理解相关安全信息,如火焰图标表示易燃,剧毒图标表示有毒等。
图示和标志:使用简明扼要的图示和标志,以便使用人员能够迅速理解相关安全信息,如火焰图标表示易燃,剧毒图标表示有毒等。
- 尺寸和材质:根据标签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尺寸和材质,以确保标签具备耐用性和可靠性。
乙醚危害安全告知卡
![乙醚危害安全告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f9149eed65ce0508763213c2.png)
危险化学品危害安全告知卡:乙醚极易燃液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特别警示极易燃液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用水灭火无效);有全身麻醉作用理化特性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分子量74.1,熔点-116℃,沸点35℃,相对密度(水=1)0.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6,临界压力3.61MPa,临界温度192.7℃,闪点-45℃(闭杯),爆炸极限1.7%-48%(体积比),自燃温度160℃-180℃,燃烧热2748.4kJ/mol。
主要用途:工业上用作溶剂、萃取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
【活性反应】与过氯酸、氯气、氧气、臭氧等氧化剂强烈反应,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
饮用含酒精饮料可能增加危害。
急性影响: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
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
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
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3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500。
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全面通风。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当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a6912a5d2af90242a995e515.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清单1.硫酸2.硫酸二甲酯3.氢氧化钠4.甲苯5. 2,4-二硝基氯化苯6.氯气7.液氨8.硫氢化钠9.甲硫醇10.硫11.盐酸12.溴素13.硝酸14.乙醛肟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腐 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硫酸 Sulfuric acid H 2SO 4CAS 号:7664-93-9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10.5 沸点(℃):330 相对密度(水=1):1.83 饱和蒸气压(kPa ):0.13(145.8℃) 危险特性遇水爆溅;遇H 发泡剂会引起燃烧;遇易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燃烧;遇氰化物会产生剧毒气体;遇有强腐蚀性;有毒或其蒸气有毒;有吸湿性;有强氧化性 。
接触后表现对皮肤 、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 、全眼炎以至失明 。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和肺硬化 。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上;就医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医 。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
就医 。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剧毒腐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硫酸二甲酯Dimethyl lulfate(CH3)2SO4CAS号:77-78-1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31.8沸点(℃):188(分解)相对密度(水=1):1.33饱和蒸气压(kPa):2.00(76℃)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遇水会分解;对眼、粘膜或皮肤有刺激性;会造成严重烧伤;有强腐蚀性;有剧毒,可燃;与氢氧化铵发生强烈反应,有燃烧危险。
毒物周知卡
![毒物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a617ed3ab4daa58da0114a4c.png)
危险性概述: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嗅透明液体,具有吸水性、脱水性、溶于水剧烈放热,难挥发性可与亚硫酸盐反应。
注意事项: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注意事项: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
爆炸极限(V%):
5.3—15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30mg/m3
急救措施: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急救措施:眼:提起眼帘,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就医。
消防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小火用二氧化碳、干粉、1211、抗溶泡沫、雾状水灭火,以使用大量水灭火效果较好,用雾状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并保护堵漏人员。
注意事项:当空气中氨浓度超过3000ppm时,呼吸到这种空气将产生窒息,并可能致死。液态氨可致皮肤冻伤。
爆炸极限(V%):
15.7—27.4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20mg/m3
急救措施:眼: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立即用水清洗至少15分钟。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乙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乙醚](https://img.taocdn.com/s3/m/efacd6fb28ea81c758f57853.png)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MSDS-T-03乙醚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化学品中文名:乙醚1.2化学品英文名:Ether1.3化学品别名:二乙基醚1.4分子式:-2.危险性概述2.1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2.2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 3。
2.3标签要素2.3.1象形图2.3.2警示词:危险2.4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液体和蒸气,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
2.5防范说明2.5.1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2.5.2事故响应:求医/就诊。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2.5.3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2.5.4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2.6危害描述2.6.1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液体,有爆炸危险。
2.6.2健康危害吸入蒸气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可能伴随嗜睡、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2.7环境危害请参阅MSDS第十二部分。
3.成分/组成信息4.急救措施4.1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乙醚还用注意事项
![乙醚还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9cc44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f.png)
乙醚还用注意事项乙醚是一种具有麻醉性质的化学物质,常被用于医疗手术和实验室研究。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和毒性较高的特性,使用乙醚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
以下是关于乙醚使用的注意事项:1. 安全存放:乙醚是易燃易爆物质,应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远离明火和高温。
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泄露。
同时,乙醚需远离其他易燃物质和氧化剂,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防火措施:在使用乙醚时,需要注意采取防火措施。
禁止使用明火或其他易燃材料附近的乙醚,以防止意外引发火灾。
同时,在使用乙醚时,应远离明火源和电磁场。
3. 适当通风:乙醚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乙醚时,要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条件。
使用乙醚的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或使用排风扇来改善空气质量。
在较小的实验室或空间中,可以使用排气罩和防护面具等设备来保护自身免受有害气体的影响。
4. 注意个人防护:使用乙醚时,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
这些装备可以减少人体接触乙醚和吸入有害气体的风险,保护个人安全。
5. 避免长时间接触:乙醚对人体有毒性,长时间的接触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使用乙醚时,应尽量减少接触时间和频率。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乙醚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及时清洗暴露的皮肤区域。
6. 废弃物处理:在使用乙醚后,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乙醚应分类为危险废物,并送交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妥善处理。
不要随意将乙醚倾倒到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7. 存储时间限制:乙醚易挥发,存储时间过长后可能会失去其麻醉效果,因此应严格控制乙醚的储存时间。
在储存乙醚前,请查看其有效期,并使用标签记录储存时间,以确保在有效期前使用。
综上所述,使用乙醚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存放、防火措施、适当通风、个人防护、避免长时间接触、废弃物处理和存储时间限制等。
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以降低事故风险、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并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双(2-氰乙基)醚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
![双(2-氰乙基)醚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0019bbf46c175f0e7dd1377c.png)
双(2-氰乙基)醚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有毒刺激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双(2-氰乙基)醚(3,3′-氧化二丙腈)3,3′-OxydipropionitrileC6HsN2O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26.3 闪点:82.2 沸点(℃):172/1.33kPa相对密度(水=1):1.041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危险特性本品为无色油状液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接触后表现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氰。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
就医。
肌肉注射10%4-二甲基氨基苯酚。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或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深埋。
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e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浓度MAC(mg/m3):无资料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市人民医院:120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队:119人民医院:120危险性标志双(2-氰乙基)醚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存在双(2-氰乙基)醚,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双(2-氰乙基)醚3,3′-Oxydipropionitrile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氰。
溶于水、丙酮、氯仿、芳烃。
遇明火、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乙醚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乙醚安全周知卡(危化品)](https://img.taocdn.com/s3/m/fe34cb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c.png)
乙醚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安全注意事项
- 乙醚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请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使用。
- 在使用乙醚时,应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 在使用乙醚之前,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 使用乙醚时,应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积聚可燃气体浓度过高。
- 避免乙醚接触火源或高温物体,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 尽量避免乙醚接触皮肤、眼睛或黏膜,以防刺激或损伤。
- 不得将乙醚倒入中,应使用抽取器具操作,避免造成泄漏和溅滴。
- 使用完乙醚后,应及时清洗工具和设备,妥善处理废弃物。
- 在使用乙醚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或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急救措施
- 如乙醚不慎接触皮肤或进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如乙醚被吸入或误服,应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情况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防火措施
- 乙醚易燃,应避免直接接触明火或高温表面。
- 如发生火灾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 迅速将附近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 尽量远离火源,保持安全的距离。
- 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如灭火器、灭火器泡沫等。
- 如无法控制火势,立即撤离并通知消防部门。
废弃处理
- 乙醚属于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 废弃乙醚应交给具备相关资质的废物处理企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或处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75737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75737](https://img.taocdn.com/s3/m/daf677fd51e79b89680226e0.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75737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清单1、乙酸乙酯(醋酸乙酯)2、二乙二醇乙醚乙酸脂(R600)3、乙二醇丁醚(R602)4、二丙二醇甲醚(R604)5、二价酸酯(R605)6、S-150溶剂油(R606)7、乙二醇(A1)危险性类别 易燃类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乙酸乙酯(醋酸乙酯)ethyl acetateCAS 号:141-78-6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3.6 沸点(℃):77.2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进行性麻醉作用,急性肺水肿,肝、肾损害。
持续大量吸入,可致呼吸麻痹。
误服者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本品有时可致角膜混浊、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等。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危险性类别低毒类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二乙二醇乙醚乙酯酸(R600)2(2-Ethoxyethoxy)ethanol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80℃沸点(℃):202℃危险特性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4a42346bddccda38376baf69.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乙醚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乙醚安全周知卡(危化品)](https://img.taocdn.com/s3/m/30f944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5.png)
乙醚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乙醚是一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本周知卡概述了乙醚的安全注意事项,旨在提醒使用者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潜在风险。
1. 乙醚的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乙醚
- 化学式:C2H5OC2H5
- 分子量:74.12
- 外观:无色液体
- 主要用途:医药、化工等领域
2. 安全操作指南
- 在使用乙醚前,请确保了解乙醚的特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 乙醚易燃,应远离明火、热源和静电产生的设备。
- 在操作乙醚时,应穿戴防静电服、安全眼镜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乙醚具有刺激性气味,操作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 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物质混合,以免引发化学反应。
- 如果误吸入乙醚导致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清新的地方休息。
- 乙醚是易燃易爆品,储存时应按照相关规定放置在防火柜或防火储存间内,远离热源和明火。
- 避免将乙醚排放到水源、下水道或土壤中。
3. 应急措施
- 遇到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迅速撤离现场。
- 使用吸附材料或干燥剂清除泄漏的乙醚。
- 如发生火灾,立即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远离乙醚泄漏点。
- 如有必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解决问题。
> 本文提供的安全周知卡仅供参考,请在使用乙醚时遵照相关
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具体情况下谨慎判断和采取适当的措施。
乙烯基乙醚-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乙烯基乙醚-职业病危害告知牌](https://img.taocdn.com/s3/m/e7f8e80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b.png)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乙烯基乙醚Vinyl ethyl ether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吸入或口服后,先兴奋,随之神志不清、呼吸麻
痹。
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可致角膜损伤。
液
体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
慢性影响:反复接触
可能引起肝损害。
长期皮肤接触,可因脱脂作用
而发生皮炎。
无色液体,微溶于水,溶于丙酮、苯、四氯
化碳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115.3℃,沸点
35.6℃,闪点-45℃,爆炸上限28.0%,爆炸
下限1.7%。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乙醚安全周知卡
![乙醚安全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d393ae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2.png)
乙醚安全周知卡介绍乙醚是一种流体、具有麻醉作用的化学物质。
在工业、医疗和实验室环境中使用乙醚时,需要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本周知卡旨在向工作人员提供对乙醚安全使用和储存的指导,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并确保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
使用乙醚的安全措施- 确保在使用乙醚时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
- 乙醚应仅限于在通风良好的区域中使用,以避免气体积累导致的潜在危险。
- 避免在有火源的环境中使用乙醚,因为它易燃。
- 确保乙醚紧闭并存放在防火防爆柜中,将其远离热源和火焰。
- 避免长时间接触乙醚。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包括头痛、呼吸困难和意识丧失。
- 在使用乙醚时保持警惕,及时清理泄漏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泄漏区域。
乙醚的储存和处理- 将乙醚储存在专用的中,并贴上标签以指明其内容物。
- 储存乙醚的地方应干燥、阴凉,并远离火灾危险区域。
- 不要与氧化剂、强酸或碱接触,以防止产生可燃或有毒的化学反应。
- 永远不要将乙醚倒入下水道或排放入环境中。
正确处置乙醚废弃物非常重要,应遵循当地环境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
急救措施- 在发生乙醚泄漏或接触后,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 如有呼吸困难或其他不适症状,立即将受伤人员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
- 如乙醚进入眼睛或皮肤,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 如果有人吸入过多乙醚导致意识丧失或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乙醚的安全使用和储存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关键。
请遵循上述安全措施,并妥善处理乙醚以保护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安全。
如需更多信息,请参考相关安全指南和乙醚的安全数据表。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乙醚)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乙醚)](https://img.taocdn.com/s3/m/d636c8a30b4e767f5bcfce34.png)
•用雾状水稀释挥发的蒸气,禁止用直流水冲击
泄漏物
•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
・如果储罐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
火灾扑救
注意: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
・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储罐.公路/铁路槽车火灾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容器突然发岀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彖,立即撤离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淸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逍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 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有机过氧化物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PC-TWA 300mg./m3;PC-STEL500mg/m5
• IDLH:1900ppm[LE L]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so^lSmg/kg;兔经皮LDM14200mg/kg:大鼠吸入
LC5O221190mg,/m3(2h)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就医
・主要经呼吸道吸收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皮肤、黏膜和眼有轻度刺激作用
•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而色苍白、脉缓、体温下 降、呼吸不规则、肌肉松弛等,重者可陷入昏迷、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 止
环境影响
•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很难被生物降解
理 化 特 性 及 用 途
理化特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应急手册(乙瞇)
乙二醇丁醚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乙二醇丁醚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https://img.taocdn.com/s3/m/732d381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7e.png)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有毒品名、英文名、分子式及CAS码乙二醇丁醚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C6H14O2CAS号:111-76-2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74.8沸点(℃):170.2相对密度(水=1):0.90饱和蒸气压(kPa):40.00/140℃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或在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源。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MAC (mg/m3): 未制定标准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余杭镇消防中队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中队:119医院: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