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

合集下载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内容摘要:我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解决经济结构失衡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结合国际一般经验和国内经济发展现状,首先分析目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然后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济部门市场化改革以及相关制度体制建设方面对我国内部经济失衡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剖析;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结构失衡战略调整制度改革我国经济结构失衡表现(一)储蓄与消费长期不均衡我国储蓄率在世界各国中长期位居前列,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是东西方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即东方文化崇尚节俭而西方文化鼓励消费。

虽然东亚的经验事实(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都(曾)是高储蓄的主要发生国)为这种观点提供了部分支撑,但是,这种观点却无法解释日本储蓄率近期的逐年下降以及其他有着类似文化基础的亚洲国家“正常”的储蓄率。

相对于我国一直居高不下的储蓄率,我国的消费率近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从1994年的57.4%上升到2000年的61.1%后,以后各年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06年降至47.7%的低点。

横向比较,虽然近几十年来和我国一样走出口拉动型经济发展道路的东亚国家和一些地区在相应阶段的消费率也不高,但却远远没有低到我国这种程度。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超限矛盾日益突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更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我国有限的环境资源容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

首先,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008年,中国每万美元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是美国的4倍、德国的4.4倍、日本的8倍、英国的5.7倍、巴西的两倍;其次,从生态环境看,中国已经成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最大的国家,2010年主要水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1238.1万吨和120.3万吨,居世界第一,超过环境容量近90%。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储蓄率仍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根据最近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为38.6%,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然而,这个高储蓄率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影响因素呢?本文将会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收入水平影响着储蓄率首先,人们的储蓄率很大程度上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收入水平越高,居民在储蓄上的余地就越大。

因为收入有保障才会有更大的机会去进行储蓄,而不会被其他紧急的事情所影响,例如生病、事故等等。

此外,有更多的收入也可以带来更多的理财机遇,使人们更愿意去储蓄和投资。

同时,收入水平也与社会阶层紧密相关,属于高社会阶层的人们有更多信仰的投资机会、更加了解风险等等,因此储蓄率也会随之而上升。

二、房贷支出影响下的储蓄率其次,房贷支出也是影响储蓄率的重要因素。

现在不少城市的房价已经十分昂贵,不少拥有一套房子的人们都需要还房贷。

这种支出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非常庞大的,因此他们的储蓄率自然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此外,在购房之后,有不少人选择了把存款投入到房屋的装修等方面,也会带来大量的支出,增加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影响着他们的储蓄行为。

三、教育支出也会影响储蓄率教育支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必然的消费,这不仅是一项巨大的支出,而且是一项长周期的支出。

在城市中,由于竞争的激烈,很多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从小开始学习各种课程的机构,弥补公立学校的不足。

这种教育支出也会对家庭预算产生很大的消费压力,影响金融储蓄的大小。

四、人们的支出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储蓄行为中,每个人的消费支出习惯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些支出是影响储蓄率的一大因素。

过多的购物和撞衫,不惜花大量的钱去维护生活质量,也让许多人在储蓄上面的余地变得极小。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习惯,这也是造成储蓄率差异的重要原因。

例如在一些特定社会群体中,比如内向群体和一些爱好文化娱乐等消费群体,他们的收入虽然较少,但是储蓄能力也非常强,他们的储蓄率也普遍较高。

中国储蓄率为何高居不下

中国储蓄率为何高居不下
政府储 蓄和企 业储 蓄。值得重视 的是,各部 门储 蓄的定义是迥然相异的。居 民储 蓄
等于居 民可支配收入减 去居 民消费。政府储 蓄等于政府可支配收入减去政府 消费。 请注意政府消费与政府支 出的区别 。政府支 出分为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 政府行政 性支 出,以及政府对教育 、医疗 、社会保 障等社会性公共产 品的开支 ,都属 于政府 消费的范畴。 而政府 的实体投资或通过 国有企业 的投 资则属 于政府投资。 由此可见,
他东亚国家或地 区而言,可能有一个或两个部门储蓄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其他部门 储蓄率处于较低水 平。 如 日 的企业储 蓄率处于较高水平 , 例 本 但是居 民储蓄率和政 府储 蓄率较低;韩 国的政府储 蓄率和企 业储蓄率处于较高水 平,但是居 民储蓄率较 低;新加坡的居 民储 蓄率和政府储 蓄率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企 业储蓄率较低 。而中 国的三部 门储 蓄率均处 于较 高水平 ,这正是 中国国 内 蓄率高企 的根本原 因。 储 基于上述特征 事实 ,可 以设计 出一个针对 中国高储 蓄率 的部 门分析框架。这个 框架 以收入分 配为背景 ,以分析各个部 门储蓄之间是否 能够相互替代为核心,似 能 更好地解释 目前 中国高储 蓄 的成 因。 首先,从根本上 而言,中国高储 蓄问题是个 收入分配 问题 。近年来 ,由于所得 税制度 不尽合理,以及 工资水 平增长缓慢,导致国民收入分 配更多地偏 向于政府和 企业部 门,即非居 民部 门。由于政府和企 业的消费倾 向天然低 于居 民,这就造成政 府储 蓄和企业储 蓄的大幅上升。 其次 ,中国国内储蓄率之所 以高居 不下,最重要的原 因在于各部 门储蓄之间不
政府储蓄永远大于政府财政余额。企业储蓄等于企业的未分配利润, 这是因为企业
只有投资 ,而没有消费。 从部门储蓄率角度来考察 中国的高储蓄 ,就会发现,近年来居 民储 蓄 占国 内储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的调查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的调查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的调查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高储蓄率开始逐渐的吸引了经济学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并就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

因此,我们也就这个做了一系列相关的调查,其中的观点和看法由于本人的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肯定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看看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居民的收入情况和国情。

从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人均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在1979-1987年期间,工资制度还处于计划体制下,收入上升得比较慢。

粮票、布票等计划经济下特有的消费分配方式仍在继续。

市场机制尚在形成过程之中。

收入和消费同时增长,而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了消费。

因此,中国的储蓄率呈上升态势。

第一代效应占据主流。

1987年以后,在消费和收入的关系上市场机制逐渐占据主流。

因此,将1987年选择为“趋向成熟阶段”的起点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

从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人均国民收入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在1979-1987年期间,工资制度还处于计划体制下,收入上升得比较慢。

近几年,短期国债以其利率高于银行存款,风险相对较低而供不应求;股市变化风云莫测,特别是近几年股市缩水较大,一部分股民血本无归,使大多数居民不得不谨慎投资;保险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也不能成为居民投资主渠道;债券市场难觅踪影;期货市场刚刚起步。

因此尽管储蓄收益已跌入历史最低点,如1万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按1.98%的新利率计算,扣除了20%的利息税后,一年的利息收入只有158.4元,仍没有把庞大的居民储蓄挤出银行。

三,居民消费倾向偏淡也使资金流向储蓄。

储蓄存款的持续增多,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居民消费欲望的不足,反观中国的消费需求,虽然一直保持着较平稳的增长态势,但远远低于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

但消费品市场相对不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目前居民消费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经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消费高速增长,基本耐用消费品市场渐趋饱和,近年来虽然教育、购房、买车已成为消费支出三大热点,但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全面升级还有待培育和引导。

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储蓄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开始下降。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也日趋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也更加充足,储蓄的压力也逐渐减小。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在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中,个人投资理财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许多人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中。

随着个人投资渠道的增加,人们降低了对于储蓄的需求。

三、家庭结构变化在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中,独生子女政策的放开、年轻人独立生活等因素也使得家庭人口规模越来越小。

这样一来家庭开支的增加,部分家庭为了满足消费需要,不得不削减储蓄。

四、利率水平下降中国储蓄率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率水平的下降。

不难发现,每个人储蓄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息收益,但是随着银行存款利率的不断下降,市场投资更加受到青睐。

在面对储蓄率下降的问题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引导公众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虽然国民储蓄率降低并不代表全民不重视储蓄,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公众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并且支持特定群体的储蓄行为,例如加强对老年人、农民等人群的补贴。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对储蓄的意识,也能够对一些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二、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进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以避免一些金融领域不良现象的发生。

只有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三、利率政策的适当调整在利率政策方面,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适当调整利率水平。

例如对于小微企业、农民等人群提供更优惠的存款利率、降低对某些金融工具的利用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公众储蓄的趋势。

四、推动消费升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消费升级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分析
别 的 。 居 民 的 高 储 蓄 率 一 直 是 我 国 宏 观 经 济 的 一 个 特 征 , 我 对
在逐 渐发生变化 , 是全社会 中传统的消 费习俗 、 费心理仍 但 消 然主导着大 多数 人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交替决策。人们不愿意
“ 负债” 消费 或超 前消费 , 了结余首 先想 到的是存人银行 。再 有
储蓄的政策。特别是在通货膨胀 比较严重 , 货币明显贬值时 期 ,
国家主动 采取储蓄保值措施 ,使居民认识到长期储蓄能保值 , 并且乐于参加储蓄 。其次 , 传统的节俭 的消费观念仍起主要的 作 用。随着人 民生活水平 的大 幅提高 , 管年轻人的消费观念 尽
这 种 影 响 在 经 济 发 展 程 度 不 同的 国 家 或 者 不 同的 阶段 是 有 差
【 关键 词 】储 蓄 率 消 费 率

经济增长
社会保险的心理预期减弱 , 因此全社会的 永久性收 入储蓄动机 大大增强 , 储蓄存款增加 。最后 , 我国投 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投资 渠道的缺乏造成被动储蓄 。中国的储蓄率从 19 9 0年的 3 . 增 9% 2
长至 2 1 年的 5 %,这其中除了我国所具有的储蓄传统外 , 00 0 投 资渠道不够顺畅 , 资领域过于狭 窄 , 投 风险过高。 中国高储蓄率的 问题在很 大程度上是一个 中长期 问题 , 我
国 经 济 的发 展 产 生 了很 大 影 响 , 文 对 我 国高 储 蓄 率 的 现 状 及 本
其 原 因 通过 计 量 建模 的 方 法进 行 了分 析 , 后 根 据 模 型提 出 了 最 相 应 的对 策 建议 。
次,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程度低 , 且社会
保 障基 金的监督管理和服 务水平跟不上社会需求 , 使得居民对

我国银行高储蓄率现象的经济分析

我国银行高储蓄率现象的经济分析
票市场 中 ,一般投资者可 以涉足的 只是每年几十亿的普通 A股 ;债券市 场 中,金 融债 券 和企业 债 券 的规模 少得可
者称为收入效应 ,后者称为替代效应 。研究证明 ,在大多
数情况下 ,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要高于财富替代效应 。
2 中 国银 行 高储 蓄 率 的 具 体 成 因 、


我国银行高储蓄率形成 的原 因
过 国民收入 的增 长速 度 ,国 民收入 分 配 向个 人倾 斜。同
我 国由于过去长时期金融市场不发展和银行统计条件
不完善 ,习惯上把居 民放在银行或信用社的储蓄存 款当作 居 民的储蓄 。现 阶段 我 国的 高 储 蓄 额 主 要 来 自居 民储 蓄 …。
的影响加大。当人们 面临着在未来 一段时间 内要支付一些 他们在过去未曾考虑在内的支 出项 目时 , 这种未 来支 出预
期 的增加将会相应提高 目前 的储 蓄倾 向 ,而对 目前的消费
水平产生抑制作 用。因为未来支 出的突然增加 ,使得人们 在未来要想维持 目前这样 的消费水平 ,必须支付更多的货
上升到 20 年的 2 . % ,由于农 民收入来源 的不稳定 造 01 64 成农 民收入的不稳定 ,使 得农 民更倾 向于储 蓄 。 ( ) 经 5 济结构调整刺激居 民储 蓄 。在 当前 经济结构 调整 过程 中,
1 、影 响储 蓄 率 的理 论 因素
时 ,居 民收入来源渠道 多样 化也促 使居 民收入不断增 长 ,
其 中城镇居 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 性收入呈快速增长 ,农 民的非农业生产收入 占纯收入的 比重已有较 大提 高。而一 旦居 民收入水平超过其 现期 消费需要 ,就开始显示出对储
蓄 和投 资的需要 ,消费率 由此而递 减 ,储 蓄率 明显提高 。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分析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分析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分析【摘要】在当前社会中,储蓄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本文旨在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趋势。

在首先介绍了储蓄率的定义,然后探讨了不同年龄段对储蓄率的影响以及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接着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储蓄倾向,并对储蓄率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分析。

在强调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重要性,提出了政府应对措施,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储蓄率、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因素、储蓄倾向、长期趋势、政府应对、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储蓄率在许多国家一直居高不下,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储蓄率,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有不同的消费和储蓄倾向,这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储蓄水平。

1.2 研究意义储蓄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备受关注,而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并分析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储蓄倾向分析和储蓄率的长期趋势分析。

对于个人储蓄率而言,人口年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储蓄的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而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储蓄率。

通过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储蓄行为,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意义还在于提出政府应对措施,指导政府如何调整政策以促进储蓄率的提高。

通过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为储蓄率的管理和调控提供可行的建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2. 正文2.1 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是指个人、家庭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储蓄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分析

中国高储蓄率的成因分析
潘 苗苗
( 美国圣约 瑟夫大 学 商学院 , 费城 P 93 ) A 1 11
[ 要】 文 以 西方 宏观 经济 学储 蓄 理 论 为基 本 框 架 , 摘 本 结合 中 国 实际 的经 济制 度 与 形 势 , 中 国 高储 蓄 问题 进 行 了综合 对
分析, 出了降低储蓄率以利 于经济发展的建议。 提 [ 关键词] 中国; 储蓄率 ; 民储蓄; 居 企业储蓄 ; 政府储蓄
表 2 17 .0 5年 不 同发 展 阶段 国 家 平均 储 蓄 率 的 比较 ( ) 9 02 0 %
数 据 来 源 : 界 银行 经 济 发 展 指数 数 据 库 。 世
从表 3 以看 出 ,自 2 可 0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于转型 阶段 的 中国一直面临 ‘ 蓄负缺 口”问题 。 19 处 储 9 1— 20 只有 19 的投 资超 过 了储 蓄 。 03年 93年
储 蓄率是 一个 国家 的国民经济 核算 中 ,当年 国 内生 产总值 中储 蓄部分所 占的比例 。影 响储 蓄的 因素很
多, 如价格水平 、 收入分配 、 利率、 口老龄化程度 、 人 社会保障制度等, 还有一些包括通货膨胀 、 观念和文化传 统、 经济发展阶段 、 政府政策等其它因素。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所作出的总结在一定限度内反映了客观存 在的现实 , 特别是社 会化生 产 的现实 , 但西 方经 济学 的形 成有其 特有 的社会 制度背 景 , 中国 目前正处 于经济 转 轨时期 , 西方 的传统储 蓄理论难 以透 彻地解 释 中国 的储 蓄现状 。因此 , 分析解 决 中国的储蓄 问题在 充分借 鉴 西方储 蓄理论 的 同时 , 更要结合 中国的实 际情况来 考虑 。


中国储 蓄 规 模 和 结构

案例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

案例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

2004-09-16-09- 16-09-16-09-16
精选ppt 案例
同期少增41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3661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396亿元。
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表明储蓄存款稳定性增强。

为了刺激我国的经济增长,使大量的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我国央
行多次调整利息,2002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降低金融
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这已经是自1996年5月1日央行首次降息以来
的第八次降息,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我国的居民储蓄还是呈不断上
升的势头。
• 问题:

1、解释下列名词:消费函数、储蓄函数

2、根据所学的知识说明决定一国储蓄率的原因,并简要说明我国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2004-09-16-09- 16-09-16-09-16
精选ppt 案例
案例1的解答
• 一般来说,一国的储蓄率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决 定的:
2004-09-16-09- 16-09-16-09-16
精选ppt 案例
案例1的解答(续)
•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落后。

(2)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

(3)将来收入没有保障。我国居民中农
民占绝大多数,他们将来的收入没有保障,只
能靠储蓄积累资金。

(4)我国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低。由于总

从1990年开始,美国加快了对国防开支的削减。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防开支已经被削减到低于
GDP的致90年代初产出增长缓慢,从飞机制造业来
说,从1990年到1993年,至少损失掉170000个工作机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什么是经济中的宏观问题收入与产出水平的高低;就业与失业的多少;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货币与银行对经济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等。

宏观经济要实现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什么?国内总产值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理解GDP概念须注意以下要点:(1)GDP是一个价值指标:说明它是以货币单位来衡量的,为了衡量价值,就要使用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的物品或劳务,不计入GDP。

(2)GDP是一个流量指标:流量是一定时期内不断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已有的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与存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3)GDP是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流量:即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进行加工与转售、最后直接进入消费和使用的物品或劳务,因此不计算中间产品。

(4)GDP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GDP 即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PQ);实际GDP 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二者关系为:实际GDP = 名义GDP ÷价格指数x 100例如在美国,如果以1929年的物价指数为100,已知1933年的物价指数为75,名义GNP为480亿,则有1933的实际GNP=480亿÷75x 100=640亿美元1933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反映了由大危机造成的实物和价格同时下降的后果;实际国民收入则排除了价格下降而只反映实物的减少,所以它高于名义国民收入。

什么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提供特定时期内一国实际经济活动及其成就的系统记录。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总量是最重要的,也是经常用于表示经济成就的总量,一般讨论的是以下五个国民收入总量:国内总产值GDP、国内净产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GDP与GNP辨析多年来GNP一直是衡量国民经济运行成效的主要指标,而今另一项略有不同的指标开始受到重视,即国内生产总值GDP。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的调查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的调查

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的调查储蓄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个人和家庭对未来的经济保障和投资能力。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储蓄率却居高不下,长期维持在高水平。

这一现象背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原因,本文将对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探讨。

一、经济发展阶段首先,经济发展阶段是影响储蓄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部分人的收入较低,生活水平也相对较低,因此他们往往倾向于将所有的剩余收入存入储蓄账户中,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困难。

此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市民对金融产品的信任度也相对较低,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其他金融产品。

相反,在发达国家,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生活水平也较为稳定和富裕。

此时,他们更倾向于将剩余收入用于消费和投资,而不是储蓄。

此外,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种类丰富,他们对金融产品的信任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更有可能将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领域,而不是简单地存入储蓄账户。

二、社会保障体系其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对储蓄率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一些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人们往往需要自行储蓄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困难,如医疗费用、养老费用等。

因此,他们更愿意将资金存入储蓄账户中,以确保自己和家庭的未来经济安全。

在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下,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他们更有信心和保障,愿意将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和投资。

这样一来,储蓄率相对较低。

三、文化和传统观念文化和传统观念在储蓄率的案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储蓄被视为一种美德和责任,人们一直秉持着节俭和勤俭持家的传统观念。

例如: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他们的文化中注重储蓄和长远规划,这使得他们的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反,在一些消费主义盛行的国家,人们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生活,追求即时的满足感,储蓄率相对较低。

这种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储蓄率的差异。

四、信仰和价值观此外,信仰和价值观也对储蓄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原因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原因

我国储蓄率居高不下原因中国居民储蓄率水准之高已成为世界所公认。

1996年以后连续5年,我国居民储蓄以18%的高速度增长,储蓄率超过35%,2009年1月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原因何在?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导致的,传统文化教导国人量入为出,不要提前消费。

中华民族节约的优良传统,是一种长期的心理特质。

某种程度上,节约的传统美德限制了居民的当前消费,而是促成了他们的储蓄。

二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因此老百姓有预防性储蓄的需求。

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从过去的政府大包大揽,到现在的自掏腰包,在居民收入未能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个人未来的预期支出是个未知数,很可能是个无底洞。

许多居民因此不敢消费,只有存起一定数额的货币资金,似乎才能对未来稍有一点信心。

养老模式的改变也提高了储蓄率,以前人们把孩子当作储蓄罐,所谓养儿防老,现在他们必须为自己买保险。

三是金融发展水平滞后所致,投资渠道太少。

我国投资渠道的狭窄和投资工具的匮乏以及股票市场的低迷状态和时而的不规范,使投资者更多的把资金投向了储蓄,当政府对房市采取较为严厉的措施时,由于2006年股市赚钱的示范效应,相当部分的资金流向了股市,而一旦政府意识到单一地将储蓄资金往股市疏导的风险时,流入股市的资金同样只有两个选择:再次流向房市或流回银行储蓄。

四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当前水平的差距。

从微观方面来看,如果个人认为预期收入流不足以支付预期消费流,便需要用储蓄在当前和未来之间进行交换,这一交换还受到市场利率的影响,利率越高,他越倾向于将消费流往后推。

个人消费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这种同步提高并不是线性和连续的,而是在一系列生活方式所对应的消费水平中,作阶梯式的跃迁。

因此,储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当前水平的差距,人们对自己未来生活方式跃迁的期待越高,就会把越多的钱堆积在两级台阶之间。

【汤敏:经济不平衡根源是企业与政府高储蓄率】

【汤敏:经济不平衡根源是企业与政府高储蓄率】

【汤敏:经济不平衡根源是企业与政府高储蓄率】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

随着经济实力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已经在世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十分突出。

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市场,外贸顺差与资本项下的双顺差也不断扩大。

外汇储备从99年的1547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9411亿美元。

与此同时,我国的消费与投资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投资的增加。

这些不平衡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增长模式不改变,中国经济就很难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增长,国际上的贸易摩擦也可能不断加剧。

1、外部经济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经济不平衡:近10年来,中国经济的一大特点为长期保持着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的双顺差。

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是一个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概念。

经常账户主要由商品与服务贸易组成。

当外贸进出口出现顺差时,经常账户就会有顺差。

资本账户则主要是记录外国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国际收支账户。

一般说来,经常账户顺差的国家,往往在资本账户上是逆差,反之亦然。

当两个账户都有顺差时,一国的外汇储备就要增加。

中国从1994年起就开始出现双顺差,造成外汇储备不断上升。

然而,真正变化较大的是2003年。

当年,外汇储备增加了1070亿美元。

其后的2004年和2005年外汇储备分别增加了2060亿与2090亿美元。

今年仅上半年就增加了1220亿美元。

从表面上看,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是出口顺差和大量外国投资的涌入。

进一步深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是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大量投机性资金涌入。

一是全球性的美元流动性从911以后逐渐扩大,从而慢慢地影响到中国经济。

三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泡沫正逐渐形成。

根据国外的经验,在汇率低估及资产泡沫形成时,会使热钱加速流入。

如果以上几个问题得不到缓解,大规模双顺差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有关部门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内容摘要:从纵向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储蓄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代初期的34%最高升至2008年的53%,目前仍保持在50%左右的水平。

从横向看,2011年美国储蓄率是15.8%,日本是21.7%,欧盟27国是20.3%,印度是32%,巴西为17.2%,新加坡为51.5%,中国是50.3%。

除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可以说当前我国的储蓄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我国之所以能保持如此高的储蓄率,可能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原因:(1)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2)社保体系不健全,住户部门因此需为子女教育、住房和未来的养老、医疗进行大量储蓄;(3)经常项目长期顺差推高储蓄率;(4)政府和国有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比高,且两级政府大量参与投资活动。

关键词:储蓄率可支配收入经济增长一、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住户部门消费倾向总体偏低一般来说,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家庭,而储蓄倾向则相反。

因此,如果国内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必然会导致住户部门整体消费倾向偏低,而储蓄倾向偏高。

从全球范围看,目前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是欧元区国家和日本,其税后基尼系数大都在30%以下;而收入分配最为悬殊的多是非洲国家和南美国家,其税后基尼系数普遍在50%~60%。

我国总体属于收入差距偏大的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47.3%,虽然已连续5年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的收入分配警戒线。

因此,国内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导致我国储蓄率总体偏高的重要原因。

二、社保体系不健全,住户部门因此需为子女教育、住房和未来的养老、医疗进行大量储蓄社会保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因此,因社保体系不健全而导致高储蓄这一理由本不应被过分强调(例如印度的社保体系远不如中国,但其储蓄率却明显低于中国)——而应将它归入到由于居民收入差距大而导致高储蓄这一理由当中去。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的原因以及合理性探讨

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的原因以及合理性探讨

作者简介: 王磊 , , 男 陕西 西安人 , 西北大学博士生 , 从事金融实务与审计研究 。
71
蓄 国家储蓄 率居 高不 下 。根 据 这种 逻 辑 , 国等高 中 储 蓄 国家不仅 要承 担 造成 世 界 经济 失 衡 的 责任 , 还
蓄率 归 因于 中 国逐 渐 扩 大 的性 别 失 衡 ( 尚进 、 魏 张
要承担降低储蓄率以拯救世界经济的责任。那么, 我 们应该 如何看 待这一 观点 呢?对 于这种 观点我 们 应该如何 回应 , 这都构成了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
问题 。
二、 文献综述
对于储 蓄率 问题 的研 究最 早可 以追溯 到凯恩斯 ( eys 提 出的消费 和储 蓄 主要取 决于 当前 可支 配 K ne) 收入的传统凯恩斯传统消费函数论¨ 。作者认 为, ] 总 消费和 总储 蓄 主要 依 赖 于总 收 入水 平 , 总消 费 和 总收入存 在着 一个 固定 的 函数 关 系 , 且 随着 收入 并 水平 的增加 , 总收 入用于储 蓄 的部 分将 会不 断提高 , 进而得 出一个 国家 越 富裕 , 么他 的储 蓄 水 平将 会 那 越高 的推论 。
分析 和 Gagr 试对 中国高储 蓄率 的原 因及 其合 理性 进行 探 讨 。协 整 分析表 明 : 蓄 率、 rne 测 储 男性 出
生率 、 出口率 、 国住 房 资产 价 格 和 经济 增 长 率 每 增 长 一 个 百分 点 , 导 致 储 蓄 率 增加 0 6 、 净 美 将 . 3
得尤为突出,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 中国经济责任论 ”
和“ 蓄 国责任 论 ” 中 国经 济 责 任论 ” 金 融 危 储 。“ 将 机 和世 界经 济 复 苏 乏 力 归 咎 于 中 国 , 为 “ 前 世 认 当 界 经济 中的任 何 问题 都 因 中 国 而起 ” 要 求 中 国 承 , 担 起世 界经 济 失 衡 和 “ 拯救 全 球 经 济 ” 的责 任 。 而 “ 蓄 国责任 论 ” 是 “ 储 则 中国经 济 责 任论 ” 的重 要 一

中国家庭储蓄问题研究

中国家庭储蓄问题研究

中国家庭储蓄问题研究中国家庭储蓄率是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2019年中国家庭储蓄率占人均收入的比例达到了45.7%,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

然而,高储蓄率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1. 储蓄习惯的形成中国人喜欢储蓄,这一点已经形成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古代的孔子曾经提倡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强调做好每个小事,从小处做起,长期积累便是财富。

在经济非常不发达的情况下,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乱也让人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救命的储蓄的重要性。

因此,中国人的储蓄观念早在民间文化和所处的历史环境下便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

2. 储蓄的现状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超车了很多国家,而且不少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所上升,但是家庭储蓄率却没有下降,这个现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高储蓄率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它来自于人们的信念,政府的规定和市场的约束等许多方面。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有限的资源的利用极其看重。

对大额开支的审慎思考、低风险的理财投资、不亏待自己但不荒僻自己的消费,似乎已经已经成为了中国人人人的共识。

3. 储蓄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家庭储蓄率高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这种大量的储蓄可能会导致流动性问题。

相对于投资和消费,储蓄流动性弱,而且风险较小。

但是,对于那些高储蓄的家庭来说,如果家庭成员之中有急需资金的情况,这些储蓄不一定可以立即拿出来解决问题,因此会产生流动性困局。

其次,高储蓄率也意味着人们面临着失去更多收益的风险。

尤其是在“房住不炒”的时代,如果家庭的财务状况允许,适当地在投资上增加一点风险,或许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

最后,对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来说,家庭储蓄率高还可能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进程。

因此,在未来,家庭储蓄率的高低还需要不断探讨和研究。

4. 储蓄率的未来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步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未来家庭储蓄率可能会慢慢下降。

但是,政府和市场也需要适时地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居民正确理解和使用储蓄。

2023居民储蓄率数据

2023居民储蓄率数据

2023居民储蓄率数据摘要:一、介绍二、2023 年居民储蓄率数据概述三、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四、居民储蓄率对经济的影响五、结论正文:一、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储蓄率的变化成为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储蓄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它是反映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重点关注2023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的数据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二、2023 年居民储蓄率数据概述根据2023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5.6%,较上年略有上升。

这意味着在2023 年,我国居民每收入100 元,其中有45.6 元被用于储蓄。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储蓄意愿较强,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影响居民储蓄率的因素1.收入水平:居民储蓄率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这使得居民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

2.消费观念: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会影响居民储蓄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渐增强,消费观念从传统的节俭向适度消费转变,这使得居民储蓄率有所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对居民储蓄率也有影响。

在我国,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未来的担忧减轻,更愿意将资金用于储蓄。

4.投资渠道:投资渠道的多样化程度影响居民储蓄率。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渠道逐渐增多,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这使得部分居民将资金从储蓄转向投资。

四、居民储蓄率对经济的影响1.促进经济增长: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有利于积累社会财富,为投资和消费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稳定金融市场:居民储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较高的储蓄率有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3.增加消费潜力:居民储蓄率较高意味着消费潜力较大,这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五、结论综上所述,2023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5.6%,反映了居民较强的储蓄意愿。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储蓄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引言储蓄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既关系到居民的经济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居民储蓄率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高低,以及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却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探讨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希望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居民储蓄率的现状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长期稳居世界前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居民储蓄率为45.3%,而且自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40%以上。

这说明我国居民有强烈的储蓄意愿,愿意将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

高储蓄率的背后,既有我国传统的储蓄理念,也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未健全的现实问题。

我国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也是促使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

一些文化、风俗也对我国居民储蓄率产生了影响,比如孝顺父母的传统习俗和未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考虑。

二、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 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高,居民的储蓄率就越高。

因为收入水平高的人更容易有剩余资金用于储蓄,而收入水平低的人则更需将收入用于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无法有太多的剩余资金进行储蓄。

2. 家庭偏好家庭偏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我国,由于传统教育和家庭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都有储蓄的习惯。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家庭都有“积蓄为财”的观念,因此愿意把家庭剩余的资金进行储蓄。

3. 政府政策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调整银行存款利率、税收政策等途径,政府可以引导居民的储蓄行为。

一些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也会对居民储蓄率产生一定影响。

如果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居民的养老压力相对较小,也会减少居民的储蓄意愿。

4.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有更高的收入,更能够理性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因此更有可能有较高的储蓄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
中国的储蓄率为何居高不下?要准确剖析中国高储蓄的成因,有必要从部门储蓄率的角度来分解国内储蓄率。

近年来居民储蓄率占国内储蓄率的比率不断下降,而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占国内储蓄的比率过高,也在于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

东亚国家向来被认为是高储蓄经济体的典型。

通过对部门储蓄率进行跨国比较分析发现:第一,尽管中国任何一个部门储蓄率在东亚地区都不是最高的,但是中国的国内储蓄率确实区域内最高的;第二,对其他东亚国家或地区而言,可能有一个或两个部门储蓄率处于较高水平,而其他部门处于较低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的高储蓄问题是个收入分配问题。

近年来,由于所得税制度不尽合理,以及工资水平增长缓慢,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更多地倾向于政府和企业部门,即非居民部门。

由于政府和企业的消费倾向天然低于居民,这就造就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的大幅上升。

中国高内储蓄之所以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部门储蓄率之间相互替代的机制被堵塞。

一,由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偏低,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资有限,造成居民未来收入和指出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形成了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二,中国的企业无论所有制如何,均缺乏分红地传统。

三,由于国有企业不向政府分红,导致中国政府储蓄与企业储蓄之间相互替代的机制被堵塞了
如何降低中国的高储蓄呢?首先,应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国民收入更多地流入居民部门,而非政府和企业部门。

其次,政府应该尽快扩大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性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这一举措既能降低政府储蓄率,也能够通过缓解居民的储蓄动机来降低居民储蓄率,同时有助于恢复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或自荐相互替代的机制。

最后,应尽快实行国有企业向政府分红地制度,建立上市公司定期分红地制度和文化,并拓宽那个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储蓄率,亦能有助于降低企业储蓄率,亦能增强企业储蓄和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之间相互替代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