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概述
谢玉琼的《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重要的麻疹专著 陈飞霞-《幼幼集成》-指纹诊法纲领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解儿难》-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小儿诊法概要
中医诊断小儿疾病,同样采取望、闻、问、切四 诊的方法,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作 为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 小儿有其特有的 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病理反应均与成人 有不同之处。且婴儿不会言语,有时较大儿童也 不能正确反映病情,加上就诊时常啼哭、叫扰, 影响脉息气息,给诊断带来困难,所以历代儿科 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但是重视望诊,不等于单 凭望诊就可以诊断疾病,而是应该四诊合参
中成药,尤其是新型中成药制剂,贮存、运输方便,便于 小儿服用,研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药物外治使用简便,易为患儿接受,用于辅治或主治部分 病症有良好的效果。
推拿疗法、艾灸疗法不受条件限制,无痛苦无损伤,受到 患儿欢迎。针刺疗法用于儿科,应用适合小儿的针刺手法, 推广腕踝针、头针、激光穴位照射等方法,增加了治疗手 段。
新生儿期——分娩~生后足28天——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易 发生产伤、 窒息、出血、溶血、感染、先天畸形。加强保温、喂 养、清洁卫生、皮肤及消毒隔离等护理。
婴儿期——生后28天~1周岁——易发生脾胃疾病,如婴儿泄泻、积滞 呕吐。提倡母乳喂养、及时增加辅食,
幼儿期——1周岁~3周岁——脾胃较薄弱,容易造成吐泻、疳证, 时行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合理喂养,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接种。
学龄前期——3周岁~7周岁—— 感染机会相应增多,变态反应疾病 增多。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方,许多方剂至今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金元四大家在儿科学方面各有特长, 其中刘完素主张用辛苦寒凉法治疗 小儿热性病,张从正治热性病善用 攻下,李果重视调理脾胃。朱丹溪 对于儿科尤有建树,著《幼科全 书》,治疗痘疹时,折衷了钱乙善 用抱龙丸、百祥丸、生犀散等之寒 凉与陈文中喜用桂枝、附子、丁香 等之温燥,取解毒、发表、和中三 者兼用,影响后世医家,形成了儿 科折衷学说。
元代~建国前
元代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活幼口 议》,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早期 的集中论述。曾氏以调元散、补肾地黄丸治 疗胎怯;归纳急惊风为“四证八候”,提出 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 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提出了“惊风三发便 成痫”“瘀血成痘”等论点,对现今临床仍 有指导意义。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所著《本 草纲目》中,搜集了防治儿科 411种病证的方药,具有临床实 用价值。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幼科》 综述诸家论说,结合阐明己见, 内容厂博,是明代集幼科大成 的学术著作
清代儿科医家秦昌遇是儿科折衷学说具 有代表性的医家,因虑"幼科诸书,非 偏寒偏热之误,便喜补喜泻之殊,予故 僭而折衷之”(《幼科折衷.前言》), 撰《幼科折衷》专著以详述,夏禹铸著 《幼科铁镜》,认为“小儿病于内,必 形于外,外者内之著也”。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01
中医儿科学的 萌芽期
02
中医儿科学的 形成期
目录
CONTENTS
03
中医儿科学的 发展期
04
中医儿科学发 展的新时期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指导, 以中医药防治方法为手段,研究小儿生长 发 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一门临床医学 学科。
儿科发展简史
形成和发展时期(宋金元时代)
1. 宋设“太医局”设小方脉“ 2. 钱乙与《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公元1032-1119?)北宋年间的儿科名医,专业儿科40余 年,《小儿药证直诀》为学生阎孝忠所编,主要学术思想如下: 1)首创五脏辨证,提出治法方药(创制泻白散,导赤散,地黄丸 等五脏补泻方剂) 2)面部望诊,如“目内证”“面上证”等。“左腮为肝,又腮为 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3)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4)对儿科四大证的认识提高,区别麻疹,天花,水痘。 5)区别惊痫,指出痫的特点为“口作五畜声”。 6)惊风分急惊风与慢惊风,提出“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 治法。 7)“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 8)方药方面,首先,对剂型的改革,丸散膏丹为主;其次,善于 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如泻白散,导赤散,异功散,七味白术散, 六味地黄丸,益黄散等。
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
1.唐代:设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开 设5门专科其中设“少小科”学制为5年,促进了儿 科学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教育制度。 2.第一部儿科著作《颅囟经》也在此时流传,书 中首创纯阳理论。“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3.《备急千金要方》首列“少小婴孺方”,是最 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 4.隋朝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专论小儿诸病6卷, 共255候,对小儿保育、证候、病因病理论述较多。 5. 对儿科“麻痘惊疳”四大要证已有记载。
中医儿科学发展 简史
概
述
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 诊治的一门学科。儿科学成熟较晚,它经历了漫长 的萌芽时期、积累奠基时期,直至宋代,学科体系 才逐步形成,至明清逐渐走向成熟发展时期。 儿科素称“哑科”,是指婴幼儿不能自述病情,或 能而不全,而且就诊时往往哭闹拒查;加之经脉细 微难以按循,因而使医家常感为难,故有“宁治十 男子,莫治一妇人,宁治一妇人,莫治一小儿”之 叹。
儿科发展史
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 培养专门的儿科医生,学制5年。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 国最早的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书中论小 儿杂病诸候共6卷255候;唐代杰出的医学家 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 妇孺方于诸病之前,将小儿病证分为九门, 列方325首,《千金翼方》又载方75首,共 400首,其书理论较精,方法多效,总结了 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是儿科学的重要 历史文献。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论述小儿多种先天
性畸形,明确指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 所致,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源,提出了 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按脐上,同 时烧脐带的预防方法。 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论》,主张痘 疹宜于温补,是治痘温补学派的创始人。 又著《小儿病源方论》,陈文中治痘疹主 温补与钱乙、董汲主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 争鸣,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明清时期,由于天花、麻疹等时行疾
病流行,当时儿科医家十分重视痘疹 的防治,发明了人痘接种法,为人类 消灭天花和预防传染病开辟了新的道 路,是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兴起,叶(天 士)、薛(生白)、吴(鞠通)、王 (孟英)等温病学大家完整地创立了 温病学体系,对小儿热性病的治疗产 生深刻影响,丰富传染病防治理论
元代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活幼
口议》,提出“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二分 饥与寒”,丰富儿科学学术思想内涵。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 要》20卷,对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 了重大贡献。提出“烧灼法断脐”以预防 “脐风”。倡导乳儿用药“若用汤药,宜疗 乳母”.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著作颇丰,仅儿科就有
从秦到两汉时期,儿科已经有了最早的医
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曾以“下气汤” 治婴儿“气鬲病”,还有东汉名医华佗曾 以“四物女宛丸”治2岁小儿“下利病”。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以 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病,以脏腑辨证论治杂 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产 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2)面部望诊,如“目内证”“面上证”等。“左腮为肝,又腮为 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3)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4)对儿科四大证的认识提高,区别麻疹,天花,水痘。
5)区别惊痫,指出痫的特点为“口作五畜声”。
6)惊风分急惊风与慢惊风,提出“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 治法。
《黄帝内经》的著成,从理论上为儿科学的建立提供了 原则性指导,《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问世,对儿科 的形成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灵枢逆顺肥瘦篇》 “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灵枢论疾诊尺》“婴儿 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PPT课件
3
奠基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
1.唐代:设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开 设5门专科其中设“少小科”学制为5年,促进了儿 科学的发展,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教育制度。
2.第一部儿科著作《颅囟经》也在此时流传,书 中首创纯阳理论。“三岁以下,呼为纯阳”。
3.《备急千金要方》首列“少小婴孺方”,是最 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
4.隋朝巢元方的 《诸病源候论》专论小儿诸病6卷, 共255候,对小儿保育、证候、病因病理论述较多。
5. 对儿科“麻痘惊疳”四大要证已有记载。
PPT课件
7
昌盛时期(明清时代)
1. 世医万全《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万氏家传幼 科发挥》《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对小儿喂养、调护、 疾病的预防、养胎等方面作了精辟论述。如:
1) 小儿五脏两有余三不足的观点。概括了小儿的 生理病理特点。
2) 急惊风的转归“成痫“”成瘫“喑不能言”。
2. 清夏雨铸《幼科铁镜》中重视望诊,提出“有 诸于内而形诸于外”的观点。惊风的治法“豁 痰”“祛风”“解热”“祛邪”。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北宋年间,天花与麻疹流行,山东名医董汲善用寒凉法诊治麻、痘、斑、疹,所著《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论述小儿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
南宋名医陈文中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经验,大胆提出了用温补方药治疗小儿痘疹,为痘疹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陈文中不仅是一位治疗痘疹的专家,对小儿杂病的证治,亦皆收奇效,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两书传世。
陈文中与钱乙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儿科影响很大,儿科领域中长期存在的温补与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即始于此,温补与寒凉的学术争鸣,开始局限于痘、麻范围,以后扩展到儿科各个领域。
这种学术急诊对于儿科的临床治疗与基理论的深入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南宋刘昉等编著的《幼幼新书》40卷,整理、汇集了宋代以前儿科学术成就,如巢元方、孙思邈、王怀隐、钱乙等医家的学术经验,咸悉摘录,并注明引证出处,附有己见。
书中还收集了不少民间医生的验方、单方、遗佚方,内容详尽,取材广博,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完备的儿科专著,成为后人研究宋代以前儿科文献的主要著作。
此外,南宋时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对自初生至儿童,内外五官诸多疾病的证治,均分门别类,详细收录,书中明确指出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因破伤而得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提出切戒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子按脐上烧灸脐带,再以封脐散裹敷,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消毒作用,且为初生儿开辟了新的给药途径。
总之,宋代医学的小儿生长发育、喂养保健、生理病理、辨证论治诸方面都已形成独特的体系。
金元四大家大多一专多能,各科兼长,在他们的著作中均有儿科的有关论述,如刘完素在《宣明方论·儿科论》中提出:“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
主张用辛凉苦寒、泻热养阴以治小儿热病。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对促进儿科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至今仍为儿科广泛应用。
张子和治热性病善用攻下法,为小儿治疗热性病采用上病下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儿科学绪论
➢ 明代儿科主要成就是预防医学,如用烧灼脐带法 预防脐风,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等。
编辑ppt
3
儿科学发展简史
西医儿科
➢ 19世纪20年代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医 院。19世纪30年代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二所儿 童医院,并规定儿科学为医学生的必修课。从 此,儿科学开始了独立的学科发展。
➢ 1896年美国儿科专家Holt编写了第一部较为完 整的儿科教科书。
➢ 现儿科学权威专著有“Nelson’s pediatrics”,“Rudolph’s pediatrics”等。
编辑ppt
4
儿科学发展简史
西医儿科
➢ 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建立医学院校,并设立 有儿科学课程,至20世纪30、40代才有了一 定的基础。
编辑t
11
小儿各年龄分期
胎儿期(fetal period)
➢ 精卵结合至小儿出生
➢ 子宫内生活280天
➢ 受母体健康环境影响
编辑ppt
12
小儿各年龄分期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 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
➢ 脱离母体适应环境期
编辑ppt
13
小儿各年龄分期
婴儿期 (infant age) ➢ 生后28天至满
1周岁 ➢ 体格发育迅速,
➢ 易患消化营养 及感染性疾病
编辑ppt
14
小儿各年龄分期
婴儿期 (infant age) ➢ 生后28天至满
1周岁 ➢ 体格发育迅速,
➢ 易患消化营养 及感染性疾病
编辑ppt
15
小儿各年龄分期
儿科中医-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 明确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体质特点 • “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 • “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用药注意点 • 按六气病因论述小儿温病,与叶桂的卫气营血学说相辅相成
33
明清时期痘疹专著
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1577年)记载用“稀痘方”;《 三冈识略》(1653年)载有痘衣法
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著《保婴撮要》 20卷,共论证200余种。其中记载了小儿外科、 眼科、耳鼻咽喉科、口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 伤科病证70余种,为中医小儿外科学的形成作出 了重大贡献。
26
明代名医万全,字密斋,有《育婴家秘》4 卷、《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23卷、《 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13卷等
张从正善用攻下法治疗热病,为小儿热病运用 “上病下取”法提供了范例;
李杲喜用温补,重视调理脾胃,对后世儿科脾 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朱震亨认为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 养阴法见长。
24
元代名医曾世荣从医60年,编著《活幼心 书》3卷、《活幼口议》20卷。
其学术特点:
一是对初生儿疾病论述较为全面;
17
⑤方药运用,适应儿科特点。钱乙创立了异 功散、地黄丸、白术散等名方,临床用药以成药 为主,在《小儿药证直诀》135方中,丸剂71方、 散剂45方、膏剂6方、外用7方,汤剂仅6方。
18
学术观点的对立
寒凉派 山东省东平县董汲撰《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总结了用寒凉法治疗麻、痘、斑、疹的经验 私淑钱乙,钱乙为《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写序
40
中医儿科科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在剂型改革方面研制出了一批新剂型 儿科疾病的中医诊疗指南研究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中国传统的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原始的医学活动。
据考古学家考证,我国69万年前的“北京人”平均寿命大约只有14岁,因而可以说,人类早期的医学活动中,包括了相当部分的儿童医疗保健内容。
《山海经》中所载巫方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儿科医生则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古代医籍中关于儿科疾病的早期记载见于西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有关于“婴儿病痫”、“婴儿瘛”的记述。
《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是早期的妇儿科方书。
《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的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
《伤寒杂病论》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已有儿科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小儿气鬲病,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小儿下利病。
《隋书·经籍志》记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列出儿科、产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小儿医学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朝)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医学教育,在太医署内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学制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三成就 1.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 2.曾世荣著《活幼口议》及《活幼心书》 ①详论初生诸疾, 议证论候翔实。 ②首倡急惊风之“四证八候” ,并提出镇惊、截风、退热、 化痰诸法,所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沿用至 今。提出“惊风三发便成痫”以及“瘀血成痫”等创见 性的观点。 ③将小儿病因病机诊治等编成七言四句歌诀,并加以注解, 便于理解记诵 和普及。
②《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治外感病、以 脏腑辨治杂病,对后世儿科学辨证体系的 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许多名方,如麻 杏石甘汤、白虎汤、三承气汤、麻黄连翘 赤小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至今为 儿科临床所常用。 4.儿科医案 儿科医案:西汉淳于意以“下气汤”治婴 儿科医案 儿“气鬲病”。 5.儿科著作 儿科著作:王末钞《小儿用药本草》,徐 儿科著作 叔响《疗少小百病杂方》。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学基础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 指导,用中医治法与手段,研究小儿 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及 各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时期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四、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
宋代)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宋代)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 宋代
(一)隋唐 ▲医学教育:政府设立太医署,内设少小科。 ▲儿科专业初步形成: 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隋代巢元方-1.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①介绍小儿疾病有6卷,为小儿病因证候学之首。 ②疾病分类与辨证: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 以脏腑辨证为主。 ③正确的养育观:提出“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 衣,……宜时见风日…… 。
▲夏禹铸《幼科铁镜》 夏禹铸《幼科铁镜》 ①重视望诊,从望面色、审苗窍辨脏腑寒热虚 实。 ②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 并提出“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风,祛风 必先解热,解热必先祛邪”之惊风治法,对后 世影响较大。 ③擅用推拿。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是一部麻疹专书,详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 辨证和治疗。首先提出“肺炎喘嗽” 病名。
儿科学总结
儿科学总结引言儿科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儿科医生在儿童的生命早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儿科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提供高质量的儿科医疗服务。
本文将对儿科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临床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儿科学的概览。
儿科学的发展历程儿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分支,起源于19世纪初。
在此之前,儿童的医疗仅仅是由成人医生进行管理,许多虽然可以治疗的儿童疾病却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患者离世。
随着人们对儿童的关注逐渐增加,儿科学开始在医学界逐渐崭露头角。
19世纪末期,儿科学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意大利医生Maria Montessori是最早研究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学者之一,她在1907年创建了第一个儿童研究机构,并开展了大量与儿童发展相关的研究。
此外,法国医生Henri Dumontpallier 创立了第一个儿科医院,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这些事件标志着儿科学的快速发展。
20世纪以来,儿科学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随着现代医学设备的引入,儿科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
此外,儿童保健和预防成为了儿科医生的重要任务,通过普及儿童健康知识和儿童疫苗接种等手段,有效降低了儿童疾病的发病率。
儿科学的研究内容儿科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儿科医生需要根据年龄、性别和生理特征等因素,对儿童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并及时发现和干预异常的生长情况。
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包括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规律,生长曲线的制定以及生长发育与儿童疾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儿童健康问题儿童健康问题是儿科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儿童易受感染、易发生意外伤害以及营养不良等问题,儿科医生需要关注儿童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此外,儿科医生还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婴幼儿早期的心理发展以及儿童青春期心理问题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儿科学发展简史》课件
儿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新生儿疾病研究
研究范围: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
当代儿科学:20 世纪中叶至今的儿 科学发展
儿科学发展简史的编写目的和原则
目的:总结儿科学的发展历程,为儿科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原则:客观、全面、准确、深入,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学术观点 内容:包括儿科学的起源、发展、成就、挑战和展望等
意义:有助于儿科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儿科学的发展历程,提高专业素养和临床水平
疗效率
个性化:根据 每个孩子的个 体差异,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预防为主:加 强预防医学在 儿科学中的应 用,降低儿童
患病率
跨学科合作:加 强与其他学科的 合作,如遗传学、 心理学等,提高 儿科学的研究水
平和治疗效果
儿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
儿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利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提高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儿科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关注儿童心理发展,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儿科学与公共卫生学的交叉:关注儿童健康问题,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儿科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关注儿童教育问题,提高儿童教育水平
1870年,德国医生Adolf Baginsky创立了儿科学,并出版了《儿科学》一书,奠定了儿科学的基础。
1880年,美国医生Edward Jenner发明了天花疫苗,为儿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1900年,美国医生Har vey W. Wiley创立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推动了儿科药物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儿科发展史
中医儿科学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 体系为指导,用中医传统的治 疗方法为手段,研究从胎儿至 青少年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 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 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临床 医学学科。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 昌盛,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在长期与疾病作 斗争的过程中,对于儿科疾病,无论在诊断、 辨证、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方面,都积累了 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为中 医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中医 学的发展,中医儿科学逐步形成了区别于临床 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并随着历史的发 展、时代的进步不断充实发展,渐趋完善。中 医儿科学的发展历史,一般划分为四个时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 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五十二病方》这部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有 “婴儿病痫”、“婴儿瘛 ”的记述。
对于小儿脉证方面的记载,在现存医书中,首推 《黄帝内经》为最早。
《灵枢.经脉》描述胚胎成行过程;《灵
枢.逆顺肥瘦》指出小儿体质特点,“婴儿者, 其肉脆,血少,气弱”,为后世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描述了小儿生长发育的 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素
儿科学发展简史
正
确
的
正
餐
进
如果人一开始吃的是成
食
分复杂且需要长时间来消化的
顺 序
食物,接着再吃简单、易消化
的食物,就会大大妨碍肠胃对
后者的吸收和营养的利用。
第 24 页
三 发展期
1
吃的好(Eat well)
半小时后
肉
饭
汤
蔬菜
水果
2
正 确 的 正 餐 进 食 顺 序
第 25 页
三 发展期
1
吃的好(Eat well)
胃酸;所以,吃饭时最忌讳一边吃饭、一边喝汤,或是以汤
泡饭,或是吃过饭后,再来一大碗汤;这都容易阻碍正常消
正
化。 那么,汤该在什么时候喝呢?西餐的汤总是第一个上场, 确
并且量不太多,一小碗而已。
的 正
餐
其实这才合乎养生原则;因为适量的汤既可在餐前用来
进
暖胃,又可让饿坏了的肚子不致一下子狼吞虎咽而吃得太多、
增加过多引起钠钾等电解质流失,如果心肾功能不全还可发
生水中毒水肿惊厥甚至循环衰竭。
正 确
的
喝
水
喝水的主要的目的是解渴、补水,因此以白开水、矿泉
习 惯
水为宜,尽量少引用饮料,各种饮料中均含有防腐剂,用山
梨酸钾做防腐剂的饮料对人体无害但价钱较贵,用苯钾酸纳
做防腐剂的饮料对人体有害,不宜日常饮用。
第 28 页
学识
才华
金钱
地位
美女/男
00000
第5 页
一 萌芽期
3
为什么需要健康管理
健康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热门话题, 也是从古至今人们持续不断的追求。 健康是福、身体是最大的本钱,人生 最宝贵的财富是健康!健康是生活的 根本,幸福的真谛,人生成功的基石。 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智慧不能表现, 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知识 无法利用。
经典:儿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小儿为何易患脾肺二经病证?
2、小儿发病可何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难点:小儿变蒸的含义与实质是什么?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是指小儿脏腑组织器官健全不成熟。精血
津液的生化以及功能活动都处于幼稚不健全、 不成熟。正如钱仲阳所云:“小儿五脏六腑, 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这种阴未充阳未长的 生理特点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小儿生长 发育的过程是阴长而阳充。这种维阴稚阳的 生理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明显。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学发展简史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1、了解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 2、掌握历代儿科名家学术观点。
❖ 3、掌握明清时代中医预防学方法。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1、钱仲阳对儿科学的贡献。
❖
2、万全对儿科生理、病理三有余四不足的
❖
认识。
第一节 儿科学发展简史
儿科学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祖 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勇于实 践,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使中医儿科学不 断向前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理 论知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 贡献,共分5个阶段。
炎症渗出充血水肿→呼吸面积减少,呼吸 困难,青紫发绀。
其结果由上下呼吸道解剖组织发育不完全 →使得功能活动不健全—易感冒,感冒后又 易向下呼吸道扩展出现肺炎等。 消化系统:消化力薄弱称之为“脾常不足”。
1、胃体发育 新生儿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股发育不佳—溢乳 婴幼儿消化液、消化酶、胃酸分泌不足,腺体少—消化不
象常卧向患侧。心包积液者向右侧卧位以减 少心悸。
②角弓反张—脑炎或破伤风 ③仰卧两腿屈曲—急性腹痛,以减轻腹壁紧张、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
西汉 淳于意 “诊籍” 儿科最早病案记载。
东汉末年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小儿保育和证候 病源。
唐末《颅囟经》我国最早儿科专著,书中首 创小儿为“纯阳之体”的理论,论述了小 儿脉法以及惊、痫、疳、痢的证治。
唐代 设立了“少小科” 学制5年
北宋 钱乙(字仲阳)《小儿药证
❖ 陈复正是清代儿科名家,著《幼幼集成》。他倡 导指纹诊法,概括了指纹诊的方法和辨证纲领。 《幼幼集成》除采用脏腑辨证外,更重视八纲辨 证在儿科的应用
❖ 温病学家吴瑭在儿科方面也卓有成就。他提出了 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易于 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 伤的临床用药注意点
朱丹溪《丹溪心法·小儿论》说:“乳下 小儿,常多湿热、食积、痰热为病”,易 伤阴液,治当滋阴养液为法
李东垣认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是引起元 气与阴火关系失常,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 所在。李东垣的《保婴集》,朱丹溪的
《幼科全书》等,对小儿保育、审脉、辨 证、用药等方面,均有不少精辟的见解
明代名医万全,著儿科专著《幼科发挥》《育 婴秘诀》《片玉心书》等 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 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 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 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三 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 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 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
三、中医儿科学的成熟与发展 刘完素在《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儿科论》中指 出:“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主张用 辛凉苦寒泻热养阴以治小儿热病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小儿疮疱丹熛瘾疹旧蔽 记》提出,小儿“斑疹伤寒”是由“蕴蓄浊恶 热毒之气”而发,亦主“辛凉之剂”为治;还 指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 ④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 心主惊、 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 ⑤根据儿科特点立法制方 创制六味地 黄丸、泻白散、导赤散、异功散、七味 白术散等---轻清灵动 • ⑥提出“疳皆脾胃病” 标志着儿科专 业的形成。
• 治疹寒凉派代表——北宋-董汲—《小儿 斑疹备急方论》 • 治疹温补代表——南宋-陈文中—《小儿 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 • 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南 宋—刘昉《幼幼新书》—收集宋思想?
三、发展时期 元明清~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李东垣、张子和 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 曾世荣:《活幼心书》《活幼口议》— 急惊风四证八候 –多从心经治疗 • 薛铠、薛己—《保婴撮要》 — 火烧断脐 法
• 万全(明,字密斋-1486~1578年) • 《育婴秘诀》、《幼科发挥》、《痘疹心法》、 《片玉心书》。 • “育婴四法”—育(生育)养以培其元,胎养 以保其真(原样),蓐(临产)养以防其变, 鞠养(抚育的意思)以慎其疾 • “三有余,四不足” • 提出“三因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 首次提出急惊风致成痫、成瘫、失窨 • “五脏以胃气为本”
• 夏禹铸—《幼科铁镜》“有诸内而形诸外” 的著名观点,重望诊 • 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 —麻疹专 书 • 张景岳《景岳全书.小儿则》: “阳非有 余、阴常不足”,治疗上认为“脏气清 灵,随拨随应” • 陈飞霞(复正)—《幼幼集成》指纹诊 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辫寒热, 淡滞定 虚实”,“风轻、气重、命危”后世 “三关测轻重”
“欲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
第一部中医儿科专著:
《颅囟经》提出体属
“纯阳”观点
北宋-钱乙—“儿科之圣” — 《小儿药证直诀》
• 其学术成就: ①概括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 壮” 、 “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 热”)②总结面部望诊。 “目内 证”“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 额为心,鼻为脾,颏为肾 ③详细描述古 代儿科四大证。( 痧、痘、惊、疳)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6.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 对儿科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山东名医董汲善用寒凉法治疗,著作《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该书是论述小儿痧、痘、 斑、疹的第一本专著。 寒凉派
南宋的名医陈文中,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和《小儿病源方论》。他力倡固养小儿元阳,善用温 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弱,邪毒内陷所致的逆证和坏病,大胆提出用温补方 药治疗,并取得起死回生之效。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
明代名医万全,著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片玉心书》等儿科专著,其学术成就对
后世的影响很大。
1. 提出了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常有余而肺常不足”的观点,即五
脏“二有余三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了儿科学基本理论
2. 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
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
中医儿科学在宋代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科,其中以“小方脉” 为小儿的独立专科,此时,儿科专业医生遍及全国,儿科专著大量涌现,其中对儿科理论体系的 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人——钱乙。
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儿科之圣”
1.明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儿童服务。
中医儿科学的新时期
学术继承方面 上世纪90年代,国承工作” 。至今已三期。 2004年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纳入了国家
“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设立“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专项课题。对百余位名老中 医学术思想经验的传承研究。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一、古代中医儿科概况
古代中国医学始于远古时期,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儿科的记载。
据史书记载,古代中医儿科主要以“防治”为主,倡导“儿童宜清、定、宜润、宜温”,推崇“母乳喂养”和“小儿节欲”,强调“顺应天时”。
二、中医儿科的传承和演变
在中世纪时期,中医儿科经历了繁荣的时期,形成了以“药食同源”、“辨证施治”等为特点的独特治疗理念。
明清时期,中医儿科在《丹溪心法》、《儿科医书》等著作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专科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近现代中医儿科学的兴起
近现代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医儿科逐渐与现代医学相融合,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新医学模式。
中医儿科学逐渐受到国内外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
四、当代中医儿科发展现状与展望
当代中医儿科在传统医学基础上融合现代医学技术,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不断提高对小儿疾病的诊疗水平,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未来,中医儿科有望在国内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球儿童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以上是关于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的概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陈飞霞:首创了小儿指纹三关望诊,
为儿科学独特的诊法,做出了具有学术影响
的贡献,至今仍广泛地应用儿科临床。 五、新中国 为儿科学成熟阶段 1、政府重视,机构齐全:从中央到地 方,层层有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
2、预防工作抓实有效:防保工作从娃娃 抓起,遇到了一些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并提 出了对小儿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预防 措施,提高了儿童健康生存质量。
一、生理特点
(一)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是指小儿脏腑组织器官健全不成熟。精血 津液的生化以及功能活动都处于幼稚不健全、 不成熟。正如钱仲阳所云:“小儿五脏六腑, 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这种阴未充阳未长的 生理特点称之为“稚阴稚阳”之体。小儿生长 发育的过程是阴长而阳充。这种维阴稚阳的 生理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明显。
一、望诊 望诊包括总体望诊与局部望诊。总体望诊 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局部望诊包括审苗窍、 辨斑疹、察三便、看指导纹。 1、望神色(精神状态与面部气色)
精神振奋,两目明亮,呼吸均匀—有神
精神萎顿,两目无神,呼吸微弱—失神
(1)望精神状态 以两目望诊最为重要。
(2)五色主病(色候血、泽候气)
面色应包括气与色两方面
病因单纯,少有痼病宿痰—肿瘤、癌症溃疡
脏气清灵 的体现是
病肝硬化少见 情绪单纯少有五志之火—内伤杂病精神病、 脑中风少见 活力充沛,修复力强—病轻不药而愈,病重
治疗及时病程短易治愈。
三、年龄分期 小儿年龄分期标志着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的生理特点以及与疾病之间关系。根据其解 剖、生理、病理特点,将其分为六大阶段。 各期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有利于指导 保健和防治疾病。
2、望形体:
形体装实、神态治发、发育正常—健康 形体消瘦、神志呆滞、发育欠佳—病态
其中病态可见于以下几种:
头方发稀,囟门迟闭—佝偻病 头大领缩,囟门裂开,眼珠下垂—解颅 肌肤松驰,皮色萎黄—脾虚气弱疳证、—疳证 (2)除讲义中中医诊断外还应结合西医了解掌握 某此疾病的体征如: ①侧卧位—见于胸腔积液,肺脓肿以减气急现
3、中西医融会贯通,发挥临床治疗的最
大优势,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互相 取长补短,积极改善中医药剂型与专病研 究,提高了临床诊疗效果。
4、中外医学交流:通过每年国内、外学
术交流活动,或互派卫生队、防问团等促进
国内与国际儿科学术思想的交流活动,提高 认识,增进新知。 5、教育体系完备:各省地市政府机构创 办中专、大专、本科、硕博士儿科医学教学 活动,积极为各级卫生机构培养输送了大量 卫生职业技术骨干,促进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B、头围接近成人 病理特点:A、变太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水 肿 B、传染病
第一章 第五、六节 四诊与治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四诊在儿科学中独特的诊病方法。 2、掌握内治法用药特点 3、掌握西药剂量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望神、形态诊断与体征临床主病。 2、指纹望诊的临床意义与现代医学 的关系。
广泛加味运用。
2 、南宋: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善用寒凉诊治麻、
痘、斑、疹,该书是论述麻、痘、斑疹每部专著。
3 、南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 痒用温补法以诊治痘、疹疾病,至此儿科学术界寒凉与热
两派产生学术争鸣。
4、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主火热论。提出“小儿病毒、纯阳、热多冷少 也。”主张善用寒凉。
疾病特点—肾盂肾炎发病率较高,肾病多
见于年长儿。临床上肾炎较早并发心衰及驰 张热伴惊厥而无膀胱刺激证,因此,小儿发
热不明原因者,应查尿常规未排除肾盂肾炎。
综上所述:由于肺、脾、肾三个系统的解 剖生理决定脏腑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从而 造成功能活动亦不健全。
(二)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是指小儿生命力特别旺盛的一种生理现
象,古人称之谓“纯阳”,其具体体现是生理常
数中各项计算公式的数据与成人不同,这种
“纯阳”现象年龄越小越明显。
为何有这些特点:1、与生命运动规律有
关—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具有由不成熟至成 熟方面发展规律,人体亦如此,这与脏腑娇 嫩,形气未充成矛盾的运动。2、与肝常有 余,阳气升发有关—肝阳升发,促进五脏六 腑俱荣,故有“纯 阳”之说。
1、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40周
营养供给—母体气血通过胎盘动静脉循环完 成,故孕妇此期是关健。 孕妇注意:调饮食→多样化 畅情志→利气血循环 防感染→防先天畸型 禁乱药→……
优生条件
2、新生儿期:生后一个月之内的小儿。 生理特点:A、体重增长迅速 B、呈睡眠 状C、胎黄、脱水热、体重↓、马牙等。 病理特点:
充分→肺不张。
炎症渗出充血水肿→呼吸面积减少,呼吸 困难,青紫发绀。
其结果由上下呼吸道解剖组织发育不完全
→使得功能活动不健全—易感冒,感冒后又 易向下呼吸道扩展出现肺炎等。 消化系统:消化力薄弱称之为“脾常不足”。 1、胃体发育 新生儿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股发育不佳—溢乳 婴幼儿消化液、消化酶、胃酸分泌不足,腺体少 — 消化不
李东垣主脾胃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虚而致” ,小儿 “脾常不足”,故善用补中益气汤调理脾胃。
张从正主邪实论。认为一切疾病皆由邪气入侵而致, 故主张用攻下法驱除病邪,为治疗儿科热病采用“上病治 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丹溪主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观点, 对认识小儿阴不足,阳有余及热病易伤稚阴 而采用滋阴降火之法产生了具大影响。 四、明清时代 为儿科学进一步发展阶段。其主要成就是: 1、预防医学:始于人痘接种法,开创世界 免疫学的先河,防止天花、麻疹。 2、万全:提出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三有余四不足。
蛔虫症面容 巩膜上蓝色不则规斑点
唇内粘膜乳白色颗粒较多 ③青色多属气血瘀滞现象 主病机理
应结合大便检查诊断
寒证—寒凝气滞温煦失职呈苍青肢冷
痛证—气血瘀滞,经气不利青白而表情痛苦 瘀证—瘀阻脉道呈青紫,面色如小儿肺炎 惊痫证—肝风内动气益逆乱呈青而晦暗。
附青色说明:正常新生儿及3个月内小儿鼻周
唇周可有轻微发青,其它无病理反应者当属 生理现象。此与小儿呼吸不规则、气候、哺 乳等因素有关。 红色、黑色主病参照讲义。
200ml)—乳儿较成人位稍高,充盈时易触
及乳婴泌尿量相对↑,容量小—排尿频数。 男孩5~6cm 女孩1~3cm 3、尿道发育—短为主
故易上
行感染
4、肾脏 回吸收力差—肾阀回吸收糖质只为成人的 20~35%左右故静脉输入或食 糖过多时可出现糖尿。 排泄力差—新生儿排钠、钾、氧化物、磷酸 盐↓故治疗时补水钠过多→易水 肿。 浓缩力差—新生儿显著,成人尿中尿素可比 血浆高4倍而新生儿则缺乏这种浓 缩力。
的发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科学技术的发明,对
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名家有:
1、宋代:钱仲阳《小儿药证真诀》的问世。A、创立了五
脏证治法则 B、首创小儿体质为“脏腑柔弱,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学术观点,为后 世认识小儿生、病理及体质特点开创了先河。 C、首先提 出疳为脾胃病 D、首创六味地黄丸补肾中之水为后世医家
二、隋唐时代
为儿科学奠基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 文化也不断得到新的发展,时至隋唐已为祖儿科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如: 1 、唐代太医暑内设医博士教授生徒: 专设少小科、学制为5年。 2、《千金要方》把小儿疾病分为九门,出以方药。
三、宋金元时代
为祖国医学冒盛时期。宋金元时代,由于经济文化
象常卧向患侧。心包积液者向右侧卧位以减
少心悸。
②角弓反张—脑炎或破伤风 ③仰卧两腿屈曲—急性腹痛,以减轻腹壁紧张、
力。
④端坐呼吸—心性哮喘、心脏病、肺炎喘嗽,
支气管哮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⑤剪刀形步态—行走时两膝前后交叉,见于脑性瘫痪。 ⑥小脑共济失调性步态—行走如醉酒不能作直线步代。
⑦帕金森氏病步态 — 慌张步态:由于四肢强直,躯干屈
极期,发紫为气血瘀滞,舌有红刺为邪热亢 盛。
舌 苔
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 — 积滞中焦气受阻(霉酱 苔) 地图舌—可能与核黄素缺乏有关。 杨梅舌伴口唇苍白圈—丹痧。
A、胎源性疾病如先天畸型,宫内产时产
后感染疾病。B、反应性差 C、死亡率高 注意点:A、保暖 B、皮肤粘膜护理C、预防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乙肝疫苗。
3、婴儿期:生后1个月到12个月 生理特点:A、生长发育特别迅速 B、脾常不 足C、对营养物质需求较成人迫切 病理特点:(主要指生后6个月开始) A、易患呼吸与消化系统疾病
B、易发生营养不良症
喂养注意:以乳食品为主,及时加添辅食, 补充维生素D早晒太阳,防止佝偻 病。
4、幼儿期:1~3岁小儿 生理特点:A、生长发育较婴儿期缓慢 B、乳牙出齐、语言、动作思维 发展迅速 病理特点:A、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及消化系统 疾病。
注意点:断乳后合理喂养
5、幼童期:3~7周岁儿童
生理特点:A、精神发育较快 B、好奇心大
向前方,步代短而不稳,易于跌倒,为了平衡身体,常呈 慌张步态。 3、审苗窍 (1)望舌:正常乳婴儿为舌红乳白苔,新儿 舌红无苔。 舌系带:是舌下与口底相连的粘膜皱襞,促 进舌的灵活活动。胎原性舌系带过短,可致 舌运动与说话功能。舌系带溃疡常见于百日 咳。
舌色:舌尖红为心火上炎,舌质淡为血虚,
深红为脏腑热盛;绛红为热入营血如急传病
中医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学发展简史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2、掌握历代儿科名家学术观点。 3、掌握明清时代中医预防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钱仲阳对儿科学的贡献。 2、万全对儿科生理、病理三有余四不足的 认识。
第一节 儿科学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