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老师的手真巧-课件(互动版)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老师的手的特点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幅关于老师手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一些关于手的手工材料,如手指画、手链等。
3. 准备一首关于手的儿歌或故事。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老师的手,引导他们注意老师手的特点和功能。
2. 展示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关于老师手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描述一下老师的手的特点和功能。
3. 手工活动: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用手指画、手链等材料制作关于手的手工作品。
4. 儿歌或故事:唱一首关于手的儿歌或讲一个关于手的故事,让幼儿倾听并参与互动。
四、活动总结1. 回顾活动内容:让幼儿回顾一下活动中的内容,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对老师手的认识和感受。
2. 展示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大家欣赏和评价。
3. 结束活动:总结活动的目标,鼓励幼儿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五、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活动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设置一个关于手的展示区,展示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
3. 教学活动:开展其他关于身体部位的教学活动,如《我的脚》、《我的眼睛》等。
六、教学内容1. 故事理解:《老师的手》是一个关于老师手的简单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 词汇拓展:教授与手相关的词汇,如:握、拍、指、画等。
3.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手,也要尊重和感激老师。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老师的手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难点:让幼儿运用手势和词汇描述老师的手。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词汇。
《老师的手》幼儿园教学PPT课件
成功点:教师成功激发幼儿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改进点:鼓励幼儿更自信地表达感受和想法,引导幼儿学会 有效沟通个人观点和情感。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中班语言教师节教案《老师的手 》
汇报人:某某 某某
目录
• 引言 • 活动导入 • 学习朗诵 • 仿编诗歌 • 总结
PART 01
引言
教案背景
诗歌内容结构
诗歌以“老师的手真巧”为框架,每段描述不同手 工技能,结构清晰,便于幼儿理解。
幼儿经验准备
学习前需具备手工技能经验,如折纸、捏泥、绘画 和搭积木,为理解和仿编诗歌奠定基础。
PAR,幼儿 倾听。
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 诗歌。
老师分段朗诵诗歌, 让幼儿了解每一段的 句式。
分段学习诗歌
01
幼儿分组或分角色朗诵诗歌,提 高朗诵的兴趣和效果。
02
教师评价幼儿的朗诵表现,鼓励 幼儿大胆表达。
幼儿完整朗诵诗歌
幼儿集体完整朗诵诗歌,注意语音、语调、语速等要素的运 用。
教师作品展示
教师在美工角展示各种手工技能作品,以激发幼儿 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教案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幼儿需要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知道诗歌中描述了老师的 哪些手工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特点。
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幼儿需要学习如何朗诵诗歌,包括语调、语速和表情等。 在朗诵过程中,幼儿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目的
通过展示老师作品,引导幼儿发现老 师的手很巧,很能干,激发幼儿热爱 自己的老师。
过程
老师引导幼儿欣赏美工角展示的老师 作品,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这些作品 ,并分享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和想 法。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课程,对应教材的第三章节《我的老师》,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描述“老师的手”。
通过学习,幼儿将理解老师的手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还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关爱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老师的手的特点,如形状、大小和功能。
2. 借助语言表达对老师手的感激之情,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3. 通过观察、想象和表达,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描述老师的手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老师的手、各种手部动作)、卡片(手的不同姿态)、挂图(老师与幼儿互动的场景)。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谁的手?你们觉得老师的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教师通过图片和卡片,讲解老师的手的特点和功能,如拥抱、握手、指引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观察老师的手,用画笔和画纸描绘下来,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4. 小组讨论(5分钟)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讨论老师的手给他们带来的帮助和关爱。
5.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用一句话表达对老师手的感激之情,如“老师的手像阳光,温暖我们的心。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老师的手2. 内容:老师的手:形状、大小、功能描述方法:观察、想象、表达感激之情:尊敬、关爱、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老师的手,并用一句话描述你对老师手的感激之情。
2. 答案示例:老师的手像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心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老师手的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父母的手,了解他们的辛勤付出,并用语言表达感激之情。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老师手的温暖和关爱。
2.学习描述老师在不同场景中手的动作,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描述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中的动作。
2.教学难点:学会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三、教学准备1.教具:PPT、故事课件、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2.环境准备:清洁、温馨的教室环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只手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手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感受。
(二)故事讲解1.老师讲述故事《老师的手》。
2.故事内容:一天,小明感冒了,老师用手摸了摸他的头,关心地说:“宝贝,你发烧了,要多喝水、休息。
”课堂上,老师用手拿粉笔写字,教同学们知识。
课下,老师用手拿教具,给同学们演示实验。
放学后,老师用手挥舞着,送同学们回家。
节假日,老师用手给同学们发礼物,祝他们快乐。
3.学生分享故事中的感人情节,讨论老师在不同场景中手的动作。
(三)讨论与表达1.老师提问:故事中,老师的手都做了哪些事情?2.学生回答,老师引导用恰当的词语描述。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老师手的动作。
(四)创作环节1.老师出示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引导学生创作一幅关于老师手的画。
2.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3.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六)结束1.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首关于老师的歌曲。
2.学生向老师表达感谢,老师回应祝福。
五、作业1.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故事《老师的手》。
2.观察生活中老师的手,记录下来,下周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故事讲解、讨论、创作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老师的手在不同场景中的动作和意义,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情感。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的老师》,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老师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体验并描述老师的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描述老师的手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对老师手的感受,提高幼儿的表达力。
3. 激发幼儿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培养幼儿的感恩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流畅的语言描述老师的手。
教学重点:观察老师的手,体验并表达对老师手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老师的手套)、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着手套进入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老师手里藏着什么?”教师脱下手套,让幼儿触摸并描述老师的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你们看,老师的手是什么样的?”教师通过录音机播放课文内容,让幼儿跟读并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学具,引导幼儿画出老师的手。
幼儿互相展示作品,用流畅的语言描述:“我画的老师的手是这样的……”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老师的手为什么这么温暖?”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老师手的感受:“我觉得老师的手……”教师鼓励幼儿向老师表达敬爱之情:“我要对老师说……”六、板书设计1. 板书《老师的手》2. 板书内容:老师的手:温暖、有力、灵巧描述老师的手:形状、颜色、触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老师的手,并用语言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的老师的手是温暖的,像阳光一样照耀着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描述老师的手,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提高幼儿的表达力。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我心中的老师”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老师的手,了解老师的手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描述老师的手。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老师的手,了解老师的手的作用。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老师的手,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老师的手,引导幼儿思考老师的手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
2. 展开: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的作用,如:写字、画画、拍手等。
3. 实践:让幼儿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对方的手,并用语言描述对方的手。
五、作业设计: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手,并用语言描述家人的手,感受家人的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老师手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用语言描述对方的手。
3. 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老师手的感受,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感激之情。
2. 组织一次关于家庭成员手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了解家人之间的爱。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的学习状况,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1. 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协助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 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
十、教学资源:1. 图片:老师的手部特写图片,展示老师手的各种动作。
2. 视频:记录老师在学校的一天,展示老师用手完成各种工作。
3. 作业模板:提供一份作业模板,让幼儿回家后模仿描述家人手的样子。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目标既有挑战性又可达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老师的手》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围绕老师的手展开,通过描绘老师的手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作用,让幼儿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尊敬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老师的手所具有的神奇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老师的手,联想到老师所做的各种事情。
3. 培养幼儿尊敬老师、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老师的手所具有的神奇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尊敬老师,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卡片、老师的手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着手偶,与幼儿互动,让幼儿观察手偶,猜测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事情。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老师用手做的事情。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PPT课件,展示故事挂图,教师讲述《老师的手》故事。
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观察老师的手在每个场景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提问:故事中老师的手都做了哪些事情?解答:老师的手可以画画、写字、做手工、拍拍我们的肩膀鼓励我们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用卡片拼出老师的手,并讨论老师的手还可以做什么事情。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成果。
5. 创意手工(10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一幅关于老师的手的创意画。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老师的手》2. 内容:老师的手可以画画、写字、做手工、拍拍我们的肩膀鼓励我们等。
我们要尊敬老师,关爱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老师的手,并描述老师的手在你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
2. 答案示例:老师的手像魔术师一样,可以变出漂亮的画,可以写出有趣的字,还可以给我温暖的拥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到老师的手的神奇能力,培养了他们尊敬老师的情感。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老师的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老师的手的作用,知道老师的手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交往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手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老师的手》:通过学习诗歌,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如画画、写字、比划等。
2. 故事《老师的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可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如找丢失的玩具、安慰幼儿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的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口语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诗歌《老师的手》、故事《老师的手》、画纸、彩笔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习诗歌《老师的手》: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诗歌,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
3. 学习故事《老师的手》: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老师的手可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4. 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手进行绘画,让幼儿体验手的作用。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到老师的手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手,并和家长分享手的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老师手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对手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家园联系,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手的关注和表达。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增进家校联系。
2. 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求,确保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024年《老师的手》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
《老师的手》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老师的手》的内容,感受故事中老师的温暖和关爱。
2.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师的关爱。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爱他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卡片、头饰等。
2.环境布置:营造温馨、舒适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本《老师的手》的图书,引导幼儿观察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简单介绍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老师。
(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回答问题。
3.讲述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三)活动环节1.情景模拟a.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
b.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中的情节。
c.模拟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感受,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2.图片展示a.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中的内容。
b.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中的老师是如何关爱幼儿的。
c.引导幼儿从图片中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关爱。
3.语言表达a.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b.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1.教师出示一首关于老师的歌曲,与幼儿一起演唱,营造温馨的氛围。
2.教师与幼儿一起合影留念,结束本次活动。
五、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的课堂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幅关于老师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老师的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增强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促进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活动准备•一张干净的白色画纸。
•彩色笔。
•幼儿喜欢的玩具或物品(如小熊玩具、手机、钥匙等)。
活动过程第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手1.老师展示自己的手,让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自由说出手上的特点和感受。
例如,“老师的手看起来很干净”,“老师的手摸起来很软”,“老师的手照耀着阳光很美”等。
2.让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手上的细节,问幼儿老师的手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展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手的特点和感受。
例如,让幼儿观察一只小狗的爪子或者一只猫的爪子,再让幼儿比较自己的手和动物的手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幼儿绘制老师的手1.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和一支彩色笔,让他们自由发挥,画出老师的手。
2.请每个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所画的老师的手,并让其在自己的口语表达和信息分享中,尽可能描述自己画的老师的手的特点和感受。
第三步:老师和幼儿共同互动1.请老师与幼儿做一个互换手的活动,让幼儿来观察老师的手,并描述出老师手中拿着的物品,例如手机、钥匙、小熊玩具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观察幼儿的手,问幼儿手中拿着的物品是什么。
2.请幼儿与老师一起做模仿的动作比如握手、拍手、弹钢琴等,并请幼儿进行表达和分享。
第四步:总结和评价1.请让每位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
2.请幼儿分享自己对老师手的描述,以及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3.老师可结合活动的过程,给予幼儿针对性的评价。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促进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通过观察和描绘老师手、动物爪子,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此外,本次活动还能让幼儿在多种语言互动中学习新的单词和语句,同时,在模仿动作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和交流的平台。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精品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的老师》,详细内容为《老师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老师的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师的手的特点和功能,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2. 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和关爱老师。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老师的手。
2. 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尊重和关爱老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老师的手的图片,视频《老师的手》。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老师进入课堂,让幼儿观察老师的手,引导幼儿说出老师的手的特点。
2.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老师的手的功能,如写字、擦黑板、拍手等。
3.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老师的手,并用贴纸装饰。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感恩老师,尊重和关爱老师。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老师的手》2. 内容:a. 老师的手的特点b. 老师的手的功能c. 感恩老师,尊重和关爱老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老师的手,并用文字描述其特点和功能。
2. 答案示例:老师的手是温暖的,可以写字、擦黑板、拍手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表达、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开展“我心中的老师”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老师的手。
2. 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尊重和关爱老师。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老师进入课堂,让幼儿观察老师的手。
4. 作业设计:画一幅老师的手,并用文字描述其特点和功能。
一、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老师的手1. 提供丰富的词汇:教师应提前准备一些描述手的特点的词汇,如“温暖”、“粗糙”、“灵巧”等,以便在课堂上演示和引导。
2024年中班语言教师节教案《老师的手》
2024年中班语言教师节教案《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老师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老师的手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宝库,更充满着关爱与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述老师手的词汇和句型,能流利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描述老师手的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教学重点: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实物展示(如老师的手套、教具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实物手套,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手套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老师的手的一个故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老师的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描述老师手的词汇和句型。
同时,讲解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描述对方的手,并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老师的手吗?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选代表发言。
5. 创作环节(15分钟)学生利用画纸、彩笔等材料,画出自己心中老师的手,并写下对老师的祝福语。
6. 展示环节(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要珍惜老师的关爱,努力学习,回报老师。
六、板书设计1. 《老师的手》2. 内容:描述老师手的词汇:温暖、勤劳、智慧、关爱等。
句型:老师的手像……;我喜欢老师的手,因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老师的手,并写一篇短文描述。
2. 答案示例:画:一只充满爱意的手,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笔。
短文:老师的手温暖而有力,她用这双手为我们传授知识,用这双手为我们拂去眼泪。
中班语言活动《老师的手》教案
一、活动目标1. 了解老师的手的用途,知道老师用手可以做很多事情。
2. 能够正确使用动词描述老师的手的动作。
3. 喜欢参与语言活动,积极与同伴交流。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老师的手》2. 老师的手偶3. 贴纸、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老师的手,提问:“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老师用手可以讲课、画画、拍手等。
2. 讲故事《老师的手》: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老师的手做的事情。
3. 情景表演: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手表现出故事情节,如“老师用手讲课”、“老师用手画画”等。
4. 绘画活动: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手的动作,并贴上相应的贴纸。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老师的手》,并尝试用手做一些新的动作。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老师的手”主题墙,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何?3. 是否需要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六、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解故事《老师的手》,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景表演法:让幼儿参与情景表演,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 绘画法: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内容1. 故事《老师的手》:讲述老师用手可以讲课、画画、拍手等,引导幼儿了解老师的手的用途。
2. 动词描述:教授幼儿使用动词描述老师的手的动作,如“老师用手讲课”、“老师用手画画”等。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老师的手,提问:“老师的手可以做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老师用手可以讲课、画画、拍手等。
2. 讲故事《老师的手》: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老师的手做的事情。
3. 情景表演: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手表现出故事情节,如“老师用手讲课”、“老师用手画画”等。
4. 绘画活动: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手的动作,并贴上相应的贴纸。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精彩教案《老师的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老师的手》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和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老师的手,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老师的手,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
2. 培养幼儿观察、模仿和表达能力,能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3. 培养幼儿关爱老师,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老师的手,学会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难点: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视频、故事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手势,引导幼儿关注和思考。
邀请幼儿模仿教师的手势,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PPT,讲解《老师的手》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手势。
分析故事中的手势含义,让幼儿了解和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演示手势,幼儿模仿并说出手势代表的含义。
分组进行手势表演,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4. 课堂小结(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手势,并解释其含义。
六、板书设计1. 《老师的手》2. 内容:手势1:表示“喝水”手势2:表示“去厕所”手势3:表示“安静”手势4:表示“举手发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以致用——用手势和家人沟通作业要求:用今天学到的手势与家人进行沟通,记录下沟通的过程和感受。
答案示例:我用手势表示“喝水”,妈妈立刻给我拿来了水杯。
我感到很神奇,原来用手势也可以和家人沟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手势的含义掌握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将增加更多实用的手势,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需求。
中班-语言-老师的手真巧-课件(互动版)
中班 语言
备课页
出示组图“手工作品”,引导幼儿感知老师 手的灵巧。
(教师可将图片替换成实物,效果更加直观) ——这些是什么作品? ——这些的手工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做出来的,你觉得老师 的手怎么样?Fra bibliotek备课页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老师的手真巧》,引 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好听的诗歌里包含了老师做的这些作品,我 们一起来听一听。 ——诗歌里夸老师的手怎么样?(真巧) ——会做什么?
备课页
2.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及拟声词。 ——诗歌中的青蛙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折的) ——青蛙是怎样叫的?青蛙是怎么跳的?谁来模仿一下? ——诗歌中的小狗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捏的) ——小狗是怎样叫的?谁来模仿一下? ——诗歌中的飞机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剪的) ——飞机发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来模仿一下? ——诗歌中的小羊是怎样做出来的?(画的) ——小羊是怎样叫的?谁来模仿一下?
播放伴奏
备课页
师幼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尝试根据诗歌句式 仿编诗歌内容。
——老师的手除了做这些,还可以做什么呢?你能按照诗 歌中的内容和句式尝试进行创编吗?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剪只小鸡“叽叽叽”——要找妈妈)
——老师的手还可以做什么? ——你能按照诗歌中的内容和句式创编吗?
老师的手真巧 老师的手,真巧!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老师的手,真巧!剪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播放诗歌
备课页
播放诗歌伴奏及图片《老师的手真巧》,鼓励 幼儿尝试朗诵诗歌。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老师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人和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老师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观察和了解老师的手,感受手的神奇与重要作用,培养幼儿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老师的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手的重要性。
2. 学会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老师的手,学会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手的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PPT、实物手模型、卡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老师的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手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幼儿对老师手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结合PPT和实物手模型,讲解老师的手的功能,如教书、画画、帮助他人等,让幼儿认识到手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一位老师现场演示手的不同动作,如拍手、挥手、竖起大拇指等,让幼儿模仿并感受手的不同功能。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张卡片,上面有老师的手和不同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手可以做什么事情。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让幼儿用画笔、剪刀和胶水等学具,创作一幅以“老师的手”为主题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老师的手2. 内容:手的形状:长方形、有五个手指手的颜色:肤色、粉色手的功能:教书、画画、帮助他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老师的手,并写一段感谢老师的话。
2. 答案示例:画作:手握教鞭,指向黑板,旁边有花朵和笑脸。
感谢语:谢谢老师,您的手像阳光一样温暖,陪伴我们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让幼儿对老师的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手的细节,提高课堂互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页
2.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及拟声词。 ——诗歌中的青蛙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折的) ——青蛙是怎样叫的?青蛙是怎么跳的?谁来模仿一下? ——诗歌中的小狗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捏的) ——小狗是怎样叫的?谁来模仿一下? ——诗歌中的飞机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剪的) ——飞机发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来模仿一下? ——诗歌中的小羊是怎样做出来的?(画的) ——小羊是怎样叫的?谁来模仿一下?
老师手 真巧
中班 语言
备课页
出示组图“手工作品”,引导幼儿感知老师 手的灵巧。
(教师可将图片替换成实物,效果更加直观) ——这些是什么作品? ——这些的手工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做出来的,你觉得老师 的手怎诗歌内容。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好听的诗歌里包含了老师做的这些作品,我 们一起来听一听。 ——诗歌里夸老师的手怎么样?(真巧) ——会做什么?
备课页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语言区投放诗歌音频《老师的手真巧》,鼓励幼儿继续仿编诗歌。
家园共育
鼓励幼儿回家观察爸爸妈妈的手能做什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并尝试将“老师”创编为自己的爸爸妈妈,进一步仿编诗歌。
播放伴奏
备课页
师幼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尝试根据诗歌句式 仿编诗歌内容。
——老师的手除了做这些,还可以做什么呢?你能按照诗 歌中的内容和句式尝试进行创编吗?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剪只小鸡“叽叽叽”——要找妈妈)
——老师的手还可以做什么? ——你能按照诗歌中的内容和句式创编吗?
老师的手真巧 老师的手,真巧!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老师的手,真巧!剪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播放诗歌
备课页
播放诗歌伴奏及图片《老师的手真巧》,鼓励 幼儿尝试朗诵诗歌。
1.师幼合作朗诵诗歌,如老师念:老师的手,真巧!幼儿 念:折只青蛙“呱呱呱”——蹦蹦跳跳。 2.请个别幼儿大胆、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幼儿集体大胆、有感情的朗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