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的主人公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成语的主人公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成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37f1597feefdc8d377ee321b.png)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成语的主人公导读: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成语的主人公
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
闻鸡起舞_______________程门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祖逖;杨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典故的了解。
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他和好友刘琨每天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程门立雪: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部编版小学语文考试高频成语积累之成语主人公
![部编版小学语文考试高频成语积累之成语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59f4bffd8e9951e79a892717.png)
成语主人公完璧归赵(蔺相如)怒发冲冠(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罄竹难书(杨广)一字千金(吕不韦)商鞅变法(商鞅)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按图索骥(孙阳)一饭千金(韩信)多多益善(韩信)暗度陈仓(韩信)背水一战(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十面埋伏(项羽)力能扛鼎(项羽)拔山举鼎(项羽)手不释卷(刘秀)孺子可教(张良)约法三章(刘邦)金屋藏娇(刘彻)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千金一诺(季布)老当益壮(马援)鞠躬尽瘁(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好大喜功(刘彻)三顾茅庐(刘备)刮目相看(吕蒙)乐不思蜀(刘禅)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封金挂印(关羽)才高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宝刀不老(黄忠)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韦编三绝(孔子)老马识途(管仲)南柯一梦(淳于棼)毛遂自荐(毛遂)梦笔生花(李白)一字之师(郑谷)程门立雪(杨时)网开一面(商汤)出人头地(苏轼)枕戈待旦(刘琨)入木三分(王羲之)讳疾忌医(蔡桓公)精忠报国(岳飞)对牛弹琴(公明仪)负荆请罪(廉颇)铁杵成针(李白)一鸣惊人(齐威王)百步穿杨(养由基)不拘小节(虞延)鸡犬升天(刘安)奇货可居(吕不韦)过门不入(大禹)运筹帷幄(张良)目不窥园(董仲舒)卧薪尝胆(勾践)势如破竹(杜预)口蜜腹剑(李林甫)三令五申(孙武)洁身自好(屈原)狡兔三窟(孟尝君)游刃有余(庖丁)大公无私(祁黄羊)出奇制胜(田单)暗箭伤人(公孙子都)慷慨悲歌(荆轲)得陇望蜀(刘秀)横槊赋诗(曹操)老骥伏枥(曹操)木牛流马(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鹤立鸡群(嵇绍)不求甚解(陶渊明)赴汤蹈火(嵇康)广陵绝响(嵇康)逢人说项(项斯)揭竿而起(陈胜、吴广)成也萧何败萧何(韩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第1页成语主人公囊萤映雪(车胤、孙康)悬梁刺股(苏秦、孙敬)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萧规曹随(萧何、曹参)一箭双雕(长孙晟)多行不义必自毙(郑庄公)第2页。
成语中的主人公
![成语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75f7a63b482fb4daa58d4bc0.png)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胸有成竹(文与可)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符坚)赤壁之战(周瑜)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滥竽充数(南郭)老骥伏枥(曹操)逼上梁山(林冲)草船借箭(诸葛亮)明镜高悬(秦始皇)开门见山(寓公)名落孙山(孙山)悬梁刺股(苏秦)班门弄斧(梅之滨)纸醉金迷(孟斧)按图索骥(伯乐)暗箭伤人(公孙子都)百步穿杨(养由基)杯弓蛇影(杜宣)鞭长莫及(伯仲)病入膏肓(缓)不寒而栗(火纵)车水马龙(马皇后)出尔反尔(孟子)出人头地(欧阳修)唇亡齿寒(宫之奇)打草惊蛇(王鲁)大义灭亲(石鹊)东窗是发(秦桧)东山再起(谢安)分道扬镳(元志)风声鹤唳(符坚)汗流浃背(曹操)鹤立鸡群(嵇绍)鸡鸣狗盗(孟尝君)骄奢淫逸(州吁)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若悬河(郭象)鹿死谁手(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门庭若市(邹忌)南辕北辙(季梁)怒发冲冠(蔺相如)破镜重圆(徐德言)骑虎难下(杨坚)巧取豪夺(米芾)日暮途远(伍子胥)如火如荼(夫差)投笔从戎(班固)兔死狗烹(范蠡)退避三舍(垂耳)望洋兴叹(河伯)嫣然一笑(宋玉)偃旗息鼓(赵云)阳春白雪(宋己)叶公好龙(叶公)夜郎自大(夜郎)一败涂地(刘邦)一筹莫展(蔡幼学)一鼓作气(曹刿)一箭双雕(长孙晟)一目十行(萧纲)一窍不通(纣王)一丘之貉(杨恽)一日千里(周穆王)以德报怨(孔子)以身试法(王尊)越俎代庖(许由)亦步亦趋(颜回)易如反掌(褚遂良)朝三暮四(狙公)中流砥柱(大禹)趾高气扬(屈瑕)众叛亲离(邹吁)自惭形秽(王济)捉襟见肘(曾参)鞠躬尽瘁(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精中报国(岳飞)江郎才尽(江郎)凿壁偷光(匡衡)乐不思蜀(刘禅)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风声鹤唳(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2成语中的主人公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胸有成竹(文与可)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符坚)赤壁之战(周瑜)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滥竽充数(南郭)老骥伏枥(曹操)逼上梁山(林冲)草船借箭(诸葛亮)明镜高悬(秦始皇)开门见山(寓公)名落孙山(孙山)悬梁刺股(苏秦)班门弄斧(梅之滨)纸醉金迷(孟斧)按图索骥(伯乐)暗箭伤人(公孙子都)百步穿杨(养由基)杯弓蛇影(杜宣)鞭长莫及(伯仲)病入膏肓(缓)不寒而栗(火纵)车水马龙(马皇后)出尔反尔(孟子)出人头地(欧阳修)唇亡齿寒(宫之奇)打草惊蛇(王鲁)大义灭亲(石鹊)东窗是发(秦桧)东山再起(谢安)分道扬镳(元志)风声鹤唳(符坚)汗流浃背(曹操)鹤立鸡群(嵇绍)鸡鸣狗盗(孟尝君)骄奢淫逸(州吁)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若悬河(郭象)鹿死谁手(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门庭若市(邹忌)南辕北辙(季梁)怒发冲冠(蔺相如)破镜重圆(徐德言)骑虎难下(杨坚)巧取豪夺(米芾)日暮途远(伍子胥)如火如荼(夫差)投笔从戎(班固)兔死狗烹(范蠡)退避三舍(垂耳)望洋兴叹(河伯)嫣然一笑(宋玉)偃旗息鼓(赵云)阳春白雪(宋己)叶公好龙(叶公)夜郎自大(夜郎)一败涂地(刘邦)一筹莫展(蔡幼学)一鼓作气(曹刿)一箭双雕(长孙晟)一目十行(萧纲)一窍不通(纣王)一丘之貉(杨恽)一日千里(周穆王)以德报怨(孔子)以身试法(王尊)越俎代庖(许由)亦步亦趋(颜回)3易如反掌(褚遂良)朝三暮四(狙公)中流砥柱(大禹)趾高气扬(屈瑕)众叛亲离(邹吁)自惭形秽(王济)捉襟见肘(曾参)鞠躬尽瘁(诸葛亮)语文趣题根据诗句填成语1、危楼高百.(空中楼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3、明月何时照我还?(归心似箭)4、桃花潭水深千,不及汪伦送我情.(深情厚谊)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望无际)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春色)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能生巧)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无影无踪)9、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仿句例: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颗树苗),(不论其高矮),(所以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大小),(所以大海浩瀚壮阔).长河,(是顽强的寻求与机智的开拓).大海,(是无比的宽容和博大的包含).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涯。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e8587e6c27284b73f2425087.png)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3ed19cc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c.png)
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希望对你有用!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是车胤成语故事囊萤映雪中的主人公人物简介车胤(约333年—401年),字武子,南平新洲(今湖南津市)人。
东晋大臣。
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
宁康初年,迁中书侍郎,累迁侍中,转骠骑长史、太常,进爵临湘侯,因病离职。
起任护军将军,出拜吴兴太守,迁丹阳尹,入朝拜吏部尚书。
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为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
人物生平车胤,[1] 字武子,南平郡人。
曾祖父车浚,曾任孙吴会稽太守。
父亲车育,官至吴郡主簿。
南平太守王胡之以知人闻名,见到童年时的车胤,对其父车育说:“这小儿将会光耀足下门户,可使他学有专攻。
”车胤勤奋不倦,博学多通。
家中贫寒,常常缺少灯油,夏天夜里用白色丝袋盛装数十只萤火虫作照明读书,夜以继日(这就是《三字经》上“如囊萤”的故事)。
及至年长,风姿美妙,聪明机灵,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
桓温做荆州刺史时,召车胤为从事,因其善于辨析义理而特别器重他。
引为主簿,后又迁为别驾、征西长史,于是显名于朝廷。
当时只有车胤和吴隐之是以寒素博学知名于世的。
车胤善于赏玩集会,当时每有盛会,桓温必邀车胤出席。
若车胤不在,众人都说:“没有车公不快乐。
”仆射谢安每逢游集之日,就摆设筵席恭候车胤。
宁康初年(373年),朝廷封车胤为中书侍郎、关内侯。
晋孝武帝曾讲解《孝经》,仆射谢安侍坐于旁,尚书陆纳伴讲,侍中卞耽伴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手执经书,车胤与丹杨尹王混选取文句,当时舆论把这看作是一种荣耀之盛事,其后累迁侍中。
[2]太元(376年—396年)年间,朝廷增置太学生一百人,让车胤兼任国子博士。
小学成语故事主人公名字大全
![小学成语故事主人公名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033730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6.png)
小学成语故事主人公名字大全1.围魏救赵(孙膑)是指战国时孙膑提出“齐军用围攻魏国,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的办法。
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2.完璧归赵(蔺相如)蔺相如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量,将完美无瑕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该成语后用来比喻把原物毫无损伤完好的送还主人。
3.退避三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楚国发生矛盾,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4.毛遂自荐(毛遂)战国时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之门下食客毛遂自荐跟随前往楚国游说。
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但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
5.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让廉颇很不服气,但蔺相如尽量容忍、避让,让廉颇知道了“国家利益优先”的道理,随后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门上请罪,二人和好,称为“将相和”。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6.纸上谈兵(赵括)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老将廉颇上场指挥,不懂灵活变通只按兵书上的指挥,造成赵军四十万全部被俘。
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7.一鼓作气(曹刿)鲁庄公十年齐鲁之战中,鲁国的曹刿提出:“打仗,主要靠军队的士气。
敲第一遍鼓时,士气最旺;第二遍鼓时,士兵的勇气就已经减退了;第三遍敲鼓,勇气已经耗尽。
这时我军趁机擂鼓而上,士气旺盛之军攻打松懈疲乏之军哪有不胜的道理?”果然鲁国军队大胜。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8.千金买骨(郭隗)燕昭王向郭隗(wěi)请教如何广纳人才,郭隗便讲述了“用千金买马的骨头,使人看到买主想买好马的诚意”这样的一个故事。
成语和相关主人公
![成语和相关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a86c240676c66137ee0619ad.png)
一些成语和相关主人公细雨敲窗1,抱薪救火(谋士苏代) 2,势如破竹(杜预) 3,高山流水(俞伯牙) 4,望洋兴叹(河伯) 5,负荆请罪(蔺相如) 6,投笔从戎(班超)7,江郎才尽(江淹) 8,对牛谈琴(公明仪) 9,图穷匕见(荆轲)10,破釜沉舟(项羽) 11,指鹿为马(赵高) 12,纸上谈兵(赵括)13,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14,叶公好龙(叶子高) 15,退避三舍(重耳)16,洛阳纸贵(左思) 17,草木皆兵(秦王苻坚) 18,按图索骥(孙阳)19,后来居上(西汉汲黯) 20,邯郸学步(寿陵少年) 21,如火如荼(夫差)22,望梅止渴(曹操) 23,请君入瓮(周兴) 24,胸有成竹(文同)25,唇亡齿寒(晋献公) 26,鸡鸣狗盗(孟尝君) 27,枕戈待旦(祖逖)28,精卫填海(精卫) 29,不学无术(霍光) 30,不寒而栗(义纵)战国:1.完璧归赵(蔺相如)2.围魏救赵(孙膑)3.退避三舍(重耳)4.毛遂自荐(毛遂)5.负荆请罪(廉颇)6.纸上谈兵(赵括)7.一鼓作气(曹刿) 8.千金买骨(郭隗) 9.讳疾忌医(蔡桓公)10.卧薪尝胆(勾践) 11.杀妻求将(吴起) 12.惊弓之鸟(更羸)13.高山流水(俞伯牙)秦:1.一字千金(吕不韦)2.指鹿为马(赵高)3.焚书坑儒(秦始皇)4.穷图匕见(荆轲)5.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1.一饭千金(韩信)2.四面楚歌(项羽)3.约法三章(刘邦)4.孺子可教(张良)5.背水一战(韩信)6.破釜沉舟(项羽)7.手不释卷(吕蒙)8.金屋藏娇(刘彻)9.暗渡陈仓(韩信) 10.十面埋伏(项羽) 11.投笔从戎(班超) 12.马革裹尸(马援)13.多多益善(韩信) 14.老当益壮(马援) 15.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16.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1.鞠躬尽瘁(诸葛亮)2.三顾茅庐(刘备)3.煮豆燃萁(曹植)4.刮目相看(吕蒙)5.初出茅庐(诸葛亮)6.乐不思蜀(刘禅)7.七步成诗(曹植)8.言过其实(马谡)9.七擒七纵(诸葛亮) 10.宝刀不老(黄忠) 11.才高八斗(曹植) 12.一身是胆(赵云)13.封金挂印(关羽) 14.单刀赴会(关羽) 15.望梅止渴(曹操)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1.木三分(王羲之)2.闻鸡起舞(祖逖)3.东山再起(谢安)4.洛阳纸贵(左思)5.草木皆兵(苻坚)6.凿壁偷光(匡衡)7.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1.画龙点睛(张僧繇)2.江郎才尽(江淹)宋:1.精忠报国(岳飞)2.东窗事发(秦qín 桧guì)3.胸有成竹(文与可)成语与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 (2)破釜沉舟:项羽 (3)约法三章:刘邦(4)项庄舞剑:刘邦 (5)一饭千金:韩信 (6)胯下之辱:韩信(7)运筹帷幄:张良 (8)借箸代寿:张良 (9)才高八斗:曹植(10)煮豆燃萁:曹植 (11)洛阳纸贵:左思 (12)断虀画粥:范仲淹(13)韦编三绝:孔子 (14)一字千金:吕不韦 (15)东床坦腹:王羲之(16)学富五车:惠施 (17)一毛不拔:杨朱 (18)一箭双雕:长孙晟(19)小时了了:孔融 (20)不求甚解:陶潜 (21)如鱼得水:诸葛亮(22)江郎才尽:江淹 (23)投笔从戎:班超 (24)刮目相看:吕蒙(25)卧薪尝胆:勾践 (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 (27)杀彘教子:曾参(28)割席绝交:管宁 (29)图穷匕见:荆轲 (30)呕心沥血:李贺(31)扑朔迷离:花木兰 (32)举案齐眉:梁鸿 (33)咏絮之才:谢道韫(34)引锥刺股:苏秦 (35)凿壁借光:匡衡 (36)目不窥园:董仲舒一些成语和相关主人公汉语中的不少成语和历史人物有关,“舌粲莲花”便是说的诗人李白。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
![大公无私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9d73e0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3.png)
⼤公⽆私的成语故事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中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部分精炼、形象、富于表现⼒⽽⼜寓意深刻的语⾔材料,它⾔简意赅,耐⼈寻味。
借⽤成语故事讲清哲学道理,可收到较好的教学。
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公⽆私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私的成语故事的主⼈公简介 祁奚,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夫,姬姓,祁⽒,字黄⽺。
他是晋国的公族。
采⾢在祁(今⼭西省祁县东南)。
祁奚担任中军尉。
⼤公⽆私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典故春秋时,晋平公有⼀次问祁黄公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较合适呢?” 祁黄⽺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
他⼀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公说:“你只问我什么⼈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后。
替那⾥的⼈办了不少好事,⼤家都称颂他。
过了⼀些⽇⼦,平公⼜问祁黄公说:“现在朝廷⾥缺少⼀个法官。
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公说:“祁午能够胜任的。
” 平公⼜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吗?你怎么推荐你的⼉⼦,不怕别⼈讲闲话吗?” 祁黄公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听到这两件事,⼗分称赞祁黄⽺。
孔⼦说:“祁黄公说得太好了!他推荐⼈,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的仇⼈,存⼼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的⼉⼦,怕⼈议论,便不推荐。
像黄祁⽺这样的⼈,才够得上说“⼤公⽆私”啦!” ⼤公⽆私的成语故事的启⽰ 做⼈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办公正事,做⼈没有私⼼,从集体利益出发。
⼤公⽆私的成语故事的延伸 【出处】忠者中也,⾄公⽆私。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
成语中的主人公
![成语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d034a51814791711cc791731.png)
成语中的主人公(伯乐)暗渡陈仓(韩信)(公孙子都)(养由基)(梅之滨)宝刀不老(黄忠)杯弓蛇影(杜宣)背水一战(韩信)(林冲)(伯仲)(晋景公)(火纵)不学无术 (霍光)才高八斗(曹植)(诸葛亮)草木皆兵(苻坚)(狙公)车水马龙(马皇后)城南立木 (商鞅)程门立雪(杨时)(周瑜)出尔反尔 (孟子)(欧阳修)初出茅庐(诸葛亮)(宫之奇)刺股 (苏秦)打草惊蛇(王鲁)大公无私 (黄祁羊)大义灭亲(石鹊)单刀赴会(关羽)得陇望蜀 (刘秀)东窗事发(秦桧)东山再起(谢安)多多益善(韩信)分道扬镳(元志)焚书坑儒(秦始皇)(符坚)封金挂印(关羽)负荆请罪(廉颇)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狗尾续貂(司马伦)刮目相看(吕蒙)(曹操)(嵇绍)画龙点睛(张僧繇)讳疾忌医(蔡桓侯)鸡鸣狗盗(孟尝君)江郎才尽(江淹)(州吁)金屋藏娇(刘彻)(更羸)(毛泽东)精忠报国(岳飞)(诸葛亮)(寓公)口蜜腹剑(李林甫)(郭象)滥竽充数(南郭先生)老当益壮(马援)老骥伏枥(曹操)(管仲)乐不思蜀(刘禅)(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马革裹尸(马援)毛遂自荐(毛遂)(邹忌)(孙山)(秦始皇)墨守成规(墨翟)(季梁)(蔺相如)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破釜沉舟(项羽)破镜重圆(徐德言)七步成诗(曹植)七擒七纵(诸葛亮)(杨坚)千金买骨(郭隗)(米芾)穷图匕见(荆轲)(伍子胥)(夫差)孺子可教(张良)入木三分(王羲之)三顾茅庐(刘备)杀妻求将(吴起)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庶) 十面埋伏(项羽)手不释卷(刘秀)水滴石穿 (张乖崖) 四面楚歌(项羽)铁杵成针(李白)投笔从戎(班超)图穷匕见(荆轲)(范蠡)退避三舍(重耳)完璧归赵(蔺相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网开一面(商汤)望梅止渴(曹操)(河伯)围魏救赵(孙膑)闻鸡起舞(祖逖)卧薪尝胆(勾践)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无以而治(老子)吴下阿蒙(吕蒙)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文与可)悬梁(孙敬)悬梁刺股(苏秦、孙敬)(宋玉)言过其实(马谡)(赵云)(宋己)(叶公)(夜郎)(刘邦)(蔡幼学)一饭千金(韩信)(曹刿)(长孙晟)一鸣惊人(齐威王)(萧纲)(纣王)(杨恽)(周穆王)一身是胆(赵云)一字千金(吕不韦)(孔子)(王尊)(颜回)(褚遂良)映雪读书(孙康)游刃有余(庄子,庖丁)约法三章(刘邦)(许由)凿壁偷光(匡衡)纸上谈兵(赵括)纸上谈兵(赵括)(孟斧)指鹿为马(赵高)(屈瑕)(大禹)(邹吁)煮豆燃萁(曹植)捉襟见肘(曾参)自惭形秽(王济)。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8a2cb0cb8bd63186bcebbcfd.png)
成语故事的主人公: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三人成虎(庞葱)奉公守法(赵奢)半途而废(乐羊子)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约法三章(刘邦)
背水一战暗渡陈仓多多益善(韩信)
破釜沉舟十面埋伏无颜见江东父老四面楚歌(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马革裹尸老当益壮(马援)
三国:鞠躬尽瘁初出茅庐(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才高八斗(曹植)
封金挂印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杯弓蛇影(乐广)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东窗事发遗臭万年(秦桧)程门立雪(杨时)。
成语典故的主人公及其出处
![成语典故的主人公及其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1e3d5a0b59eef8c75fbfb373.png)
毛遂自荐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孙膑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求救于齐国。
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
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
完璧归赵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玉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来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刘备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惊弓之鸟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更羸从前,更羸与魏王在高大的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羸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
”魏王说:“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羸说:“可以。
”过了一会儿,有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
更羸不用箭,拉了一下弦,大雁就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羸解释说:“这是一只有伤的鸟!”魏王更纳闷了:“先生凭什么知道它呢?”更羸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
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鸣声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见弓弦响声便奋力向上飞,引起旧伤进裂,才跌落下来悬梁刺股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孙敬、苏秦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身上,他到洛阳求学,为了勤于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于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最后他苦读有成.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到秦国游说,但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父母大骂了他一顿,妻子也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于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读。
成语典故中的主人翁
![成语典故中的主人翁](https://img.taocdn.com/s3/m/81547a4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6.png)
成语典故中的主人翁第一篇:成语典故中的主人翁成语典故中主人公越俎代庖——许由(尧准备禅让给许由,被许由婉拒)惩前毖后——周成王雪中送炭——楚怀王爱屋及乌——姜太公覆水难收——姜子牙离开他的老婆马氏,马氏回求缘木求鱼——孟子按图索骥——孙阳(伯乐)班门弄斧——鲁班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春秋时期)问鼎中原——楚庄王韦编三绝——孔子侃侃而谈——孔子后生可畏——孔子不耻下问——孔子废寝忘食——孔子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孔子丧家之犬——孔子自嘲从容不迫——庄周三令五申——孙武捉襟见肘——子曾(孔子的学生)出类拔萃——孟子(孟子称赞孔子)以卵投石——墨子锲而不舍——荀子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起死回生——扁鹊视死如归——管仲围魏救赵——孙膑道不拾移——商鞅夜不闭户——商鞅抱薪救火——(战国苏代劝魏王)出奇制胜——田单滥竽充数——南郭(齐宣王)鞭长莫及——战国时伯宗劝晋景公不要救宋危如累卵——范睢、荀息完璧归赵——蔺相如怒发冲冠——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匹夫之勇——勾践毛遂自荐——毛遂门庭若市——邹忌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养由基[楚国] 对牛弹琴——公明仪望洋兴叹——河伯安步当车——颜蜀图穷匕见——荆轲旁若无人——荆轲、高渐离奇货可居——吕不韦大义灭亲——石蜡指鹿为马——赵高鸿鹄之志——陈涉沉鱼落雁——西施、王昭君闭月羞花——貂蝉、杨贵妃倾国倾城——汉武帝李夫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背水一战——韩信多多益善——韩信大逆不道——刘邦骂项羽杀马立誓——刘邦楚汉之争——刘邦、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四面楚歌——项羽楚河汉界——刘邦、项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秋毫无犯——项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人为刀俎,为鱼肉——樊哙安如泰山——枚乘(上书西汉吴王刘濞)千钧一发——枚乘(上书西汉吴王刘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凿壁借光——匡衡(西汉)励精图治——汉宣帝刘询老莱娱亲——老莱子(西汉)得陇望蜀——刘秀乐此不疲——刘秀推心置腹——刘秀投笔从戎——班超力不从心——班超百折不挠——乔玄(东汉)杯弓蛇影——杜宣(东汉)老当益壮——马援马革裹尸——马援画虎类犬——马援(东汉名将)老当益壮——马援、黄忠举足轻重——窦融(王莽、东汉时期的要员)克己奉公——祭遵(刘秀的大臣)孔融让梨——孔融(东汉)举案齐眉——梁鸿、孟光夫妻(东汉)初出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三分天下——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火烧赤壁——诸葛亮赤壁之战——诸葛亮三足鼎立——诸葛亮欲擒故纵——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化险为夷——诸葛亮盖世无双——诸葛亮思贤如渴——诸葛亮七擒七纵——诸葛亮龙盘虎踞——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淡泊明志——诸葛亮宁静致远——诸葛亮苟全性命——诸葛亮俭以养德——诸葛亮妄自菲薄——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开诚布公——诸葛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鲁肃火烧连营——陆逊伏龙凤雏——诸葛亮、庞统三顾茅庐——刘备收买人心——刘备如鱼得水——刘备求贤若渴——刘备优柔寡断——刘备髀肉复生——刘备虚情假意——刘备龙凤呈祥——刘备桃园结义——刘备三让徐州——刘备三顾茅庐——刘备织席卖屦——刘备白帝托孤——刘备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乐不思蜀——刘禅望梅止渴——曹操纵虎归山——曹操放刘备分香卖履——曹操将错就错——曹操杀吕伯奢讳疾忌医——曹操杀华佗青梅煮酒——曹操老骥伏枥——曹操割须断袍——曹操削发代首——曹操坚壁清野——曹操曹冲称象——曹冲才高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神机妙算——周瑜赞诸葛有勇无谋——吕布手不释卷——吕蒙刮目相看——吕蒙吴下阿蒙——吕蒙舐犊情深——杨修父亲杨彪怀念儿子,对曹操说的话谈笑自若——甘宁(三国东吴名将)纸上谈兵——赵括、马谡李代桃僵——民谣《鸡鸣》,比喻兄弟互爱扑朔迷离——花木兰茕茕孑立——李密(晋)(qiong qiong jie li)赴汤蹈火——嵇康(三国末西晋)鹤立鸡群——嵇康、稽绍父子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囊萤映雪——车胤(晋代高官)击楫中流——祖逖(西晋)闻鸡起舞——祖逖击楫渡江——祖逖势如破竹——杜预(西晋名将)迎刃而解——杜预(西晋名将)枕戈待旦——刘琨(西晋将领)口若悬河——郭象(晋朝才子)洛阳纸贵——左思(晋,因《三都赋》传抄,一时纸贵)入木三分——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乘兴而来——王徽之(王羲之的三儿子),败兴而返——王徽之(王羲之的三儿子)管中窥豹——王献之(王羲之之子)风声鹤唳——苻坚(南北朝,北朝前秦攻打东晋)草木皆兵——苻坚投鞭断流——苻坚江郎才尽——江淹(南北朝)一箭双雕——长孙晟(南北朝时的武将)空前绝后——顾恺之、张僧繇(晋朝和梁朝的两个大画家)画龙点睛——张僧繇罄竹难书——隋炀帝一字之师——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唐朝)昨夜数枝开——改成:昨夜一枝开。
写出四字成语中的主人公
![写出四字成语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3dbadaecba1aa8114531d955.png)
写出四字成语中的主人公蔺相如到秦国后;军事论文,脚踏实地的做事,举行交换仪式时。
春去冬来,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高做了宰相高职,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四面楚歌-----------项羽和刘邦指鹿为马-----------胡亥(秦二世)赵高和李斯纸上谈兵------------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完璧归赵-------------赵惠文王蔺相如四面楚歌滴故事~~~~~~~~~~~~~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寒来暑往,有人却说真话指出是鹿非马,求助于别人时,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
秦始皇死后,接触过他的人都说。
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
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颠倒是非,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假传“圣旨”,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说真话的陆续都被赵高设计杀害了,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赵王坚持,结果被秦军大败,一定完壁归赵,又能带兵打胜仗,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对他说,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进入青年时代,再郑重其事地交换,就又和韩信,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留下“指鹿为马”成语,游手好闲,兼管并,若是一步踏错,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反之?”说着;骗子将废弃的电子零件当作尖端电脑除虫药啦、画饼充饥反义词埋头苦干。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赵括顶替廉颇带兵,项羽骑上马,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
赵王斋戒5天。
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同被而眠。
秦昭王只好应允,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军书、冀。
成语及主人公
![成语及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4230444dc850ad02de80419d.png)
老马识途(管仲)百发百中(养由基)居安思危(魏绛)-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暗箭伤人(公孙子都、颍[yǐng]叔考)包藏祸心(公子围、子羽)抱瓮灌畦(子贡)比肩接踵(晏子)病入膏肓(晋景公)不耻下问(孔子、孔圉yu)战国:班门弄斧(鲁班)半途而废(乐羊子)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败军之将(勾践)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知己知彼(孙武)兵不厌诈(晋文公重耳)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捷足先登(韩信)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吕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放虎归山(刘备、曹操)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杯弓蛇影(乐(yuè)广)别无长物(王恭)兵不血刃(郭默、陶侃)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唐:口蜜腹剑(李林甫)锦囊妙句(李贺)别开生面(曹霸)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两袖清风(于谦)看故事说成语1,成语:不胫而走故事:东汉末年,孙策统治江东,江东才子盛孝章为人耿直孤傲,他的好友孔融担心孙策对他不利,想把他推荐给曹操,孔融给曹操写一封信:“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2,成语:半路出家故事:宋朝皇帝在昊天寺上香敬佛遇辽兵围困,杨令公率七个儿子前来救驾,其中三个儿子战亡,一个下落不明。
成语老马识途的主人公
![成语老马识途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087ec2fe6294dd88d0d26bc7.png)
成语老马识途的主人公
途:道路。
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
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管仲。
这个词可以用来赞誉经验丰富的老人。
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老马识途”即由此演变来。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接受燕国的请求,由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行,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
当齐军赶到燕国时,山戎的军队已经掠走财物,逃到孤竹国去了。
管仲建议跟踪追击,一举歼灭孤竹国,以求得北方的安全。
齐桓公同意,率军紧追。
不料追过去却发现,山戎和孤竹国的国王都吓得逃跑了。
齐国大军继续追击,最后终于取得胜利。
齐军是在春天出征的,凯旋而归时已经到了冬天。
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山谷里迷失了方向,怎么也找不着出去的路。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军队有限的给养在逐渐地减少,长此下去,大军就会困死在山中。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老马识途的主人公管仲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军队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许会有像狗一样认识路途的本领。
征得齐桓公的同意后,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
结果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同一个方向前进,大军就这样跟着它们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也有人说曹操曾经使用过这个办法,这种说法有待考证。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https://img.taocdn.com/s3/m/553d28b4b14e852459fb574a.png)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篇一:成语中的主人公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煮豆燃萁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围魏救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闻鸡起舞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完璧归赵惊弓之鸟程门立雪毛遂自荐胸有成竹草船借箭铁杵成针精兵简政四面楚歌草木皆兵滥竽充数明镜高悬班门弄斧百步穿杨不寒而栗唇亡齿寒东山再起鹤立鸡群口若悬河南辕北辙巧取豪夺兔死狗烹偃旗息鼓郎)一败涂地赤壁之战约法三章老马识途老骥伏枥逼上梁山草船借箭开门见山名落孙山悬梁刺股纸醉金迷按图索骥暗箭伤人杯弓蛇影鞭长莫及病入膏肓车水马龙出尔反尔出人头地打草惊蛇大义灭亲东窗是发分道扬镳风声鹤唳汗流浃背鸡鸣狗盗骄奢淫逸口蜜腹剑鹿死谁手洛阳纸贵门庭若市怒发冲冠破镜重圆骑虎难下日暮途远如火如荼投笔从戎退避三舍望洋兴叹嫣然一笑阳春白雪叶公好龙夜郎自大一鼓作气一箭双雕一目十行一窍不通一丘之貉一日千里以德报怨以身试法越俎代庖亦步亦趋易如反掌朝三暮四中流砥柱趾高气扬众叛亲离自惭形秽捉襟见肘鞠躬尽瘁入木三分精中报国江郎才尽凿壁偷光乐不思蜀战国: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讳疾忌医卧薪尝胆杀妻求将惊弓之鸟高山流水秦:一字千金指鹿为马焚书坑儒穷图匕见悬梁刺股汉:一饭千金四面楚歌约法三章孺子可教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多多益善老当益壮萧规曹随无颜见江东父老三国: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初出茅庐乐不思蜀七步成诗言过其实七擒七纵宝刀不老才高八斗一身是胆封金挂印单刀赴会望梅止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晋:入木三分闻鸡起舞东山再起洛阳纸贵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凿壁偷光狗尾续貂南北朝:画龙点睛江郎才尽宋:精忠报国东窗事发胸有成竹2成语中的主人公煮豆燃萁破釜沉舟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围魏救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闻鸡起舞三顾茅庐望梅止渴完璧归赵惊弓之鸟程门立雪毛遂自荐胸有成竹草船借箭铁杵成针精兵简政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赤壁之战约法三章老马识途滥竽充数老骥伏枥逼上梁山草船借箭明镜高悬开门见山名落孙山悬梁刺股班门弄斧纸醉金迷按图索骥暗箭伤人百步穿杨杯弓蛇影鞭长莫及病入膏肓不寒而栗车水马龙出尔反尔出人头地唇亡齿寒打草惊蛇大义灭亲东窗是发东山再起分道扬镳风声鹤唳汗流浃背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骄奢淫逸口蜜腹剑口若悬河鹿死谁手洛阳纸贵门庭若市南辕北辙怒发冲冠破镜重圆骑虎难下巧取豪夺日暮途远如火如荼投笔从戎兔死狗烹退避三舍望洋兴叹嫣然一笑偃旗息鼓阳春白雪叶公好龙夜郎自大一败涂地一筹莫展一鼓作气一箭双雕一目十行一窍不通一丘之貉一日千里以德报怨以身试法越俎代庖亦步亦趋 3易如反掌朝三暮四中流砥柱趾高气扬众叛亲离自惭形秽捉襟见肘鞠躬尽瘁语文趣题根据诗句填成语1、危楼高百尺.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明月何时照我还?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8、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9、千里江陵一日还.仿句例: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 大海,,. 长河,.大海,.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涯。
所有四字成语的主人公
![所有四字成语的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702896be804d2b160b4ec0e4.png)
所有四字成语的主人公火眼金睛(孙悟空)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一鸣惊人(楚庄王):“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赴汤蹈火()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天涯海角()【出处】: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
”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
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
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
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昂首阔步昂:仰,高抬。
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
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
嶙嶙:山崖突兀貌。
比喻高傲不屈。
傲然挺立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
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
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傲然屹立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傲霜斗雪傲视寒霜,抗击白雪。
形容不畏严寒。
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拔刀相助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霸王别姬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
形容人才出众。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
形容所向无敌。
百折不回折:挫折。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碧血丹心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
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https://img.taocdn.com/s3/m/b45d062e647d27284b7351db.png)
成语故事及主人公四面楚歌——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
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以为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于是就慷慨悲歌,项羽泪流数行,最后自刎于乌江边。
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
而关羽、张飞对柴油以为然。
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
"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
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
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城。
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
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
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
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
"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
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
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
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入木三分——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也不停地划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划字,竟划到他的妻子身上。
他妻子说:“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自家体,没啦!”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于是从此以后,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迹,揉和百家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勤练,终于自成一体,成了我国古代最着名的书法家。
正因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练字,天长日久竟练得腕力劲足,写出字来笔锋带力,真可以说是力透纸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的主人公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
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
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
闻鸡起舞(祖逖)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
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胸有成竹(文与可)
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
草木皆兵(符坚)赤壁之战(周瑜)约法三章(刘邦)老马识途(管仲)
滥竽充数(南郭)老骥伏枥(曹操)逼上梁山(林冲)草船借箭(诸葛亮)
明镜高悬(秦始皇)开门见山(寓公)名落孙山(孙山)悬梁刺股(苏秦)
班门弄斧(梅之滨)纸醉金迷(孟斧)按图索骥(伯乐)暗箭伤人(公孙子都)百步穿杨(养由基)杯弓蛇影(杜宣)鞭长莫及(伯仲)病入膏肓(缓)
不寒而栗(火纵)车水马龙(马皇后)出尔反尔(孟子)出人头地(欧阳修)唇亡齿寒(宫之奇)打草惊蛇(王鲁)大义灭亲(石鹊)东窗是发(秦桧)
东山再起(谢安)分道扬镳(元志)风声鹤唳(符坚)汗流浃背(曹操)
鹤立鸡群(嵇绍)鸡鸣狗盗(孟尝君)骄奢淫逸(州吁)口蜜腹剑(李林甫)口若悬河(郭象)鹿死谁手(石勒)洛阳纸贵(左思)门庭若市(邹忌)
南辕北辙(季梁)怒发冲冠(蔺相如)破镜重圆(徐德言)骑虎难下(杨坚)
巧取豪夺(米芾)日暮途远(伍子胥)如火如荼(夫差)投笔从戎(班固)
兔死狗烹(范蠡)退避三舍(垂耳)望洋兴叹(河伯)嫣然一笑(宋玉)
偃旗息鼓(赵云)阳春白雪(宋己)叶公好龙(叶公)夜郎自大(夜郎)
一败涂地(刘邦)一筹莫展(蔡幼学)一鼓作气(曹刿)一箭双雕(长孙晟)一目十行(萧纲)一窍不通(纣王)一丘之貉(杨恽)一日千里(周穆王)
以德报怨(孔子)以身试法(王尊)越俎代庖(许由)亦步亦趋(颜回)
易如反掌(褚遂良)朝三暮四(狙公)中流砥柱(大禹)趾高气扬(屈瑕)
众叛亲离(邹吁)自惭形秽(王济)捉襟见肘(曾参)鞠躬尽瘁(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精中报国(岳飞)江郎才尽(江郎)凿壁偷光(匡衡)
乐不思蜀(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