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自嘲 成语故事名人轶事思维导图
13《卖油翁》思维导图九图导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13《卖油翁》思维导图九图导览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53d4d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a.png)
13《卖油翁》思维导图九图导览七年级语⽂下册(部编版)七年级语⽂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卖油翁》九图导览学习流程阅读导航⼀个聪明的民族总是充满智慧的,在⼩故事中往往蕴含着⼤道理,给我们以教育以启迪。
“熟能⽣巧”这个词在华夏⼤地上已流传了⼏千年,再没有⼀句话能够⽐它更贴切更深⼊的诠释学习的要领。
今天,我们就⼀起⾛进这个故事,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真理。
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学⽂体字词积累通读课⽂思考问题思前想后贯通⽂意把握结构概括层意理清脉络绘制图⽰反思阅读质疑问难回扣结构圈画批注细读语段品味揣摩结合问题对话交流⾛出⽂本归纳感悟知⼈论世明确主旨阅读技法读写迁移形神兼备综合评价⽬标导航图语⽂知识图整体把握图结构层次图质疑问难图细读对话图主旨归纳图艺术特⾊图素养提升图实践活动拓展演练总结写法欣赏特⾊结合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抓住描写⼈物的重点词语、句式,感受⼈物对话的语⽓,分析⼈物特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智慧。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句意,揣摩⼈物的⼼理和态度。
《卖油翁》学习⽬标可以将其与⽂中关键词的解释相结合,既读懂词句,⼜理解⽂章。
这些关键词既包括容易关注到的实词(如“⾃矜””“微”),也要重视容易忽视的虚词(如“亦”“但”“安”)。
要特别注意赏析后者,更好地感受⽂⾔简洁含蓄的特点。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表达的简洁之美。
《卖油翁》语⽂知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体知识读读写写欧阳修(1007—1072),北宋⽂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居⼠,吉州吉⽔(今属江西)⼈。
他是北宋古⽂运动的领袖,唐宋⼋⼤家之⼀,著有《欧阳修全集》。
唐宋⼋⼤家是唐宋时期⼋⼤散⽂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曾巩。
唐宋⽂坛以他们的⽂学成就最⾼,流传最⼴,故称唐宋⼋⼤家。
明初,朱右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曾巩⼋个作家的散⽂作品编选在⼀起,名之⽈《⼋先⽣⽂集》,后唐顺之在《⽂编》⼀书中也选录了这⼋个唐宋作家的作品。
成语故事-孔子拜师-阅读赏析PPT课件
![成语故事-孔子拜师-阅读赏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306ab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e.png)
• 限制要点与文本数量 • 优秀的幻灯片只有非常少的文本
• 限制过渡与动画 • 精致专业 • 使用简单的从左-右移动 • 不要在所有的幻灯片之间都添加切换特效
四、PPT常用功能与应用技巧
• 导语 • PPT快速入门 • PPT成功的关键原则 • PPT常用功能与应用技巧 • 设计赏心悦目的PPT • 从熟练到高手:善用工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我们快到课文里找一找吧!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 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fù),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说明什么?)
谦虚
•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 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 各类会议/公司简介/商品介绍 • 研究报告/投标方案/项目总结 • 培训讲稿/电子课件 • 统计分析报告 • 贺卡/影集/证书
1. 错误的程序与正确的程序
• 错• 误导的语程序 • 选• 择PP设T快计速模入板门 • 添• 加PP文T成字功内的容关键原则 • 插• 图PPT常用功能与应用技巧 • 设• 置设动计画赏心悦目的PPT
• 2.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 • 风餐露宿:在大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走,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 • 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 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dān)先生吧?”
1. 母板与模版的使用
• 导语 • PPT快速入门 • PPT成功的关键原则 • PPT常用功能与应用技巧 • 设计赏心悦目的PPT • 从熟练到高手:善用工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457e4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9.png)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来了!给你梳理清楚,利于区分和记忆名句这两天小朋友常常问我孔子和庄子有啥区别,怎么那么多“子”?我都要搞蒙了。
是呀,这不是9岁孩子会搞蒙,估计很多人都搞不清具体的区别和关系了。
因此想通过思维导图来综合表达相互之间的关系。
尝试以“孔孟之道”为原点来做个思维导图。
孔子特意拜访过老子,所以他们之间存在师徒关系。
所以以孔孟为原点的话,那老子的道家思想,是孔孟的老师,但是老子的思想真正影响到的是庄子。
自绘思维导图: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关系图道家学说——老子和庄子老子,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自然有一种内在的规律“因循为用”。
事物也经常在变化,所以提出“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因此老子的《道德经》是高智慧,高境界的阅读物,一般很难读懂,估计也是因为境界没到。
庄子是黄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出的“老庄思想”。
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服。
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人们去猜测、领悟。
倡导身无长物,却逍遥快乐。
在《庄子》里面讲了很多故事。
鸟兽虫鱼都是他的故事。
崇尚无拘无束的Z Y,提倡人与人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呼应老子的“上善若水”。
比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H。
鹓鶵非梧桐不栖息...... 也跟惠施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庄子故事。
儒家之核心——孔孟之道,继承周天子的礼和仁孔子倡导的儒家是以“仁”为核心,倡导积极入世、治世,主张仁政、德治,重视伦常关系,不管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都是从人性出发,倡导的是以“仁”治国。
孔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其中《春秋》被孔子本身看得特别重,甚至自己说,成也《春秋》败也《春秋》。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史记》“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这些都是出自《论语》。
国人必知!36张古画看懂孔子鲜为人知的经历!
![国人必知!36张古画看懂孔子鲜为人知的经历!](https://img.taocdn.com/s3/m/0678ed9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1.png)
国人必知!36张古画看懂孔子鲜为人知的经历!9月28日—孔子诞辰导语很难想象,假如没有孔子,我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会是如何,他的一生行迹,值得每个中国人了解!小编罗列了以下孔子经历,让你更了解他!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栖栖惶惶、席不暇温,称当世木铎,遗响千年;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使文脉延续,不绝若缕。
【尼山致祷】尼山致祷: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在尼丘山上祈祷后,第二年生下孔子。
孔子生来头顶的形状是中间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样,故起名叫孔丘,字仲尼。
【•麒麟玉书】麒麟玉书:孔子还没有出生时,有只麒麟在他家里口吐天降之书,上面有文字说:“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
孔子的母亲感到很奇怪,就用绣绂系在麒麟的角上,隔了两夜才离去。
孔子的母亲怀孕十一个月才生了孔子。
【二龙五老】•二龙五老: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诞生的晚上,有两条龙从天降下,绕护着他家,五位神仙从天上降到他家庭院中。
【钧天降圣】钧天降圣:孔子出生时,顔氏在房中听到天乐鸣空,还听到空中声音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
”孔子生来就与凡人不同。
【俎豆礼容】俎豆礼容: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孔子五六岁时,跟其他小孩不同,常喜欢摆上俎豆等祭祀用品,模仿祭祀的礼仪。
他有礼仪的天赋,无师自通,许多小孩都跟着他学礼,他的名声在当时的诸侯国中不胫而走。
【职司委吏】•职司委吏:孔子成年后,曾做过季孙大夫家的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称量算数都很公正。
【命名荣贶】命名荣贶:孔子十九岁成婚之后,在第二年生了儿子,鲁昭公赐给他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显耀国君的赏赐,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用志不忘君恩。
【职司乘田】职司乘田:孔子二十一岁时,曾任乘田吏,主管苑囿,负责养牛羊牲畜。
孔子都能尽心做好工作。
【学琴师襄】学琴师襄:孔子向师襄学习弹琴,十日不更换曲子,襄子曾三次劝他改习别的曲子,孔子分别以尚未体会此曲的韵律、志趣、和作者而推辞。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课件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311807856a561253d36f00.png)
范文: 《儒林外史》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杜少卿。 杜少卿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一门三鼎
甲,四代六尚书”,却出淤泥而不染。他仗义疏 财,淡泊名利,尊重女性,书中人物迟衡山评价 他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今天,我就 给大家讲一讲杜少卿这位奇人的一件奇事。
书中第三十三回,杜少卿的夫人初到南京, 想看风景。杜少卿便安排了轿子、陪客,带夫 人去清凉山游姚园。姚园的景色很美,路是鹅 卵石铺成的,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 他们在山顶的八角亭上摆席、饮酒,观赏美景。 后来,杜少卿喝醉了,他拉着夫人的手,出了
洞彻其灵魂。选择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细读 有关章节,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 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儒林外史》讽刺艺 术的体会。
范文:
《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探究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儒林外 史》作为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善于通过对 人物言行的白描,透过当时人们不以为奇的普普 通通的日常生活细节,真实生动地揭示出形形色 色儒林人物的可鄙、可憎、可笑、可怜,进而让 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人心的毒害。
荆元迎面上前作揖,自报姓名,这二老,正是杜 少卿夫妇。
二十年来,少卿仗义轻财如故。钱财散尽,仆从 便遣散了,家什也陆续典当,亲朋以他为败家儿,与
他断绝了往来。他便携夫人在城西陋巷住下,给人写 字营生,并无余财。
三人相谈甚欢,分道而别。 荆元径自向后山走去,隐约闻听丧乐,心下一沉。 走近园圃,见邻里皆披麻——于老者已于两天前无疾 而逝。灵堂内,哀号动天。 荆元并不进灵堂,只将琴放在惯常抚琴的石凳上,
污吏
银子
的典
型
南昌太守,上任伊始不问治安,不问民
王惠 生,不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维导图)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fa69c82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5.png)
3.儒家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琴瑟和谐,中庸之道等,为人民 创造一个“和谐”的精神世界,提供整套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指导人民的实践。
感谢观赏
诸子百家
之儒家
希希老师
儒家
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 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 由春秋末期孔子首创,为历代儒 客尊崇。
从汉朝开始,影响了中国两千多 年,主张用道德和礼仪来治理国 家。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 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 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 生过深远的影响。
<一>起源
<二>发展
发展在春秋时代,儒家没有受到君王们的重视。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 驾着牛车,带着弟子在各个国家之间奔波;后来,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问,继 续到各国游说君王,但还是没有人愿意听。
到了秦朝,秦始皇觉得儒家思想不仅没有用,还会对国家造成不好的影响, 于是让人把儒家的很多书都烧了,还杀了很 多儒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 书坑儒”。 自此,孔子编写的很多书就失传了。
加油!
孟母三迁
六<儒家文化对当代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赋予中国人“家国天下”的情怀,使中国不管面对多大 困难,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中国总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强大国 家。
当今世界纷争不断,国与国、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矛盾频发, 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儒家的“和”文化蘊藏了解决当今世界 矛盾的智慧。并且儒家文化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定调,避免了中 国像欧洲那样,陷入宗教战争的泥潭。
中国人的灵活智慧,让中国人在今天的国际竞争中,虽身处逆境, 却于不知不觉中强大。总而言之、儒学可以说是我国历史长河发 展过程中最具震撼力与影响力的一大思想学派,它对当代社会的 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3de60d1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a.png)
诸子百家思维导图
诸子,指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子”是一种尊称,当时的学者名流一般都以姓氏或姓名被敬称为“某子”,其流传的著作又多以其名号来命名,因此概括得之谓“诸子”,既指其人,亦指其书。
中国先秦时期的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是其思想的代表人物。
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其中在社会思想方面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中国术语上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时期。
《论语》复习总结课(内附21张思维导图)
![《论语》复习总结课(内附21张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6e4a7d0de80d4d8d05a4f83.png)
复习总结: 借助目录 绘思维图 回顾所学 整理内容
《<论语>选读》的编排
(一)政治主张及实践(1-4) (二)修身(5-9) (三)学习与教育(10-13) (四)哲学思想(14-15)
一 为政以德———德政主张 二 克己复礼———礼治主张 三 待贾而沽———积极入世的态度(自读)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五 仁者爱人———人生价值观 六 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七 求诸己————道德修养的关键(自读) 八 周而不比———交往观 九 出辞气远鄙倍—言语交际观(自读)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以致其道————论学习(自读) 十一 诲人不倦————论教育 十二 高山仰止————感人的师生关系 十三 沂水春风————感人的师生关系 十四 中庸之道————社会理想、人生理想 的哲学基础 十五 敬鬼神而远之——天道观(自读)
活动: 绘《论语》选读整本书思维导图
展示思维导图:
图1
图2
《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 套装全6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 套装全6册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b6093c1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5.png)
03
总序 与文 言文来一场 亲密接触
05
1 古琴价 高
01
3 快马加 鞭
02
4 谈虎色 变
03
5 抱薪救 火
04
6 贾人重 财
06
8 狗尾续 貂
05
7 北人食 菱
01
9 投鼠忌 器
02
10 打草惊 蛇
04
12 精卫填 海
06
14 画鬼最 易
03
11 蛟龙得 水
05
13 后羿射 日
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5
06
14 望梅止 渴
03
11 鹬蚌相 争
05
13 王戎识 李
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2
01
版权页
02
作者简介
03
总序
04
我们先来聊 聊小学生怎 么学文言文
06
2 疑邻窃 斧
05
1 杞人忧 天
01
3 郑人买 履
02
4 画蛇添 足
03
5 买椟还 珠
04
6 孔融让 梨
06
8 杯弓蛇 影
05
7 猿猴取 月
4 两鼠斗 穴
03
5 爱屋及 乌
04
6 怡堂燕 雀
06
8 棘刺母 猴
05
7 空中楼 阁
01
9 二人相 马
02
10 愚公移 山
04
12 神农种 五谷
06
14 公输刻 凤
03
11 钻木取 火
05
13 黄帝战 蚩尤
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4
01
版权页
02
作者简介
04
古风历史人物介绍之圣孔子动态PPT
![古风历史人物介绍之圣孔子动态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faffb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7.png)
仁
1、“仁”的含义:爱人 [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 政] 2、认为要实现“仁”,就要遵守“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才有发至内心的孝顺。 2.孝也是一种礼节。 3.孝是满足父母合理要求。 4.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
孔
礼
子
思
想
1、认为没有“礼”,就无法分辩君臣、上下、 长幼之序(“礼”指周礼)
2.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4.注重因材施教
叁
孔子思想 的影响
在国内
在古代,儒家思想渐成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国外
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 对法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儒学在日本
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 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 于在中国本土。
2、为维护礼,提出“正名”的主张
孔
子 克已复礼为仁
思
礼
想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天下就人人相爱,太平无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
孔 子 思 想
1. 1)
; 2)
, 2. 1) 2)
中 调
处
中要中和将
处中
: ,
, ,
庸 是 划 分 君 子 和 小 人 的 重 要 依 据 。
生
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公元
平
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 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
子
“四书”第七-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思维导图 讲解课件
![“四书”第七-八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常谈》思维导图 讲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0ba0e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b6.png)
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
“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这部书
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
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所
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
《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
言”,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
将朱注“四书”定为科举用书,是从元仁宗 皇庆二年(西元一三一三)起的。规定这四种书, 自然因为这些书本身重要,有人人必读的价值; 规定朱注,也因为朱注发明书义比旧注好些,切 用些。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 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 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 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 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 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 又将《论》、《孟》收了进去。《中庸》很早就 被人单独注意,汉代已有关于《中庸》的著作, 六朝时也有,可惜都不传了。关于《大学》的著 作,却直到司马光的《大学通义》才开始,这部 书也不传了。这些著作并不曾教《学》、《庸》 普及,教《学》、《庸》和《论》、《孟》同样 普及的是朱子的注,“四书”也是他编在一起的, “四书”的名字也因他而有。
来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原也根据这番
意思。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
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
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
《学》、《庸》、《论》、《孟》,那是书
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
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
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