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市传统节日

合集下载

广西传统节日

广西传统节日

广西传统节日广西是一个风景秀丽、民风淳厚的地方,同时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历经岁月沉淀,代代相传,成为了广西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广西的一些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节日,感受广西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广西地区的春节庆祝活动也十分丰富多彩。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此外,广西的一些地方还有独特的习俗,比如柳州市的踩高跷、梧州市的烟花秧歌等,给节日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壮族三月三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广西地区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每年的三月三,壮族人民会穿上节日盛装,举行各种传统活动,比如歌舞表演、龙舟竞渡、打马球等,场面热闹非凡。

三月三节日的举办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是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广西地区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也有着独特的风情。

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以驱赶瘟疫、祈求平安。

广西的一些地方还有独特的端午节习俗,比如南宁市的龙舟比赛、梧州市的巧手艺比赛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展示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广西地区人民喜爱的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一家团圆,赏月吃月饼,还会举行一些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广西壮族的赛月饼、广西侗族的侗家火把节等,让节日更具特色。

同时,中秋节也是民间传说和美食文化的传承,让人们更加感受到家庭、团结、和谐的重要性。

在广西,传统节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广西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更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让我们珍惜传统节日,传承优秀文化,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愿广西的传统节日在世代传承中发扬光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与祝福。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

广西各市传统节日

---------------------------------------------------------------最新资料推荐------------------------------------------------------广西各市传统节日防城港 - 节日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 10 月月 28 日至 30 日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 节日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

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1 / 12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

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 10 月国庆期间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贵港 - 节日荔枝节荔枝成熟时节荔枝之乡麻垌每年荔枝成熟时节,亲戚朋友登门祝贺,主人以荔枝款待,客归,主人又以荔枝馈赠。

广西传统节日

广西传统节日

广西传统节日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淀,蕴含着深厚的民俗风情。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祈福求吉,体验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广西特有的传统节日,带领大家走进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和风情。

岭南节岭南节,又称建军节,是广西壮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举行,被视为壮族的传统节日。

在岭南节这一天,人们会在田间开展祭祀活动,感恩祖先和神灵的庇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

同时,岭南节也被认为是传统的婚姻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盛大的传统婚礼,让新婚夫妇在这一天得到神灵的祝福。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三月三举行。

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穿上传统服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龙船比赛、荡秋千、滚滚磨等,展示传统文化与风俗。

此外,壮族的三月三还是传统的祭山祭水节日,人们会到山上或水边祭拜祖先和自然神灵,祈求灾祸消除、风调雨顺。

广西壮族干秧节干秧节是壮族传统的丰收节日,庆祝时间通常在农历六月。

在干秧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船比赛、赛龙船、扎马、跳乡歌等各种活动,以庆祝当年丰收的喜悦,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干秧节还是壮族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体育竞技类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侗族大歌节侗族是广西的少数民族之一,侗族的传统节日大歌节是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大歌节通常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五举行,是侗族人民庆祝丰收、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

在大歌节这一天,侗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村寨广场上唱大歌、跳芦笙舞,表演各种传统文艺节目,共同庆祝传统节日的来临。

大歌节不仅是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是弘扬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

总结广西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代表了当地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习俗。

通过参与这些传统节日,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广西三传统风俗有哪些

广西三传统风俗有哪些

广西三传统风俗有哪些广西三传统风俗是众多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这些文化体现了广西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也是广西人民独特的精神符号。

三传统风俗由黎族的“赛龙船”、壮族的“歌圩”的“月牙龙”和“牛鬼节”组成,它们经历了岁月沉淀,历久弥新,成为了广西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下面将对这三项传统文化一一阐述。

一、赛龙船赛龙船,是广西黎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和运动项目,也是世界三大龙舟赛之一。

据传赛龙船起源于战国时期中华民族时期的江南地区,通过世纪的演变和升华,后来来到了广西黎族的生活中。

赛龙船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的,是黎族人民纪念其挣脱寒冬、迎来春暖花开的重要节日。

这个节日,所有的村子都会组织自己的龙船队,展开角逐。

龙船体长9-11米,表面装饰着用鲜艳的锦缎制成的五颜六色的龙鳞,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赛龙船比赛是几十人的队伍共舞,掌舵技能和船员之间的协同配合相当关键,讲究的是“人齐、划一、行一、停一”。

特别是在比赛的最后一刻,“划一、齐一”两声口令,船员们会齐木弛划,一同向前冲刺,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线,成为年度龙舟赛的冠军,也为广西黎族人民增添了一份节日气氛。

二、歌圩歌圩,是壮族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是壮族人民举办集会、耍技能、大快朵颐、恋爱交友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歌圩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开始,为期三天。

这时,人们会从四面八方汇集于广场,感受到了壮族招财进宝的文化特色。

歌圩场上,男女老少都会参加,有刀枪骑射、歌舞、戏剧和抢茶、赛龙等民间特色文艺节目。

各色面点和美食也令人难以抵挡,车水马龙,德高望重之家经营的店铺生意兴隆。

在歌圩中,壮族人民更看重的是交友和恋爱,这也是歌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约战”、“莫借故而约”等情诗经典在歌圩中一遍遍传唱,从中流露着壮族人民的热情、乐观和豁达。

三、牛鬼节牛鬼节,是广西南宁一项盛大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南宁独特的文化表达和民俗遗产。

它是源于当地僵尸传说和土地神信仰,被共同认为是祭祀偎灵神的一种活动。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各位网友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广西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以及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一览广西三月三是歌圩节,节日风俗有:包五色糯米饭、抢花炮、绣球传情、打扁担、对歌谈情等。

1、包五色糯米饭歌圩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

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

2、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

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3、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一些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

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

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

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5、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

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

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广西?在广西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广西特色民俗文化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广西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广西特色民俗文化。

1. 壮族三月三: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而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打夯、跳广西锦歌等传统表演。

此外,人们还会穿上传统的壮族服装,品尝特色美食,如酸汤鱼、糍粑等。

2. 侗族歌楼:侗族是广西的另一大少数民族,侗族歌楼是侗族人民的重要文化场所。

侗族歌楼是一座结合娱乐、表演和宗教活动的建筑物,通常有三层。

在歌楼里,人们会举行各种歌舞表演、杂技、戏曲等文艺活动,展示侗族独特的音乐和舞蹈。

3. 瑶族芦笙节:瑶族是广西的另一重要少数民族,瑶族芦笙节是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芦笙是瑶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芦笙节是人们欢庆丰收、祈福的重要场合。

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演奏芦笙,参加各种竞技比赛和游行活动。

4. 壮族苗族歌仔戏:壮族和苗族是广西的两个重要民族,壮族苗族歌仔戏是他们的传统戏剧形式。

这种戏剧以歌唱为主,结合音乐、舞蹈和表演,讲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

歌仔戏的演员们会化妆、穿上华丽的戏服,通过唱腔、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义。

5. 岜沙舞:岜沙舞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音乐而闻名。

这种舞蹈通常由壮族女子表演,她们穿着鲜艳的壮族服装,手持彩绸,跳着优美的舞蹈动作。

岜沙舞的舞姿优雅、舞步翩翩起舞,展现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和活力。

6. 青年节龙舟赛:龙舟赛是广西壮族青年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每年五月五日,青年们会组成龙舟队,划着龙舟在江河湖海上竞渡。

这项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考验参赛者的力量和技术,也加强了青年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7.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是广西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

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奇峰、怪石和清水,被誉为“山水甲天下”。

壮族传统节日

壮族传统节日

壮族传统节日壮族是中国众多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这些节日不仅在壮族人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

下面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壮族传统节日。

1. 赛龙舟节赛龙舟节是壮族人民庆祝端午节的重要活动,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

赛龙舟是相互竞争的示范竞赛,参赛的龙舟由一支队伍划桨驱动,队伍成员需要协调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划船。

此外,南宁市也会举行国际性的赛龙舟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

2. 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黎族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壮族人民会举行瑶族、苗族等其他民族的联谊活动,以庆祝节日。

此外,人们还会穿上传统服装,跳上壮族舞蹈,演唱壮族歌曲,品尝传统美食等。

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时刻。

3. 壮族花山节壮族花山节是一个以祭祀山神为主题的传统节日。

在花山节期间,人们会将花朵和鲜花放置在山地上,祈求丰收和幸福。

此外,花山节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风情表演,如歌舞、诗朗诵等。

壮族花山节不仅是壮族人民的重要活动,也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4. 壮族壮年节壮族壮年节是一个庆祝男子成年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壮族男子会进行传统的成年仪式,接受族人的祝福和祈福。

壮年节还包括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

人们还会穿上盛装,演唱传统歌曲,分享美食,共同庆祝这一重要的时刻。

总结壮族传统节日展示了壮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这些节日不仅是壮族人民的重要活动,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通过参与和了解壮族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美丽多元的文化。

桂林全年民俗节庆大全

桂林全年民俗节庆大全

桂林全年节庆日介绍RT,在万恶的WY上班的时候花了漫长的时间整理出来的,算是万恶的GL比较全的节日庆典了,说来这些都是文化和历史类的东西,ZF怎么就不弄下呢……1-3月序号名称开始举办年份目前届数(09年)举办日期举办地点相关介绍1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临桂县庙坪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

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

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

节日中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

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2焰火节未知未知1月-2月荔浦银子岩景区观赏田园风光,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

绚烂的焰火将让您享受其中。

(网络上内容仅此)3龙脊民族美食节2月龙脊景区品尝少数民族美食,推广龙脊饮食文化。

到龙脊农家做客杀猪吃泡汤、腊肉、三角酿豆腐、鲜冬笋、壮家五色饭、竹筒鸡、瑶家串串肉、厥粑酿等少数民族美食。

还可参与打过年糍粑、打珍珠油茶活动。

4兰花博览会2006年第4届2-3月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上百个品种的兰花,竞相斗艳,犹如一个兰花荟萃的舞台,让人流连忘返。

来自中国各地的数千盆高档兰花在亮相博览会。

5冠岩杯摄影大赛200373-4月冠岩景区2008年活动介绍:春游冠岩——赏千树万树李花开之盛景;鉴“冠岩杯”摄影大赛之喧嚣;品乡吧岛特色烧烤之美味;观异域风景歌舞表演之浪漫;领略中华武术精神之独特魅力;娱自身于万千山水之间;欣然陶醉,不亦乐乎。

春天来了,“三八节”与学生、市民春游的时节来临,此时的冠岩景区正是如诗如画的醉人季节,景区上千株众多品种的桃花、李花、油菜花等也已竞相绽放,形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

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诚挚的邀请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妇女同志们,广大市民与学子们来到漓江冠岩景区,参加“烟雨漓江,春满冠岩”2008漓江冠岩景区春游月活动。

广西三的风俗活动一览

广西三的风俗活动一览

广西三的风俗活动一览广西是中国南部的一个省份,以其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著称。

人们在广西的各个地区都庆祝丰收、纪念历史和传统节日。

在广西,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活动,其中最有名的是“广西三”。

本文将对广西三的风俗活动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梧州三月三梧州三月三是广西省梧州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会集中在梧州市区内的靖西路祭祀城隍爷。

据说这是因为城隍爷是梧州市的保护神,能够保护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梧州三月三的活动还包括游行和迎神仪式。

在游行中,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服装,手持龙舟和竹马,一路欢声笑语地前行。

迎神仪式则是人们向城隍爷祈祷,祈求平安和顺利。

此外,还有各种文艺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

二、桂林三月三桂林三月三是桂林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会去岳父山庙祭祀岳飞将军。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岳飞将军的英勇事迹,并表达对其的敬意和崇拜。

桂林三月三的活动包括游行、祭祀和传统文艺表演等。

在游行中,人们会表演精彩的龙舟赛和传统舞蹈。

祭祀活动中,人们会献上香烛和祭品,并举行文艺表演,包括歌舞和戏曲等。

三、南宁三月三南宁三月三是广西南宁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人们会在广西群众艺术馆举行“南宁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这个节日旨在庆祝春天的到来和新年的到来,并展示广西的文化和艺术。

南宁三月三的活动包括:展览和文艺表演。

在展览方面,有许多精美的手工艺品和传统的歌舞表演、戏剧表演。

在文艺表演方面,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艺表演,比如戏剧、歌舞、戏曲和音乐等。

结语广西三的风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性,是广西省独特的文化表现之一。

通过举办这些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人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广西的传统文化,体现国家的多元和文化的多样性。

广西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文化

广西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文化

广西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文化关于广西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文化南宁地区春节习俗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

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

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

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

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

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

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

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

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

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

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

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

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

舞牛更是有趣。

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撑着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荡荡,喜气洋洋。

舞春牛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

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

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

“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

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

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

钦州特有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钦州特有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钦州特有风俗习惯调查报告钦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城市,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以下是关于钦州特有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一、钦州特有的传统节日1.灯盏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钦州市会举办盛大的灯盏节庆典活动。

届时,全城会点亮成千上万的灯盏,营造出浪漫而温馨的节日氛围。

市民们会在家门口放置灯盏,燃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进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

2.七月半:传统的鬼节,也是钦州与香港澳门地区独有的习俗。

人们会为祖先和已故亲人祭拜,通过祭拜和燃香,希望祖先和亲人在阴间过得安稳,以及吸引更多的阳气。

3.万英节:每年11月份的农历十九日至农历廿一日,是钦州的万英节。

这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缅怀祖先的传统。

市民们会在这个节日纪念祖先,并在祭祀期间提供供品,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

二、婚嫁习俗1.阁楼婚礼:在钦州,有一种独特的婚礼形式叫做“阁楼婚礼”。

新娘会穿上传统的红色婚纱,从阁楼慢慢下来,以示庄重和喜庆。

婚礼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例如新娘起步、行走、移步等等。

2.嫁品:钦州的婚嫁习俗中,有一种叫做“嫁品”的传统。

新娘会携带一些嫁品,例如金银首饰、床上用品、生活用具等等,以示新娘对家庭的贡献。

3.随嫁面儿:新娘在结婚当天,会将一盘馄饨送给新郎的家人,叫做“随嫁面儿”。

这是一种表示新娘尊重并希望融入新家庭的习俗。

三、饮食文化1.结婚宴席:在钦州,结婚宴席通常是丰盛而热闹的。

宴席上会有各种美食,例如鲜虾、活鱼、螺蛳粉等。

还会举行一些娱乐活动,例如拉板锯木、唱戏等等,以增加宴会的欢乐氛围。

2.钦州米粉:钦州米粉是当地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

它的特点是细腻爽滑,汤汁鲜美,配料丰富。

钦州的米粉制作工艺独特,加上新鲜的螺蛳、海鲜等食材,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

3.糕饼点心:钦州还有一些特色糕饼点心,例如“糯米糕”、“油炸元宝”等。

这些点心制作精细,口感香甜,是当地人民喜爱的小吃。

四、民俗活动1.花灯游行:在灯盏节期间,钦州会举办花灯游行的活动。

广西民俗节日(钦州、百色、桂林、梧州)

广西民俗节日(钦州、百色、桂林、梧州)
◆广西世局少数民族群体有:壮族、 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 回族、京族、彝族、水族和仡佬族, 少数民族比重居全国第四位(次于西 藏、新疆、青海)。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以朱槿花为造型,其12片大“家花好瓣”代表着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
3
大家好
4
钦州篇民俗
钦州的民俗风情 多姿多彩,群 众文化也是别 具一格,民间 的、民族的艺 术形式百花齐 放,不断地為 钦州注入新的 生命力。
大家好
67
这些活动,来源于彝族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 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 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 庄稼。
大家好
68
• 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
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
动的主要内容。
大家好
69
大家好
70
大家好
71
大家好
72
桂林篇民俗 GUILIN FOLKS •桂林,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要人口民族的、 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是自古以来就 是通往岭南地区的咽喉,改革开放后,她 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首批 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美誉。 •正由于桂林具有如此特殊的地理区位因素 和历史现实因素,她不仅是中原汉文化与 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之地,也无时不 刻不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元素。
大家好
49
• 为了继承与发展优秀的芦笙文化,不仅要依靠文化、民族等 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民间的配合,还要依靠其他兄弟民族的密
切配合。但归根结底,大量的工作还是主要得依靠全体苗族
同胞去做。
大家好
50
3.GIJ CIET MINZCUZ
三、民族节日
①.BOUXCUENGH 3 NYIED 3 (LUMJNAEUZ AEN DIEG BAKSWIQ)

广西桂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广西桂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广西桂林中元节习俗有哪些广西桂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每年的中元节是桂林人民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也叫鬼节、鬼节、盂兰盆节或中元夜,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道教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下桂林中元节的习俗。

桂林中元节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盂兰盆会和放水灯。

盂兰盆会是一种庆祝活动,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摆放盂兰盆,烧香、上供,以祭拜祖先和敬记逝去的亲人。

桂林的盂兰盆会是一种集体性的庆祝活动,大家会聚在一起,在庙宇或公共场所举行盂兰盆法会。

法会上会有僧众念经、唱佛歌,祈愿祖先在来世得到安宁和福报。

放水灯是桂林中元节另一个重要的习俗,也是最具特色的庆祝方式之一。

在中元节的晚上,人们会将小船或小灯笼放置在漓江或桂林城区的水面上,点燃蜡烛,让它们随水流漂流。

放水灯的意义是祭拜祖先和祈求永恒的幸福。

人们相信,放水灯可以代表祖先的灵魂,在水中漂流,传递祝福和福报。

除了盂兰盆会和放水灯,桂林中元节还有其他一些习俗。

比如,人们会编织各种形状的稻草人,放置在家门口或村庄周围,以驱走邪灵和邪恶。

稻草人代表着那些离世的人,人们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安宁和保护。

此外,人们还会在中元节的晚上点燃篝火,跳火圈,以辟邪和保佑。

饮宴是桂林中元节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中元节的晚上,家庭会特别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供祭拜祖先和敬记逝去的亲人。

这顿饭通常包括各种美味的菜肴和甜点,以及传统的中元节食物,比如饺子、糯米饭等。

在饭后,家人会聚在一起,共同聊天、唱歌、娱乐,以增进家庭的感情。

桂林中元节还有一项独特的习俗,叫做“烧怪”。

这是一种祈求平安和消灾解厄的仪式。

人们会在中元节的晚上,在家门口或村庄广场上燃烧竹片、纸屑等物品,以驱赶邪灵和邪恶。

同时,人们还会在家门口或村庄周围挂上锣和铜鼓等乐器,以加强辟邪的效果。

总之,桂林中元节是一个充满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的节日。

盂兰盆会、放水灯、编织稻草人、烧怪、赏灯等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和逝去的亲人的怀念和尊重。

广西有哪些少数民族文化节日

广西有哪些少数民族文化节日

广西有哪些少数民族文化节日节日一直在我们生活里出现,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那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节日有哪些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广西有哪些少数民族文化节日壮族三月三壮族的传统节日。

亦称三月歌圩。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

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

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

一般为峒场坡地。

有的村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

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

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

歌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

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

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从2014年开始“三月三”成为广西人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壮族铜鼓节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

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

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

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

比赛往往通宵达旦。

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

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壮族吃立节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

“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

【广西习俗】

【广西习俗】

广西习俗一.地方习俗1.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民族:壮族内容: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

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2.苗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兔日)、丑日(牛日)或亥日(猪日)民族:苗族内容: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

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

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

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

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

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时间: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3.花炮节民族:侗族内容: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

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

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4.禁风节农历正月二十日内容: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

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

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

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

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

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

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5.七月半河灯歌节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七月十三日—十五日)地点:资源县城内容: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历史悠久,是当地民间一年一度民族风俗传统节日。

每到七月半,以唱歌放灯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

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夜幕下灯光辉煌,形成“万盏河灯漂资江”壮景。

广西各民族有哪些有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

广西各民族有哪些有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

广西各民族有哪些有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
壮、汉等民族春节(农历初一至十五);
壮、汉等民族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壮、汉等民族社日(农历二月初二为春社、农历八月初二为秋社);
壮族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
壮、汉等民族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壮、汉等民族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壮、汉等民族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
壮、汉等民族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壮、汉等民族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隆林、乐业壮族牛魂节(农历六月初六);
瑶族(盘瑶)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
大化、都安、东兰、巴马瑶族(布努瑶)祝著节(农历五月二十九);
融水苗族苗年(农历十一月十五);
融水、资源苗族四月八(农历四月八日);
融水苗族坡会(正月十六);
隆林苗族跳坡(农历春节期间);
苗族拉鼓节(秋收后农闲期间,三年一小鼓节,九年一大鼓节);
三江、龙胜侗族,融水苗族花炮节(正月初三、二月初二);
壮、瑶、苗族尝新节(农历六月间);
仫佬等民族吃新节(农历七、八月间);
罗城仫佬族二月社(农历二月间);
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立冬后择日举行,三年一次)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农历五月间)
回族伊斯兰教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九月斋月结束后的第二天、十二月十日);
融水、宜州、罗城、南丹水族端节(农历八月或十月间);
东兴京族唱哈节(农历六月初十或八月初十或正月二十五日);
那坡彝族跳动公节(农历四月上旬);
隆林仡佬族拜树节(农历八月十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城港- 节日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10月28日至30日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 节日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

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

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10月国庆期间“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贵港- 节日荔枝节荔枝成熟时节荔枝之乡麻垌每年荔枝成熟时节,亲戚朋友登门祝贺,主人以荔枝款待,客归,主人又以荔枝馈赠。

近年,市政府也举办过荔枝节,在市区的街道旁设有摆放荔枝的一个个棚子,可以免费品尝和购买。

鱼花节农历三月二十日、七月二十日石咀镇的必岭、平安等村,一年两次。

据说当地人因得李五公教会养鱼花(鱼苗)而致富,所以建庙奉五公为“鱼花神”,每年渔讯期前的农历三月二十日备酒肉祭拜,并于庙前搭棚唱戏,祈祷鱼花丰收,用“鱼花宴”款待宾客。

农历七月二十日渔讯期结束,再拜鱼花神。

南宁- 节日南宁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场面最为隆重的节庆首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而其他的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以农历计算,每个月都有一至几个不等。

全国性的节日在南宁也有她们自己特殊的意义和庆祝方法;还有好多节日活动是只有在当地才能见到的(如:同顶、爬坡杆、寻耍乐、抛绣球、冬泳邕江、打磨秋、蹦蹦跳跳抢糍粑、上刀山下火海、狮子上金山、踩高跷踢足球、赛龙舟、板鞋舞、抢花炮)。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每年10月底-11月上旬举办地:南宁市区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活动介绍:从1993年起,广西在“三月三”歌节的基础上,每年在首府南宁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邀国内外艺术家和各界人士在南宁相会,同台竞技,倾心交流,成为南宁乃至广西地区最富盛名的活动之一。

艺术节期间还举办南宁国际美食节、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时装表演、招商引资会议等活动。

艺术表演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以优美的舞蹈、嘹亮的山歌、悠扬的配乐和新颖的造型讲述了壮族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和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南宁民歌表演的王牌。

交通:民族大道与竹溪路交汇处,乘坐8路、12路、23路、205路和215路公交车均可达。

传统节日一览表:一月:春节、宾阳炮龙节。

二月:春社节。

在二月初二那天,县郊的农民杀鸡鸭过节,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村平安。

三月:壮族民歌节。

(三月三歌圩)四月:糍粑节、牛魂节。

五月:端午节。

(五月初五)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叫凉粽。

还有在邕江举行龙舟竞赛,分男女组对阵,观者如潮,胜者则得到一头烤猪的奖赏。

六月:新节。

(六月初六)乡间各家各户用新米做米粉、煮饭,叫“吃新”。

亦有叫“六月六,晒红绿”晒衣节的,时已大热天气,人们把冬衣翻晒,以备收藏。

七月:中元节。

(七月十四)县郊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制成钱物、冥府用品,祭送祖先。

八月:中秋节。

(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买了水果、月饼,在明月下团聚,品茗水果茶点,共同观灯赏月。

九月:重阳节。

(九月初九)那天,南宁有重阳登高的习俗。

《邕宁县志.风俗》载:“重阳节,佩茱萸,饮萄酒,登高放纸,以祛灾”。

十月:寒衣节。

(十月初十)乡下有些地方杀鸡鸭,备酒肉,制作冥衣,在祖先前祭祀焚化,叫“送寒衣”。

十一月:冬至节。

这是南宁普遍过的节日,有“冬大过年”之说。

各家做汤圆,包肉粽,备酒菜,举家欢饮。

十二月:王节。

(十二月二十三)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 五爷”。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之夜,各家各户包粽子,做粉利,蒸年粽,尽情畅饮,通霄达旦,故称“守岁”。

贺州- 节日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是贺州市瑶族的盛大节日。

这一天,人口众多的瑶寨要举行斗牛赛。

晚上,举行“坐歌堂”,男女青年围着篝火纵情歌唱。

节日到来之前,各家各户都要请远近亲友来做客。

节日之夜,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对唱情歌,通宵达旦。

最有特色的是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盘王节,可以欣赏到“蝴蝶歌”、“芦笛长鼓舞”等精彩表演。

花炮节正月(也有三月、五月或八月)是贺州市壮族的盛大节日,一般都在会期(庙会)举行。

每当炮期来临,人们都赶制灯笼,备好龙狮、八音、花桥、大龙香烛等。

庙会当天,狮队舞狮,乐队齐奏,锣鼓喧天,十分热闹。

抢花炮开始,随着三声炮响,抢夺者拼命争夺,抢到花炮者到炮神前叩头,就为胜者。

接着舞狮、奏炮把炮神送往获炮者家。

一年后又将炮送还庙会,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节日还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富阳街灯节正月初十至十五是富川县城的传统元宵灯节。

灯节历时六天,初十为上灯节,十五为下灯节。

各街的灯楼明灯高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黄龙、青龙、白龙等舞龙队出动,在灯楼前舞拜。

全县男女老少云集县城,赏灯观龙,对歌看戏。

开春节农历二月初二贺州市本地人以农历二月初二为“开春节”。

这天,各家各户备筵席,招待前来“越食越旺”的客人。

以黄田镇最为热闹,节日当天,全镇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有舞狮、舞龙、跳舞、唱戏、抢花炮,文艺**等丰富的文化活动,家家宾客盈门,酒席丰盛。

浮山歌节五月十九日每年五月十九日,浮山都举行盛大歌节,又谓陈王祠诞。

湘、粤、桂三省区民族歌手,四乡父老乡亲,纷纷前来聚会,对歌唱戏,敬神拜佛,祈求吉样。

浮山上下人山人海,鞭炮齐鸣,歌声如潮。

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俗称“牛王诞”,人们用各种不同形式庆贺牛的生日,各家各户打扫牛栏,在牛栏门头插“枫香”,在牛栏门口祭牛王,煮糯米饭喂牛,这一天让牛休息。

柳州- 节日桂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一年四季都有节日,去那里旅游,如果有缘碰上一次,也就无憾了。

歌圩节三月初三每逢三月三,壮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活动,在这一天,男女青年要对歌终日,所以又称为“歌节”。

柳州是壮族人民具有传奇色彩的歌手刘三姐的故乡,这里的壮族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是能歌善舞的好手。

歌圩那天,大伯、大嫂们提着事先准备好的五色饭和彩蛋,青年男女们则都打扮得很漂亮,姑娘们还要带着绣球,涌向歌圩地点,鱼峰山下是一个主要的歌圩。

歌圩的高潮是擂台赛,歌台设在山脚下的几棵大榕树下,歌手们相继上台献艺。

有老歌手,也有初登歌台的新秀;人们歌唱着新生活,歌唱着甜蜜的爱。

百色- 节日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节:每年三、四月举办地:田阳县县城及敢壮山布洛陀文化旅游区(田阳县百育镇六联村那贯屯)活动介绍:田阳县是布洛陀壮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敢壮山歌圩是广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千百年来长盛不衰。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田阳周边县、市及海内外的壮族同胞十余万人自发来到敢壮山,唱山歌、纪念布洛陀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如今,在田阳县境内每年三、四月都会举行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节日集民间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盛会注重文化、艺术、体育、商品、信息、科技交流。

期间会有壮民族原生态歌舞和民间竞技表演、原汁原味壮族山歌大比拼、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示及针对当地特色产品开展的商贸活动等。

跳坡节:每年农历初四至十五举办地:在隆林境内,长发乡的有东王、干坝、长发,德峨的小德峨、弄杂、水落洞、大水井、隆或乡的有淦塘等皆为传统的跳坡场活动介绍:苗族的跳坡节源远流长。

“跳坡”苗语称“勾到”,为“玩坡”、“耍坡”之意;也有“斗更”之称,其意为“围着坡杆转”。

每到农历初四至十五,苗族人民都会盛装打扮,技艺高超的小伙子在爬杆和芦笙舞的赛场上一争高下,更多的年轻人则是会通过这个机会向心爱的人传情答意,喜结良缘。

阳朔- 节日阳朔社日:农历二、八月间举办地:阳朔各乡、镇活动介绍:“社”,是供祀社王菩萨的节日,在阳朔老百姓的心目中比一般节日都重视。

阳朔过“二月社”、“八月社”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阳朔社日其实是“十友”男人大聚会,名目叫做“吃社”。

这是一种民间互帮互助的结社组织,是阳朔农村千百年沿袭而来的好传统。

在村里,只要参加了“十友”社,那家的老人过世后,一切后事有人帮忙到底,从入殓、报客、办夕,到入土圈坟,一切都做得妥善完满。

如今农村又新兴了一些红白理事会,比“十友”结社的功能多了一些,但“十友”社仍然存在,并且继续发挥作用。

福利五月八节:农历五月初八举办地:福利镇活动介绍:这是阳朔县福利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

这天,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婆婆庙前燃放,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抱到大街上**。

过去认为祭祀公公、婆婆庙可多子多福、国泰民安。

活动中,谁来组织,抬、抱菩萨**的是什么人,都有具体的规定。

随队**的有文艺、体育队伍,舞狮、耍牌灯、踩高跷、八仙纸扎等。

**完毕后则是民间文艺表演、体育活动。

会期一般为时五至十天。

节日期间(当地人称赶会期),家家都要用精肉做馅的“三酿”,即茄子酿、辣椒酿、苦瓜酿酿作自家主菜,款待宾客。

壮族会山歌:农历八月十五举办地:月亮山活动介绍:每年中秋节的晚上,明月当空,一片银辉,在所有的壮族村寨,到处都能听到笛声悠扬、山歌如潮。

会山歌多数是以村以寨为单位,青年男女三五成群,扎成一堆,首先是用木叶吹奏,投石探路,按壮族山歌的调律,一曲又一曲地不断演奏,目的是寻找合适的对歌者,并达成彼此间的默契。

找到对手后,即刻以歌代言,传情表意。

许多的壮族男女青年都是通过会歌的形式,培养感情,成为恋人和夫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每年中秋节之夜,高田镇、普益乡的壮族青年把会山歌的地点转移到著名风景点月亮山下,吸引了全县以及邻县到那里会山歌。

每年的参加者都都达到一二万人,成为有名的民间山歌会场。

“中秋之夜”成了阳朔州一大景观。

阳朔渔火节:每年十月间举办地:漓江边上活动介绍:漓江,江水清澈,游鱼可数,是以叼鱼为食的鸬鹚鸟的天堂,鸬鹚捕鱼是阳朔民间传统的夜间捕鱼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