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增强版)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增强版)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目录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认知功能障碍1.2 运动功能障碍1.3 感觉功能障碍1.4 情感障碍1.5 吞咽障碍2. 护理措施2.1 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2.2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2.3 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2.4 情感障碍的护理措施2.5 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3. 护理评估与监测3.1 认知功能评估与监测3.2 运动功能评估与监测3.3 感觉功能评估与监测3.4 情感状态评估与监测3.5 吞咽功能评估与监测4. 护理干预效果评价4.1 认知功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2 运动功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3 感觉功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4 情感障碍干预效果评价4.5 吞咽障碍干预效果评价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症状。
- 常见于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等疾病。
1.2 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出现肢体无力、瘫痪、运动协调性减退等症状。
- 常见于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疾病。
1.3 感觉功能障碍- 患者出现感觉减退、异常感觉等症状。
- 常见于脑卒中、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
1.4 情感障碍- 患者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症状。
- 常见于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
1.5 吞咽障碍- 患者出现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
- 常见于脑卒中、颅脑损伤等疾病。
2. 护理措施2.1 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 加强生活照顾,确保患者安全。
2.2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如肢体运动、协调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 保持患者良肢位,防止关节挛缩。
2.3 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感觉功能训练,如触觉、痛觉等方面的训练。
- 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由于感觉障碍导致的外伤。
2.4 情感障碍的护理措施-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情绪压力。
-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常见神经内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⑶物理刺激:呕吐物或大小便浸渍、卧位不适,肢体受压,
冷热、饥饿等。
1、密切观察、分析躁动的原因。
2加床栏,以防坠床,必要时专人守护。
3、不可过度约束,以免增加能量消耗,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
4、适当约束时,约束带不可约束过紧及缠绕肢体,以免造成末梢血液回流障碍,以约束后能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2、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18-22度、湿度50%-60%,避免空气干燥。
3、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面色、意识、瞳孔变化每0.5-1小时1次。
4、监测体温每4小时1次。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⑴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⑵翻身时予以拍背,以使呼吸道痰痂松脱,便于引流。⑶吸痰前先吸入纯氧或过度通气,每次吸痰时间<15秒,防止脑缺氧。⑷痰液粘稠时,遵医嘱气管内滴药每小时1次,气道湿化或雾化吸入每4-8小时1次,必要时行气道冲洗,以湿化痰液。⑸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障碍者,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⑹气管切开者,注意无菌操作,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⑺给鼻饲流汁病人喂饮食时抬高床头,进食1小时内不搬动病人,防止食物反流入气道。
⑵记忆力训练:①教会病人认知亲友;②教会病人认记周围环境、物品;③与病人一同回忆往事、朋友;④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⑶书写能力训练:①无肢体瘫痪者,教会病人握持笔;②指导并鼓励病人在纸上来画写。
⑷肌肉活动训练:①瘫痪肢体被动运动,每天3次,每次30分钟;②肢体按摩,每2小时1次;③鼓励并指导刷牙、洗脸、端碗(吃饭)活动;④鼓励并指导下床活动。
2、大小便后及时清洁肛周及会阴,随时更换尿湿、污染的衣被。
3、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
4、随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1.神经外科护理诊断
1.1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意识改变、感觉丧失、肌力减退等症状。
1.2外伤性脑损伤:患者有头痛、呕吐、颅内出血等症状。
1.3脑肿瘤:患者出现智力减退、视力损害、肢体无力等症状。
1.4脊髓损伤:患者出现肢体瘫痪、尿便失禁等症状。
1.5随访病人康复情况:对术后或治疗结束后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评估康复效果。
2.神经外科护理措施
2.1监测神经功能状态:定期观察患者的意识、感觉、肌力等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2.2保持神经功能稳定: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低血压、低血糖等因素,保证脑部血流量,维持神经功能稳定。
2.3护理患者的伤口:定期更换伤口敷料,预防感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2.4安全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行为特点,为其提供安全的环境,
如防跌倒、防压疮等。
2.5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要,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2.6定期康复评估:对术后或治疗结束后的患者进行定期康复评估,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康复计划。
2.7家属教育:向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教会他们正确理
解和应对患者的病情,配合护理工作。
总之,神经外科护理的核心是保障患者的神经功能稳定,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
护理计划,给予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同时,还要与医生、康复师等其
他医疗团队成员紧密合作,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康复效果。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措施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措施1.头部外伤: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体检结果,以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与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紧密合作,为病人提供恰当的手术前、手术中及术后护理服务。
在术后,对头部外伤的病人进行头部护理,保持切口的清洁与干燥,及时更换敷料,定期进行切口和创面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脑卒中: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紧急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高血压、积极处理脑水肿等。
同时,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神经系统的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
在康复期,进行康复护理,如进行理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心理支持。
同时,也要针对脑卒中患者的高风险因素,进行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
3.脑瘤:脑瘤的护理措施主要是控制脑瘤的生长和发展,减轻脑压增高的症状。
监测脑瘤的大小和位置,评估脑压状态,监测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恢复,对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如脑脊液漏、脑积水等,及时进行处理。
术后护理包括对手术切口的观察与护理,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促进患者的休息和康复。
4.脊髓损伤: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护理措施主要是保护脊髓,减少二次损伤的发生。
保持患者的颈椎或脊椎的稳定,避免颈椎或脊椎的曲伸。
优化呼吸状态,及时处理并发的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监测肢体运动和感觉的恢复情况。
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等。
5.癫痫:对于癫痫患者,护理措施主要是减轻癫痫发作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癫痫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类型。
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物的使用,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提供相关的康复护理,如言语治疗、职业治疗等,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神经外科护理诊断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神外护理措施和护理诊断
神外护理措施和护理诊断神外护理措施和护理诊断术前1、疼痛:头痛与脑水肿、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膜或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有关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改变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预防感冒。
3、做好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听音乐,深呼吸等。
4、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观察疼痛时的伴随症状,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
2、潜在并发症:再出血、脑疝1、严密的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
3、告知患者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因素。
4、遵医嘱使用止血剂、脱水剂、镇静剂,维持正常血压。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多次、进食量减少有关1、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安排进食的量,可急性期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
2、记录患者每天的进食量,调整饮食计划,监测患者体重。
3、呕吐后立即漱口,保持口腔的清洁,激烈呕吐者应暂停进食4、提供舒适、干净的进食环境,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但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遵医嘱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等以指导治疗,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4、活动受限与疾病期间绝对卧床有关1、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2、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的被动运动,及时更换脏的衣物,保持皮肤的干燥3、告知患者适当的床上运动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
5、生活自理缺陷与长期卧床(医源性限制)有关1、保持床单位整洁,做好基础护理2、将物品放在容易取处,待病情平稳时,鼓励病人自己拿取物品,刷牙洗脸,循序渐进。
3、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讲解绝对卧床的重要性。
6、焦虑与担心疾病发生发展、预后及手术等有关1、评估患者的焦虑情况及原因,理解安慰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2、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责任护士及医生3、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满足患者需要,向患者讲解疾病及DSA、手术的相关知识。
4、发挥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合理安排探视,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和措施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和措施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和措施的编制是基于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诊断,旨在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和高质量的护理。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和措施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尽可能地康复并维持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和相应的措施。
1.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背痛、颈痛等疼痛症状。
措施包括:-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和位置。
-管理疼痛,如使用药物(如止痛药)、冷热敷或物理治疗。
-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减少刺激。
2.意识状态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如意识混浊、昏迷等。
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意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
-维持患者的安全,如床边固定、防止摔倒等。
-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
3.失语/语言障碍: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失语或语言障碍。
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提供支持和安排语言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
-使用非语言沟通方法,如手势、图像或笔记。
4.肌力减退/瘫痪: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力减退或瘫痪。
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运动功能。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活动和功能锻炼。
-提供支持和安排物理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
-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如助行器、轮椅等。
5.感觉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如触觉减退、疼痛或温度感觉异常。
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如触觉、疼痛和温度感觉。
-提供安全环境,减少患者受伤的风险。
-协助患者进行感觉训练和康复活动。
6.神经功能损害: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损害,如失明、听力障碍等。
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和类型。
-提供支持和安排相应康复师进行康复训练,如视觉康复师或听觉康复师。
7.恶心/呕吐: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措施包括:-评估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程度。
-给予抗恶心药物和抗呕吐药物。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8.感染风险: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感染的风险。
措施包括:-提供清洁和无菌的环境。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
2、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
3、评估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评估患者有无压疮、肺部感染、暴露性角膜炎及失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护理措施1、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患者在病情许可时抬高床15-30度。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避免误吸。
4、保持各管道连接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脑室外引流管应特别注意引流袋的高度,控制引流量。
5、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每天的补液量不超过2000毫升,补液速度宁慢勿快。
6、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翻身,避免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7、加强语言、肢体功能锻炼,保持肢体功能位,每天做2-3次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及肌肉按摩,防止肢体萎缩和畸形。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引起颅内压升高而发生意外,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四、注意事项1、颅内压增高患者禁用大量液体灌肠。
2、躁动不安患者应使用床栏及约束带,防止发生意外。
3、眼睑闭合不全者应予以眼膏保护,必要时缝合上下眼睑。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神经外科是专门负责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科室。
在神经外科中,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人员。
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神经外科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常见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机械通气综合症: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护士应该密切监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气道压力,确保通气通畅,并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固定情况。
同时,护士还应该注意预防并处理呼吸道感染和肺炎,并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痛和抗焦虑治疗。
2.脑脊液漏:脑脊液漏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护士的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和尽量减少脑脊液丢失。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脑脊液引流情况,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随时记录。
在更换引流系统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护士还应该教育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和咳嗽,以减少脑脊液丢失。
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是一种炎症反应的全身性综合征,常见于严重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白细胞计数,及时发现并处理炎症反应。
护士还应积极预防感染,并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常见神经外科护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神经功能评估: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反射、肌力和感觉。
这有助于早期发现神经功能障碍,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2.防止褥疮:褥疮是神经外科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护士应该定期翻身患者,避免长时间的压力。
此外,护士还应教育患者和家属如何正确转移和移动患者,防止摩擦和皮肤损伤。
3.预防深静脉血栓: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手术风险和血栓形成倾向评估,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剂、穿弹力袜、进行被动运动和教育患者踝蹲运动。
4.疼痛管理: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常见神经内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见神经内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相关因素:⑴长期卧床。
⑵机体抵抗力下降。
⑶留置导尿管。
2.封闭的集尿器只在必要时打开,打开之前先碘伏消毒连接处,并定期更换引流管和集尿袋,置管1周以内集尿袋更换1次为宜,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须每天更换。
3. 长期留置导尿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普通导尿管一周更换一次,气囊导尿管一月更换一次。
4. 防止尿液逆流,及时排放尿液,一般每日排放2次。
每次放尿后应用酒精棉球消毒储尿袋放尿口,然后拧紧。
要防止尿液中尿盐堵塞尿管,病人翻身、下床、搬动时,尿袋不得高于耻骨联合(膀胱水平)处。
5.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但当有血块、黏液或尿液浑浊导致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
6. 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
7. 注意手卫生,接触尿引流之前应先洗手。
8. 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病原学检查。
9. 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15.语言沟通障碍相关因素:⑴失语症。
⑵意识改变。
⑶文化差异。
⑷气管切开术。
1、鼓励病人大声说话,病人进行尝试和获取成功时给予表扬。
2、注意观察病人非语言的沟通信息,体贴关心病人,避免挫伤病人自尊心的言行。
3、指导病人使用肢体语言和手势语言等多种沟通方式,以达到有效表达自己需要的目的。
4、对病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图片、字画,以及儿童读物等,从简单开始,按照字→词→语段的顺序,循序渐进,教病人学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
5、多与病人交流,鼓励病人多参与家属及朋友之间的交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1.颅脑损伤护理诊断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暴击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病变。
护理诊断包括:-高风险性伤害:鉴别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伤害,如维持床栏垫高,降低摔倒和夜间的风险。
-神经功能障碍:评估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意识、语言沟通、知觉和感觉。
保持颅内压力正常,及时发现并处理脑水肿和颅内出血。
-吞咽困难:观察患者进食时的吞咽困难,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如适当调整饮食,给予吞咽训练,以避免吞咽误吸。
2.脊髓损伤护理诊断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外力损伤而造成的神经功能损伤。
护理诊断包括:-感觉和运动障碍:评估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膀胱和肛门功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疼痛: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的表现,采取相应措施如定期翻身,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
-心理社会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适应脊髓损伤后的生活变化,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康复资源。
3.脑卒中护理诊断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者血流中断导致脑部神经细胞损伤的病变。
护理诊断包括:-高风险性伤害: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跌倒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供便利的环境、使用辅助工具和提供足够的安全护栏。
-失语:对麻痹和功能障碍的部位进行评估,帮助患者减少沟通困难,提供语言治疗。
-吞咽困难:观察患者的进食过程,如发现吞咽困难,进行及时的干预,如调整饮食质量、改变摄入方式、实施吞咽锻炼。
4.脑肿瘤护理诊断脑肿瘤是指脑部组织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
护理诊断包括:-疼痛: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药物管理、物理治疗和热敷。
-活动耐受力下降:观察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疲劳感,评估病情变化,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康复活动。
-脑积水:鉴别并评估脑积水的症状和表现,包括头痛、呕吐等,随时检查病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和病情监测。
5.癫痫护理诊断癫痫是指脑细胞异常放电导致的病理性脑功能障碍。
(修订版)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
(修订版)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的详细指南。
神经科学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涉及到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和障碍。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常见护理诊断与措施对于提供高质量的神经科护理至关重要。
目录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2. 神经科常见护理措施3. 护理诊断与措施的案例分析4. 总结与展望1. 神经科常见护理诊断1.1 认知障碍- 诊断名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睡等症状,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表现- 相关因素:脑部损伤、感染、中毒、代谢异常等1.2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疼痛- 诊断名称: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疼痛-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头痛、神经痛、肌痛等症状,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相关因素:神经病变、神经压迫、炎症等1.3 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名称: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肌无力、肌张力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 相关因素:脑卒中、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等1.4 感觉功能障碍- 诊断名称:感觉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感觉减退、感觉异常等症状- 相关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1.5 心理社会问题- 诊断名称:心理社会问题- 诊断依据:患者出现焦虑、抑郁、适应困难等心理症状,以及社会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疾病本身、家庭因素、社会支持不足等2. 神经科常见护理措施2.1 认知障碍的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认知功能变化- 给予适当的环境刺激,促进意识恢复- 采用认知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2.2 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疼痛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部位-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控制疼痛- 采用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方法,如热敷、按摩等2.3 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运动功能状况- 给予适当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提高生活质量2.4 感觉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 给予适当的的感觉刺激和康复训练- 注意患者的安全,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2.5 心理社会问题的护理措施- 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况- 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3. 护理诊断与措施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应用护理诊断与措施于神经科学领域:案例:患者男性,50岁,因突然出现的右侧肢体无力就诊。
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2、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现象。
3、观察有无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护理措施】1、按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颅内压增高清醒及手术后清醒者取头高位(15—30度),昏迷患者头偏一侧,休克者平卧位。
3、有意识不清、走路不稳、视物不清、失明、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幻觉、复视及癫痫病史者,应用床栏,约束带约束固定,防止坠床。
4、加强呼吸道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及肺部并发症。
5、颅内压增高者,输液速度宜慢,30—40滴/分,使用脱水剂时速度宜快,60—80滴/分。
6、开放性颅脑损伤,保持局部清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7、严重颅脑损伤,有昏迷高热者,头部置冰帽或冰袋。
8、脑部疾患不宜使用吗啡和杜冷丁。
【健康教育】1、保持充足的休息,养精蓄锐,避免过度的脑力活动。
2、出院后一个月到医院进行复诊,以及时准确了解疾病的治愈和机体的恢复情况。
3、准时、正确遵医嘱服药,预防并发症,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4、出院后一个月内保持头部伤口清洁,避免碰撞、抓挠伤口及洗头。
5、加强营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6、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用力大便引起颅内压增高,发生意外,故多食蔬菜、水果、蜂蜜,必要时服用缓泻药物。
7、有肢体活动障碍的功能锻炼,并定时按摩、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力能所及的社会活动,最大限度地促进机体的康复并重返社会。
9、如遇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4、适当约束时,约束带不可约束过紧及缠绕肢体,以免造成末梢血液回流障碍,以约束后能容纳一个手指为宜。
5、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并观察用药效果。
6、妥善固定、保护各种管道,防止管道扭曲、脱出、折叠。
7、加强皮肤护理:大小便后及时更换污染、渗湿的衣被;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无渣屑、防止擦伤。
4、监测体温每4小时1次。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⑴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⑵翻身时予以拍背,以使呼吸道痰痂松脱,便于引流。⑶吸痰前先吸入纯氧或过度通气,每次吸痰时间<15秒,防止脑缺氧。⑷痰液粘稠时,遵医嘱气管内滴药每小时1次,气道湿化或雾化吸入每4-8小时1次,必要时行气道冲洗,以湿化痰液。⑸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障碍者,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⑹气管切开者,注意无菌操作,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⑺给鼻饲流汁病人喂饮食时抬高床头,进食1小时内不搬动病人,防止食物反流入气道。(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给氧,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
常见神经内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一、脑组织灌注异常
[相关因素]与脑出血、脑梗塞、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因素有关
1、保持室内安静。
2、抬高头部15°~30°,头、颈安排呈一直线,不要压迫、扭转颈静脉。如病人有休克
情况予采取休克体位。
3、避免增加胸内压或腹内压的因素。
4、预防血压突然变化过大:正常情况下,动脉压上升颅内压也会受人体自动调节机能的
5、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六、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
相关因素:
⑴长期卧床。
⑵机体抵抗力下降。
⑶留置导尿管。
1、留置尿管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或脱落。要保证引流位置正确,可以固定在床边或轮椅旁,引流管、集尿袋不能接触地面以防污染。
神经外科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模板范文
神经外科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模板范文一、护理特点神经外科病人的护理具有难度大、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
护理强度大,基础护理量大,死亡率、残废率高,易引发纠纷,有高风险。
二、病情观察1. 意识状态:意识是神经外科病人护理的重要观察指标。
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如清醒、嗜睡、浅昏迷、深昏迷等,并进行GCS(Glasgow Coma Scale)评分。
对于儿童(<4岁)的意识评估,需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估工具。
2. 瞳孔: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称性及对光反射。
异常情况如瞳孔时大时小、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可能是中脑损伤的表现。
3. 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4. 肢体活动: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评估肌力等级,记录肢体活动度的变化。
5. 出入量: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包括口服、静脉输液、尿量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并发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护理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意识障碍或呼吸困难的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协助医生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2.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3. 预防并发症:对于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的病人,要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4. 引流管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如脑室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的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受压,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 饮食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营养需求,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和蔬菜。
6. 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 功能锻炼: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恢复情况,协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如肢体活动、语言能力训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常见神经内外科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脑组织灌注异常[相关因素]与脑出血、脑梗塞、脑水肿、颅内高压等因素有关1、保持室内安静。
ﻫ2、抬高头部15°~30°,头、颈安排呈一直线,不要压迫、扭转颈静脉.如病人有休克情况予采取休克体位。
3、避免增加胸内压或腹内压的因素。
4、预防血压突然变化过大:正常情况下,动脉压上升颅内压也会受人体自动调节机能的影响而上升,如此便会使脑肿胀恶化。
5、预防全身性感染:全身性感染会使心脏输出量增加。
6、给予高张溶液时注意速度的控制,一般应快速滴入。
ﻫ7、适当限制水分的输入:过量的水分可使细胞外腔膨胀,且头部外伤后由于压力反应使血浆中的ADH浓度升高,脑中水分的存留量增加,若水分再不加以限制,极容易造成颅内压增高。
8、降低体温:头部外伤的病人因脑组织水肿或颅内血块的压迫,使体温控制中枢调节失调,为了减少代谢需要,所以必需提供一些降低体温的护理措施.二、有颅内压升高、脑疝的危险[相关因素]⑴脑水肿,使脑体积增大。
⑵继发性颅内出血.⑶脑缺氧,造成脑水肿. ⑷护理不当,造成颅内压升高。
1、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除呼吸、进食、排泄外,其他活动需严格禁止。
抬高床头15°—30°。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状态的变化,每1∽2小时1次,或遵医嘱监测并记录。
3、掌握脑疝的前驱症状:头痛、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一侧瞳孔散大等。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4、高流量输氧(4-6L/min),以改善脑水肿,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5、遵医嘱按时予脱水治疗,并密切观察脱水效果。
使用脱水剂要绝对保证快速输入,以达到脱水、降颅压的作用。
6、避免护理不当,造成颅内压升高。
7、对有手术指征者,积极做好一切术前准备。
三、意识障碍[相关因素]⑴脑水肿致脑组织发生功能和结构上的损害.⑵脑缺氧致脑细胞代谢障碍.⑶颅内压升高致脑血循环障碍。
1、监测神志,并以GCS评分标准记录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每0.5—1小时1次。
2、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并予以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3、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预防继发性损伤。
⑴以床栏、约束带保护病人,防止坠床。
⑵吞咽、咳嗽反射障碍时不可经口喂饮食,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
⑶病人眼睑闭合不全者,以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天3次,四环素眼膏涂眼每晚1次,并以眼垫覆盖患眼,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5、做好生活护理。
⑴参照本病"躯体移动障碍”中的相关内容。
⑵随时更换尿湿、渗湿的床单、床裤。
⑶翻身时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四、清理呼吸道低效(无效)[相关因素]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的作用,使咳嗽、排痰受到限制。
⑵因意识障碍而不能自行排痰。
⑶后组颅神经损伤致咳嗽反射障碍.⑷卧床使痰液淤积。
1、鼓励并指导清醒病人咳嗽、排痰.2、保持病室清洁、维持室温18—22度、湿度50%-60%,避免空气干燥。
3、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面色、意识、瞳孔变化每0.5-1小时1次.4、监测体温每4小时1次.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脑缺氧。
⑴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
⑵翻身时予以拍背,以使呼吸道痰痂松脱,便于引流。
⑶吸痰前先吸入纯氧或过度通气,每次吸痰时间〈15秒,防止脑缺氧.⑷痰液粘稠时,遵医嘱气管内滴药每小时1次,气道湿化或雾化吸入每4—8小时1次,必要时行气道冲洗,以湿化痰液。
⑸意识障碍、吞咽咳嗽反射障碍者,备气管切开包于床旁。
⑹气管切开者,注意无菌操作,做好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⑺给鼻饲流汁病人喂饮食时抬高床头,进食1小时内不搬动病人,防止食物反流入气道。
(8)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和湿化给氧,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五、潜在并发症--颅内感染相关因素:⑴头皮损伤使屏障功能破坏。
⑵开放性颅脑损伤.⑶脑脊液外漏。
1、指导并协助病人做好下述预防感染的措施:(1)控制探视人数和次数。
(2)勿自行抬高引流袋,防止引流管脱出。
(3)脑脊液外漏时不可强行填塞.2、保持头部敷料干燥,随时更换渗湿的敷料,头下铺无菌棉垫.3、密切观察体温、意识、瞳孔变化,及早发现颅内感染征象.4、加强脑脊液外漏的护理:(1)密切观察脑脊液漏部位、色、量、气味,并做好记录.(2)抬高床头30°—60°,使脑组织移向颅底而封闭漏口.(3)及时清除鼻腔、耳道血迹及污垢,防止液体逆流。
(4)定时以盐水擦洗耳道、鼻前庭,然后以酒精消毒,勿填塞和冲洗。
(5)不经鼻吸痰、插胃管,以免导致逆行感染.(6)避免咳嗽、喷嚏等高压气流的冲击,以免加重漏口损伤。
(7)勿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升高,使空气逸入颅内,引起感染。
(8)口腔护理,每天3次,以防止经口腔造成颅内感染。
(9)监测体温,每6小时1次,直至脑脊液漏停止3天后,及时了解是否有颅内感染。
5、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六、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相关因素:⑴长期卧床。
⑵机体抵抗力下降.⑶留置导尿管。
1、留置尿管要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或脱落。
要保证引流位置正确,可以固定在床边或轮椅旁,引流管、集尿袋不能接触地面以防污染。
2、封闭的集尿器只在必要时打开,打开之前先碘伏消毒连接处,并定期更换引流管和集尿袋,置管1周以内集尿袋更换1次为宜,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须每天更换。
3、长期留置导尿者应定期更换导尿管,普通导尿管一周更换一次,气囊导尿管一月更换一次.4、防止尿液逆流,及时排放尿液,一般每日排放2次.每次放尿后应用酒精棉球消毒储尿袋放尿口,然后拧紧。
要防止尿液中尿盐堵塞尿管,病人翻身、下床、搬动时,尿袋不得高于耻骨联合(膀胱水平)处。
5、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但当有血块、黏液或尿液浑浊导致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6、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
7、注意手卫生,接触尿引流之前应先洗手。
8、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病原学检查。
9、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七、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应激性溃疡. 1、密切监测血压和脉搏,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必要时记录出入水量。
发现出血或休克表现,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抢救.2、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安慰病人,使其消除紧张心理,保持安静。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补液.4、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必要时输同型血.5、及时清理血迹和倾倒胃肠引流物,保持床单整洁和病人皮肤清洁,及时更换干净的衣物,并协助生活护理,关心病人,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6、监测大便的性质、颜色、量,进行大便潜血试验检查,及时发现有无潜血.7、观察病人有无头晕、黑便、呕血等失血性休克表现.8、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9、做好饮食指导:急性出血期应禁食,恢复期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八、潜在并发症-癫痫[相关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致大脑皮质异常放电1、密切观察有无癫痫再发作.如有发作应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并记录抽搐的时间、程度。
2、按医嘱服用抗癫痫药,严格遵循服药时间及药量,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酌情运用镇静剂。
防止癫痫发生.3、床边备开口器、牙垫,防止癫痫发作时舌咬伤.上床栏,防坠床,做好安全护理。
4、发生癫痫时,立即以牙垫垫在上下臼齿之间,头偏向一侧,加大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不可用力强按抽搐肢体,防止骨折.九、舒适的改变:头痛[相关因素]颅内出血、水肿。
颅内压增高。
1、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与颅内出血、水肿致颅高压引起头痛,并向病人仔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3、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4、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轻柔音乐等。
5、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6、尽量减少探视人员,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
7、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和止痛剂.8、给药半小时后观察头痛有无缓解,无缓解时应通知医师。
9、认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等,并作好记录,报告医师。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十、体温过高[相关因素]⑴伤后头皮、颅内感染。
⑵中枢体温调节失常。
⑶继发肺部、泌尿系感染。
1、监测病人体温,每1—4小时1次。
2、体温>38℃以上,即采取降温措施.⑴体温38-39℃时,予以温水擦浴。
⑵体温>39℃时,以30%-50%酒精200-300mL擦浴,置冰袋于大血管处,头部置冰帽.⑶夏季可用电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必要时撤除棉被.⑷降温毯持续降温。
⑸物理加药物降温:冰盐水200mL+APC0.42保留灌肠或灌胃.3、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4、经上述处理,体温仍不下降者,可用冬眠低温疗法降低体温:⑴用药前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有脉搏过快、呼吸减慢、血压偏低,应报告医生更换药物.⑵用药半小时后配合使用物理降温。
⑶降温速度不宜过快。
⑷定时测体温并观察全身情况,降温以肛温32-34℃为宜,以免发生并发症。
⑸病人出现寒颤、鸡皮疙瘩、肌紧张时,应暂时撤除冰袋,待加用镇静剂后再用。
⑹由于机体代谢率降低,胃肠功能减弱,一般不从胃肠进食,液体输入每天不宜〉1500mL。
⑺冬眠低温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以防肺部感染、冻伤、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⑻停止冬眠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并为病人盖上被褥,使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以热水袋复温或遵医嘱使用激素等药物。
5、降温过程中应注意:⑴醇浴时禁擦前胸、后颈及腹部,以免反射性心跳减慢;酒精过敏者,不可醇浴。
⑵醇浴时头部置冰袋,足部置热水袋。
⑶热水袋,冰袋应以双层棉布或双层布套包裹,每半小时更换1次部位,防止烫伤、冻伤。
⑷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保持床单干燥,防止病人受凉.6、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的热量和水分。
7、加强口腔护理,及时翻身.十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相关因素]⑴意识障碍,不能进食。
⑵高热,致代谢增加。
⑶缺乏营养知识。
⑷伤后机体修复,需要量增加。
1、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教会病人或家属有关营养知识.2、根据病情设计合理的膳食结构,向病人或家属推荐食物营养成分表和热量要求。
3、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鼓励病人少食多餐。
4、意识障碍病人,伤后24小时鼻饲流质饮食。
5、对长期卧床病人及可能带鼻饲出院的病人,教会家属鼻饲流质的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6、监测病人体重,每周1次。
7、遵医嘱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钙,并追查检查结果,以指导治疗。
十二、有误吸的危险[相关因素]⑴吞咽神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