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政治课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和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吸引力只有从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才能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
形象性是中学生最为主要的思维特点。
中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借助直观感进行。
我们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感觉,引发必要的思维能力,最终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怎样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1.以趣引趣,定好基调有句话这样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思想政治课课堂的开头是比较重要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比如,在进行哲学方面教学的时候。
2.增加现实材料,以增强吸引力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同整个社会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学生总是想了解现实以及国家大事,这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机遇。
比如,哲学同现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的哲学理论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在遇到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时候,运用自己所用的理论来解决。
例如,在看待他人或者自己的时候,要让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进行。
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培养起实事求是的作风。
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要用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将自己同班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只有通过这些形式,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变得有效、有意义。
3.增加趣味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以增强吸引力所谓“趣例”,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有趣的例子。
比如,寓言故事、政治故事等等。
从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材料中可以看出,超过95%以上的普通中学的学生喜欢听故事。
就算是高中生,也有85%以上的学生是比较喜欢听故事的。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引入一些具体的有趣的故事。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几点看法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看法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课程,新理念,对每一个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面对的是全新的教育和教学,应该如何深入理解新理念,怎样抓住这次教改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摸索、研究、思考、总结,现结合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正确把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内容面向生活,面向实际,是全面的、开放的。
内容决定形式,由此引发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都应该是开放的,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
但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或者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就会在启发学生的同时带来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
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
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2.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中政治新课程编写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从注重知识逻辑向注重生活逻辑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激发强烈的思想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行为。
整堂课的教学都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的一种灌输。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政治课程的特点,探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学习方法,同时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结合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得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启示,并指出发展趋势和建议。
文章旨在为政治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为政治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方法,多媒体技术,启示,发展趋势,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政治课是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关键课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中政治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程的推出,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倡学生参与式学习和实践性教学。
如何针对新课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政治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重点探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对政治课堂特点的分析、教学模式的探讨、教学策略的研究,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讨论,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高中政治课程的特点与特色,探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研究教师在新课标下政治课堂中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探讨学生在新课标下政治课堂中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承担着培养国家公民的基本政治素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重任。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构建多元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模式,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的理论和操作程序。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
有效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此类课堂教学有效的模式均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是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的最终成果,课题组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构建了两种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模式,并且在课题组成员所在的高中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
我们希望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真正改变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应当有明晰的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其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和师生在教学中的组合关系。
在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课题组始终坚持三大原则:1. 发展性原则。
教学模式本身是开放的、发展的,它既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所构建的教学模式要能够让教师在实践中容易掌握、灵活运用,并不断加以完善。
2. 有效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探讨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
加强对基本政治常识的教育。
学生需要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思政课的内容可以更加多元化,涵盖政治理论、国际关系、政治历史、公民道德、社会心理等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讨论、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思政课程的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实践教学。
思政课程可以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模拟演练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推进个性化教育。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综合性、重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集体讨论和辩论。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政治课堂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探讨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成为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如何开展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利用案例分析等实践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案例分析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规范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师资的培养和发展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对政治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研究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高中政治课程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未完,还有1287字】1.2 研究目的高中政治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政治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并提出师资培养方案,旨在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旨在为高中政治教育提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正文2.1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研究
、
培 养 学 生兴 趣 。 励学 生参 与 激
学效果。
.
为学生 营造一 个接触 实际 、 探究 知识 的氛 围 ,
有效地 解决政 治知识 的抽 象性 和实 际问题 的 在有效教学过程中 , 师提出的问题是一 具体性 之 间的矛盾 , 教 可促 使教学 方法 、 师生关 想政治课课 堂教 学中可以根据教学 内容 , 采取 个很重要的方面 , 因为在课 堂教学 中如何激发 系有 突破 性 的变 化 。 趣为前 提 , 发学生学 习 的主动参与性 , 诱 在思
能 治课教 学中, 以现代教 育教学理论 为指 导 , 尝 几 处有 口香糖 污迹 。同学们 不 由 自主地低下 三维 方 式 呈现 教 学 内 容 , 极 大 地 满 足 学 生 听
教室里发 出叽叽喳喳的声音 。 稍后 , 教师发 觉 和视觉 , 激发竖生的学习兴趣 。在 过去教学 试在政 治课教 学 中以有 效的教 学方法 , 处置教 头 ,
随地吐 口香糖有何危害? 日常生活 中还有 中 , 学 问题 , 形成符合课程特 点的新型课 程教 学模 问 , 多数是“ 照本宣科 ” 填 鸭式 ” “ 教学 , 师 只 教
式, 以增 强政 治 课 的 实 效 。
哪些对环 境造成 污染 的现象?在环 境保护 方 是讲讲 、 写写 , 生只是 听听 、 学 记记 , 知识 的 对
第 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实践证明 , 以新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 , 为实现初 中政治课 化教育所带 来的收获是该 班迅 速作出反应 , 多媒体教学手 做环保卫士 ” 的倡议 , 下午 段 町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景 , 程 同标 , 必须采 取有 效的教学 策略 , 以促进 学 二天便向学校发出“ 将文字 、 音响 、 动
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政治课堂研究性教学策略
和学习 , 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 自己能行 ,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 自主学 习空问和学习的 主动权 , 为他们 的动 口、 动手 、 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和时间。 对学习困难者 , 教师要
给予关心和鼓励 。 适时点拨 , 不能伤 害其 自信心和 自尊心 。 在研究性教学 的课堂
,
教师不是知识 、 技术的灌输者 , 不是课堂的控制者和指挥者 , 而是学 生学 习的引
从 地 位 , 让 学 生 的 心 灵 受 到 压 抑 。 堂 j 失 去 生 机 和 活 力 。 课 程 改 革 主 张 以 这 课 - 新
பைடு நூலகம்
人 为本 , 分发挥学 生的潜能, 充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创造性 和主动性 , 促进学生伞
面发展 。 只有建立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系, 才能营造 良好 的课 环境 。 教学本 身就
。一
般说来 ,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 至于确定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 主要
决于教师选取的视角 , 取决 于教师对教材 的理解程度 , 同时也受学生 的兴趣 爱 和学生生 活的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的影响。
里
堑: 呈二 f 呈
初中政 治课 堂研 究性 教学中 , 教师要善 于引导学生 自己发问。 当学生不会提 问时 , 教师可 以进行示 范性 提问 , 并教给学生提 问的方法和技巧 ; 当学生 提问发 生障碍时 , 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 , 帮学生疏通思路 , 引导学生提 问 ; 当学生开始提
是 一种 双 边 活 动 , 是教 师 与 学 生 的互 动 过 程 , 以学 生 是 否 主 动 参 教 学 过 程 , 所 在 很 大 程 度 £ 决 于师 生 关 系 是 否 良好 。 取
初 中政治课 堂研究性教学首先要求教 师树或正确的学生观 , 教师必须把 自己
新课标下对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探究
四 、针 对 三 个 “ 突 破 ” 引发 的几 点 探 究 1 、 素质 教 育 的 障碍
向少数升学有望 的学生 , 使大多数学生 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 会 ;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 ,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 ,重考 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 ,以考分作 为衡量教学质量 的唯一标准 ;
、
长时期以来 ,政 治课被 简单地理解 为说教课 、背诵课 ,传 统的政治教学 ,就是一言堂 、满堂灌 ,照本宣科 ,条条框框等
教条式教学 , 围绕 “ 应试 ”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 , 是一种面 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 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 。 在 这种 模式下 ,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 明显偏重智育 ,把学 生训 成 了 考 试 机 器 ,高分 低 能 ,心 理 负 担 过 重 的现 象 时 有 发 生 ;教 师也惟升学率是从 ,因为只有如此 ,才有资格谈奖金 、职称 、 晋级 、住 房等。结果 呢?人 的素质没有提高 ,党的教育方 针也 没有真正贯彻 。
核方 式的束缚 。在闭卷考试 的形式下 ,考试 考条条 ,学生背条 条 。学 生 如 果 对 书 本 知 识 记 不 牢 、记 不 准 ,就 达 不 到 选 拔 的要 求 ,从 而 使 学 生 对 政 治 课 无 学 习 兴 趣 而 产 生 厌 学 情 绪 ;二 是 内 容枯燥 。课 文中不乏有许 多远离学 生实 际的 “ 偏、 难 、繁 、旧” 的概 念 、原理 和观点 。对这些知识原理 ,为 了达 到考核 和选拔
建国 5 0多 年 来 ,特别 是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政 治 、经 济 、 科 技文化得到 了迅速发展 , 教育事业 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 文章编号 :1 0 0 2 — 7 6 6 1( 2 0 1 3 )3 2 — 1 O 4 一 O 1 为增 强 时代 感 ,淡 化 学 科 体 系 ,强 化 实 践 环 节 。新 教 材 对 在 社 会 发 展 常识 中 一 向较 为 重 要 的生 产 观 点 、阶级 观 点 、群 众
新课改下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对策研究
、
三 、 破 “ 笔 加 黑 板 ” 传 统模 式 。 用 多 媒体 教 学 手 突 粉 的 利 段 , 发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宽 学 生视 野 。 高 学 习效 率 。 激 拓 提 兴 趣 是 “ 学 ” 老 师 , 媒 体 教学 集 声 音 、 爱 的 多 图象 、 频 、 视 动 画等 内 容 于一 体 , 以声 、 、 、 作 用 于人 的眼 、 、 它 色 文 形 耳 脑等 多 个 器 官 , 知 识 的 容量 增 大 . 使 内容 更 加 充 实 . 象更 加 生 动 . 形 使 些 抽象 难 懂 的理论 变 得 具 体生 动 , 于 学 生接 受 。 所创 设 易 它 的教 学 情 景 , 有 激 发 兴 趣 、 迪 思 维 的作 用 , 能 弥 补 教 材 具 启 既 中所 不能 拥 有 的感 性 材 料 , 又能 体 现 因 材施 教 原 则 。 因此 , 我 们 要 充分 利 用 好这 一教 学 手 段 . 高 政 治课 的教 学 效 果 。 一 提 使 些抽 象 、 懂 的理 论 变 得具 体 、 难 生动 , 于学 生 理 解 和 接受 , 易 增 强政 治 课 教学 的趣 味 性 和 实 效 性 。 多媒 体 教 学有 利 于 学 生展 开 自己 的 思维 , 表 白己的 见 解 , 到 理 论 与 现 实 的 结 合 、 发 达 课 内与 课 外 的统 一 . 有利 于培 养 学 生解 决 现 实 问 题 的能 力 。 用 利 多媒 体 教 学 , 优化 课 堂 教 学 的 重要 条 件 。有 条 件 的地 方 , 是 教 师可 以根 据教 材 目的 要求 . 过 报 刊杂 志 、 播 电视 收集 相 关 通 广 资料 , 用互联 网, 载有关信息和图片 , 利 下 收集 后 , 围绕 教 材 。 制成 多媒 体 课 件 , 织 学生 进 行 这 项 活 动 。这 样 , 能 克 服 在 组 就 课堂 教学 『 冈 时 空 的 限制 所 带 来 的诸 多 不 便 .达 到 课 堂 教 学 十 l 中所 不 能 达 到 的学 习 效果 四、 极 参 与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养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 积 培 学 生 知识 的获 圾 和 能 力 的培 养 不 外 乎 两种 途 径 :课 堂学 习和 课 外实 践 。课 内 所 获取 的是 理 性认 识 , 象难 懂 , 抽 而课 外 实 践 中所 获取 的 是感 性 认 识 , 体 形象 。 具 只有 学 生通 过 大量 的 社 会 实践 ,获 取 感性 材料 .才 能 加 深对 理 性 知 识 的理 解 和 运 用 。 而 理性 的认 识 也 只有 回到 实 践 中 去 ,才 能 得 到检 验 和 发 展 , 践 一 认 识~ 冉 实 践 一 再认 识 . 是 马克 思 主 义认 识 论 的 实 这 重 要 内容 。困此 , 师 在抓 好 课 堂 教 学 的 同 时 , 教 要积 极 鼓 励学 生 参 于社 会 实践 , 也 是课 堂教 学 的 最 终 目的 。为 此 , 们一 这 我 方 面 , 充分 挖 掘 当地 的 各种 有 益 的教 学 资源 , 宽学 生 的 知 要 拓 识 面 , 开 展 红 色 旅 游 , 强 对 学 生 进 行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 入 如 加 深 到 T矿 、 业 、 民 家 中 , 企 居 了解 我 国经 济 发 展 和人 民 生活 提 高 的 事 例 , 深 对 我 国国 情 、 策 的 理 解 ; 看 当地 精 神 文 明建 加 国 观 设 成 就 的展 览 和 演 出 ,提 高 学 生 的 道德 素 质 和法 制 观 念 , 等 等 。另 一方 面 , 引导 学 生 把 所学 的理 论 知 识 、 德 标 准联 系 要 道 到 实 践 中去 分 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 进 行 社 会 调查 . 析 时 政 如 评 热 点 , 答 生 活疑 难 , 等 , 学 生 知 识 学 以致 用 、 有 所 思 、 解 等 使 用 思 有所 悟 总 之 ,好 的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必 须 是 多 种 方法 的灵 活运 用 。教 师要 构 建 和 谐 的 师 生关 系 , 营造 融 洽 的 课 堂氛 围 , 设 创 积 极 的教 学 场 景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生要 勤 于 思 考 , 激 学 知 行 全 一。 只有 这 样 . 才能 适 应 现 代 教学 之 需 要 , 到新 课 改 的 达亭 桥 镇 中 学 , 玉 河北 玉 田 0 41 7 6 0)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摘要:在小学教学当中,思政教育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但是在小学教学中思政课程方面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整体专业教学能力不高。
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展开研究,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思政课;教学能力;研究策略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就目前现状而言,小学思政课专职教师普遍短缺,而兼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都亟待提升。
因此,我们应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索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对策,进而提升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1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价值在小学阶段,通过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渗透,教师可以在领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效实现对于学生思政意识的充分培养,这对于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丰富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其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持续拓展,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于思政意识的养成。
此外,从全局观的角度分析,通过在小学时期有效做好思政教育的充分渗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强化对于具体内容的认知水平,这一点对于学生群体综合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小学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现状2.1在政治素养方面有所不足从当前大部分小学思政教师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情况来看,这些教师很少主动关注新闻和相关政治。
有太多的教师只是为了教材需求,了解有关政治方面的内容。
比如,在学到与政治相关的内容时,才会根据教材内容,了解相关的新闻素材,或者直接到网上进行搜索和下载。
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很难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在教师政治素养有所欠缺的情况下,无法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摘要:新课程下有效的中学思想政治情感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必要的情境、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反映了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欲等,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情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情感则表现出肯定的特征,消极情感则表现出否定的特征。
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情感都会对人的活动起重大作用。
俄罗斯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
”[1]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2]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3]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情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
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激情,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其发生同样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感情[4]。
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与效果之间起着潜在的中介作用。
大量事实表明:学生与某位教师的感情越好,就越爱听某位教师的课。
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偏见,就会讨厌这位教师教的课。
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师生情感是进行有效情感教学的重要条件。
良好师生情感的形成途径包括课堂交往和平时交往。
这两条途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它们对良好师生情感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教师课业任务重、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许多教师常常忽视这两条交往途径,而导致师生关系淡漠。
对此,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它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1)教师对学生的爱。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高中政治教学较之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在进行着相应地改进与调整。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最大限度地发展与进步,已然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当前理应重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学,才真正符合课程改革和生命成长的主旋律,才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感受的平台。
下面,本文就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以简要阐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策略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采取的往往是“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激发,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落实,进而更无从谈起有效教学目标地达成与实现。
对此,新课程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革新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文化。
基于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时时反思教学行为,在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其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调整优化,以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目标地更好达成与实现。
一、基于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教师教学的前提和指引,就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令课堂教学陷入无序状态。
因此,为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需基于课程标准及学生特点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理清上课的思路,而且还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这一框题之前,我根据学生特点及课程标准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创立、发展和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论文
关于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的探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与课改同行,改革教学方法,在实施新课程中实现自身发展。
在新课标下,我们政治课教学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应如何面对教材的处理问题、教法的安排问题以及学生学法的指导问题,这是我们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及总结的。
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
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新特点。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强烈,这样的特点,对政治课教学既是挑战又是动力。
强化教师素质,塑造人格魅力。
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先做这种人。
”教师的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标下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得更活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
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开启政治学科殿堂之门的金钥匙。
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乐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高中政治课标解读
高中政治课标解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政治学科新课标的研究与解读成为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分析教材变化及教学方法,以期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材的变化1.内容更加丰富:新教材在保留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构更加合理:新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3.观点更新颖:新教材引入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使得教材观点更具时代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4.实践性更强:新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设了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探讨1.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政治理论,提高学生的情感认同。
5.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转变教学方式,契合新教材的要求1.注重启发式教学: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能力。
2.采用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真实、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政治理论的魅力,提高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综合素质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版)明确提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
而在新课标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建议中都提出了进行“议题式教学”,以结构化学科知识为支撑,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教学保证。
一、分毫析厘,解读“议题式教学”的内涵议题式教学方式,是新课标教学建议的新型教学活动之一,鼓励学生通过议题的引入,参与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推动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作为一种开放轻松的教学活动,“议题式教学”具有开放性、指向性、思辨性、综合性、系列性特征,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认同感,增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议题,围绕学科培养目标彰显中心议题,在活动讨论和研究中,学习时事与政治、社会热点和法律法规,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对话题的深入探究过程中,教师也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假设性话题大胆质疑,与其他同学共同探究、交流,或是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讨论,按照合理程序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学科探索精神的同时,也能实现知识的转移,做到有效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真理问题的价值判断。
二、立足学科,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操作要义议题式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石、以议题为线索、以情境为载体、以活动为路径、以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生“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经验,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操作要义主要体现在选择活动议题、创设活动情境、开展活动探究等环节。
(一)基于学科,选择活动议题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统领,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端点。
新课标下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研究【摘要】新时期,贵州省迎来了新一轮课改,为了改变许多学生认为政治科目难学且不感兴趣的现象,经过认真观察反复探究总结,采取恰当的方法,激活教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方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激活课堂自主学习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之余,我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意见,有大部分学生反映政治难学,对于这门课没有多大的兴趣,有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最后找到了一些适合本学科教学的策略: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恰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团结协作的浓厚氛围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激活课堂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以讲为主,可在讲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征,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反而会使学生厌烦政治这门课程,因而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激活课堂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决定着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同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可是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激活课堂呢?在政治教学中激趣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利用时事热点、趣味哲理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学习兴趣。
例如《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先从学生熟知的电视节目开始引导,通过时政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到《焦点访谈》属于哪种民主监督方式?为什么备受众人关注?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都被这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课堂气氛得以提高,从而也可以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教学作好铺垫,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本来是有自力更生能力的,只是在长期的教师包办中,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罢了。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新课标是指新一轮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和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学生全面、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全面保障的标准。
高中政治课作为新课标重要的一环,其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新课标的背景出发,探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新课标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政治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新课标要求政治课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实际上很多政治课教学要么只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要么只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整体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无法有效地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对政治课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落实这些要求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1.优化课程设计政治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优化课程设计是关键。
要充分利用新课标提供的课程资源,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前瞻性,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的政治热点和前沿问题。
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政治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丰富课程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注重政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协调配合,结合跨学科知识,增强政治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政治现象。
2.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政治课教学应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自治性学习等,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
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批判性、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公民。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研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案设计作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思想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的研究。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意义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而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
因此,优质的教案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教案设计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目标和内容。
通过教案设计,教师可以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需求。
其次,教案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新时代的思政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而教案设计可以通过活动设计、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思考和讨论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再次,教案设计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引导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案设计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教学反馈和调整。
最后,教案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判断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通过教案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考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的原则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需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案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教案设计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精神、历史意识和国家意识。
2. 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
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是对学生的情感特点和情感变化规律的研究,旨在通过合理
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与意义。
思
想政治课情感教学既包含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又涉及到对学生消极情感的疏导和转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巧妙性。
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积极情感的体验。
通过丰富多样的
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伟大实践。
在中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思想政治课相关的优秀文艺作品、英
雄人物的事迹等,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产生共鸣和赞叹,从而激发他们对
思想政治课的热爱和兴趣。
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也需要注重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只有将情感教育与学科知识相结合,才能使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和实践时,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信仰,提高学生对
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真切感受思想政治课知识的魅力与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政治课教学的研究
摘要:初中政治课教学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中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
怎样在新课标下搞好政治课教学,是值得我们政治老师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政治课教学研究
一、对新课标特点的认识
1.课程目标的构建突出了最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一般而言,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知、情、行三个环节,学生的品德和心理发展相应地也应该是以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为主体的综合发展。
但是,在这三者之中,认知是“导向”而非“主导”,更应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
因而,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绪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
2.课程内容的设计形式更加新颖
过去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是按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形式来
限定课程内容的。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完全改换了这种方式,而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这样,就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大的空间。
内容标准部分由学习领域(如心理、道德等)而至学习主题(如认识自我、学法用法等)再至目
标要素(如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等),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者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
3.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同时,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合理的想象,提倡探索精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讨论、调查、查阅资料、访谈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4.体现了评价标准多元性的要求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
和具体的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描述性评价、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课过程
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
通过这种评价,一方面,让学生可以以自我记录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又发展了学生评价自己作品的技能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识奠定了基础。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实践
1、大胆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老师只是导演、是配角,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大胆转变自己的角色,要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等方式,要善于扮演导演角色把学生推上“舞台”由他们去“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同时老师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真正做到活而不乱,一堂课就在这样浓烈的学习氛围中、秩序井然地得以完成,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认真组织课堂的讨论活动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新教材中讨论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教授中一定要认真组织。
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论题进行讨论,教师适当的给各小组进行理论指导,不断的引导他
们得出观点,并尊重和支持他们具有个性的观点,最后让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给全班同汇报他们的结论或观点。
这样做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流技巧等多维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更能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动,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3、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我们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生会自主学习。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调查式等方式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对一些主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谈他们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样,会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社会现实及自我成长的问题,促使他们个性的成长,锻炼全面的素质能力,而不是将书本中的内容作为教条来死记硬背。
4、运用多元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日益暴露出其诸多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十分必要。
新课标强调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看学生
掌握了多少知识。
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做法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引入综合性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比以往单一以作业、期中、期末三大块为总评依据的做法相对合理些,该综合性评价体系是在原有的考核项目中多加了课堂纪律情况、课堂主动参与能力、作业完成情况、品行表现、环保意识等新因素。
与新课标提倡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原则更加贴近了,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才能符合新形势下人才观的要求,达到与时俱进。
以上是本人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希望每一位站在一线的教师都能拿出自己实施新课标的想法和做法,共同探讨,为今后对新课标能更好地实施提供有力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