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述

合集下载

《道路交通管理》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管理》教学大纲

《道路交通管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本科公安类专业教学对象:公安专业本科生教学时数: 34编写人:一、【教学总体要求】《道路交通管理》适用对象为全日制本科交通管理专业学生。

计划课时为34学时,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新鲜经验,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交通管理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

掌握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从事交通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对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内容、组织机构设置、交警队伍建设以及各业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全面深刻地认识,能够适应新时期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践需要和进一步从事交通管理研究工作。

二、【教学课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第一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述”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建立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了解道路交通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各章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紧紧围绕道路交通管理这个主题,让学生重点掌握交通管理的概念、交通管理的目的、交通管理的基本原则、交通管理的组织机构、交通管理的职责权限、交通管理的内容、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等知识要点。

难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涉及的内容多,条目繁琐,政策性、法律性强,在教与学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节道路交通一、道路交通的概念(一)道路概念(二)交通概念(三)道路交通概念二、道路交通的类型三、道路交通的特性(一)道路交通是人们最基本的交通方式(二)道路交通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三)道路交通是面交通方式(四)道路交通工具分布和环境复杂多样(五)道路交通是混合交通、平面交叉,交通干扰大四、我国道路交通现状及发展态势(一)我国道路交通现状(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原因(三)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态势第二节道路交通管理一、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一)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二)道路交通管理的涵义二、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和目的(一)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二)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三、道路交通管理基本原则(一)社会化管理原则(二)依法严格管理原则(三)以人为本管理原则(四)科学管理原则(五)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四、道路交通管理的组织机构(一)道路交通管理的组织机构的含义(二)道路交通管理组织机构构成要素(三)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组织机构的类型五、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历史沿革(一)中国古代的道路交通管理(二)我国近代的道路交通管理(三)我国现代道路交通管理第三节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一、道路交通管理权限(一)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责(二)道路交通管理的权限(三)法律责任二、道路交通管理的内容(一)车辆与驾驶人管理(二)指挥与疏导交通(三)纠正和查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四)处理交通事故(五)维护道路治安(六)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七)设置与维护交通安全设施(八)开展道路交通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三、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一)宪法(二)有关道路交通管理的法律(三)有关道路交通管理或含有道路交通管理内容的行政法规(四)道路交通管理行政规章(五)地方交通管理法规和地方道路交通管理行政规章(六)涉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第四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概述(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概念(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意义(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原则(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依据(五)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分类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组织(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组织机构(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工作程序(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后评估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内容(一)道路交通情况实地调查(二)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三)道路交通需求及交通安全发展趋势分析(四)道路交通安全改善实施方案(五)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和组织措施思考题:1.什么是道路交通?2.什么是道路交通管理?3.道路交通管理的内容有哪些?4.什么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第二章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道路基本知识、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种类,掌握交通设施的设置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车辆,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下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机动车是指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二)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

第四条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机关、军队、团体、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经常教育所属人员遵守本条例。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

第六条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第七条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

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

遇到本条例没有规定的情况,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第八条本条例由各级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第二章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第九条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

第十条指挥灯信号:(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二)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三)红灯亮时,不淮车辆、行人通行;(四)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五)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有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前两款规定亦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第十一条车道灯信号;(一)绿色箭头灯亮时,本车道准许车辆通行:(二)红色叉形灯亮时,本车道不准车辆通行。

2023年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2023年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2023年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确保交通安全与畅通,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道路交通活动,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行为及交通设施的设置和管理。

第三条道路交通管理应遵守以下原则:1. 安全为先,确保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2. 便捷为主,提供便利的道路交通条件;3. 环保为重,鼓励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污染;4. 公平公正,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道路交通管理应采取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第五条政府是道路交通管理的主体,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监管,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章交通信号与标志第六条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道路交通流量、车辆种类和道路环境,确保交通流畅与安全。

第七条交通标志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明确要求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义务与禁止行为,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

第八条机动车应按交通信号指示和交通标志执行相应的行驶、停车、变道等操作,不得违反信号灯和标志规定。

第九条非机动车和行人应按规定通行,遵守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规定,不得随意穿越马路、闯红灯等违法行为。

第三章机动车管理第十条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应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保护交通安全和环境。

第十一条机动车应注册登记并办理年检、保险等事项,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才能上路行驶。

第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持有有效的驾驶证,不得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机动车应按时缴纳车辆税费、停车费等,禁止违法停车、逃费等行为。

第十四条机动车应按规定使用安全设施和装备,加强车辆维修保养,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第四章非机动车管理第十五条非机动车驾驶人应持有有效的非机动车驾驶证,不得擅自改装车辆、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机动车辆行驶秩序,保障交通安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机动车辆的交通安全管理,包括机动车辆的行驶、停放、维护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应依法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交通安全环境改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第二章车辆安全第四条机动车辆的制造、进口、销售、注册等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经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检验合格。

第五条机动车辆的车身、底盘、发动机、制动器、转向器等关键部位必须符合车辆安全要求,不得存在安全隐患。

第六条所有机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检验,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正常。

第七条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对车辆的安全性能负有维护和保养的责任,及时修理故障,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第八条机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得搭载超员,不得超速行驶,不得酒后驾驶,不得违反交通信号,必须按照规定规范行驶。

第三章驾驶人安全第九条驾驶人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必须持有符合规定的机动车驾驶证,并严格遵守驾驶证的使用规定。

第十条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不得酒后驾驶,不得疲劳驾驶,不得超速行驶,不得逆向行驶,不得违规变道等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驾驶人在驾驶机动车辆时应当服从交通信号,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距,保证安全行车。

第十二条驾驶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当立即停车,如实报案,保护现场,并配合交警的处理。

第十三条驾驶人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紧急制动、紧急避让等措施,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四章交通管理第十四条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监管和巡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

第十五条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机动车道路的维护,保障道路的通行条件,保障交通安全。

第十六条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拥堵时,应当及时组织疏导交通,保障交通畅通。

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

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道路交通管理权限划分
3.纠正和处罚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1)检查权。 交通民警在道路上 执勤执法时
有权指挥机动车驾驶人立即停车
接受检查和处理
3.纠正和处罚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2)滞留权。
对于无证驾驶或者违法行为尚 未消除,不能立即放行的车辆
可以采取滞留措施
将车辆移至不妨碍 交通的地点停放
3.纠正和处罚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2)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人 处以罚款或者暂扣驾驶证处罚的
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

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二)道路交通管理权限划分
(3)对处以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
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交通管理部门
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作出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 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验。
我国的驾驶 证审验制度
与驾驶人交通安全 违法累积记分制度
(3)累积记分制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4条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 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 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 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重
(2)批准 不符合法
定条件的 机动车
安装、使用警车、 消防车、救护车、 工程救险车的警报
器、标志灯具
喷涂 标志 图案

(3)为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 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人员
发放机动车 驾驶证的
1.行政责任
(4)不执行罚 款决定与罚款收
缴分离制度
或者不按规定将依法收取的

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培训教材

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培训教材

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培训教材第一章:道路交通安全概述道路交通安全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本教材旨在系统地介绍和培训道路运输交通安全知识。

第二章:交通法规与道路标识2.1 交通法规概述2.1.1 交通法规的重要性2.1.2 交通法规的法律效力2.1.3 交通法规的适用范围2.2 交通法规的主要内容2.2.1 驾驶证相关法规2.2.2 交通信号灯法规2.2.3 超速行驶法规2.3 道路标识与标线2.3.1 交通标志牌2.3.2 道路标线2.3.3 路口标线第三章:安全驾驶技能3.1 车辆的安全检查与日常维护3.1.1 检查轮胎胎压3.1.2 检查车辆照明设备3.1.3 检查制动系统3.2 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3.2.1 规避危险驾驶行为3.2.2 维持车距和减速控制3.2.3 合理使用车道3.3 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安全驾驶技巧3.3.1 雨天行车3.3.2 雾天行车3.3.3 夜间行车第四章:紧急事故处理与逃生技巧4.1 紧急刹车与躲避危险4.1.1 紧急刹车技巧4.1.2 避开障碍物的方法4.1.3 高速公路上的紧急躲避4.2 火灾事故处理与逃生4.2.1 车辆火灾应对措施4.2.2 乘车人员逃生技巧4.2.3 保持冷静与迅速撤离4.3 水险事故处理与逃生4.3.1 水险事故预防措施4.3.2 汽车进水应对策略4.3.3 水险逃生技巧与自救方法第五章:客车安全与乘客服务5.1 客车安全检查与维护5.1.1 客车底盘检查5.1.2 客车车体检查5.1.3 客车设备检查5.2 乘客服务与管理5.2.1 客车安全宣传与教育5.2.2 客车安全驾驶技巧培训5.2.3 乘客紧急情况处理指南第六章:货车运输安全管理6.1 载货车辆安全运输要点6.1.1 货物装载与固定措施6.1.2 载货车速度与车距控制6.1.3 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6.2 载货车辆安全行驶技巧6.2.1 货车行驶防滑措施6.2.2 货车超车技巧6.2.3 高速公路货车行驶注意事项结语:通过本教材的学习,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将能够全面了解交通法规和道路安全标识,提高驾驶技能并掌握应对紧急事故的处理与逃生技巧。

道路交通控制

道路交通控制
交通信号旳显现皆受制于已形成旳交通需求而变化,是被动旳控制交通流 旳变化。
(2)主动式控制—交通自动化途径诱导系统
第三节 道路交通控制基础理论
一、交通流理论
(1)交通流3要素
交通流量:单位时间内经过道路某断面(或路段或车道)旳车辆数。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年交通量
q = N/T q:交通流量 N:车辆数 T:统计交通流量旳时间范围
第二节 道路交通控制旳类型
一、交通控制旳基本类型
1、以交通限制为主旳控制——交通标志 标线 交通岛等;时空分离 2、以信号灯指示为主旳控制——时间分离 渠化交通是基础
3、以交通情报信息传递为主旳控制-交通诱导控制——发展方向
二、自动控制旳分类(信号指示控制)
1、按控制区几何特征划分 (1)单点信号控制 (2)干线协调控制 (3)网络协调控制
(3)车辆换算系数 原则为当量小客车 小客车:1.0(≤19座客车或≤2t旳货车) 中型车:1.5(>19座旳客车或2t<载质量≤7t旳货车) 大型车:2.0(7t<载质量≤14t旳货车) 拖挂车:3.0(14t<载质量旳货车)
2、服务水平
是指衡量交通流运营条件以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旳服务质量旳一项指标, 一般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以便等指标 来拟定。反应了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营服务旳质量水平。
做控制前先搞清楚旳东西
交通拥堵——现象
交通拥堵:交通需求(一定时间内想经过某条
道路旳车辆数)超出某条道路旳交通容量(一定 时间内该条道路所能经过旳最大车辆数),超出 部分交通滞留在道路上旳交通现象。
为何?
过分集中(供求关系不平衡)
交通秩序混乱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交通有序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应当贯彻预防、安全、公平、便利、高效、服务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所有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

第四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通行道路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并完善交通管理机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落实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推进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和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法制化。

第二章驾驶机动车第五条驾驶机动车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交通信号,谨慎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驾驶机动车的人员应当持有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严禁饮酒后驾驶。

机动车驾驶证发放和管理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第七条驾驶机动车时,应当按照规定系好安全带,车辆上应当配备必备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导航仪、安全气囊等。

第八条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按照所在道路的规定行驶,并根据车速、交通信号和道路状况保持车距,不得在机动车道上逆行、穿插或者违规停车、占用非机动车道,以及不得拼车、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遵守行车优先原则。

第三章使用非机动车第九条使用非机动车应当尽量靠右行驶、人车分离,不得在机动车道、行人道上行驶,不得与其他非机动车或机动车违规竞争,应当按照所在道路的规定行驶。

第十条使用非机动车时,应当佩戴安全头盔,踩好刹车,车辆应当配备必备的安全设施和装备,保证安全行车。

第四章行人第十一条行人应当遵守交通信号规定,不得乱穿道路,不得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行走,不得挂占道路,应当按照行人道的规定行走。

行人不得依靠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行驶,不得乘坐或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碎、剧毒等危险物品通过道路。

第五章道路交通管理第十三条对于交通事故,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及时救护伤者,维护交通秩序,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控制PPT课件

道路交通控制PPT课件
4
2、按控制的原理划分 (1)定时控制—— 单点定时 单点多时段定时 多点脱机优化(网络多时 段定时) (2)感应控制——半感应 全感应 (3)自适应控制——干线 区域,随交通流适时变化
3、按控制的思想划分 (1)被动式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通过路边装置和设备,如信号灯、固定或可变信息标志板等提供信息,达 到对交通流进行时间分离和控制的目的。
9
(3)车辆换算系数 标准为当量小客车 小客车:1.0(≤19座客车或≤2t的货车) 中型车:1.5(>19座的客车或2t<载质量≤7t的货车) 大型车:2.0(7t<载质量≤14t的货车) 拖挂车:3.0(14t<载质量的货车)
10

2、服务水平
是指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以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 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间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 来确定。反映了道路在某种交通条件下所提供运行服务的质量水平。
7
(3)车头时距与车头间距 车头间距是交通流中连续2辆车之间的距离,用2辆车相同部位的间距 来度量。 是距离参数,用m表示。测量麻烦。 车头时距是交通流中连续2辆车通过车道或道路某一点的时间差,用2 辆车的相同部位来度量。 时间参数,用s表示。测量简单。
流率(辆/h)= 3600 / 车头时距(s/辆)
交通信号的显现皆受制于已形成的交通需求而变化,是被动的控制交通流 的变化。
(2)主动式控制—交通自动化路径诱导系统
5
第三节 道路交通控制基础理论
一、交通流理论
(1)交通流3要素
交通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或路段或车道)的车辆数。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年交通量
q = N/T q:交通流量 N:车辆数 T:统计交通流量的时间范围

《交通管理与控制》大学笔记

《交通管理与控制》大学笔记

《交通管理与控制》大学笔记第一章:导论一、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1. 定义: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一种综合性活动,它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交通流进行有效的引导、调节和监督,以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 目的:-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 保障行车和行人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 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 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3. 范畴:- 交通规划:长期和短期的交通系统规划。

- 交通设计:道路、交叉口、交通设施的设计。

- 交通组织:交通流线的规划和实施。

- 交通控制:信号控制、交通诱导、交通管制。

- 交通服务:信息服务、紧急救援、停车管理。

二、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发展历程1. 传统阶段:- 特点:主要依靠增加道路基础设施来满足交通需求。

- 不足:忽视了交通管理的有效性,导致道路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现代阶段:- 特点:开始重视交通系统的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交通规划和控制。

- 成就:交通流量分配趋于合理,交通拥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3. 智能化阶段:- 特点: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 趋势: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如智能信号控制、车联网、自动驾驶等。

三、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任务与目标1. 基本任务:- 分析交通需求,优化交通流结构。

- 制定交通政策和规划,指导交通建设和发展。

- 组织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实施交通控制,保障交通秩序。

- 监测交通状况,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和突发事件。

2. 目标:- 实现交通供需平衡,减少交通拥堵。

- 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降低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出行。

- 提升交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四、交通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1. 主要内容:- 交通规划:包括交通需求预测、网络规划、交通政策制定等。

- 交通设计:考虑道路线形、交叉口设计、交通标志和标线等。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道路交通安全规划

公安
政府领导组织
科研
交通
会同
教育
规划 建委
监察
医疗 农机
其中,既有把握方针、政策的领导,又有
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既有专业部门的 承办,又有具体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
(二)编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 必要性
(1)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条第2款规定:县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 通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 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1.根据规划区域分类
(4)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规划通常在国家行
政区域范围内编制,指导全国的道路交通 管理工作。
2.根据规划年限分类
近期规划(3至5年) 中期规划(6至10年) 远期规划(11至15年)
(1)近期规划
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对规划区域道路交通安 全数据及其管理现状的分析和道路交通环境 的实地调查,分析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水 平、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上级或同 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确定的战略目 标,提出规划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分期实施 目标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规划方案,提 出分期实施建议及相应的资金估算,并对道 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规划进行综合评价。
(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依据
3.相关规划 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
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公路网规划, 以及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相协调。
(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依据
4.区域状况 按照所在区域的交通特点以及交通安全状
况准确定位,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目标。 5.体现阶段性 在不同阶段建立相对应的交通安全管理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四)货运汽车车厢内载人超过六人时,车辆和驾驶员须经车辆管理机关核准,方准行驶;
(五)机动车除驾驶室和车厢外,其他任何部位都不准载人;
(六)二轮、侧三轮摩托车后座不准附载不满十二岁的儿童。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
编辑本段第六章
第六章车辆行驶
第三十四条
车辆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分道行驶:
第七章
第六十三条
第六十四条
第六十五条
第八章
第六十六条
第六十七条
第六十八条
第六十九条
第七十条
第七十一条
第七十二条
第九章
第七十三条
第七十四条
第七十五条
第七十六条
第七十七条
第七十八条
第七十九条
第八十条
第八十一条
第八十二条
第八十三条
第八十四条
第八十五条
第八十六条
第八十七条
第八十八条
第十章
第八十九条
第九十条
第九十一条
(一)直行信号:右手持棒举臂向右平伸,然后向左曲臂放下,准许左右两方直行的车辆通行;各方右转弯的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二)左转弯信号:右手持棒举臂向前平伸,准许左方的左转弯和直行的车辆通行;左臂同时向右前方摆动时,准许车辆左小转弯;各方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自行车、三轮车不准安装机械动力装置。
第二十条
机动车必须按车辆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接受检验,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行驶。
第二十一条
汽车、拖拉机拖带挂车时,只准拖带一辆。挂车的载质量不准超过汽车的载质量。连接装置必须牢固,防护网和挂车的制动器、标杆、标杆灯、制动灯、转向灯、尾灯,必须齐全有效。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课件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课件

安技科
维修厂安全管理 领导小组
班组安全监 督员
企业全员
班组安全监 督员
2.安全技术科的职责 安全技术科既是企业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又是企业的
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所以安全技术科的职责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委 员会的决议,代表安全管理委员会管理好全企业的交通安全工作和其他安 全工作
3.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①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②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③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经历 ④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三、交通安全管理构成体系
人员是交通安全工作的主体;道路是安全行驶的基础;车辆是 交通安全的关键;法规是搞好交通安全管理的手段和依据。
完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如图1-1所示。 主体
关健

法规


手段和依据
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1986年10月7日国务院下达了国发[1986]94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改 革道路交通管理体系的通知》,通知规定全国城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划归 公安部统一管理。198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正式设立了交 通管理局,统一管理全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和平时期的最大公害
一、国外交通安全概况
1.交通事故的统计数字
1886~1989年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大约在2500多万人,20世 纪70年代以来,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在35万人,伤约在1000万人 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 约在5500万起,其中死亡30万人,受伤800万人,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 管疾病而居第二位。这个数字相当于每2min全世界死于车祸的就有1人, 每4s车祸致重伤的就有1人。所以,人们把导致交通事故的汽车又称之 为“行驶的棺材”。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教材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道路交通环境概述道路交通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养良好的交通道德观念,本教材特编制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教材,旨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

第二章:道路交通法规2.1 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法规是国家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

它的制定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行人、车辆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与利益。

2.2 交通标志和标线交通标志和标线是指示道路行车和行人通行的重要指示。

合理正确地理解和遵守交通标志和标线,能够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2.3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控制车辆和行人通行起到关键作用。

学习和遵守交通信号灯的红黄绿交通指示,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行人交通安全知识3.1 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作为道路交通的参与者之一,行人要时刻保持警觉和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让自己和他人的行动更加安全。

3.2 行人交通安全的基本要求行人应该走人行道,过人行横道,遵守交通信号灯等基本要求,确保自己的安全。

3.3 行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在特殊情况下,行人需要灵活运用一些交通规则和技巧,如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做出反应,保障自己的安全。

第四章: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知识4.1 机动车驾驶人的行车安全常识机动车驾驶人在上路行车前需要掌握一些行车安全常识,如检查车况,调整座椅和安全带等。

4.2 道路交通规则机动车驾驶人需要掌握并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如速度限制、禁止倒车等,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4.3 驾驶技巧和安全驾驶要点机动车驾驶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驾驶技巧,如判断车速和距离、正确超车等,以提高行车安全水平。

第五章:交通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知识5.1 交通事故的成因与防范交通事故的成因有很多,理解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原因对提高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1988年3月9日国务院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车辆,是指道路上行驶的下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机动车是指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二)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

第四条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机关、军队、团体、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经常教育所属人员遵守本条例。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力。

第六条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第七条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

借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

遇到本条例没有规定的情况、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第八条本条例由各级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第二章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第九条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

第十条指挥灯信号:(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二)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三)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四)绿灯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方向通行;(五)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到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前两款规定也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第十一条车道灯信号:(一)绿色箭头灯亮时,本车道准许车辆通行;(二)红色叉形灯亮时,本车道不准车辆通行。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知识模版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知识模版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知识模版第一章:道路交通事故概述1.1 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和特点1.2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危害1.3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和统计分析第二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2.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和目标2.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要素2.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第三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3.1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概述3.2 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3.3 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处罚的规定3.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和责任追究第四章:道路交通安全设施4.1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种类和意义4.2 道路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使用4.3 道路交通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第五章:驾驶员的安全常识5.1 驾驶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要求5.2 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常识5.3 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和酒驾防范第六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与宣传6.1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6.2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3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的形式和方式第七章: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7.1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应急处理流程7.2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保护和伤员救助7.3 道路交通事故的记录和报警程序第八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挑战和对策8.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挑战和问题8.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改进和创新8.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和借鉴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评估和监督9.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9.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考核制度9.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质量改进和持续发展第十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案例分析10.1 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意义10.2 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流程10.3 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的经验总结和启示结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以上是一个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知识模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补充和修改,帮助人们全面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以及公共广场、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车辆,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下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一)机动车是指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二)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三轮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

第四条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五条机关、军队、团体、企业、学校以及其他组织,应当经常教育所属人员遵守本条例。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劝阻和控告的权利。

第六条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第七条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

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

遇到本条例没有规定的情况,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第八条本条例由各级公安机关负责实施。

第二章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第九条交通信号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指挥棒信号、手势信号。

第十条指挥灯信号:(一)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二)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三)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四)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五)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右转弯的车辆和T形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辆,遇有前款(二)、(三)项规定时,在不妨碍被放行的车辆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可以通行。

前两款规定亦适用于列队行走和赶、骑牲畜的人员。

第十一条车道灯信号:(一)绿色箭头灯亮时,本车道准许车辆通行;(二)红色叉形灯亮时,本车道不准车辆通行。

道路交通控制详解

道路交通控制详解

第二节 道路交通控制的类型
一、交通控制的基本类型
1、以交通限制为主的控制——交通标志 标线 交通岛等;时空分离 2、以信号灯指示为主的控制——时间分离 渠化交通是基础
3、以交通情报信息传递为主的控制-交通诱导控制——发展方向
二、自动控制的分类(信号指示控制)
1、按控制区几何特性划分 (1)单点信号控制 (2)干线协调控制 (3)网络协调控制
二、道路交通控制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城市主要功能之一
2、作用
减少交通事故
缓和交通拥挤
减低环境污染
节省能耗
提高公共运输系统的吸引力和效率 优化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管理
三、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
(一)普遍的发展 1、交通信号灯的诞生 2、定时控制向协调控制的发展 3、车辆检测器和感应信号控制器的诞生 4、模拟计算机的应用 5、数字计算机的应用 TRANSYT SCOOT SCAT
分级: 美国分为A-F共6级 A级:交通量很小,交通状态自由流; F级:交通流处于强制状态,时走时停,极不稳定。交通量和速度同时由大变 小,直至为零,交通密度随交通量的减少而增大。 我国分为4级,一级相当于美国的A级,二级相当于美国的B级,三级相当于美 国的C、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级。
第四节 交通拥挤与道路交通组织
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1、通行能力概述 (1)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指道路能够疏导或处理交通流的能力。 我国的定义:道路上某一车道某一点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 最大交通实体(车辆或人)数,用辆/h或小客车为单位(pcu)。
(2)分类 基本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 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的人或车辆的 最大小时流率。 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 ,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的期望能通过的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 率。 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 ,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9.过铁路道口规则
机动车通过铁路道口时,应当按照交通信号 或者管理人员的指挥通行;没有交通信号 或者管理人员的,应当减速或者停车,在 确认安全后通过。 10. 机 动 车 遇 行 人 横 路 让 行 规 则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 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
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 横 过 道 路 , 应 当 避 让 。

①在划有导向车道的路口,按所需行进方向驶入 导向车道; ②准备进入环形路口的让已在路口内的机动车先 行; ③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转弯时 开启转向灯,夜间行驶开启近光灯; ④遇放行信号时,依次通过; ⑤遇停止信号时,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 止线的,停在路口以外; ⑥向右转弯遇有同车道前车正在等候放行信号时, 依次停车等候; ⑦在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 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相对方向行驶的 右转弯机动车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3.超车规则 超车:在没有道路中心线或者同方向只有一条 的道路上,后车从前车的左侧超越的行为(如果 从前车右侧超越,属于违法超车,不要与违法变 更车道相混淆)。 《交通安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 超车: (1)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 (2)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 (3)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 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 (4)行经铁路道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 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 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秩序的管理 (二)对行人、乘车人和候车人的秩序管理 (三)对非交通性障碍的管理 (四)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 (五)道路治安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道路交通管理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交通、道路交通的概念,掌握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内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基本内容。

难点: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4学时第一节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概念 (2)第二节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能 (6)第三节道路交通管理的方法 (7)第四节道路交通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 (10)第一节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概念一、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一)道路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然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二)交通交通是指借助某种运载工具,通过某种运行转移的方式,实现人或物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

简单地说交通是各种运输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交通包括铁路、道路、航空、管道、邮电和通信等内容。

运载手段是指飞行器、车辆、轮船、管道等。

运载方式是指铁路、道路、航线、管线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快捷、高效、安全、便利的交通方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

(三)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是人类为达到生活、社会生产、交换交往过程中人或物空间位置转移的目的,而由人、车、道路等因素,按照逻辑统一要求构成的一个动态符合系统。

是现代大交通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交通是指人或物以道路为活动场所,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过程。

它具有区别其他交通方式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1.道路交通是人们最基本的交通方式。

自从有了人类就出现了道路,凡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可以没有铁路、码头和机场,但必然要有道路。

因此道路交通的历史最早。

道路网遍布各地,四通八达,覆盖区域大,铁路、水运不能到达的地方,道路可以到达,因此道路交通的应用最广泛。

一天没有道路交通,社会就一天无法运转,道路交通是一种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最基本的交通方式。

道路交通是每天参与人数、次数最多的,人们一刻也无法离开的交通方式。

2.道路交通是一种门到门的交通。

道路交通比其他交通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最大限度地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3.道路交通是现代交通(如铁路、航运、航空等) 的接口网络,是贯穿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中枢,具有其他交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4.道路交通工具多样化、私有化。

为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生产需要,道路交通工具呈现出功能独特、种类繁多的现象。

不同用途的汽车有上百种,已经将生活、生产和交通三大功能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随着汽车走入家庭,汽车私有化比例急剧增加,开车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产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道路交通的原始投资少,驾驶技术容易掌握,广大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和使用,相当比例的汽车、摩托车和非机动车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代步工具。

(四) 道路交通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是指为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高效、便捷、低公害、低耗能的目标,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下,对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交通环境等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

该定义有如下五层含义:1.道路交通管理的目标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高效、便捷、低公害和低耗能。

2.道路交通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职能部门。

与此同时,道路交通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而,从广义上来讲,道路交通管理的主体是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主的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综合力量。

3.道路交通管理的客体是道路交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道路交通管理的客体,从其外在形式上看,是由人、车、路、交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而从其内在实质上看,是由受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所调整和保护的各种道路交通法律关系构成的。

4.道路交通管理的依据是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

道路交通管理的依据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为立法主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的法规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包括公安部制定的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府规章);第二部分是与道路交通管理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部分是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技术规范(如《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等)。

5.道路交通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协调、控制。

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国家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部门在交通管理过程中,是通过协调、控制道路交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达到要素间有序的动态平衡。

二、道路交通管理的性质道路交通体现在道路交通管理关系上就是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

一方面发生交通元素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还要产生人与车辆、道路、交通环境之间的时间、空间等自然关系。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道路交通管理的任务就是不断调整和处理道路交通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这就决定了道路交通管理具有管理的二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正确地把握道路交通管理的二重性,就要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道路管理的客观规律。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致的,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使道路交通管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和市场经济服务;只有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核心,才能有效的协调交通活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此可见,道路交通管理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不可分的。

主要有以下性质:1.法律性。

道路交通管理的过程,实质就是依照法律规定执行和实施交通管理的过程。

2.社会性。

道路交通管理与社会每一个参与交通活动的人员密切相关,其工作涉及社会方方面面。

3.目的性。

道路交通管理是通过科学的组织方法,实施有效的可行性方案,使道路交通达到安全、畅通、高效、低耗能、低公害的综合性要求。

4.针对性。

道路交通管理过程,是针对道路交通区域内的实际交通状况和存在问题,确定采取各类治理措施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5.科学性。

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工程技术。

管理过程的决策、方案的制定,措施的贯彻要有科学依据,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6.突变性。

道路交通在社会运转中具有纵横联动的功能,社会运转发生某种突变,都会马上涉及道路交通,道路交通管理必须有适应和应变能力。

三、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是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人、车、路、环境等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本身不能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而只有当这些具体事物参与了道路交通活动,成为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所规范的道路交通法律关系的构成因素时,才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

具体来说:(一)交通行为人凡是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人,都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

对道路交通行为人的管理,是指对参与交通活动的人员、团体、单位的交通行为,依法进行有效的宣传、协调、组织、监督和控制。

人是交通活动的主体,因此,必须把对交通行为人的管理放在首位。

(二)车辆凡是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

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对车辆进行管理和控制。

车辆是道路交通的工具,因此,必须把车辆放在道路交通管理的源头地位。

(三)道路对道路实施的交通管理,主要是对道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管理,以保障道路的性质、功能与道路交通需求、供应相适应,保障对道路的科学、有效使用。

道路是道路交通的载体,是实现道路交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要把对道路的管理放在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地位。

(四)道路交通环境凡是对正常的道路交通活动有影响的物体和行为环境,都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

对道路交通环境的管理,主要是对道路的三维空间及周边建筑、视觉污染等与交通活动直接相关的物体及行为环境进行监督与管理。

由于现代道路交通环境对现实道路交通管理目标影响很大,因此,现代道路交通管理必须不断强化对道路交通环境的管理。

四、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道路交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依法管理和科学管理,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高效、便捷、低公害、低能耗的目的。

这是人们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道路交通管理之所以与企业管理有着本质的不同,就在与企业管理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道路交通管理则是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为目的。

公安交通管理是国家公安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管理目的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必须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第二节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能一、道路交通管理的内容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社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行政管理工作。

从总体上讲,公安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秩序管理。

包括路面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指挥和调度、道路交通警卫以及道路交通设施的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车辆和其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建设;交通管理行政审批与审核;处置道路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道路交通管理科学研究及应用。

二、道路交通管理的职能为了切实有效地完成道路交通管理的各项任务,公安交通管理必须充分发挥以下职能:(一)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道路交通管理的行政管理职能,是通过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具有的政府行政职权,充分运用各种行政管理手段,对道路交通管理对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执法职能,是通过执行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严格依法管理来实现的。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民警,必须全面、准确地掌握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依法维护广大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履行执法义务和责任。

(二)宣传和指导职能道路交通管理的宣传职能,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使广大的道路交通参与者具有良好的交通道德水平,借助多种途径进行的交通安全宣传管理活动。

道路交通管理的指导职能,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组织群众性的交通安全活动,对广大群众的交通活动进行引导和指导。

道路交通管理的指导职能是和宣传职能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三)组织和控制职能道路交通管理的组织属于宏观管理方法,是指公安部交通管理部门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对辖区内路网、区域道路交通实施的调控,通过不断优化交通组织实施,使道路交通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

道路交通管理控制属于微观管理办法.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对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交通行为及交通流所进行的调整与限制。

(四)监督和协调职能道路交通管理的监督职能,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交通管理的诸多特定对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进行检测、审验、核查、注册等管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