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程及其⾃动化专业⼈才培养⽅案电⽓⼯程及其⾃动化本科专业⼈才培养⽅案专业代码:080601⼀、培养⽬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发展,掌握电⽓⼯程及⾃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能⼒和⼯程实践能⼒,能够从事与电⽓⼯程及其⾃动化有关的设计、研发、系统运⾏、设备管理与维修、⼯程技术管理等⼯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素质应⽤型专门⼈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技术、电⽓控制、电⼒系统分析、计算机技术与应⽤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电⼦、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电⽓控制技术及电⼒系统分析的基本能⼒。
毕业⽣应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1、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等基本原理及应⽤;具备分析、设计、应⽤电⽓设备的基本能⼒。
2、掌握机电控制、⾃动化测试、电⼒电⼦技术及信息处理等⽅⾯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掌握设计和开发电⽓⼯程技术系统的⽅法和技能,能正确判断和解决⼯程实际问题。
4、具备应⽤计算机解决电⼒传输、电⼒转换以及电⽓控制等⼯程问题的能⼒。
5、掌握⼀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书刊。
6、跟踪专业理论前沿与发展,了解应⽤前景,发展动态和⾏业需求。
具有⼀定的科学研究、批判思维和较强的继续学习能⼒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较强的语⾔表达能⼒和沟通交流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8、达到与本专业相关⼯种的⾼级⼯以上技术⽔平,⾄少拥有⼀种职业技能证书。
三、专业⽅向1、电⽓⾃动化⽅向:学习和掌握电⼯理论、电⽓控制、电⽓测量、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具备电⽓⼯程技术分析和控制等基本能⼒,能够从事与电⽓⼯程有关的系统运⾏、⾃动化控制系统、电⼒电⼦技术、信息处理以及与计算机技术应⽤等⼯作。
2、电⼒系统及其⾃动化⽅向:学习和掌握电⼯理论、电⼒系统运⾏、控制及电⽓设备制造和应⽤等专业知识,具备电能⽣产、输配电⽹络的运⾏、规划、设计及管理的能⼒,能够在电⼒科研院所、⾃动化⾼新技术公司、电⼒公司等部门从事相关⼯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和知识,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传动和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和研发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优化。
3.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4.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能力,可以独立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际问题的解决。
5.具备良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二、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实习四个部分。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传动和自动控制等。
这些课程深入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核心理论和技术。
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
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项目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这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综合实习综合实习是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机会。
学生可以在电力公司、自动化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更好地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提升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和知识,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中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专业评估主要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评估。
学术成绩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成绩,实践能力包括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实习反馈,综合素质包括科研和创新成果、竞赛成绩等。
五、实施与展望该培养方案已经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具有社会和环境保护意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电气工程系统的设计实现、运维管理、安全保障和系统开发能力,能够清晰表达个人意愿并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个人能力,能够紧跟电气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如下目标:()理论基础扎实,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专业知识宽厚,能够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技术标准和现代化工具,设计、分析、解决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具备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坚持公众利益优先;()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适应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知识和能力。
二、培养要求经过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工程知识:掌握电气工程领域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电气工程系统设计实现、运维管理、安全保障和系统开发等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实际问题。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需的数学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能将上述知识用于表述科学问题和实际工程问题;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理论、工程电磁场原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能选择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分析复杂电气工程问题;掌握较宽泛的、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能将上述知识用于解决电气科学与工程实践问题;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知识,能将上述知识用于解决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系统维护、工程安装等复杂工程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学院介绍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位于杭州市小和山风景区内的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由1977年设立的电子工程系发展而来。
学院现已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
现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系统分析与集成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是浙江省属高校电子信息领域中最早拥有博士学位点和最早拥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有共享中科院院士1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和一批省部级学科带头人与优秀骨干培养人选;有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和副教授65人。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浙江省信息处理与自动化技术重中之重学科、浙江省通信与信息系统重点学科;浙江省光纤通信技术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学院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近年来获得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学院形成了有特色的科研方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200多项,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0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所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并富有创新意识。
近年来,在校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50多项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奖励。
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9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05人,博士研究生80人。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多年来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校友中涌现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专家及知名企业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时安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080601)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电气、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电气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维护管理工作,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特点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有:电气设计与制造业、信息产业、电力系统及运行部门、国家机关和科研院所、国防工业、现代化农业等。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训练,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面广,适应性强,又有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与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才能。
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供配电工程、电气测试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第1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能源、交通、工业制造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求,本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1.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2. 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设计、研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3. 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4. 熟悉国家有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政策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设置(一)公共基础课程1. 数学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 物理类:大学物理、电工基础等;3. 计算机类: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等;4. 外语类:大学英语等。
(二)专业基础课程1. 电路理论;2. 电子技术;3. 电机与拖动;4. 自动控制理论;5. 电力电子技术;6. 电力系统分析;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8. 模拟电子技术;9. 数字电子技术。
(三)专业核心课程1. 电气设备及系统设计;2. 电气设备及系统运行与维护;3. 自动化设备及系统设计;4. 自动化设备及系统运行与维护;5. 电力系统自动化;6.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7. 嵌入式系统设计;8. 电力市场。
(四)实践环节1. 金工实习;2. 电子工艺实习;3. 课程设计;4. 专业综合实践;5. 毕业设计。
四、培养措施1.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增设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就业机会;4.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五、评估与反馈1. 定期组织课程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培养效果;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以及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或行业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系统地掌握电路基础、电机学、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所需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受到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训练,做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掌握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运行与分析以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英语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必需电工理论、电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体系。
2)能力结构: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技术;能够发现和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中一些较简单的工程问题;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3)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具有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踏实的作风。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四、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核心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及PLC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实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电气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学生受到电机电器、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2、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3、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6、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学制、毕业最低学分、学位标准学制:4年(其中3年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1年到企业实习实践)毕业学分:170+3(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1学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学分,学科导论1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46.5学分)、学科基础课程(53学分)、专业课程(38.5学分)及企业学习环节(32学分)组成。
六、各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教学计划进程表学分)类、生物与医学类、自然科学类、哲学与社会科学类等五类Ⅱ类通识教育课程中各选2个学分部修满))分)八、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级工程学科,它集电气技术与控制自动化技术于一体,采取电气技术来解决控制自动化系统应用问题,从而形成以电磁能特性为基础的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和网络控制等多种技术,在实现高效检测、测量、调节、保护、检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
1.培养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具有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及自动化系统工程问题,具有应用研发能力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3.培养具有产品设计、系统实施维护等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
4.培养具有团队协作、创新设计能力的系统技术人才;
5.培养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创新型科技创新工程技术人才。
三、本专业课程设置
1.电气工程基础(电工学、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等);
2.过程控制原理;
3.自动化技术(应用控制器、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4.自动化系统开发、实施和调试;
5.电气设备及控制;
6.计算机系统与网络;
7.智能控制原理;
8.电气自动化系统实现;
9.电子设备设计与维护;。
个人完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个人完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学习计划篇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工学,电气信息类,080601)(高职本科类)(四年制)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第一线,从事实际岗位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系统、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pLc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系统运行、调试、维修维护、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自动生产线、电力电子、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微机测控、信息处理、管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维护、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系统、pLc应用、微机监控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自动生产线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
4.获得较好的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维护、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专业工程实践训练。
获得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岗位技能证书(中、高级维修电工,电子eDA,pLc 应用能力等技能证书,至少一种)。
5.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获得国家计算机考试等级证书。
6.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7.初步具备一定的科技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控制、c 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eDA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微机监控技术、过程控制工程与装置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080601)(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表一一、培养目标(Educational Aims)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实验分析、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This program aims at cultivating advanc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at are adaptive to th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well developed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rt and labor. Students from this program should possess solid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rong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good humanistic sens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e able to engage in engineering design, system operation, experimental analysi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可细化为以下六点:To be specific,there are six aspects:1.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与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安全、法律、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在电气工程实践中运用自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吃苦耐劳,应用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自动控制和电气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 系统地掌握本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 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4.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6.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7.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育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掌握问题基本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育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育要求:本专业同学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掌握、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肯定的专业知识,使同学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掌握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掌握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
①总体培育四结合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所培育的同学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
②基础试验五步走专业基础试验教学采纳新的教学模式,即以培育同学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为目的设置试验课程和试验内容。
将专业基础试验分为由初级到高级五个训练平台,使同学受到电子工程实践、电工电子测量与试验技术、电子线路设计和CPLD 及电子CAD技术、单片机应用综合技术、电子线路综合设计等一系列的综合型、设计型训练。
③专业试验重技能新模式的专业试验教学旨在培育同学的工程实践技能、科学讨论技能和创新技能。
将专业试验根据技能培育目的分为课程试验〔如电机试验、微型计算机技术试验、电力电子及计算机掌握技术试验等〕和独立开设的专业综合试验〔电力系统继电爱护综合试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试验、电力系统检测试验、电力系统综合设计、水电站运行仿真培训等〕。
④知识视野跟前沿开设反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科技前沿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的特色选修课,以及交叉学科概论选修课,以开阔同学的视野,了解当今科技前沿。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习计划2高校是人生的关键。
这是由于,进入高校是你究竟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赶自己的抱负、爱好;这是你一生中最末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教育,这是你最末一次能够全新建立你的知识基础;在这个阶段里,全部高校生都应当仔细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他们成为将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全部高校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末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懊悔莫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自动化、电机学、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综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科学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1、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有:主要课程有:工程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机学、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概论、电力拖动基础、微机保护、电气安全、现代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智能电器原理与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煤矿供电(特色课程)、煤矿固定设备(特色课程)以及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设计(特色课程)等。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四)修业年限、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1.修业年限:2年2.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83.5学分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就业(发展)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发电、供配电、工矿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电气设备、建筑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设计、研发、试验与系统运行分析,信息处理、设备制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需要,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熟练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能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和决策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特点是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气工程、电工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理论和应用等。
2.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 较好地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4. 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有良好的创新精神。
5. 能熟练查阅文献资料,掌握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三、培养措施
(一)根据学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总体设计要求和学科(专业)特点,实行电气及信息类专业在1-4学期统一课程平台的培养措施。
(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教学体系。
1. 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大幅增加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包括实验、课外课题、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
2. 增加学科基础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推进教、学互动和教学、科研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采用研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以导师制为支撑,使学生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并方便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在课题实践中得到能力提高,努力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迎接挑战的能力。
4. 扩大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选修课程。
(三)建立灵活的学习管理机制
1. 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经申请提前旁听高年级的课程,如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2. 毕业设计的时间跨度可根据学生和课题的具体情况在半年至一年内完成。
3. 改革考试方法,更多的课程采用课程设计、做小论文、面试、一页开卷或全开卷等形式进行。
(四)课程设置重基础、重学科交叉、重实践,体现大众化教学趋势下的精英教学理念
1. 强化基础课程。
以8门学科基础课为平台,确保学科基础课的学时,加强学科基础课的建设。
2. 在专业方向课上实行宽口径策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时空,让学生能从事电力系统、电力传动、建筑电气等多方面的工作,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增加一些专业前沿的课程供学生选学,为学术型、技术型、通才型等不同发展志向以及不同能力、不同潜力的学生创造相适应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4. 鼓励学生自主与相关教师建立联系,参加教师科研工作,以利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
5. 建立实验室开放体系,鼓励学生自主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6. 指导和鼓励学生选修IT相关专业的课程。
(五)重视课外训练
1. 积极组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运河杯”、ACM程序设计等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2. 采取具体措施活跃学院学生科协活动。
3. 利用“创新基金”组织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进行科研活动。
4. 加强专业教学,引导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提高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加强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5. 对毕业班开设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课程,开拓科学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增加就业机会。
(六)制订有关激励性政策,课外科技活动获奖可折算学分。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参与学院、学校组织的创新科技活动并获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认定相应学分。
(七)柔性划分专业模块。
对专业方向进行柔性划分,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和装备自动化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取向,教师给学生指导性选课意见,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也可以在这两个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不给学生非此即彼的硬板模式。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方向可选的课程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部分、新能源及智能电网等特色课程。
装备自动化方向可选的课程有:运动控制系统、智能大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现代电气及PLC 技术、嵌入式系统、现场总线与分布式控制系统等特色课程。
四、专业特色
1.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
以浙江经济,特别是电气行业为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面向全国的电气行业。
2. 依托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省“重中之重”学科,采用大自动化战略,充分优化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3. 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求创新”的特色,学生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
与电气传动控制、建筑电气与楼宇自动化等多方面得到训练,使培养的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在电力行业及其装备制造业、工业电气及控制行业、建筑电气行业成为他们创业的主战场。
4.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对专业模块进行柔性划分,分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和装备自动化方向两个模块。
五、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六、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英语、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大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
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大型实验、电力系统仿真大型实验、运动控制系统大型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八、双语教学课程
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
九、计划学制
四年。
十、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十一、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为16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