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方案范文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c8272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c.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户外活动的普及,野外探险、旅游等活动日益增多,野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高野外活动中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员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野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高野外活动安全管理水平。
2. 及时、有效地应对野外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增强野外活动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野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户外探险、徒步、露营、登山、骑行等。
四、预案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野外突发事件的总体指挥和协调工作。
2.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
3. 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医疗救护、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等。
4. 信息报送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5. 宣传报道组: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宣传报道。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与预防- 对野外活动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加强野外活动参与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2. 突发事件发生- 现场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 信息报送组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3. 应急处置-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 对于伤员,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并送往医院救治。
- 对于失踪人员,组织搜救队伍进行搜寻。
- 对于财产损失,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后期处置-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 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
- 加强野外活动安全管理,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六、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 雷雨天气: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寻找安全地带避雨。
- 山体滑坡、泥石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避免受到泥石流的冲击。
- 洪水: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避免被洪水淹没。
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
![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9965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2.png)
一、编制目的为加强林业野外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林业野外作业过程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3. 指挥部下设应急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发放,以及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隔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3. 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对伤员进行救治,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立即组织灭火,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同时,向消防部门报告火情,请求支援。
2. 矿难事故:立即组织救援,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3. 突发自然灾害: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同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灾情,请求支援。
4. 交通事故:立即组织救治伤员,疏散车辆;同时,向交警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六、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3.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康复。
4. 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慰问,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七、应急保障1.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与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为准。
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d928f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5.png)
一、前言为了提高野外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野外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参与野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徒步、登山、探险、露营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2. 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办公室: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宣传和实施。
3. 野外安全风险防范专家组:负责对野外活动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提出防范措施。
四、风险识别与评估1. 风险识别:对野外活动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包括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疾病等。
2.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五、应急预案措施1. 自然灾害防范措施:(1)关注天气预报,避开恶劣天气进行野外活动。
(2)选择安全、成熟的线路进行活动,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3)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雨具、防滑鞋等。
2. 人为事故防范措施:(1)加强野外活动安全教育,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2)组织野外活动前,对活动区域进行安全检查。
(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急救包、绳索等。
3. 疾病防范措施:(1)了解活动区域常见疾病,做好预防措施。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疾病传播。
(3)配备必要的药品,如常用消炎药、止泻药等。
六、应急处置程序1. 事发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 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确保伤员安全。
3. 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4. 指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5. 事故处理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七、预案的宣传与培训1.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野外安全风险防范知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2. 定期组织野外活动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野外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
![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bc17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f.png)
一、前言野外作业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各种工作,如地质勘探、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石油开采等。
野外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自然灾害、生物危害、事故伤害等。
为保障野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野外作业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探、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石油开采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
- 副指挥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
- 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等组成。
2. 应急办公室- 主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 副主任:由各部门安全员担任。
- 职责: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
3. 现场工作组- 由各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组成。
- 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预防措施1. 风险评估- 对野外作业环境进行全面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因素。
- 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安全教育-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安全操作培训。
3. 安全检查-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4. 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包、防护用品、通讯设备等。
-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物资,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五、应急预案1. 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
2. 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指挥长发布应急指令,组织现场救援工作。
3. 现场救援- 现场工作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 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送往医院。
- 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 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和家属通报事故情况。
野外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野外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c6046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3.png)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野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野外作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野外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野外作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和决策。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伤员救治、物资供应、设备保障等。
(2)信息联络组:负责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3)安全保障组:负责现场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应对措施1. 自然灾害(1)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根据灾情,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加强与地方政府、救援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自然灾害。
2. 事故灾难(1)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隔离病源,防止疫情扩散。
(2)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1)发生恐怖袭击、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维护现场秩序。
(2)开展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社会安全事件。
五、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各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4. 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方案范文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9bacc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d.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户外活动的普及,野外探险、旅游等活动日益增多,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应对野外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野外活动中遇到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2. 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
3. 提高野外活动参与者的自救互救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野外活动:1. 野外探险、徒步、登山、露营等户外活动。
2. 野外旅游、休闲、度假等活动。
3. 野外应急救援行动。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野外突发事件的总体指挥、协调和决策。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3. 情报信息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及时报告应急指挥部。
4. 宣传报道组: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媒体协调。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配和后勤服务。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应急救援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4. 情报信息组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事件相关信息,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5. 宣传报道组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6.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和后勤支持。
7. 救援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搜救: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理的搜救措施,确保被困人员尽快获救。
2. 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必要时转送医院治疗。
3. 物资保障:确保救援人员所需物资充足,满足救援工作需求。
4. 交通保障:协调交通部门,确保救援车辆畅通无阻。
5. 通信保障:确保现场与应急指挥部的通信畅通。
七、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开展野外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响应、救援队伍集结、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
野外驻训安全防范预案应急处置
![野外驻训安全防范预案应急处置](https://img.taocdn.com/s3/m/81bf2d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a.png)
一、预案背景野外驻训是部队进行实战化训练的重要方式,但野外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为确保驻训期间部队人员、装备和任务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部队应对野外驻训期间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驻训任务的顺利完成。
2. 减少野外驻训期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增强部队的应急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野外驻训期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四、组织机构1. 成立野外驻训安全防范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
2. 设立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协调。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阶段(1)密切关注驻训区域天气、地质等环境变化,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2)加强信息收集,及时了解驻训区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应急响应阶段(1)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和部门。
(2)应急处置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现场勘查和评估。
(3)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 食物中毒:立即隔离食物来源,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并报告上级。
b. 疾病疫情:对疫区进行隔离,开展防疫工作,并报告上级。
c. 火灾:组织灭火,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d. 爆炸:立即疏散人员,封锁现场,报告上级。
e. 水灾:组织排水,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f. 交通事故:组织救援,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 应急处置结束阶段(1)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对应急处置人员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
(3)向上级报告应急处置情况,听取指示。
六、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野外驻训区域的安全评估,确保驻训环境安全。
2. 严格执行野外驻训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管理。
3. 加强野外驻训装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装备完好。
4. 加强野外驻训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野外驻训安全工作。
野外调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野外调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ac7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a.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野外调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确保调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野外调查工作特点,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野外调查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决策。
(1)指挥长:由野外调查项目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项目负责人指定的副手担任。
(3)成员:包括现场指挥、医疗救护、交通保障、物资保障、信息报送、宣传报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各成员单位职责(1)现场指挥:负责现场事故处置、人员疏散、救援工作等。
(2)医疗救护: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医疗救护工作。
(3)交通保障: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的交通管制、救援车辆调度等工作。
(4)物资保障:负责事故现场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5)信息报送: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
(6)宣传报道:负责事故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
三、应急响应1. 事故报告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 应急响应等级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应急指挥部确定应急响应等级。
3. 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组织救援队伍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2)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3)交通保障: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畅通。
(4)物资保障:调配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做好舆论引导。
四、后期处置1. 事故调查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3. 事故善后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包括慰问受伤人员、赔偿损失、恢复生产等。
安全生产野外应急救援预案
![安全生产野外应急救援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28e4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e.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野外作业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野外作业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野外作业过程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 应急救援指挥部(1)总指挥:由单位主要领导担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
(3)成员:由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包括安全生产、医疗救护、消防、交通、通信等部门的负责人。
2. 专业救援队伍(1)医疗救护队:负责伤员的救治和转运。
(2)消防队: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和救援。
(3)交通队: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和救援车辆调度。
(4)通信队:负责事故现场的通信保障和救援信息传递。
五、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1. 紧急救援响应(1)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工作。
2. 事故现场处置(1)医疗救护队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消防队对火灾事故进行扑救,防止火势蔓延。
(3)交通队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畅通。
(4)通信队确保事故现场通信畅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
3. 事故调查与处理(1)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警、应急救援队伍集结、现场处置、伤员救治、事故调查与处理等环节。
野外工作安全应急预案范本
![野外工作安全应急预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091c26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5.png)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野外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野外工作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野外作业安全规程》4. 《应急预案编制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野外作业项目,包括地质勘探、工程测绘、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野外作业安全的总体指挥和决策。
- 成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各部门负责人。
2. 现场应急小组- 负责具体事故的现场处理和救援。
- 成员包括:安全员、现场负责人、技术专家、医疗人员等。
3. 救援队伍- 负责野外作业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 成员包括:消防、医疗、交通、通讯等相关部门人员。
五、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现场应急小组报告。
- 现场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现场处置- 现场应急小组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现场处置。
- 包括:人员疏散、现场警戒、事故隔离、救援行动等。
3. 医疗救护- 对于受伤人员,现场应急小组应立即进行初步救护,并迅速联系医疗救援人员。
4. 信息发布- 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上级单位、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5. 善后处理- 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调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 定期对野外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完善安全设施-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野外作业安全。
3. 落实安全检查- 定期对野外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4.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野外作业特点,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80587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5.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户外探险活动日益增多,野外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为保障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野外活动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3.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缩短救援时间。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野外活动,包括徒步、登山、探险、露营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野外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以下部门:(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2)救援组:负责救援物资的调配、救援人员的组织及现场救援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治、转运及医疗物资的保障。
(4)通讯保障组:负责现场通讯设备的维护、信息收集和传递。
(5)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食品、饮用水等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预警信息收集与报告(1)各野外活动组织者应密切关注气象、地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2)发现预警信息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 应急响应(1)接到预警信息后,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现场指挥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并报指挥部批准。
3. 现场救援(1)救援组根据救援方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做好转运工作。
4. 应急处置结束(1)救援工作完成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清理和善后处理。
(2)指挥部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应急处置情况。
六、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应对措施(1)洪水:组织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地震: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自救互救,确保人员安全。
(3)山体滑坡:迅速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2. 意外事故应对措施(1)跌落: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治,并做好转运工作。
(2)扭伤、骨折: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并做好转运工作。
野外工作应急预案
![野外工作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b9e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8.png)
一、预案概述为提高野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野外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野外作业项目,包括地质勘探、工程施工、野外调查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野外工作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负责野外作业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各部门和人员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工作,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
(2)组员:医疗救护、物资保障、通讯联络、安全保障、后勤保障等人员。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预警与报告(1)预警:密切关注气象、地质、水文等信息,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风险进行预警。
(2)报告: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根据预案要求,采取以下措施:1. 人员疏散:立即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 救援行动:医疗救护组迅速开展伤员救治,安全保障组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3. 物资保障:后勤保障组及时提供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确保信息畅通,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救援进展。
3. 应急恢复(1)现场清理:事故发生后,迅速清理现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2)善后处理: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2. 人员培训:定期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3. 装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附则1. 本预案由野外工作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预案如遇重大调整,由野外工作应急指挥部决定。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b958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f.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和探险活动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野外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提高野外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野外活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保障野外活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最大程度减少野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野外活动,包括徒步、登山、露营、探险等。
四、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3. 科学处置,确保实效。
五、应急处置组织机构1. 成立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2. 设立现场指挥中心,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和调度。
3. 设立应急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
六、应急处置流程1. 意外发生时,现场人员立即向应急小组报告,并保持现场秩序。
2. 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现场指挥中心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 现场指挥中心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调度救援力量。
4. 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按照救援方案进行救援。
5. 救援过程中,确保伤员安全,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6. 事故得到控制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秩序。
七、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救援(1)迅速评估伤员伤情,进行现场急救。
(2)根据伤情,采取合适的救援措施,如担架、绳索等。
(3)将伤员安全送达医疗机构。
2. 物资保障(1)确保救援物资充足,如急救药品、食品、饮水等。
(2)协调各方资源,保障救援物资供应。
3. 信息沟通(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通过媒体、短信等方式,向相关人员通报事故信息。
4. 心理疏导(1)对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
(2)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关怀,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八、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开展野外安全应急处置培训,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野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野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782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74.png)
野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了确保野外活动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在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以便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个野外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详细模板。
一、总则1.1目的:确保野外活动期间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1.2适用范围:针对所有野外活动参与者,包括组织者、工作人员和参与者。
1.3突发事件种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意外伤害、人员失踪、重大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突发事件。
二、预防措施2.1选择合适的野外活动区域,了解当地天气和地理环境,避免或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2.2设立安全警告标志,划定活动范围,并向参与者进行详细讲解。
2.3提供充足的饮用水、食物和必备的装备,确保野外活动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应急准备3.1组织人员培训,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
3.2配备必备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急救器材。
四、突发事件应对流程4.1发现突发事件时,立即通知所有参与者,确保大家都得到及时的安全警示。
4.2组织人员立刻前往紧急事件发生地点,进行现场勘察和事故评估,确保野外活动的参与者尽量不受威胁。
4.3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人,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4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撤离、求救、紧急治疗等。
4.6安抚受伤人员和焦虑的参与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4.7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安全后,进行伤员救治和财产清点工作。
五、事后处理5.1对突发事件进行详细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5.2及时向参与者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5.3对受伤人员进行后期治疗和康复,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4对野外活动基地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下次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六、应急预案演练6.1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以保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2演练内容包括现场勘察、紧急事态管理、协作沟通和急救处理等。
七、参与者责任7.1野外活动参与者应严格遵守组织者的安全规定,自觉遵循应急预案的指示和建议。
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
![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37c49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0.png)
林业野外作业安全应急预案林业野外作业是指在森林、林地等野外环境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涉及到众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林业工作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份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林业野外作业安全的应急预案:一、安全风险评估在进行林业野外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气候环境、野生动植物、潜在的自然灾害等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人员安全1.在野外作业中,所有人员必须佩戴指定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头盔、手套、防护服等。
2.应配备通信设备,确保与作业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3.组织实施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对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设备安全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使用机械设备,如链锯、运输车辆等。
2.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暂停使用,切勿强行使用破损设备。
四、火灾防范1.严禁在易燃易爆的区域使用明火,避免引发山林火灾。
2.作业人员应具备扑火技能,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五、突发事件处置1.针对突发事件如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制定相应的处置流程和方案。
2.应急队伍要随时待命,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3.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确保安全。
六、作业前后1.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会议,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安全要求。
2.作业结束后要进行安全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措施,以提高工作安全水平。
在林业野外作业中,安全意识和安全预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在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保障林业工作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每一位从事林业野外作业的人员都能时刻关注安全,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方案
![野外应急处置预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f07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5.png)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的普及,野外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应对野外活动中的突发事件,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提高野外活动组织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援效率。
3. 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上级部门及时了解现场情况。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野外活动,包括徒步、登山、露营、探险等。
四、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4. 紧急救援,有序撤离。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活动组织者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报告。
(2)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核实情况,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2. 现场救援(1)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2)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原因,评估损失情况。
(3)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医疗救护、物资救援、心理疏导等。
3. 现场撤离(1)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撤离方案,确保游客安全撤离。
(2)救援人员协助游客有序撤离现场,确保不发生拥挤、踩踏等事故。
4. 信息发布(1)救援指挥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现场情况,并发布相关信息。
(2)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向社会公布事故原因、救援进展等信息。
六、应急处置队伍1. 救援队伍由医疗救护、物资救援、心理疏导、通讯保障等人员组成。
2. 救援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和救援经验;(2)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如:医疗救护员、救援员等;(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预案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信息报告、现场救援、现场撤离、信息发布等环节。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预案。
八、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情况,对本预案进行定期修订。
野外工作专项应急预案
![野外工作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a6dd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2.png)
一、预案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野外作业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野外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野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生态调查、环境监测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长:分管野外工作的副职领导-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职责:负责野外工作的应急管理,制定应急响应方案,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 小组长:应急指挥部成员-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职责: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
3. 信息联络组- 组长:应急指挥部成员- 成员:办公室、人事部门等相关人员职责:负责收集、整理、上报野外工作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四、预警与预防1. 预警信息- 收集气象、地质、环保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
- 定期对野外工作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 预防措施- 加强野外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物资。
- 制定野外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五、应急处置1. 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 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等。
2. 应急处置- 根据事故类型,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
- 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人员疏散- 如遇紧急情况,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 指定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避免人员拥挤。
4. 物资调配-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六、后期处理1. 事故调查- 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 对事故原因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2. 恢复重建- 指导事故现场恢复重建工作,确保野外工作环境安全。
学生野外实践活动安全预案范文
![学生野外实践活动安全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e345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a.png)
学生野外实践活动安全预案范文为了保障学生野外实践活动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一、自然灾害应对预案1. 防范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组织人员必须进行地质勘察和气象观测。
发现存在较大自然灾害风险的地区,应及时调整行程或取消活动。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集合,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同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二、伤病事故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组织人员必须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了解学生的过敏史和慢性疾病。
同时,组织人员应提前准备药品急救箱,并妥善保管。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伤病事故,立即进行伤病评估,并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通知当地医疗机构,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三、人员失散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进行人员清点,并向学生强调保持集体行动的重要性。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人员失散,立即进行集合操作,并对已经找到的人员进行确认。
同时,派人在事发地周围进行搜索,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参与搜救。
四、交通事故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组织人员必须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并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安全标识和警示设施。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立即保护现场,确保伤者安全。
同时,通知当地交警部门,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五、危险动植物攻击应对预案1. 防范措施:在进行野外实践之前,进行动植物危险评估,并给予学生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遇到危险动植物攻击,立即远离,并及时对伤者进行急救处理。
同时,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并联系学校和家长,报告情况并寻求救援。
六、突发事件通讯失联应对预案1. 预防措施:组织人员必须在出发之前确定通讯设备的状态,并保证其正常运转。
2.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旦发生通讯失联,立即进行紧急搜寻,并尽快重新建立联系。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fd35e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2.png)
一、预案背景为了提高野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野外作业安全管理,确保野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置野外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2. 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3. 保障野外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野外作业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工程建设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对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2)应急处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2. 应急响应(1)应急处置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现场救援;(2)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包括伤员救治、现场勘查、事故原因分析等;(3)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 应急处置(1)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2)对伤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3)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查明事故原因;(4)根据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应急结束(1)应急处置指挥部根据事故处理情况,宣布应急结束;(2)应急救援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作业。
六、注意事项1. 野外作业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2. 应急救援人员应熟练掌握救援技能,确保救援效果;3. 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4. 应急处置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调整,应及时修订并重新发布。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76626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f.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确保野外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野外作业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在野外进行各类作业活动时,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以人为本,安全第一;(4)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1)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副组长:分管野外作业的领导;(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 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预案;(2)组织野外安全应急演练;(3)组织野外安全应急物资储备;(4)协调各部门开展野外安全应急工作;(5)对野外安全应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报告(1)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野外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2)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
2. 现场处置(1)现场负责人组织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2)根据突发事件类型,采取相应处置措施;(3)对受伤人员实施紧急救治,并联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救治。
3. 应急救援(1)根据突发事件类型,调集应急救援队伍;(2)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救援工作;(3)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确保其生命安全。
4. 信息发布(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外发布突发事件信息;(2)根据突发事件情况,适时发布相关信息。
5. 后期处置(1)对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生活秩序;(2)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四、应急物资及装备1. 应急物资储备(1)医疗救护物资:急救包、药品、消毒液等;(2)救援装备:绳索、切割工具、照明设备等;(3)通讯设备:卫星电话、对讲机等;(4)生活物资:食品、饮用水、帐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石流灾害与避险提示:前往山区沟谷开展野外地质工作时,应事先了解当地近期天气情况和地质灾害预报,尽量避免大雨或连续阴雨天气前往山区沟谷。
1.泥石流的发生时间(1)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有可能会发生泥石流。
暴雨过后山谷中若出现雷鸣般的声响,预示有泥石流发生。
(2)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杂有较多杂草、树木,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的震动感,这些迹象都能确认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2.遭遇泥石流时的逃生技巧(1)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3)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路径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不要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不要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可扫除沿途一切障碍;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不要躲在陡峭的山体下,防止坡面泥石流或崩塌的发生。
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水蛭,提倡30-60mm,宽4-8mm;腹背扁;体色背黑褐,腹黄褐;整体密生环纹;体前体后各有一个吸盘,前吸盘中有口,口腔内有三个半圆形的颚片,可以割破皮肤。
在吸血的同时,水蛭唾液腺能分泌抗凝血酶和血管扩张素,使伤口流血不止。
在河流、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可能存在水蛭。
涉水时应注意。
除了生活在水中的水蛭外,还有陆生旱蛭,常栖息在山林的草丛和灌木中,也会吸血。
水蛭人体上的旱蛭1.预防水蛭措施(1)水中活动不可赤脚。
(2)经常检查浸水肢体。
(3)烟蒂泡水,涂抹身体(干扰水蛭化学感受器)。
2.预防旱蛭的措施(1)服装没有开放点。
(2)穿越林地后,及时检查。
(3)用烟蒂、香水等气味干扰其化学感受器。
3.被水蛭或旱蛭叮咬的处理方法(1)被叮咬时,不要用手直接拽下。
可以用手或其他扁平物拍打,或用烟头、打火机烤。
(2)用消毒水,或食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手压法止血10min以上,或用绷带加压法包扎。
蝎子白天隐藏在缝隙、石块或落叶下,夜间活动。
蝎子尾端有一个发达的尾刺,具有毒腺,能分泌神经性毒素。
人被蝎子蜇刺后,疼痛难忍,伴随局部或全身中毒。
若多处被蝎子蜇刺,甚至有性命之忧。
蝎子1.预防措施(1)不要赤手在缝隙、石块下摸索。
(2)放在营地地面的服装、鞋帽,要检查后再穿。
(3)若居住帐篷,帐篷离地面较近处的拉链要拉好。
(4)晚间半睡半醒时,感觉有东西往自己身上爬,千万不要用手去捉,要慢慢调整身体,在弄清是什么东西后,一下子迅速抖掉,或静止不动,任其自己爬走。
2.中毒症状(1)伤口剧痛,局部红肿、水泡、血泡、组织坏死。
(2)2小时许,烦躁、出汗、流口水、气喘、恶心甚至呕吐。
(3)多出被蜇刺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严重者可能因为呼吸麻痹而死亡。
3.被蜇刺后处理方法(1)立即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2)结扎肢体,防止毒素扩散。
(3)用将季德胜蛇药片碾碎后和水涂抹患处。
1.预防措施(1)绝对不要去“捅马蜂窝”。
蜂类在没有受到攻击的时候是不会主动攻击的,因为蜂类蜇刺以后往往就意味着它们自身的死亡。
(2)远离蜂巢。
蜂类对自己的蜂巢十分珍惜,会誓死捍卫。
如果在蜂巢附近随意晃动筑巢的树枝,很可能会遭到蜂群的报复。
(3)野外调查时如遇见单飞的蜂类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距离很近观察,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
(4)一旦被蜂群攻击,千万不要去扑打,那样会引来更猛烈的攻击。
可以用厚衣服蒙住外露皮肤,蹲伏不动。
另外,可用火、烟驱赶。
马上找一把干草,迅速点燃,原地转圈,并不断添加手中的柴草。
蜂类比较害怕火和浓烟。
(5)建立营地时,先观察周围是否有蜂类出没,如果有,要分析是因为在采蜜还是附近有蜂巢。
应远离蜂巢扎营。
(6)如果衣着鲜艳,可能会有蜂类在身边飞舞或落在身上。
千万不要扑打它们,站立不动,它们不久就会离开,不用紧张害怕。
2.蜇刺症状(1)局部红肿、发热、剧痛,5-7天后逐渐消退。
(2)严重者出现头晕、眼花、气喘等症状。
(3)多出、大面积蜇刺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导致死亡。
3.被蜇刺后处理方法(1)千万不要挤压,以免毒液扩散。
(2)认真检查,看是否有蜇刺留在皮肤内。
如果有,应及时用小刀或针挑出。
伤口流血可顺其自然。
(3)最好能够判断是被什么蜂蜇刺的,因为蜜蜂的蜂毒是酸性的,要用肥皂水清洗伤口;而很多蜂毒(如马蜂毒)属碱性,不要用肥皂水去清洗,可以用酸性液体,如食醋去冲洗。
蚊虫叮咬在人们眼里似乎不算什么伤害。
但是野外蚊虫还是必须要防范的。
因为野外的蚊虫不仅影响人们的休息,还会传播疾病,如疟疾、黄热病等。
1.预防措施(1)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时,可用泥浆涂抹身体裸露部分防止蚊虫叮咬。
(2)在室内,应点蚊香驱赶蚊虫。
(3)外出时,应在裸露部位喷洒驱蚊花露水。
(4)进入草从前,尽量少暴露体表。
2.蚊虫叮咬处理方法(1)蚊虫唾液腺为酸性,可用肥皂水等碱性液体涂抹叮咬处。
(2)涂抹蚊虫叮咬药水。
蛇咬伤的预防与处理1.预防措施(1)蛇怕风油精。
(2)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
在比较凉的季节和早晨,蛇类要依靠太阳提高体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选择较高树上或草丛开阔处。
蛇类耐饥饿,但不耐干渴,所以毒蛇一般喜欢栖息在离水源不远的草丛中。
在闷热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
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3)蛇类对静止的东西不敏感,喜欢攻击活动物体。
如果不幸与蛇相遇,不要突然移动,保持镇静,原地不动。
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在毒蛇比较多的区域,走路要小心,不要踩到蛇。
(4)蛇类咬人以膝盖以下为主,翻动石块和草丛时则容易被咬到手。
所以,在毒蛇比较多的区域活动,要穿上比较厚的鞋,并打上裹腿,这样即使被咬到,也可减少伤害。
徒手工作要格外小心。
(5)如果迫不得已要杀死毒蛇,可取一根长棒,要具有良好的弹性,快速劈向其后脑。
(6)对于蟒蛇,主要是防止被它缠绕。
一般情况下,人类不过分接近蟒蛇是不会被伤害的。
(7)避免在蛇鼠洞多、乱石堆或灌木从中扎营。
营地周围的杂草应铲除干净,另外,一条较深的排水沟也能较好的防止蛇虫的入侵。
在营地周围撒上草木灰或水浸湿了的烟叶。
(8)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类很可能就躲在下面。
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
睡前检查床铺,压好帐篷,早晨起来检查鞋子。
万一发现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离。
(9)若打地铺,可用树枝、树叶或细竹垫铺,尽量不要用杂草。
临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虫。
醒来时,应首先仔细的察看身体周围,否则附近若有蛇或昆虫会被突然的活动惊动。
(10)注意保持营地的清洁,所有垃圾必须及时掩埋。
因为只要有星点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蚂蚁引来,蚂蚁又会将蜥蜴引来,而蜥蜴又会把蛇引来。
注意不要用火烧鱼骨头,这种气味也会把蛇引来。
2.专家提醒(1)刚孵化的小毒蛇,可能大蛇更毒;(2)个头小的毒蛇,毒性不一定小;(3)被打伤的毒蛇,会更凶猛;(4)部分蛇毒发作,得几个小时后,所以被某些毒蛇咬后可能不会立即感到剧痛;(5)很多野生毒蛇爬行敏捷;(6)遇毒蛇时,保持身体不动,或可避免毒蛇攻击;(7)毒蛇的头一般呈三角形或心形。
但是单凭头部是否呈三角形或者尾巴是否粗短,或者颜色是否鲜艳来区分毒蛇,这是不够全面的。
大多数毒蛇的颜色并不鲜艳。
3.中毒症状(1)毒蛇咬伤的普遍症状一般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时间变长伤口逐渐变黑、伤口肿胀,附近淋巴结肿大。
(2)如果是被神经毒液的毒蛇咬伤,一般表现为:伤口无红肿迹象,稍感疼痛,主要反映是麻木。
但很快就出现头晕、发汗、胸闷、视觉模糊、低血压、昏迷,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3)被血液毒素的毒蛇咬伤,一般表现为:伤口剧烈疼痛,有灼烧感,并伴有局部肿胀、水泡、发热、流鼻血、尿血、吐血等症状,最后休克、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4)如果是混合毒液的毒蛇咬伤,上述两方面的症状都可能出现,最后注意力多会下降。
4.被蛇咬伤后处理方法(1)判断:被咬后,首先要确定是否为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的伤口,一般会出现上下各一对粗且深的牙痕,且伤口表面会溃烂,红肿起泡;无毒蛇咬的伤口,有四行或二行锯齿状浅表而细小的牙痕。
在多数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马上让受伤者安静下来,因为过多的活动会导致毒液迅速扩散。
(2)结扎:将伤肢置于低的位置,争取在被咬2~3分钟内用橡皮带或鞋带、草绳、布条、藤类等,在伤口上方进行结扎。
结扎伤口近心方向一端,阻值毒液扩散。
被咬部位多为手、脚、小腿等部位,结扎部位一般为:手指,结扎指根;手掌,结扎手腕;小臂,结扎肘关节附近;足部,结扎脚踝;小腿,结扎膝关节。
结扎的原则是:阻值淋巴液回流。
因为蛇毒在淋巴液的扩散是快速的、致命的。
结扎时间可以持续8-10个小时,并且每30分钟要放松1-2分钟以防止肢体肌肉坏死。
如果这段时间不能送达医院,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松结扎部位,以防肌体坏死。
在这个问题上,专家的意见也是不统一的,有人认为应当丢卒保车,宁可肌体坏死也不能让毒液扩散;有人认为,一般的毒蛇咬伤可以治愈,大可不必牺牲肢体。
(3)冲洗伤口: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任凭血液外流,边冲洗边从伤肢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周围反复轻柔挤压,促使毒液从伤口排出体外。
周围实在没有水冲掉毒液的,紧急时可用人尿代替,但不可用酒精或酒冲洗伤口。
(4)排除毒素:冲洗后,可用利器(如小刀等)沿毒蛇的牙痕作“一”字形纵切口或“十字形”切开,切口长约1~1.5厘米,其深度以达到皮肤下为止,要避开切中血管。
如果手头有罐头瓶或水杯,可以用“拔火罐”的方法加快毒液排出。
另一种方法是用燃烧的木炭灼烧伤口,因为高温可以使毒液蛋白质变性,降低毒性。
若手足被咬伤引起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即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者穿刺八邪穴(即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
穿刺方法:用消毒后的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cm)。
(5)药物:第一次服用20片季德胜蛇药(碾碎,温开水或少量酒服下),以后每6小时续服10片。
危重者将计量增加10-20片,并适当缩短服药间隔。
(6)送医院。
警告:用嘴吮吸排出毒液容易使吮吸者中毒,尤其是口腔中有溃疡面或牙根有破损者更是十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