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_超越_现代化_发展范式_房艳刚

合集下载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演进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演进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演进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逐渐呈现出“小部门化”的趋势。

并且,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的加速使得农业面临着生态恶化、耕地退化、农耕文明失落等诸多问题。

针对农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被弱化、边缘化的现象,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悄然诞生。

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政策各不相同,而由于该类支持常常不计入生产者成本,造成了国际农产品贸易价格的扭曲。

WTO寸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规范与划分,使得发达国家不断改善其农业保护措施,农产品世界贸易保护争端日渐凸显,从而使得农业多功能性问题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农业多功能性(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是指农业生产活动除了具备粮食和原材料供给功能外,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持农村文化遗产等多重功能。

从农业性质和功能来看,农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市场价值上,还直接表现在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经济性,且农业生产的外部效应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效应。

由于农业多功能性所产生的农业生产的外部性或非商品产出价值,在不适度的国内政策干预情况下,农业多功能性的存在导致了贸易双方福利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各国尤其是农产品大国对其的重点关注。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世界农业的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的范畴,内涵更为丰富,并被赋予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分析了农业多功能性的发展演进,其次基于贸易政策视角梳理了各国在农业多功能性背景下的法律法规、价格支持、补贴等农产品贸易政策工具,最后对新时期农业多功能发展方向作一展望,以期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农业多功能性的历史演进自农业多功能性概念被提出以来,各国及国际组织对此的理解和研究各有侧重。

Renting 和Rossing 等(2008)在探索欧洲各国(芬兰、荷兰、英国、德国等)对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后发现:欧盟各国认为农业具有和土地相关的一切功能,如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动物福利、农业景观保留、文化遗传、乡村发展、粮食安全等[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并尝试将这一进程与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融合。

文章首先概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指出这一过程对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接着,文章回顾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变和主要成就,包括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方面。

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等。

在理论融合方面,文章对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借鉴。

一方面,文章认为发展经济学理论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文章也指出了当前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和指导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的局限性和不足。

因此,文章试图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框架和政策路径。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同时也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与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措施包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得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城乡融合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

尽管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收入水平上,还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

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这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乡村规划:管理乡村变化的挑战

乡村规划:管理乡村变化的挑战

乡村规划:管理乡村变化的挑战
房艳刚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7(041)002
【摘要】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分析了现阶段中国主要的乡村变化与乡村问题,及其对乡村规划的挑战;然后解析了二战后发达国家的乡村演变过程,以及乡村规划在理念、目标和手段上的响应;最后系统探讨了中国乡村规划的理念、目标、内容体系及编制策略.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规划的总体价值取向仍应优先服务于经济发展,适当兼顾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乡村规划应当转变为全域性的涵盖社会经济发展、村镇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规划;乡村规划必须成为真正的参与式规划,加强部门协调、地域合作和组织联动.
【总页数】9页(P85-93)
【作者】房艳刚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乡村规划建设管理自治区建设厅第二调研组赴钦州、北海、防城港进行乡村规划建设调研 [J], 刘文华
2.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探究――以徐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 [J],
何媛;朱文龙
3.乡村干部看懂乡村规划的步骤与方法研究
——以浙江青田方山乡龙现田鱼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为例 [J], 杨艳容
4.乡村新变化与乡村规划新思维 [J], 李尉生;李志学
5.以创新机制体制推动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永福县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探索与实践 [J], 王培民;张维维;刘文杰(制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赋能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在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引言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复兴。

文化赋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使得乡村在发展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二、多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1.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在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应充分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

一方面,我们要保留乡村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现代文明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2.地域特色与全球化趋势的互动地域特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全球化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在多元视野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推动乡村产业走向全球化,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3.乡村产业与乡村文化的协同发展乡村产业与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两翼,二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在多元视野下,我们要关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实现产业与文化的共赢。

三、文化赋能的具体措施1.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是文化赋能的第一步。

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间技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2.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我们要充分发挥乡村的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3.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乡村文化设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我们要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4.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乡村文化软实力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交流等形式,提升乡村的文化影响力,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中国农村经济 2007.7- 4 - 农业多功能性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尹成杰内容提要:农业多功能性是农业及其发展的客观属性。

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其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和强化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提出的新需求。

发挥农业多功能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深刻理解农业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不断增长的需求,坚持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现实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不断巩固、强化和完善农业的经济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现代农业自然性社会性农业多功能性,是当今农业发展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业的功能不断巩固和拓展,显示出崭新的面貌和广阔的前景。

阐述农业多功能性的由来、内涵及意义,对未来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提出及寓义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在联合国的重要文献之中。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并将第14章第12个计划(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定义为“基于农业多功能特性考虑上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计划”。

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这些文件提出,“有鉴于农业的多功能属性,我们将在低潜力和高潜力地区,致力于在家庭、国家、区域和全球,推行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粮食、农业、渔业、林业和乡村发展的政策与实践,并同病虫害、干旱和沙漠化做斗争。

这对保证粮食充足稳定供应至关重要”。

1999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和土地多功能特点会议,大会的纲领性文件即大会主席报告指出,“所有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都具有多功能特征,因为它们在实现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还为满足其它需要和价值做出贡献,提供粮食和原材料是农民赖以谋生的基础”,“农业还可为社会福利做出贡献”。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_房艳刚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_房艳刚

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对于区域产出
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有不同解
释。如表 1 所列,按生产函数 Y = (f X,W,Z)包含的 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模型可分为四大类[4]。
表 1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模型 Tab.1 Theor ies and models of r egional development
第9期
房艳刚,刘继生,程叶青: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回顾与反思
1531
1.2.1 外生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是:农村区域发展是 由外部决定的。发展收益倾向于输出到的区域之 外,农村的利益诉求倾向于被践踏。外生发展学说 曾经占据着解释农村区域发展的主流地位。在农村 区域发展政策上,外生发展学说认为农村区域发展 的关键是引导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在农村建立分支 工厂,鼓励城市生产企业迁向农村以为农村人口提 供就业机会。实践证明,这种政策不能稳定农村经 济,不能使农村区域获得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因为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节约劳动时间,使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问题更为突出。城市生产企业的外迁与否取 决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调整的内在演 化,城市企业不会轻易为了一些优惠政策而放弃城 市的配套产业和市场,并且农村地区对于城市产业 迁入的需求看起来永远是“僧多粥少”,即便是在经 济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农村地区的普遍工业化难 以实现。部分实现工业化的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功 能多有退化。 1.2.2 内生发展学说。该学说认为农村区域的发展 主要由其自身推动,更多的依赖于地方资源。发展 的收益也倾向于保留在农村区域之内,农村的利益 诉求受到尊重和维护。这种学说与地方环境模型关 系密切,如内生增长模型和产业区模型。在农村政 策上,内生发展学说认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点应该 是鼓励农村产业多样化、提倡自下而上的发展模 式、鼓励农民主动性的发挥、扶持农村企业、提供合 适的培训。内生发展学说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农村发 展理论:社区主导的农村发展理论,利用农村不可 移动资源的潜力创造竞争优势的理论,社区发展的 创造性破坏理论。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_以碧山计划为例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_以碧山计划为例

关于乡村建设中绅士化现象的探讨——以碧山计划为例摘要当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的时候,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们似乎达成某种共识,认为“城市的问题来自乡村”,于是他们抱着以艺术和知识影响乡村的志愿,或者带着去国还乡的梦想走进乡村,渴望对乡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及生活方式进行体验与消费,并试图摸索出一条农村复兴之路。

这一过程造成了乡村物质景观的变迁,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地乡村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绅士化”现象。

本文选取安徽黟县碧山村为研究案例,对乡村绅士化的相关理论、发展机制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和研究,探讨了乡村绅士化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碧山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乡村绅士化;发展机制;碧山计划;发展路径1 乡村绅士化20 世纪60 年代,英国社会学家Ruth Glass(1964)在描述发生在60 年代初期的伦敦的居住区更新改造过程时第一次提出绅士化的概念。

Neil .Smith (2001)将“绅士化运动”解释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通过低价购买城市贫民的住房并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使城市贫民被迫迁出该区,导致该区的社会结构与物质环境发生改变。

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不断复杂化,绅士化现象也日益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内部空间,而且溢出到城市郊区、农村地区,产生乡村的“绅士化”。

英国社会学家Parsons D.(1980)在研究英国乡村居民阶级构成时最早注意到发生在乡村地区的绅士化现象,有学者认为乡村绅士化是一种绿色绅士化,即城市居民因向往乡村田园生活,寻求理想的居住和休闲空间,从城市搬迁到乡村地区(Smith, Philips, 2001),而英国学者M.Phillips (2004)指出:随着乡村传统的农业、矿业生产力的下降,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与乡村的建成环境对资本的吸引力下降,潜在的资本价值不能实现为实际的货币价值,而乡村绅士化过程需要在自然环境、住房、服务业等领域对乡村空间进行系统的消费,因此客观上成为了填补乡村经济资本缺口的重要途径。

《2024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篇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一、引言农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正逐步向多元化、集约化、绿色化、科技化等方向发展。

在此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分析(一)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共享资源、技术、市场等,实现产业间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在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首先,它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其次,通过工业的反哺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最后,服务业的融入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证研究(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农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统计数据、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

(二)实证研究结果1. 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农村地区的一二三产业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正在逐步推进。

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源共享和互补发展逐渐成为常态。

2. 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

其中,政策支持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3. 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效产业融合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例如,通过工业的反哺农业,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服务业的融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024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篇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_理论与实证研究一、引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旨在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理论框架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形成新产业的发展态势。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

2.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

政策支持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需求推动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技术创新则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三、实证研究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通过收集相关统计数据、调研资料等信息,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2. 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1)产业结构:研究区域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一二三产业比重趋于合理。

(2)产业关联: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关联度逐渐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

(3)融合模式:形成了“农业+旅游业”、“农业+电商”等多种产业融合模式。

3. 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政策支持: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技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升级,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3)市场需求:消费者对高品质、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2. 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政府应加大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乡村振兴是一项巨型社会工程。

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制造亮点的主体及其行动逻辑显然是多元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涵盖多元行动主体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制造亮点的内在逻辑。

换言之,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治理层级在制造亮点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那么对于制造亮点这一重大实践问题也就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也不能深挖这一病态现象背后的根源所在。

多层级理论是研究在多行为体、多中心、多部门条件下如何开展治理行动的重要理论框架。

从多层级治理理论视角看,乡村振兴背景下制造亮点的过程是嵌入在一个多层级的行动网络之中的。

多层级治理理论最初是用以解释欧洲一体化现象的。

一直以来,关于欧洲一体化现象的解释路径主要有两种:新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

在新功能主义看来,以欧洲共同体为代表的超国家行为体主导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国家这类行为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政府间主义认为欧洲一体化能够实现关键在于国家这类行为体的积极行动。

与上述两种传统解释路径不同,马科斯认为,欧洲一体化是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以及次国家行为体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此外,他提出了“多层级治理”这一概念来说明多个维度上的政治或行政行为体的持续互动的现象。

根据马科斯的观点,多层级治理是一种在超国家、国家、区域以及地方等几个疆域层级上的既定政府之间进行持续协商的制度。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

范玉刚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原创版6篇】目录(篇1)一、范玉刚及其多元视野二、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式与方法四、多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案例分析五、总结与展望正文(篇1)一、范玉刚及其多元视野范玉刚,我国著名乡村振兴专家,曾任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长期致力于乡村发展研究与实践。

他提出的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理念,强调从文化、产业、生态、人才等多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乡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注重乡村文化建设,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三、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式与方法1.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内涵。

2.培育乡村文化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3.弘扬乡村文化精神:倡导乡村文明风尚,弘扬乡村文化精神,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4.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提高乡村文化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四、多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案例分析1.案例一: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某地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

2.案例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某地积极挖掘和传承发展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剪纸、泥塑等,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农民充分参与,增强了农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五、总结与展望范玉刚的多元视野下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生态、人才等多方面发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目录(篇2)一、引言二、乡村振兴中文化赋能的重要性1.提升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2.促进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3.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多元视野下的文化赋能策略1.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2.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积极性3.培育乡村文化人才4.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四、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部署。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中国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长期以来,乡村发展往往被限制在“现代化”发展范式下,忽视了乡村作为综合社会系统的多功能性。

本文将以多功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超越传统的现代化理念,寻找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多功能理论主张乡村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的集中地,更应该是一个包括农业、生态、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不仅仅是粮食生产和生态产品的供应地,还可以发展农业旅游、乡村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等多种产业形态。

乡村经济的发展应当注重发掘和利用乡村独特的资源和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型乡村产业,提升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同时,还应重视乡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鼓励乡村居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乡村电商和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动乡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从生态角度看,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开展农田生态保护和水源地保护工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加强农村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共建美丽乡村。

从社会角度看,乡村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

乡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应当得到提升,解决农民工农村户籍子女教育问题,推进卫生保健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保障。

此外,加强村级自治和社区治理,提升乡村组织能力,推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治理与乡村发展协同推进。

从文化角度看,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当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

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培育乡村文化产业,使乡村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场所。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应当强调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多元化发展。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首先提出了农业多功能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农业基本法》的基础,这种概念与其“稻米文化”的概念密切相连,在日本保护水稻生产就是保护稻米文化。

此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根据具体情况对农业的多功能性内涵进行了确定。

1998年,农业多功能性首次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在欧盟公布的《乡村社会的未来》文件中。

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农业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 of Agriculture,MFA)的概念推向全球。

由此,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得到了不断发展和深化。

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农业多功能性定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代表性论述:(1)荷兰在1996年发起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计划(Development Technology Organization,DTO)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理解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把农业多功能性定义为“除了粮食生产和市场外,还兼顾自然、文化、景观、保健和福利基础上的可持续农场管理”。

(2)欧盟于1997年提出的“欧洲农业模式”(Model of European Agriculture,MEA),指出:“除了生产功能外,农业必须能够维护农村,保护自然并成为农村活力的最大贡献者,在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与动物福利等方面必须对消费者的关心与需求做出反应。

”其核心概念在于各种商品与非商品的联合生产成果,特别强调农业的非商品产出能以公有产权或私有产权的形式,进入到公共服务与市场流通领域。

(3)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农业部长委员会宣言,将农业多功能性定义为:“除了基本的提供食物和纤维的功能外,农业活动还能改变大地风景,提供诸如土地保护、对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利益,同时对于很多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生存有利。

”它采用私有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二分法,指出农业的多种功能实际为公共物品,需要政府的干预。

我国乡村治理路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发展脉系——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我国乡村治理路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发展脉系——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我国乡村治理路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发展脉系——基于
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王艳龙;李广
【期刊名称】《行政与法》
【年(卷),期】2022()7
【摘要】乡村治理路径研究已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夯实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必要手段。

为从整体上把握我国乡村治理路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与发展脉系,本文以CSSCI核心期刊收录的372篇文献作为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显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集中在优化治理主体与构建多元共治路径、更新治理理念与创新治理手段路径、配置数字资源与夯实技术治理路径、探寻路径历史演化与凝练发展规律等方面。

未来,数字化治理、路径效果评估、路径设计与实践情境的适恰性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侧重点。

【总页数】12页(P17-28)
【作者】王艳龙;李广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22.6
【相关文献】
1.国内老旧小区治理研究现状与热点主题分析\r——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的现状、热点与演化路径——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工具知识图谱分析的研究视角
3.2010-2020年我国老年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
4.我国党建融入科研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5.数字治理研究现状、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市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探讨

重庆市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探讨

重庆市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探讨王小烂李孝坤(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摘要:随着乡村价值的再认识和系列乡村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多功能成为指导乡村振兴的热点课题。

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产品生产、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生态保育4个维度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剖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借助乡村地域多功能发展度及耦合协调关系厘定出重点提升区、潜在升级区、适度优化区、优势发展区4个功能分区,结合障碍功能诊断分析,进而基于协同发展视角探索乡村优化路径。

关键词: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分异;优化路径;重庆市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10215048引言乡村是由社会、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组成的复杂系统,对区域整体发展拥有城市地域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1]。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人口、资源流动及社会经济要素重组不断强化,乡村地域多功能内涵逐渐丰富[2],同时区域发展目标、资源禀赋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综合驱动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加剧,功能结构与表现形式趋于复杂化[3];而城市快速发展及日趋现代化与乡村缓慢进步及相对衰落的城乡二元发展态势下,多数乡村面临空间发展失序和被剥夺、人居环境恶化等“乡村病”问题⑷,乡村价值塌陷甚至衰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显著,对区域协调发展构成突出挑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乡村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愈加彰显。

如何科学认识新时期乡村多功能格局分异特征,明确乡村功能定位与价值提升路径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等宏观战略至为关键。

重庆市集西部山区、库区腹地、传统农区、都市城区于一体,具有经济战略支点、生态本底脆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复合地域背景,亦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咽喉。

以重庆市为研究区,通过RF二加1X儿+w2X y2综合评价与耦合协调模型及障碍功能诊断,探析乡村地域多功能空间格局特征,进而基于协同发展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路径,以期为有效保障区域生态经济安全、提高乡村功能价值提供切入点,为深化推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

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范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需要探索更加适应中国国情的乡村发展路径。

本文通过基于多功能理论的分析,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和策略,以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引言乡村发展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范式在中国乡村发展中已经显示出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因此,通过研究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和策略,以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多功能理论的概念和启示多功能理论是在欧洲农村地区发展中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其主要观点认为农村地区具有农业生产、休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需要在这些功能之间进行平衡和整合。

多功能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可以启示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三、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1. 农业多元化发展传统观念中的农业发展主要关注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而多功能理论提倡农业多元化发展。

中国乡村可以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农村旅游等发展路径,推动农业的多样化发展,提高乡村的综合效益。

2. 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是中国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实现乡村多功能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挖掘乡村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可以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乡村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峻挑战。

通过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可以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四、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化策略1. 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制定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支持乡村发展的多元化路径。

建立符合乡村实际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扶持、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等,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乡村研究范式述评

中国乡村研究范式述评

中国乡村研究范式述评
李继刚
【期刊名称】《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3)003
【摘要】对中国乡村研究的范式进行了梳理,从各大理论的建构及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影响分析了最为典型的5种范式,即费孝通的社区功能研究方法、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研究方法、杜赞奇的文化网络研究方法、弗里德曼的宗族系统研究方法以及黄宗智的市场一阶级研究方法,对其特征和缺陷进行了适当的梳理。

分析认为,中国乡村研究应以农户行为为中心,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任何试图将其纳入某一种框架的理论是不能成功的。

【总页数】6页(P107-112)
【作者】李继刚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0.3
【相关文献】
1.当前中国“组织化抗争”研究范式述评 [J], 汪雪芬
2.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研究范式述评 [J], 罗书全
3.聚焦热点问题建构研究范式\r——《中国当代学术史论》述评 [J], 胡睿臻
4.从西南边缘看中国社会的整合:问题意识、研究范式的梳理与述评 [J], 谢晓辉
5.学科自信重建与研究范式新探——中国修辞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述评 [J], 陈佳璇;周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元权威主体互动下的乡村治理——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分析

多元权威主体互动下的乡村治理——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分析

作者: 陈天祥[1];魏晓丽[2];贾晶晶[3]
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2]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3]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出版物刊名: 公共行政评论
页码: 81-99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 乡村治理;适应型权威;目标实现型权威;整合型权威
摘要:文章以功能主义理论为视角,探讨乡村治理中的多元权威主体参与治理问题,借鉴了帕森斯的AGIL模型,结合具体实践对其进行部分修正,构建了以文化系统为中心的"适应型权威——目标实现型权威——整合型权威"的"权威三角"分析模型,并选择深受"老爷"文化影响的S村作为研究对象以检验分析模型。

结果表明,特定的文化能对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各权威主体形成规范与约束,并使它们在分工的基础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现稳固的"权威三角"治理格局,使乡村治理成为可能。

“村改居”类村庄共同体的嬗变与重塑

“村改居”类村庄共同体的嬗变与重塑

“村改居”类村庄共同体的嬗变与重塑
高春凤
【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4)2
【摘要】村庄共同体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在内的社会结构,它依循农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逻辑而展开,学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权力-共同
体”“价值-共同体”等研究范式。

改革开放以来,“村改居”的中国城镇化及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使得村庄共同体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利益格局由分化趋向整合,权力配置由国家向社会倾斜,传统价值认同由强劲向式微转化。

在中国城
镇化实践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村改居”类村庄要实现生活进城、文化还乡,就需要根据国家倡导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治理战略,撷取城与乡的各自优势,科学构建利益关系协调机制,把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分好,重塑村庄共同体的经济秩序;推动形成“三治”融合治理格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塑村庄共同体的政治秩序;传承弘扬村庄传统文化,激活村庄集体记忆,重塑村庄共同体的文化秩序。

【总页数】11页(P75-85)
【作者】高春凤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82
【相关文献】
1.论“村改居”后村委会的功能嬗变
2.村庄合并与村改居社区建设:"大村庄制"与乡村城镇化内动力的社会学阐释
——基于山东省三义口社区的调查3.土地资本化对村改居社区社会阶层的重塑4.村庄共同体的重塑与环境保护实践——基于川西藏族村寨神座村的社会学观察5.“村改居”居民文化认同的消解与重塑——多元空间的视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70卷第2期2015年2月V ol.70,No.2February,2015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超越“现代化”发展范式房艳刚,刘继生(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摘要:传统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和地理学关于乡村的区域差异研究之间存在缝隙,不足以为快速演化分异的乡村地域发展提供直接理论支撑。

本文引入西方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乡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

首先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反思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以及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指出传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牺牲乡村环境和乡村社会机理脆弱化为代价的,也造成了乡村经济对外部支持的过度依赖,仅仅强调“现代化”发展范式显然是不够的;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与多功能乡村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提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多元目标,推演探讨农业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关键词: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化范式;乡村转型;多功能农业;多功能乡村;范式转换DOI:10.11821/dlxb2015020071引言“范式(paradigm )”最初由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68年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原指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即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它就会被新的范式所取代,从而出现范式转换(paradigm shift )。

“发展范式”是“范式”这一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是围绕发展问题所形成的在理论上的共同观点(如何看待发展),以及在此支配下确定的发展目标(什么是重要的)和发展路径与发展政策(什么发展方式有效)的统称。

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关于乡村发展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证主义和微观经验主义特征,多倾向于基于现代化发展范式关于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过程和规律的假定探讨乡村发展的地理规律(区域差异、城乡相互作用和尺度规律等),而对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有效性和负面效应缺乏重视。

实际上,乡村发展受到一般社会经济规律(在中国包括社会经济和体制的“双重转型”)、空间类型规律(乡村地域特性)和地理规律的三重影响。

近年来城乡均值化[1]、地域功能区划[2]等相关理论和实践,开始从社会公平和区域分工的角度探索纠正单纯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的途径,但目前中国尚未完全形成新的乡村发展范式。

收稿日期:2014-01-03;修订日期:2014-1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001107);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30522061JH)[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001007;Project of Jilin Technology Committee,No.20130522061JH]作者简介:房艳刚(1979-),男,山东曲阜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8452M),主要从事乡村地理学与乡村发展研究。

E-mail:fangyg578@通讯作者:刘继生(1955-),男,吉林东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36M),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E-mail:liujs362@257-270页地理学报70卷258近20年来,多功能农业[3]、多功能土地利用(景观和空间规划)[4-5]、多功能乡村转型[6]等研究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指导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实践的新范式[7]。

然而落实到具体实施,由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农业贸易地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社会理想和制度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所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有很大不同。

本文拟引入多功能理论,从新的视角观察思考中国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路径及对策。

本文后续部分首先反思中国和西方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然后简要介绍了国外多功能农业和多功能乡村理论;最后从农业农村功能的角度推演探讨中国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区域差异化路径及对策。

2乡村现代化发展范式及其实践问题现代化范式假定社会演化具有平行线性特征,即所有社会都会沿着同样的基本路径,从非理性、技术落后的传统社会,通过技术革新、生产与消费形态升级、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改进,演化成现代、理性和技术发达的社会[8]。

落后国家可以通过沿着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

从空间类型上,城市代表现代,乡村代表落后,因此乡村经济社会现代化通常与城市化过程融合在一起。

在实践中,乡村现代化包含4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是农业现代化,即从生存型农业转变成商品型农业,相应地包括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化学化。

二是经济现代化,即由单纯依赖农业向依赖更广阔的现代产业转变,如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甚至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三是基础设施和住房现代化,包括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通讯设施等和住房的现代化。

四是社会现代化,指乡村社会的封建迷信、民间文化等被现代的理性、学校教育和社会解放取代[9],村民积极向有素质、有责任心、有进取精神的现代公民个体转变。

2.1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与得失乡村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早期实践是农业集体化,这在苏联、东欧和中国都曾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但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通过动员农民出义务工修建了大量水利基础设施,客观上为农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现代化的道路发生了重要转变,在尊重农民自主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良种、化肥、农药、农业科技服务等农业现代化手段,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等经济现化代手段,乡村城镇化、民主与法制建设等物质设施和社会现代化手段,迅速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特别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曾经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李克强在1991年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上的《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一文对此做了深入阐释,认为不发达经济体从城乡二元、工农二元、传统与现代二元的结构直接转换成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元结构比较困难,而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中国农村工业部门逐步形成,成为介于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的新兴部门,即“第三元”。

因势利导使乡镇工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逐步发展中小城市,将使三元经济结构最终演化为一元结构[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生产要素短缺、技术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暴露。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城市经济特别是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迅速提高。

乡镇企业风光不在,大量农民进城打工(“进厂又进城,离土又离乡”)。

以人口外流、工资回流,农民工两栖居住为主要特征的模式成为主导。

新农村建设政策推行前,乡村基础设施和住房的现代化主要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因市场化而急剧升高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支出也主要由农民个人负2期房艳刚等:基于多功能理论的中国乡村发展多元化探讨259担,农业有粗放化苗头,粮食产量一度逐年下降[11]。

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后(2005年),农村面貌有很大改观,农民福利水平快速上升,农业现代化特别是机械化进程加快,但仍有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首先,就农业生产而言,农地复种指数下降、耕作粗放化趋势难以扭转,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相较外出务工而言务农收入过低。

虽然粮食产量多年增产,但这是以减少非主粮作物如大豆等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为代价的①。

再有食品安全问题经常见诸媒体[12-13],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心和满意度。

第二,虽然乡村工业、旅游、商贸等非农产业发展很快,但此类产业的地域集聚性特征非常明显,主要以东南沿海、大城市周边和少量特色型乡村为主,许多示范村的经验不好复制推广。

就总体层面而言,小农经济仍然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特征。

在普通农村,许多农户的不同家庭成员或者农民个体仍然兼跨城市与乡村、农业与非农业、传统与现代两类生产和生活部门。

征地、农民上楼运动、退耕还林还草、旅游区和保护区建设等,经常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

第三,乡村聚落“小、散、乱”的特征,使得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非常困难。

例如,农村中小学学生到撤并后的学校上学非常不便,发生的多起所谓“农村校车”事故令人痛心[14-15]。

住房现代化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乡村景观破坏等乡村建设与规划问题严重。

第四,乡村社会机理由于青壮年人口外流而变得日益脆弱,留守儿童、留守女性、留守老人成为难以解决的乡村社会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主流的处方是“深化改革”,包括以农地私有化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农村住房、宅基地的交易和城市户籍改革促进人口的城市化。

上述处方仍然没有脱离西方传统的现代化发展范式,这在中国很难走通[16]。

截至2012年底,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仍有2.58亿人,按照18亿亩耕地计算,劳均耕地不到7亩,离现代化农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仍有很远的距离,也很难取得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竞争优势。

温铁军指出:“世界上仅有不超过10个大农场国家,能够有条件实现土地规模经济、产生农业规模收益,它们几乎全部是在殖民化进程中大规模杀戮当地土著、开疆拓土的产物。

除此之外,老欧洲那些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化了几百年,却都没有实现教科书中才有的‘规模经济’,至今还是以小农场为主”[17]。

更重要的是,单纯强调乡村现代化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即使走通了,仍将面临西方乡村现代化后所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2西方发达国家乡村现代化产生的问题(1)现代农业破坏环境且难赖以为生。

克服农业比较收益低的现代技术手段是机械化,以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手段是雇用、剥削外籍劳工,包括早期的奴隶种植园和目前以外籍短期契约劳工和非法劳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果蔬业和畜禽业[18]。

与农业机械化相伴生的是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以规模化分摊机械投入成本,同时配合专业化(单一化)以减少所需机械的种类以降低生产成本,也方便销售。

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虽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割裂了农业生态系统人、生物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所以要依靠不可再生能源、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甚至转基因来维持,由此导致土壤流失、退化和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耗竭,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这些环境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未来的农业生产潜力[19]。

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突发疫情说明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化食物网链有其自①中国2012年进口油料6240万t,进口油脂905万t,按国内大豆单产和出油率计算,相当于7.4亿亩的播种面积,并且大豆高达86%的外贸依存度使我国失去了定价权,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并通过豆粕(饲料用粮)价格传导使肉蛋奶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