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与偶像崇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榜样的偶像化
• 偶像的榜样化
model idolization
榜样偶像化:
• 理想化、神圣化、绝对化是榜样神圣化的关键; • 渲染个人生活、美化个人形象、推销个人商品是 榜样偶像化的关键。 • 榜样偶像化是个人选择和商业包装互动的结果。
• 任何偶像都是被神化了的榜样。从“毛”到“超
女快男”莫不如此。
洛文塔尔的解读
• 成长的缺席:童年时代只是缩小的成人版本、一份日期过 早填好的职业和工作表。某个人一直都是演员、医生、舞 蹈者、企业家。他没有经历过幼稚的时期,天生就知道人 类生活的可能性、智力的和精神情感的创造性、为自我和 社会作准备,他来到世上并在世间逗留,就像橡皮一样被 贴在某个特定岗位上。个人已成为一种标记。 • 失去魅力的成功:成功已变成一个刻板的事情,我们怀着 敬畏之心去看待它,就像在画廊里或在令人难以臵信的富 豪的宫殿里看一幅无价之画。我们的消费英雄的成功,本 身就是消费品。它并不是要鼓励更多的行动,而是作为某 种我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介绍给我们,就像食物、饮料和 聚会一样;它是好奇与消遣的营养品。
洛文塔尔的解读:以传记为例
• 文化经济:人类的所有社会化机构在总体上都把社会当作 一个消费的联合体,这象征着一种被制作成标准的文章的 文学类型,它由庞大的商业网销售,被另一个大众机构即 国家的杂志读者群所消费。 • 故事内容分层:第一层,传记主人公的社会关系(与他人 的关系,日常生活模式,与周围生活世界的关系);第二 层,他的心理状态(性格、心理体验);第三层,他的历史 和遭遇(社会阅历);第四层,对作者通过语言的选择有 意无意地传达信息的评估。
费斯克的解读
• “迷”和其他不太过分的大众读者的差别只是程度上而非 性质上的差别。着迷主要包含两种行为的特殊性:辨识力 与生产力。 • 辨识力:大众文化迷在他们所着迷和不着迷的东西或人之 间,划下了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 对大众文化迷来说,社会效忠从属关系和文化趣味之间的 关联是主动的和明显的,他们的辨识行为所遵从的是社会 相关性而非审美特质的标准。 • 生产力:他们的着迷行为激励他们去生产自己的文本(穿 衣打扮、休闲生活和价值观的表述)。这些文本主动地和 富有生产力地活跃于意义的社会流通过程中。
洛文塔尔的解读
• 常规划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 :休闲行为的例行和复制特征成了日常生 活的正当理由与美化。但从没有任何人反抗这一事实,也 从未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当大众参与到例行的娱乐中时, 无聊是他们脸上的特征。 • 无聊的体验:通过调节自己的注意力,他能体验到满足感, 通过参与那些大人物的快乐与痛苦而确证了自己的快乐与 痛苦。政治和经济领域中那些重大的使人惶惑的问题以及 社会领域里的抗议与争论全都淹没在消费偶像的狂欢之中 了。
二、为什么着迷?
为什么“着迷”?
• 偶像崇拜的心理效应 • 投射作用:将现实中被压抑的欲望、梦想和遗憾 投射到自己迷恋的偶像身上。当一个人的梦想和 欲望无法在现实中满足时,痴迷于某个偶像在这 方面的特质(相貌、身材、家庭背景、生活阅历 等)和成功(财富、地位、人格魅力等)便可聊 以自慰了。 • 补偿作用:通过膜拜对象获取自我感受和与人交 往上的满足。 • 认同作用:以偶像/榜样的言行、价值观念来引导 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自我认同的力量(现在 -未来型的认同)。
洛文塔尔的解读
• 特别为你:“你”字不仅意味着友好地介绍的姿态,也意 味着上层机构那种警告和要求的语言,宣称人们必须去注 意、去遵照。直接的语言无意中暴露了所有现代大众信息 机构所安排好的全部东西。“特别为你”意味着为了你的 一切。 • 我是你的粉丝:对偶像了若指掌,为之开心自豪。但是, 没有让他去追随那些伟大人物的途径,也没有让他效仿他 们成功的途径。由此,最高级语言,像成功故事一样,导 致的是教育功能和其他积极内涵的丧失。超自然的恐惧占 据优势,在娱乐和消费氛围的笼罩下,大众不得不认为自 己的日常生活是琐碎的和无意义的。
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 共享一种群体成员意识 • 在信息和交往水平上彼此互动 • 共有一个或多个目标或动机
• 发展出一系列规范或规则来对群体内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 形成群体的共识,表现出群体思维 • 如成员间的互动是长时间的,领袖和追随者便从群体中应 运而生。 • ——www.sonlifeafrica.com/model/subcult1.htm
费斯克的解读
• 结论1:
读者是文化生产者,而非文化消费者 • 结论2: 大众辨识力不仅仅是从既存文化资源的库存中去 选取与扬弃的过程。它更是对选择出的意义加以 创造性使用的过程,在持续的文化再生产过程中, 文本和日常生活被富有意义地连接起来。
解读的路径
洛文塔尔: • 自上而下的精英式解读——粉丝:被动的、被误导的、被 伤害的;偶像:重复的、空洞的、消费的。 费斯克: • 自下而上的抵抗式解读——粉丝:主动的、参与式的、有 快感的;偶像:权且利用的、开放的、生产的。
偶像理想化 我心中的
姜文:
當年因為秦書田的出現,便在13歲的備忘錄 裏記下了你的名字,記住了便不敢再忘。那一 瞬間才能完成的感受,都出自內心最真切的回 應。心酸的幽默、無奈的抗爭、深情的愛意, 是那麼難同日子緩緩流去,都靜靜地沉殿到記 憶的深處。
偶像浪漫化
偶像绝对化
hallo effect
• 光环效应:把偶像的一切都看得“神乎其神,高 大无比”。只看到偶像身上的“光环”,而没有 看到背后的“阴影”。或者说,只看到偶像的优 点,没有或有意识地忽略偶像的缺点。
一、基本概念与现象描述
追星族、粉丝、迷
• 追逐明星的一族人群,多数是年轻人,有着时尚流行的心 态。 • 粉丝:英语单词“fans”(迷、狂热的爱好者、参与者) 的谐音。 • 大众文化迷是过度的读者:这些狂热爱好者的文本是极度 流行的。作为一个“迷”,就意味着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 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着迷是布迪厄所说的无 产阶级文化实践的一部分,与中产阶级那种对文本保持距 离的、欣赏性和批判性的态度正好相对(费斯克)。
青年亚文化与媒体文化
• 媒体一代与媒体文化主体 • 是高度参与和高度活跃的人群 • 是新媒体和新经济(e-economy)的主力军
• 想象的共同体,群体意识和高度互动
• 二重性:现存社会关系和价值观的再生产;对抗文化的冲 动 • 消费、娱乐、信息、抵抗、反叛等
粉丝文化
• 作为商品的偶像 • 作为文化经济的粉丝文化 • 偶像拜物教 • 问题:粉丝文化——究竟是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批判 性,还是相反?
明星偶像
杰出人物偶像
杰出人物偶像
From生产偶像to消费偶像
• 偶像崇拜:通过把心目中偏爱的公共人物(明星和杰出人 物)理想化和神圣化(idealization and mystification),使之成为迷恋或膜拜的对象。 • 生产的偶像:偶像传达的信息有关社会生产的机构与途径, 或多或少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 消费的偶像:偶像传达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与休闲领域有 关:要么他不属于提供社会的基本需求的行业(如娱乐界 和运动界的主人公),要么他或多或少只算是社会生产机 构的漫画式的人物。 • 转向:大众的偶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生产中的领导者,而 是电影、棒球场和夜总会的主角。
粉丝文化与偶像崇拜
——青年亚文化研究
出要内容
• 核心议题:青年亚文化与自我认同 • 个案:粉丝文化与偶像崇拜 • 相关理论:文化研究和社会学
• 阿多诺:消费偶像与文化产业
• 里斯曼:他人导向 • 洛文塔尔:消费偶像与生产偶像(《大众偶像的胜利》) • 费斯克:狂热崇拜(迷)与文本的重写《迷与生产力》
流“星”与杰出人物
• 三“星”高照:歌星、影星和体坛明星(娱乐界),他们 多是“人气偶像”,主要以“流动性、形象性和青春性” 等特征吸引人。 • 杰出人物:政治家、军事家、学者、艺术家、企业家和专 业技术人员(如文化媒介人)。他们多是人生榜样,以其 才华谋略、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吸引年轻人。
• 现代明星产业:作品、奖励、广告、照片、访谈、个性、 轶事、绯闻、私生活、公共形象与出镜率、手机铃声。
张迷
张国荣——一提起这个名字, 顿感亲切动听!不禁心神荡漾! 偶像崇拜現代少年的通病, 不幸我也患上!其实,很不公平的。偶像如 一个空心人,我未见其人,只闻其声。我只 知其表,未知其心——便沉迷其中,难在自 拔!
• 刘迷
• 我们的孩子从1994年开始就做了关于你的好多梦,而这些 梦的内容后来竟神奇地出现在了你的许多歌词中,她除了 全部学会你唱的歌曲外,还会模仿你的签名字体,她说, 你的身影分分秒秒都在她的眼前和心里,除了你,她已经 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和其它美丽的东西。
理想化 Idealism 相對化 Relativism 浪漫化 Romanticism
理性化 Rationalis m 現實化 Realism
絕對化 Absolutism
偶像崇拜与大众传媒
• 传媒报道的整个倾向是要使人接受:生物遗传的和教育的 遗产;朋友与老师的帮助;房屋对肉体的保护,吃喝对心 理的保护;通过社交娱乐而保证社会支持与声望的安全度; 通过全部习惯性行为使心灵和工作精力得以完全休息。 • 我们面对的不是“给予者”而是“获取者”。这些新的主 人公代表着一种理所当然地拥有某物的渴望。他们似乎也 代表着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的变幻无常;代表着一种态 度,所需要的不过是从与再现和娱乐有关的事情中得到满 足。 • 今天,强调的重点是食物和休闲的日常功能,而不是“创 造、组织和引导的天才”。在社会瓦解成一个无序的消费 者群体的时候,真正的历史战场从景观中消失了,或是成 为背景被束之高阁。 (洛文塔尔)
青年亚文化
• 青年亚文化是流动性的亚文化 • 青年亚文化由“意义体制、表现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组成, 它反映了社会非主流群体渴望打破社会结构矛盾的尝试”。
• 青年亚文化往往呈现为对抗文化(嬉皮士、垮掉的一代, 朋客、韩寒现象等)
• 青年亚文化、媒体和粉丝文化(对抗转向消费)
• 媒体文化背景中的青年亚文化认同
偶像理想化
TO 此生至愛的偶像 黎明:
在我崇拜你以前,世界是一個荒原;從我崇拜你開始,世 界成一個樂園;過去的許多歲月,對我象一縷輕烟; 未來的無限生涯,因你而幸福無邊。 你眼底一絲光彩,抵得住千言萬語;你唇邊燦爛一笑, 就是我歡樂源泉;這個世界有個你,命運是何等周全;總 盼有那麼一天,我們能有緣相見! 一個永遠支持你的女孩:嘉蕙
偶像idol与榜样model
• 偶像以理想化、浪漫化和绝对化为特点,榜样以现实化、 理性化和相对化为特点,二者的结构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 形。 • 二者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偶像中有榜样的成分,榜样中有 偶像的光环。 • 共同的卖点:成功的光环
• 文化经济:成功的神话学由两种因素构成,艰难与突破。 麻烦和困难为成功作好了准备,传记中以一种老套的形式 对此作了讨论。(美丽的允诺:10分钟成为名人)
洛文塔尔的解读
• 没有历史的灵魂 :在教育和调节的完美面具后,隐藏着 一个机器人的概念,他自己无需做什么,只需按创造他的 人希望他做什么的指令而如此行事。 • 最高级语言:促销语言取代了评价语言 。每件事都被写 成独特的、从未听说过的和杰出的。因此,也就没有什么 事是独特的、从未听说过的和杰出的。全都是最高级,也 就意味着全都是平庸的。 • 伪神圣性和伪个性化:最高级的使用似乎想赋予现代大众 文化中的毫无意义的事件以伪神圣性和伪安全性。
费斯克的解读
• 重写rewritting :原初的文本是一种文化资源,从中可 以生产出无数的新文本。这种生产者式的行为与生产原初 文本的活动十分类似。它既要求文化能力(对某一种大众 文化文类或运动的常识或规则的知识),同时也要求社会 能力(在这种传统中,“人们”可能会如何去做、去感受 或者反应)。 • 拼贴 bricolage:大众文化生产力是以一种“拼装 (bricolage)”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的文化产物进行再 组合与再使用的过程。 • 在这里起作用的是大众的创造力,是大众文化。它所认为 的文化权力并非单行的,由上而下的,而是一种民主的权 力,面对所有有能力(和辨识力)去参与它的人是开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