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 (恢复)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功能锻炼
肱骨髁上骨折的功能锻炼措施
• 骨折处理后3~4天即可进行站立位的肩部摆 动练习和指,掌,碗的主动运动,用力握拳 和伸直五指。1周后可增加肩部主动屈伸及 外展练习,并根据患儿 的耐受能力逐渐增 大运动幅度。
• 早期,伸展型肱骨髁上骨折可开始做肱二头 肌,旋前圆肌静力性抗阻练习,暂缓肱三头 肌和旋后肌的主动收缩练习,屈曲型骨折病 人则应做肱三头肌静力收缩,暂缓肱二头肌 和旋前圆肌的主动收缩。骨折愈合后进行必 要的关节活动度练习,作全面的肩和肘屈伸 ,前臂旋转练习。
骨折愈合过程
• 1血肿机化期(骨折部位形成纤维愈合。伤后4~5 小时开始,约2~3周完成)
• 2骨痂形成期(成骨纤维大量增生形成骨痂,此期 仍不能负重。骨折后一周开始,约6~10周完成)
• 3骨性愈合期(骨痂完全骨化,骨折线消失,骨痂 密度增加,能负重。约骨折后8~12周完成)
• 4塑性期(不断的破骨和成骨的过程,一般幼儿2 年内骨折痕迹完全消失。)
• 骨折愈合中期(骨折后3~8周)
• 此期上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 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 趋稳定。训练重点是促进骨痂形成,逐渐增 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肢体 活动能力。
• 骨折愈合后期(骨折后8~12周)
• 此期骨性骨痂已逐步形成,骨痂有了一定的 支撑力,但可能仍存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肌肉萎缩等问题,训练重点是消除 残存肿 胀,进一步减清疤痕挛缩,粘连,最大限度 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力,恢复肢体功 能。
预防肘内翻的功能锻炼
• 第1阶段:石膏固定术后1—7 d,因骨折处尚不稳定,水 肿较重,以握拳运动为主。
• 第2阶段:8 d至拆除石膏前:骨折水肿已基本消退,如有 必要,可更换石膏。可以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 内收以及小范围的旋转运动,以及腕关节的掌屈和背伸。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病情复杂,康复周
期长。
下面介绍几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手法。
一、功能锻炼
在肱骨髁上骨折恢复期间,医师会安排逐渐增加手臂的活动范围,以
恢复手臂的灵活性。
初期锻炼以进行手指和手腕的活动为主,随着康
复情况的好转,患儿逐渐进行肘部的活动锻炼。
二、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关键步骤。
医师会根据患儿的情
况制定特定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体力训练、柔韧度和平衡训练等,以帮助患儿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三、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是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肌肉酸痛等的有效手段。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在按摩治疗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的按摩师
进行治疗,按摩力度应根据患儿的情况进行调节,并要避免对患儿的
肌肉造成过度刺激。
四、电疗治疗
电疗治疗是利用电流来促进患儿的康复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电疗方法包括电刺激、声波疗法、磁场疗法等。
不同的电疗方法对于患儿的康复都有一定的效果。
经过以上几种康复手法的综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效果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康复期间患儿也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能尽快恢复健康。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一开始就过度疲劳。如果感到疼痛 或不适,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注意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的功能锻 炼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 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 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步骤 •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功能锻炼的常见误区与解决方法 • 功能锻炼成功案例分享
01
肱骨髁上骨折概述
早期功能锻炼
肌肉收缩训练
在骨折固定后,即可开始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包括手指、腕关节、肘关节等 肌肉的收缩运动。
误区二:忽视康复期护理的重要性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忽视康复期护理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 萎缩等并发症。
康复期护理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来说非常 重要。如果忽视康复期护理,不进行适当的 功能锻炼,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 活和工作能力。因此,在康复期,应该遵循 医生的建议,适当进行功能锻炼,同时注意
加强营养和休息,做好康复期的护理
功能锻炼期间要加强营养摄入,特 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以促 进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要注 意饮食卫生和避免暴饮暴食。
VS
在康复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 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促 进身体恢复和精神状态的良好。同 时要避免过度使用患肢,避免加重 病情。
05
中期功能锻炼
肘关节屈伸活动
在骨折愈合较好时,可以 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 以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功 能。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
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
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的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
这样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的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
鉴于肘内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髁部分骨折,复位是指将断裂的骨片重新正确对位。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如下:
1. 复位后,骨折部位应完全对齐,无明显错位或间隙。
2. 复位后,肱骨髁的关节面与肱骨滑车面及肱骨干部分的关节面在正常解剖位置上完全契合。
3. 复位后,骨折两端的外形、长度和角度应与对侧正常的对应骨折段相一致。
4. 复位后,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应该良好,没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
5. 复位后,关节活动度应该恢复到最大程度,并且没有明显的关节卡阻感。
6. 复位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断口间距在1mm以上的是骨折复位不满意,需要重新复位。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主要是骨折部位对齐、关节面契合、外形一致、血液供应良好、关节活动度恢复和X线片显示间距满意。
肱骨髁上骨折
一、概述
肱骨下端关节面向外侧倾斜,当肘伸直时,形成前 臂较上臂向外偏斜5-15度的携带角。携带角过大称 肘外翻,过小而成负角者,则称肘内翻。肘内、外 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易发生的晚期并发症。肱骨 下端有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尺桡神经通过。骨折后 需注意有无伤及血管和神经。
二、病因
肱骨髁上骨折多系间接暴力所致。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 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
位牵引,纠正侧方移位及折端间的旋转,然后矫正前后移位,伸直型者 屈肘位固定,而屈曲型者固定于半伸直位。通常使用长臂石膏后托,较 小夹板固定简便易行,3周后去固定,活动关节。 大部分病例并不需手术治疗,但闭合复位应力求矫正内翻及内旋畸形, 恢复Baumann角(肱骨角),以免遗留肘内翻畸形。即使留有一定程度 的前后错位或角度,可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矫正,远期功能影响不着。 有些不稳定骨折,可在复位后经皮自内、外髁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以 保持整复的位置。 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应急诊进行探查处理并同时手术复位骨折,以克氏 针交叉固定。
六、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内容: 1.外伤史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2.临床表现 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
注意有无血管损伤。 3.影像学检查 常规正、侧位X线片即可确诊及分型。
七、鉴别诊断
在5~6岁以下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注意和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相鉴别。 因肱骨小头的骨化中心在1岁左右出现,而滑车的骨化中心在10岁左右 才出现,故骨骺全分离在X线片无骨折线,桡骨纵轴线与肱骨小头关系 不改,但与肱骨下端关系改变,肘部肿胀,环周压痛。
三、临床表现
无移位骨折者,肘部可有肿胀、疼痛、肱骨髁上环状压痛及 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关节复位:将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复位到正常的关节面中,使关节恢复正常对位。
2. 长度复位:将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复位时,要保持骨折部位的长度与对侧正常肱骨相当,以保持肱骨的正常生理功能。
3. 旋转复位:确保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在复位时,旋转不偏斜,使上下臂的转动关节正常。
4. 骨折稳固:骨折复位后,通过内固定或外固定的方式,使骨折断端稳定。
内固定可以使用钢板、钢钉、螺钉等,外固定可以使用外固定支架等。
5. 软组织恢复:在骨折复位后,要确保周围软组织的正常复位,包括肱骨骨膜、肌肉、韧带等,以促进愈合。
复位标准的具体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来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来确保骨折复位的
准确性。
同时,骨折复位后需要进行正位、斜位和旋转位等不同角度的X线检查,以评估复位质量和术后效果。
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常规
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常规一、概述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为肘关节外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
此损伤并发症较多,可原发或继发血管神经损伤、前臂肌肉缺血挛缩。
无论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肘内外翻发生率颇高。
(一)病因1.直接暴力少见。
2.间接暴力是引起髁上骨折的常见原因。
跌倒时,患儿手掌或肘部触地,暴力传递至髁上处引起骨折。
手掌着地时暴力向后上方传递,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肘部着地时暴力向前上方传递,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
(二) 骨折分型根据患者受伤时的体位,暴力作用的方向以及肌肉的牵拉作用可分为3型。
1.无移位型如裂纹或线形骨折,往往不易被发现。
2.伸直型此型占肱骨髁上骨折的95%,多见于儿童,很少发生在成人。
骨折远端向后上方移位,近端向前下方移位。
远端尚可向尺侧或桡侧移位。
向前、下方移位的骨折近端有损伤正中神经、桡神经及肱动脉的可能。
3.屈曲型此型较少见。
主要表现是肱骨内外髁与尺骨鹰嘴的关系保持正常,但时后三角之平面向前推移而位于肱骨干纵轴之前方。
骨折远端向前上方移位,近端向后下方移位,患者肘关节呈屈曲位,当试图伸直时出现抵抗。
很少出现血管损伤神经。
(三)临床表现外伤后肘部明显肿胀变形,有时出现皮下淤血和皮肤水泡,伸直型骨折时,鹰嘴与远侧骨折骨折片向后方突出,出现靴状畸形,骨折近端向前移,外形上似肘关节脱位,但骨折时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仍保持肘后三角的关系。
向前移位的骨折近端可合并正中神经、桡神经及肱动脉的挫伤和压迫。
(四)诊断肘部正侧位X线可确定骨折部位和类型。
(五)治疗1.非手术治疗无移位或移位很小的骨折,可单纯中立位石膏固定3~4周,然后开始练习肘关节伸屈活动。
(1)闭合复位闭合复位最适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某些成人也可试行闭合复位。
复位应在臂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
儿童也可采用全麻。
骨折对位满意后,用石膏托肘关屈曲90进行固定。
石膏托可用三角中悬吊于胸前。
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
88生冒塞旦医刊垫!Q生!Q旦笙j!鲞筮12翅Q些望!』!坠婴坐堕塑型壁!型幽!堕!坐!:垫!Q:!丛:!!:№:!!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李清有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通常是由较大的暴力所致,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固定较困难。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
近年来对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 PM)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自2002年至2008年,作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重建钢板、A o拉力螺钉治疗肱骨髁问骨折3l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l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43岁。
左侧13例,右侧18例,均为闭合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尺神经损伤2例。
骨折类犁按A O/A SI F分类均为C 型,其中C。
型15例,c:型1l例,c,型5例。
本组患者均在伤后5h~10d内手术,一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肢中立位置于侧方,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取患肘后正中…S形切口,在尺神经沟内找到尺神经,向近远端游离后用橡皮片牵开保护。
距鹰嘴尖2—2.5cm处(鹰嘴切迹中点)与尺骨干纵轴垂直的平面行“V”形截骨,向上翻起肱三头肌及鹰嘴截骨块,充分显露内外髁及滑车,尽量保护粉碎骨片的软组织附着,尤其是内上髁、外上髁的韧带附着,将旋转、粉碎的骨块复位,注意滑车和肱骨小头的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后,用1枚直径4.0am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髁间骨折,拉力不能过大,以免使滑车宽度丢失,改变了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的对合关系。
这样可使复杂的髁间骨折变成简单的髁上骨折。
髁间固定后,如有桡神经损伤,可以从肱骨前方进行探查,不需另取切口。
直视下恢复肱骨髁间与肱骨干的解剖关系,骨缺损处可取自体髂骨植骨。
选用不同长度的解剖型Y型钢板固定于肱骨内外侧髁及肱骨干处,要保证远端至少有2枚螺钉固定。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的康复锻炼
f l w— D s own t tt n i e c ub t s v r s i he o e v ton lg ou ssgn fc n l o rt a olo u h ha he i c d n eofc iu a u n t bs r a i a r p wa i iia ty l we h n
o s r a i n l r u ( = 3 ) a d c n r l r u ( = 3 ) Al t e c i r n u d r n r h p d c c n e t n b e v to a o p n g 0 n o t o o p n g 0 . l h h l e n e we t t o e i o v n i — d o o
Th r s n i n f a td fe e c n t e h ei g tme b t e h wo g o p ( e e wa o sg i c n i r n e o h e l i e we n t e t r u s P> 0 0 ) Th x el n i f n . 5. ee c l t e
nur i sng
V r C i P A,02 2 (B :21] Nus hn L 2 1 ,9 7 )1—5 J
肱骨髁 上 骨 折 是儿 童 最 常 见 的肘 部 骨 折 , 发 多
症 。据 有关 文献Ⅲ 报 道 , b b 肱 骨 髁 上 骨 折 并 国C J 童
发 肘 内翻 的发 生 率 达 5 . , 国 内则 为 4 . %。 70 而 89
观察组 , 组 3 每 O例 对 照 组 患 儿 采 用 传 统 的骨 科 术 后 常 规 康 复 锻 炼 方 法 , 观察 组 患儿 除 常规 功 能锻 炼 外 , 据桡 侧嵌 插 、 侧 根 尺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摘要】从肱骨髁至肱骨干之间,正是肱骨骨弧度和前后厚度的移行部,是肱骨全长较为脆弱的部位。
在儿童,由于发育尚未完善,又生性喜欢活动,跌倒时手掌撑在地面上,肘关节过伸及前臂旋前形成髁上骨折,此类骨折多见于5~10岁的儿童和体操运动员。
目的讨论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准确复位,防止肘部畸形和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尽快恢复伤肢功能。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治疗从肱骨髁至肱骨干之间,正是肱骨骨弧度和前后厚度的移行部,是肱骨全长较为脆弱的部位。
在儿童,由于发育尚未完善,又生性喜欢活动,跌倒时手掌撑在地面上,肘关节过伸及前臂旋前形成髁上骨折,此类骨折多见于5~10岁的儿童和体操运动员。
一伤因和受伤机制肱骨髁上骨折因暴力作用方向不同,可分为伸直型或屈曲型。
1.伸直型此型最多见,占95%。
体操运动员在翻滚跳跃中突然摔倒,肘关节在半屈曲或过伸位,掌心触地,地面的反作用力经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人体的重力和势能由上而下,将肱骨干推向前方,于是在肱骨最薄弱之处即在髁上部位造成骨折。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
骨折近端向前移位,严重者穿透肱肌损伤正中神经或肱动脉。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根据骨折端侧方移位情况的不同还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
(1)尺偏型:肱骨髁前外方遭受暴力时,骨折移位,桡侧骨膜因近段向前外方移位而断裂,尺侧骨膜仍连续,但尺侧骨皮质已分离,此型骨折内侧骨皮质已有挤压或塌陷,复位后容易发生肘内翻。
(2)桡偏型:肱骨髁前内方遭受暴力时,骨折断端桡侧骨皮质有挤压或塌陷,桡侧骨膜仍保持连续性。
此型骨折复位后大多不会发生肘内翻,但如过分追求解剖对位,将桡侧骨膜拉断,也容易发生肘内翻。
2.屈曲型肘关节于屈曲位跌倒,肘后侧着地受伤。
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冲击尺骨鹰嘴,骨折线也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形成远折端向前移位的髁上骨折。
此型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很少见。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得康复方法【摘要】目得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得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得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得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得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
比较两组患儿得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得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得骨折愈合时间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得优良率为83。
30%与90。
00%,均优于对照组得80.00%与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过3个月得随访,观察组患儿得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得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得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得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肱骨髁上骨折就是儿童最常见得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
肘内翻畸形就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得并发症。
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得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
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得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这样既增加患儿得痛苦与家庭得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得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
鉴于肘内翻得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就是个亟待解决得问题。
笔者基于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机制得认识,对常规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良,在常规康复锻炼得基础上进行肘外翻练习,从而达到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并发肘内翻畸形、减少患儿痛苦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得目得,现介绍如下。
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肘部关节无法正常活动,看起来有非常明显的肿胀现象。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都是受外力的暴力所致,比如在运动的时候受伤导致,而且发生骨折情况的儿童比例占有很高。
肱骨髁上骨折在治疗见效之后还是需要康复锻炼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锻炼的方法。
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力量,防止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
所以,被固定的肢体,均要作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锻炼。
对于没有固定的关节,应及时鼓励病人作主动的功能锻炼,当骨折端已达临床愈合就逐渐加强负重锻炼。
临床上功能锻炼有两种形式: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
(一)主动运动:是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根据病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影响骨折断端移位的前提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及未固定关节的各向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减轻创伤对全身反应,防止关节僵硬,因此主动运动应自始至终贯串在整个骨折修复过程中。
(二)被动运动
1、按摩:适用于骨折断端有肿胀的肢体,通过轻微按摩帮助肿胀消退。
2、关节被动活动:骨折固定初期,少数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敢作主动锻炼,宜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辅助性活动,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动锻炼。
对早日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粘连,关节囊挛缩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时要轻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创伤。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两种关于肱骨髁上骨折康复的锻炼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整个康复锻炼中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患者不但要适当的锻炼受伤部位,还需小心的按摩受伤部位附近的肌肉。
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造成患者日后肌肉萎缩或是行动不便的情况。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
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标准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是由于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或者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引起的。
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复位治疗,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肱骨髁上骨折复位的标准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肢的神经血管功能情况、X线片检查等。
同时,术前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麻醉药品等。
接着,进行麻醉。
在进行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手术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同时也有利于医生进行操作。
然后,进行复位操作。
在麻醉完成后,医生需要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复位。
复位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X线片的显示,采取适当的手法进行复位,确保骨折部位能够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在进行复位操作时,医生需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额外的损伤,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出现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进行固定和包扎。
在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完成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包扎。
固定和包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复位后的骨折部位,防止再次移位,促进骨折愈合。
在固定和包扎的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材和包扎材料,确保固定和包扎的牢固性和舒适性。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是一项需要非常谨慎和专业的手术操作,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患者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办
肱骨髁上骨折怎么办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并且通常是5至7岁的儿童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肘关节遭受暴力或是跌倒时手臂过伸所致,若是按照受伤机制对肱骨髁上骨折进行划分,可分为屈曲型以及伸直型。
另外,受肱骨远端解剖结构的影响,复位较为困难,若是治疗不当,也极易发生肘关节僵硬、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所以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应当及时接受正规化治疗。
具体而言,临床目前常采用下列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一、手法复位外固定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需先行接受相关影像学检查,若是检查结果显示肱骨髁上骨折稳定,可首选手法复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并可在复位后进行夹板、石膏等外固定,通常固定时需屈肘90°,能够有效恢复骨折。
另外,在手法复位后还需进一步摄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若是复位良好,保留夹板、石膏等4-6周并定期复查X线即可,不过值得患儿家长注意的是,在进行外固定期间,需要每日观察患儿患肢腕指关节活动、疼痛程度、皮肤颜色、远端血运、前臂肿胀等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当然,若是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必须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可听从医生指导,逐渐进行手指屈伸、伸腕屈腕、握拳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僵硬以及患肢消肿,所以患儿家长必须监督患儿认真执行。
而在治疗后1至2个月,此时患儿骨折部位基本恢复正常,所以在拆除外固定后,能够锻炼肘关节功能,不过在复查期间若是发现骨折不愈合、再次移位等,还需考虑接受手术治疗。
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若是患儿为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也可进行切开复位治疗,尤其是对于复位后不能有效维持的骨折,亦或是闭合复位困难的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治疗疗效显著。
不过这种治疗方法人为损伤稍大,但是其应用优势也比较突出,例如切开复位方法可以有效显露手术视野,医生可以在术野清晰的良好条件下,及时修补血管、周围神经等的损伤;又例如直视条件下实施复位操作,有效且简单,可以最大限度恢复骨折部位,清除骨折端淤血,从而减少后期肘关节畸形等不良问题。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肱骨髁上骨折是上肢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该骨折通常发生在肱骨髁上部,是肘关节的重要构成部分。
这种骨折可以由于外力冲击、摔跤或其他外伤引起,导致肘关节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和测试来评估患者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的恢复程度。
这一评估过程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跟踪康复进展至关重要。
在康复评估中,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以及功能恢复情况,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肘关节功能。
鉴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康复评估方法也需要具备多样性和综合性。
这可以包括临床观察、图像学评估、物理检查、功能评估和生活质量评估等多种方法。
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疼痛评估、日常生活功能评估以及各种功能评分表的应用。
这些评估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肘关节康复情况,为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综述肱骨髁上骨折康复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和患者康复提供参考和指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会概述肱骨髁上骨折的背景和重要性。
然后,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为读者提供对本文内容的整体了解。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肱骨髁上骨折的定义和分类,涵盖相关解剖知识和分类系统。
然后,会重点阐述康复评估在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康复过程的指导作用和患者功能恢复的评估依据。
为了全面介绍肱骨髁上骨折康复评估方法,本文还将综述与该领域相关的各种评估方法。
这将包括临床评估工具、影像学评估、功能评估和生物力学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每种评估方法都将详细介绍其原理、应用范围和操作步骤,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消失,患肢剧痛,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
木,被动伸直时剧烈疼痛;可形成缺血性肌挛
缩(Volkmann缺血挛缩),晚期出现爪形手;
注意“4P”征:疼痛(Pain);桡动脉搏动消失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诊断】
(Pulselessness);苍白(Pallor);麻痹 (Paralysis).
以后逐渐屈曲至90°位置1-2周。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四、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1、骨折后桡动脉搏动消失,有发生缺血性肌挛 缩趋势者;
2、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影响肘关节功能者; 3、经手法复位失败,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者; 4、开放性骨折,污染较重者。
中医 骨伤科学
移位特点: 1、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 2、骨折远端向前向上移位,骨折近端向后移位; 3、骨折处向后成角畸形; 4、很少并发血管、神经损伤; 5、亦可分尺偏型和桡偏型;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诊断】
一、有明确外伤史: 二、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 1、疼痛: 2、肿胀: 3、功能障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五、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肘内翻: 原因(同上); 预防:
(1)力争一次复位成功;
(2)完全整复尺偏移位,且断端可有桡偏;
(3)复位时外展及轻度外旋前臂,并固定于极度旋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前位; (4)加厚外侧压垫,防止外侧成角; (5)晚期肘内翻明显者,可手术治疗。 2、损伤性骨化: 骨折早、中期固定牢固,以主动锻炼为主; 内服、外用相结合; 功能严重影响且骨化局限—考虑手术切除。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尺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外侧传入;
移位特点: 1、骨折远端向尺侧和后侧移位; 2、向外侧成角; 3、前外侧骨膜断裂,内后侧骨膜完整但掀起与皮质分离; 4、内侧骨质部分压缩; 5、复位后远折端易向尺侧再移位------肘内翻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 • • • • •
屈肘90°时,尺骨 鹰嘴突与肱骨内、 外上髁三点可连成 一等腰三角形,伸 肘时则三点连成一 线;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先矫正侧移位 再矫正前后移位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病因病机】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分型:
一、伸直型:占90%以上
二、屈曲型:较少见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伸直型】
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位或过伸位掌心触
地,传导暴力所致;
移位特点:
1、骨折线多从前下方斜行到后上方; 2、骨折远端移向后方,骨折近端移向前方; 3、骨折处向前成角; 4、可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
【伸直桡偏型】
外力自肱骨髁部的前内侧传入;
移位特点: 1、骨折远端向后、桡侧移位; 2、外侧骨膜连续,内侧骨膜断裂; 3、桡侧骨质部分压缩; 4、不会形成严重肘外翻,但如为求解剖复位矫正过 度,亦可形成肘内翻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屈曲型】
跌倒时,肘关节屈曲位,肘尖着地,暴力经 尺骨鹰嘴将肱骨髁推向前方;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5、合并神经损伤:多为挫伤;三个月内多可恢复;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二、整复方法
要求: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必须纠正;Βιβλιοθήκη 注意矫正尺偏移位;防止肘内翻
发生;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三、固定方法
伸直型骨折:屈曲90-110°位置3周;
屈曲型骨折:半屈曲位40-60°位置2周、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30-50° 前倾角
10-15°
外翻角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局部解剖】
1、该部为松、密质骨交界处; 鹰嘴窝与冠状窝之间为一极薄骨片; 应力上薄弱点 2、圆柱形向下变为三棱形的部位; 3、儿童肘前关节囊和侧副韧带坚固,不易脱位,易骨 折; 4、10-15°的外翻角; 30-50°的前倾角; 5、肘窝前:肘动、静脉,正中神经; 骨折后可 肘窝前外方:桡神经; 并发损伤 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
颈腕悬吊;
2、新鲜有移位、肿胀不重:手法整复+固定;
3、肿胀较甚:
挤压消肿 张力性水泡:无菌下穿刺 肿胀严重:暂牵引,3-7天后 +复位 +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 骨伤科学
【治疗】
4、合并血管损伤: 桡动脉搏动消失: 无血液循环障碍:整复; 有血液循环障碍:整复→ 观察---温度转暖、手指可主动伸直; 无好转---手术探查;
2、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症状。 晚期 1、肘外翻:
复位不良,内侧嵌插、畸形愈合; 2、肘内翻: 旋转位未纠正,内旋位愈合; 骨骺损伤,发育不同步;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诊断】
3、损伤性骨化: 四、X线检查: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一、治疗方法选择
1、无移位或轻度前后成角无侧方移位:屈肘90°,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诊断】
(二)特殊症状 1、畸形:肘后三角正常; 伸直型:靴形肘畸形;肘前扪及近折端;伴 侧方移位者,肘尖偏向一侧; 屈曲型:圆肘畸形;有侧方移位者、肘尖偏 向一侧; 2、异常活动: 3、骨擦音:
中医 骨伤科学
肱骨髁上骨折
【诊断】
三、并发症: 早期 1、肱动脉损伤---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桡A搏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