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理博士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培养目标本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地理学理论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地理学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 具有深厚的地理学理论基础,掌握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2.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地理学研究,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3. 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能够跟踪地理学领域的前沿动态,提出新的研究思路;4. 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能够将地理学知识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二、课程体系1. 地理学基础课程(1)自然地理学:介绍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和解析能力。
(2)人文地理学: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现象的认识和解析能力。
(3)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应用:介绍GIS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GIS进行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 地理学专业课程(1)地理学前沿专题:介绍地理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问题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2)区域地理学:介绍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发展状况和问题,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
(3)地理学实验技术:介绍地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地理实验的能力。
3. 科研能力培养课程(1)科研方法论:介绍科研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2)学术写作与发表:介绍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发表途径和技巧,培养学生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
(3)学术交流与报告:介绍学术交流的基本形式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学术报告和交流的能力。
4. 跨学科课程(1)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介绍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
(2)国际地理学发展动态:介绍国际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华东师范大学城
⼈⽂地理学专业博⼠⽣研究⽣培养⽅案070502-华东师范⼤学城⼈⽂地理学专业博⼠⽣研究⽣培养⽅案(07050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培养⽬标(⼀)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和献⾝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地理学领域掌握坚实宽⼴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从事科学研究⼯作的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献,具有运⽤外⽂写作和进⾏国际学术交流的能⼒。
(四)深⼊了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动态,系统掌握⼈⽂地理学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运⽤⼈⽂地理学⽅法,分析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培养⽅式与学习年限(⼀)培养⽅式博⼠研究⽣的培养实⾏导师指导和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式。
⿎励、⽀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式。
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式。
(⼆)学习年限博⼠研究⽣学习年限⼀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向(⼀)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华东师范⼤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始进⾏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的⾼校之⼀,胡焕庸、程潞等⽼⼀辈地理学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业布局、农业及农村发展、区域规划、国⼟开发与整治等⽅⾯,取得了⼀⼤批成果。
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及制度创新理论、⼤流域区际经济合作机制、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模拟⽅⾯取得了新的突破。
(⼆)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我校是国内最早进⾏城市地理研究的⾼校之⼀,早在⼆⼗世纪60年代严重敏教授就开始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城市地理学的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等均取得突出进展。
在⼤都市空间结构、城市投资环境、城市社区等⽅⾯形成了⾃⼰的研究特⾊。
060200中国史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2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中国史专业名称1.中国古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3.中国历史地理学 4.专门史专业代码060200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3年6月10日修订日期:2013年6月17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 隋唐史综合研究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规律和特点,尤以研究唐代西南经济和历史人物为特色。
卢华语教授(博导)2 明清史综合研究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规律和特点,以明清商业经济、商人文化、社会生活为特色。
张明富教授(博导)陈宝良教授(博导)3 抗战大后方研究综合研究抗战大后方的工业、交通、金融及重庆大轰炸等历史文化等,以全民抗战史、重庆大轰炸等为研究特色。
周勇教授(博导)4 历史文化地理主要研究历史时期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长江三峡历史地理、西南地区人文地理等,以三峡历史文化地理为研究特色。
蓝勇教授(博导)5 历史经济地理主要研究中国历史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格局的构成、中国文化景观变迁等,以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景观研究为特色。
周宏伟教授(博导)6 中国民族史主要研究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族别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史,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专史和民族关系史等内容,以西南地区边疆民族史研究为特色。
黎小龙教授(博导)7 社会经济史主要研究中国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史及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以乡村社会史、区域经济与社会保障等研究为特色。
张文教授(博导)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史学创新精神与文化传承能力的专业拔尖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作出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3.能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创新性地开展协同研究,承担文化传承、繁荣与发展的现实使命。
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0502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素养,高度的创新精神,独立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层次人文地理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能立志为国家的人文地理学事业服务。
2.掌握广博深厚的地理学理论知识,熟悉人文地理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具有较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能够承担高等院校人文地理学教学、科研和有关的管理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地理2. 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3.国际经贸地理4.区域与城市发展三、修业年限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 年,最低修业年限为 3 年。
生源为 2 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或非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 4 年,若在SSCI 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 2 篇以上(含 2 篇),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
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 5 年。
四、培养方式1.博士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学习要有助于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注重对博士生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能力的培养。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并设组长一名。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3.课程学习应在一年内完成,教学形式应以专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为主。
4.博士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3)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历史地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历史地理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中国区域历史地理2、中国边疆历史地理3、城市历史地理4、中国地理学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其中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专业课。
前沿讲座5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
形式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讲座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相关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华东师范大学城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02)(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一、培养目标(一)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在人文地理学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运用外文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四)深入了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国际动态,系统掌握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能较好地运用人文地理学方法,分析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支持和推动跨学科、跨专业的培养方式。
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和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的方式。
(二)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一)经济地理与区域创新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开始进行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高校之一,胡焕庸、程潞等老一辈地理学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
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工业布局、农业及农村发展、区域规划、国土开发与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近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及制度创新理论、大流域区际经济合作机制、城市及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模拟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二)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我校是国内最早进行城市地理研究的高校之一,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严重敏教授就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城市地理学的各研究领域如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等均取得突出进展。
在大都市空间结构、城市投资环境、城市社区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近年来,在城市产业经济、开发区、人居环境、城市发展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内招博士)一、学科方向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中文名称二级学科英文名称方向一:060201 专门史History of Particular Subjects方向二:060202 中国古代史Ancient Chinese History方向三:060203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方向四:060204 中国近现代史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方向五:060205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二、学制学制三年,内招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7年,外招博士生最长学习年限8年。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12-1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学位课6学分,非学位课程2-4学分。
四、必读和选读书目(控制在20—30条左右)(一)专门史必读书目1.张星烺编,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3。
2.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95。
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4.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05。
5.丹尼等编:《中亚文明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徐斌:《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专门史选读书目:1.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Christopher I. Beckwith,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3、Geoff Wad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V ol.1-6, London: Routledge, 2009.4、G. F. Hudson. Europe and China: A Survey of Their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800.London: E. Arnold, 1931.5、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s. III-VI, UNESCO, 1996,20006、D.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二)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丛书》(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作为一位有着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会用最自然的语言、最流行的网络风格,帮你梳理出一份完美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咱们得明确培养目标。
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我们要培养他们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们成为地理学领域的佼佼者。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自然地理学:这是地理学的基础,涉及气候、地貌、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2)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涵盖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3)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专业课程(1)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学习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史料收集、分析、整理等。
(2)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探讨。
(3)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3.实践课程(1)地理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理现象,锻炼实践能力。
(2)教学实习: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科研训练: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素养。
三、科研要求1.论文发表: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发表一篇与历史地理学相关的论文。
2.学术报告: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鼓励学生进行学术交流。
3.学术活动: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四、培养方式1.导师制:实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
2.双语教学: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3.学术交流: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促进学术交流。
五、毕业要求1.课程学习:完成规定学分,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3.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展示研究成果。
朋友们,这份历史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就到这里啦。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招收攻读博土学位研究生,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求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热爱祖国,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培养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坚守学术操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学术追求,有较强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具备较强的解读和阐释历史文献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发展的状况,在广博的历史知识基础上,在选定的专题上独立从事研究,并能够有所发明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与敦煌学;明清社会经济史三、招生对象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五、课程设置六、培养方式在导师指导下,以个人自学、独立研究为主。
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学术兴趣与资质,实行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授课、面谈、报告研究、心得、参加学术讲座和各类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读书、思考、辨疑、考据和综合表达能力。
其它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核方式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课程考试外,导师经常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要求学生经常报告研究成果。
同时也考察学生在各种学术活动中的表现,并通过学生撰写的论文情况来考核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及水准。
要求每一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提出选题及开题报告,在第二学年结束前就学位论文的选题、资料收集、基本构想和论文结构等提出中期报告,经过由导师召集的考核小组考核其是否具备继续完成学位论文的能力后,确认其继续学业的资格。
如经考核认为不具备继续撰写论文资格者,可要求其在一个学期内提出新的论文报告,仍不能通过考核者,中止其研究生资格。
其它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每个学生自己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保证有2/3以上的时间,围绕着学位论文的选题开展研究。
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暨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外招博士)一、学科方向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中文名称二级学科英文名称方向一:060201 专门史History of Particular Subjects方向二:060202 中国古代史Ancient Chinese History方向三:060203 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方向四:060204 中国近现代史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方向五:060205 历史文献学Studie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二、课程设置三、必读和选读书目(一)专门史必读书目1.张星烺编,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中华书局, 2003。
2.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95。
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4.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05。
5.丹尼等编:《中亚文明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徐斌:《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专门史选读书目:1.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Christopher I. Beckwith, Empires of the Silk Roa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3、Geoff Wad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V ol.1-6, London: Routledge, 2009.4、G. F. Hudson. Europe and China: A Survey of Their Rel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800.London: E. Arnold, 1931.5、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ols. III-VI, UNESCO, 1996,20006、D. Sinor,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二)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1、费正清等:《剑桥中国史丛书》(多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6)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中国古代史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国家形态和思想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先秦礼制、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社会演变等重要课题作深入探讨。
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深入探讨当时的士族形态、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民族融合与社会风俗的变迁以及魏晋玄学、唐代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
3、宋元明清史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演变,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规律。
4、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潮、流派和人物,揭求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发展规律和现代意义。
5.道教科技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
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古代史学知识
与见解,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文化、社会、历史学研究、理论研究等领域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和构建具体的概念体系、知识体系
及研究方法体系,并能够参与在历史研究、文史学会研究、历史教学和历
史文献出版中的实践活动的博士研究人才。
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范围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史学科、历史文化学科
等相关学科进行的研究生培养,具体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学、中国历史城
市学、中国古代宗教学、中国古代社会学、中国古代经济学、中国古代文
献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史料研究等。
(一)学习课程
1、古代史学基础课程:包括历史学与史学史、《史记》研究、古代
社会学、中国历史地理学、古代史文献学、古代史社会发展史、中国古代
史料研究等。
2、古代史专业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宗教史、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政治史、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国古代社会史等。
3、研究方法论课程: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历史
研究方法、中国古代史料研究方法、古籍整理、编纂、论著写作等。
人文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人文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运用人文地理学分析的各种研究方法,把握学科前沿进展;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能独立地设计、组织与开展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A:交通运输地理与区域规划B:海洋经济地理C:沿海旅游开发与管理D:学习年限:三年培养方式:前一年半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三年撰写论文。
教学实践:第四学期进行教学实习,主要是授课、辅导答疑,授课不少于4学时。
论文开题:论文开题安排在第四学期。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制定论文题目和大纲。
学位论文:根据开题报告的要求,撰写论文,要有创新,积极从事前沿课题的研究。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科专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A交通运输地理与区域规划 B海洋经济地理 C沿海旅游开发与管理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第一外国语8 144 1、2 考试马克思主义理论 3 54 1 考试专业基础课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方法 3 54 1 考试人文地理研究发展 3 54 2 考试旅游开发理论与方法 3 54 3 考试专业研究方向课A 交通运输地理与现代物流规划 2 36 3 考试B 区域开发与规划 2 36 3 考试C 沿海旅游空间组织研究 2 36 3 考试非学位课程指定选修课海洋开发系统分析 2 36 2 考试任意选修课海洋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2 36 2 考查所用教材及参考书(博士)学科专业:人文地理学序号研究方向名称备注1 ABC 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参考书2 ABC 交通经济带,张文尝、金凤君、樊杰等,科学出版社,2002参考书3 AB 现代区域经济学,魏后凯,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参考书4 AB 经济空间秩序,奥古斯特·勒什,商务印书馆,1995 参考书5 BC 定量地学方法及应用,赵鹏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6 ABC 区域系统模型原理与应用,秦耀辰著,科学出版社,2004参考书7 ABC 沿海旅游空间组织研究,李悦铮参考书8 B 高等经济地理学,杨吾扬、梁进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注:备注注明是教材或参考书。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6)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中国古代史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国家形态和思想文化,对中国文明起源、先秦礼制、先秦诸子学说、汉代社会演变等重要课题作深入探讨。
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深入探讨当时的士族形态、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民族融合与社会风俗的变迁以及魏晋玄学、唐代文化交流等重要课题。
3、宋元明清史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演变,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规律。
4、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潮、流派和人物,揭求中国古代思想的特点、发展规律和现代意义。
5.道教科技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陕师大人文地理学博士培养方案
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培养,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以下品质: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积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人文地理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人文地理学学术研究中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4. 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外文资料,能撰写专业文章。
5.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 城市产业与城市社会3. 城市交通与区域发展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建立以导师为主导的指导小组,鼓励组建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的导师团队。
培养过程以提高和锻炼科研能力和素质为主,强调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创造性研究的能力,培养其严谨的学风。
专业课程学习可结合其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及培养目标,采取形式多样、易于激发兴趣和创新的灵活高效的授课方式。
要求完成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最低学分要求。
脱产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在职生的学习年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原则上累计在校年限不超过6年。
论文选题、研究及撰写计划、开题报告等应在第三学期之前(含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经导师小组审查通过后即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及撰写阶段。
四、培养计划及考核方式培养计划:在此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所带领的导师组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研究方向,制定适合各个学生培养和成长的具体学习、研究和工作计划,对课程学习、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研究等工作制定细致的规定和说明。
培养计划原则上需在学生入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并经导师组和培养单位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并实施。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取笔试、口试和开卷、闭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主要有课堂考试、课程论文、科研报告、课堂笔试与课程论文结合、课堂笔试与科研报告结合等多种形式。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讲解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3)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历史地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历史地理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中国区域历史地理2、中国边疆历史地理3、城市历史地理4、中国地理学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其中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专业课。
前沿讲座5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
形式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讲座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相关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版)目录一、普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一)自然地理学 (1)(二)人文地理学 (10)(三)地理学(环境地理学) (15)(四)地理学(历史地理学) (19)(五)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23)(六)第四纪地质学 (28)二、直攻博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32)(一)自然地理学 (32)(二)人文地理学 (37)(三)环境地理学 (39)(四)历史地理学 (41)(五)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43)(六)第四纪地质学 (46)一、普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自然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三)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四)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五)地理学(地貌学与环境演变)Courses*N—necessary; C—choose. **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六)第四纪地质学5.需要阅读的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目录Nature, Science, Quaternary Research,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The Holocene,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Geology,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Geomorphology,及其它相关学术期刊.二、直攻博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自然地理学(二)人文地理学(三)环境地理学(四)历史地理学(五)地貌学与环境演变(六)第四纪地质学#非地学类学生为必修* 其它学院的相关课程未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3)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历史地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历史地理学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历史地理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课,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中国区域历史地理2、中国边疆历史地理3、城市历史地理4、中国地理学史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要求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学位论文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
其中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1学分。
学位专业课。
前沿讲座5学分。
具体要求如下:(1)前沿讲座(或讨论班)的目的、范围和形式主要研讨本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课题与前沿性课题,从而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本学科前沿问题和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
形式以小型讲座和小组讲座为主,由导师或有关教师主讲,或外请相关专家主讲,亦可由博士生主讲,然后进行专题讨论。
教师(或外请专家)和学生讲授交叉进行。
教师主讲,要求学生撰写有关课题论文,与专家对话;由学生主讲,要求主讲者撰写有关课题报告,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
要求学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0次,主讲不得少于5次。
(2)考核方式参与讲座的教授(不得少于三位)根据学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分别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
成绩合格者,计入5学分。
2、选修课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
3、补修课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生,需补修2门硕士课程,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学分。
六、中期考核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
第三学期初,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外国语水平、论文开题报告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衡量,并进行学科综合考试。
中期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学位论文阶段。
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博士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攻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门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我校公布的国内核心期刊B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2篇或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我校公布的国内核心期刊A类和特类)的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与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
2、学位论文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当是一篇完整、系统的学术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做出创造性成果。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当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博士生一般至少用二年时间完成学位论文。
为了保证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工作。
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博士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中外各种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一起拟定论文题目,独立完成选题报告。
第三学期中期考核时,向不少于5名同行专家做开题报告,由专家严格把关。
开题报告通过者,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三个月之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写作进度和写作质量。
(中期进展检查)每隔3-5个月,博士生要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和相关专家应帮助博士生分析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以使论文写作顺利进行。
(3)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审查工作,进行论文预答辩。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导师由及有关专家全面报告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进行论文预答辩,广泛征求意见,以进一步修改完善学位论文。
(4)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保证所授学位的质量。
博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导师、指导小组及院、部(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主管院长、主任,按照《山东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的各项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八、实践环节(略)附:阅读文献和书目1.地图、辞书、期刊、网络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古代地图集,曹婉如等编,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分省地图集,星球地图出版社编,星球地图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分典,谭其骧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历史地理研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禹贡网,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古籍历代正史地志,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禹贡锥指,清胡渭撰,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华书局点校本徐霞客游记校注,〔明〕徐弘祖撰,朱惠荣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法显传校注,〔晋〕法显撰,章巽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唐〕撰,季羡林主编,中华书局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东京梦华录注,(宋)孟元老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范成大笔记六种,(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天下郡国利病书,〔清〕顾炎武撰,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十六国疆域志,〔清〕洪亮吉撰,二十五史补编本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谭其骧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清〕纪昀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太平御览·地部,〔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清〕陈梦雷等撰,蒋廷锡校订,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本(据清雍正六年武英殿铜活字版)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三辅黄图校证,陈直校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中华书局点校本3.论著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华林甫编,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侯仁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册],史念海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992年版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著,中国历史地理简论,马正林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谭其骧主编,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由邹逸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主编,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疆域沿革史,顾颉刚、史念海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周振鹤,三联书店1998年版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葛剑雄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周振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人口史,葛剑雄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移民史,葛剑雄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长水集,谭其骧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长水集续编,谭其骧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侯仁之文集,侯仁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河山集,史念海著,三联书店1963年版河山集·二集,史念海著,三联书店1981年版河山集·三集,史念海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河山集·四集,史念海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河山集·五集,史念海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河山集·六集,史念海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河山集·七集,史念海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中编),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3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方国瑜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黄河变迁史,岑仲勉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西汉政区地理,周振鹤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西汉人口地理,葛剑雄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史念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唐代交通图考(第1-5卷),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85、1986年版汉晋唐时期农业,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宋代农业地理,韩茂莉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何炳棣著,葛剑雄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邹逸麟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史念海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日〕斯波义信著,虞云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日〕松田寿男著,陈俊谋译,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河西历史地理学研究,〔日〕前田正名著,陈俊谋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日〕前田正名著,李凭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黄文弼著,黄烈编,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王仲荦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姜伯勤著,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西域史地文物丛考,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冯承钧译,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边疆史地史地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选译·民族交通,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中国都市史,〔日〕斯波义信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版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会编,刀水书房(东京)1988年版北京历史城市地理,侯仁之著,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学生书局(台北)1992年版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宋代东京研究,周宝珠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贺业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张丕远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何业恒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何业恒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德〕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王兰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英〕杰弗里·帕克著,李亦鸣等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上、下),〔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编,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世界城市史,〔意〕L. 贝纳沃罗著,薛钟灵等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美国城市史,王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世纪的城市,〔比〕亨利·皮雷纳著,陈国樑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