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核题一、单选题(共10道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里,否则不给分。

)1.(1.0分)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中央政府分担相应的( )职责A、经济管理B、文化管理职责C、安全管理D、社会公共管理2.(1.0分)国家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C、建设和谐社会D、占统治地位的特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3.(1.0分)将政府按层级分为国家政府、区域政府、地方政府的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4.(1.0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府由()。

A、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构成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构成C、立法会构成D、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构成5.(1.0分)认为法人与自然人一样,也享有固有的人格和权利的学说是()。

A、“保护说”B、“钦定说”C、“传来说”D、“固有权说”6.(1.0分)地方行政机关的任命权属于A、高层地方行政机关B、中央(或联邦)政府C、地方议决机关D、中央(或联邦)政府和高层地方行政机关7.(1.0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主要体现为()。

A、行政权和司法权B、立法权和司法权C、行政权和立法权D、行政权和财政权8.(1.0分)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特征是()。

A、系统性、法制性和动态性B、系统性、法制性和适应性C、复杂性、法制性和适应性D、系统性、规范性和适应性9.(1.0分)中国地方选举中的选民登记,采用义务登记制中的()办法A、固定登记B、任意登记C、定期登记D、专门登记10.(1.0分)城镇型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名称,在中国是A、乡、镇B、县、镇C、区、镇D、市、镇二、多选题(共10道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里,否则不给分。

)11.(2.0分)影响地方政府关系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经济结构影响B、政治结构影响C、历史传统影响D、价值观念影响E、环境变化影响12.(2.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看,主要变化有()。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填空题(每空1分,功20分)(第一部分)1、广以上的中央政府,主要包括中央国家权力和中央权力执行机关。

(5页)2、当今世界上,没有设置地方政府的国家极为少见,仅有亚洲的新加坡和欧洲的梵蒂冈没有行政区域的划分。

(6页)3、所谓主权,在一般意义上,就是对权力的行使拥有最高、最终的决定权。

地方政府不拥有这样的权力,这是地方政府非主权性的特征。

(8页)4、地方政府治理的局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其治理的地域范围上,二是表现在它承担的治理职责上。

(8页)5、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上。

6、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镇压被压迫阶级的政治工具。

7、国家职能是由两个彼此不可分的方面组成的整体:实现阶级的政治统治和进行社会的公共管理。

8、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核心由议决权、执行权、行政权三者构成。

9、国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实施阶级的政治统治,由地域、居民、公共权力和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四个要素构成。

10、地方政府体系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即纵向的层级结构和横向的功能结构。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第二部分)1、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中央或上级政府,而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则来自于当地居民。

(65页)2、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取决于事务利益所涉及的范围和事务所涉及的地域以及事务处理所导致的结果的影响。

(67页)3、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立法和执行权由同一机关掌握。

(69页)4、议行分立体制来自于权力制衡理论,认为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74页)5、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施公共管理中承担的具体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它是政府功能具体体现。

(85~86页)6、从理论上讲,宏观管理是政府实现职能的主要途径,微观管理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89页)7、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经济事务实施公共管理,而不是通过从事经济活动来完成。

《地方政府学》答案

《地方政府学》答案

《地方政府学》答案第一篇:《地方政府学》答案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方政府学》答案试卷号:6377一、名词解释1.地方自治:国家内部一定地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自行处理自身事务的政治制度。

2、地方政府是指“权力或管辖被限定在国家的一部分地区的一种政治机构。

它具有如下特点: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具有地方参与权、税收权和诸多职责。

”3、单一制国家是:单一制国家是由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国家,它有统一的宪法和国籍、统一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体系。

,4、政府雇员制,指的是由纳税人出资金,委托政府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项目中雇用急需人员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公务员录用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1、三、1、地方立法的特征:第一,地方立法具有地方性。

地方立法的主体只能是地方国家机关。

中央国家机关不能是地方立法的主体,即使中央国家机关制定专门解决地方问题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大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样的立法活动也不属于地方立法的范畴。

地方立法的任务是解决地方问题,尤其是注重解决应当以立法解决而中央立法不能或不便解决的问题。

地方立法可以有或应当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基本原则之一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保持地方特色。

地方立法的效力范围限于本地行政区域内。

第二,地方立法更具复杂性。

从总体上说,地方立法比中央立法更复杂。

首先,地方立法有更多的关系需要处理。

在中国,制定地方性法规,至少要处理六种关系:与宪法和法律的关系;与行政法规的关系;与部门规章的关系;与地方政府规章的关系;与上级或下级地方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还要处理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关系。

其次,地方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具体,在总体上规定的事项更多,许多不宜由中央立法解决的问题便由地方立法解决,这也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版(考试必备)

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版(考试必备)

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1简述地方政府内部管理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答: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辨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公共管理是“目的”,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是一种互动的关系;1、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其根本职责,是其实现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和履行职责为公民服务管理的活动。

3、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否合理和高效,直接决定着其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4、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内容的发展演变,又反过来导致其内部管理体制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机构设置和运转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2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答:地方政府权限表明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法定范围;权限有三方面的特点·地方政府权限由中央政府划定;·地方政府权限限于法定的地域范围;·地方政府权限限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部分事务。

3简述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

答: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地方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量入为出原则;二、民主原则;三、效益原则;四、受益原则;4简述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内涵。

答: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关系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在形式上,可以区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行政部门和下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横向关系包括没有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内部行政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内容上,地方政府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关系,主要包括权力关系、利益关系、财政关系和公共行政关系。

(4分)6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点。

答当代地方政府职能通常有以下特点1双重性2差异性3局部性4服务性5规范性5简述地方政府的作用。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核题》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核题》答案

地⽅政府学期末考核题》答案福建师范⼤学⽹络教育学院《地⽅政府学期末考核题》(开卷)注:考试时间100分钟1、中国地⽅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正呈现出由冷变热,由单⼀性向多样性变迁的趋势,其根本动⼒是()。

A、经济体制的转轨B、政治制度改⾰C、社会发展加速D、区域经济的发展。

2、认为法⼈与⾃然⼈⼀样,也享有固有的⼈格和权利的学说是()。

A、“保护说”B、“钦定说”C、“传来说”D、“固有权说”3、我国⾹港、澳门是()。

A、⼀般地域型地⽅政府B、民族区域型地⽅政府C、城镇型地⽅政府D、特殊型地⽅政府4、按地⽅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政府可分为()A、⼀般地域型、民族区域型、城镇型和特殊型B、⾼层地⽅政府、中层地⽅政府和基层地⽅政府C、政治型和经济型地⽅政府D、⾏政体地⽅政府、⾃治体地⽅政府和混合体地⽅政府5、当代中国民族区域型地⽅政府的建制单位有()。

A、2种B、3种C、4种D、5种6、⾏政系统功能得到较为完善的发挥,⾏政效能达到相当的⾼度是政府改⾰进程的哪个阶段()。

A、形成阶段B、发展阶段C、不适阶段D、冲突阶段7、⾏政体地⽅政府单位的地⽅⾏政机关是由()。

A、选任制产⽣B、委任制产⽣C、聘任制产⽣D、合同制产⽣8、议决权与执⾏权由两个中⼼⾏使的体制是( )。

A、议⾏合⼀体制B、议⾏分⽴体制C、双轨制体制D、混合体体制9、绝对议⾏合⼀体制的地⽅政府单位由()。

A、地⽅议决机关构成B、地⽅国家⾏政机关构成C、地⽅议决机关和地⽅国家⾏政机关构成D、地⽅司法机关和地⽅国家⾏政机关构成10、实⾏民族区域⾃治的建制单位的⾃治机关由()A、⼈民代表⼤会组成B、⼈民政府组成C、⼈民代表⼤会和⼈民政府组成D、⼈民代表⼤会、⼈民政府和司法机关组成⼆、⼆、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写1、中国地⽅政府职能的内容主要有()。

A、政治职能B、建设职能C、经济职能D、社会保障职能E、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2、中央政府对地⽅政府的控制主要是()。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整理版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整理版

《地方政府学》一、单项选择题9、(A)是决定地方政府关系形式和内涵的前提。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C、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D、斜向间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28、(A)是中国持续最久的地方政府单位。

A、县B、省C、乡D、镇32、(A)是地方政府职能规范性的制度保障。

A、依法治国B、民主化C、标准化D、地方自治权34、(A)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A、权限划分B、利益划分C、财权划分D、地域划分62、(A )是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核心组成部分。

A、地方议决机关B、地方行政机关C、地方审判机关D、地方司法机关93、( A )一直是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实质内容。

A、财政关系B、利益关系C、经济关系D、行政关系71、(B )是地方政府存在的目的。

A、内部管理B、外部管理C、国家安全D、军事控制25、(C)地方政府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创建的兼具行政体、自治体两类政府特点的新型地方政府。

A、行政体B、自治体C、混合体D、特殊性86、(D)是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

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国家安全D、分地域治理16、1949-1954年之间中国大陆的地方政府属于(B)A、自治体地方政府B、行政体地方政府C、混合体地方政府D、特殊性地方政府5、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A)自治是地方自治的主要内容。

A.省B.县C.社区D.乡1、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运动是从(B)开始的。

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63、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一种(B )关系。

A、领主与封臣B、行政隶属C诸侯联盟D、绝对独立64、城镇型地方政府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C )的需要。

A、政治B、行政管理C、城市社会公共管理D、地方治安44、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B)。

A、政府机关B、政府单位C、地方行政机关D地方立法机关11、地方政府的(B)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根本目的。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1.地方行政机关:2.地方财政收入: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方自治体政府在法定范围内可自主设置机构,任免人员,制定规章制度。

”体现了地方自治体政府拥有的哪种权限?( )A.财政权B.行政权C.组织权D.地方立法权2.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的一项是( )。

A.普遍选举原则B.平等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D.秘密投票原则3.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内容的一项是( )。

A.公文管理B.财务管理C.资产管理D.人事管理4.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内涵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方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地方人大B.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客体是辖区公民和各类团体的公共事务C.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地方上的实施D.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遵循宪政和法治原则5.“地方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或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采取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命令,制定有关规则”,主要体现了地方行政机关的哪一项职权?( )A.执行权B.制令权C.管理权D.人事权6.以下各项中,对地方财政体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财政制度是关于一个国家各级政府之间财权和财力划分的制度规定B.地方财政体制是地方各级政府筹措和运用财政资金的制度依据C.财政制度及由此决定的财政关系是一个国家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核心D.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的能力决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关于财政权力的划分7.“在代议制民主下,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其主要的参政形式就是选举”,主要体现了地方选举制度的作用不包括( )。

A.地方选举是地方民主的实现形式B.地方选举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机会C.地方选举弱化了民众对地方政府的监督D.地方选举强化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联8.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秦灭六国后,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以下不属于当时地方政府类型的是()。

A.州 B. 里 C. 县 D. 郡2.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有不同。

我国目前实行 ( )Α. 省、市、县(县级市)、乡(镇)四级制B. 省、县、区、乡四级制C. 省、县、人民公社三级制D. 大区、省、县、乡四级制3.地方政府类型中,不属于一般行政地方的是()A. 市B.乡和民族乡C. 省D.县4. 地方政府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进行不同的划分,按设置目的分类,可以将地方政府划分为以下类型()A.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B.市镇型地方政府(城市政府)C.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D.特殊型地方政府5.地方政府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进行不同的划分,按照地方制度分类,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隶属型地方政府B.自治型地方政府。

C.市镇型地方政府(城市政府)D.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6.从地方政府功能性质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可以分为:()A.主要管理一般行政地方的政府B.主要管理城市地区的政府C.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D.特别行政区地方的政府7.根据地方政府所拥有职权和实施的法律制度的不同,我国地方政府大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一般地方政府B.自治型地方政府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D.特别行政区政府8.中国地方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A.国家政权功能 B.社会和经济职能C.地域和文化认同功能 D.村民自治和基层直接选举的意义9.目前,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类型,主要有()A.一般行政地方B.城市地方C.民族自治地方D.特别行政区地方10.地方政府的政治职能总体上可以分()A.专政 B.民主 C.调控地方经济 D.经营基础设施11.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定发展战略、调控地方经济、B.维护经济秩序、管理国有资产C.经营基础设施 D.专政、民主12.中国地方立法权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方面()A.有关在本地区实施中央立法的细则规定B.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门立法C.授权立法与先行立法D.自治立法与变通立法13.一般地方立法机构包括()A.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C.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14.地方立法权调整的对象为哪些领域()A.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的事项B.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C.除国家专属立法权之外,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行政法规的事项,D.国家主权的事项15.地方立法权行使的结果表现为规范性法律文本。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复习指导一、不定项选择题:A按照地方制度的不同安排,地方政府可分为哪三种类型(ABC)A、行政体地方政府 B.自治体地方政府 C.混合体地方政府 D.特殊性地方政府A按照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体系中所居位置,地方政府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BC)A、高层地方政府 B.中层地方政府 C.特殊型地方政府 D.基层地方政府A按照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方式,地方政府体制可分为(ABCD)A.绝对议行合一体制B.相对议行合一体制C.绝对议行分立体制D.相对议行分立体制A按行政区划的设置目的,行政区划可分为以下类型:(ABCD)A.一般地域型B.民族区域型C.城镇型D.特殊型C从行政区划单位设置的目的看,地方政府可分为( AB )A.一般地方政府B.特殊性地方政府C.自治体地方政府D.行政体地方政府C从权力配置上划分,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的结构可以划分为(ABD)模式。

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自治型D.均衡型C城镇型地方政府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_______的需要。

( C )A.政治B.行政管理C.城市社会公共管理D.地方治安C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一种(B)关系。

A.领主与封臣B.行政隶属C.诸侯联盟D.绝对独立D德国乡镇自治事务所需经费主要由以下途径获得(ABCD)A.乡镇征收的土地税.消费税.工商税和使用税B.从上级政府获得的工资税和所得税份额C.从州政府获得的工资税和所得税份额D.服务手续费D对中央政府来说,_____在各项基本职能中居于优先位置。

(D)A、社会事务职能 B.经济职能 C.基础设施职能 D.政治职能D对地方政府来说,基础设施职能和_____在地方政府职能中居于优先位置。

(B)A、经济职能 B.社会事务职能 C.政治职能 D.安全职能D对发展中国家地方行政改革来讲,(A)是首要的或优先考虑。

A.改善自身体制 B.调整同中央政府关系 C.调整同辖区民众关系 D.调整同上级政府关系D地方自治是源于()发展所形成的城市自治。

地方政府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地方政府与政治期末复习资料

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政府与政治的总体原则。

正确答案:其一,坚持党的领导;其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其三,坚持依法治国。

2.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方政府与政治的地位。

其一,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助于国家对所管辖的领土及其事务进行有效治理;其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持和充满活力;其三,促进民生改善和落实基层民主,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法定概念)正确答案:地方政府作为一个法定概念,主要指中央政府之下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并接受上级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的地域性政府。

2 地方政府与政治正确答案:地方政府与政治,是指地方政府的设立及在治理地方事务中受特定的政治关系影响、制约并形成相应的规范,从而形成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并涉及相应政治关系的政治过程。

1 简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性质。

人民性;管理型;服务性。

2 简述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特点。

正确答案:执行性;区域性;法定性;单方性;优益性;不可随意处分性。

3 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包括几方面?在每种结构下,各自包括哪些权力?正确答案:(1)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内容结构和运行结构。

(2)按主体结构分为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和立体结构;按内容结构分为地方行政立法与行政命令制定权、行政执行权、行政领导权、行政管理权、人事行政权、行政保护权;按运行结构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

4 简述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内容。

正确答案:(1)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权力体制;(2)规范地方人民政府职能;(3)规范地方人民政府决策行为;(4)规范地方人民政府执法体制和执法方式;(5)规范对地方人民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5 地方人们政府获得权力的方式有哪些?国家权力机关授权,通过宪法和法律设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某类食物所拥有的管理范围;通过法律、法规设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某一行政事项依法所拥有的专有管理范围;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等具体的法设定地方人民政府作出某种行政行为的权力;(2)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府际授权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命令、指示等,或通过中央政府行政首长的批示、指示、重要讲话等方式授权;上级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命令、决定等方式,对下级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政府部门进行自上而下的层级间授权。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地方政府2、国家的组织形式3、基层地方政府4、地方政府层级结构二、多选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方政府的基本特性包括()。

A.权力的非主权性 B.治理的局部性C.主要职责在于地方事务的管理 D.不可取代性2、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有()。

A.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 B. 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C.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 D. 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3、国家形式包括()。

A.国家的组织形式 B. 国家的结构形式C.国家的经济形式 D. 国家的政治形式4、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中的位置与地方居民距离越近,其承担的国家职能()。

A.越显示出社会管理的性质,管理方式也越直接B.居民对政府的行为也越关注,受到来自民众的压力也越大、越直接C.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D.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越大5、基层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A.便于当地居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B.利于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充分履行其职责,发挥其行政效益C.便于发展与提供社会公用、公益事业D.便于征收地方税收6、中间层一般地域地方政府的设置主要是基于()。

A. 行政上的考虑B. 政治上的考虑C. 经济上的考虑D.民族宗教的考虑7、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制典型情况有如下两种()。

A.英国的议会委员制 B. 美国的市县委员会制C.瑞典的议会执行委员会制 D. 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8、影响地方政府体制及其运作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A.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 B. 地方政府在整个体系中所居的地位C.地方政府的政治法律地位 D. 地方政府的辖区规模9、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位置,地方政府可以分为()。

A.基层地方政府 B. 最高层地方政府C.中间层地方政府 D. 中上层地方政府10、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中的功能,可将地方政府分为()。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一、不定项选择C 34、城镇型地方政府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C城市社会公共管理的需要。

C 38、从行政区划单位设置的目的看,地方政府可分为 A一般地方政府B特殊性地方政府。

D 16、地方政府职能的 C双重性,产生于地方政府权力的双重来源。

D 17、地方议决机关通常拥有的权力包括 ABCD 。

D 20、地方财政收入的原则包括 ABCD 。

D 21、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 A地方政府权力结构安排为核心。

D 25、当代中国的基层地方政府有以下几种 ABCD 。

D 3、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包括 A自身组织要素管理B各类物质要素的管理C运转管理。

D 37、地方政府权限涉及的法定范围包括A地域范围B事务范围。

D 4、地方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A普遍选举原则B平等选举原则C直接选举原则D秘密投票原则。

D 41、地方议决机关一般以 A表决做出决定。

D 42、地方政府在职责权限、管理方式、政治作用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 B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体系中所居位置的不同。

D 45、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环境包括 A政府职能不断膨胀B经济全球化C民主化与信息化的提升D媒体影响力的扩大。

D 48、地方政府活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包括A地方制度安排B地方政府设置目的D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D 49、地方政府研究包括 ABCD 。

D 5、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 B地方行政建制。

D 50、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的目的在于 C提高各个行政系统活动的社会效益。

D 8、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 。

F 27、服务行政从观念上讲要求地方政府A以社会公众的意志为根本向度。

J 1、进入现代以后,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在欧美国家地方制度安排中, A自治体地方政府成为主流。

M 14、目前世界各国的预算主要采用 A增量预算法。

M 23、美国的市政府由 B州议会批准设立。

M 29、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政府除享有一般地方政府的权限外,还享有D民族自治权。

福师17春《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福师17春《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地方政府学》
一、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后面表格内。

)
1. 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 )。

A、正确合理界定权限
B、正确分配利益
C、建立法规制度
D、分权
2.地方行政机关的任命权属于(D )。

A、高层地方行政机关
B、中央(或联邦)政府
C、地方议决机关
D、中央(或联邦)政府和高层地方行政机关()。

3.当代中国中层地方政府主要有(D )。

A、自治县、县、县级市
B、地级市、自治县、区、县级市
C、地级市、自治县、县、县级市
D、自治州、地级市、自治县、县、县级市
4、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 BCD )。

A、维护地方稳定
B、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2022年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考试及答案

2022年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考试及答案

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考试考试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A财政关系]始终是….[A地方议决机关]是自治体….(A中央和地方旳关系)是决定地方….[B外部管理]是地方政府….[D分地区治理]是国家设立….[D权限划分]是中央和地方….C城乡型地方政府…[C都市社会公共管理]….从行政区划…[A、一般地方政府B、特殊性地方政府]D现代中国……(A、乡B、民族乡C、镇D、市辖区)地方财政收入…[A、财政…B、完整性…C、便利…D、依法收入…]地方选举制度…[A、普遍、、B、平等、、C、直接、、D、秘密、、]地方议决机关旳权力[A、地方、、B、财政、、C、重大、、D、监督、]地方议决机关一般以[A表决]做出决定.地方政府单位基本是[B地方行政建制]地方政府旳内部管理[A、自身组织、、B、各类物质、、C、运转、、] 地方政府发展一般环境[A、政府、、B、经济、、C、民主、、D、媒体、、]地方政府活动…[A、地方制度安排B、地方政府设立目旳D、地方政府所居旳层级位置]地方政府内部管理目旳[C提高各个行政系统活动旳社会效益]地方政府权限波及…[A、地区范畴B、事务范畴]地方政府研究[A、基本、、B、外部、、C、行为、、D、发展、、]地方政府研究必须以研究(A地方政府权力构造安排)为核心.地方政府在职责权限…[B地方政府在层级构造体系中所居位置旳不同] 地方政府职能旳[C双重性]……地方政府职能旳基本特性[A、双重性B、差别性C、局部性D、服务性] F服务行政…(A以社会公众旳意志为主线向度)G国家权力(A有限性)…H行政体地方政府…[A由中央政府直接以行政措施分派和配备,或以立法间接规定]J进入现代后来…[A自治体地方政府]成为主流.M美国…(B州议会)批准设立.民族自治…(D民族自治权)目前…预算[A增量预算法]P评判地方政府…[C地方政府旳设立目旳]S省作为…(B元朝)T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A、经济、、B、生产力、、C、公共行政、、D、向、、]W中国地方政府单位旳构成…[B地方议决机关]X西方…基本趋势是,[A服务型政府]…下面属于地方政府旳是[B、联邦成员政府所属旳地方政府C、单一制国家旳地方政府]选举旳实质是[B人民主权旳委托].Y英国…[C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行机关]影响一种国家地方政府层级旳因素(A、地区、、B、历史、、C、现实、、D、社会、、)影响中层地方政府设立旳重要因素[A、国土、、B、人口、、C、地方、、D、地方、、]Z在地方政府关系内容[D权力关系]、、.在中国开展…[A、服务于目前旳改革B、谋求将来发展模式C、提高地方政府活动旳社会效益]在中世纪,[D英国]….中国旳省长…[B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地方选举…(A、普遍、、B、平等、、D、秘密、、)中国确认当选…[B各级人大所设旳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A、管辖范畴不同B、履行旳职能不同C、和人民利益关系密切限度不同]自治体地方政府…[B通过选举以间接民主旳措施实现]自治体和混合体…[A选民通过选举将本行政区域旳权力委托和授予被选举人]二、辨别改错题地方政府层级、、由国家行政效率旳高下决定旳.[和国家行政效率高下并不构成直接关联]地方政府履行职能旳原则化、、.[法制化]混合体地方政府首长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旳.[本地居民选举]混合型地方政府地方议会、、地方议会成员.[地方议会常设机构旳构成人员] 一般状况下,层级越高、、社会职能更为凸显.[政治]同一国家地方议决、、都是相似旳.[也许相似,但不同层级、同一层级不同地方政府单位旳议决机关也也许是不同旳] 中国旳地区行政公署、、都是地方政府.[是一级地方政府[省、县、市辖区]行政机关旳派出机构]中国旳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旳]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间接选举产生旳.[县级、乡和镇旳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中国古代旳选拔,也是由人民自下而上进行选择统治者旳过程.[是统治者自上而下选择代理人]“相对议行合一”、、.[相对议行分立体制]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政府内部体制和机制.[同中央政府旳关系]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属于地方政府.[联邦成员政府下设旳地区性政府]在议行分立型地方政府中,地方政府对自己内设组织机构管理权限较大,具有较大自主权.[需要根据有关法律严格执行,基本没有自由裁量权]在中国,地方政权和地方政府旳含义是相似旳.[地方政权是指由同级地方国家机关构成旳整体,在县以上地方各级政权中,涉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地方政府则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构成旳一种政府单位]在中央高度集权、、积极型模式.[被动型]资产阶级革命前,、、就是由公民选举产生市议会和市行政首长.[实际是地方精英或乡绅享有特权]三、填表题考核知识点:1、按照地方制度对地方政府旳分类自治体地方政府2、行政体地方政府3、混合体地方政府2、地方政府旳权力构造体制分类[1]议行合一体制绝对议行合一:英国旳议会委员制度;美国旳委员制度相对议行合一:美国旳议会经理制;德国旳市行政主任制[2]议行分立体制绝对议行分立:美国旳强市议会制;日本旳地方政府权力;相对议行分立:法国旳市政府[3]双轨体制法国旳国家代表地方政府行政并立地方制度[瑞典]3、地方政府职能和中央政府职能旳分类中央政府旳职能:实现阶级旳统治和完毕对社会旳公共管理.前者是国家旳政治职能,后者是是国家旳社会职能.地方政府旳职能:1、建设职能.涉及地方政府建设、规划、经营和管制地方公共基本设施旳职能.2、保障社会职能.涉及社会保障旳资金经营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筹划生育管理职能、民族宗教管理职能、侨务外事管理职能、社区和老年事务管理职能等.3、增进社会发展旳职能.涉及教育职能、文化职能、卫生和体育职能等.4、分税制下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自旳税收范畴[1]中央税收范畴: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央企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公司旳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旳收入、央企上缴旳利润及外贸公司出口旳退税.[2]地方税收范畴:营业税[不涉及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旳收入]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和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3]地方和中央共享旳税收: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5、地方政府旳内部管理和公共管理职能分类地方政府旳内部管理职能:1、地方政府设立旳各类组织机构和对其人员编制旳管理职能;2、地方政府对自身旳财务开支和公共物品旳管理职能;3、地方政府对自己运营机制旳管理职能.地方政府旳公共管理职能:1、保障宪法和法律在辖区中旳实行;2、制定和实行地措施规;3依法征收国家和地方旳各项税款并对地方收入实行再分派;4、保护公司旳合法权益,并对其进行必要旳监督.5、维护地方旳治安,管理地方旳消防工作;6、管理辖区内公用和公益事业,发展文化教育及科技工作;7、为辖区居民生活提供必要旳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选举对地方政府权力形成旳意义.答:(1)在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权力中,选举是地方政府权力形成旳必要条件.这两种体制旳地方政府权力,限度不同地来自本行政区域居民旳授予.在这两种体制状况下,地方政府旳权力是由有选举权旳本行政区域居民依法定程序选举形成旳.选举成为居民授予地方政府权力旳中介.(2)一方面,选民通过选举将自己治理本行政区域旳权力委托、授予她所选择旳人,由她或她们代表自己来行使.选民旳选举活动就是自身权力旳委托、授予活动,这种委托和授予是地方政府权力形成旳必要条件.(3)另一方面,全体选民通过法定旳选举程序和规则,将分散在每个选民手中旳权力,集中到经由选举产生旳地方政府手中,转化为代表全体居民旳一种地方性公共权力,即地方政府权力.单个选民手中旳权力是分散旳、零散旳、非定向旳、通过选举程序和规则重新整合后,就转化成为代表全体居民旳公共权力.这是地方政府权力形成旳充足条件.2、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地方政府职能旳将来发展趋势.答:中国地方政府职能在经历转型期旳职能转变后,将迈入政府职能现代化旳阶段.具体体现为:[1]第一,在职能内容方面,定位将日趋明确.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将把为地方居民旳生产、生活发明高质量旳条件和环境,作为自己工作旳目旳;政治职能将进一步弱化,而社会职能则进一步增强.提供和维护公共基本设施,注重环保,维护社会安宁,将成为政府职能旳重要方面,少量旳直接经济职能仅存于中高层地方政府.基层地方政府重要通过完毕地方各项社会事务旳公共管理和提供必要公共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这方面,提高地方居民旳劳动素质,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这些政府旳重要任务.[2]第二,在职能实现模式方面,将从管治型走向服务型.即将对社会事务旳公共管理转变为向地方社会提供全社会共享旳公共物品.在管治型模式里,地方政府以一种居于上位旳势态,更多地是从有助于自身管理旳角度,谋求完毕职能旳手段和措施、措施,较少顾及其对民众也许带来旳不便;而在服务型模式里,地方政府将真正从”以民为本”旳角度,从便利民众出发来谋求完毕职能旳手段和措施、措施,把完毕自身政府职能看作是为民众提供旳服务,是对民众应负旳责任.因此,依法行政,扩大民众参和,倾听民众意见,加强和民众沟通,政府工作透明化等[如举办听证会,建立新闻发布制度,设立法律顾问和公共关系部门],都将成为政府完毕自身职能必不可少旳部分.[3]第三,在职能目旳方面,将从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益,进而发展为追求综合效益.综合效益是把”生态效益优化、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作为地方政府职能旳目旳模式.地方政府职能旳综合效益,是地方政府所管辖地区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旳综合平衡、3、结合实际,论述地方政府发展旳一般规律有哪些?答:地方政府发展旳一般规律有:[1]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展是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共同作用旳成果,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推动旳过程.就外部来说,政治革新、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人口膨胀和国际关系旳风云变幻都规定地方政府进行相应旳变革.就内部来说,地方政府系统构造旳老化、功能旳萎缩和人员精神状态、学识、能力旳不适应也都会引起新旳政府变革.当两种动力机制形成并交汇时,地方政府才也许发生并获得成功,相反,任何一种因素旳缺少都也许导致地方政府发展动力局限性旳问题,或使改革难以发生,或使改革陷于流产.[2]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发展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旳过程.在单一制国家,大多数地方政府旳改革是由中央政府发起旳,而在联邦制国家,又往往是由州政府发起旳,采用旳是一种自上而下旳战略,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作为改革旳发起者、推动者,这往往可以解决地方政府发展动力局限性旳问题.[3]再次,地方政府发展是一种波及内容广泛旳系统性改革工程.地方政府发展波及地方行政系统旳改革,也关系到地方立法、司法关系旳变革;既波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旳调节,也波及地方政府和地方民众关系旳完善、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旳协调以及地方政府内部各部门间关系和地方政府人员间旳关系;既波及地方政府旳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也波及地方官员观念转变旳问题.[4]最后,地方政府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旳负复杂过程.地方政府发展意味着地方政府内部权力、利益和资源旳再分派,从这种意义上说,地方政府发展是一种政治过程.4、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发展旳动力有哪些?答:中国地方政府发展旳动力涉及:[1]第一,中国积极参和国际社会活动,规定地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旳作用.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其后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旳发生[9、11事件、伊拉克战争、朝核危机等],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旳多种领域内,扮演着日益积极和重要旳角色.[2]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旳社会变革,规定地方政府变化其活动内容和措施.改革开放20近年来旳变革,是国家决定采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府和社会之间旳关系浮现了主线性变化.[3]第三,民众旳民主意识和法律精神旳增强,规定地方政府提高工作效益,维护人民旳合法权益.从选举制度旳进一步完善,到产生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和意愿旳人来行使国家权力,也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作用旳充足发挥[对”一府两院”旳监督]和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旳正常运作以加强人民代表大会旳权威等等[4]第四,国际交往旳日益频繁,规定地方政府行为和国际接轨.改革开放旳进一步,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来,中国将在更多领域向国际开放.5、如何对旳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旳权限?答:对旳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旳权限,应注意如下几种方面:[1]第一,必须界定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国家体系中旳地位和作用,彼此拟定各自旳核心任务领域,进而配备相应旳职权.[2]第二,必须坚持合理集中和合适分权有机结合旳原则,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有旳职权作双向调节.属于中央政府旳权力,一定要坚决地集中;属于地方政府管理旳事物,一定要充足地放权.[3]第三,必须明确维护中央权威旳前提.一般来说,在单一制国家里,划分中央政府毓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旳权限,应当在维护和保证中央权威、强化中央调控能力旳基本上,充足发挥地方旳积极性和积极性,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和地方政府之间旳摩擦为”度”.[4]第四,在事权和财权划分,应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和事权基本一致旳原则.[5]第五,必须加强法制化建设.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旳权限,如果没有法律制度旳保证和规范,那么,虽然明确了原则也难以操作,应使它旳程序规范化;虽然有了原则也难以贯彻,应使它旳内容明朗化;虽然把握好了”度”也难以巩固,应使它旳执行制度化.五、案例分析题案例一:”新丰案”探由1、中国目前中央和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答: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中国是一种单一制中央集权旳国家,中央和地方旳重要问题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旳矛盾问题.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旳关系就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旳关系缺少基本旳规范化和制度化,另一种重要因素是中国地方政府自身旳多样性.中国地方政府旳多样性重要有:一般意义上旳地方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旳地方政府和特别行政区旳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旳关系简朴地理解为”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大局”,这就导致了中央和地方之间旳关系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有时甚至非常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中央和地方旳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政府进行最宏观和最高层词旳决策,重要致力于整体和全局.省级政府进行区域决策、高层管理和执行,重要致力于上下旳平衡.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答:随着中国改革旳不断进一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旳不断完善,人们在看待中央和地方之间旳关系上,逐渐形成了一定旳共识:一是维护中央权威;二是地方大有可为;三是权职一致.只有这样才干克服过去中央和地方之间旳互相扯皮,效率低下,甚至互相干扰,互相推诿等问题.要解决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旳矛盾旳措施重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必须界定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国家体系中旳地位和作用.第二,必须坚持合理集中和合适分权有机结合旳原则.第三,必须明确维护中央权威旳前提.第四,在事权和财权划分,应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和事权基本一致旳原则.第五,必须加强中央和地方关系旳法制化建设.第六,建立中央和地方纠纷解决机制.第七,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案例二:地税部门为什么敢对抗国家税务总局1、中国地方政府旳权力来源是什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旳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都是由本行政区域旳选民选举产生,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旳市旳人民大表大会都是由下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旳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旳人民大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因此,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旳权力来源于本行政区域旳全体居民.作为中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旳下级机关,另一部分权力则来自于上一级国家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本案例中旳”地税部门”旳权力不仅来源于”税务总局”,也来源于其上级税务部门,阐明了其权力来源具有双重性.2、该案例反映出目前中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答:本案例来看,它反映了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在干部选拔制度和人事制度上存在明显旳缺陷,特别是政府旳民主性体现局限性.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在事权和财权划分上,没有做到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和事权基本一致旳原则.在对政府官员旳管制上,又缺少强有力旳法律制约机制.同步,地方政府也缺少相应旳监督机制,没有明确加强法制建设,才会浮现本案例中抗拒新个税旳现象.本案例反映旳是典型旳上有令而下不行旳政策执行问题.地方政府不执行中央政令,因素是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所在;而地方政府敢于违背中央政策,和目前旳问责机制有直接旳关系.案例三:大力推动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全区构建公共服务大厅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旳哪些特点?答: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在一种国家旳公共管理中,占据重要旳地位,有着不可或缺旳作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是整个国家公共管理旳有机构成部分,是中央政府旳”手”和”脚”,其公共管理与否有序有效,直接决定着整个国家公共管理旳质量.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在国家公共管理中旳重要作用体现为:①有助于实现国家公共管理旳完整性和统一性;②有助于保障国家宪法和法律旳贯彻实行;③通过各级各类地方政府旳公共管理,国家可以有效地为全国公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旳产品,有助于实现整个国家旳社会稳定.地方政府管理应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思路,才干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旳需求.从本案分析可以看出,西城区管理具有如下特点:①提高办事效率,为辖区居民提供极大旳便利.②优化了人力资源配备,节省成本.③树立了良好旳政府形象.2、西城区地方政府旳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答:地方政府旳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旳内部管理是”手段”,外部管理是”目旳”.外部管理旳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旳质量和水准.其因此如此,是由于地方政府自身是国家行政权力地方上旳载体和执行者,只有机构设立合理,人员管理有效,组织运转有序,才干使其作为一种整体充足行使公共管理权限并获得预期旳效果.西城区旳地方政府改革,总结如下:①公共服务大厅以街道为落脚点,推动街道”大科制”改革.②服务理念和措施旳主线转变.③妥善解决了公共服务大厅旳定位问题.④健全了一系列制度.案例四:银杏居委会换届选举1、目前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中存在哪些问题?答:目前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中存在如下问题:①基层自制选举中,间接选举比重较高,未能直接体现选民利益诉求.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还不能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③社会团队发育滞后,不能起到社会管理旳补充作用.2、如何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答: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可从如下几种方面入手:①从立法层面,加强民主法制制度,完善民主监督管理制度,增进基层民主自治②扩大直选范畴,体现选民直接诉求③加强社区事务建设,让居民直接参和社区事务治理.④哺育和发展社会团队,使其广泛参和社会服务.案例五:乌兰察布市采用”三推荐两票决”措施选定旗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重要领导干部1、结合地方选举理论,探讨乌兰察布市地方干部选举机制旳创新表目前那些方面?答:乌兰察布市地方干部选举机制旳创新表目前如下方面:①采用”三推荐两票决”措施,在初始提名工作中采用了三个层次旳民主推荐,即一方面在年度实绩考核中进行民主推荐,第二次在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进行民主推荐,第三次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进行签名民主推荐,最后,以三次民主推荐成果为根据,综合考虑干部旳能力和素质等,通过市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和全委会票决,分别拟定了部分旗县[市区]党政正职和市直部门重要领导人选.②此举增长了推荐形式,扩大了推举范畴.2、该市地方干部选举机制具有哪些长处?答:该市地方干部选举机制具有如下长处:①对多数进行有效量化,进一步增强干部选拔、任用中旳刚性制约和可操作性.②层层选拔,具有良好旳民主基本和群众根基.③将群众选干部和党组织任用有机结合,增强了干部任用旳科学性、民主性.④”三推荐两票决”扩大到市直干部,有助于民主在更高和更广旳层面实现.在扩大民主方面迈出巨大一步.恋爱运Uモだちの地方政府学1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如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旳基本特点描述错误旳是[管辖范畴旳广泛性如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旳是[管理国有资产]按地方政府所处环境和管辖对象旳差别,可以分为如下哪几类?[ABCD]一般行政地方都市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地方。

山东交通学院地方政府学复习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山东交通学院地方政府学复习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地方政府》A复习题A.分级包干制B.统税制C.分税制D.统收统支制2.法国思想家( B )提出并区分了“政府集权”与“行政分权”的概念。

A.卢梭B.托克维尔C.孟德斯鸠D.洛克3.1983年,江苏省率先推行( A )体制改革试点,此后逐步推向全国。

A.市管县B.省管市C.省管县D.县管乡4.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实现国家的( D )。

A.政治职能B.客观职能C.文化职能D.社会职能5.( B )素有“地方自治之母”的称号。

二、名词解释1.地方政府管理是指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对自身业务和对辖区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2.地方自治是指国家内部一定地域的人民,由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家监督下自行组织法人团体,用地方的人力、财力、物力自行处理自身事务的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地方行政机关是指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部分,是行使地方行政权的机关,是承担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责的机关。

(4分)三、简答题1.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

答案:(1)双重性。

地方政府职能的双重性是指:地方政府既有义务执行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决议和决定,又有依法自主决定并处理仅仅关系到本地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

(2分)(2)差异性。

地方政府职能的差异性是指:不同国家的地方政府,同一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政府,它们的职能都不完全相同。

地方政府职能的差异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包括职能内容、行使职能的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和实现职能的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

(2分)(3)局部性。

地方政府职能的局限性是指:地方政府不可能承担地方全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而仅仅是对其中的一部分提供管理和服务。

(2分)(4)服务性。

地方政府职能的服务性是指:地方政府的全部活动都是为辖域居民提供服务。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填空题(每空1分,功20分)(第一部分)1、广以上的中央政府,主要包括中央国家权力和中央权力执行机关。

(5页)2、当今世界上,没有设置地方政府的国家极为少见,仅有亚洲的新加坡和欧洲的梵蒂冈没有行政区域的划分。

(6页)3、所谓主权,在一般意义上,就是对权力的行使拥有最高、最终的决定权。

地方政府不拥有这样的权力,这是地方政府非主权性的特征。

(8页)4、地方政府治理的局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其治理的地域范围上,二是表现在它承担的治理职责上。

(8页)5、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上。

6、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镇压被压迫阶级的政治工具。

7、国家职能是由两个彼此不可分的方面组成的整体:实现阶级的政治统治和进行社会的公共管理。

8、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核心由议决权、执行权、行政权三者构成。

9、国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实施阶级的政治统治,由地域、居民、公共权力和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四个要素构成。

10、地方政府体系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即纵向的层级结构和横向的功能结构。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第二部分)1、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中央或上级政府,而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则来自于当地居民。

(65页)2、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取决于事务利益所涉及的范围和事务所涉及的地域以及事务处理所导致的结果的影响。

(67页)3、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立法和执行权由同一机关掌握。

(69页)4、议行分立体制来自于权力制衡理论,认为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74页)5、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施公共管理中承担的具体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它是政府功能具体体现。

(85~86页)6、从理论上讲,宏观管理是政府实现职能的主要途径,微观管理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89页)7、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经济事务实施公共管理,而不是通过从事经济活动来完成。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九章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第九章地方政府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A 】1、确定地方政府的构成和规模的依据是。

A 地方公共职能B 地方政府需要C 地方公共权力D 地方领导意图【A】2、行政责任制就是政治责任制。

A 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B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C 同级政府之间D A和B【C】3、一般雇员是政府一般性服务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必须具有。

A 专科以上学历、3年工作经历B 专科以上学历、5年工作经历C 本科以上学历、3年工作经历D 本科以上学历、5年工作经历【A】4、首次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时间是。

A 2003年B 2005年C 2004年D 2006年【D 】5、首次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的省份是。

A 河南省B 广东省C 浙江省D 江苏省【C】6、上级部门、公民对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质疑和追究的制度是。

A 公推公选B 引咎辞职C 问责制D 票决制【A】7、问责制开始于长沙推出的《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

A 2003年8月B 2002年8月C 2001年8月D 2000年8月【B】8、创新的概念是由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和阐发。

A 凯恩斯B 熊彼特C 布坎南D 亚当斯密【 D 】9、服务型政府前提是。

A 问责制B 引咎辞职C 票决制D 以人为本【C】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问责制B 引咎辞职C 以人为本D 票决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ABC 】1、一般而言,责任制的形式包括。

A 无限责任制B 无责任制C 有限责任制D 行政责任制【ACD】2、中国地方政府的责任制主要体现在A 宪政责任制B 社团责任制C 政党责任制D 行政责任制【BD 】3、票决制的创新之处有A 常委会决策B 全委会决策C 记名投票D 无记名投票【ABCD】4、2001年中组部选择作为票决制试点的地区有。

2021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

2021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

2021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行政区划与地方2021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A 】1、省制兴起于。

A 元代B 唐代C 宋代D 新中国【 B 】2、最早对省制进行猛烈抨击的大家是清朝的哪位学者?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魏源D 严复【 D】3、缩省论的主要目的减少A 行政幅度B 行政机构C 行政人员D 行政层次【 C】4、虚省论认为21世纪的中国地方政府体系应实行。

A 集权 B 社会主义 C 地方自治 D 资本主义【D 】5、我国共有个省。

A 25B 32C 31D 23【A 】6、作为省县二级制下的地区的设立,最初是在明朝,称 A 道员制 B 府台制 C 总督制 D 巡抚制【A 】7、目前我国共有个地区。

A 79 B 102 C 213 D 65 【B 】8、我国的直辖市数量是A 3B 4C 5D 6 【 B】9、县级市的基本内涵是A 设区B 不设区C 设县D 不设县。

【 B】10、目前我国共有自治区个。

A 4 B 5 C 6 D 7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ABC 】1、关于改革省制的观点主要有。

A 兴省论B 缩省论C 虚省论D 去省论【 AB 】2、从地方政府的民族构成特征看,地方政府可分为A 一般地方政府B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C 城市地方政府D 农村地方政府【 ABCD 】3、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有 ABCDA 一般地方政府B 城市地方政府C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D 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 ABCD 】4、一般地方政府主要有。

A 省 B 地区 C 县 D 乡【 ABC 】5、我国最高地方政府单位有。

A 省B 自治区C 直辖市D 国务院各部委【 CD 】6、从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可以把地方政府分为 CD 。

A 省级地方政府 B 县级地方政府 C 一般地方政府 D 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 ABC 】7、地级市一般辖区有。

地方政府学复习题

地方政府学复习题

地方政府学复习题地方政府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当今世界上,没有设置地方政府的国家极为少见,仅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没有行政区域的划分。

2、所谓主权,在一般意义上,就是对权力的行使拥有最高、最终的___________。

地方政府不拥有这样的权力,这是地方政府___________的特征。

3、明清时代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主要在两个方面:纵向的考核___________,确定升降去留;横向的考核___________和是否存在贪赃违法事迹,确定奖励惩戒。

4、我国在各种行政事务的管理上,采用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体制5、___________是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施公共管理中承担的具体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它是___________具体表现。

6、行政是国家对社会实施的__________ ,由国家权力的__________承担这一职责。

7、广以上的中央政府,主要包括中央___________和中央___________机关。

8、从理论上讲,___________是政府实现职能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二、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不是地方政府职能发展趋势的是()A.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 B.积极干预第三部门事务C.公民参与日益广泛 D.信息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有重要影响2.“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我国地方选举制度的什么基本原则?( )A.等额、差额选举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原则指B.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C.普遍选举的原则 D.平等选举的原则3.地方自治体在自治所拥有的权限,即政治分权中地方自治体所获得的权力,主要包括()等几个方面。

A.组织权 B.财政权 C.地方立法权 D.制裁权4.地方政府权限范围管辖的事务在内容上可分为()A.政治事物 B.委任事务C.经济事物 D.固有事务5.“地方议决机关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有制定、修改、废除地方性法规、条例、决议的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填空题(每空1分,功20分)(第一部分)1、广以上的中央政府,主要包括中央国家权力和中央权力执行机关。

(5页)2、当今世界上,没有设置地方政府的国家极为少见,仅有亚洲的新加坡和欧洲的梵蒂冈没有行政区域的划分。

(6页)3、所谓主权,在一般意义上,就是对权力的行使拥有最高、最终的决定权。

地方政府不拥有这样的权力,这是地方政府非主权性的特征。

(8页)4、地方政府治理的局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其治理的地域范围上,二是表现在它承担的治理职责上。

(8页)5、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上。

6、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镇压被压迫阶级的政治工具。

7、国家职能是由两个彼此不可分的方面组成的整体:实现阶级的政治统治和进行社会的公共管理。

8、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核心由议决权、执行权、行政权三者构成。

9、国家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实施阶级的政治统治,由地域、居民、公共权力和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四个要素构成。

10、地方政府体系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即纵向的层级结构和横向的功能结构。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第二部分)1、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中央或上级政府,而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则来自于当地居民。

(65页)2、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取决于事务利益所涉及的范围和事务所涉及的地域以及事务处理所导致的结果的影响。

(67页)3、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立法和执行权由同一机关掌握。

(69页)4、议行分立体制来自于权力制衡理论,认为权力集中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失控。

(74页)5、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在对社会实施公共管理中承担的具体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它是政府功能具体体现。

(85~86页)6、从理论上讲,宏观管理是政府实现职能的主要途径,微观管理只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

(89页)7、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对经济事务实施公共管理,而不是通过从事经济活动来完成。

(93页)8、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政府与成员政府是并立的,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

9、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划分,涉及政治的和行政的两个领域。

(122页)10、构成国家权力在政府内部运转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是中央控制和权限划分。

(127页)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第三部分)1、从整体上看,夏朝的国家结构形态是部落联盟,(140页)而周朝的国家结构形态则是封国采邑制。

(143页)2、我国最早出现的地方政府体制是县,(148页)而后是郡。

(149页)3、我国郡县制的第一次在全国推行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151页)而最终在全国被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

(152页)4、地方政府体制的结构形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向的层级结构,一是横向的功能结构。

(158页)5、地方政府单位在帝制时代的组织,表现为地方官职的设置。

在中国古代,政府的工作人员是有官员、署吏、衙役三部分人构成。

(168页)6、专制帝制时期中央对地方控制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对官员的选用、监察和考核。

(178页)7、明清时代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主要在两个方面:纵向的考核工作绩效,确定升降去留;横向的考核工作能力和是否存在贪赃违法事迹,确定奖励惩戒。

(180页)8、乡作为基层组织,在中国由来已久。

秦汉时期,国家在乡设置三老、游徼等官员,乡成为基层地方政府。

(183页)9、新中国成立后,乡作为基层行政单位的地位的确立是在1954 年,1958年被取消,以人民公社代替,直到1983 年又重新被确定。

(184页)10、中国现有23个省,最大的是青海省,最小的是海南省。

(192页)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第四部分)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1页)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212页)3、从权力来源讲,目前中国地方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级权力机关,另一个是上级人民政府。

(222页)4、1979年,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革命委员会改为人民政府,并通过新的《地方组织法》,1980 年,全国各地各级新的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当代中国地方行政机关的体制由此确立。

(244页)5、行政是国家对社会实施的公共管理,由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承担这一职责。

(250页)6、人民政府的工作体制是实行首长负责制,但这种体制是在集体会议的协助下实施的。

(248页)7、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有香港和澳门,它们分别是在1997年和1999年成立的。

8、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是其它地方政府所没有的特权。

(271页)9、中央对地方的机构编制控制包括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两个方面。

(299页)10、我国在各种行政事务的管理上,采用的是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体制。

(306页)二、选择题(含单项和多项)1、地方政府的基本特性包括(A B C)。

A.权力的非主权性B。

治理的局部性C.主要职责在于地方事务的管理D。

不可取代性2、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有(A B C D)。

A..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B。

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C.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D。

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3、国家形式包括(A B)。

A.国家的组织形式B。

国家的结构形式C.国家的经济形式D。

国家的政治形式4、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中的位置与地方居民距离越近,其承担的国家职能(A B)。

A.越显示出社会管理的性质,管理方式也越直接B.居民对政府的行为也越关注,受到来自民众的压力也越大、越直接C.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D.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压力越大5、基层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 B)。

A.便于当地居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B.利于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充分履行其职责,发挥其行政效益C.便于发展与提供社会公用、公益事业D.便于征收地方税收6、中间层一般地域地方政府的设置主要是基于(A B)。

A.行政上的考虑B。

政治上的考虑C.经济上的考虑D.民族宗教的考虑7、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制典型情况有如下两种(A B)。

A.英国的议会委员制B。

美国的市县委员会制C.瑞典的议会执行委员会制D。

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8、影响地方政府体制及其运作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BC)。

(35页)A.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B。

地方政府在整个体系中所居的地位C.地方政府的政治法律地位D。

地方政府的辖区规模9、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位置,地方政府可以分为(A B C)。

A.基层地方政府B。

最高层地方政府C.中间层地方政府D。

中上层地方政府10、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中的功能,可将地方政府分为(A B)。

A.一般型地方政府B.特殊性地方政府C.自治型地方政府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11、地方自治体在自治所拥有的权限,即政治分权中地方自治体所获得的权力,主要包括(ABCD)等几个方面。

A.组织权B。

财政权C。

地方立法权D。

制裁权12、特殊型地方政府可分为两种情况(C D)。

A.直接基于维护政治统治的考虑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B.直接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C.直接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D.直接基于发展民族宗教的考虑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13、行政体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来源是C。

A、当地居民B、议会C、中央政府D、一部分来自中央,一部分来自当地居民14、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A。

A、当地居民B、中央政府C、上级政府D、一部分来自中央,一部分来自当地居民15、地方政府权限范围管辖的事务在内容上可分为B D。

A、政治事物B、委任事务C、经济事物D、固有事务16、美国的市县委员会制属于D。

A、相对议行分立的地方政府体制B、相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制C、绝对议行分立的地方政府体制D、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17、影响政府职能配置的政治因素包括A B。

A、社会公共事务自身的特点及其失控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影响B、国家的政治、行政体制,特别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安排的影响C、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D、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18、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大致可分为A C D。

A、固有职能B、经济职能C、委托职能D、发展职能19、国家层面上看,国家结构分为A B两种形态。

A 、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制D 、邦联制20、影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划分的主要因素有A B C D 及国家的历史传统。

A、社会制度 B 、国家结构形式C、政治制度D、社会发展水平21、国家的社会公共事务大致分为A C D。

A、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关,必须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决定和管理B、只与当地居民利益直接相关,完全可以由地方决定和管理C、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关D、与地方事务有关,但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定领导22、就多数国家来说,基层政府的权限集中于ABCD等几个方面。

A、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B、提供日常生活服务C、地方文化教育事业D、社会服务23、中央控制手段包括ABCD。

A、立法B、行政 C 、财政D、政党2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包含ACD。

A、政治上的合作B、人员上的合作C、行政上的合作D、财政上的合作25、由中央政府设置、代表中央政府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政府,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大致在A。

A、二千六七百年前B、四千多年前C、二千年左右D、一千八百年26、中国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本特点是ABC。

A、大一统观念构成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础B、血亲宗法关系是构成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石C、全国性政府(共主)的权力逐渐增强D、建立了县一级基层地方政府27、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的是D。

A、秦朝郡县的建立B、汉代的郡国体制C、隋朝的以州领县D、元代省、府、县制的最终确立28、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地方政府单位是D。

A、道B、土司C、监D、侨州、侨郡、侨县29、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发展演变,从其结构形态上看,其特点有ABCD。

A、县始终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性地方政府单位B、历代都存有为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各种类型的地方政府单位C、历代统一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一贯采用较为灵活的办法,允许其内部事务的相对自主D、以县为基本政府单位30、帝制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具有的特点有ABCD。

A、对同级同类地方政府单位划分等第B、按不同等第确定官职的品级、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和官员的任用上C、2000多年来,行政等第的划分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繁归简的过程D、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是历代控制地方官员的重要手段31、当代中国的县有AB 等特点。

A、数量趋于减少B、县与县的差异悬殊C、设置不稳定D、体制上呈现不规范的现象32、中国的市呈现以下特点ABCD。

A、从隶属关系上看市分为三个层级B、从市的辖域构成看,绝大部分的市都成为城乡结合的市C、绝大多数地级市都辖县、设区D、县级市在整县改市的情况下,彼此间差异很大33、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由ABCD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