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规律的科学,它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静止
相对静止,是指一事物对于其他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或者是指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联系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任何联系都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反对唯心主义和诡辩论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规律
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既不能人为创造,也不能人为消灭;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创造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普通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普通性与特殊性这种“互相联结”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不同事物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现象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
抽象
抽象既是思维成果,又是思维方法。作为思维成果,抽象是指经过分析抽取出来的思维规定,它是客观对象某种因素、关系在思维中的反映;作为思维方法,抽象通常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因素、关系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因素、关系的逻辑方法。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和相对是真理的两个属性,真理的相对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有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或人类的主观形式,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对象所做的正确反映,而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这就使人们实际把握到的每一个真理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二是指每一个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做的正确反映,在广度上有待扩展,在深度上有待深化。因此,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既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都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从其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特性,包括人的社会角色、价值观念等,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中形成,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具有根本的意义,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中国古人说的“食色,性也”,指的就是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把“吃、喝、性行为”称为人的“动物机能”,实际上就是指人的自然属性。“食”与“色”,或者说“吃、喝、性行为”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来源于动物界决定了人们永远不能摆脱动物性,即自然属性,问题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矛盾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正是适应这一历史需要而产生的。
(2)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后来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这三大科学发现,揭示了自然界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性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在社会领域,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去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法国历史学家对近代社会阶级斗争历史的阐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是有启发价值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在批判地总结了直到19世纪中叶为止欧洲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论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批
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个“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物论“基本内核”,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革命的改造,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简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在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也即劳动方式,它既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首先,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制度。其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方式的变化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第四,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作用,后两者对社会发展怎样起作用及作用之大小,要受生产方式的决定。
3、简述意识的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的前提下,承认和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人类的意识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第一,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人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着一定的动机和目的,不同主体会有不同的主观选择,表现出差别性来。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可以追溯过去,反映现实,预测未来。在现代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
第二,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意识不仅创造性地反映世界,形成主观观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第三,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意识的能动作用能过促进事物发展或阻碍事物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意识,能过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进程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4、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是一般的、共同的、深刻的、单纯的,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市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现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因为本质是通过一定现象表现的。本质总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