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市一等奖人民版教案
《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教案(2)(1)
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通史概要:物质生活与风俗适应的变迁,涉及到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包括衣、食、住、及风俗适应等几个方面。
关于衣的转变,近代受西方的阻碍,由传统的长袍马褂到接触西装,后有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女子那么是旗袍;新中国成立后,从学苏联的列宁装和连衣裙,到国防军绿装;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衣饰变得加倍丰硕多彩。
关于食的转变,中国有四大菜系,在近代西方的阻碍下,西餐也慢慢被国人所同意。
关于住的转变,中国传统民居里北方有四合院,受西方建筑的阻碍要紧在租界,尤其是上海。
关于风俗的转变,近现代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起了专门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中邦交通工具的进展,涉及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电车、火车、轮船、飞机等。
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是轿子与马车,民国时期人力车是有钱人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一般百姓也无力购买,电车、吃车与人力车曾长期共存。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最要紧的代步工具,电车与汽车才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要紧运输工具。
中国近代轮船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得以发端的,中国的铁路建设在近代的收回利权运动中取得了一个快速进展的机遇,中国的民航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初。
另外,邮政通信业也有了冲破性的进展。
公共传媒要紧包括报刊、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其中报刊在近代就已显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有重要报刊,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历史事件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报刊业的进展超级迅速。
在电视普及之前,广播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中国电影至今也走过了百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电视事业进展迅速,人们的需要和电视节目的丰硕多彩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互联网以其特殊的功效已经深切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喜爱。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转变的史实,探讨阻碍其转变的因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图书馆、上网阅读等方式,搜集相关图片、音像等资料,把握近代衣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列、社会风俗的转变情形;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转变的史实,探讨其阻碍其转变的因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特点,培育归纳学习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原因。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生活变迁:衣、食、住、行的变化。
2. 社会习俗变迁:礼仪、节日、婚姻、教育等的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
2. 教学难点:分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背后的社会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变迁原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分析变迁的原因。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变迁背后的原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归纳总结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强调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享的内容。
七、教学延伸:1. 开展社会调研活动,让学生实地考察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背景和影响。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有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图片。
2. 案例资料:整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视频素材:寻找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资料,以便更生动地展示变迁过程。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背景,提供更多相关资料,以便学生深入研究。
2.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1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这一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衣物、饮食、居住、交通等,探讨这些方面的变迁及其原因。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变迁背后的历史动因。
3.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不同时期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背后的历史动因,探讨这些变迁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提高信息获取、整理、分析能力,通过史料研究、课堂讨论等形式,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并能够撰写相关的分析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
1.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展示历史图片、文物资料,引发学生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
3.作为当代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发展,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迁主题,制作一份PPT,展示变迁过程、原因及影响。每组限时10分钟,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展示。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过程及其特点,理解这些变迁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影响。
难点:分析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洞察力。
-深入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变迁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对历史资料、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历史思维。
3.通过对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实例研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5.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a.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
b.你认为未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还会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c.作为一名高中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学生对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学生在观察、分析历史现象时,可能存在片面、表面化的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
3.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分工不均、讨论偏离主题等问题,教师需适时引导,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出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三个主要原因,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2.分析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一个特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阐述。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图片,如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变迁。
2.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和他们那时候有这么大的差别?”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说课稿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人民版)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情分析:1、普通高中理科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以完成学业为主要学习目标。
2、学生对初中教材一些基础知识有初步学习,自以为什么都会。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考试出题概率较小,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都有所了解,我想把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一层,侧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教学目标:知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能分析找出原因。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弘扬传统文化,正确树立三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能分析找出原因。
难点:认识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学会与时俱进与辨别是非。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设计:课前预习→影音烘托氛围→组织教学→知识结构导入→温故知新→学习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计划课时:1教学设计思路:1、课前师生充分准备学习资料。
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导学案自学,课堂展示即可,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布置拓展知识的作业,学生课前自己查资料学习,课堂展示,给学生获得感和成就感,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重难点知识学生课上合作讨论、探究。
2、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章节目录导入,目的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养成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学生一起回答。
3、课前提问融入相关目录内容,学生单独回答,目的是夯实基础。
4、学习内容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导入学习,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兴趣。
5、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反思教学教学环节设计:(一)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知识目录导入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一齐回答。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曲折发展、伟大转折、新阶段(潜移默化中构建知识体系)(二)温故知新1、课前提问融入知识结构当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区一等奖)
板书设计:
7 教学设计特色
教学立意:
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立体的,是可以感知的。
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缩影,考察社会生活可以窥知社会的发展。
历史研究重视社会生活,是历史研究领域的拓展,体现微观历史和宏观历史的结合。
教学构思:
学生自主、合作搜集资料,形成直观感受,以吴老爷在衣食住行和社会风俗方面的见闻为线索,整合课程内容,师生共同研讨,突出剪辫和放足等典型案例,引导思维深入。
8 教学反思。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人民版必修2)
(1)依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
(2)在材料2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
在准
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国受西方文化
;他提出五个条件:不缠足,识字,男不得娶妾、姨太太,若夫先死妻可改嫁,意见不合可离婚;婚礼: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
年,迎娶周峻;他再次提出条件: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年龄略大,熟谙英文,能成为研究助手;婚礼:蔡元培西装革履,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
在婚礼的宴席上,蔡元培向大。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3)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他的发生时必然的,同时,他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教学难点: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导入:(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板书课题)阅读课前提示,思考本课讲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一、服饰方面:(了解不同阶段的代表服饰及服饰发展演变的特征)1、近现代中国服饰发生变迁的表现:(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20世纪上半叶,长袍马褂仍然流行。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山装,此后几十年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女装: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宽松肥大,遮住了女性的曲线。
20世纪20年代后,旗袍经过了改革与创新。
(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服)、中式便装列宁装是苏式服装;干部服时在讲究艰苦朴素的氛围下;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总之: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
(个性化)2、近现代中国服饰为什么会发生变迁?(服饰发生变迁的原因)答案提示: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设计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设计《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设计基础导学一、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1.服饰的变化(1)变化趋势①男装: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②女装:由宽松肥大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2)近代①男性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PIAN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西装的传入和流行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中山装,此后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②女性服饰:西式服装传入中国促使人们的审美观发生重大变化。
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改革与创新,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
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是普遍选择。
②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服装的式样和颜色单调,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③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审美情趣、经济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
2.饮食文化的变化——中西餐并行于世(1)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近代百年,中国逐渐形成了影响比较大的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方餐饮文化的传入①传入:鸦PIAN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西式餐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②中西餐区别: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方面都有明显区别。
[来源:ks5u]③对饮食文化的影响: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使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大量引入中国百姓饭桌,西式糖果糕点和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优秀教案)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地变迁【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地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地因素.【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地史实.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地变化.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地因素.4.感受生活变化里地现代化进程.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合作探究一:鸦片战争后,受西方生活方式地影响.人们“竟尚洋装”.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地变化?一、衣(变化中地男女服饰)1、变化地总趋势: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2、近现代服饰变化地表现(怎么变?)—— 近现代服饰地变迁简表3、近现代服饰变化地原因(为什么变?):请结合以下材料思考近代服饰变化地原因有哪些?材料一: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观棋道人《京华俗咏》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材料三: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常礼服二种,昼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晚用大礼服似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二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原因:①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和传入中国;②西方地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③政治④改革开放后人们地提高和地变化◆合作探究二:西餐,是西方国家膳食地统称,中国人最初称之为“番菜”,又称为“大菜”.近代“西风东渐”,传统地饮食文化收到冲击,近代以来中国地饮食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二、食(并行于世地中西餐)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菜系)鲁菜:糖醋黄河鲤鱼、油瀑海螺……:五蛇羹、盐火鸡、烤猪……:怪味鸡块、麻婆豆腐……淮扬菜:鸭包鱼翅、西瓜鸡、盐水鸭……2、西餐地传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地影响(1)西餐传入地时间、原因:1840年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地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烹饪技术带入中国.(2)对中国传统饮食地影响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地食品厂出现.【议一议】中餐和西餐有何区别?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要求存在明显地区别;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地首要目地,“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地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地供给是否恰到好处.◆合作探究三: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与中国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近代以来中国地居住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三、住(居住建筑地演进)1、中国传统住宅地样式:北方地2、中国居室建筑地逐渐,成为典型特征3、完全欧化地居室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完全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地生活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合作探究四: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在婚丧礼俗、社交礼仪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地变迁.社会习俗发生变化地原因是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四、习俗风尚地变革1、变革地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地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随之发生变化.(、新文化运动,新中国地成立以及等)2、变革地表现(1)婚姻风俗地变迁(2)丧葬礼俗地变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②建国后: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3)其他风俗地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反对迷信、公历使用、点头鞠躬、见面握手、女子步入社会【小结与升华】1、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地特点:(1)总特征:传统、保守开放、近现代化①近代时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及西化趋势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化、独立化③改革开放后:国际潮流化2、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变化与社会生活、习俗变化地之间关系:前者是后者地根本原因.反之,后者也促进前者【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最早把西方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来地是()A.洋务派B.留学生C.传教士D.租借里地西方人2.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人地着装特点是()①色调单一,以灰蓝为主②款式单一③年轻男士以穿西装为时髦④年轻女士以穿旗袍为时尚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地影响是()①对中国四大菜系地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②西餐中常用地原料进入餐桌③经营西式食品地食品厂出现④中国传统地饮食习惯发生改变A.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4.近代中国,城市近代化地基础设施逐步兴起地主要原因是()A.西方列强入侵B.近代工商业地发展C.租借地地出现 D.通商口岸地开辟5.下列移风易俗地社会现象带有民主色彩地是()①断发易服②改革传统婚姻制度③废止缠足④“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地称呼⑤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6.我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地是()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无产阶级7.关于近代中国地剪辫子潮流,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地()A.剪辫子地潮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推动地结果B.剪辫子问题生动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地推动下社会风尚地剧烈震动C.剪辫子潮流体现了当时人们地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 剪辫子等生活方式地变化又会推动社会关系地变化8.1987年以后,政府发动“菜篮子工程”地目地是()A.促进农村蔬菜生产B.解决人民地温饱问题C.进一步提高饮食水平D.促进城镇居民地消费9.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地重要意义是()①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地一项重大举措②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地重大变化③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地封建婚姻制度④推动了中国社会文明地发展进程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随身带有粮票C.在西餐馆就餐D.到四合院访问11.19世纪末,有人说“上海是冒险家地乐园”,从当时地社会条件来看,有钱人能实现地有①吃西餐②喝西洋饮料③喝咖啡④建造花园式洋房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12.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地说法,正确地是( )①舶来地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和风气演变地重要原因②近代西方文明地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于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近代西方文明应完全肯定A.①正确,②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13.(2010江苏单科)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地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地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14.(2009广东单科)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地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 改良地头,改良地花,改良地姑娘大脚丫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帽有洋筒,挂灯名曰洋灯,火锅名曰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佳者,亦名洋秋油,颜料之鲜明者曰洋红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陈作霖在《炳烛里谈》材料二:图一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在为百姓剪辫子图二穿西装地男子图三西式糕点开始出现在街头摊柜里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地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地了.——马克思(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地趋势怎样?如何看待这种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你得到了什么认识?16、近代以来,人们地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地,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地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地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地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地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地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地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地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地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地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一个地方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地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人们地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地变化?(2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地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地变化?材料二中“我”地婚姻态度发生变化地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3)根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地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历史变迁。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其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过程及主要特点。
2. 教学难点:社会变迁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原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社会变迁的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思考。
2. 探究:分析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策变革等。
3.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具体的社会变迁案例,如饮食、服饰、婚丧嫁娶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变迁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社会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5. 总结:概括我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强调社会发展的规律。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2. 布置一篇小论文,让学生分析某个具体社会变迁案例的原因和影响。
3. 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前社会习俗的现状及其变迁趋势。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答环节的积极性,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社会变迁案例的分析深度和对个人生活影响的思考。
3. 小论文:评估学生对社会变迁案例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能力,以及论文结构的合理性和论述的逻辑性。
4. 社会调查报告:评估学生的调查能力,包括调查方法的选择、数据的准确性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 邀请历史学者或社会学家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研究成果。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本节课通过具体了解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史实、阶段特征,分析其变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这节课内容贴近生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理念是可行的。
三、设计思想1.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认识历史”。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和查找有关资料,合作与探讨,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整理,掌握基本史实。
以课堂作为呈现成果的媒介物。
经由老师适当引导,深入探讨,归纳特征、分析原因。
3.因为本课内容繁杂,针对课时紧与内容多的矛盾,为确保课标的实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取舍。
物质生活方面以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文化作为切入点和重点,弱化饮食和建筑方面。
四、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情况的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原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
2.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深入探讨,达到相互学习和教学相长的目的。
还可利用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再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场景。
五、教学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六、教学难点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提到物质生活我们自然会联系到衣、食、住、行这些方面,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变化万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市一等奖】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第一中学高一张国苗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并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学情分析1、这一课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学生有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也有一定的求知欲望。
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维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结合材料掌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⑵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⑶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课前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法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⑵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能力;⑶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关注历史的发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本课的内容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江苏省邗江中学崔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
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
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内容分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的特征之一。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四)讲授新课
导入:图片导入法(旗袍)
一、了解
(一)、迅速浏览课本54页的课前提示,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大方面的变迁?
答:服饰、饮食、居室建筑、习俗风尚这四方面的变迁。
(二)、它们发生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服饰方面(三大阶段)
(1)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图片寻找)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2、饮食方面
走进历史:扬州是一个饮食文化名城,请以“吃在扬州”为题,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写一篇关于扬州特色菜发展演变的调查报告。
(课后作业)(2)西餐
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影响: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答: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方饮食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3、房屋建筑
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北京西站
“新村”、“花园”、“别墅”、“公寓”
4、习俗风尚
(1)列举中国旧时期有哪些比较落后的风俗?
答:婚姻包办、土葬、女子裹足且不得接受教育、迷信等
(2)分别说明这些旧的风俗办随着近现代脚步的到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婚姻自由、火葬、女子放足且可以接受教育并走出家庭、破除迷信等
二、理解
中国的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众多的变化,请以服饰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讨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政治(环境、形势)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文化(思想观念的转变)外因:国外外来文化的涌入
三、见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我们接受到的外来文化很多,因而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也很多,在这里我们搜集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引导学生阐述这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再总结它们的不足之处,思考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四、课堂检测
1、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称为“干部服”的是下列哪种服饰( D )
A. 西装
B. 列宁装
C. 制服装
D. 中山装
2、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C )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 下面不属于民国时期变化的风俗是( B )
A. 剪辫
B. 火葬
C. 放足
D. 握手
4. “四合院”一般是哪一地区的典型民居( B )
A. 上海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两广地区
五、课堂延伸
1、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服饰内容,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服装。
2、根据本课所学习的饮食内容,结合营养平衡,为自己设计一套丰盛的全天食谱。
3、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房屋建筑,结合合理想象,设计一座自己的理想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