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道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道德教育
一、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目标不同,但在道德教育的某些内容上,各国都普遍予以重视。 ,、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与和谐发展。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历来强调学生个性健全与和谐的发展。美国中小学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个人利益和教育的实际效用方面注重帮助学生寻求目标,培养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性和自主自立的人,认为 " 个性的发展对于一个自由的和有活力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 因此,个性发展就成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大因素。国外中小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个性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信心、能力品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求中小学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而且更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各国政府和教育界都看到了这一事实。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 1987 年)在一份报告中认为,中小学教育必须协调发展个性和强调共性两者的关系,必须肯定社会集体的要坟,以帮助学生把他们学到的东西为他们自身以外的社会集体事业服务。 ,、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合格公民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是国外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之一,教育内容丰富,途径多样。日本中小学文明礼貌教育很细致,很具体,大多颇有学生手册予以规定。他们还十分重视基本生活习惯、自控能力和生活常规、态度等教育培养。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家倡导文明礼貌教育,尤其重视品德教育和礼貌仪表教育。美、法等国极为重视中小学生的合格公民教育,开设公民课,旨在让学生懂得做一个新的合格公民必须尊重 " 人的尊严精神 " ,遵守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等。
,、强调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和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近年来,各国强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力为具有对
外竞争品质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此,许多国家提出要为 21 世纪教育儿童。美国提出了 2000 年六大教育战略目标。日本则提出了培养有 " 国际竞争意识的日本人 " 的目标等等。
(史耀芳:《国外中小学道德教育述评》,《中小学管理》,,,,,年,月出版) 二、有关国家道德教育简介
(一) 美国的道德教育
美国道德教育是通过社会科(讲授历史、地理、政治学、经济学、现代社会、社会问题、社会生活、政府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进行,辅以 " 生活指导 "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情绪上、心理上的问题,以及职业选择、升学、确定选修课等方面的内容)
(崔录:《资本主义世界道德教育状况和趋势》,《外国教育资料》,,,,,年,月出版)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上成熟的人,以服务于国家和人民。那么,道德上成熟的人具备什么特点呢,
道德上成熟的人在习惯上表现为:
,、尊重人的尊严
,、关心他人的幸福
,、将个人兴趣与社会职责联系起来
,、为人正直
,、认真考虑道德选择
,、探索和平解决冲突的办法
(陈曦虹编译:《美国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年,月出版)
美国道德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讨论法: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澄清他们自己的道德原则,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 ,、故事法:让儿童阅读或听人讲授优秀文学作品和名人故事,以向儿童传授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类的美德。
,、实践法:既可以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又可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
中。 ,、角色扮演法:为学生真实地提供思考问题的情境。
,、榜样法:强调校长、教师的师表作用。
,、社会参与法: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二) 英国的道德教育
英国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以道德情感教育为其主要特征的,体谅模式的形式主要是由彼得 o 麦克菲尔为代表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在多年来大量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所确立的道德教育方案。这个方案紧密联系小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实际,将人与人的管理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体谅模式十分重视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广阔基础,将道德教育作为整体个性和社会结构两个组成部分,根据彼得 o 麦克菲尔的观点,道德教育不应降低到仅仅分析规则和禁止令行上,相反应集中在研究一个人自身或其他人有关联的一般作风上,因此他们认为应将对人的尊重,公正合理,诚实守信作为道德观念的核心。道德教育丛书中面向小学的德育教材题为《起始线》,由一系列来自儿童个人经验的丛书和活动情况图片构成,有些内容取材于学生个人的作品,很容易被儿童所接受。
(苏之增:《国外学校德育模式之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年,月出版)
(三) 日本的道德教育
日本教育的发展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道德教育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日本的教育目标,即培养青少年具有广阔
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成为世界中的日本人,尤其强调培养具有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有个性的、心灵丰富的青少年。日本的道德教
育模式因而呈现出通过生动充实的内容、具体扎实的途径、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的素质的青少年的重要特征。
日本中小学的德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
第一,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年,日本文部省制订《学习指导大纲道德篇》,决定中小学特设 " 道德时间 " ,每个年纪每周都设备一节道德教育课,全学年共有,,学时,道德课的重要特点是德育内容序列化。
第二,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间接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的德育,学校的特别活动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及生活进行指导的活动。特别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 课外学习室:这是在责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以德育和治学方法指导为主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解决:?充实集体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方面的障碍?对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进行指导,使之选择更适合自己能力、个性发展的出路?有关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生活指导?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 学生会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基础上,谋求校园生活的管理和改善,包括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传统与校风。
(,) 俱乐部活动:文化性活动、体育性活动、生产性活动。 (,) 全校性活动:全体学生参加的每年的一些例行活动。
第三,潜在的道德教育途径。潜在的道德教育途径主要是指那些时时、处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无形的途径。
(苏之增:《国外学校德育模式之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年,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