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与对策思考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与对策思考摘要:为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国家农业建设,我们必须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产品科技力量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提供国家生产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应始终将农业生产放在首位。
由于我国耕地有限,人口众多,如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社会各界要思考的问题。
实践证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只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1、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三农”问题是国家一直在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每一个经济模式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而传统农业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其单一的、粗放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稳步、持续进行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
2、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在农业生产中,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与日俱增,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生态污染和资源浪费,如稀缺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我们使用的化学肥料、动物粪便、农用塑料薄膜等都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十分严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秩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3、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我国是农副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这一环节对社会经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的“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论循环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及途径
提供 参考 。
关键 词 循 环 经 济 ; 环 农业 ; 循 关联性 ; 必要 性 ; 径 途 中 图分 类号 F 2 . 3 01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7 9 2 1 ) 7 0 5 — 1 0 75 3 (020 — 36 0
循 环农 业 是循 环 经 济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按 照 循 环 经 是
济 学 的 原理 , 可 持 续 发 展 思 想 和 循环 经 济 理 念 应 用 于 农 把 业 生产 领 域 , 为一 种新 型 的 农业 发 展 模式 。 国作 为农 业 大 我 国 , 力发 展 循环 农 业 , 少 农 业 温 室气 体 排 放 , 应 对 全 大 减 是 球 气候 变 化 和 实现 农 业可 持续 发展 及 生态 文 明建 设 的 必然
农 村 经济 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0 2年第 7期
基 于循 环 经 济 视 角 论循 环 农 业发 展 的 必 要性 及 途 径
王 雪 燕
( 川水 利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川 崇 州 6 1 3 ) 四 I 四 1 2 1
摘要 阐述 了循 环 经 济 的“ R” 则 与循 环农 业 的 关联性 , 析 了发展 循 环农 业 的必要 性 , 3 原 分 并提 出其 发展 途 径 , 期为 循环 农 业 的发 展 以
表 明 , 国 每年 生 产 出各 类农 作 物 秸 秆 约 7亿 t畜 禽 粪 便 我 , 约4 0亿 t 每年 农 业 对 化肥 的消 耗 量 在 世 界 总 的 化 肥 消 耗 , 量 中 约 占 2 % ; 球 农 业 用地 大 量 释 放 出 可 导 致 温 室 效 应 5 全 的气 体 ( 二 氧 化 碳 等 ) 与 人 为 产 生 的温 室 气 体 总 排 放 量 如 , 相比 , 前者 是后 者的 1 . , 当于 排放 的 二氧 化碳 量 为 1 0 3倍 相 5 亿 t。 [ 高碳农 业 的 高耗 能 、 污染 也 是全 球 气候 变 暖 的 因素 引 高
杭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杭州市近年来在建立有杭州特色的生态、立体种养
模 式和 循 环农 业 专 项技 术 的推 广及 规 模 化养 殖 推 广 等方
面 取 得 了一 些 明 显 的 经 济 、社 会 和 环 境 效 益 。与 此 同
时 ,全 国其他 地 区也 出现 了因地 制 宜 的 循 环农 业 模式 , 如 王 勤 礼 等 研 究 的 “ 米 一 牛一 沼 气 一 日光 温 室 ”模 玉 式 ;尹 昌斌 等研 究 的 “ 植一 沼 气一 养 殖 +灯 ” 循 环模 种
产链 。
立体种养型
杭 州 余杭 区 目前 已形 成 种 稻养 鸭 、种 麦养 鸭 、冬 闲
养鸭等 “ 二种三养”模式 ,所谓 “ 二种三养”,就是种
鱼排 泄 物给 塘底 层 螺蛳 吃 ,螺 蛳作 为水 中清道 夫 ,净 化
有 机物 生成 小 螺蛳 再 给 甲鱼 当饵料 ,甲鱼 干塘 起 捕池 塘 底 泥又给堤 坝 上的梨 树作有 机肥 。
少 ,生 产 出来 的稻 米 “ 色 型 ” ,鸭 肉 “ 生 型 ”。 同 绿 野 时 ,更 具 有节 省 肥料 、农 药 、用 T ,增 加 收入 ,保 护 环
余杭 三 水果 业 国家 级有 机 食 品基地 ,确认 的基 地 规 模4 0 ,主要 产 品 为 梨 。 以种 植 蜜梨 和 饲养 湖 羊 为 主 6亩 要产 业 ,以 “ 园 杂草 喂羊 ,羊粪 堆沤 肥 田”种养 结 合 梨
铸 铁 、烧烤 、锅炉 等工 业项 目。
临安 市将 秸 秆 和稻 壳 用于 冬 季竹林 地 覆 盖 ,以提 高 地 温 ,使 得 春 笋冬 出 ;对 竹笋 加 _ 的废弃 物进 行综 合 利 1 用 ,将 笋壳 、山核桃 壳 烧 制成 碳 ,仅此 一 项年 产 值 已达
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精选课件
1
北京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循环农业(Circular agriculture) “旨在农 作物系统中推进各种资源的往复、多层、高 效流动的活动”,其核心在于扩汇、节支、 增收、环境友好,即实现“资源—产品—废 弃资源再生利用—循环利用”。现以北京为 例,探讨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归纳 总结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关键措施。
• 阔利达公司位于康庄镇。该公司的生物发酵饲料生产 线,用于处理周边菜农的废弃蔬菜和更为丰富的农村 秸秆资源。
精选课件
35
废菜叶变美味饲料
• 而所谓的蔬菜废弃物主要是菜叶、菜帮子和根茎等, 公司按菜叶、菜帮子每斤6分钱、秸秆按每亩20~ 25元收购,日消纳能力30吨,基本能够消纳康庄镇 域内的蔬菜废弃物。
精选课件
31
发展循环农业关键措施
• (4)全民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 发展循环农业,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京郊区县政 府在开展循环农业工作过程中,通过广播、电视等新 闻媒体、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自上而 下的形式普及推广各类循环农业新技术。在农业循环 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农民参与项目的制定、实施、 评估、问题分析、总结等各个环节,使农民真正意识 到自己是农业发展的主人,从根本上强化民众的生态 环境保护意识,确实作到“政策措施落实到村,技术 要领普及到户,循环农业意识发展到人”。
• 羊、奶制品、家禽、牛和其他畜牧业是北京的优势产业, 在全国亦有相当的优势,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 废弃物。通过农牧结合,采用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作物秸 秆(青贮) 、作物籽粒—畜禽粪便(人粪便) —沼气发 酵、养殖蚯蚓—沼液沼渣还田—优质有机肥、蚯蚓、沼 气”,使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取得良胜循环,实
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摘要】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市场引导等制约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健全市场体系等对策。
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实施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循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过持续努力和合作,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为贵州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制约因素、资源短缺、技术水平、市场引导、对策、资源投入、科技创新、市场体系、发展前景。
1. 引言1.1 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发展。
在贵州省这样一个农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全面振兴。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是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正文2.1 制约因素一:资源短缺贵州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资源短缺。
贵州省地处山区,地形复杂,土地资源有限,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土地利用率低,难以满足农业循环经济的需求。
水资源也是贵州省农业发展中的短板,虽然贵州省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加上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贵州省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其他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种子、肥料、农药等供给不足,也给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摘要】本文就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信息、存在的问题以及重要性。
接着在详细解释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考、阐述了技术创新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政策支持和引导。
结尾部分总结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展望未来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本文旨在引起我们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考、建议、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关键、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等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迫切需要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
只有建立起以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再生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只有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政策支持措施,才能推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2 问题意识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将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比如土地过度耕作或过度施肥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浪费严重等情况。
农业产业链过长、缺乏完善的循环利用机制。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必要性 以及 由此带 给农 民的好处。从 而使 有关生态农业 的专项 资金 ,以开展技术培
它不仅是一种 以生态学 和生态规 律为基础 人 与 自然 和谐 共存 的价值 观 和 可持 续发 验交流等方面 的补助 。对 于规划 中所 选定 的项 目,各级政府及各地银行在 资金 上要
多农业问题 , 例如治 理环境污染 、 转化农村 富余劳动力 、 促进农 民增 收 、 普及农业 科普 知识 、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 留下的 不 良资产 等。目前 , 业循环经济在我国 已 农 经有一定的发展 , 还很 不成熟 , 但 还存 在着
很 多 问题 。对 此 , 者 提 出 发展 我 国循 环 经 笔
础 , 需要 我们维 系的生态 系统 ) 新生产 面的资金投入 。事实上, 是 、 近些年来 国家一直 观 ( 可能利用 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 可 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 ,对农 业和农村 尽 再生 资源 ,利用 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 上 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但 是随着农
入 ) 新消 费观 ( 色 消费 , 制一 次性产 和 绿 限 品消 费 ) 。
公众树立新发展观 ( 人与 自然 、 环境和谐相 处 )新价 值观 ( 、 自然 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基
足本地 , 实行 国家、 集体 、 个人三结合 , 多层
次、 多方 面 、 多渠道地筹集可促进 我国农业
循环经济发展 的资金 。要不 断增 加在这方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 以解决很
遇。因为由于农 业环境污染导致 的农药残 留、 农产 品质量下降 等问题 的根源 不是农 民喷 施农 药 ,而 是农 药 不符 合 一定 的标 的企业而不是农 民本身 。因此要 向达不 到 环境 标准 的生 产农 药 等 生产 资料 的企业 收取 环境污染税 。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举措
(3)扩大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 相关政策的落实和监管。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 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与未来举措
目录
01 一、我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农业循环经
03 济的优秀案例及未来 发展方向
02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未来举措
04 参考内容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农业循环经济 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手段,实现农 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现状,提出未来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3、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条件较好的地 区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示 范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理念、技术和经 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实 现跨越式发展。
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尽管中部地区在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深入,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 其次,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存在着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困难等问题。此外, 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 需求。最后,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和政 策引导。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农业发展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资源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资源利用不充分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水资源的浪费等。
对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应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力度,鼓励农民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或者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其次,要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绿色农药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灌溉技术的水平,合理利用水资源。
问题二:技术创新滞后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滞后、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等问题仍然存在。
对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创新研究。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另外,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
问题三:政策支持不够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政策支持不够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对策:加强政策支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政府的责任。
其次,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相关项目的投资,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另外,要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论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农民以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农业生产方式。
近年来,我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
现就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如下:一、我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阶段(一)以“塘浦圩田系统”为主的生态农业改革开放前,我县的农耕形式主要以塘浦圩田系统为主。
该系统起源于春秋时期,在唐中后期快速发展,先民们创造性地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并在地势相对高仰、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利用排水方便的河堤种植蚕桑(桑树要求地下水位较低,降渍要求较高),同时还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进行养鱼,桑基鱼塘和桑基圩田初步形成,大大促进太湖地区渔业、蚕桑生产和丝绸业的发展,至元、明、清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典范。
我县钟管镇原干山乡街后村是圩田系统最典型的重要农业遗产代表。
早在春秋末期,大政治家、大实业家的淡水渔业始祖范蠡就在南浔范庄和河口县蠡山漾(与干山村相邻)一带养鱼,首开1我国内塘外荡养鱼的先河,并留下了淡水养鱼的传世宝典——《范蠡养鱼经》。
(二)以“资源循环”为主的循环农业改革开放后,我县成为全国率先开展以乡镇为单位的生态农业试验地。
1987年成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县。
当时的农业侧重于资源循环,主要是应用多层次良性循环的生态工程原理,以饲料喂鸡、鸡粪喂猪,猪粪沼气发酵、沼气孵鸡鸭和发电,沼气渣肥田为基本模式,有效的将生态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以“高产、高质、高效、循环、再生”为主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21世纪后,我县先后经历了“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阶段,最终形成了以“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兴农美田园”为主题,以“一控两减四基本”为主线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用仅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8%的人口。
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是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对农业采取掠夺性经营。
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严重违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
因此,为了经济的全方位的、快速的发展,必须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探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途径及对策,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循环性的农业发展必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体。
一、循环型经济的理论基础我国要快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解决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这样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循环经济的提出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这一观点在当前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
2.可持续发展理论80年代初,在传统常规农业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主张能够公平分配资源,既满足当代人之间又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基本需求,主张建立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主张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农业循环经济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梁怡张雪绸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15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时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和安全问题。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因此,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对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三个原则在农业发展中的运用。
第一,“减量化”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就表现为节约的原则。
第二,“再利用”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就表现为对农业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
第三,“再循环”原则,在农业中的应用就是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
“白色农业”的本质就是微生物农业,目前“白色农业”已初步形成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等产业。
“白色农业”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资源。
二、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农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我国农业发展仍然走的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发展道路,这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一)农业生产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 m2,但人均耕地仅为0.llhm2,且近几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呈明显不断下降的趋势。
2003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54万hm2,耕地面积减少了2%。
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指南
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指南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4)第2章农业产业链概述 (4)2.1 农业产业链的概念与特点 (4)2.2 农业产业链的分类与构成 (5)2.3 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5)第3章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应用 (5)3.1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原则 (5)3.1.1 概念 (5)3.1.2 原则 (6)3.2 循环经济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 (6)3.2.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3.2.2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6)3.2.3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6)3.3 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6)3.3.1 生态学原理 (6)3.3.2 系统论原理 (6)3.3.3 产业链理论 (6)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6)第4章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总体框架 (7)4.1 建设目标与原则 (7)4.1.1 建设目标 (7)4.1.2 建设原则 (7)4.2 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 (7)4.2.1 体系构建 (7)4.2.2 运行机制 (7)4.3 政策措施与支持体系 (8)4.3.1 政策措施 (8)4.3.2 支持体系 (8)第5章农业生产环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8)5.1 种植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8)5.1.1 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8)5.1.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8)5.1.3 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8)5.1.4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9)5.2 畜禽养殖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9)5.2.1 优化畜禽养殖布局 (9)5.2.2 推广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技术 (9)5.2.3 发展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9)5.2.4 推广养殖废弃物饲料化利用 (9)5.3 水产养殖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9)5.3.1 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9)5.3.2 发展绿色养殖技术 (9)5.3.3 推广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5.3.4 加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 (9)第6章农产品加工环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9)6.1 农产品加工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9)6.1.1 优化生产流程 (9)6.1.2 节能减排 (10)6.1.3 废弃物分类与回收 (10)6.1.4 信息化管理 (10)6.2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10)6.2.1 上下游产业协同 (10)6.2.2 产业集聚发展 (10)6.2.3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0)6.3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0)6.3.1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10)6.3.2 生物技术应用 (10)6.3.3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10)6.3.4 废弃物制备新型材料 (10)6.3.5 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 (11)6.3.6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 (11)第7章农产品流通与消费环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11)7.1 农产品流通环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11)7.1.1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11)7.1.2 提高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 (11)7.1.3 推广农产品绿色流通技术 (11)7.1.4 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 (11)7.2 农产品消费环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11)7.2.1 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11)7.2.2 建立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 (11)7.2.3 加强农产品消费环节监管 (12)7.2.4 促进农产品消费结构优化 (12)7.3 农产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12)7.3.1 推广环保包装材料 (12)7.3.2 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 (12)7.3.3 加强包装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12)7.3.4 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12)第8章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与推广 (12)8.1 技术创新方向与重点 (12)8.1.1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12)8.1.2 节水灌溉技术 (12)8.1.3 生态农业技术 (12)8.1.4 农业信息化技术 (13)8.2 技术推广与应用模式 (13)8.2.1 建立多元化技术推广体系 (13)8.2.2 创新技术推广模式 (13)8.2.3 加强典型示范引导 (13)8.3 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政策支持 (13)8.3.1 加大财政投入 (13)8.3.2 完善政策体系 (13)8.3.3 强化激励机制 (13)第9章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评价与监管 (13)9.1 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14)9.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4)9.1.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14)9.1.3 评价方法 (14)9.2 监管机制与政策 (14)9.2.1 监管机制 (14)9.2.2 政策措施 (14)9.2.3 法律法规体系 (14)9.3 评价与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14)9.3.1 信息平台建设 (14)9.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4)9.3.3 信息技术应用 (14)9.3.4 人才培养与培训 (15)第10章农业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案例与启示 (15)10.1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15)10.1.1 国内案例 (15)10.1.2 国外案例 (15)10.2 成功经验与启示 (15)10.2.1 成功经验 (15)10.2.2 启示 (16)10.3 前景展望与建议 (16)10.3.1 前景展望 (16)10.3.2 建议 (16)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着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Q : Q ( 上)
创 新 与 发 展 论 坛
Ch i n a Ne w T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发展我 国农业循环经 济的思考及建议
何 娟
( 绥化市北林 区经管站 , 黑龙江 绥化 1 5 2 0 0 0 )
增强农业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各级地方政府 需要根据 当地农 业发展水平 , 依法 安排和 落 实农 业预算 ,保证严 格地 执行农 业预 算制 度, 建立并不断完 善财政支 出政 策 。运用 多 种补助杠杆 , 引导社会 各界加强对 农业和农 村 的投资 , 促进农业 和农村 的快 速发展 。为 了更好地实现农业 循环经济 , 应该 设置专 门 的农业生态发展基 金 , 并安排对农 业技术人 员进行 培训 ,增加各 地 区农 业发 展交 流机 会 ,农业 发展 地 区应 该建 立小 型的试 验示 范。 根据 当地 的农业要素情况选定 了科学 的 发展项 目, 政府及银行 部门应该 给予大力 的 支持。此外 , 还应该从 国家 、 集体 、 社会 出发 , 多渠 道 、多手 段 的促 进我 国农业 经济 的发 展, 不 断的增加农业 的资金投入 。 但是 , 最近 这几 年虽然 国家对农 业经 济 的发 展十 分 的 重视 , 在资金上也给 予了大力支持 。但是实 行农 业循环经济 的过程 中, 资金使用量 将越 来 越多。 所 以各地方政府除 了从财政方面获 得 一定的发展资金 之外 , 还应该探 索新 的资 金 获取渠道 , 发挥失常 运营机制和 资源配置 作用, 政府、 农 民、 企业 三者之间应该共 同努 力, 促进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 4加强农业循 环经济的技术 创新 要加 大农业科技人才 的培养力度 。 我 国农 业科 研人员不 足 ,人员知识水平 不高 , 是 制约我 国农业 循环 经济 的技术 研究 的重 要 因素。因此 , 必须加大人才 的培养力度 , 制 定人 才培养计划 , 争取在最 短的时 间内培养 出一 大批 高素质 、 高水平 的农 业循环经 济人 才 。二是 完善农 业科 技投入 和技术 推广 体 系。 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农业科技 投人并 完善 其推 广体 制 , 以建立多元化 的农业科技投 入 和推广体 系 , 千方百计地增 加农业科技 的投 入。 我国现阶段投入在农业 上的科 研经费远 远不足。而这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 的。因此 , 就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 , 走 市 场化道路 , 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各层次的力量 加入到农业科技投入 中来 。 调动人 员从 事农 业科技投入 的积 极性 , 特别是 发挥农业科 技 示范基地 ( 同或场 ) 、 龙头企业 和农 民专业合 作组织在 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 。 5培育农业循环经济 的载体 农业循 环经 济发展 的有效 载体 是产业 集群 , 政府应通 过财税 、 金融 等各种手段 , 加 大对有技能 的劳动 力群体 、 农业基 础设施和 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入, 形成植根于本 地的农 业产业 集群 。 这就需要企业 间建立一 种学习和交流的机 制 , 即鼓 励各企业 间建立 定 的联系 以促进交 流和学习 , 用 以增强企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迫切需要。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机制障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产权制度障碍导致农业资源粗放利用、社会支撑障碍导致循环农业推广不力等问题。
因此需要从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科技支撑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策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市场机制障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农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自然界整个生物链条的存续,加上环境治理没有及时跟上,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质量的提高。
2、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资源供给难以为继从资源禀赋看,中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3、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障碍导致循环农业推广不力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
政府的推动作用体现在立法和经济引导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和一个可靠的支撑系统,但是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二、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1、抓住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速我国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必须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根据世界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重点地发展。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为了必然选择,其本质是生态经济,主要表现形式是产业具有一定组合性,资源利用具有立体复合性、废弃物循环的生态性、技术体系具有一定复杂性及经济运行的社会性等。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市场机制和产权制度障碍等,这些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推广。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策循环经济就是在现有资源与环境情况的约束下,追求经济最大化,促进经济水平提升。
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其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也是对传统经济模式“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根本性的变革。
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运用于农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利用,物质的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兼顾发展。
这是我国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时候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循环经济在我国当前社会已经变成了一项最基本的国策。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综合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构建利于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机制,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要采取适当的制度创新,勇于探索新方法。
一、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在严峻的人口压力下,人均资源的占有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这也是造成我国农业资源矛盾的根本原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也极不协调,以长江为划分界限来看,长江以南地区的总水量多但耕地面积少,相反的长江以北水资源少而耕地多,加之华北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缺水严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此紧缺的农业资源,不配合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只能造成农业资源的日趋减少。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建宁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何小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思路。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建宁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种植、养殖业发展十分广泛,建宁独特的地质造就了独特的农业耕作条件,形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优质农副产品,主要有粮、莲、种、果、菌、竹、笋、烟、茶等。
但农业资源利用率还很低。
因此,在我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必要,而且非常及时。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建宁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要使建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
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提倡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有极大的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因而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要求完全吻合。
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循环经济,只有发展循环经济型农业,才能求得农业的良性发展。
过去,我县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农业产业化发展较缓慢,农业、农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
这些都影响我县农业快速发展,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因此,我县要以农业循环经济引导传统农业向工业型大农业发展,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趋劣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尊重自然界,尊重、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
循环经济旨在实现经济社会活动的生态化。
它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生产、消费和废弃物排放的线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为依靠生态型、环保型、友好型资源低消耗、产品再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式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资源潜力不断发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放大、生态与环境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上来解决或减轻资源压力,消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现代理念的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耦合,它要求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来指导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将传统的农业概念、范畴、领域加以拓展、延伸、扩大,转换为现代的将产前、产中、产后,以及产学研、产供销、废弃物资源化全过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现代新型农业。
二、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绝对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雏形在我国传统农业、生态农业中就有所体现。
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物质、能量,生产出供人类享用的农产品,部分人类食用后产生的排泄物及其它副产品(如秸秆)又用作农村能源或过腹还田培肥地力。
但它已不能适应或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快速、持续、高效(节支、增收、增效)、安全、优质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循环经济理念的诞生,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也就应运而生。
现代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看作是客观的“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消耗,产品再加工,资源再利用(即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它是走向集中和联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在农业生产者之间或者与产前、产后部门形成经营共同体,采取提高农产品质量、寻求更有利的农产品加工增殖和有机废弃物再生利用,把农业生产者由单纯从事动植物生产向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后、资源再生等领域循环经营转变,从而引发农业和农村经济在中观层次上重组的历史性演进。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林子 塔
摘
一
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 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 l,并对当前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 生
些问题进行 了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 ,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辰
在我国农村 ,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 “ 三农 ”问题的有效 经 济模式 ,也是实践科 学发展观 ,建设和 谐农村 的经济模 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并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 方式,在我国农村发展经济 中不仅必要 ,而且也是非常及时 的 ,循环经济是我 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循环 经济与农 业循环 经济
应采取再利用 、再循环为原则的 循环经济在物质不 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是符 破坏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 , 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是一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种生态经济 ,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 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度上限制了对循环经济的金 造 田造 成湖泊消失 ,湖泊容量 从 14 9 9年的 2 3 米减 少到 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 9亿 融支持效 果。另外 , 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较低 ,仍有大量 现在的 l9亿米 ,减少了近 4 %。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使得 7 O
农业用水量 也在增加 ,而人们对水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 资金沉淀在金融机构 内部 ,尚未及时转 化为投资 ,弱化了对 水资源的短缺 。如果继续沿袭传统农村生产方式 ,以大量消 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 ,使得我国循环经济项 目难以得到
耗土壤肥力、水资源 、化肥、农 药来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 ,将 足够的资金支持 。因此 ,由于缺乏金 融机 构强有力的支持 , 不利于农业循环经济项 目开展与实施。 会 出现 很大的危机 。比如: 农药化 肥的大量使用造 成土地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科学 2010,2:112~115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09-11-03作者简介:李春红(1976-),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和经济管理。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李春红(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菏泽 274000)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得出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科学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320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0)02-0112-04Necessity and Counter measures to Developi n g Agri culturalRecycli n g Econo my i n Chi n aL I Chun -hong(Heze A cade m 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Heze 274000,China )Abstract A t p resent,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aking the traditi onal path of extensive gr owth,which makes the populati on,res ources and envir onment bear the increasing p ressures 1The old mode of eco 2nom ic gr owth has been app r oaching its li m it .This paper ca me t o conclusi on that devel op ing the agricultural re 2cycling econo m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 or scientical devel 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p r oble m s and their causes p resent in the devel 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 ic,and then the counter messures were put f or 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Devel 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Counter measures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又长期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的特点,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寻求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走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
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111 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系统,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的物质和能量闭路循环,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112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生态农业,立足于大农业,按照植物生产-动物消费-微生物分解的自然生态原理运行。
它按照生态学基本原理,使农业生产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和永续发展,其本质也是生态经济;(2)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节约农业资源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再生闭路循环利用为特征,以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为目标,从而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双赢的经济形态;(3)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依托现代高科技成果和手段,以现代科技为支撑;(4)农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合理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是以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为载体。
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符合农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2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11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1111 农业生产条件薄弱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耕地面积因自然环境变化及人为因素正在逐年减少。
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111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人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21113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我国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未将环境保护放到战略的高度,在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遇到冲突时,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污染物排放控制不利,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与此同时,农民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许多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土生态系统,造成土壤质量退化,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
21114 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缺乏 我国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显示,截止到2007年初,全国农业从业人员34874万人,其中文盲占915%,小学占4111%,初中占4511%,高中占411%,大专及以上占012%。
而且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出现,一些农村技术性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弱妇幼,从而使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降低。
212 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21211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 首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负效应。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没有因为工业化的推动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反而其根基受到了工业的一定侵蚀。
工业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原本就很稀缺的土地资源,更主要的是它所产生的工业“三废”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环境,不仅使耕地数量减少,也使耕地质量下降;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每年排出的大量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侵占了大面积农田,所排出的废气酿成了一些地区的酸雨,严重破坏了各种农业资源。
其次是我国的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科技教育出现危机。
一方面,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由于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农业职业教育的普及率低,加上农业科技人员少而待遇低,使得我国农民的科技素质普遍偏低。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结构不能完全适合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成本越来越高,教育费用在农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农民对子女受教育后的预期越来越差,部分农民认为子女受教育不划算,这些直接影响了农民子女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很难适应农业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21212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 一是国家财政、信贷对农业的资金注入严重不足。
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我国对农业的投入显得远远不足,财力在农村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要素,越是需要资金者越得不到贷款,越得不到贷款就越阻碍经济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是农业的比较效益偏低。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是社会效益很大、经济效益很低的产业。
农业比较效益偏低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1213 从技术水平的角度分析 技术是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和桥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又不能过度开发资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
只有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只有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生产力的整体水平还基本上处于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状态,科技、知识含量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要落后15~20年,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我国才刚刚起步。
另外,我国311 第2期 李春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很低,许多成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农业循环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让物质实现由“污染”向“资源”的飞跃。
面对农业资源的短缺、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状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己成为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化肥会导致土壤理化性变劣,造成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板结;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损害土壤的生产功能、调节功能、自净能力和载体功能;地膜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的“白色污染”问题,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
另外,化肥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田间的农药经雨水或灌溉水的冲刷,流入河道、湖泊以至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
3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改变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缓解和消除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农业循环经济可在农业系统内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及废弃物衔接,使农业生态产业链得到延长,并形成闭合循环、协调发展的产业链。
这样的产业链能够将单个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强化、拓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与沟通渠道,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31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及安全性,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及本国利益,设置了多重“绿色壁垒”,对农产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终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要求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