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范例
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数学实验报告: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月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k-均值聚类,分层聚类,两步聚类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掌握判别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状况,现利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
分析选用了三个指标:(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DXBZ);(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CZBZ);(3)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WMBZ)、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文化程度人口的状况,原始数据如下表:
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2. 数据.Xls中sheet1中是28名一级,25名健将级标枪运动员测验的6项影响标枪的项目的测试成绩。
(1)据此求出判别运动员等级的判别函数,给出判错率。
(2)对sheet2中的的14名未知等级的运动员运用判别函数进行分类。
(3)用逐步判别法重新完成(1),(2),并比较判错率。
聚类分析算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将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类或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数据点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簇之间的数据点则具有较低相似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并掌握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并对比分析不同聚类算法的性能。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环境:Python3.8、NumPy 1.19、Matplotlib 3.3.4、Scikit-learn0.24.03. 数据集:Iris数据集三、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对比分析以下聚类算法:1. K-means算法2. 聚类层次算法(Agglomerative Clustering)3. DBSCAN算法四、实验步骤1. K-means算法(1)导入Iris数据集,提取特征数据。
(2)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KMeans类进行聚类,设置聚类数为3。
(3)计算聚类中心,并计算每个样本到聚类中心的距离。
(4)绘制聚类结果图。
2. 聚类层次算法(1)导入Iris数据集,提取特征数据。
(2)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AgglomerativeClustering类进行聚类,设置链接方法为'ward'。
(3)计算聚类结果,并绘制树状图。
3. DBSCAN算法(1)导入Iris数据集,提取特征数据。
(2)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DBSCAN类进行聚类,设置邻域半径为0.5,最小样本数为5。
(3)计算聚类结果,并绘制聚类结果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K-means算法实验结果显示,K-means算法将Iris数据集划分为3个簇,每个簇包含3个样本。
从聚类结果图可以看出,K-means算法能够较好地将Iris数据集划分为3个簇,但存在一些噪声点。
2. 聚类层次算法聚类层次算法将Iris数据集划分为3个簇,与K-means算法的结果相同。
从树状图可以看出,聚类层次算法在聚类过程中形成了多个分支,说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处理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
动态聚类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有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重要课题。
动态聚类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聚类方法,能够在数据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自动调整聚类结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动态聚类分析,对一组数据进行聚类,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数据与工具1. 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数据来源于某电商平台用户购买行为数据,包括用户ID、购买时间、商品类别、购买金额等字段。
数据量约为10万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实验工具本次实验采用Python编程语言,利用sklearn库中的KMeans、DBSCAN等动态聚类算法进行实验。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数据预处理(1)数据清洗:删除缺失值、异常值等无效数据;(2)数据标准化:将不同量纲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之间的量纲差异;(3)特征选择:根据业务需求,选取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的特征。
2. 动态聚类分析(1)KMeans聚类:设置聚类数量k,初始化聚类中心,计算每个样本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样本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簇;迭代更新聚类中心和簇成员,直至满足停止条件;(2)DBSCAN聚类:设置邻域半径ε和最小样本数min_samples,遍历每个样本,计算其邻域内的样本数量,根据样本密度进行聚类;(3)动态聚类分析:设置时间窗口,以时间窗口内的数据为样本,重复上述聚类过程,观察聚类结果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KMeans聚类结果通过KMeans聚类,将用户分为若干个簇,每个簇代表一组具有相似购买行为的用户。
从聚类结果来看,大部分簇的用户购买行为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2. DBSCAN聚类结果DBSCAN聚类结果与KMeans聚类结果相似,大部分簇的用户购买行为较为集中。
同时,DBSCAN聚类能够发现一些KMeans聚类无法发现的潜在簇,例如小众用户群体。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范例
上海电力学院《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学院:姓名:学号:2016年4月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年版)统计数据,寻找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固定投资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交流五个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综合考虑各指标,对所选城市进行K-Means 聚类分析,利用 Fisher 线性判别待判城市类型,进一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字:聚类分析,判别分析,SPSS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1,引言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
2011 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 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
根据 2011 年 4 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0 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 6.6 亿人,城镇化率达到 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
在过去 30 多年中,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总体上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具体而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限于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
2012 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沿海一带城市发展起步早,与国际贸易交流往来频率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西部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发达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水平已经落到了最后。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7.单击“OK”按钮,得到输出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
一、聚类分析
在结果输出窗口中将看到如下统计数据:
按类间平均链锁法,变量合并过程的冰柱图如下。先是X3与X6合并,接着X1与X5合并,然后X3、X6与X2合并,接着再与X1、X5合并,最后加上X4,六个变量全部合并。
用更为直观的聚类树状关系图表示,即X1、X2、X3、X5、X6先聚合后与X4再聚合。这表明,在评价儿童营养状态时,可在微量元素钙、镁、铁、铜和血红蛋白5个指标中选择一个,再加上微量元素锰即可,其效果与六个指标都用是基本等价的,但更经济更迅速。
各种图表分析
分析:可以看出,各组的均值差异较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包含Wilks' lambda,F统计量和它的自由度和显著性水平。原假设:x1在三组中的均值相同。x2在三组中均值相同。
Wilks' lambda是组内平方和与总平方和的比,值的范围在0到1之间。值越小表示组间有很大的差异。值接近1表示没有组间差异。
分析:非标准化判别函数系数,即费歇尔判别函数系数。非标准典型判别函数为:y=-10.753+0.638*x1+0.8*x2
分析:可以看出三组在该判别函数上的重心明显不同(1.112,-1.042),因此该判别函数可以明显地区分这两组。
分析:上半部分为原始分类的结果,下半部分为交叉分类的结果。第一栏为实
微量元素钙、镁、铁、铜和血红蛋白聚合成一类,在这5个指标中如何选择一个典型指标呢?先按下式计算类中每一变量与其余变量的相关指数(即相关系数的平方)的均值,而后把该值最大的变量作为典型指标。
路径聚类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路径聚类分析,深入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路径聚类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学会如何使用聚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方法的理解,以及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复杂数据的能力。
二、实验背景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它将相似的数据对象归为一类,从而发现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结构。
路径聚类分析是聚类分析的一种,它主要针对序列数据,如时间序列、空间轨迹等,通过分析数据对象之间的顺序关系来进行聚类。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与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数据库:MySQL- 聚类分析工具:Python(使用Scikit-learn库)2. 数据准备本次实验采用的数据集为某城市居民出行轨迹数据,包含居民出行的时间、地点、出行方式等信息。
数据集共有1000条记录,每条记录包含5个特征。
3. 实验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缺失值处理等操作,确保数据质量。
(2)特征工程:对原始特征进行转换和提取,如将时间转换为时间戳、计算出行距离等。
(3)路径聚类分析: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路径聚类分析。
(4)结果分析与可视化: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绘制聚类效果图,并评估聚类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预处理经过数据预处理,数据集共包含1000条记录,每条记录包含5个特征。
预处理后的数据满足实验要求,为后续聚类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 特征工程通过特征工程,我们将时间转换为时间戳,并计算出行距离。
这样,特征维度从5个增加到7个,有助于提高聚类效果。
3. 路径聚类分析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路径聚类分析,设置聚类数为5。
聚类过程耗时约1分钟。
4. 结果分析与可视化(1)聚类效果图通过聚类效果图可以看出,聚类效果较好,不同聚类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范例
上海电力学院《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学院:姓名:学号:2016年4月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统计数据,寻找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固定投资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交流五个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综合考虑各指标,对所选城市进行K-Means 聚类分析,利用Fisher 线性判别待判城市类型,进一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字:聚类分析,判别分析,SPSS,城市经济发展水平1,引言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总体上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具体而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限于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
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沿海一带城市发展起步早,与国际贸易交流往来频率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西部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发达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水平已经落到了最后。
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案例
一、案例背景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绩效考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绩效的多因性、多维性,要求对绩效实施多标准大样本科学有效的评价。
对企业来说,对上千人进行多达50~60个标准的考核是很常见的现象。
但是,目前多标准大样本大型企业绩效考评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
为此,有必要将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视窗统计软件SPSS应用于绩效考评之中。
在分析企业员工绩效水平时,由于员工绩效水平的指标很多,各指标之间还有一定的关联性,缺乏有效的方法进行比较。
目前较理想的方法是非参数统计方法。
本文将列举某企业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当的考核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方法,比较出各员工绩效水平,从而为企业绩效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最后采用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同时与原分类进行比较。
聚类分析二、绩效考评的模型建立1、为了分析某企业绩效水平,按照综合性、可比性、实用性与易操作性的选取指标原则,本文选择了影响某企业绩效水平的成果、行为、态度等6个经济指标(见表1)。
2、对某企业,搜集整理了28名员工2009年第1季度的数据资料。
构建1个28×6维的矩阵(见表2)。
3、应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系统首先对变量进行及主成分分析,找到样本的主成分及各变量在成分中的得分。
去结果中的表3、表4、表5备用。
表 5成份得分系数矩阵a成份1 2Zscore(X1) .227 -.295Zscore(X2) .228 -.221Zscore(X3) .224 -.297Zscore(X4) .177 -.173Zscore(X5) .186 .572Zscore(X6) .185 .587提取方法 :主成份。
构成得分。
a. 系数已被标准化。
4、从表3中可得到前两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分别为3.944与1.08,所以选取两个主成分。
根据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一般选取原则,主成分1与主成分2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了83.74%的水平,表明原来6个变量反映的信息可由两个主成分反映83.74%。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本次聚类分析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和掌握聚类分析方法,包括基于划分、层次和密度的聚类技术,并运用SQL Server、Weka、SPSS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不同聚类算法的有效性,而且对数据理解、特征选择与预处理、算法选择、结果解释和评估等方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以下是对本次实验的结论总结:一、实验目的与意义1. 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实验使我们明确了聚类分析的定义、目的和应用场景,认识到其在数据挖掘、市场分析、图像处理等领域的重要性。
2. 掌握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K-means聚类、层次聚类等常用聚类算法,并了解了它们的原理、步骤和特点。
3. 提高数据挖掘能力: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利用工具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和聚类分析,为后续的数据挖掘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实验结果分析1. K-means聚类:- 实验效果:K-means聚类算法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较好的聚类效果,尤其在处理规模较小、结构较为清晰的数据时,能快速得到较为满意的聚类结果。
- 特点:K-means聚类算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但需要事先指定聚类数目,且对噪声数据敏感。
2. 层次聚类:- 实验效果:层次聚类算法在处理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数据时,能较好地发现数据中的层次关系,但聚类结果受距离度量方法的影响较大。
- 特点:层次聚类算法具有自适应性和可解释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且聚类结果不易预测。
3. 密度聚类:- 实验效果:密度聚类算法在处理噪声数据、非均匀分布数据时,能较好地发现聚类结构,但对参数选择较为敏感。
- 特点:密度聚类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可解释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三、实验结论1. 聚类算法的选择:根据实验结果,K-means聚类算法在处理规模较小、结构较为清晰的数据时,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层次聚类算法在处理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数据时,能较好地发现数据中的层次关系;密度聚类算法在处理噪声数据、非均匀分布数据时,能较好地发现聚类结构。
聚类实验报告范文
聚类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概述本实验旨在使用聚类算法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分组,以发现数据间的相似性,并进一步探索数据集的特点。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不同的K值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实验步骤1. 选择数据集:从多个数据集中选择了一个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数据集作为本次实验的样本数据。
2. 数据预处理:对数据集进行了预处理,包括去除缺失值、归一化处理等。
3. 特征选择:根据对数据集的了解,选择了一部分较为重要的特征进行聚类分析。
4. 聚类算法选择:考虑到数据集的特点和聚类需求,选择了K-means算法作为聚类算法。
5. 参数设置:根据数据集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K值进行多次实验,便于比较不同K值对聚类结果的影响。
6. 聚类过程:利用K-means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聚类,迭代计算各个数据点的类别,直至收敛。
7. 结果评估:通过查看聚类结果和K-means的收敛情况,评估聚类效果是否满足预期。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得到了不同K值对应的聚类结果。
以下为实验结果的总结:K=3时的聚类结果- 类别1:包含了一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在特征空间中相互靠近且聚集度高,具有相似的性质。
- 类别2:包含了另一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与类别1中的数据点相距较远,特征空间中的分布较为分散。
- 类别3:包含了最后一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与类别1和类别2中的数据点都有一定距离,但相对更为集中。
K=5时的聚类结果- 类别1:包含了一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在特征空间中相互靠近且聚集度高,具有相似的性质。
- 类别2:包含了另一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与类别1中的数据点相距较远,特征空间中的分布较为分散。
- 类别3:包含了中间一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相对于类别1和类别2中的数据点来说,属于中间分布。
- 类别4和类别5:包含了最后两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相对于其他三个类别的数据点来说,更为分散。
分析与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根据不同的K值选择,聚类结果会有所差异。
某实验报告材料八-SAS聚类分析报告与判别分析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所属课程名称统计分析及SAS实现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日期2016-12-19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姓名成绩图8.1 聚类谱系图图8.1为proc cluster过程不得出的谱系图,为更方便直观,我们利用proc tree过程步得出图8.2。
②利用proc tree过程步得出聚类谱系图。
过程步:proc tree data=Lmf.tree1 horizontal;id region;run;结果:The TREE ProcedureWard's Minimum Variance Cluster Analysis图8.2 聚类谱系图由表8.2、图8.2得出,分为三类较合适,第一类为北京、天津、上海,第二类为河北、山东、河南、内蒙、江苏、浙江、山西、湖北、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海南、广东、新疆、广西、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第三类为安徽、宁夏、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
【练习8-2】有6个铅弹头,用“中子活化”方法测得7种微量元素含量数据。
表 7种微量元素含量数据Num Ag Al Cu Ca Sb Bi Sn10.05798 5.515347.121.918586174261.6920.08441 3.97347.219.7179472000244030.07217 1.15354.85 3.05238601445949740.1501 1.702307.515.0312290146163805 5.744 2.854229.69.657809912661252060.2130.7058240.313.91898028204135①试用多种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6个铅弹头和7种微量元素进行分类,并进行分类结果。
②试用VARCLUS过程对7中微量元素进行分类。
【解答】①通过比较⑴⑵⑶三种系统聚类的方法类平均法、ward离差平方和法、最长距离法,对6个铅弹头进行分类。
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
广东金融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附录:1、进行描述性统计量分析,对现价进行分位数分类程序:data lwh;set lwh;if price>0;run;procunivariate data=lwh;var price;run;运行结果:图1 输出现价分位数2、将人工分类做逐步判别分析的程序:data lwh;set lwh;if price<6.42then l=1;if price>6.42 and price<9.615then l=2;if price>9.615 and price<15.29then l=3;if price>15.29then l=4;run;data lwh;set lwh;drop price;run;procstepdisc data=lwh;class l;run;运行结果:图2逐步判别分析的剩余变量和剔除变量3、判别分析的程序:procdiscrim data=lwh outstat=newstat method=normal pool=yes list crossvalidate;class l;priorsproportional;var var1-var3 var5-var6 var8 var11-var19;run;运行结果:图3 人工分类剩余变量的判别分析结果4、聚类分析程序:procaceclus data=lwh out=ace p=0.03noprint;var var1-var3 var5-var6 var8 var11-var19;run;proccluster data=ace outtree=Tree method =wardcccpseudoprint=15;var var1-var3 var5-var6 var8 var11-var19;id code;run;proctree data=Tree out=new nclusters=4 graphics haxis=axis1 horizontal;height _rsq_;copy var1-var3 var5-var6 var8 var11-var19;id code;run;运行结果:图4聚类分析的结果图5 谱系聚类图5、根据聚类的分类进行逐步判别程序:procstepdisc data=new;class cluster;run;运行结果:图6聚类剩余变量的逐步判别6、对按聚类分类的逐步判别后的剩余变量,进行判别分析程序:procdiscrim data=new outstat=newstat method=normal pool=yes list crossvalidate;class cluster;priorsproportional;var var1-var3 var5-var6 var8 var14-var19;run;运行结果:图7 聚类分类的判别分析结果。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多元统计分析实验报告——研究房价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全国各省市住宅型商品房的平均价格水平,同时分析各省市住宅型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与其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
本文将用各省市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个变量来衡量各省市的人民生活水平。
住宅型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应该与人民生活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接下来,本文不仅要根据2012年全国各省市住宅型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如表1-1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还会根据2012年全国各省市人民生活水平数据如表1-2进行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观察房价较高的省市与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的省市是否相符合,用以评价各省市房地产市场的定价是否符合该省市人民生活水平。
表1-1 2012年全国各省市住宅型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元/平方米)地区X 地区X北京16553.48 湖南3669.63天津8009.58 广东7667.89河北4141.96 广西3909.83山西3690.88 海南7811.26内蒙古3656.41 重庆4804.80辽宁4717.21 四川4959.19吉林3875.10 贵州3695.36黑龙江3725.51 云南3861.01上海13869.88 西藏2982.19浙江10679.69 甘肃3376.08安徽4495.12 陕西4803.05福建8365.92 青海3692.21江西4381.18 宁夏3620.77山东4556.63 新疆3593.82河南3511.26 江苏6422.85湖北4668.00其中,X表示住宅型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市统计部门官方网站。
表1-2 2012年全国各省市人民生活水平数据单位:元1X 人均GDP2X 城镇居民人均PI3X 农村人均纯收入北京 88167.51 36469.00 16476.00 上海 85630.13 40188.00 17605.00 浙江 63346.70 34550.00 14552.00 广东 54324.53 30227.00 10542.80 江苏 68438.52 29677.00 12202.00 天津 95123.06 29626.00 13537.00 福建 52961.77 28055.00 9967.00 山东 51895.49 25755.00 9446.00 辽宁 56585.22 23223.00 9384.00 吉林 43419.57 20208.00 9224.00 黑龙江 35710.93 17760.00 8604.00 河北 36703.23 20543.00 8081.00 湖北 38642.17 20840.00 7851.70 江西 28848.51 19860.00 7828.00 内蒙古 64424.69 23150.00 7611.00 河南 31753.45 20443.00 7524.94 湖南 33589.41 21319.00 7440.00 海南 32543.03 20918.00 7408.00 安徽 28840.57 21024.00 7160.50 四川 29627.08 20307.00 7001.00 重庆 39256.59 22968.00 7383.00 新疆 33803.99 17921.00 6394.00 山西 33709.62 20412.00 6356.60 宁夏 36285.02 19831.00 6180.30 广西 28053.91 21243.00 6008.00 陕西 38612.68 20734.00 5763.00 西藏 23051.53 18028.00 5645.00 贵州 19608.53 18701.00 5616.00 云南 22262.58 21075.00 5417.00 青海 33168.59 17566.00 5364.38 甘肃22035.0317157.004495.0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各省市统计部门官方网站。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数据2013年,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了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就业的持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之农业用地量的不断衰减,工业不断的转型升级,使得劳动力就业压力的缓解需要更多的依靠服务业的发展。
(一)指标选择根据指标选择的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等原则,分别从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结构、发展效益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选择14个指标来衡量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二)指标数据本次实验采用的数据是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2年的数据,原数据均来自《2013中国统计年鉴》以及2013年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不能直接获得的指标数据是通过对相关原始数据的换算求得。
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表2(续)二、实验步骤本次实验是在SPSS中分别利用系统聚类法和K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具体步骤如下:(一)系统聚类法⒈在SPSS窗口中选择Analyze—Classify—Hierachical Cluster,调出系统聚类分析主界面,将变量X1-X14移入Variables框中。
在Cluster栏中选择Cases单选按钮,即对样品进行聚类(若选择Variables,则对变量进行聚类)。
在Display栏中选择Statistics和Plots复选框,这样在结果输出窗口中可以同时得到聚类结果统计量和统计图。
⒉点击Statistics按钮,设置在结果输出窗口中给出的聚类分析统计量。
这里选择系统默认值,点击Continue按钮,返回主界面。
⒊点击Plots按钮,设置结果输出窗口中给出的聚类分析统计图。
聚类分析实验报告体会(3篇)
第1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挖掘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发现数据中的潜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我参与了一次聚类分析实验,通过实践操作,我对聚类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运用SQL Server、Weka、SPSS等工具进行聚类分析。
实验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合规的数据集,并针对不同的数据特点,选择了合适的聚类算法进行分析。
二、实验过程与步骤1. 数据准备: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实验所需的数据。
数据来源可以是公开数据集,也可以是自行收集的数据。
在数据准备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探索:对数据集进行初步探索,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数据量、数据类型等。
这一步骤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和数据预处理方法。
3. 建立数据模型:根据实验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
常见的聚类算法有K-means、层次聚类、密度聚类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
4. 聚类分析:使用所选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聚类参数,如K值(聚类数量)、距离度量方法等,以获得最佳的聚类效果。
5. 结果分析: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分类关系图、分类剖面图、分类特征和分类对比等。
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潜在结构和规律。
6. 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数据理解、特征选择与预处理、算法选择、结果解释和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三、实验体会与反思1. 数据理解的重要性: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数据有深入的理解。
只有了解数据的背景、分布特征和潜在结构,才能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和参数。
2. 特征选择与预处理:特征选择和预处理是聚类分析的重要步骤。
通过选择合适的特征和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聚类效果和模型的可靠性。
聚类分析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学信息分析在临床决策、疾病预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聚类分析作为数据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个体或事物聚集在一起,为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应用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尝试将其应用于医学信息分析中。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信息学系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包括K-means、层次聚类、DBSCAN等常用聚类算法,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此外,还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距离度量方法和聚类指标。
2. 数据准备我们选取了一份数据集,包含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症状、治疗方案等信息。
数据集经过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数据标准化等步骤,为后续聚类分析奠定了基础。
3. 聚类分析根据数据集的特点,我们选择了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
首先,通过试错法确定了合适的聚类数目K,然后应用K-means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
通过观察聚类结果,我们发现患者可以被分为几个具有相似特征的群体。
4. 结果分析与解释我们对聚类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首先,分析了每个聚类的主要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症状等。
然后,结合医学知识,对每个聚类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例如:某个聚类可能代表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群体。
5. 可视化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聚类结果,我们使用了散点图、热力图等可视化方法。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不同聚类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聚类的主要特征。
四、实习体会与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习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聚类分析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学会了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聚类分析等操作。
(精选)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精选)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采用“精选聚类分析”实验方法,旨在探讨给定类元素的聚类分层情况以及维度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在具有多维度的情况下的聚类的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类别空间中存在明显的集聚状态,并且以较大范围良性弯曲块形式分布,产生了较弱的聚集程度,因此,通过细致的组织调整,以较高的精度获得最小距离类别空间。
实验分析针对本次实验给定类元素采用了两个高级数据分析算法:K-means聚类算法和K-centers聚类算法,该两个方法都涉及对类别空间上的元素聚集进行精细调节,以确保聚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首先,实验中收集的类元素被分割成更小的聚类,根据预定的距离函数来评估每个局部空间的相互距离,最终确定每个局部空间的距离,并确定每个局部空间各自下最好的聚类中心点。
然后,在K-means算法中,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更新簇中心,重新进行聚类实现聚类结果,直至聚类结果稳定,最后将类元素聚合成较大的类簇。
而在K-centers算法中,采用全局分类聚类,根据距离类别空间中定义的距离函数,对每一类元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度来建立聚类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K-means算法和K-centers算法找到的聚类结果均能模拟多维数据空间中的类元素很好,相比而言,K-centers算法更适合大规模数据处理,并且能够找到更接近实际的分类结果。
总之,精选聚类分析实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它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社区的分布特征来进行精细的空间聚类,从而获得最终的聚类结果。
通过采用K-means和K-centers算法,可以更好地处理特定的实验类元素集,结合具体的聚类要求,有效实现对给定类元素的精准聚类。
聚类分析法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聚类分析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特征,将相似的数据归为一类,从而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为了提高我们对聚类分析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实训。
二、实训目标1. 掌握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如K-means聚类、层次聚类等。
3. 学会使用SPSS等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4. 通过实际案例,提高运用聚类分析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聚类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数据根据相似性或距离进行分组的过程。
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可以将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类别,使得同一类别内的数据尽可能相似,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尽可能不同。
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如下:(1)相似性度量:选择合适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如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
(2)聚类算法:选择合适的聚类算法,如K-means聚类、层次聚类等。
(3)聚类结果评估:评估聚类结果的合理性,如轮廓系数、内聚度和分离度等。
2. 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1)K-means聚类:K-means聚类是一种迭代优化算法,通过迭代计算聚类中心,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在的类别。
(2)层次聚类:层次聚类是一种自底向上的聚类方法,通过不断合并距离最近的类别,形成树状结构。
3. 软件应用本次实训使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SPSS软件具有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等特点,能够满足我们对聚类分析的需求。
四、实训案例案例一:客户细分某银行希望通过聚类分析,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更好地进行客户管理和营销。
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客户年龄- 客户收入- 客户储蓄量- 客户消费频率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将客户分为四个类别:- 高收入、高消费群体- 中等收入、中等消费群体- 低收入、低消费群体- 高收入、低消费群体通过聚类分析,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学院(系)名称:计算机与通信⼯程学院姓名⽩凡凡学号20125666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2012级2班实验项⽬统计软件的安装、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的计算机实现课程名称数据分析及其应⽤软件课程代码665106实验时间第6周周三3-4节中午实验地点主校区7-220批改意见成绩教师签字:实验内容:1.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法。
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类中的个体有较⼤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很⼤。
2.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判别分析⼜称“分辨法”,属于分类⽅法的⼀种,分类的对象要求实现要有明确的类别空间,它是在分类确定的条件下,根据某⼀研究对象的各种特征值判别其类型归属问题的⼀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实验数据:下表是1982年全国各地区农民家庭的收⽀情况,共抽取28个省、市、⾃治区的样本,每个样本有六个指标,这六个指标反映了平均每⼈⽣活消费的⽀出情况,其原始数据见表3。
表3 1982年各地区农民⽣活消费⽀出抽样调查资料表单位:元序号地区⾷品⾐着燃料住房⽣活⽤品⽂化⽣活1 天津135.2 36.4 10.47 44.16 36.4 3.942 辽宁145.68 32.83 17.79 27.29 39.09 3.473 吉林159.37 33.38 18.37 11.81 25.29 5.224 江苏144.98 29.12 11.67 42.6 27.3 5.745 浙江169.92 32.75 12.72 47.12 34.35 56 ⼭东115.84 30.76 12.2 33.61 33.77 3.857⿊龙江 116.22 29.57 13.24 13.7621.75 6.04 8 安徽 153.11 23.09 15.62 23.54 18.18 6.39 9 福建 144.92 21.26 16.96 19.52 21.75 6.73 10 江西 140.54 21.59 17.64 19.19 15.97 4.94 11 湖北 140.64 28.26 12.35 18.53 20.95 6.23 12 湖南 164.02 24.74 13.63 22.2 18.06 6.04 13 ⼴西139.08 18.47 14.68 13.41 20.66 3.85 14 四川 137.8 20.74 11.07 17.74 16.49 4.39 15 贵州 121.67 21.53 12.58 14.49 12.18 4.57 16 新疆 123.24 38 13.72 4.64 17.77 5.75 17 河北 95.21 22.83 9.3 22.44 22.81 2.8 18 ⼭西 104.78 25.11 6.46 9.89 18.17 3.25 19 内蒙 128.41 27.63 8.94 12.58 23.99 3.27 20 河南 101.18 23.26 8.46 20.2 20.5 4.3 21 云南 124.27 19.81 8.89 14.2215.53 3.03 22 陕西 106.02 20.56 10.94 10.11 18 3.29 23 ⽢肃 95.65 16.82 5.7 6.03 12.36 4.49 24 青海 107.12 16.45 8.98 5.4 8.78 5.93 25 宁夏 113.74 24.11 6.46 9.61 22.92 2.53 26 北京 190.33 43.77 9.73 60.54 49.01 9.04 27 上海 221.11 38.64 12.53 115.65 50.82 5.89 28⼴州182.5520.5218.3242.436.9711.68【实验过程记录(结果分析及⼼得体会等)】 1.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5、“保存”中选择“单⼀⽅案”,聚类数为3.6、点击“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电力学院《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学院:姓名:学号:2016年4月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版)统计数据,寻找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固定投资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交流五个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综合考虑各指标,对所选城市进行K-Means 聚类分析,利用Fisher 线性判别待判城市类型,进一步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字:聚类分析,判别分析,SPSS,城市经济发展水平1,引言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期转折点上,上一期行将结束,下一期将要开始。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
在过去30多年中,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总体上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具体而言,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限于地理、环境、资源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
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沿海一带城市发展起步早,与国际贸易交流往来频率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西部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沿海发达地区,而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水平已经落到了最后。
显然,通过研究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类型,指出其发展差异所在,可以为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也为我们深刻理解相关政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2,相关统计基础理论2.1,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从统计学的观点看,聚类分析是通过数据建模简化数据的一种法。
传统的统计聚类分析法包括系统聚类法、分解法、加入法、动态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有重叠聚类和模糊聚类等。
采用k-均值、k-中心点等算法的聚类分析工具已被加入到多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包中,如SPSS、SAS等。
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快速聚类,其特点是:在确定类别数量基础上,先给定一个粗糙的初始分类,然后按照某种原则进行反复修改,直至分类较为合理。
在选定类中心作为凝聚点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修正的法有很多,本文使用的是K-Means 算法。
K-Means 算法接受输入量k ;然后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同一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聚类中的对象相似度较小。
聚类相似度是利用各聚类中对象的均值所获得一个“中心对象”(引力中心)来进行计算的。
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首先从n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所剩下其它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聚类;然后再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
一般都采用均差作为标准测度函数。
一般而言,k个聚类具有以下特点: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2.2,判别分析判别分析是市场研究的重要分析技术,也是多变量分析技术。
它可以就一定数量的个体的一个分类变量和相应的其它多元变量的已知信息,确定分类变量与其它多元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判别函数,并利用判别函数构建Biplot二元判别图(概念图)。
同时,利用这一数量关系对其他已知多元变量的信息、但未知分组的子类型的个体进行判别分组。
判别分析属于监督类分析法,例如:市场细分研究中,常涉及判别个体所属类型的问题,也常涉及不同品牌在一组产品属性之间的消费者偏好和认知概念,判别分析可以很好地对这种差异进行鉴别。
并在低维度空间表现这种差异。
判别分析主要有距离判别、贝叶斯(Bayes)判别、费舍尔(Fisher)判别等几种常用法。
距离判别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对样本到总体G 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规定,然后依照“就近”原则判定样本的归属,常用马氏距离(Mahalanobis )规定为:21(x,)(x )'(x )d G u u -=-∑-式中∑为p 元总体G 的协差阵,x 是取自G 的样品,则该式即为样品x 到总体G 的马氏距离。
贝叶斯判别既考虑了先验分布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误判损失产生的影响,是衡量一个判别优劣的比较合理的准则。
费舍尔判别的基本思想与主成分分析十分相似,当总体是高维向量时,先把其综合成一个一维变量,然后在对一维变量进行距离判别,费舍尔判别实际上是一种降维处理,降维压缩后,样品y 到各个总体*j G 的距离可以用欧式距离度量,即:2**22ji i j 1(y,G )||||(a 'x a 'u )mj i d y u ==-=-∑由此导出Fisher 判别规则为:2*2*j j 1(y,G )min (y,G )j kd d ≤≤=, 则l x G ∈本文及使用Fisher 判别建立线性判别函数进行距离判别。
3,模型建立3.1 设置变量本文综合考虑了评价城市发展指数衡量因素,选取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城市化进程总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发达的服务业水平是衡量现代新兴城市的主要指标,此外,综合考虑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货物进出口总额作为类别分析的主要经济指标:X1:城市第二产业产值(亿元)X2:城市第三产业产值(亿元)X3: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X4: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5: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从区域发展角度从上面5个经济指标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大类:G1:发达城市G2:中度发达城市G3:欠发达城市3.2 数据收集和整理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选取2011年度36个城市主要经济发展水平做模型建立及分析。
其中前32个城市相关经济指标水平作为初始样本用于划分类别,建立类别总体G;最后四个城市(、、、)及其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用作待判样品,利用判别函数进行判别分析。
所有相关数据经过量纲统一规则化处理见表1所示。
表1 我国部分城市相关经济发展水平(2011年)4,数据结果及分析4.1 聚类分析4.1.1 聚类分析过程采用统计软件SPSS可以快速便的将样本分类,“K-均值聚类”将样本分为设定好的三类,分类结果如下:(1)K-均值聚类初始聚类中心初始聚类中心聚类1 2 3第二产业(亿元)7928 5928 75第三产业(亿元)11143 5219 13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5064.2624000000017483.697300000001220.5031000000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814.8000 3395.0600 102.5948(2)样本聚类(3)最终聚类中心最终聚类中心聚类1 2 3第二产业(亿元)5675 3879 1467 第三产业(亿元)9887 3840 137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4350.7235666666684655.5417888888902009.8843600000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5745.3327 2995.7850 1263.8072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24822.3738000000003984.457000000000782.184900000000最终聚类中心间的距离聚类 1 2 31 21946.797 26337.2722 21946.797 5669.843(4)聚类差分析4.1.2 聚类结果分析从上述聚类分析过程可知,样本完全有效,32个个体被分成三大类:G1(发达城市):北京,上海,。
G2(中度发达城市):天津,,,,,,,,程度。
G3(欠发达城市):,,呼和浩特,,,,,,,,,,,,,,,,,乌木齐。
从城市分类结果可知,北上深作为国际化城市发展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其他沿海城市及陆城市;沿海开放城市以及陆主要枢纽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城市;中部地区级西部城市发展水平受限于地理、资源和资本等因素,经济发展表现不强劲。
从最后的差分析中可知,分类检验水平显著,分类结果值得借鉴。
4.2 判别分析4.2.1 判别结果及分析一般来讲,利用判别分析首先要明确变量测量尺度及变量的类型和关系;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分组变量——定性数据(个体、产品/品牌、特征,定类变量)。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判别变量——定量数据(属性的评价得分,数量型变量)。
(1)判别图图1 典则判别函数从图中很明显,看到三个组中心也就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围绕着组中心的样本,说明直观上分组判别式完全可以接受的。
(2)典型判别式函数摘要特征值函数特征值差的% 累积% 正则相关性1 37.790a98.0 98.0 .9872 .765a 2.0 100.0 .658a. 分析中使用了前 2 个典型判别式函数。
Wilks 的Lambda函数检验Wilks 的卡df Sig.Lambda1 到2 .015 114.106 10 .0002 .567 15.336 4 .004从表中我们看到,因为分组变量是三类,所以我们得到两个判别函数,其中第一判别函数解释了数据的98%,第二判别函数解释了2%;两个判别函数解释了100%;当然,两个判别函数直接具有显著的差异和判别力。
(3)分类统计量Fisher 线性判别函数,我们主要用来构建判别程,理论上说:如果我们知道某个城市在5经济指标的发展水平值,我们就可以估计出该城市应该是哪种类型的。
4.2.2 判别检验判别变量是数量型测量尺度变量,分析样本个数至少比判别变量多两个,我们为了得到判别函数,经常需要把样本随机分成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等工作,如本文最后四个(序号33-36)个体就可作为检验样本,也成待判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