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MRI常用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MRI解剖—颅脑ppt课件
外侧裂(薛氏裂)--T1WI
外侧裂(薛氏裂)--T2WI
外侧裂--FDG18F氟脱氧葡萄糖正 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外侧裂—T1FDG
外侧裂—T2FDG
颞叶(temporal lobe):颞上沟,颞下沟。颞上 回,颞中回,颞下回,颞横回 。
颞叶为听觉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 味觉中枢所在地。颞叶病变时,可出现发作 性症候与非发作性症候。
MRI解剖—颅脑
大脑外侧面观
大脑内侧面
常见的有精神症状(额叶)、癫痫(额叶和 颞叶)、偏瘫或单一肢体瘫痪(运动区)、 失语(优势半球额下回或颞上回),视野缺 损(鞍区、颞叶深部或枕叶)、内分泌功能 紊乱(鞍区、下丘脑、松果体)、共济失调 (小脑)、颅神经症状(脑干或后颅窝肿 瘤) 。左侧大脑半球为语言活动功能的优势 半球,右侧为非语词认识功能的优势半球。
7.视野缺损与眼球震颤:颞叶病变时可出现双眼对称 或不对称的视野缺损及出现上1/4象限盲。并常发现 有粗大的眼球震颤。
8.眼底与瞳孔的改变:颞叶肿瘤时可出现眼底视乳头 水肿、颞叶癫痫发作、恐怖不安躁动时常有瞳孔变 大。
颞上回
颞上回T1
颞上回T2
颞上回T1FDG
颞上回T2FDG
颞中回
颞中回
三叉神经根
小脑幕
小脑幕
小脑幕
小脑幕
蝶窦
蝶窦
蝶窦
蝶窦
蝶鞍sella turcica
蝶鞍sella turcica
蝶鞍sella turcica
蝶鞍sella turcica
垂体
垂体
垂体
垂体
松果体
松果体
松果体
松果体
视神经
视神经
视神经
颅脑解剖磁共振MRIppt课件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第一躯体运动区(motor area):中央前回、旁 中央小叶前部。
第一躯体感觉区(somesthetic area):中央后 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视区(visual area):距状沟周围皮质。 听区(acoustic area):颞横回。 语言区(linguage area):书写中枢、运动性语
颞中回
颞中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颞下回
颞下回
颞下回
颞下回
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 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 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 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 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 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失语症:Broca氏区及颞叶后部Wernicke氏 区与顶叶缘上回的移行区损害时,分别产生 运动性失语及感觉性失语。
1.颞叶癫痫:患者表现发作性记忆力障碍,神 志恍惚,言语错乱,精神运动性兴奋,情绪 和定向力障碍、幻觉、错觉等。
2.自动症:表现为发作性无意识地自伤、伤人、 冲动、毁物等精神运动性兴奋,以及不自主 地咀嚼,反复吞咽、口唇乱动、发作性头眼 扭转,摸索等无目的动作。
4及6区,和该区发出的神经纤维或胼胝体前 部。
3.意识运动性运用不能 :兼有上述两种情况 。 4.结构性运用不能:如让患者用火柴杜摆几何 图形、画房屋或摆积木时,出现长短粗细失 当,不适当倾斜断续或其它不成比例,规则 紊乱现象和各构成部分虽然存在,但相对位 置过分拥挤、重叠、倒错、离散或对空间位 置完全忽略,整个图案缺乏立体透象关系。 也常可伴发半侧空间忽略,图形只绘右侧一 半。任何一侧顶叶损害可出现结构失用,但 以右侧顶叶病损时明显。
大脑的解剖和正常MRI表现ppt课件
[影像学表现]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MR横断面示右侧额叶、岛 叶类圆形肿块,边缘较清晰,信号强度不均匀, T1加权(左图)为略低信号,T2加权(右图)以 高信号影为主。周边有轻度水肿带。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 [鉴别诊断]
▪ ①少突胶质细胞瘤:瘤内钙化是少突胶 质细胞瘤的特点之一,其钙化率达50%- 80%,形态上为点状,或为斑点状,或为 曲条状,后者在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上 有一定的特征性,此外,少突胶质细胞瘤 的瘤体常较大,而瘤周水肿相对较轻,不 到肿瘤的1/3。但钙化亦见于星形细胞瘤 ,且其发病率高于少突胶质细胞瘤。
[病因病理]
脑膜瘤(Meningioma)
▪ [临床表现] ▪ 脑膜瘤起病慢、病程长,可达数年之久
,初期症状及体征不明显,以后逐渐出现 颅内高压征及局部定位症状及体征。颅内 高压征的出现通常提示瘤体已较大或肿块 阻塞了脑脊液通道。主要表现为剧烈头胀 、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及眼底视乳头水 肿。
[临床表现]
脑膜瘤(Meningioma)
▪ [鉴别诊断] 需同脑膜瘤鉴别的肿瘤因部 位而异,幕上脑膜瘤应与胶质瘤、转移瘤 鉴别,鞍区脑膜瘤应与垂体瘤鉴别,桥小 脑角脑膜瘤应与听神经瘤鉴别。
[鉴别诊断]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 [病因病理] 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后髓帆外 颗粒层的残余胚细胞,好发于小脑蚓部, 占所有原发颅内肿瘤的1.84%-6%,主要发 生于小儿,是儿童第2位常见肿瘤,占儿 童颅内肿瘤的15%-20%,40岁以上罕见,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病因病理]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 [临床表现] ▪ 常见症状是头痛、呕吐、步态不稳和共
脑MRI常用解剖150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头颅MRI(共74张PPT)
正常轴位 T2Flair
正常轴位 T1Flair
弥散加权成像(DWI)
• 弥散加权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分子的不规则 随机运动,单位是mm2/s;
• MR弥散 成 像的 宏 观表 现 用表 观 弥散 系 数
ADC 表 示 , 正 常 组 织 的 ADC 值 在 6~8×104mm2/S。
在正常脑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方向是均匀的,所表
小脑扁桃体疝
后颅凹肿瘤向下推移小脑扁桃体,使 之疝入到枕大孔下方。
手术切口疝
手术后由于肿瘤复发或组织水肿引起脑组
织膨胀,致使颅内组织经手术骨窗疝至颅外。
MRI图片的基本确认
确定图片与病人相符合;
按照时间、检查方式、扫描序列排列影像资 料;
首先观察影像表现 随后了解临床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检查选择
中枢神经系统MRI解剖与常见病变
常见磁共振成像扫描序列
正常磁共振图像的特征
脑组织结构完整
脑组织界面清晰 中线及中线旁结构居中
脑室系统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完好 脑沟、脑池的形态、大小无改变 各扫描序列中脑内未见异常信号 正常血管流空现象存在
颅骨结构无破坏与增生 脑内无异常强化
正常 轴位
在 红 细 胞 内 - 有 不 成 对 电 子 、 之 间 的 距 正常血管流动消失或出现异常流空
特定脑区:a、基底节区 b、鞍区 c、桥小脑角区 d、枕大孔区
离<,而且分布不均匀,故 正常情况下脑室旁可以有少许室管膜下渗出为高信号,除此之外一旦发现高信号即为异常。
脑出血时影响MRI成像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中铁的性状; 脑出血时影响MRI成像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中铁的性状;
有质子弛豫增强(引起T1WI高信号, T2FLAIR—低信号
颅脑mri断层解剖图谱ppt
1
2 3
4
5
6 7
8 9
• 1.内囊前肢 2.内囊膝部 3.屏状核 4.内囊后肢 • 5.尾状核 6.壳核 7.苍白球 8.岛叶 9.丘脑
一氧化碳中毒
疱疹病毒性脑炎-----刀切征
1
5
2
6
7
3
8
4
1.尾状核 2.三脑室 3.四叠体 4.小脑蚓部 5.前联合 6.壳核 7.外侧裂 8.四叠体池
16
10
13 14
11
12
15
1.海马 2.额下回 3.额中回 4.额上回 5. 扣带回 6.侧脑室 7.第三脑室 8.桥臂 9.延髓 10.壳核 11.苍白球 12.海马 13.丘脑 14.岛叶 15.皮质脊髓束 16.胼胝体
海马
胼胝体
胼胝体膝、压部
胼胝体体部
胼胝体体部
胼胝体变性
胼胝体梗塞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颗粒 上矢状窦
窦汇、横窦、乙状窦
颈内静脉
谢谢
小脑梗塞
4 3 1 2
1.延髓 2.小脑扁桃体 3.下橄榄核 4.上颌窦
下橄榄核肥大变性
•
拉-莫三角
4 2 1
5 3
1.额叶 2.顶叶 3.颞叶 4.中央沟 5.外侧裂
1
23
45
6
11
12
7
13
16
8
14
9
10
15
1.额叶 2.顶叶 3.胼胝体 4.枕叶 5.上矢状窦 6.三脑室 7.乳头体 8.中脑 9.桥脑 10.延髓 11.中脑导水管 12.四脑室 13.正中孔 14.小脑 15.脊髓中央管 16.垂体
脑静脉窦
2 9
《头颅MRI断层解剖》课件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 展,MRI技术将朝着更高分 辨率、更快速成像和更精确 诊断的方向发展。
新技术介绍
介绍先进的MRI技术,如功 能MRI、扩散张量成像等, 探讨其在头颅解剖中的应用 前景。
技术挑战与对策
分析当前MRI技术面临的挑 战,如伪影干扰、磁场不均 匀性等,提出相应的解决策 略。
课程目的
帮助学生掌握头颅MRI断层解剖知识 ,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课程目标
熟悉常见疾病的MRI诊断 要点。
了解不同断层下的MRI表 现。
掌握头颅各部位的MRI解 剖特点。
01
03 02
PART 02
MRI基础知识
MRI原理
核磁共振原理
利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在强磁场中的 磁化现象,通过射频脉冲激发和检测 ,产生信号并重建图像。
磁场强度与成像质量
磁场强度越高,成像质量越好,但设 备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应增加。
MRI技术
快速成像技术
如梯度回波(GRE)和自旋回波(SE)序列,用于快速获取图像,适用于动态 观察和血流成像。
功能成像技术
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用于评估组织功能和病理生理变化。
基底节
基底节是运动信号的重要中继站,负责产生和传递运动信号。在MRI图像中,基底节呈现为位于大脑深部的结构 ,包括纹状体、黑质和苍白球等。
大脑皮质与白质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负责认知、情感、运动和感觉等功能。在MRI图像中,大脑皮质呈 现为灰质带状结构,表面有许多沟回。
白质
白质是大脑内部的神经纤维束,负责连接大脑的不同区域。在MRI图像中,白质呈现为灰质之间的低 信号区域。
磁共振成像(MRI)解剖PPT课件
局限性
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对 金属植入物敏感、部分患者不适 宜进行检查等。
02 MRI解剖学基础
头部MRI解剖
脑干与小脑
脑室与脑池
展示脑干和小脑的MRI图像,解释其 结构与功能。
介绍脑室和脑池的MRI表现,阐述其 临床意义。
脑皮质与髓质
通过MRI图像展示脑皮质和髓质的解 剖特点,解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信号产生与接收
通过施加射频脉冲,使原子核发生 能级跃迁并释放出能量,被探测器 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 机处理形成图像。
成像原理
利用不同组织对射频脉冲的吸收和 散射程度不同,通过测量磁场中原 子核的共振频率和相位信息,重建 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MRI技术发展历程
1971年
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问 世。
腹部MRI解剖
腰椎与肾脏
展示腰椎和肾脏的MRI图像,解释其在腹部结构中的功能。
肝脏与脾脏
通过MRI图像展示肝脏和脾脏的解剖特点,阐述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03 正常MRI解剖图像展示
正常头部MRI解剖图像
总结词
展示大脑、脑干、小脑等结构
详细描述
正常头部MRI解剖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大脑、脑干和小脑等重要结构,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结构包括灰质、白质、脑室和脑池等,对于诊断神经系统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疗效评估
手术后或放化疗后,MRI 可用于评估肿瘤缩小或消 退的情况,监测疗效。
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动脉粥样硬化
MRI能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对预防 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狭窄与阻塞
MRI能够评估血管狭窄和阻塞程度,为治疗方案 的选择提供依据。
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对 金属植入物敏感、部分患者不适 宜进行检查等。
02 MRI解剖学基础
头部MRI解剖
脑干与小脑
脑室与脑池
展示脑干和小脑的MRI图像,解释其 结构与功能。
介绍脑室和脑池的MRI表现,阐述其 临床意义。
脑皮质与髓质
通过MRI图像展示脑皮质和髓质的解 剖特点,解释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信号产生与接收
通过施加射频脉冲,使原子核发生 能级跃迁并释放出能量,被探测器 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 机处理形成图像。
成像原理
利用不同组织对射频脉冲的吸收和 散射程度不同,通过测量磁场中原 子核的共振频率和相位信息,重建 出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MRI技术发展历程
1971年
第一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仪问 世。
腹部MRI解剖
腰椎与肾脏
展示腰椎和肾脏的MRI图像,解释其在腹部结构中的功能。
肝脏与脾脏
通过MRI图像展示肝脏和脾脏的解剖特点,阐述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
03 正常MRI解剖图像展示
正常头部MRI解剖图像
总结词
展示大脑、脑干、小脑等结构
详细描述
正常头部MRI解剖图像可以清晰地展示大脑、脑干和小脑等重要结构,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结构包括灰质、白质、脑室和脑池等,对于诊断神经系统 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疗效评估
手术后或放化疗后,MRI 可用于评估肿瘤缩小或消 退的情况,监测疗效。
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动脉粥样硬化
MRI能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对预防 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狭窄与阻塞
MRI能够评估血管狭窄和阻塞程度,为治疗方案 的选择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楔前叶。 枕叶以距状沟分为楔叶、舌回。 扣带沟与胼胝体之间为扣带回,其后下部位于
胼胝体压部下方部分称为扣带回峡。
精品ppt
18
1.3.3 大脑半球底面的脑回
额叶眶面以嗅沟分为直回、眶回;嗅沟外侧部 为H形沟,眶回可分为前、后、内、外眶回。
颞叶以枕颞外侧沟、侧副沟(又称枕颞内侧 沟)、海马沟分为枕颞外侧回、枕颞内侧回、 海马回,海马回的前端膨大,并绕海马沟的前 端而弯曲,称为(海马)钩。
顶叶由中央后沟、顶内沟分为中央后回、顶上 小叶、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分为缘上回(包绕 外侧沟末端)、角回(包绕颞上沟末端)、顶 后回。
颞叶以颞上沟、颞下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 颞下回,颞叶的前端称为颞极。
精品ppt
17
1.3.2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回
额叶以中央沟分为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顶叶以中央沟、扣带沟缘支分为中央旁小叶后
脑MRI常用解剖
中山市人民医院MR室
精品ppt
1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半球、间脑、脑干 (中脑、脑桥、延髓)与小脑。
精品ppt
2
1、大脑
1.脑沟 2.脑叶 3.脑回 4.大脑结构
精品ppt
3
1.1.1 大脑半球外侧面主要脑沟、脑回
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外侧沟、额上沟、额下沟、 颞上沟、颞下沟、顶内沟。
精品ppt
14
1.2.1 岛叶图示
顶叶岛长回ຫໍສະໝຸດ 岛环形沟后部颞叶精品ppt
额叶 岛环形沟上部 岛短回 岛中央沟 岛叶环形沟前部 岛阈
15
1.3 大脑半球的脑回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回 大脑半球底面的脑回
精品ppt
16
1.3.1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
额叶中央前沟与中央沟之间的部分为中央前回, 额叶前部以额上沟、额下沟分为额上回、额中 回、额下回。
③宽带征,中央前回的厚度明显大于中央后回。
④额上沟–中央前沟征,指额上沟后端与中央前沟以 直角相交的征象,多位于脑顶部,中央沟是该征象 后方的第一条脑沟,为判定中央沟的间接征象。
正中矢状位:位于扣带沟缘支前方的第1条脑沟。
精品ppt
9
横断位-中央沟征象①
与大脑纵裂相交的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沟
精品ppt
精品ppt
21
基底节区横断位图示
精品ppt
22
基底节区MRI
精品ppt
23
基底节区冠状位图示
精品ppt
24
基底节区冠状位MRI
精品ppt
25
半卵圆中心MRI
精品ppt
26
2、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邻内囊,内 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间脑与大脑的分界 为室间孔和视交叉上缘的连线,此线也是其前 界;间脑与中脑的分界是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 的连线,此线为其下界,包括后连合、乳头体。
双侧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内有数个灰质核,且位于脑底, 故称基底神经节(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 苍白球)、屏状核、杏仁核,还包括位于中脑–间脑区 域的红核、黑质、未定带、丘脑底核(Luys氏体)。
精品ppt
20
1.4.1 大脑半球的主要结构
基底节区是指基底神经节(核)及其邻近区域 的结构。
精品ppt
19
1.4 大脑半球的结构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仅有1/3露在 表面,余2/3埋在脑沟里,含有大量的神经元细胞。
在大脑皮质的深面为白质,包括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 胶质,神经纤维包含:①联系同侧各部皮层的联络纤 维;②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连合纤维;包括胼胝体、 前联合、后联合;③联系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投射纤 维,包括内囊、外囊、最外囊及穹窿等。
10
横断位-中央沟征象②③④
②中央前、后沟伴行征 ③宽带征 ④额上沟–中央前沟征
精品ppt
11
矢状位-扣带沟缘支前方的第1条脑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扣带沟缘支
精品ppt
12
横断位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绿色箭头为中央沟,金色箭头为外侧沟,褐色箭头为顶枕沟。
精品ppt
13
1.2 大脑半球的分叶
左、右大脑半球以大脑纵裂为界
额叶、顶叶以中央沟为界
顶叶、枕叶、颞叶以外侧沟、顶枕沟、顶枕沟 与枕前切迹连线、以及此连线中点与外侧沟末 端的连线为界。枕前切迹:是指位于大脑半球 外侧面、枕极前下缘4cm处。
岛叶是隐藏于外侧沟深部最小的、高度发达的 三角形脑叶,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为岛盖 (额叶、顶叶、颞叶的岛盖部分)所掩盖。
顶枕沟是大脑半球内侧面后部一条较深的、由 后上向前下走行的脑沟,起自枕极内前部,下 至胼胝体压部附近与距状沟相吻合。
精品ppt
8
1.1.4.1 中央沟的确定
横断位:
①在脑顶部,中央沟是恒定(或唯一)与大脑纵裂相 交的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沟。
②中央前、后沟伴行征,在脑顶部,中央沟是大脑半 球外侧面最深的脑沟,且有两条脑沟(中央前、后 沟)与之伴行。
精品ppt
脑叶
顶后回 枕前切迹
脑回
4
1.1.2 大脑半球内侧面主要脑沟、脑回
扣带沟、扣带沟缘支、顶枕沟、距状沟。
精品ppt
海马沟 5
大脑半球内侧面主要脑沟、脑回
扣带回
扣带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扣带沟缘支 中央前回
额叶
顶枕沟
楔叶
胼胝体沟 胼胝体
胼胝体下区
距状沟 舌回
精品ppt
6
1.1.3 大脑半球底面主要脑沟、结构
嗅沟、枕颞沟、侧副沟、海马沟。
H形沟
精品ppt
7
1.1.4 大脑半球主要的脑沟
中央沟在26周胚胎脑表面即可出现,是大脑半 球外侧面最明显、最主要的脑沟,为大脑半球 外侧面的中部一条冠状走行的脑沟。
外侧沟是大脑半球外侧面恒定不变的、最主要 的界标性脑沟,为大脑半球外侧面一条由前下 向后上走行的脑沟。
在胼胝体背侧作水平断面,大脑半球的白质呈 半卵圆形,故称半卵圆中心(狭义);它位于 大脑半球的皮质内、居大脑皮层与中央灰质核 之间(广义) ,主要由皮质运动区发出向下 集中于内囊的运动性神经纤维、自下向上行经 内囊而分散到个皮质感觉区的感觉性神经纤维 所组成。
大部分传入和传出的投射纤维呈辐射状投射的 大脑皮层,此部分纤维称为放射冠。
精品ppt
27
间脑结构
背侧丘脑 是间脑的主体,后部膨大为丘脑枕, 丘脑枕下外方的隆起为内、外侧膝状体(即后 丘脑)。
上丘脑 包括缰连合、后连合、松果体、丘脑 髓纹和第三脑室顶。
下丘脑 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柄、乳头 体、后穿质。
胼胝体压部下方部分称为扣带回峡。
精品ppt
18
1.3.3 大脑半球底面的脑回
额叶眶面以嗅沟分为直回、眶回;嗅沟外侧部 为H形沟,眶回可分为前、后、内、外眶回。
颞叶以枕颞外侧沟、侧副沟(又称枕颞内侧 沟)、海马沟分为枕颞外侧回、枕颞内侧回、 海马回,海马回的前端膨大,并绕海马沟的前 端而弯曲,称为(海马)钩。
顶叶由中央后沟、顶内沟分为中央后回、顶上 小叶、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分为缘上回(包绕 外侧沟末端)、角回(包绕颞上沟末端)、顶 后回。
颞叶以颞上沟、颞下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 颞下回,颞叶的前端称为颞极。
精品ppt
17
1.3.2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回
额叶以中央沟分为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顶叶以中央沟、扣带沟缘支分为中央旁小叶后
脑MRI常用解剖
中山市人民医院MR室
精品ppt
1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半球、间脑、脑干 (中脑、脑桥、延髓)与小脑。
精品ppt
2
1、大脑
1.脑沟 2.脑叶 3.脑回 4.大脑结构
精品ppt
3
1.1.1 大脑半球外侧面主要脑沟、脑回
中央沟、中央前沟、中央后沟、外侧沟、额上沟、额下沟、 颞上沟、颞下沟、顶内沟。
精品ppt
14
1.2.1 岛叶图示
顶叶岛长回ຫໍສະໝຸດ 岛环形沟后部颞叶精品ppt
额叶 岛环形沟上部 岛短回 岛中央沟 岛叶环形沟前部 岛阈
15
1.3 大脑半球的脑回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回 大脑半球底面的脑回
精品ppt
16
1.3.1 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回
额叶中央前沟与中央沟之间的部分为中央前回, 额叶前部以额上沟、额下沟分为额上回、额中 回、额下回。
③宽带征,中央前回的厚度明显大于中央后回。
④额上沟–中央前沟征,指额上沟后端与中央前沟以 直角相交的征象,多位于脑顶部,中央沟是该征象 后方的第一条脑沟,为判定中央沟的间接征象。
正中矢状位:位于扣带沟缘支前方的第1条脑沟。
精品ppt
9
横断位-中央沟征象①
与大脑纵裂相交的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沟
精品ppt
精品ppt
21
基底节区横断位图示
精品ppt
22
基底节区MRI
精品ppt
23
基底节区冠状位图示
精品ppt
24
基底节区冠状位MRI
精品ppt
25
半卵圆中心MRI
精品ppt
26
2、间脑
间脑位于大脑半球与中脑之间,外邻内囊,内 侧面形成第三脑室的侧壁,间脑与大脑的分界 为室间孔和视交叉上缘的连线,此线也是其前 界;间脑与中脑的分界是后连合至乳头体后缘 的连线,此线为其下界,包括后连合、乳头体。
双侧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内有数个灰质核,且位于脑底, 故称基底神经节(核),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 苍白球)、屏状核、杏仁核,还包括位于中脑–间脑区 域的红核、黑质、未定带、丘脑底核(Luys氏体)。
精品ppt
20
1.4.1 大脑半球的主要结构
基底节区是指基底神经节(核)及其邻近区域 的结构。
精品ppt
19
1.4 大脑半球的结构
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仅有1/3露在 表面,余2/3埋在脑沟里,含有大量的神经元细胞。
在大脑皮质的深面为白质,包括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 胶质,神经纤维包含:①联系同侧各部皮层的联络纤 维;②联系左右大脑半球的连合纤维;包括胼胝体、 前联合、后联合;③联系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投射纤 维,包括内囊、外囊、最外囊及穹窿等。
10
横断位-中央沟征象②③④
②中央前、后沟伴行征 ③宽带征 ④额上沟–中央前沟征
精品ppt
11
矢状位-扣带沟缘支前方的第1条脑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扣带沟缘支
精品ppt
12
横断位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
绿色箭头为中央沟,金色箭头为外侧沟,褐色箭头为顶枕沟。
精品ppt
13
1.2 大脑半球的分叶
左、右大脑半球以大脑纵裂为界
额叶、顶叶以中央沟为界
顶叶、枕叶、颞叶以外侧沟、顶枕沟、顶枕沟 与枕前切迹连线、以及此连线中点与外侧沟末 端的连线为界。枕前切迹:是指位于大脑半球 外侧面、枕极前下缘4cm处。
岛叶是隐藏于外侧沟深部最小的、高度发达的 三角形脑叶,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为岛盖 (额叶、顶叶、颞叶的岛盖部分)所掩盖。
顶枕沟是大脑半球内侧面后部一条较深的、由 后上向前下走行的脑沟,起自枕极内前部,下 至胼胝体压部附近与距状沟相吻合。
精品ppt
8
1.1.4.1 中央沟的确定
横断位:
①在脑顶部,中央沟是恒定(或唯一)与大脑纵裂相 交的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脑沟。
②中央前、后沟伴行征,在脑顶部,中央沟是大脑半 球外侧面最深的脑沟,且有两条脑沟(中央前、后 沟)与之伴行。
精品ppt
脑叶
顶后回 枕前切迹
脑回
4
1.1.2 大脑半球内侧面主要脑沟、脑回
扣带沟、扣带沟缘支、顶枕沟、距状沟。
精品ppt
海马沟 5
大脑半球内侧面主要脑沟、脑回
扣带回
扣带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扣带沟缘支 中央前回
额叶
顶枕沟
楔叶
胼胝体沟 胼胝体
胼胝体下区
距状沟 舌回
精品ppt
6
1.1.3 大脑半球底面主要脑沟、结构
嗅沟、枕颞沟、侧副沟、海马沟。
H形沟
精品ppt
7
1.1.4 大脑半球主要的脑沟
中央沟在26周胚胎脑表面即可出现,是大脑半 球外侧面最明显、最主要的脑沟,为大脑半球 外侧面的中部一条冠状走行的脑沟。
外侧沟是大脑半球外侧面恒定不变的、最主要 的界标性脑沟,为大脑半球外侧面一条由前下 向后上走行的脑沟。
在胼胝体背侧作水平断面,大脑半球的白质呈 半卵圆形,故称半卵圆中心(狭义);它位于 大脑半球的皮质内、居大脑皮层与中央灰质核 之间(广义) ,主要由皮质运动区发出向下 集中于内囊的运动性神经纤维、自下向上行经 内囊而分散到个皮质感觉区的感觉性神经纤维 所组成。
大部分传入和传出的投射纤维呈辐射状投射的 大脑皮层,此部分纤维称为放射冠。
精品ppt
27
间脑结构
背侧丘脑 是间脑的主体,后部膨大为丘脑枕, 丘脑枕下外方的隆起为内、外侧膝状体(即后 丘脑)。
上丘脑 包括缰连合、后连合、松果体、丘脑 髓纹和第三脑室顶。
下丘脑 包括视交叉、灰结节、漏斗柄、乳头 体、后穿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