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3aa8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4.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根据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用方程解答。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抓住了数量关系相同,通过复习题的分析解答,让学生找出熟悉的数量关系,再把题进行改动变化。
在边画图、边分析的过程中,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思维,促进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已经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六年级学生能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去拓展,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逆向思维,能根据具体的数量和分率,求出单位“1”的量。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方程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确定单位“1”,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利用题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教学过程一、1、苹果的重量是X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多5千克。
⑴、梨的重量比苹果多了( )千克。
⑵、梨的重量是( )千克。
2、钢笔X元,比毛笔少了3元。
⑴、钢笔比毛笔少了( )元。
⑵、毛笔是( )元。
3、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授课1、教学补充例题:水果店运来了一些苹果,已经卖了36千克,还剩下20千克,水果店运来了多少苹果?(1)卖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运来苹果的重量-卖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运来苹果X千克。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81e5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1.png)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
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索。
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325f64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2.png)
优秀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全册)小学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数对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引入,认识数对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学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第某列,第某排学生可能出现:A、找不到座位。
B、两人找到了同一个座位。
(2)请同学说说找座位的方法,明确排与列的数法。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长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
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小学数学教案的方法来表示?(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名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fb4783b3567ec102d8a4c.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第一单元位置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1)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1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1(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1(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2024年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a4c6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2.png)
2024年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2. 分数除法3. 混合运算4. 量的计量5. 多边形和圆的周长6. 统计详细内容包括:1.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应用题解答。
2.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应用题解答。
3. 混合运算:分数、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4. 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温度等计量单位及换算。
5. 多边形和圆的周长:多边形周长计算,圆的周长计算。
6. 统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解答应用题。
2. 学会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掌握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多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5. 学会制作和使用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混合运算,多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统计图的制作和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量的计量、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统计等知识点。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量的计量、多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统计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及例题。
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例题。
3. 量的计量单位及换算。
4. 多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5. 统计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法:计算题,应用题。
(2)分数除法:计算题,应用题。
(3)混合运算:计算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bb3d8f8336c1eb91b375d7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24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24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24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24 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 24 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 25 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 25 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8月 21 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九年制学校教学设计编写时间:年月日学期总课时价值观教学重点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计算:5/6÷10 3/5÷3 15/16÷20 40/39÷26(说一说,你在计算中如何尽量避免错误的产生?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独立解答并且说明解题依据)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3: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 km,谁走得快些?师:你能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吗?2÷2/3 5/6÷5/122、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指导学生观察:2÷2/3=2×1/2×3=2×3/2=3(提示:观察2÷2/3=2×3/2这一步)师:这儿把除法转化成什么运算来计算?除以2/3=?生:把除法转化为法来计算,除以2/3等于以3/2。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5e6f5b1910ef12d2af9e7b1.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课时板书设计分数乘法教后反思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1.2 0.4 3.5 1.25 85 54 53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⒊谈话导入新课,并板书。
二、 探究新知 ⒈出示例题5。
⑴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
⑵组织交流。
⒉解决问题一。
⑴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⑵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4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相乘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146b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d.png)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整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整数与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了解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能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整数的意义- 能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不同的情境教学重点:- 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整数和负数的概念。
2. 引入整数的符号: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3. 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正数表示盈余,负数表示亏空的含义。
4. 练与巩固:让学生完成相关练题,巩固对整数和负数的理解。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的练题。
第二单元:分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分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分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图形和实例说明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数的比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分数的概念,如何将一个蛋糕平均分给朋友。
2. 引入分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分数。
3. 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购物时看到价格标签。
4. 分数的比较: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册第1页和第2页的练题。
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与初步运算课时1:小数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 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与含义- 能够将小数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能够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教学重点:- 小数的基本概念-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数的加减运算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小数的概念,如何用小数表示我家的宽度。
2. 引入小数的符号和表示方法:介绍小数的表示方法,如何写出一个小数。
3.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如厨房的食谱。
4. 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小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31ea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f.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优秀6篇)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一起看看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欢迎查阅!为了让您对于六年级数学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6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第63页例13教学目的: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加深学生对两位数的除法法则的认识,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学会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理解补0占位的意义,提高积算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补0占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1.口算。
382520445090451551384077208090182.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36)458689)720924)76323.笔算。
7)7563)310问: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二、独立是做,研究算法1.学习例13:出示283527=(1)学生独做。
(2)学生说出算法。
(3)讨论那种方法正确。
(4)教师总结算法:当求出商的百位数以后,被除数十位上的3落下来以后13比除数小,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连系学过的知识想:余下的13个十,被27除不够商1个十,要在被除数十位上写0,然后再把被除数的下一位落下来继续除。
(5)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练习十四的1---5题。
1.第1题,让学生填书后集体订正。
2.第2题,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第4题,请1名学生口算。
为了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特设计算医院练习题诊断。
12971)728656)5492714941864514244板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例13:283527=10510527)283527135135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验证和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662195f6c85ec3a87c2c5a3.png)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优质教案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结合计算和解题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和及时验算的良好习惯。
1.通过教学活动,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这两部分内容。
先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例子,知道一个数乘分数不能再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解释,需要扩展乘法的意义。
然后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要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着重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时,也要紧密结合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突出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做好准备。
2.教学分数乘法的计算时,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
老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计算问题还原到需要通过分数乘法计算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3.抓住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在学习分数乘分数时,老师可以用折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与算法,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方法—老师演示—学生联想操作过程,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归纳算法—概括计算方法”的过程来完成对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以及算法的探索。
4.练习的内容和形式要有新意、有深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加强思考性,学生不仅要算,而且还要想,使学生在思考中计算。
(2)富于趣味性。
(3)体现教育性。
1分数乘法……………………………………………………………………………..5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分数乘整数教材第2、第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1、第2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fc3f2fc8d376eeafaa3199.png)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课程表周节一二三四五1 2 3 4 5 6 7 8教学进度表六年数学学科备课要点一、学期教学计划1.课程标准总目标2.课本标准(具体目标或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3.单元课时比重及重难点分布4.所教班级概貌分析(学生学习品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形成)5.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6.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题二、单元教学计划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目标导航)3.教学重点、难点4.课时比例5.教学途径三、课时教学计划1.课题2.课型3.教学目标(目的要求)4.重点、难点、关键5.教具学具6.教学方法(学习方法)7.教学过程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六年数学学科学期教学计划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计划学科数学六年班任课教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课题分数乘以整数课型新课授课时间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教师陈少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数乘以整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探究迁移,自主操作。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及手段投影片、卡片。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一、设疑激学。
1.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计算: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二、互学探究。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6817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d.png)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除法2. 分数混合运算3. 比例与分数的关系4. 百分数5. 量的计量6. 统计7. 图形的变换与认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2.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掌握比例与分数的关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5. 学会使用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换算。
6. 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能够分析统计数据。
7. 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1)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应用。
(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简便计算方法。
(3)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2. 教学重点:(1)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技巧。
(3)比例与分数的关系。
(4)图形变换的类型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实际情景引出分数乘除法,例如:分水果、切蛋糕等。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如购物打折等。
(3)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比例与分数的关系,如绘制地图等。
2. 例题讲解:(1)详细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2)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3)以实际例题讲解比例与分数的关系,以及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3. 随堂练习:(1)针对分数乘除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针对分数混合运算,设计实际应用题,让学生练习。
(3)设计图形变换的题目,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空间想象力。
4. 课堂小结:(2)强调图形变换的类型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乘除法、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和步骤。
2. 板书比例与分数的关系,以及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d8fc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05.png)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 倍 是 多 少 。
2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 是 多 少
。)
1
( 2 > 问题二: 桶是多少升?
2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2
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
3.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1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 勺 洗 衣 粉 。
2
2 2 2 2 2 2 2 23 6 2
×3= + + =
=
= = (个)
9 999 9
9 93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用直尺画。 ( 4 >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o
)
4
4
1
1
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 ”和“12×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2
是多少。
()
1
1
1
(启发学生思考: 桶就是半桶,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
2
2
2
1
( 3 > 问题三: 桶是多少升?
4
1
指名列出算式:12× 。
4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
想:求12L的
是多少。
()
1
1
(启发学生思考:求“ 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 是 多 少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e50d0b700abb68a882fbda.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篇: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位置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1、教学例1(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0b0270e3dd88d0d232d46a65.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出示复习题。
(投影片)(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3)计算: 计算10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2图片) (2)观察引导: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392⨯。
再启发学生说出39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7c8e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2.png)
2024年2019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及应用2. 分数除法及应用3. 比的应用4. 圆5. 百分数6. 计算器的使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圆的特征,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够解决与圆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圆的特征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 例题讲解:(1)分数乘法例题:讲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2)分数除法例题: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
(3)比的应用例题:讲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4)圆的例题:讲解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与例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板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题及解答过程。
2. 分数除法板书: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题及解答过程。
3. 比的应用板书:比的概念,例题及解答过程。
4. 圆的板书: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乘法练习题。
(2)分数除法练习题。
(3)比的应用练习题。
(4)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练习题。
2. 答案:课后提供详细答案,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2.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问题,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f54b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1.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 设计说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亲密的联络。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数学知识来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
百分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络,所以,在引入课题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严密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搜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消费、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
2.注重新旧知识的比照和迁移,表达类比的思想方法。
比照和迁移能使学生容易承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进步学生的区分才能,从而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根底上进展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与分数的意义进展比照,明确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的区别,更加突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开展程度正在逐步进步。
师: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搜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消费、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那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79da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3.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圆形物体和圆形纸片,圆规学具准备:圆规、学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羊吃草的故事(猜谜)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
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
再猜两个字的水果名师: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
)一、谈话导入1、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过圆形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
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电脑演示),你发现了什么3、其实这样是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欣赏)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同样找到了圆吗4、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圆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二、动手尝试,认识圆的特征(一)、初步认识圆1、说了这么多圆,看了这么多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手头的的。
(问题就只工具动手画一画。
(学生动手画圆)2、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要停留在借助什么来画的,不要作过深的追问)3、比较:看看你所画的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交流:以前所学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_全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目的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授课课时:
11 课时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1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 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材第2、3 页。
授课时间:1.2 授课时间:1.2 教学目标:
1.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
1/ 3
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发现规律,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 个 12 是多少? 9 个 11 是多少? 8 个 6 是多少?(2)计算:
61+62+63= 103+103+103= 2、引出课题。
103+103+103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 1、利用103+103+103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103)(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1033)(3)103+103+103=9,那么103+103+103=1033,所以1033=____________=9。
---------------------------------------------------------------最新资料推荐------------------------------------------------------ 同学们想想看,1033=9 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 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2个,3 人一共吃多少个?用加法计算:
92+92+92=96=32 用乘法列式:
923 =96=32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
练习完成做一做第 1 题。
5、教学例 2 (1)出示 1221,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
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
A、先约分再计算;
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二页...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