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疗疾中医音乐疗法.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音疗疾——中医音乐疗法

中国是音乐治疗的发祥地之一。先民们早就探索宇宙旋律与生命节奏的秘

密,浩瀚的典籍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值得含英咀华。正所

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有历史记载的远古时代,音乐就被中国人应用

于医学治疗。

据《 xx·xx》所载:

'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

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以(音乐)舞蹈治病的记载。《史记》说: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晋代阮籍在《乐论》

中提到:

“天下无乐,而欲阴阳协调、灾祸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温和,

衰气不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用音乐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xx在《送 xx 寘序》说 :

'予尝有幽忧之疾 ,退而闲居 ,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受宫声数引 , 久而乐之 ,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元代刘郁的《西使记》中记述了一位叫哈利发的阿拉伯国度元首,用观赏中国的琵琶音乐治好痼疾头痛等事件。元代名医朱震

亨主张用音乐治疗疾病,他曾说“乐者,亦人药也”。明代有名的医学家张景

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清代吴师

机的著作《理瀹骈文》中说: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中国古人对音乐有高深的认识,据《乐记》中说: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

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古人认为声音之本在人的心

神,心神所觉而后形于声色。《庄子。人间世》曾记载孔子对心斋的见解,

曰:

“敢问心斋, xx 曰:

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

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故大音无声,大形无象,声音之始,

其为太虚乎?这似乎比古埃及人说的“音乐是灵魂的妙药。”是更为深远的见

识。《吕氏春秋·大乐》在开宗明义中讲:

“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

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古人认为音乐起源于“太一”,音乐的本

质是“道”,是阴阳的消长变化,有生命之气势、阴阳之灵变、宇宙之声音。音

乐的清浊、疾徐、哀乐、刚柔,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需相化,正是阴阳之道

的体现。东汉的《太平经》探讨了音乐的阴阳之理,说:

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

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在阴阳的基础上,古人更提出五音的见

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声,章为

五色。”。所以道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而有五音。《黄帝内经》中提出了

五音应五脏的学说,直接将声乐的五声音阶 (宫、商、角、徵、羽 )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 )结合起来,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疾病进行诊

断、治疗。《素问》记载:

“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肾,在

音为羽。”《史记》中说:

“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

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灵枢·邪客》曰: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五

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亦可调五脏。正因为声音与人体不同的腑脏有不同的关

系,所以闻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正心志。《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同的声音,对应不同的脏气,因而有不同的治疗功能。宫调(相

当于简谱中的“1)”的音乐,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相当于简谱中的“2)”的音乐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相当于简谱中的“3)”的音乐,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相当于简谱中的“5)”乐曲

旋律,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羽调的曲调(相当于简谱中的“6)”,音乐风格清纯,凄切柔润,行云流

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骨。正是通过音乐对五脏,五气的影响,从而“雪

其躁心,释其竞心”,而“淡泊宁静,心无尘翳”,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音乐与造化相通,可以医人于无形。白居易的《好听琴》写道:

“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

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正是闻乐之后身心舒畅的描写。

古代中医认为,音乐治疗贵在“和”字。《中庸》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便是中国音乐所推

崇的至高境界。正如《内经》中说: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

而致和平。”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它能和合人体之阴阳,起到“阴平阳秘,精

神乃治”的作用。天地阴阳之和与人体阴阳之和是同构相应的,人身小天地,人体

的内在和谐可以受到外在的和谐的影响。姚崇在《弹琴诫并序》说:“琴者乐之和也,君子抚之以和人心。”欧阳修在《书梅圣俞稿后》中说:

“凡乐,达天地之和,而与人气相接,故其疾徐奋动以感于心,欢欣恻伦

可以察于声”。他在《国学试策三道》中亦说:

“盖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周敦颐对

音乐养生也提出了“淡和”思想,他说:

“故乐声淡而不伤,和而不淫,入其耳,感其心,莫不淡且和焉。淡则欲心平,

和则躁心释”。与“和乐”相对,古人相信,不良乐律会导致人体罹患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