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试验室测试
对公路工程建材进行试验室测试,检测其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质量评估指标
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对公路工程进行质量评估,如平均车速、道路平整度等。
实践案例研究
通过实践案例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教训。
挑战与解决方案
1 复杂工程环境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面临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收集公路工程质量问题的证据和相关信息。
2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察
对公路工程进行实地勘察,查找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4
专家评估
请专家对公路工程进行评估和鉴定,提供专业意见。
常用的质量鉴定技术和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
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公路工程进行质量鉴定,如超声波检测、红外热像仪检测等。
2 信息收集与处理
需要有效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公路工程质量数据,以便做出准确的鉴定和评估。
3 技术更新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公路工程质量鉴定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将更加注重数据智能化和网络化,以及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公路工程质量的 持续提升。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质量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演示将介绍公路工程 质量鉴定办法的背景、目的以及其重要性。
背景与目的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是为了评估和确认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它的制定旨在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 久性。
步骤与流程
1
问题收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发布日期:2005-1-122 术语 (8)3 工程质量评定 (9)3.1 一般规定 (9)3.2 工程质量评分 (9)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12)4 路基土石方工程 (13)4.1 一般规定 (13)4.2 土方路基 (13)4.3 石方路基 (15)4.4 软土地基处治 (16)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9)5 排水工程 (21)5.1 一般规定 (21)5.2 管节预制 (21)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22)5.4 检查(雨水)并砌筑 (23)5.5 土沟 (24)5.6 浆砌排水沟 (25)5.7 盲沟 (26)5.8 排水泵站 (27)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28)6.1 一般规定 (28)6.2 砌体挡土墙 (28)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30)6.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31)6.5 桩板式挡土墙 (34)6.6 墙背填土 (34)6.7 抗滑桩 (35)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36)6.9 锥、护坡 (37)6.10 砌石工程 (38)6.11 导流工程 (40)6.12 石笼防护 (40)7 路面工程 (42)7.1 一般规定 (42)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43)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45)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48)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49)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51)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52)7.8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53)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55)7.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56)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57)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58)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59)7.14 路缘石铺设 (61)7.15 路肩 (61)8 桥梁工程 (63)8.1 一般规定 (63)8.2 桥梁总体 (64)8.3 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65)8.4 砌体 (69)8.5 基础 (73)8.6 墩、台身和盖梁 (85)8.7 梁桥 (90)8.8 拱桥 (98)8.9 钢桥 (109)8.10 斜拉桥 (116)8.11 悬索桥 (131)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149)9 涵洞工程 (164)9.2 涵洞总体 (164)9.3 涵台 (165)9.4 涵管制作 (166)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166)9.6 盖板制作 (167)9.7 盖板安装 (168)9.8 箱涵浇筑 (168)9.9 拱涵浇(砌)筑 (169)9.10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170)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171)9.12 锥坡 (172)9.13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 (172)10 隧道工程 (174)10.1 一般规定 (174)10.2 隧道总体 (175)10.3 明洞浇筑 (176)10.4 明洞防水层 (177)10.5 明洞回填 (178)10.6 洞身开挖 (179)10.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180)10.8 锚杆支护 (181)10.10 仰拱 (183)10.11 混凝土衬砌 (184)10.12 钢支撑支护 (185)10.13 衬砌钢筋 (186)10.14 防水层 (186)10.15 止水带 (187)10.16 排水 (188)10.17 超前锚杆 (189)10.18 超前钢管 (189)11 交通安全设施 (191)11.1 一般规定 (191)11.2 交通标志 (191)11.3 路面标线 (193)11.4 波形梁钢护栏 (194)11.5 混凝土护栏 (196)11.6 缆索护栏 (197)11.7 突起路标 (199)11.8 轮廓标 (200)11.9 防眩设施 (201)11.10 隔离栅和防落网 (202)12 环保工程 (204)12.2 砌块体声屏障 (204)12.3 金属结构声屏障 (206)12.4 中央分隔带绿化 (207)12.5 路侧绿化 (208)12.6 互通立交区绿化 (209)12.7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 (210)12.8 取、弃土场绿化 (211)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213)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217)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218)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220)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221)附录F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222)附录G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223)附录H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224)附录I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225)附录J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 (226)附录K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 (230)附录L 本规范用词说明 (231)1.0.1 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德安跨线桥工程交工质量验收办法一、质量验收要求(一)基本要求1、公路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包括工程实体检测、外观检查和内业资料审查。

2、公路工程质量验收依据交工验收前工程质量检测资料,同时可结合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进行评定。

(二)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划分1、单位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桥梁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2、分部工程路基土石方、支挡、路面面层、标志、防护栏等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桥梁上部、下部各作为一个分部工程;(三)验收方法工程得分=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扣分-内业资料扣分1、总体要求构造物混凝土强度、路面面层厚度的代表值、路面弯沉代表值等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评定均合格;桩基的无破损检测、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应力、桥梁荷载试验等均符合设计要求,桥梁主要受力部位无超过规范要求的裂缝,桥梁通航净空尺度满足设计要求;2、工程质量等级划分工程质量等级应按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逐级进行评定,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单位工程质量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分部工程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则分部工程质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部工程均合格,且单位工程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质量等级为优良;所含各分部工程均合格且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小于90分,质量等级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合同段(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合同段)均合格,且工程质量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所含单位工程均合格,且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小于90分,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二、工程实体检测(主要以检测报告为依据,权值占总分90%)注:1、本表规定的抽检项目均应在交工验收前完成检测。

竣工验收前,应对带“*”的抽检项目进行复测,其检测结果和其它抽检项目在交工验收时的检测结果,作为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的依据。

2、“支挡工程”指挡土墙、抗滑桩、铺砌式坡面防护、喷锚等防护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 总则1.0.1 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新建、改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其环保、机电工程部分按相应具体规定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监控和检验评定。

1.0.3 与相关规范关系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以本标准为准。

质量标准与其他规范不一致时,宜以颁布年份最新者为准。

在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的规定。

1.0.4 特殊工程对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特殊地区,或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本标准中缺乏适宜的技术规定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参照相关标准或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

2 术语2.0.1 检验 inspection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2 评定 evaluation依据检验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其等级的活动。

2.0.3 关键项目 dominant item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

2.0.4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

2.0.5 外观(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6 权值 weight number对工程项目或检测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所赋予的数值。

3 工程质量评定3.1 一般规定3.1.1 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按本标准附录A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一、总则(一)为规范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保证公路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社会公开的原则。

(三)本办法所称公路工程质量鉴定,是指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前,由第三方机构对工程实体以及工程实体所对应的施工资料进行检测、评估和判断,确定工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的活动。

二、鉴定范围和内容(四)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应当包括以下范围和内容:1. 工程实体的外观质量,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绿化等工程;2. 工程实体的结构安全,包括地基基础、桥梁隧道结构、交通安全设施等;3. 工程实体的使用功能,包括路面平整度、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等;4. 施工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5. 其他需要鉴定的事项。

三、鉴定机构和人员(五)从事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业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2. 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3. 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

(六)从事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业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 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3.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四、鉴定程序和要求(七)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提交申请: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前,向鉴定机构提交鉴定申请及相关资料;2. 受理申请:鉴定机构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予以受理;3. 现场检测:鉴定机构应当根据鉴定方案,对工程实体及相关资料进行现场检测;4. 综合分析:鉴定机构应当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和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鉴定报告;5. 出具报告:鉴定机构应当在完成鉴定后,出具公路工程质量鉴定报告。

(八)在鉴定过程中,鉴定机构和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要求:1. 客观公正,不受任何干扰;2. 科学准确,采用先进、可靠的方法和技术;3. 严格保密,保护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1 总则 (4)2 术语 (5)3 工程质量评定 (6)3.1 一般规定 (6)3.2 工程质量评分 (6)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7)4 路基土石方工程 (8)4.1 一般规定 (8)4.2 土方路基 (8)4.3 石方路基 (9)4.4 软土地基处治 (9)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1)5 排水工程 (13)5.1 一般规定 (13)5.2 管节预制 (13)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13)5.4 检查(雨水)并砌筑 (14)5.5 土沟 (14)5.6 浆砌排水沟 (15)5.7 盲沟 (15)5.8 排水泵站 (16)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17)6.1 一般规定 (17)6.2 砌体挡土墙 (17)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18)6.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18)6.5 桩板式挡土墙 (20)6.6 墙背填土 (20)6.7 抗滑桩 (20)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21)6.9 锥、护坡 (22)6.10 砌石工程 (22)6.11 导流工程 (23)6.12 石笼防护 (23)7 路面工程 (25)7.1 一般规定 (25)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25)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26)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28)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28)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29)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0)7.8 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31)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1)7.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32)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3)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33)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34)7.14 路缘石铺设 (35)7.15 路肩 (35)8 桥梁工程 (36)8.1 一般规定 (36)8.2 桥梁总体 (36)8.3 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36)8.4 砌体 (39)8.5 基础 (41)8.6 墩、台身和盖梁 (48)8.7 梁桥 (51)8.8 拱桥 (55)8.9 钢桥 (62)8.10 斜拉桥 (66)8.11 悬索桥 (75)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85)9 涵洞工程 (93)9.1 一般规定 (93)9.2 涵洞总体 (93)9.3 涵台 (93)9.4 涵管制作 (94)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94)9.6 盖板制作 (94)9.7 盖板安装 (95)9.8 箱涵浇筑 (95)9.9 拱涵浇(砌)筑 (95)9.10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96)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96)9.12 锥坡 (97)9.13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 (97)10 隧道工程 (98)10.1 一般规定 (98)10.2 隧道总体 (98)10.3 明洞浇筑 (99)10.4 明洞防水层 (100)10.5 明洞回填 (100)10.6 洞身开挖 (100)10.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101)10.8 锚杆支护 (102)10.9 钢筋网支护 (102)10.10 仰拱 (102)10.11 混凝土衬砌 (103)10.12 钢支撑支护 (103)10.13 衬砌钢筋 (104)10.14 防水层 (104)10.15 止水带 (105)10.16 排水 (105)10.17 超前锚杆 (105)10.18 超前钢管 (106)11 交通安全设施 (107)11.1 一般规定 (107)11.2 交通标志 (107)11.3 路面标线 (108)11.4 波形梁钢护栏 (109)11.5 混凝土护栏 (109)11.6 缆索护栏 (110)11.7 突起路标 (111)11.8 轮廓标 (112)11.9 防眩设施 (112)11.10 隔离栅和防落网 (113)12 环保工程 (114)12.1 一般规定 (114)12.2 砌块体声屏障 (114)12.3 金属结构声屏障 (114)12.4 中央分隔带绿化 (115)12.5 路侧绿化 (116)12.6 互通立交区绿化 (116)12.7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 (117)12.8 取、弃土场绿化 (117)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119)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122)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123)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4)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5)附录F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126)附录G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127)附录H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128)附录I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29)附录J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 (130)附录K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 (133)附录L 本规范用词说明 (134)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1 总则 (4)2 术语 (5)3 工程质量评定 (6)3.1 一般规定 (6)3.2 工程质量评分 (6)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7)4 路基土石方工程 (9)4.1 一般规定 (9)4.2 土方路基 (9)4.3 石方路基 (10)4.4 软土地基处治 (11)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2)5 排水工程 (14)5.1 一般规定 (14)5.2 管节预制 (14)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14)5.4 检查(雨水)并砌筑 (15)5.5 土沟 (15)5.6 浆砌排水沟 (16)5.7 盲沟 (16)5.8 排水泵站 (17)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18)6.1 一般规定 (18)6.2 砌体挡土墙 (18)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19)6.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19)6.5 桩板式挡土墙 (21)6.6 墙背填土 (21)6.7 抗滑桩 (22)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22)6.9 锥、护坡 (23)6.10 砌石工程 (23)6.11 导流工程 (24)6.12 石笼防护 (25)7 路面工程 (26)7.1 一般规定 (26)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26)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28)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29)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30)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31)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1)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3)7.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33)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4)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35)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35)7.14 路缘石铺设 (36)7.15 路肩 (37)8 桥梁工程 (38)8.1 一般规定 (38)8.2 桥梁总体 (38)8.3 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39)8.4 砌体 (41)8.5 基础 (43)8.6 墩、台身和盖梁 (50)8.7 梁桥 (53)8.8 拱桥 (58)8.9 钢桥 (64)8.10 斜拉桥 (68)8.11 悬索桥 (77)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87)9 涵洞工程 (96)9.1 一般规定 (96)9.2 涵洞总体 (96)9.3 涵台 (96)9.4 涵管制作 (97)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97)9.6 盖板制作 (97)9.7 盖板安装 (98)9.8 箱涵浇筑 (98)9.9 拱涵浇(砌)筑 (98)9.10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99)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99)9.12 锥坡 (100)9.13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 (100)10 隧道工程 (101)10.1 一般规定 (101)10.2 隧道总体 (101)10.3 明洞浇筑 (102)10.4 明洞防水层 (103)10.5 明洞回填 (103)10.6 洞身开挖 (103)10.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104)10.8 锚杆支护 (105)10.10 仰拱 (106)10.11 混凝土衬砌 (106)10.12 钢支撑支护 (107)10.13 衬砌钢筋 (107)10.14 防水层 (107)10.15 止水带 (108)10.16 排水 (108)10.17 超前锚杆 (109)10.18 超前钢管 (109)11 交通安全设施 (110)11.1 一般规定 (110)11.2 交通标志 (110)11.3 路面标线 (111)11.4 波形梁钢护栏 (112)11.5 混凝土护栏 (113)11.6 缆索护栏 (113)11.7 突起路标 (114)11.8 轮廓标 (115)11.9 防眩设施 (115)11.10 隔离栅和防落网 (116)12 环保工程 (118)12.1 一般规定 (118)12.2 砌块体声屏障 (118)12.3 金属结构声屏障 (119)12.4 中央分隔带绿化 (119)12.5 路侧绿化 (120)12.6 互通立交区绿化 (120)12.7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 (121)12.8 取、弃土场绿化 (122)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123)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126)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127)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8)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9)附录F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130)附录G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131)附录H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132)附录I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33)附录J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 (134)附录K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 (137)附录L 本规范用词说明 (138)1.0.1 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方法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方法
• 1.《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
第3号) • 2.《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 4.工程设计文件、监理及施工内业资料、其它竣工文件
• 工程质量评分以分项工程为单元,采 用100分制进行。在分项工程评分的基 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 位工程、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评分值。
• 计分:根据各工程投资额占用比重计算评分。

Σ[单位(合同)工程评分值×相应投资额]
• 合同段(项目)工程得分=----------------------------------------------------------

Σ单位(合同)工程投资额
• 等级评定: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合同 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
0.6 且不大于 1.1
5 相邻板高差(mm)
2
3
抽量:每条胀缝 2 点;每 缝各抽纵、横
2
6 纵、横缝顾直度(mm)
10
纵缝 20m 拉线,每 200m4 处;横缝沿板 宽拉线,每 200m4 条
1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 点
1
8 路面宽度(mm)
• 分部(单位)工程得分=-----------------------------------------------------

Σ分项(分部)工程权值
• 等级评定:所含分项(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
(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 则该分部(单位)工程为不合格。
三、合同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定
• 4)接缝填筑饱满密实,不污染路面。不符合 要求时,累计长度每100m减2分。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附件1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一、质量鉴定要求(一)基本要求1、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由该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或竣工验收单位指定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组织。

2、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包括工程实体检测、外观检查和内业资料审查。

3、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依据质量监督机构在交工验收前和竣工验收前的工程质量检测资料,同时可结合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进行评定(必要时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4、质量监督机构的工程质量鉴定报告应在竣工验收前完成。

(二)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划分1、单位工程每个合同段范围内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以每座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特大桥、大桥、特长隧道、长隧道分为多个合同段施工时,以每个合同段作为一个单位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按合同段纳入相应单位工程,桥梁工程按特大桥、大桥、中桥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2、分部工程每个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排水、小桥、涵洞、支挡、路面面层、标志、防护栏等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桥梁上部、下部各作为一个分部工程;隧道衬砌、总体各作为一个分部工程。

(三)鉴定方法1、分部工程质量鉴定方法工程实体检测以本办法规定的抽查项目及频率为基础,按抽查项目的合格率加权平均计算分部工程的合格率,乘100作为分部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检查存在的缺陷,在分部工程实测得分的基础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计不得超过15分;内业资料审查时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在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的基础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计不得超过5分。

Σ[抽查项目合格率×权值]分部工程实测得分= ×100Σ权值分部工程得分=分部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扣分2、单位工程、合同段、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方法根据分部工程得分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单位工程得分,再逐级加权计算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

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减去内业资料扣分为该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得分。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最新版)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最新版)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最新版)一、质量鉴定要求(一)基本要求.1.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由该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或竣工验收单位指定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组织。

2.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包括工程实体检测、外观检查和内业资料审查。

3.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依据质量监督机构在交工验收前和竣工验收前的工程质量检测资料,同时可结合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进行评定(必要时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二)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划分.1.单位工程.每个合同段范围内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以每座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特大桥、大桥、特长隧道、长隧道分为多个合同段施工时,以每个合同段作为一个单位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按合同段纳入相应单位工程,桥梁工程按特大桥、大桥、中桥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2.分部工程.每个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排水、小桥、涵洞、支挡、路面面层、标志、标线、防护栏等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桥梁上部、下部、桥面系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隧道衬砌、总体、路面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机电工程监控、通信、收费系统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按其专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

(三)鉴定方法.1.分部工程质量鉴定方法.工程实体检测以本办法规定的抽查项目及频率为基础,按抽查项目的合格率加权平均乘100作为分部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检查发现的缺陷,在分部工程实测得分的基础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计不得超过15分。

Σ[抽查项目合格率×权值]分部工程实测得分 = ×100Σ权值分部工程得分=分部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扣分2.单位工程、合同段、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方法。

根据分部工程得分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单位工程得分,再逐级加权计算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

内业资料审查发现的问题,在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的基础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计不得超过5分;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减去内业资料扣分为该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一、前言公路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其建设是保证国家交通运输顺畅、经济发展增长的必要条件。

公路建设质量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延长公路使用年限、降低公路维修成本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在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重视质量监管,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二、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目的和意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目的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确认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为工程质量的保证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公路工程质量鉴定是对工程质量监管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形成工程质量保障的良好机制,为公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主要内容(一)工程质量鉴定的基本原则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应该以客观、公正、科学和严谨的原则进行,按照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和公正。

(二)工程质量鉴定的程序和流程1.评价规定范围:首先,应对工程建设的范围进行评价,确定鉴定标准,并根据标准对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估。

2.检查实物质量:对工程现场的实物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工程符合规定标准的基本要求,如施工方案、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

3.技术分析:通过技术分析对工程质量进行分析,确定质量不达标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4.鉴定结果:通过鉴定结果,确认工程质量是否与规定标准相符,并可根据鉴定结果,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评价。

(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方法和指标1.对于道路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等工程施工,可以采用“道路工程验收标准”GB50200的相关要求进行鉴定。

2.针对大桥、隧道等较高级公路工程,可以采用“公路交通工程质量鉴定规程”进行鉴定。

3.对于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特殊情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鉴定依据和方法。

(四)工程质量鉴定报告公路工程质量鉴定报告是鉴定的最终产物,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确定工程质量和质量等级的重要参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1 总则 (4)2 术语 (5)3 工程质量评定 (6)3。

1 一般规定 (6)3.2 工程质量评分 (6)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7)4 路基土石方工程 (9)4。

1 一般规定 (9)4。

2 土方路基 (9)4.3 石方路基 (10)4.4 软土地基处治 (11)4。

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2)5 排水工程 (14)5.1 一般规定 (14)5.2 管节预制 (14)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14)5。

4 检查(雨水)并砌筑 (15)5。

5 土沟 (15)5。

6 浆砌排水沟 (16)5。

7 盲沟 (16)5。

8 排水泵站 (17)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18)6。

1 一般规定 (18)6。

2 砌体挡土墙 (18)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19)6。

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19)6.5 桩板式挡土墙 (21)6.6 墙背填土 (21)6.7 抗滑桩 (22)6。

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22)6。

9 锥、护坡 (23)6.10 砌石工程 (23)6。

11 导流工程 (24)6。

12 石笼防护 (25)7 路面工程 (26)7.1 一般规定 (26)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26)7。

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28)7。

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29)7。

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30)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31)7。

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1)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3)7。

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33)7。

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4)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35)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35)7。

14 路缘石铺设 (36)7.15 路肩 (37)8 桥梁工程 (38)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 - 1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 - 1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1 总则 (4)2 术语 (5)3 工程质量评定 (6)3.1 一般规定 (6)3.2 工程质量评分 (6)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7)4 路基土石方工程 (9)4.1 一般规定 (9)4.2 土方路基 (9)4.3 石方路基 (10)4.4 软土地基处治 (11)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2)5 排水工程 (14)5.1 一般规定 (14)5.2 管节预制 (14)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14)5.4 检查(雨水)并砌筑 (15)5.5 土沟 (15)5.6 浆砌排水沟 (16)5.7 盲沟 (16)5.8 排水泵站 (17)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18)6.1 一般规定 (18)6.2 砌体挡土墙 (18)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19)6.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19)6.5 桩板式挡土墙 (21)6.6 墙背填土 (21)6.7 抗滑桩 (22)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22)6.9 锥、护坡 (23)6.10 砌石工程 (23)6.11 导流工程 (24)6.12 石笼防护 (25)7 路面工程 (26)7.1 一般规定 (26)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26)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28)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29)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30)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31)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1)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3)7.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33)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4)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35)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35)7.14 路缘石铺设 (36)7.15 路肩 (37)8 桥梁工程 (38)8.1 一般规定 (38)8.2 桥梁总体 (38)8.3 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39)8.4 砌体 (41)8.5 基础 (43)8.6 墩、台身和盖梁 (50)8.7 梁桥 (53)8.8 拱桥 (58)8.9 钢桥 (64)8.10 斜拉桥 (68)8.11 悬索桥 (77)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87)9 涵洞工程 (96)9.1 一般规定 (96)9.2 涵洞总体 (96)9.3 涵台 (96)9.4 涵管制作 (97)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97)9.6 盖板制作 (97)9.7 盖板安装 (98)9.8 箱涵浇筑 (98)9.9 拱涵浇(砌)筑 (98)9.10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99)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99)9.12 锥坡 (100)9.13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 (100)10 隧道工程 (101)10.1 一般规定 (101)10.2 隧道总体 (101)10.3 明洞浇筑 (102)10.4 明洞防水层 (103)10.5 明洞回填 (103)10.6 洞身开挖 (103)10.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104)10.8 锚杆支护 (105)10.10 仰拱 (106)10.11 混凝土衬砌 (106)10.12 钢支撑支护 (107)10.13 衬砌钢筋 (107)10.14 防水层 (107)10.15 止水带 (108)10.16 排水 (108)10.17 超前锚杆 (109)10.18 超前钢管 (109)11 交通安全设施 (110)11.1 一般规定 (110)11.2 交通标志 (110)11.3 路面标线 (111)11.4 波形梁钢护栏 (112)11.5 混凝土护栏 (113)11.6 缆索护栏 (113)11.7 突起路标 (114)11.8 轮廓标 (115)11.9 防眩设施 (115)11.10 隔离栅和防落网 (116)12 环保工程 (118)12.1 一般规定 (118)12.2 砌块体声屏障 (118)12.3 金属结构声屏障 (119)12.4 中央分隔带绿化 (119)12.5 路侧绿化 (120)12.6 互通立交区绿化 (120)12.7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 (121)12.8 取、弃土场绿化 (122)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123)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126)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127)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8)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9)附录F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130)附录G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131)附录H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132)附录I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33)附录J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 (134)附录K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 (137)附录L 本规范用词说明 (138)1.0.1 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1 总则 (4)2 术语 (5)3 工程质量评定 (6)3.1 一般规定 (6)3.2 工程质量评分 (6)3.3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7)4 路基土石方工程 (9)4.1 一般规定 (9)4.2 土方路基 (9)4.3 石方路基 (10)4.4 软土地基处治 (11)4.5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12)5 排水工程 (14)5.1 一般规定 (14)5.2 管节预制 (14)5.3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 (14)5.4 检查(雨水)并砌筑 (15)5.5 土沟 (15)5.6 浆砌排水沟 (16)5.7 盲沟 (16)5.8 排水泵站 (17)6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筑工程 (18)6.1 一般规定 (18)6.2 砌体挡土墙 (18)6.3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 (19)6.4 锚杆、锚碇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19)6.5 桩板式挡土墙 (21)6.6 墙背填土 (21)6.7 抗滑桩 (22)6.8 挖方边坡锚喷防护 (22)6.9 锥、护坡 (23)6.10 砌石工程 (23)6.11 导流工程 (24)6.12 石笼防护 (25)7 路面工程 (26)7.1 一般规定 (26)7.2 水泥混凝土面层 (26)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28)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29)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30)7.6 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 (31)7.7 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1)7.9 石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3)7.10 石灰、粉煤灰土基层和底基层 (33)7.11 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 (34)7.12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35)7.13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35)7.14 路缘石铺设 (36)7.15 路肩 (37)8 桥梁工程 (38)8.1 一般规定 (38)8.2 桥梁总体 (38)8.3 钢筋和预应力筋加工、安装及张拉 (39)8.4 砌体 (41)8.5 基础 (43)8.6 墩、台身和盖梁 (50)8.7 梁桥 (53)8.8 拱桥 (58)8.9 钢桥 (64)8.10 斜拉桥 (68)8.11 悬索桥 (77)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87)9 涵洞工程 (96)9.1 一般规定 (96)9.2 涵洞总体 (96)9.3 涵台 (96)9.4 涵管制作 (97)9.5 管座及涵管安装 (97)9.6 盖板制作 (97)9.7 盖板安装 (98)9.8 箱涵浇筑 (98)9.9 拱涵浇(砌)筑 (98)9.10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99)9.11 一字墙和八字墙 (99)9.12 锥坡 (100)9.13 顶入法施工的桥、涵 (100)10 隧道工程 (101)10.1 一般规定 (101)10.2 隧道总体 (101)10.3 明洞浇筑 (102)10.4 明洞防水层 (103)10.5 明洞回填 (103)10.6 洞身开挖 (103)10.7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 (104)10.8 锚杆支护 (105)10.10 仰拱 (106)10.11 混凝土衬砌 (106)10.12 钢支撑支护 (107)10.13 衬砌钢筋 (107)10.14 防水层 (107)10.15 止水带 (108)10.16 排水 (108)10.17 超前锚杆 (109)10.18 超前钢管 (109)11 交通安全设施 (110)11.1 一般规定 (110)11.2 交通标志 (110)11.3 路面标线 (111)11.4 波形梁钢护栏 (112)11.5 混凝土护栏 (113)11.6 缆索护栏 (113)11.7 突起路标 (114)11.8 轮廓标 (115)11.9 防眩设施 (115)11.10 隔离栅和防落网 (116)12 环保工程 (118)12.1 一般规定 (118)12.2 砌块体声屏障 (118)12.3 金属结构声屏障 (119)12.4 中央分隔带绿化 (119)12.5 路侧绿化 (120)12.6 互通立交区绿化 (120)12.7 养护管理区、服务区绿化 (121)12.8 取、弃土场绿化 (122)附录A 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 (123)附录B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126)附录C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127)附录D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8)附录E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29)附录F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130)附录G 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强度评定 (131)附录H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 (132)附录I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33)附录J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用表 (134)附录K 路面横向力系数评定 (137)附录L 本规范用词说明 (138)1.0.1 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号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

号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

号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件厅质监字〔2012〕25号关于印发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制定了《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章)二O一二年二月十日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根据《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以下简称《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列入部竣工验收计划,由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和省级交通运输质监机构(以下简称省质监机构)共同进行竣工质量鉴定的公路工程项目。

其他公路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竣工质量鉴定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及机电等工程。

第四条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应在部确定竣工验收计划后组织开展。

原则上应在项目通车试运营满之后、之前进行鉴定检测工作,并在竣工验收前形成质量鉴定报告。

第五条竣工质量鉴定工作的参与各方应遵循“科学、公正、规范”的原则,并实行主要参与人、检查(检测)人签字认可负责制。

第六条竣工质量鉴定工作程序;(一)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根据部年度公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计划,排定本年度公路工程项目竣工质量鉴定计划,印发相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其质监机构。

(二)对巳纳入部年度竣工质量鉴定计划的项目,省质监机构应在拟实施鉴定工作2个月前,填写公路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安排表(见附件1),并初步拟定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见附件2),报部工程质量监督局。

(三)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在收到项目竣工质量鉴定工作方案及有关资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就是否可以实施鉴定工作提出意见。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建设质量愈发受到关注。

保障公路工程质量,对于确保道路运输的安全、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显得尤为迫切。

二、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背景和意义2.1 背景公路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日益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质量管理不规范、施工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2.2 意义建立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可以规范公路建设过程,提升工程质量;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依据,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可以为公众提供监督的渠道,增加公路工程质量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的制定原则•适用性原则:鉴定办法应当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公路工程。

•公正公平原则:鉴定办法应当公正客观,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可操作性原则:鉴定办法应当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方便实际应用。

•时效性原则:鉴定办法应当与时俱进,及时更新,适应公路建设的发展需要。

四、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的内容和流程4.1 鉴定内容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监理情况、施工单位资质、施工材料质量等方面。

4.2 鉴定流程1.鉴定申请:由有关单位或个人向主管部门提交鉴定申请。

2.鉴定组成: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鉴定组进行鉴定工作。

3.鉴定调查:对公路工程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4.鉴定分析: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确定鉴定结论。

5.鉴定报告:编制鉴定报告,进行鉴定结论的公布。

五、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的实施及问题5.1 实施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的实施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公路工程的质量鉴定过程。

5.2 问题在实施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流程不畅、鉴定结果争议等。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提高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发布日期:2005-1-121总则1.0.1目的为了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新建、改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其环保、机电工程部分按相应具体规定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监督部门对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监控和检验评定。

1.0.3与相关规范关系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以本标准为准。

质量标准与其他规范不一致时,宜以颁布年份最新者为准。

在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的规定。

1.0.4特殊工程对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特殊地区,或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工程,在本标准中缺乏适宜的技术规定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可参照相关标准或按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并按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

2术语2.0.1检验inspection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2评定evaluation依据检验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其等级的活动。

2.0.3关键项目dominantitem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

2.0.4一般项目generalitem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

2.0.5外观(质量)qualityofappearance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6权值weightnumber对工程项目或检测指标根据其重要程度所赋予的数值。

3工程质量评定3.1一般规定3.1.1根据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按本标准附录A将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办法一、质量鉴定要求(一)基本要求。

1.公路工程质量鉴定由该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或竣工验收单位指定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组织。

2.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工作包括工程实体检测、外观检查和内业资料审查。

3.公路工程质量鉴定依据质量监督机构在交工验收前和竣工验收前的工程质量检测资料,同时可结合监督过程中的检查资料进行评定(必要时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可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二)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划分。

1.单位工程。

每个合同段范围内的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特大桥、大桥、中桥、隧道以每座作为一个单位工程(特大桥、大桥、特长隧道、长隧道分为多个合同段施工时,以每个合同段作为一个单位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按合同段纳入相应单位工程,桥梁工程按特大桥、大桥、中桥分别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2.分部工程。

每个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排水、小桥、涵洞、支挡、路面面层、标志、标线、防护栏等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桥梁上部、下部、桥面系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隧道衬砌、总体、路面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机电工程监控、通信、收费系统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按其专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评定。

(三)鉴定方法。

1.分部工程质量鉴定方法。

工程实体检测以本办法规定的抽查项目及频率为基础,按抽查项目的合格率加权平均乘100作为分部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检查发现的缺陷,在分部工程实测得分的基础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计不得超过15分。

Σ[抽查项目合格率×权值]分部工程实测得分 = ×100Σ权值分部工程得分=分部工程实测得分-外观扣分2.单位工程、合同段、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方法。

根据分部工程得分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单位工程得分,再逐级加权计算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

内业资料审查发现的问题,在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的基础上采用扣分制,扣分累计不得超过5分;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减去内业资料扣分为该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

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得分。

Σ[分部工程得分×权值]单位工程得分=Σ权值Σ[单位工程得分×单位工程投资额]合同段工程质量得分= -内业资料扣分Σ单位工程投资额Σ[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合同段工程投资额]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鉴定得分=Σ合同段工程投资额公式中的投资额原则使用结算价,当结算价暂时无法确定时,可使用招标合同价。

但无论采用结算价还是招标合同价,计算时各单位工程或合同段均应统一。

(四)工程质量等级鉴定。

1.总体要求。

路基整体稳定;路面无严重缺陷;桥梁、隧道等构造物结构安全稳定,混凝土强度、桩基检测、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应力、桥梁承载力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经施工自检和监理评定均合格,并经项目法人确认。

不满足上述要求的工程质量鉴定不予通过。

2.工程质量等级划分。

工程质量等级应按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建设项目逐级进行评定,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单位工程、合同段、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分部工程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则分部工程质量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单位工程所含各分部工程均合格,且单位工程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质量等级为优良;所含各分部工程均合格且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小于90分,质量等级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合同段(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合同段)均合格,且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大于或等于90分,工程质量鉴定等级为优良;所含单位工程均合格,且得分大于或等于75分、小于90分,工程质量鉴定等级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不合格分部工程经整修、加固、补强或返工后可重新进行鉴定,直至合格。

二、工程实体检测(一)抽查频率。

1.路基工程压实度、边坡每公里抽查不少于一处,每个合同段路基压实度检查点数不少于10个。

路基弯沉检测,高速、一级公路以每半幅每公里为评定单元,其他等级公路以每公里为评定单元。

2.排水工程的断面尺寸每公里抽查2-3处,铺砌厚度按合同段抽查不少于3处。

3.小桥抽查不少于总数的20%且每种类型抽查不少于1座。

4.涵洞抽查不少于总数的10%且每种类型抽查不少于1道。

5.支挡工程抽查不少于总数的10%且每种类型抽查不少于1处。

6.路面工程的弯沉、平整度检测,高速、一级公路以每半幅每公里为评定单元,其他等级公路以每公里为评定单元。

其他抽查项目每公里不少于1处。

7.特大桥、大桥逐座检查;中桥抽查不少于总数的30%且每种桥型抽查不少于1座。

桥梁下部工程抽查不少于墩台总数的20%且不少于5个,墩台数量少于5个时全部检测。

每种结构型式抽查不少于1个。

桥梁上部工程抽查不少于总孔数的20%且不少于5个,孔数少于5个时全部检测。

每种结构型式抽查不少于1个。

8.隧道逐座检查。

9.交通安全设施中防护栏、标线每公里抽查不少于1处;标志抽查不少于总数的10%。

10.机电工程各类设施抽查不少于10%,每类设施少于3个时全部检测。

11.房屋建筑工程逐处检查。

(二)抽查项目。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抽查项目(三)抽查要求。

1.本办法规定的抽查项目均应在合同段交工验收前完成检测。

竣工验收前,应对带“*”的抽查项目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和其它抽查项目在交工验收时的检测结果,作为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的依据。

沥青路面弯沉、平整度、抗滑等复测指标的质量评定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及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2.本办法未列出的检查项目、竣工验收复测项目以及技术复杂的悬索桥、斜拉桥等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均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增加检测、复测项目。

3. 本办法未明确规定抽查项目的规定值或允许偏差的,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4.对弯沉、路面厚度、平整度、摩擦系数、隧道衬砌砼强度及厚度等抽查项目优先采用自动化检测(或无损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也可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检测。

采用无测试规程的自动化检测(或无损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确定。

5.竣工验收前复测的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定,以每评定单元计算实测弯沉代表值,可采用3倍标准差方法对特异数据进行一次性舍弃;若计算实测弯沉代表值满足设计要求该评定单元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以合同段内合格的评定单元数与总的评定单元数比值为该合同段内竣工验收复测路面弯沉合格率。

对于大于3倍标准差的舍弃点及不合格单元要加强观察。

三、外观检查(一)基本要求。

1.由该项目工程质量鉴定的质量监督机构或其委托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负责在交工验收前和竣工验收前对工程外观进行全面检查。

2.工程外观存在严重缺陷、安全隐患或已降低服务水平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经整修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组织验收。

3.项目交工验收前应对桥梁、隧道、重点支挡工程、高边坡等涉及安全运营的重要工程部位进行详细检查。

(二)检查内容及扣分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鉴定外观检查四、内业资料审查内业资料主要审查以下质量保证资料:1.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结果。

2.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

3.地基处理、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和大桥、隧道施工监控资料。

4.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

5.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分析。

6.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质量事故,经处理补救后,达到设计要求的认可证明文件。

7.中间交工验收资料。

8.施工过程各方指出较大质量问题、交工验收遗留问题及试运营期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情况资料。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合同段工程和建设项目质量鉴定表分别见表1-1至表1-4。

内业资料要求及扣分标准如下:1.质量保证资料及最基本的数据、资料齐全后方可组织鉴定。

2.资料应真实、可靠,应有施工过程中的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原件),不应有涂改现象,有欠缺时扣2-4分。

3.资料应齐全、完整,有欠缺时扣1-3分。

4.资料应系统、客观,反映出检查项目、频率、质量指标满足有关标准、规范要求,有欠缺时扣1-3分。

5.资料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详细、计算准确,整理应分类编排、装订整齐,有欠缺时扣1-2分。

6.基本数据(原材料、标准试验、工艺试验等)、检验评定数据有严重不真实或伪造现象的,在合同段扣5分。

五、工程质量检测意见、项目检测报告、质量鉴定报告内容质量监督机构的检测意见、项目检测报告、质量鉴定报告应在对检测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工程质量检测意见主要包括:检测工作是否完成,指出工程质量存在的缺陷,交工验收前需完善的问题,主要意见。

项目检测报告主要包括:检测结果及工程质量的基本评价,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工程质量是否具备试运营条件。

质量鉴定报告主要包括:鉴定工作依据,抽查项目检测数据、外观检查、内业资料审查及复测部分指标情况,交工验收提出的质量问题、质量监督机构指出的问题及试运营期间出现的质量缺陷等的处理情况,鉴定评分及质量等级。

分部工程质量鉴定表合同段:分部工程名称:所属建设项目:工程部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桩号、墩台号、孔号) 表1-1鉴定负责人:检测:记录:复核:年月日单位工程质量鉴定表单位工程名称:所属建设项目:路线名称:工程地点、桩号: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表1-2鉴定负责人:计算:复核:年月日合同段工程质量鉴定表合同段名称:所属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表1-3鉴定负责人:计算:复核:年月日建设项目质量鉴定表项目名称:路线名称:起讫桩号:完工日期:表1-4鉴定负责人:计算:复核: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