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2-2结构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的代数和。
C1(s)
G1(s) R(s)
G2(s)
+ C(s)
R(s)
G1(s) G2(s)
C(s)
C2(s)
11
(3) 反馈连接。连接形式是两个方框反向并接,如图所
示。相加点处做加法时为正反馈,做减法时为负反馈。
R(s)
+
B(s)
E(s)
G(s)
C(s)
H(s)
由图有
C(s) = G(s)E(s)
路的权用它近旁标出的传输值表示。
23
3.信号流图的几个术语 节点及其类别 输入节点(源节点) 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它代表系统 的输入变量。如图中x1。 输出节点(汇节点、阱节点) 只有输入支路的节点,它代 表系统的输出变量。如图中x4。 混合节点 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如图 中x2、x3。 x2 a33 1 a12 a23 x3 a34 x1 x4 x2 a32 a14
R L
C
uc(t)
(2)取拉氏变换,考虑初始条件:i(0+),uc(0+)
U r ( s ) LsI ( s ) Li (0 ) RI ( s ) U c ( s ) I ( s ) CsU c ( s ) Cuc (0 )
(3)整理成因果关系
27
1 1 L I ( s) U r ( s) U c ( s) i (0 ) Ls R Ls R Ls R 1 1 U c (s) I ( s ) uc (0 ) Cs s
传输G。 a
x0
b i
Biblioteka Baidu
c
d
j
e
f
g
h x8
k m
解:信号流图的组成:4个单回环,一条前向通道
=1 (bi + dj + fk + bcdefgm) + (bidj + bifk + djfk) bidjfk P1 = abcdefgh 1 = 1 0 = 1
x8 P Δ1 abcdefgh G 1 x0 Δ Δ
7
(2)取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表示成方框形式 U 1 ( s ) I ( s ) R U 2 ( s ) 1 U 2 ( s ) Cs I ( s ) (3)将这些方框依次连接起来得图。
U1(s)
+

U2(s)
1 R
I(s)

I(s)
1 Cs
U2(s)
U1(s)
+
1.定义:信号流图是表示一组联立线性代数方程的图。 先看最简单的例子。有一线性系统,它由下述方程 式描述: x2 = a12 x1
式中, x1为输入信号(变量);x2为输出信号(变量);a12为
两信号之间的传输(增益)。即输出变量等于输入变量乘 上传输值。若从因果关系上来看,x1为“因”,x2为 “果”。这种因果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a12 x1 x2

U2(s)
1 R
I(s)
1 Cs
U2(s)
8
2.3.3动态结构图的基本连接方式 (1) 串联 前一个环节的输出是后一个环节的输入, 依次按顺序连接。
R(s) U(s) C(s) U(s) C(s) G2(s)
G1(s)
G2(s)
R(s) G1(s)G2(s)
C(s)
由图可知:
U(s)=G1(s)R(s)
24
通道及其类别 通道 从某一节点开始,沿着支路的箭头方向连续经 过一些支路而终止在另一节点的路径。用经过的支路传 输的乘积来表示。 开通道 如果通道从某一节点开始,终止在另一节点 上,而且通道中的每个节点只经过一次。如a12 a23 a34 。 闭通道(回环) 如果通道的终点就是起点的开通道。 如a23 a32 ,a33 (自回环) 。 a33 a12 a23 x3 a34 x1 x4 x2 a32
26
2.5.2 信号流图的绘制方法 1.直接法 例2-18 RLC电路如图2-28所示,试画出信号流图。
解:(1)列写原始方程
di( t ) u (t) ur ( t ) L Ri( t ) uc ( t ) r dt duc ( t ) i ( t ) C dt
H2
G3 1/G3
C
H1
17
方法2
R G1 H1 G2
H2 G3 C
1/G1
H2 G1
H1
18
R
G2
G3
C
例2-17 用结构图化简的方法求下图所示系统传递函数。
R G1 C
G2
G3
解:
R
G1 C G2
G3
19
G1 R G2
C
G3 G1 R 1/G2
G2
C
G3
20
2-5 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2.5.1 信号流图的基本概念
流图。
R(s) E1(s) G1(s) E2(s) G2(s) C(s)
H(s)
29
系统结构图
变量在信号线上
输入变量
信号流图


节点
输入节点
比较点和引出点
信号线和方框


混合节点
支路
30
2.5.3 梅逊增益公式 1.梅逊增益公式 输入输出节点间总传输的一般式为
G
P Δ
k 1 k
n
k
Δ
bc def
R3 R1 +
结构图的简化
对于复杂系统的结构图一般都有相互交叉的回环, 当需要确定系统的传函时,就要根据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先解除回环的交叉,然后按方框的连接形式等效,依次 16 化简。
例2-16 用结构图化简的方法求下图所示系统传递函数。
H2 R G1 G2
G3
C
H1
解:方法1
R G1 G2
(4)画出信号流图如图所示。
ic(0+) uc(0+) 1 s
1 Ls+R
Ur(s) I(s)
1 Ls+R
1 Cs
Uc(s)
1 Ls+R
28
2.翻译法
例2-19 画出下图所示系统的信号流图。
R(s)
+
E1(s)

G1(s)
E2(s)
C(s) G2(s)
H(s)
解:按照翻译法可直接作出系统结构图所对应的信号
2 . 分支点前移
R C G C R G G C
14
C
3 . 比较点后移
R + G C R G C + F
F
F
G
4 .比较点前移
R G C + F R + G C
F
1/G
F
15
5 .比较点互换或合并
R1 + + C R3 R1 C + R3 C R2 + R2
R2
信号流向的系统的方框图,称为系统的结构图。 例如讨论过的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用方框图 来描述其结构和作用原理,见图。
ur
+
e
uf
放大器
ua
电动机

测速机
2
把各元件的传递函数代入方框中去,并标明两端对
应的变量,就得到了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Ur(s)
+
E(s)

Uf (s)
Ka
Ua(s)
1/ ke TaTms2+Tms+1
C(s)=G2(s)U(s)
9
消去变量U(s) 得
C(s)= G1(s)G2(s)R(s) = G(s)R(s)
故环节串联后等效的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环节传递函 数的乘积。 (2) 并联。并联各环节有相同的输入量,而输出量等于 各环节输出量之代数和。
R(s) R(s)
G1(s)
C1(s)

+
C(s)
Δ 1 La Lb Lc Ld Le L f
a
式中G — 总传输 (增益);
n — 从源节点至汇节点前向通道总数;
Pk — 第K条前向通路的传输;
— 信号流图的特征式; k — 余因子式(把第K条前向通道除去后的特征式。)
31
例2-20 求图所示系统的信号流图输入x0至输出x8的总
(s)
Kf
3
2.结构图的基本组成
1)画图的4种基本元素如下:
信号传递线 是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传
递方向,传递线上标明被传递的信号。
r(t), R(s) r(t), R(s)
r(t), R(s)
分支点
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从同一位置引
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
4
相加点
对两个以上的信号进行代数运算,“ + ”号
B(s)
E(s)
G(s)
C(s)
G(s):前向通道传函
H(s):反馈通道传函
H(s)
H(s)=1 单位反馈系统
G(s)H(s):开环传函
R(s) G(s) 1 G(s)H(s)
13
C(s)
2.4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变换的原则:变换前后应保持信号等效。
1 . 分支点后移
R
G C R G
C
R
1/G
R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2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2-3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4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5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2-6系统的传递函数 学习指导与小结
1
2-3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3.1 结构图的定义及基本组成 1.结构图的定义
定义: 由具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环节组成的,并标明
R(s)
G2(s) C2(s)
由图有
C1(s) = G1(s)R(s) C2(s) = G2(s)R(s)
10
C(s) = C1(s) C2(s) 消去G1(s) 和G2(s),得 C(s) = [G1(s) G2(s)]R(s) = G(s)R(s)
故环节并联后等效的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环节传递函
a14
25
前向通道 从源节点到汇节点的开通道。 不接触回路 回路之间没有公共的节点和支路。 4.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 1)信号流图只能代表线性代数方程组。 2)节点标志系统的变量,表示所有流向该节点的信号 之和;而从该节点流向各支路的信号,均用该节点变量 表示。 3)信号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后一节点变量依赖 于前一节点变量,即只有“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 4)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 增益而变换为另一信号。 5)对于给定的系统,信号流图不唯一。
x3 a24
x5
22
2.信号流图的基本元素
(1) 节点:用来表示变量,用符号“ O ”表示,并在近
旁标出所代表的变量。
(2) 支路:连接两节点的定向线段,用符号“”
表示。 支路具有两个特征:
有向性 限定了信号传递方向。支路方向就是信号传
递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有权性 限定了输入与输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支
表示相加,可省略不写,“ ”号表示相减。
R(s)
+
R(s) U(s) U(s)
方框
表示对信号进行的数学运算。方框中写入元
部件的传递函数。
R(s) G(s) C(s)
C(s) = G(s)R(s)
5
2)结构图的基本作用: (a) 简单明了地表达了系统的组成和相互联系,可 以方便地评价每一个元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b) 信号的传递严格遵照单向性原则,对于输出对 输入的反作用,通过反馈支路单独表示。 (c) 对结构图进行一定的代数运算和等效变换,可 方便地求出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 2.3.2 结构图的绘制步骤 (1) 列写每个元件的原始方程,要考虑相互间负载效 应。 (2) 设初始条件为零,对这些方程进行拉氏变换,并 将每个变换后的方程,分别以一个方框的形式将因果 6
21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信号流图是如何构成的。 设有一系统,它由下列方程组描述:
x2 = a12 x1 + a32 x3 x3 = a23 x2 + a43 x4 x4 = a24 x2 + a34 x3 + a44 x4 x5 = a25 x2 + a45 x4
a32 x1 a12 x2 a23 a43 a34 a44 a45 x4 a25
关系表示出来,而且这些方框中的传递函数都应具有 典型环节的形式。 (3) 将这些方框单元按信号流向连接起来,就组成 完整的结构图。 例2-15 画出下图所示RC网络的结构图。
i u1 R C u2
解:(1) 列写各元件的原始方程式
u1 i R u2 1 u2 C idt
32
例2-21 试求信号流图中的传递函数C(s)/R(s) 。
G1
G2 1 1
G3 1
K C
R
1
解:
单回路: G1 ,G2 ,G3 ,G1G2 G2和G3 ,G1G2和G3
33
两两互不接触回路: G1和G2 , G1和G3 ,
G1 G1 R R 1 1
G2 G2
B(s) = H(s)C(s)
E(s) = R(s) B(s) 消去B(s) 和E(s),得
C(s) = G(s)[ R(s) H(s)C(s)]
12
C ( s) G( s) R( s ) 1 G ( s ) H ( s )
上式称为闭环传递函数,是反馈连接的等效传递函数。
R(s)
+
G3 G3
K K C C
1 1 1 1
1 1
三个互不接触回路:
G1 , G2和G3
前向通道:P1 = G1 G2G3 K
P2 = G2G3 K P3 = G3 K P4 = G2 (1)G3 K
1 = 1
2 = 1 + G1 3 = 1 + G2 4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