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是影响体内分布的 重要因素
药物和体内蛋白多通过H键和范德华力反 应生成药物-蛋白质复合物的过程称为药 物-蛋白结合 (drug-protein binding,dpb)
22
人体血浆中有6%~8%的蛋白质,共60 多种,其中与dpb(药物-蛋白结合)有 关的主要有三种
白蛋白:60% 结合α大1-多酸性数糖酸蛋性白-药AG物P 和
20
主要通过类脂质屏障和管壁膜孔
膜孔在转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水溶小 分子多由其通过
膜孔的大小数目及面积对膜通透性影响 重大
【例】肝窦
“窦”:管壁缺口→肝窦、孔径大通透性好,
药物容易进入肝脏;而脑部组织血管内壁致密
,间隙少,通透性差,水溶性药物及极性药物
很难进入;肠道和肾毛细血管壁允许低分子量
水溶性药物透过
E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F
18
注意: 当一种药物具有较大的分布容积时,此 药物排除就慢,比那些不能分不到深部 组织中的药物药效要强,毒性也越大。
19
血流量丰富的组织器官中药物的分布迅 速而且数量更多
【例】再分布现象 静脉注射麻醉药硫喷妥钠, 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 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 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量少 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致病 人迅速苏醒 A
2
第一节 概述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由 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 和细胞的转运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 血液 脏器、组织 疗效
靶器官、靶组织
毒副作用
3
药物分布的特点
分布是一个与吸收、代谢、排泄有关的 一个非均匀过程 分布与药物定时、定位、作用方式、作 用强度有关,从而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 安全性 分布过程可能较快,亦可能较慢 分布后小部分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发 挥作用
14
表观分布容积V与药物实际分布V'的关系
如果药物分布时不与血浆蛋白或组织结合,那么 它们将浓度均匀的分布于体液中,此时V=V' 不同药物V的下限0.041L/kg(相当于血浆容积), 而上限可超过20L/kg
15
(1)药物不与血浆蛋白、组织结合, V = 真实的分布容积
如:均匀分布特征药物:安替比林=36L
8
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
药物化学结构中,可能由于某些基团的不 同,影响药物的脂溶性、空间立体构型及 与受体的亲和力,最终使得跨膜转运、组 织分布、作用靶点发生明显的改变 【例】戊巴比妥与硫喷妥仅是2-C上 “=C=O”与“=C=S”差异,使硫喷妥对脂 肪组织亲合力大,易过血脑屏障,作用迅 速、短暂
4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
分布速度越快,起效越快;药物和作用 部位的亲和力越强,药效就越持久 只有游离药物才能向各组织器官分布
5
6
7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除了 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主要取决于组 织器官的血流速度和组织器官部位的血 管通透性 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滞留时间与药物和组 织的亲和力、肝脏代谢或肾脏、胆汁的 排泄有关 药物在靶细胞的有效浓度与受体的结合 有关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江苏大学药学院药剂系 戈延茹
1
第四章 药物分布
要求:
1.掌握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表观分布容积、蓄积的概念及重要意义。 3.熟悉淋巴系统的基本结构,药物从血液、组织 间隙等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及影响因素 4.了解脑内转运、胎盘物质交换、红细胞内分布 和脂肪组织内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5.了解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性及其影响 因素对新制剂设计的指导意义
12
四、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V):指在药物充分分布 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 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13
注意:
V是药动学上的一个重要参数,实质是体 内药量D与全血中药物浓度C的比例常数:
V = D(X)/C V不是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没有生理 学意义 其与药物在组织中分布密切相关,是评价 体内分布的重要指标 单位通常为L或L/kg
(2)药物 + 血浆蛋白结合 V 真实的分布容积
如:水溶性好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水杨酸,青霉 素等C血>C组,它们大部分药物存在于血浆中,因而V值 通常较小,大约为0.15~0.30L/Kg,伊文思蓝=2.5L
(3)药物 + 组织结合, V 真实的分布容积
如:脂溶性高的或组织亲合力强的药物:地高辛等,C血< C组,它们大部分将分布于组织中,因而V值较大(600L)
10
血流量低、蓄积慢 但移除也慢
药物或活性代谢物 大量的对乙酰氨基酚
毒性
11
一旦药物在脂肪组织中蓄积,移出的速度 也较慢 有些药物能通过与蛋白质或其他大分子物 质结合而在组织中蓄积
如地高辛可与心脏组织蛋白结合 心脏是血清的60倍 氯丙嗪能与皮肤和眼睛中的黑色素结合,服用药物后可 出现视网膜色素症 四环素可与钙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滞留在小儿新生成的 牙齿和骨骼中,从而导致新生儿骨骼生长抑制及牙齿变 色和畸形
16
五、研究体内分布的方法
静态方法 :给药后定期处死,取出待考 察脏器组织,测定分析 动态方法:给药后取血(血液测定)或 采用同位素跟踪标记法测定
17
第二节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血液循环对分布的影响
A
毛细血管壁以及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对分
布的影响
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C
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D
药物与组织亲合力的影响
9
三、药物分布与蓄积
药物分布至作用部位后,除了与靶组织特 异性结合,还能与一些药理作用无关的细 胞内高分子物质、细胞内颗粒、脂肪成分 等产生特异性结合,使之在局部滞留 蓄积(accumulation):当药物对某一组 织有特殊亲和性时,连续使用该药物,组 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这种 现象叫蓄积
部分手碱术性或肾药功物能(衰竭青A霉GP升素高类)※
血浆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碱性和中性药物(普萘洛尔)
脂蛋白:碱性和中性药物
23
结合蛋白与体内分布
dpb不能透过管壁向组织转运,只有游离 型可以转运 组织液中的总浓度与血管内游离型相似 总浓度不只与游离型药物浓度有关,亦 与药物和组织结合程度有关 dpb是可逆平衡,有饱合现象,游离型与 结合型药物保持动态平衡,因而从某种 意义上dpb是药物“贮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