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合集下载

220t锅炉萍乡无烟煤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220t锅炉萍乡无烟煤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220t锅炉萍乡无烟煤锅炉原理课程设计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水加热为蒸汽的设备,它的原理是利用燃烧燃料产生热量,通过加热换热面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变为蒸汽。

在此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以220t锅炉为例,介绍萍乡无烟煤锅炉的原理。

一、锅炉工作原理1.供热系统锅炉主要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通过烟管系统将烟气引导到烟囱排放,同时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为蒸汽。

蒸汽由主蒸汽管道输送到需要加热的设备或区域。

2.循环系统锅炉工作中,循环系统起到将热量传递给水的作用。

循环泵将水从锅炉下部引入锅炉底部的水壁,在水壁内部进行循环,接触到高温的烟气,水温升高,最终进入蒸汽分离器,将蒸汽分离出来。

3.燃烧装置锅炉采用无烟煤作为燃料,燃烧装置包括炉膛和燃烧器。

燃烧器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通过点火装置点火,使煤粉燃烧,产生高温烟气。

二、锅炉运行过程1.点火打开锅炉给水系统的阀门,启动给水泵,循环泵将水循环进入锅炉,预热系统开始工作,预热烟道和风道,使其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同时,启动引风机和鼓风机,使炉膛内形成一定的负压,煤粉和空气通过燃烧器混合,进入炉膛进行燃烧。

点火后,关闭点火装置,开启主燃烧器。

2.燃烧过程煤粉和空气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的烟气。

烟气通过炉膛和烟管,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为蒸汽。

在此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烟气经过布设在炉膛上方的空气预热器和布设在炉管上的过热器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3.蒸汽分离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蒸汽分离器,分离器中设置了水位控制装置,通过控制水位的高低来控制锅炉的工作状态。

蒸汽分离后,通过主蒸汽管道输送至需要加热的设备或区域,完成热能传递的过程。

4.停炉当停止燃烧时,先关闭主燃烧器,停止供热,待锅炉冷却至一定温度后,关闭引风机和鼓风机,停止风扇。

最后,停止给水泵和循环泵,完成锅炉的停炉过程。

以上就是220t锅炉萍乡无烟煤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

通过学习锅炉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确保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基本资料1.锅炉额定蒸发量:De=670t/h2.给水温度:tgs=250℃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14.0MPa5.制粉系统:风扇直吹式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7.排渣方式:固态8.环境温度:12℃9.过热蒸汽流程:10.再热蒸汽流程:汽轮机高压缸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汽轮机中压缸11.烟气流程:炉膛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二、煤质资料(设计煤种):元宝山褐煤碳C ar=39.3 % 氢H ar=2.7 % 氧O ar=11.2%氮N ar=0.6 % 硫S ar=0.9% 灰分A ar=21.3%水分M ar=24 % 挥发分V daf=37% 低位发热量Q ar,net,p=14580kJ/kgDT=1150℃ST=1300℃FT=1360℃三、锅炉概况本锅炉为Π型布置,自然循环煤粉锅炉。

锅炉燃用元宝山褐煤,采用中速磨磨煤,直吹送粉系统送粉,正四角布置直流燃烧器,按假想切圆组织燃烧。

锅炉构架全部为钢结构,除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用支撑方式外,锅炉本体全部悬吊在顶板上。

锅炉外部配有外护板。

锅炉采用单锅筒,集中下降管,自然循环系统。

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出口处布置屏式过热器,水平烟道内装设高温一级过热器,尾部竖井依次布置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水平烟道向室为膜式壁顶棚包墙管。

炉膛上部出口处,沿炉膛宽度方向布置8片前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1300mm,其后布置16片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为676mm,高温过热器布置在后屏过热器之后,位于折焰角的斜坡上。

再热器分为高、低温两组,分别位于水平烟道及尾部竖井。

全部受热面采用悬吊和支撑结合的方式。

竖烟井深度7600mm,其上部布置省煤器,尾部竖井后侧布置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的气温调节,主蒸汽采用一、二级喷水减温,再热蒸汽采用烟气挡板,作升温调节,此外,在高温再热器进口处设有事故喷水装置,作为不得已时的降温措施。

【暖通】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例)

【暖通】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例)

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Xxxxxxx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工艺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目录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二热负荷计算及锅炉机组的选择三水处理设备选择及计算四给水系统的选择与计算五水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六送引风系统设计七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八锅炉房的布置九设计总结十参考文献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一设计概况与原始条件1.设计概况:本设计为石家庄市某住宅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整个设计要求设备选型准确合理、工艺流程布置顺畅、经济技术合理、燃料消耗低、初投资小。

根据锅炉房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进行热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和工艺布置。

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重要实践,本课设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原始条件:1)热负荷要求:由参考资料[1],当室外设计温度为18℃时,石家庄市采暖设计热指标为q=35.70W/m2。

建筑面积19×104m22)煤质资料:煤质为河北峰峰WⅡ烟煤,煤质成分为:Car=75.60%,Har=1.08%,Sar=0.26%,Oar=1.54%,Nar=0.73%,Mar=3.60%,Aar=17.19%,Qnet,ar=26010kJ/kg,Vdaf=4.07%3)水质资料:K+=Na+=10.58mg/L,Cl-=382mg/L,Ca2+=39.19mg/L,Mg2+=21.23mg/L,F e2+=0.4mg/L,NH4+=1.2mg/L,SO42-=316mg/L,CO32-=20mg/L,HCO3-=194mg/L,溶解氧=3.7mg/L4)气象资料:庄市采暖期天数为112天,室外平均温度为-0.6℃,室内采暖设计温度为18℃,大气压力为101.32kPa。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附超临界锅炉设计实例word版本)

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附超临界锅炉设计实例word版本)

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计算的作用和分类设计工作是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重要工序,设计好坏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设计布置新锅炉的要求是:确定锅炉的型式,决定各个部件的构造尺寸,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节约金属、制造安装简便,并有高的锅炉效率,以节约燃料消耗。

因此,在设计锅炉之前,应根据所给定的锅炉容量,参数和燃料特性,有目的地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综合利用有关的理论以及制造、运行方面的实践知识,进行各种技术方案的运筹和比较,并进行各种精确的计算。

一般开始设计时,先选定锅炉的总布置,进行燃料消耗量的计算,然后再决定锅炉结构,进行炉膛传热计算,决定对流受热面的结构,进行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在以上的结构计算和传热计算中,须预先选定受热面的管径和壁厚,布置好水循环系统(汽包锅炉)或启动系统(超临界锅炉),以上计算(或称热力计算)结束以后,再根据它的计算结果,计算管壁温度和承压强度,并根据金属材料极限许用应力的等级,确定各受热面所应取用的合金材料,必要时可重新调整管径、壁厚,以便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使制造总费用达到最低。

对于自然循环汽包炉,需要进行水循环计算,校核水循环是否安全可靠,最后还要进行空气动力计算,核算烟、风道流动阻力是否合理,并依此选择锅炉的送、引风机。

在一切都正常合理时,即可根据以上的初步设计和计算,作进一步的设计。

本锅炉设计的任务是进行热力计算,因为整台锅炉的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中的一项最主要的计算。

热力计算的方法,按照已知的条件和计算目的来分,可以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

在设计新锅炉时的热力计算称为设计热力计算。

设计热力计算的任务是在给定的煤种、给定的给水温度前提下,确定保证达到额定蒸发量,选定的锅炉经济指标以及给定的蒸汽参数所必需的锅炉各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例如我们在例题中给出的2102t/h锅炉的热力计算就是一个设计热力计算的例子。

在进行设计热力计算之前要进行锅炉的整体布置。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榆林学院题目锅炉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 ( 系 ) 能源工程学院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胡广涛报告日期2015年06月 10日目录前言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5)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6)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8)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9)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3)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7)第八章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1)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5)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7)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0)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2)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6)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8)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1)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4)第十七章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5)第十八章锅炉整体热平衡校核 (52)第十九章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53)前言《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记录了锅炉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锅炉受热面,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及计算。

对流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锅炉受热面的布置原理和热力计算,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锅炉蒸汽参数的变化特性与调节空气动力计算等。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三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1.1 引言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

锅炉课程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结构类型、工作流程及其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1)描述锅炉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解释锅炉的工作原理和热传递过程。

(3)了解锅炉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4)掌握锅炉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锅炉系统的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2)具备锅炉设备的操作和调试能力。

(3)能够进行锅炉运行参数的监测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锅炉行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激发学生对锅炉技术研究和创新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锅炉的基本原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热传递过程以及锅炉的效率评价。

2.锅炉的结构类型:讲解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炉膛、锅炉本体、燃烧设备等,并介绍不同类型锅炉的特点和应用。

3.锅炉的运行管理:阐述锅炉的启动、停炉、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4.锅炉事故及预防:分析锅炉事故的原因,讲解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5.锅炉环保与节能:介绍锅炉环保技术和节能途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锅炉的运行管理和事故处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锅炉设备的实地操作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锅炉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锅炉专业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锅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内科大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科大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科大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电厂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二、锅炉设计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设计计算基本资参数⑴、锅炉蒸发量:Dec=61、11kg/s⑵、汽包压力:Pqb=11、02MPa ⑶、给水温度:tgs=216℃⑷、过热蒸汽温度:tgr=540℃⑸、过热蒸汽压力:Pgr=9、8MPa⑹、一次风温度:t1=186℃⑺、二次风温度:t2=186℃⑻、环境温度:tlk=20℃⑼、烟气出口温度:t=128、8℃五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1,锅炉整体的外型---选型布置选择型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的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

(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2,受热面的布置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本锅炉为高压参数,汽化吸热较少,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较多,为使炉膛出口烟温降到要求的值,保护水平烟道的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高、低温对流过热器外,炉膛内布置全辐射式的屏式过热器,前会隔墙省煤器采用光管式水冷壁结构;设置省煤器时,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采用双级空气预热器。

锅炉课程设计模板(最终版)

锅炉课程设计模板(最终版)

课程设计报告( 2011 – 2012 年度第 2 学期)名称:锅炉课程设计题目:WGZ670/140-Ⅱ型锅炉变工况热力计算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班级:实验动09学号:学生姓名:同组人员: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2年08月20日《锅炉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要求1.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4)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2.要求1)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3)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4)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5)提交的报告格式规范,有条理。

二、主要内容按照本组选定的工况参数(煤种、负荷、冷空气温度),结合《锅炉课程设计相关资料》中提供的结构等数据,完成WGZ670/140-2型锅炉的变工况热力计算。

四、设计成果要求学生须提交热力设计计算书,正文格式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图表、公式及其标注清楚,数据可靠。

五、考核方式提交报告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

学生姓名(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1.1目的 (1)1.2要求 (1)二、设计正文 (1)2.1设计任务书 (1)2.2燃烧产物计算 (2)2.3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5)2.4炉膛的热力计算(带前屏过热器) (6)2.5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 (9)2.6高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12)2.7后水冷壁前悬吊管的热力计算 (14)2.8高温再热器的热力计算结果 (15)2.9后水冷壁后悬吊管的热力计算 (17)2.10前包墙悬吊管的热力计算 (18)2.11主烟道上方气室的热力计算 (20)2.12低温再热器的热力计算 (21)2.13主烟道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21)2.14分隔墙的热力计算 (23)2.15低温过热器引出管的热力计算 (27)2.16旁路烟道上方气室的热力计算 (27)2.17低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30)2.18旁路烟道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30)2.19空气预热器的热力计算 (32)2.20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 (36)三、课程设计总结 (38)四、参考文献 (39)锅炉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1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徐州烟煤模板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徐州烟煤模板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徐州烟煤
新疆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13-14 年第1学期
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课程设计题目: 220t/h锅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
煤种徐州烟煤
起迄日期: 12月 23 日~ 1月3 日
课程设计地点:二教
指导教师:***
系主任: ***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2 月 2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绪论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经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 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 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 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 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 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 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 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 a=1) 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锅炉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锅炉原理是热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热力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锅炉原理的深入学习和探究,加深学生对锅炉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 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学生应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锅炉、台车、点火器等。

本次课程设计以小型燃气锅炉为实验对象,通过对锅炉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掌握锅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将学习锅炉原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锅炉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等。

这部分设计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前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内容包括锅炉的点火、加热、调节、停炉等操作。

学生需要安装调试锅炉并进行实际操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实验操作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注意操作规范。

4. 实验数据处理本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在锅炉调试和使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5.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实验过程、数据处理及分析、问题探讨等。

三、实施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学生需完成课前预习,助教老师进行教学讲解,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

四、教学效果及评价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等环节,旨在实现对锅炉原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实践,提升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和掌握了锅炉原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也对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条件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锅炉课程设计(范例)

锅炉课程设计(范例)

《电厂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目录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计算的作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锅炉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设计计算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辅助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炉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屏式受热面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烟道对流受热面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锅炉的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符号与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符号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 课程设计例题——2102t/h超临界煤粉锅炉热力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热力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结构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 锅炉设计说明书示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一、课题2012 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的设计布置与计算二、目的和任务目的:1)运用原理课所学知识, 并加以巩固充实和提高;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3)培养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4)培养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5)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厂锅炉原理题目名称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学生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XX热电1班学号*********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刘湘云2016 年 7 月 1 日目录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的初始数据 (6)1.1 设计任务 (6)1.2 煤的成分 (6)1.3 过量空气系数和漏风系数 (6)二、辅助计算 (8)2.1 燃烧计算表 (8)2.2 烟气特性 (9)2.3 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的计算) (10)2.4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 (11)2.5 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 (12)2.6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看空预器的计算) (12)2.7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3)三、炉膛热力计算 (14)3.1 炉膛校核热力计算的步骤 (14)3.2 炉膛几何特征的计算 (15)3.3 炉膛热力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24)3.3.1炉膛校核热力计算 (25)3.3.2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系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 (19)3.4水系统及水冷壁结构设计 (19)3.5燃烧器结构设计 (19)四、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 (30)4.1 屏的结构数据计算 (30)4.2 屏的热力计算 (29)4.3 凝渣管(或悬吊管) (29)五、锅炉设计图纸 (34)六、设计总结与感想 (36)参考文献 (39)广东工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300t/h燃煤锅炉整体设计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专业班级12热电工程2班姓名翁源远吴明煜徐敏健学号3113007121 3113007122 3113007123一、课程设计设计内容1.熟悉煤粉炉的工作原理。

2.根据煤粉炉整体设计的要求,进行煤粉炉炉膛水冷壁热力计算。

3.进行煤粉炉尾部换热器热力计算。

4.根据煤粉炉的热力计算,设计煤粉炉结构形式。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的—————————————————2 设计题目—————————————————2 设计资料—————————————————21.热负荷及其参数———————————————22.燃气资料——————————————————23.水质资料——————————————————24.气象资料——————————————————2 设计内容—————————————————21.热负荷计算———————————————————22.锅炉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和确定——————————33.锅炉水处理系统—————————————————34.燃气管道系统的计算———————————————55.锅炉房送风及排烟系统——————————————56.锅炉房主要设备表————————————————8参考文献—————————————————9一、设计目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题目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三、设计资料1.热负荷及其介质参数供暖热负荷:7500KW 供暖温度:95/70℃系统工作压力:1.0Mpa2.燃气资料天然气成分CH4C2H6C3H6C4H10H2CO2N2体积百分数% 92.02 1.71 0.483 0.0586 1.759 3.79 0.18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 =34748.9KJ/Nm³;ρ=0.7Kg/m³3.水质资料原水质资料如下:总硬度:5.3mmol/L;碳酸盐硬度:5.5mmol/L;非碳酸盐硬度:0.3mmol/L总碱度:2.1mmol/L;溶解氧:5.8mg/L;PH值:7.0;含盐量:259mg/L4.气象资料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5℃;供暖室外平均温度:t pj=1.1℃;供暖天数:120天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9m/s;主导风向:东北风;大气压力:97.86KPa.四、设计内容1.热负荷计算(1) 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K0K1Q0 KWK0——热水管网的热损失系数,取1.1K1——供暖热负荷同期使用系数,取1Q0——供暖最大热负荷,KW。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锅炉结构设计简述.. (2)1.1 方案设计 (2)1.2 设计锅炉结构及特性 (3)1.3 锅炉各部分结构特点 (4)2 热力计算 (7)2.1 锅炉规范、辅助计算及热平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辅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各部分热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炉膛热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燃尽室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 (21)2.2.3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 (24)2.2.4 锅炉管束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 (25)2.2.5 省煤器的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 (27)2.2.6 空气预热器结构设计和热力计算 (28)3 热力计算汇总 (33)4 设计感想和体会 (33)前言随着生产的发展,锅炉在工业生产和火力发电厂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也更为重要,机器运行参数也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厂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大,蒸汽参数也越来越高。

锅炉是火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尤其随着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兴起,锅炉要求容量更大,蒸汽参数、品质更高,其工业化、自动化水平更优先。

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明确指出:要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

另外在各工、企业的动力设备中,锅炉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锅炉生产的蒸汽供工业用,还可以供取暖使用。

还有用于生活热水供应、洗浴和采暖的所谓的生活锅炉。

因此在普通生活中锅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本次的设计方案完成SHL10-1.27-AII型锅炉的设计。

锅炉的燃烧设备采用机械化的链条炉排,采用分段送风,出灰有灰渣井。

2-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22年

2-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22年

《电厂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系统的总结、巩固并加深《电厂锅炉原理》课程中已学的理论知识,掌握锅炉机组热力计算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2.通过设计对整个锅炉的结构作进一步了解。

3.通过热力计算对炉内传热有进一步的了解。

4.要求:严肃认真,计算准确,书写规范,分析合理,结论正确。

二、设计题目国产1000t/h电厂锅炉热平衡及炉膛热力计算三、原始资料1.锅炉主要技术数据2.锅炉结构简介该锅炉为亚临界压力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炉膛出口的前墙和两侧墙布置有壁式再热器,炉膛上部设有大屏和后屏过热器。

沿着烟气的流向依次布置中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尾部并列布置两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制粉系统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形式。

直流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可上、下摆动25°,正常运行下摆10°。

冷空气温度为20°C,排烟温度159℃。

四、课程设计任务锅炉热力计算时,炉膛传热计算是在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之后进行的。

通ϑ''。

计算得出的炉常都采用校核计算方法,即根据已知的炉膛结构来计算炉膛出口烟气温度l膛出口烟气温度值应能保证炉膛出口受热面的安全运行,即出口烟温不能超过防止炉膛出口受热面结渣的要求,同时也应兼顾锅炉受热面的辐射和对流传热最佳比值的要求。

如果计算所得出口烟温l ϑ''值超出防止结渣允的范围,则应修改炉膛结构及其受热面布置,重新进行计算,直至炉膛出口烟温计算值符合要求为止。

但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校核几种煤种是否适合本锅炉,通过此次设计对炉膛结构和炉内传热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五、 炉膛传热校核计算步骤炉膛传热较核计算的步骤如下:(1) 根据已知的炉膛结构图,确定炉膛有效容积的边界,计算炉膛各面墙的面积i A ,炉膛总面积l A 、炉膛容积l V 。

根据水冷壁的结构特性,计算炉膛有效辐射受热面积、炉膛平均热有效系数pj ψ及炉内有效辐射层厚度s ;(2) 确定燃烧器的相对布置高度r x 及考虑炉内火焰最高温度区相对位置的参数M ; (3) 根据热空气温度rk t 、冷空气温度lk t 、过量空气系数l a ''和漏风系数l a ∆、zf a ∆等计算空气带入炉内的热量k Q 。

重庆大学2015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重庆大学2015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设计题目:410t/h中间再热电站锅炉设计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姓名安维星学号20045208指导教师徐启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二零一五年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本页为任务书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目录400t/h中间再热电站锅炉设计说明书 (1)1 设计锅炉概况 (1)1.1 设计参数及煤种 (1)1.2 锅炉总体概况 (2)1.3 锅炉整体布置 (2)1.4 受热面的布置 (3)1.5 设计锅炉性能 (4)2 设计锅炉各结构与系统简介 (4)2.1 炉膛 (4)2.2 燃烧器 (5)2.3 过热器与再热器 (6)2.4 省煤器 (9)2.5 空气预热器 (9)2.6 锅炉构架及平台布置 (11)2.7 锅炉炉墙和炉墙密封 (11)2.8 水冷系统 (12)2.9 汽水系统流程 (12)2.10 烟风系统 (13)2.11 吹灰系统 (13)2.12 制粉系统 (13)2.13 再热器的旁路保护系统 (14)2.14 运行工况和汽温调节 (15)400t/h中间再热电站锅炉设计计算说明书 (16)1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16)1.1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100%的校核 (16)1.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16)1.3 煤种判别 (17)2 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18)2.1 燃烧产物的计算 (18)2.2 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22)3 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23)3.1 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 (23)3.2 燃烧器的设计 (25)3.3 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27)3.4 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30)4 后屏过热器的设计与热力计算 (35)4.1 后屏过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35)4.2 后屏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37)5 对流过热器的设计与热力计算 (41)热能与动力工程3班 20045208 安维星5.1 对流过热器的结构设计 (41)5.2 对流过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43)5.3 对流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44)6 高温再热器的设计与热力计算 (47)6.1 高温再热器的结构设计 (47)6.2 高温再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50)6.3 高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50)7 转弯烟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的热力计算 (53)7.1 转弯烟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的结构尺寸计算 (53)7.2 转弯烟室及低温再热器引出管的热力计算 (55)8 低温再热器的设计与热力计算 (61)8.1低温再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61)8.2 低温再热器的热力计算 (62)9 省煤器的结构设计与热力计算 (65)9.1 省煤器的结构设计 (65)9.2 省煤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67)9.3 省煤器的热力计算 (68)10 空气预热器的结构设计与热力计算 (70)10.1 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尺寸 (70)10.2 空气预热器的热力计算 (71)11 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与计算结果汇总 (74)11.1 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 (74)11.2 减温水量校核 (75)11.3 排烟温度校核 (76)11.4 热空气温度校核 (76)11.5 热平衡计算误差校核 (76)11.6 热力计算汇总表 (77)《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与感想 (79)参考文献 (80)2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锅炉原理课程设计第1页 共95页400t/h 中间再热电站锅炉设计说明书1 设计锅炉概况1.1 设计参数及煤种锅炉主要设计参数为:1)、锅炉蒸发量 1D 420/th 2)、再热蒸汽流量 2D 350/th 3)、给水温度 gs t 235C ︒4)、给水压力 gs P 15.6M p a5)、过热蒸汽温度 1t 540C ︒6)、过热蒸汽压力 1p 13.7M p a7)、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2t 330C ︒8)、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2p 2.5M p a9)、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2t 540C ︒10)、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2p 2.3M p a11)、环境温度 o t 20C ︒12)、制粉系统: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钢球筒式磨煤机13)、汽包工作压力 15.2M p a14)、排烟温度 py ϑ:135C ︒15)、冷空气温度rk t :20C ︒设计煤种特性如下:1)、煤的应用基(即收到基)成分(%):50.74y C =, 4.54y O =,0.45y S =, 2.9y H =,0.85y N =,7.74y W =,32.78y A = 2)、煤的可燃基(即干燥无灰基)挥发份:23.2%r V =热能与动力工程3班 20045208 安维星23)、煤的低位发热量:19190/y dw Q kj kg =4)、灰熔点:1t 、2t 、31500t C >︒1.2 锅炉总体概况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呈∏型布置,适应露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3)二、锅炉设计计算主要内容 (3)三、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3)四、热力设计计算基本资参数 (3)五、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型布置 (3)1、锅炉整体的外型---选2、受热面的布置 (4)3、汽水系统 (4)六、燃料特性1、燃料特性及名称 (4)2、燃料燃烧计算 (4)3、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 (5)七、辅助计算1、烟气特性表 (6)2、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高过的计算 (6)3、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 (7)4、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 (7)5、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空预器的计算 (8)6、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9)八、炉膛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1、炉膛结构尺寸设计 (9)2、水冷壁设计 (10)3、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 (11)4、炉膛校核热力计算 (11)5、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 (13)九、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1、对流受热面计算步骤 (14)2、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 (14)3、凝渣管(或悬吊管) (18)4、高温过热器的设计及热力计算 (19)5、低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24)6、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26)(1)、高温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26)(2)、高温空气预热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29)(3)、低温省煤器的设计及热力计算 (33)(4)、低温空气预热器的设计及热力计算 (35)十、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查1、尾部受热面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37)2、整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37)3、排烟温度校核 (38)4、热空气温度校核 (38)参考书目 (39)心得与体会 (40)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220t/h超高压燃煤锅炉课程设计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电厂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二、锅炉设计计算主要内容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设计热力计算过程顺序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设计计算基本资料⑴、锅炉蒸发量: De=220t/h⑵、给水温度: tgs=215℃⑶、过热蒸汽温度: tgr=540℃⑷、过热蒸汽压力: Pgr=9.8MPa⑸、制粉系统:中间储藏室(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烟煤、褐煤为乏气送粉;贫煤无烟煤为热风送粉)⑹、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⑺、排渣方式:固态⑻、环境温度: tlk=20℃五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1.锅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选择π型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的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

(2)对流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2.受热面的布置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本锅炉为高压参数,汽化吸热较少,加热吸热和过热吸热较多,为使炉膛出口烟温降到要求的值,保护水平烟道的对流受热面,除在水平烟道内布置高、低温对流过热器外,炉膛内布置全辐射式的屏式过热器,前会隔墙省煤器采用光管式水冷壁结构;设置省煤器时,根据锅炉的参数,省煤器出口工质状态选用非沸腾式,采用双级空气预热器。

3.汽水系统按高压煤粉锅炉热力系统的设计要求,该锅炉的汽水系统的流程设计如下;(1)过热蒸汽系统的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3)水系统的流程给水----低温省煤器-----高温省煤器-----后墙引出管------汽包------下降管----水冷壁下联箱-----水冷壁------水冷壁上联箱---汽包六、燃料特性:1. 燃料特性及名称a、燃料名称:大同烟煤b、煤的收到基成分(%): C ar=70.8; O ar=7.1; S ar=2.2; A ar=11.7; H ar=4.5; N ar=0.7; M ar=3;c、煤的空气干燥基水分:M ad=24.7%d、煤的收到基成分低位发热量:27800 KJ/kge、可磨性系数: 1.05f、灰熔点:变形温度1350℃2.燃料燃烧计算1)燃烧计算:需计算出理论空气量、理论氮容积、RO2容积、理论干烟气容积、理论水蒸汽容积等。

计算结果见表表1 燃烧计算表3.漏风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表2七、辅助计算:需要计算出各受热面的烟道平均过量空气系数。

干烟气容积、水蒸汽容积,烟气总容积、RO2容积份额、三原子气体和水蒸汽容积总份额、容积飞灰浓度、烟气质量、质量飞灰浓度等。

具体计算见表3 烟气特性表3)烟气焓、空气焓、蒸汽焓的计算: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等所在烟气区域的烟气在不同温度下的焓,并列成表格作为温焓表。

具体见表4、5、6、7.对在锅炉受热面的各个部位的蒸汽或者空气的焓值进行计算,列成表格,作为温焓表。

具体见表表4 烟气焓温表——用于炉膛、屏、高过的计算表5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的计算表6 烟气焓温表——用于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的计算表7 烟气焓温表—用于低温空预器的计算4)1、计算锅炉输入热量,包括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燃料物理显热、外来热源加热空气时带入的热量。

2、各项热损失,包括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和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锅炉散热损失q5,灰渣热物理损失q6,排烟热损失q2。

具体数据见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见表8.表8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的计算八、炉膛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1.炉膛结构尺寸设计表#1 炉膛的结构数据2.水冷壁设计水冷壁采用涂铬矿的水冷壁,管节距S=64mm,管子具有挂炉墙管子中心和炉墙e=0,每面墙宽6533mm,侧墙布置98根,前后墙布置108根,后墙水冷壁管子有折焰角处有叉管,直叉管垂直向上连接联箱,可以承受后墙管子和炉墙的重量。

3.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采用角置直流式煤粉燃烧器,分布于炉膛四角。

燃烧器的中心距冷灰斗为2m,每组燃烧器有两个一次风口,5 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九、对流受热面的热力计算1.对流受热面计算步骤:(1)、假设受热面出口烟气温度,查取相应焓值。

(2)、根据出口烟焓,通过Q d=φ(I’-I’’+△aI o LF)计算对流传热量。

(3)、依据烟气侧放热量等于工质侧吸热量原理,求取工质出口焓和相应温度。

(4)、计算平均对流传热温差。

(5)、计算烟气侧对流放热系数及管壁污染系数。

(6)、计算工质侧对流放热系数。

(7)、计算管壁污染层温度。

(8)、计算烟气黑度,及确定烟气侧辐射放热系数。

(9)、计算对流放热系数K。

(10)、计算对流传热量。

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值应在允许范围之内。

否则重新假设受热面出口烟温,重复上述计算。

2.屏式过热器热力计算:屏式过热器在热力计算方面具有以下特点:(1)在换热方式上,既受烟气冲刷,又吸收炉膛及屏间高温烟气的热辐射;(2)屏式过热器属于中间过热器,其进出口处的工质参数在进行屏的计算时往往是未知数;(3)屏与屏之间横向节距大,烟气流速低,且冲刷不完善。

所以某些交换参数不同于一般对流受热面。

屏的具体热力计算见表#5表#4 屏的结构数据计算表2、屏的热力计算表#5 屏的热力计算3.凝渣管(或悬吊管)计算主要特点为:(1)和后屏过热器类似,也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

当管排少于5排时,将有部分炉膛辐射热落在其后的受热面上。

(2)凝渣管区域都布有其他附加受热面。

(3)凝渣管内为汽水混合物,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换热,工质温度始终为饱和温度,不可求解工质侧热平衡式。

(4)凝渣管总吸热量包含对流吸热量和辐射吸热量。

凝渣管结构及计算见表。

凝渣管结构及计算高温过热器分冷段和热段两部分。

蒸汽从屏出来后,先进入高温对流过热器冷段,经过二次喷水减温后进入高温对流过热器热段。

冷段在烟道两侧为逆流,热段在中间为顺流。

根据高温过热器结构尺寸对高温过热器进行热力计算,具体见表4-5表#7 高温过热器的结构尺寸表#8 高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低温过热器的顶棚管在其上面,与低温过热器平行受热,与低温过热器相比面积很小,所以把顶棚管和低温过热器的面积相加,当作低温过热器的受热面积。

此时,低温过热器的蒸汽进口是顶棚管的入口。

具体热力计算见表4-7。

表#9 低温过热器的结构表#10 低温过热器的热力计算6.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为双级布置,然烟气流的布置顺序为;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传热计算顺序同布置顺序。

省煤器布置两级受热面,采用水平蛇形管束受热面。

采用单面进水的方式,考虑到煤中的灰分,采用防磨措施。

在管组烟气入口处的第一、第二排管、管子弯头部分及靠前、后墙的两排管子都装防磨盖板。

低温省煤器的受热面尺寸比高温省煤器大,这是为了使高温空气预热器有足够的传热温差。

由于低温省煤器的受热面大,为了检修方便,在受热面中间留有0.6m的空间,相当于有两个管组,在每个管组烟气入口处都装有防磨盖板。

表#11 高温省煤器结构尺寸计算表4—9高温省煤器的热力计算表#12 高温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尺寸表#14 低温省煤器的结构尺寸表#15 低温省煤器热力计算表#16 低温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尺寸表#17 低温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十、锅炉热力计算误差检查一锅炉机组各受热面计算完成,依据最终计算的排烟温度值取校准锅炉排烟热损失、锅炉机组热效率以及锅炉计算燃料消耗量。

同时,以高温空气预热器出口风温,校准炉膛辐射吸热量。

具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见表5-1、表5-2表*1尾部受热面热力计算误差检查表*2整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二、排烟温度校核由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知排烟温度为154.38℃,与排烟温度假定值145℃相差,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