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使用天平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和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会利用测多求少法,测量轻小物体的质量。
3.学会测量液体的质量,能分析测量步骤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教师导学案个性调整
导入:板书测量物体的质量,今天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些物体的质量,同学们说说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天平,现在我们每组有一架天平,我们一起来观
察它构造和铭牌。
观察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主要构造,看一看天平的铭牌,知道这架天平
的最大测量值为多少,标尺上的分度值为多少,填在书本上。
让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来介绍天平的构造,天平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演示调
节天平平衡,测量烧杯的质量,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指出测量
中的错误。
活动一: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展示烧杯,和烧杯中的水,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烧杯中的水的质量。学生讨
论,回答
主要步骤有,测量烧杯的质量
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计算出烧杯中水的质量
想一想,按照怎样的顺序操作,才能始测量更加准确。
小组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强调测量注意点,水不能太多,测量步骤和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小组测量完成,学生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
有没有小组不是按照这个顺序操作的,让其他组说说他们的测量步骤和结果。
小组之间评价各种实验方案的有点和不足。
活动二:测轻小物体的质量
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每组发一枚大头针,让学生测量大头针的质量。学
生测量,发现很难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类比我们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方法,现在老师这里有很多枚同样的大头针,
你能不能想出方法,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方法。
测10枚,2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除以10或者20。得到一枚大头针的质
量。
现在我们就利用这个方法来测量轻小物体的质量,第一大组测量一张纸的质
量,第二、三大组测量大头针的质量。强调测量的注意事项,实验数据要记录到
书上的表格中,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测量结果的表格,请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测量的,测量时的注意点
有哪些?
老师总结:当测量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测量多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然
后再计算一个物体的质量。就叫做测度求少。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测少求多,老师
这里有一大盒大头针,不知道多少根,除了机械的一根一根的数,你还有什么方
法快速的测出大头针的数量。小组讨论回答。
说说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要求掌握的实验方法。
【巩固反馈】
1.如下两项实验:①刻度尺测细钢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
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总长度再除以50;②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
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上述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这两项
实验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厂里生产的薄铁皮是卷成圆筒形的,为了计算铁皮的总长度,先剪下
长为l的一段铁皮,称得它的质量为m,再称得整筒铁皮的总质量为M,那么铁
皮的总长度L应为()
A. M/m B.M/(ml) C.Ml/m D.Ml/m
3.测盐水的质量,小明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旋动天平横梁右端螺母,使指针正对分度盘中央;
C、把盐水装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
平平衡,读出质量数m;
D、取下砝码放入砝码盆内,整理好仪器;
E、把空烧杯放右盘,在左盘先加小砝码再加大砝码使天平平衡,读出质量
数m.
试分析:(1)哪些步骤错误,错在哪?(2)漏的重要步骤是什么?(3)
改正、补漏后合理的操作顺序是什么?
教学反思:
1、每一小组的课桌上放一台托盘天平,先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并讨论学习托盘天平的结构;
2、学生分组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3、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师引导点拨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总结使用技巧;
5、课堂基础习题过关检查。我改变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师点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把学习主动权、思考权、发现问题权还给学生,师起到引导和点拨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用这种设计进行了两个班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边玩边学,兴趣很高,课堂学习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