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近年来,乡村旅游兴起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旅游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

本文将以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

一、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一)国外乡村旅游的现状西方发达国家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其乡村旅游产业链完善,主要包括农庄度假、农家民宿、农田观光等多个环节。

例如,欧洲的乡村旅游以农庄度假为主,游客可以在农庄中体验传统农业文化,享受自然环境和农田美景;澳大利亚的乡村旅游则以农家民宿为主,游客住在农户家中,亲近自然与民风民俗,感受乡村生活的真实性。

(二)中国乡村旅游的现状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不少地方针对乡村旅游进行了规划,并投入大量资源改造农村环境,提升服务品质。

乡村旅游目前主要表现为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民宿和农田游览。

例如,桂林阳朔的乡村旅游景区集山水田园、民族风情于一体,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浙江乌镇的乡村民宿则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水乡风情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一)亮点与成就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一些独特的机遇,包括庞大的市场需求、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近年来,一些乡村景区、民宿等乡村旅游元素深受游客欢迎,旅游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

此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投资扶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问题与挑战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还需提高。

其次,乡村旅游产品和体验缺乏差异化,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游客需求。

此外,乡村旅游在推广和宣传方面仍存在不足,导致知名度不高,吸引力较弱。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多元化产品和体验未来,我国乡村旅游要摆脱同质化陷阱,提供更多多元化的产品和体验。

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开发乡村音乐节、农耕体验、美食文化等特色项目,提升游客游览的吸引力。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中,探讨其经验和启示。

一、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实践1.农家乐农家乐是国内乡村旅游的一个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

其特点是利用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提供农村生活体验和休闲度假服务。

农家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农庄式的农家乐,以农庄为基础设施,提供农业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服务;另一种是农户式的农家乐,由农户家庭提供住宿、餐饮等服务,强调亲情、友情与人情。

2.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一种集旅游、文化、农业、商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项目。

其特点是用农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具有园林特色的休闲度假场所,强调农业、乡村文化和自然生态的特色。

3.乡村体验乡村体验是一种以旅游为手段,以农村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

乡村体验是一种以参与为主的旅游活动,游客可以在农村体验农业生产、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等内容,感受乡村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1.农场旅游农场旅游是一种以游客参观农场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这种旅游形式已经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常配合着自然、食品、动物观赏、户外活动等多种旅游元素,提供给游客一种深入了解乡村生活、体验乡村文化的机会。

2.马术度假村马术度假村是一种以马术运动和农村生活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度假项目。

这种度假村通常坐落在乡村地区,为游客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骑马旅行等服务,使游客沉浸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之中。

3.自然生态旅游自然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自然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旅游项目。

这种旅游形式常常涉及到森林、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在这些景观中进行徒步旅行、骑马旅行、野外露营、钓鱼等活动,体验自然生态的美妙和神奇。

三、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经验和启示1.开发旅游特色,注重产品区分乡村旅游要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提供风景、住宿、餐饮等服务,还要注重创新和区分,根据游客特点设计独特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体验。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xxxx学年论文题目: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学号:xxxxxxx姓名:x x x指导老师:x x x完成日期:20xx年x月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发展乡村旅游被视为拉动乡村经济、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接着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问题 ,并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

最后 ,文章展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业态;农家乐;乡村旅游;趋势一、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乡村旅游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旅游界的重视 ,对乡村旅游理论的研究也慢慢活跃起来。

(一)、乡村旅游的分类当前 ,有关乡村旅游的概念已不下 10 个 ,它们都认为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开发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的专项旅游产品。

笔者认为 ,要从整体上对乡村旅游下准确的定义 ,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把握“乡村”这一关键词。

乡村是非农业人口不超过 30 %的地区。

乡村作为一个地理单元 ,它包括农区、林区、牧区和渔区 ,它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 ,大体上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自然、文化遗产类 ,指乡村地域上各种自然赋存的景观和历史遗留的人类活动遗迹、遗址等 ,比如乡村的山水田园、花草树木、古建筑、民风民俗等;第二 ,建设成就类 ,指现代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比如乡镇企业的厂房和产品、乡村选举制度、生活设施等;第三 ,娱乐类 ,指为乡村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服务的各种资源 ,比如乡村戏曲、武术、杂技及各种人造娱乐设施等;第四 ,意象类 ,指乡村的景观和文化给人留下的感觉形象 ,比如乡村的居住方式、耕作方式等;第五 ,商业类 ,指能为乡村居民带来商业利益的各种实物资源 ,比如各种农产品、土特产及纪念品等。

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

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

!!!!!!!!!!!!!!!!!!!!!!!!!!!!!!!!!!!!!!!!
结、 贫瘠, 严重损伤了黑土的生产能力。 2 黑土生态系统修复 脆弱生态系统修复,主要是对流域的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 整治的平面布局, 确定生物种群与环境的优化组合, 遵循以下 3 个原则。 顶级群落原则。仿照顶级群落的生物特性装配人工物种群, 最大限度地抗御气候条件的恶变,求得稳定性等于自然生态系 统, 而效益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地貌格局原则。同一地貌格局有其特定的生物群体与其相 匹配。 即所谓的地理生物群落型。 一般来说不应突破地貌格局越 区利用。否则不仅难以获得高而稳定的生产力, 还会遭到严重的 生态性不良后果。 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充分利用生态位的原则。即在同一水土 资源上实行生物种群的层次组合,实现多层次利用和多层固定 太阳光能, 以储存更多的生物潜能。根据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原 则, 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 以资源永续利用为基础, 遵照地貌类 型生态分异, 生物种群必须与地貌格局相一致, 将黑土脆弱区分 为 3 个生态系统。 ①陡坡林地生态系统。 分布在缓岗地与宽谷滩 地之间, 系爪子岗地形, 包括中度、 重度、 极强度及侵蚀沟等 4 种 类型。该系统核心问题是山于陡坡开荒所造成 的水土流失十分 严重, 沟壑纵横, 土地破碎, 是小流域综合整治的中心地区, 是立 体开发的最高层次, 主要采用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 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 建立以林、 草、 田、 果、 畜、 药为主要内 容的复式结构系统, 发展多种经营。林种以水土保持为直接目的 用材林为主, 适当发展经济林。其中用材林的种群结构是针阔混 交, 乔灌结合; 经济林的种群结构是果杂药立体栽培, 林间保留一 部分农田; 养殖业以养牛羊为主, 与种草、 种树、 种田有机结合。 ② 宽谷滩地生态系统。分布在流域内的低湿地段, 由开阔的河谷及 河滩地构成, 该系统建立稻、 鱼、 草、 禽、 薪炭林相结合的复式结 构, 根据水资源状况, 建立若干个鱼塘, 发展水田, 改良草场, 养牛 养鹅, 并保留一部分柳条通。 ③旱地农田生态系统。 分布在岗上 3 度以内, 多数为中低产田, 必须通过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加以改 造, 并通过不断培肥逐渐提高土壤肥力, 以此来达到高产、 稳产。

中日两国农村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农村地区旅游开发模式比较研究

1 . “ 菅 平方式 ”
不 乏成 功的典 型案 例 , 但 是 就其 实 施 和 推 广过 程 及 其效 果 而言也 并非 十全十 美 , 同样 存在 一些 问题 。 在 推动农 村建设 、 推 进农业 现代 化方 面 , 日本 政
府 曾经倡 导开 展与推 广 “ 一村 一 品 ” 活动 , 并 取 得 了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6—1 0
通过兴修道路和旅游设施等方式逐步“ 返利 ” 。至
于别 墅地 以及被 “ 返还 ” 的旅游 设施 , 则 以 当地 人 为
主, 对它们 进行 经营 、 管理 和运 营。
2 . “ 麻 绩方 式”
与“ 菅 平方 式 ” 不 同 的是 , 当地 不 是无 偿 地将 土
不 少成 功 的经 验 。 当前 , 我 国 也在 积 极 推 动农 业转
型和新型城镇 化建设 。就我 国旅游 资源的分布而
言, 主要 集 中在 农村 地 区 , 因此有 必要 将农 村地 区具 有 旅游 开发价值 的 自然 生 态 、 民俗 、 文化 、 地 方 特 产 与工艺 等各种 资 源深入地 挖掘 出来 并有机 地加 以整 合, 使 之变成 符合 社会需 求 的各 种休 闲旅游 产 品 , 从
陈 友 华
( 南昌大学 经济与 管理 学院 旅游管理 系, 江西 南昌 3 3 0 0 3 1 )

要: 随 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以及城 乡差别的进 一步 扩大, 日本 政府 开始关注和 着力农村地 区旅 游 资源
的开发 问题 , 由此摸 索出独具特 色的开发模 式, 如“ 菅平方式” “ 麻 绩方式” “ 浪合村方式…‘ 黑姬 方式” 和“ 第三部 门 方式” ; 在我 国, 同样形成 了很 有特 色的旅 游开发模式 , 如“ 栾川模 式…‘ 婺源模式” “ 宁波模 式” “ 贵州模式” 以及“ 梦 泉( 村) 模 式” “ 潘垫 ( 村) 模 式” 等。从 中可以看到 两国的模式各有特 色, 最大区别则在 于土地利用问题和政府 干预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深入探讨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将对中外乡村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接着分析中外乡村旅游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市场运营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启示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对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指导。

二、中外乡村旅游现状分析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然而,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经济发展阶段、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中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通常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乡村传统为特色,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同时,这些国家的政府也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这些地区的乡村旅游还注重与当地社区的融合,通过让游客参与农业活动、体验乡村生活等方式,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相比之下,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阶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我国乡村旅游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地方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难以吸引游客。

另一方面,我国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存在交通不便、住宿条件差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面临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因此,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来看,我国的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并 对 参 与 乡村旅 游 的 农 户 给 予税 游 和成 都 的农 家 乐 ,并 在 全 国推 时 向通 过 发 展 旅 游 来 努 力 使 经 营 收 优 惠 , 以促 进 当 地 乡村 旅 游 的 广 。 云 南旅 游 小 镇 和 贵 州 村 寨 游 多样 化 的农 场 主 提供 资 助 ;乡 村 发 展 。与 其 他 国家 相 比 ,韩 国政 等 旅 游 产 品具 有 投 资 规 模 大 、投 委 员会 也 向改 善 乡村 地 区 旅 游 设
村 地 区新 的增 长 点 ,最 终 带 动 农 关 系 比较 特 殊 。政 府 将 属 于 自 己 的权 利 进 行 转 让 ,同 时 对 受 让 者 采 取 多 种 措 施 给 予 乡 村 旅 游 开 发 民收入 的增 长。 中 国 大部 分 地 区 ,尤 其 是 偏 保 留监 管 权 。为 了支 持 乡村 旅 游 积 极 的引 导 和 支 持 。在 乡 村 旅 游
入 到旅 游 产业 的 经 营 过 程 ,也 没
“ 政府+ 发 公司, 展 , 式—一以英 国为例
在 这种 模 式 下 ,政 府 和旅 游 政 府 主 导 发 展 驱 动 模 式 ,是 有 参 与旅 游业 的 收 益 分 配 , 丰要 j 指 国家 或 地 方 政 府 为 了促 进 国 目标 是 通 过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找 到 农 公 一 紧 密联 结 ,但 政 府 与公 司 的 令 农 村和 农业 的 发展 ,在 其规 划 下
发 展 模 式 中 ,政 府 作 为 公 共 旅 游 费 。 面对 这 种 局 面 ,政 府 部 门 的

博 士 .讲 师 ,研究 方 向 :农 产 品 国际贸 易
8 0一
出寥 业 W r gc u 震 od ru r iA ih e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模式1.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与市场规模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

这是目前包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内广为接受的定义。

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其悠闲、安宁的生活方式受到城市人的青睐。

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

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加泰罗尼西亚村落中荒芜的贵族古城堡被改造成简单的农舍,并且规模较大的农庄和农场也被列入旅游参观和接待的范围,接待乐意到乡村观光的游客,乡村旅游由此开始。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进入快速成长期。

据美国旅行行业协会2001年的调查显示,8680万美国成年人在1998到2000间曾参加过乡村旅游。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游的示范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中国,特别是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04年,全市有11个区县50多个乡镇的316个村开展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占郊区3685个行政村的8.5%,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70个,占现有民俗旅游村的22.2%;民俗旅游接待户已发展到13819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5537户,占现有民俗旅游接待户的40%,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农业人口约4万人。

在部分郊区民俗旅游村中,从事民俗旅游接待的农户已达到50%至85%。

2004年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游客达到893.9万人次,同比增长40.8%;郊区民俗旅游收入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1%。

中外乡村旅游对比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对比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对比研究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

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其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与之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笔者曾经分别对国外和国内的乡村旅游研究成果做过综合述评,深感其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和差距。

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拟从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横向比较出发,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能清楚地把握现状,为今后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对比[/b]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时间不长,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

主要表现在:1.研究内容的差异。

由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只是处于初始阶段,乡村旅游的经济收益及其影响成为研究界最感兴趣的焦点。

因此,跟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在已检索到的近100篇文献中,涉及乡村旅游开发的占近40篇,而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又尤其偏重旅游开发意义、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

另外,还有涉及乡村旅游的概念阐释、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国外和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等方面的研究。

国外由于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研究的问题更宽,侧重点也不同。

除重视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外,发达国家还偏重于乡村旅游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女性问题研究等。

2.研究层次的差距。

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不久,加上乡村旅游的统计资料很少,也很不规范,致使大多数研究难以深入。

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作者:赵霞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19年第4期一、国外乡村旅游的活动形式乡村旅游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早,一方面因为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另一方面在生活方式上注重家庭旅游。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欧、北美、日韩等经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借鉴。

(一)法国的“农场旅游”法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其类型主要有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露营农场等。

同时,当地农民积极建立全国农业旅游联合经营组织,全国有1.6万户农户建立了农村家庭旅馆,当地农民每年可以增加收入70亿法郎。

(二)德国的“度假农场”和“市民农园”德国的“度假农场”景色宜人,设施齐备,不断吸引游客到农场度假,与农场主一起生活、参加体力劳动和体验农场生活。

“市民农园”是将靠近城市边的农场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市民种蔬菜、花草等,并收取租金,市民可以亲自体验种植、收获的劳动乐趣。

(三)加拿大精彩纷呈的乡村旅游加拿大的乡村旅游以体验为主,活动丰富多彩,不仅讲求原生性,还注重游客的参与性。

例如农业大省萨斯克切温的庆祝秋收节、温哥华岛的田野节、纽芬兰的草莓节、魁壮克“农夫生活之旅”等。

此外,加拿大的美食众多,且独具特色,旅行社还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将美食融入乡村旅游中,实现客人的多层次需求。

(四)韩国的“观光农园”韩国的“观光农园”集食宿、劳动、文化于一体,是体验参与农事活动、感受质朴乡村生活的不二选择。

韩国一般在湖泊、沙滩、温泉,或有历史名胜遗迹的风景区开发乡村旅游,其内容很丰富,不论是海滩、山泉、小溪,还是人参、瓜果、民俗,任何一个有特点的事物都能成为乡村旅游的主题。

名目繁多的节事活动也是韩国乡村旅游的一大特点。

韩国各地加起来,与乡村旅游有关的民俗节日有800多个。

忠清南道堤川市德东里村是韩国乡村旅游的代表,德东里村的旅游项目包含种花、做豆腐、捉鱼、收玉米等,赢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发展领域,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

中国和国外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有着不同的模式和实践经验,比较研究这些模式可以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资源丰富和农民对外界的好奇心,引发了一波乡村旅游的热潮。

乡村旅游在中国融合了农业、旅游和乡村发展的三个领域,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服务和农产品销售等方式,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乡村旅游还注重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强调农民主体地位,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与此相比,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历了较长时间,有着成熟的模式和经验。

一些国家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强调乡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同时,它们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吸引游客以及私营企业投资乡村旅游。

国外还推崇社区参与的模式,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和福利。

在发展模式上的比较上,可以看到中国和国外的乡村旅游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国外乡村旅游更加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而中国则更侧重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国外乡村旅游的市场化程度较高,有较多的私营企业参与,而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大多由政府主导。

最后,国外的乡村旅游注重社区参与,鼓励居民以社区为单位共同参与,而中国则更侧重于农民自身的主体地位。

对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首先,应注重乡村的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其次,应鼓励私营企业的参与,推动乡村旅游的市场化发展。

最后,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参与,依托社区居民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发展。

国内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比较

国内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比较

国内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比较农业旅游是将旅游活动和现代农业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旅游形式。

国外农业旅游最早于19世纪起源于欧洲,经过较长时间发展,现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特别是美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形成了产品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格局。

历史发展和实践经验证明,对农业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缩小城乡差距。

中国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主要以"农家乐"和观光农业为主。

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因此,通过研究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发展模式,总结归纳其共同的成功经验,能够为中国发展农业旅游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1农业旅游及农业旅游产品概念农业旅游又称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主要是指以自然和人文景观、农业生产方式和活动为基础,吸引城市游客进行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产品购物等旅游方式。

农业旅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农业旅游与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大同小异。

国际上通常将乡村旅游统称为农业旅游,为了方便研究,本文按照国际定义,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等统一理解为农业旅游。

旅游产品一般指游客旅游全过程消费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农业旅游产品是指以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方式,满足游客农业旅游需要的消费和服务的总和。

本质上,农业旅游产品与一般旅游产品一致,但农业旅游产品除具有一般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转移性、脆弱性等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季节性、同一性和主题性突出的个性特征。

2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2.1国外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法国十分重视农业旅游产品的多元化、体验性和原真性,根据旅游市场的不同需求,开发出了多元化的农业旅游产品体系。

其最主要的农业旅游产品休闲农场就开发出了9种不同的类型,如教育农场、教学农场、骑马农场、露营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等。

游客住宿就包括了家庭旅馆、露营地、青年旅馆、途中驿站、乡村别墅等。

中日两国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乡村旅游市场比较
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和特点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发展迅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日本乡村旅游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成熟,注重品质和服务,具有较高的游客满意度 中国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以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为主,游客以国内游客为主,市场潜 力巨大
日本乡村旅游市场的特点:以温泉、民宿和农庄为主,游客以国际游客为主,市场成熟稳定
同质化现象
日本:乡村旅 游资源相对较 少,但开发程 度较高,注重
体验和互动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政府主导, 企业参与,注重保 护与开发相结合
日本:注重保护, 强调可持续发展, 注重与当地社区合 作
中国:注重旅游产 品的创新和丰富, 注重旅游设施的建 设和完善
日本:注重旅游产 品的品质和特色, 注重旅游服务的精 细化和个性化
基础设施不足: 可能导致游客体 验不佳和满意度 下降
缺乏可持续发展 :可能导致乡村 旅游资源浪费和 生态环境破坏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国际合作:中日两国在乡村旅游领域的合作,包括技术、资金、人才等方 面的交流与合作
经验分享:中日两国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相互借鉴 和学习
交流平台:建立中日两国乡村旅游交流平台,促进双方在乡村旅游领域的 合作与交流
创新模式:乡村旅游可以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如农业、文化、体育等,形成多元化的乡 村旅游模式
中日两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和启示
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政府支持:政府在政策、资 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乡 村旅游发展
特色产业:发展具有地方特 色的乡村旅游产业,如农业、 手工艺等
生态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 护,保持乡村的自然风貌和 生态平衡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乡村音乐节模式
举办乡村音乐节,吸引游客参与音乐盛宴和乡村 文化体验。
日本温泉度假区模式
温泉度假区模式
以温泉度假区为经营单位,提供温泉疗养、住宿、餐饮等服务。
温泉主题公园模式
建设温泉主题公园,包括温泉景观、温泉乐园、温泉度假村等。
温泉文化体验模式
通过展示温泉文化、地方民俗等,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澳大利亚葡萄酒庄园模式
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
加强对乡村旅游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普及度和透明度,引 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
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
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如生态旅游、 养生旅游、农业体验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创新营销模式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精准营销和推广, 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吸引游客。
文化体验
古村落保护模式注重文化体验, 通过开展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 体验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和
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
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保护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古村落资源,实 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
环。
乡村度假区模式
高端度假
乡村度假区模式以高端 度假为主要定位,通过 建设高档酒店、高尔夫 球场等设施,提供全方 位的高端服务。
人文性
乡村旅游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包括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乡村旅游分类与特点
互动性
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观光游览,还包括各种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垂钓、农家乐等,这些 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文化和农民生活。
季节性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因此乡村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不同季节的乡 村旅游项目和活动会有所不同,这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论文:国外乡村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论文:国外乡村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论文:国外乡村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论文:国外乡村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旅游产品,充分适应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旅游的转型需要。

相比于国内的起步阶段,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稳步发展了多年、进入了成熟阶段,他们积累的发展经验丰富十分值得借鉴和学习。

因此,本文在分析发达国家农业旅游的发展过程、研究比较典型的成功运营模式、以及归纳总结国外成功的规律与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对现存问题的深入探讨,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乡村旅游发展借鉴与启示。

abstract:with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growth, rural tourism is produced as a new form of tourism. it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rural natural scenery and cultural resources. rural tourism is a new thing in china, while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far advanced. their rich experience is worth to learn and adapt. therefor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and operating pattern of overseas rural tourism (especially those developed countries) firstly, and then analyzed the sataus and problems of the demtstic rural tourism, finally some useful advice。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展开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乡村旅游是当前旅游业的重要方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其次明确了研究目的,即通过比较国内外实践案例,探讨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展望未来和相关建议。

在分别探讨了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的案例和经验,重点分析了其发展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合成功案例,全面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国内、国外、比较分析、成功案例、问题与挑战、总结成果、展望未来、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前往农村地区,体验农村生活、乡土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环保、休闲的需求增加,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新选择。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研究备受瞩目,各地纷纷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希望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并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一些积极的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不够多样化,游客体验略显单一;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水平仍有待提升;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

对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实践进行研究,探讨成功案例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研究情况,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乡村社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也旨在挖掘乡村旅游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促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模式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乡村振兴模式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乡村振兴模式的国内外比较研究第一部分: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流失,乡村经济面临严重困境。

为了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振兴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第二部分:国内乡村振兴模式研究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振兴进行了探索。

一方面,一些学者关注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出了“三农”问题解决的路径。

例如,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电商发展等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还有学者强调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调整,提出了“资源优势型”和“特色小镇”等模式,以发挥乡村的独特潜力。

第三部分:国外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不同国家的乡村振兴模式存在差异。

在欧洲,一些国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休闲产业,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吸引游客和投资。

在日本,乡村振兴主要依靠农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的培育,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产品和品牌,实现农村经济的复兴。

第四部分:比较分析国内外乡村振兴模式在比较分析国内外乡村振兴模式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模式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中国的乡村振兴模式注重资源整合,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发展壮大农村产业。

欧洲的模式则更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通过旅游和休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而日本的模式则更加重视农业发展,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第五部分:借鉴国外乡村振兴模式的经验国内可以从国外的乡村振兴模式中借鉴经验。

首先,可以学习欧洲注重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理念,保护农村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同时,也可以学习日本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的做法,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农村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第六部分: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资乡村经济。

其次,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升乡村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外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中外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作者:于霞郭向超王雪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05期摘要:乡村旅游业的發展已然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少不了乡村文化的挖掘与利用,这不仅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乡村文化,更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规避乡村旅游雷同化发展。

在分析中外优秀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其在发展方向、管理体制、产品结构、思维与行为等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为我国乡村旅游文化的利用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对策,以期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品质。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文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旅游经济乡村振兴问题已然是我国目前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所在,而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为此,很多乡村重视并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业。

然而受经验不足、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匮乏的影响,导致很多乡村无从下手,或是盲目跟风造成严重同质化,亦或是没有自己的优势和亮点导致人财两空,种种问题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到底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伴随着各界人士对文化的重视和追寻,我们也便找到了答案,乡村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无疑将促进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鉴于此,本文以中外优秀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其模式差异,总结出其可借鉴与参考的优势,并提出国内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的优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一、中外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分析(一)国外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1. 西欧国家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德法意瑞等西欧一带国家,相较于国内,这里的乡村游却有其独特的风采。

都是高山、绿地、房屋,然而这里阿尔卑斯绵延山脉却能够成为其乡村滑雪项目的圣地;这里广袤无垠而平整的草坪,外加些许高树点缀,使其成为了人们野餐、嬉戏、打高尔夫、观看动物等各种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这里的圆木屋在其精心设计与装饰下,不仅成为了合体拍照的重要吸引物,也成为了主题民宿的发展凭借。

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

中外乡村旅游内涵及发展模式比较
ha , a gs r t e p p d i e nt ol a r g e ~s c a l e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n di n n o v a t i v ed e ve l o p me n t t r a c k a nd ha vi ng a c c u mu l a t e d l ot s of d e ve l o pm e nt e x pe  ̄e nc e . S t a r f n g i f  ̄ o m t he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o f o  ̄ i g m,c o n no t a io t n a nd d e v e l o p me n t m od e o f mr a l t o u r i s m ,t he a r t i c l e ma d e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e s u r v e y o n
文 化 、 民俗 文 化、 建筑 文化 乃至 民族文 化 的典 范 之作 ,
创 造和 传承 了代表 着 我 国博大精 深 的 乡土 文明 。传统 村 落 不仅 是 乡土 文 明 的 “ 活 化石 ” ,也是 发展 乡村 旅 游最
创新发展 的有效途径 与模式。 关键词:乡g r / t d #;传统村落;法国;美国;日本;比较

a n d J a p a n s u n 1 1 1 】 加
t h e c n r e r n t d e v e l o p me n t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c h a l l e n g e s
o fm r lt a o u r i s m i n Chi n a , n df a u r t he rd i s oa s s e d e f e c t i v ewa ya n式,记载 了特定地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模式1.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与市场规模乡村旅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 ,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

这是目前包括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内广为接受的定义。

广义的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村居民的外出旅游。

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狭义的乡村旅游。

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其悠闲、安宁的生活方式受到城市人的青睐。

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

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加泰罗尼西亚村落中荒芜的贵族古城堡被改造成简单的农舍,并且规模较大的农庄和农场也被列入旅游参观和接待的范围,接待乐意到乡村观光的游客,乡村旅游由此开始。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乡村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进入快速成长期。

据美国旅行行业协会2001年的调查显示,8680万美国成年人在1998到2000间曾参加过乡村旅游。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生态旅游观念的推动、国际旅游的示范和脱贫致富政策的促进下,中国,特别是一些都市区域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并很快形成超速发展的态势。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04年,全市有11个区县50多个乡镇的316个村开展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占郊区3685个行政村的8.5%,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70个,占现有民俗旅游村的22.2%;民俗旅游接待户已发展到13819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5537户,占现有民俗旅游接待户的40%,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农业人口约4万人。

在部分郊区民俗旅游村中,从事民俗旅游接待的农户已达到50%至85%。

2004年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游客达到893.9万人次,同比增长40.8%;郊区民俗旅游收入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1%。

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于繁荣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乡村旅游的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旅游业界、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2.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乡村旅游是一种农业和旅游业融合的产物,由于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体制环境和农业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乡村旅游在各个国家的成长发展模式也是各有差异的。

从各国乡村旅游成长的协调机制划分,主要有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和混合成长型三种类型。

一是政府推动型。

这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给本国或本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给予乡村旅游开发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这也是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初始阶段采取的主要模式,即把乡村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比如扶贫、增加就业等)放在经济效益之上。

其典型特征就是政府参与规划、经营、管理与推销等活动。

较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国家有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国。

在我国部分地区如贵州等,发展乡村旅游被视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首要目标,也属这种模式。

二是市场驱动型。

这种模式意味着政府很少干预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由市场自动调节乡村旅游经济的成长和变动趋式,但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政府往往进行规制和干预。

这种发展模式往往要求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各种民间团体、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能起到行业自律和保护行业利益的作用。

如美国佐治亚洲乡村旅游的兴起,主要是在农业经济效益下滑、农民净收入五年内下降了12个百分点的背景下,许多农场主积极寻求改善经营模式的途径,后来在地方农业推广服务中心(Cooperative ExtensionService)的推动下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组织,进行联合促销和推广佐治亚州的乡村旅游目地形象。

三是混合成长型。

即把政府的干预机制与市场经济整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

在乡村旅游成长的初期,政府往往把乡村旅游作为扶贫与促进乡村发展的手段来发展,在资金、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培训、规划甚至管理方面普遍干预扶持。

随着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及其它民间组织的成立,行业自律行为也逐步产生作用,政府的管理职能弱化、而监管职能加强。

在法国,50年代政府就开始支持一些农村的废弃房屋改造工程,这些改造的农舍主要提供给旅游者,成为农民发展乡村旅游增收的重要来源。

后来法国农会还专门成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大力促销法国的农业旅游。

通过比较国际上各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不同模式,不难看出,来自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政府推动模式和混合推动模式)或者是非官方组织的行业自律和自我保护作用(市场推动模式),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它们有利于联合分散的农业经济力量,达到旅游发展要求的产业融合。

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外部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力量的推动对于发展初期的乡村旅游业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初具规模后应适时地向混合型转变,逐步采用市场参数间接调节、鼓励农民成立相关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以取代部分政府职能,才能保证乡村旅游的发展真正有利于当地居民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乡村旅游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1.乡村旅游的流向与流量从乡村旅游的流向上看,国际国内基本上呈现出“城市客源——乡村资源”单向度流动特征,这一特征在中国旅游市场结构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4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市场容量已经达到11.02亿人次,其中,城镇居民出游总人次为4.59亿人次,出游率126.6%。

农村居民参加国内旅游的总人次达到了5.19亿人次,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农村居民的出游率和人均花费水平还很低(见表1)。

而我国乡村旅游开始发展的地区,主要是不发达地区。

“脱贫”是许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这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特殊背景。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大部分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大规模的农村居民外出旅游还没形成。

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是单向的,即旅游活动还主要是以城市到乡村的旅游为主。

表1、我国乡村居民国内旅游基本情况项目年度总人次(亿人次)出游率(%)人均花费(元)1999年 4.35 47.0 249.52000年 4.15 44.0 226.62001年 4.09 44.2 212.72002年 4.93 52.8 209.12003年 5.19 55.7 200.02004年 6.43 68.7 210.2注:出游率指农村出游的人次数占其人口数的比重。

国际上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国家,尤其如美国、法国、日本,他们的工业化程度很高,农村人口的比重很小。

法国农业人口比重仅为2%。

随着经济的发达,农村人口还在不断流失,为了保持传统的文化和农业的发展,政府想促使更多的人留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就是法国政府为之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尽管如此,乡村人口仍只占很少的比例,乡村居民的旅游在整个国内旅游中比例微乎其微。

2.接待体系中的产品结构与产品类型(1)住宿产品目前中国乡村旅游住宿产品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大都市中远郊区由旅游企业集团提供的度假村,客源市场定位中高端休闲度假旅游者和部分会议团体旅游者。

第二种类型是家庭旅馆,农户将自己家中闲置房屋出租给旅游者,提供特色农家菜,使其能更好的了解乡村生活,风俗民情。

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住宿产品的类型则要更为丰富。

主要包括:第一,客房加早餐(B&B)。

提供客房和早餐,物美价廉。

一般以民居形式存在,多为过去的农舍,具有悠久的历史。

主人将房屋进行改造,以适应游客住宿需求。

改造后的农舍,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尤其是地板和楼梯。

房子一般比较大,多为两层。

游客接待人数因房屋大小而有不同,有的房舍可供家庭团聚,可接待人数达20人。

一般只提供早餐,但周边往往有比较好的餐馆。

第二,客房旅馆。

源于欧洲,比B&B房间大,主要面向商务旅游者,提供质优价高的住宿条件和餐饮设施,一般都设有会议室和其它商务设施。

美国的客房旅馆的市场定位是商务和度假旅游者两个市场,而韩国的客房旅馆则主要面向想了解韩国文化的自助旅游者。

第三,自助式村舍。

这类住宿设施往往装饰精美,设施齐全、配有各种电器、参与星级评定,价格较高。

如英格兰沃里克郡的自助式村舍提供:中央暖气系统、微波炉、厨具、洗衣机、电视/录像机、收音机/CD机、电热毯、羽绒被等。

第四,度假村(Resort)。

这类住宿机构现代化色彩较为浓厚,主要是面向高端的乡村度假旅游者,以及商务团队会议旅游者。

(2)餐饮产品中华美食是世界著名的,对所有在中国旅游的人,美食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旅游也不例外。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各地均把富有地方特色的家常菜作为餐饮产品的主要卖点。

这些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餐饮对来自都市的旅游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卫生安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规范与强化。

国外乡村旅游也包含乡村美食,但是更多的是在与住宿设施的介绍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在国外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居民和餐饮企业都很注重乡村风味的美食设计,包括美食品尝、美食制作、美食展览等丰富了乡村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

(3)道路与交通良好的交通状况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前提条件,它解决了城市旅游者对乡村的可进入性问题。

国内外已经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一般都有很好的可进入性。

但是从普遍意义上说,道路与交通系统还是制约中国乡村旅游的主要障碍与瓶颈。

(4)观光与游览乡村旅游的发展中的“游”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所在乡村内的游览,乡村内有一些可供旅游者游览的地方:如博物馆、酿酒厂、各种农艺园等;另一方面是指乡村周围景区的游览。

开发旅游的乡村周边往往有一些景点可供旅游者游玩,包括自然风景区、历史古迹等。

一方面景区的客流为民俗旅游村带来了客源;同时,在乡村旅游的游客可以到景区游玩,从而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

在这一点上,中外乡村旅游都是一致的。

北京郊区黄土坡民俗旅游村就是依托于国家地质公园石花洞景区而建立的。

河北镇黄土坡村位于房山区西北,是通往石花洞的必经之路。

而在爱尔兰卡洛郡的乡村旅游时,游客可以参观百黎?柯南宠物鸟类农场(Bally keenan Pet & Aviary Farm)、卡洛酿酒公司(Carlow Brewing Company),马隆果园(Malones Fruit Farm)及纺织屋(The Weavers Cottages)等。

这些吸引物使得乡村旅游者在休闲的同时,对一些农业、传统工业及手工业技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5)购物与娱乐活动乡村旅游者的主要购物对象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在这一点,国内外无明显差异。

据美国旅行协会的调查,购物在乡村旅游中旅游者最喜爱的活动排名上名列第二。

娱乐对于乡村旅游来讲尤其重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乡村旅游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体验乡村的生活、乡村的文化、乡村的悠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