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教学内容
云南滇池和洱海治理措施
云南滇池和洱海治理措施1.引言云南是我国拥有众多湖泊的省份之一,其中滇池和洱海作为两大重要淡水湖泊,亦是云南省的骄傲。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这两个湖泊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来保护它们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云南滇池和洱海的治理措施。
2.滇池治理措施2.1水污染治理滇池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业、工业的发展,滇池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的覆盖率。
同时,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提高污染源减排能力。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限制使用农药和化肥,提倡有机农业,保护滇池周边的农田环境。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升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效果。
2.2生态修复滇池的湖泊生态系统长期受到破坏,为了恢复和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湿地保护:加强滇池周边湿地保护,修复受损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和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湖泊水质和水量调控能力,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水生态补偿:政府实施了水生态补偿机制,对滇池上游水库的水库建设和用水进行合理规划,并向下游湖泊提供生态补偿金,以保障滇池的水量和水质。
-水生态系统的重建:通过湿地增补、湖泊清淤、水生植物种植等手段,重建滇池的水生态系统。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还能够为湖泊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境。
3.洱海治理措施3.1河流治理洱海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位于滇池以南。
由于受到入湖河流的农田面源污染等影响,洱海的水质一度严重下降。
为了改善洱海的水质,政府采取了以下治理措施:-河道整治:对入湖河流进行河道整治,加大隔离带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湖泊。
-水质监测:加强洱海周边水质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异常,控制污染源。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摘要: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古以来培育了斑斓的滇西文化,养育的一代又一代的滇西人民。
滇池不仅承担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也是周围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与基础。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围湖造田的政策,工业的发展,滇池的污染日趋严重。
本文就滇池污染的污染现状做出浅显的分析及相应的治理方案。
关键字:水污染滇池现状措施前言:从大气化学环境的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本来就已经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了,各地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
有专业人士曾指出,未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必然是水资源的短缺。
滇池作为三大水污染案例之一,可见形势相当严峻。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属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南端,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约40km,东西最宽处12.5km,平均水深4.4m,水面积300km2,库容12.9亿m3,素有“五百里滇池”的美誉。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
滇池具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
是昆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昆明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气候宜人的“春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一.滇池污染现状水体污染从7O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特别是9O年代,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
造成滇池水质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位于昆明城区下游,是昆明地区水平最低地带;二是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滇池;三是滇池环湖地带城镇化发展迅速;四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干净的河流水进行置换;五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逐渐变小,湖床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滇池有2O多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构成了滇池水系。
滇池北部建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隔为内湖、外湖,分别由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出流经螳螂川、普渡河汇人金沙江。
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
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堪忧加强水资源保护云南昆明市,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
然而,近年来,昆明市滇池的水质却成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滇池水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一、滇池水质问题的原因滇池水质堪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工业污染:昆明市的工业发展迅速,但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合规范的废水排放行为,导致滇池受到了严重的工业污染。
2. 农药和化肥使用:农业是昆明市的支柱产业,但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滇池水体中农药残留物和化学肥料的严重超标。
3. 城市污水排放: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扩大,昆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庞大的污水处理需求,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滇池,严重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为了改善滇池水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环保法规:加强对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的监管,建立严格的环保法规,严禁非法废水的排放和非法农药、化肥的使用。
同时,要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的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2.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昆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再排入滇池。
同时,鼓励并支持企业和居民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3. 推动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政府可以给予相关企业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清洁生产的普及和推广。
4. 加强监测和科研:建立完善的滇池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滇池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强水环境科研力量的培养,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推动解决滇池水质问题的关键技术和手段的研发。
综上所述,云南昆明市滇池水质问题的确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才能逐步改善滇池水质,确保滇池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昆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治理措施1. 背景介绍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然而,长时间以来,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水质恶化、蓝藻暴发、湖泊富营养化等。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恢复水质,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措施。
2. 湖泊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需要综合考虑减少污染源、治理湖泊内源污染和清除富营养化物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湖泊水质改善措施:2.1 减少污染源•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对滇池周边城市的污水进行全面处理,减少污水对湖泊水质的直接污染。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化肥的使用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滇池水质的影响。
2.2 治理湖泊内源污染•清除水生植物:对滇池中水生植物进行清除,防止水生植物富集有机物,使水体富营养化。
•排除沉积物:定期清理滇池的沉积物,防止沉积物释放有机负荷,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2.3 清除富营养化物质•增加湖水流动性:通过相关工程措施增加滇池湖水的流动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施加硅酸盐:适量施加硅酸盐,增加湖水中的硅酸盐浓度,抑制蓝藻的生长。
•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处理:采取特定的处理方法对滇池中的富营养化物质进行清除,如高效沉淀等。
3. 生态系统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恢复也是重要的治理目标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态系统恢复措施:3.1 湿地保护与恢复•建立湿地保护区:划定滇池周边的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恢复湿地生态功能:通过湿地恢复工程,修复受到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湿地的自净能力。
3.2 鱼类放流•种植富营养化耐受的鱼类:选择适应滇池特殊环境的鱼类,进行定期放流,增加生物多样性。
4. 监测与治理效果评估为了有效治理滇池污染,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并定期进行治理效果评估。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持续监测水质变化: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滇池的水质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分析水质数据:对监测到的水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污染治理效果,指导后续治理工作的调整和优化。
滇池湖泊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滇池湖泊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治理措施分析摘要:湖泊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湖泊水体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治理工程,对湖泊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昆明滇池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湖泊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污染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湖泊水;环境污染;污染治理措施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环境的牺牲为代价的,近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在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河湖水循环体系不仅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生态系统的平衡。
做好湖泊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对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昆明滇池湖泊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一)滇池滇池位于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也被称为昆明湖或昆明池,是整个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被称为“高原明珠”。
滇池主要是因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滇池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呈现出山环水抱、天光云影的美丽自然景观。
而这种美丽景观的呈现,也使得滇池成为国家级的旅游度假区之一[1],但因滇池处于昆明主城区下游,在上世纪80年带除了作为生活水域外,也接纳了周边工矿企业直排的废水,这使得滇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质受到污染。
从“九五”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不断实施工程截污治污、水生态环境治理等措施,滇池的水质污染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二)滇池湖泊水环境污染现状由于滇池的水系流域面积广大,特别是位于昆明市区下游,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因缺乏截污、治污的环保理念,造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村化学肥料经河道、或随地表径流流入滇池,最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截止2011年,滇池水质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三)影响滇池湖泊水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影响滇池湖泊水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滇池整治方案汇编
滇池整治方案汇编一、引言滇池作为云南省的重要淡水湖泊,长期以来受到水质污染和湖岸带破坏的困扰。
为了改善滇池的生态环境和水质状况,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整治方案。
本文将汇编这些整治方案,以期为进一步保护和治理滇池提供参考。
二、滇池整治方案一:水污染治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滇池水质问题,制定了以下措施: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行有机农业,减少农用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倡农民使用生态农业技术,合理利用农畜禽粪便;建设农田防渗沟和拦河坝等措施,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入湖。
2.强化工业和城市污水治理:加强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3.加强河道排污口管控:对河道排污口进行排查,依法关闭未经批准的排污口;加强对已有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确保排放达标。
三、滇池整治方案二:湖岸带保护方案该方案主要关注滇池湖岸带的保护与修复,具体措施如下:1.划定湖岸带生态保护红线:制定湖岸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建立湖岸带保护区管理机构,严格控制非法占用和开发。
2.恢复湖岸带自然生态:大力推进湖岸带自然恢复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等,重建湖滨湿地和湿地生态系统。
3.加强湖岸带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湖岸带建设、开发和管理的监督,严格查处破坏湖岸带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滇池整治方案三:河流入湖污染治理方案该方案主要针对河流入湖污染问题,制定以下措施:1.加强河流水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河流水质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频次和监测精度,及时掌握河流水质变化情况。
2.河流污染源治理:通过落实严格的污染源监管措施,加大对工业、农业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河流污染物的输入。
3.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河湖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和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五、滇池整治方案四:加强监督执法该方案主要针对整治方案的实施和落地情况,制定以下措施:1.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加大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肃追究责任。
云南滇池污染现状的研究与对策
云南滇池污染现状的研究与对策摘要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但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
利用暑假,我对滇池流域一些区域的水质作了简单的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国家对滇池治理的相关政策和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试图提出一些治理滇池的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我的一点实际行动能引起全社会对滇池治理的关注,让滇池尽快恢复她“高原明珠”的本色。
关键词:滇池;污染;现状;建议引言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重了流域生态环境压力,水体受到污染,导致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滇池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及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五”期间滇池被列为中国湖泊环境治理的重点。
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云南省政府组织实施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至“九五”末期,在流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的情况下,滇池污染迅速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水体严重富营养化、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扭转,治理工作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十分突出。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充分地利用假期深入实地,了解相关情况,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是以实际行动关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2008年8月16日—8月22日,我到滇池流域的部分区域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
我选择了海埂、大观楼等六个地点,对滇池流域的水质进行了简单的检测,倾听了当地居民的抱怨,并从他们的口中了解了一些情况。
调查中,我发现草海水体呈黑色,有非常难闻的气味,污染状况特别严重;而外海水体则呈绿色,污染状况较草海轻一点。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素有“滇池明珠”之美誉。
然而,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滇池水质遭到严重的破坏,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本文将就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探讨。
一、滇池污染原因1、农业污染云南省是全国降水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农业占据了云南省的70%面积。
然而,农业污染也是滇池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废物、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等农业污染物成分复杂,而且含氮量、磷含量高,这些化学物质形成了蓝藻等水生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源,导致水中富营养化,从而引发大量的藻类增殖,对水体生态环境和水质造成了威胁。
2、城市污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废水和垃圾的排放量不断增加,成为滇池水环境的另一大污染源。
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长期存在违法排污企业等问题,更加严重增加着滇池的污染。
3、旅游景区污染滇池作为云南省重要的旅游景区,每年都接待大量游客。
然而,旅游开发中建设的众多旅游设施、餐馆、宾馆等,都会带来大量有机物和大量垃圾产生,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二、滇池治理措施1、强化管控政府应该在滇池周边建立网络明显的污染源监测系统,增加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严格限制有污染记录的企业的生产。
另外,加强对流域、乡、村污染源的监管,提高农民污染管控意识,保障农村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问题得到解决。
2、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滇池水质治理方面的巨大资金投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大力开展滇池生态环境保护、水体净化等各项工作。
3、加强水环境管理政府应该对滇池水环境进行精细管理,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区体系和环保机构,以确保水环境的良好质量和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滇池污染治理的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使更多人能够做到“环保、绿化、爱护自然、讲究水资源”。
总之,滇池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云南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从生态环境保护、向更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等方面出发,加强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保护滇池的措施
保护滇池的措施滇池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滇池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污染治理。
制定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周边城市、农田和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同时,加大对滇池周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非法采矿和乱倾倒垃圾等行为,防止污染物进入滇池。
2.推进农田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水系统,减少农田径流对滇池的污染。
3.加强湖泊生态保护。
建立滇池湖泊生态保护区,划定湖泊保护区域和生态红线,严禁破坏湖泊湿地和沿岸植被。
加大湖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力度,恢复和保护湖泊的自然湿地和生态功能。
4.加强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滇池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控。
加大对滇池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对滇池的水量调度和水质监测,确保滇池的水量和水质稳定。
5.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加强对滇池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滇池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组织开展滇池保护的宣传活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滇池保护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滇池的良好氛围。
6.加强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
增加对滇池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投入,加强滇池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滇池面临的环境问题。
加强技术支持,推动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滇池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滇池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维护滇池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滇池保护合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滇池的清澈湖水和美丽景色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云南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郊,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和亚洲第八大淡水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将介绍滇池水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滇池的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业污染。
滇池周边地区发展了大量的工业企业,其中包括重金属加工、化工、电力等,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滇池中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其次是农业污染。
滇池周边的农业发展也较为迅速,大量的化肥、农药等农业用品被使用在农田中,其中的残留物质很容易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滇池,导致水质受到污染。
此外,滇池水污染问题还受到土壤侵蚀、围湖围垦以及旅游开发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针对滇池的水污染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
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从法律层面上加强对污染行为的打击,确保企业排放达到环保标准。
同时,对于污染行为严重的企业,应进行临时停产整治,以保护滇池的水质。
其次,加强监管和治理。
建立健全滇池的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同时,加强滇池周边地区的排污管网建设,推动城镇和工业企业实施合理排污,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第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提倡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农田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减少农田径流对滇池的冲击。
第四,加强生活污水处理。
加大对城镇和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推动全面覆盖。
同时,加强对个人和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人为污染行为。
第五,加强湖泊生态修复。
通过植被的修复、湿地的修建和水体的调配等措施,提高湖泊自身的净化能力,恢复湖泊的生态平衡,保护滇池的水质。
综上所述,滇池水污染是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监管和治理,减少污染源的排放,破除滇池水污染的困局,实现滇池水质的持续改善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
滇池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滇池概况•滇池污染现状及影响•滇池污染原因分析目录•滇池治理措施与政策建议•滇池未来治理展望与建议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境内,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部,与西山、五华两区构成昆明近郊的风景区。
滇池水域与周围的山地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滇池地理位置滇池属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湖水的水质随着气候和水量变化而变化。
滇池周边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其中以盘龙江、宝象河、马料河等较为重要。
滇池为断层陷落构造盆地,湖岸西高东低,水深岸陡。
滇池自然环境滇池历史与文化滇池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云南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滇池周边的民族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如彝族、白族、傣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滇池流域内拥有众多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滇池中,对滇池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工业废水排放滇池流域内农业活动频繁,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径流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对滇池水质产生影响。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成为滇池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城市污水排放滇池航运频繁,船舶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垃圾也是滇池污染的来源之一。
船舶污染滇池污染源分析近年来,滇池水质不断恶化,多项指标超标,特别是总磷、氨氮、COD等浓度较高。
水质恶化由于滇池水质恶化,蓝藻爆发频繁,严重影响水质和周边环境。
蓝藻爆发滇池水质状况滇池污染导致水生生物群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被破坏。
水生态系统受损周边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业受影响滇池污染导致周边环境质量下降,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滇池是云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水质恶化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030201滇池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工业企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老旧工业设施排放高浓度废水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低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率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随意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未有效处理自然气候变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对水体造成破坏自然因素影响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加强排污监管,严格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
滇池的治理措施
滇池的治理措施引言滇池,又称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滇池长期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滇池的治理措施,包括水质改善、湖岸带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措施。
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了滇池周边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对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整治,加强了排污管控,淘汰了落后的生产设备,减少了工业废水的排放。
其次,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行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了农田面源污染。
此外,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滇池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湖岸带管理滇池湖岸带是滇池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滇池的生态屏障。
为了保护湖岸带的生态环境,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湖岸带管理的措施。
首先,严禁在湖岸带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控制了新建的旅游设施和居民区的规模和数量。
其次,加强了湖岸带的规划管理工作,保护了湖岸带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另外,加强了湖岸带的巡查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湖岸带的违法违规行为。
生态修复滇池的生态修复是滇池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湖泊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湿地恢复、鱼类放流、水生植物修复等。
首先,通过恢复湿地环境,增加湿地的面积和功能,提高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鱼类放流工作,增加了滇池的鱼类资源,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
此外,通过修复湖泊周围的水生植物,可以减少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植物,改善水质。
结论通过多年的努力,滇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水质得到了改善,湖岸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生态修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滇池的治理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等。
《昆明滇池的环境问》课件
农业污染治理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 、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
VS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 用,减少畜禽养殖对滇池环境的污染 。
旅游污染治理
加强旅游景区管理,规范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滇池环境的破坏。
推广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提高游客环保意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05
支持。
未来展望
持续推进污染源控制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各类污染 源得到有效控制。
深化生态修复
扩大湿地保护和恢复范围,促 进水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加大投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提高处理标准和效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 动滇池环境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
THANK YOU
农业污染
农业废水
部分农业活动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导致水质恶化 。
农业化肥和农药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残留物随雨水流入滇池,对水质产生 影响。
畜禽养殖废弃物
部分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对水质产生影响。
旅游污染
游客数量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增加,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量也随 之增加。
成影响。
工业固体废弃物
部分工业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未得到妥善处理,对滇池周边环
境造成污染。
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排放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对滇 池水质产生影响。
生活垃圾
居民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理,部分垃圾被倾倒 进滇池,造成水质污染。
城市绿化污染
城市绿化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流 入滇池,对水质产生影响。
滇池环境保护方案
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搭建
国际环保组织合作
与国际环保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滇池环境保护工作,借鉴 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国际环保会议参与
积极参加国际环保会议和论坛,展示滇池环境保护成果,加强与国 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环保项目引进
引进国际先进的环保项目和技术,为滇池环境保护注入新的动力和活 力。
06
梳理现有滇池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包 括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政策文件等。
分析现有政策法规在滇池环境保护中 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 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新增或修改法规建议提
针对滇池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新增或修改 相关法规的建议。
着重考虑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 法规建设,提高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滇池周边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湿地面积减少 ,生态功能退化,对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产生负面影响。
食物链断裂
由于水质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滇池水域食物链 出现断裂,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污染源分析及影响评估
工业污染源
周边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 气、废渣等是滇池主要的污染 源之一,对水质和生态系统产
生态效益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滇池生态系统的恢 复和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生严重影响。
农业污染源
农业面源污染是滇池另一重要 污染源,化肥、农药等农业化 学品的使用导致大量污染物质 进入水体。
生活污染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 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滇池 水质和生态系统造成压力。
交通运输污染源
船舶运输、机动车尾气等也是 滇池的污染源之一,对水域环 境和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滇池水资源保护措施
滇池水资源保护措施
滇池是云南省的一片淡水湖泊,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
为了保护滇池的水资源,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水污染治理:建设湖泊污染治理设施,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进行治理,同时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力度。
2. 禁止湖区内的工业、矿产开采等活动:通过限制湖区开发,减少污染物的输入,保障水质安全。
3. 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和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等对湖泊的污染。
4.加强湿地保护:滇池周边是大量湖泊湿地,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5. 强化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加强对滇池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体质量和水量变化情况。
6. 推广节水措施:通过宣传教育,推广节水意识,减少人类对滇池的水资源需求,降低压力。
7. 保护湖岸带:加强湖岸带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滨湖建设对湖
泊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保护滇池水资源需要从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加强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滇池水质治理措施方案范文
滇池水质治理措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污染排放等因素,滇池水质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二、问题分析滇池水质下降的主要问题包括:1. 污水排放过多:沿岸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水排放管网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湖中。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以及农田灌溉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严重影响湖水质量。
3. 工业污染:滇池周边的工业活动频繁,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中,导致湖水受到严重污染。
4. 水体生态系统受损:水生植物和湖底沉积物的丧失,导致水中氧含量下降,造成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三、治理措施为了改善滇池水质,我们提出以下治理措施:1. 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沿岸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湖中。
增加投入,改善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设施,确保污水排放达标,减少对湖水质量的影响。
2.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田和养殖废弃物的治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
推广有机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并通过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流失和排放。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对滇池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合格后才排放。
加强对工业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排污限制和处罚机制,引导企业倡导绿色生产,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4. 生态修复和生物调控加强湖泊生物资源保护和湿地建设,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功能。
实施水生植被修复和湖底沉积物控制措施,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富营养化现象。
同时,大力推行生物调控技术,引入适宜的鱼类和浮游生物等,建立完善的生态平衡,提升滇池的水质。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治理措施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滇池水质明显改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提高了湖泊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
及措施
云南滇池水污染现状及措施
摘要:
滇池是云南最大的淡水湖泊,自古以来培育了斑斓的滇西文化,养育的一代又一代的滇西人民。
滇池不仅承担着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也是周围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与基础。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围湖造田的政策,工业的发展,滇池的污染日趋严重。
本文就滇池污染的污染现状做出浅显的分析及相应的治理方案。
关键字:
水污染滇池现状措施
前言:
从大气化学环境的课程中,我了解到了中国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资源状况总体不容乐观,本来就已经是缺水比较严重的国家了,各地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
有专业人士曾指出,未来制约中国发展的必然是水资源的短缺。
滇池作为三大水污染案例之一,可见形势相当严峻。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属金沙江水系,位于昆明市南端,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南北长约40km,东西最宽处12.5km,平均水深4.4m,水面积300km2,库容12.9亿m3,素有“五百里滇池”的美誉。
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
滇池具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调蓄、防洪、旅游、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
是昆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昆明市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气候宜人的“春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一.滇池污染现状
水体污染从7O年代中后期开始,到80年代,特别是9O年代,滇池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
造成滇池水质污染的原因:一是滇池位于昆明城区下游,是昆明地区水平最低地带;二是城市和乡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滇池;三是滇池环湖地带城镇化发展迅速;四是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干净的河流水进行置换;五是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逐渐变小,湖床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
滇池有2O多条河流呈向心状注入,构成了滇池水系。
滇池北部建有一个人工闸,将水域分隔为内湖、外湖,分别由西北端的西园隧道和西南端的海口中滩闸出流经螳螂川、普渡河汇人金沙江。
滇池已经全湖富营养化,污染严重,2005年草海水质为劣Ⅴ类,综合营养指数76.1,属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水质达到Ⅴ类地表水标准,综合营养指数
62.5,属中度富营养化。
主要入湖河道29条,水质大多为劣V类。
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污染物产生量迅速增加。
1988-2000年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2000-2005年污染物递增趋势减缓。
在污染物产生总量中,生活污染贡献最大,是流域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染源产生量得到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随着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污染物削减量持续增加,2000-2005年化学需氧量、总磷得到有效控制,入湖污染负荷量呈下降趋势,总氮基本持平,入湖污染负荷量稍有下降。
二.滇池污染成因
滇池污染的源头主要来自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生活和对湖区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人类活动产生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等直接威胁着滇池水体的水质;是造成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
湖区周边有大量的农业耕
地和养殖场。
每天都产生大量的农业面源污染。
这些面源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加剧了滇池污染的程度。
滇池流域有3.2万hm2农田,花卉作为云南省的特色经济产业,种植面积也有很大规模,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大量未吸收、未降解化肥随回归水和雨水冲刷进入沟渠和湖泊;流域内农村每年还产生大量周体废物和废水。
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进河道。
滇池地处磷矿区,大量磷质不可避免地进入滇池水体。
这也是造成滇池水质富营养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外源污染(伴生于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入湖污染物沉降和积累)之外,内源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由于滇池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湖底被一层厚厚的底泥所覆盖.它所含有的腐殖质和有机质也成为了水体的污染源之一。
据研究滇池底泥仅0.3m深范围内所含的磷就达187446t,是水体中所含磷的500倍。
因此当水体中氮磷浓度下降的时候,底泥中的氮磷就会自发向水体中释放出来,成为了新的污染源。
近年来随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去云南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大幅增加。
加上昆明城市发展迅速,大量省内外人到昆明发展和居住,由此昆明市人口猛增。
外来人口已占昆明市总人口的54%,滇池流域常住人口300多万,这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从而造成流人滇池的污水逐年增加,给滇池治理带来更大的压力。
滇池是一个半封闭型湖泊,年蒸发量4.55 X 108立方米,没有大江河补给水源,主要靠降水补给,是一个典型的缺水区。
三.滇池综合治理的措施。
2008年初,昆明以“铁腕治污”之势攻坚滇池治理,首先剑指36条入滇河道。
并向社会公布实施滇池流域主要河道综合环境控制目标及河(段)长责任制。
入湖河道流经区域的党政一把手对辖区水质和截污目标负总责,各镇(街道办事处)为人湖河道管理的主要责任单位。
根据河道管理工作目标,逐级签订责任书,
实行分段管理,成果倒逼,失职问责。
滇池“五”、“十一五”累计投资46亿元,“十一五”规划的65个项目总投资92.3亿,到2009年累计完成66.5亿,云南省表示自2008年至2010年,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将开展46个项目,估算总投资将达297.84亿元,同时也可采取BOT、BT等方式来融资。
在昆明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昆明市为保护滇池,2010年将推行市民河长制,就足昆明市市民都参与治理保护滇池的工作。
每个昆明市民每天节约一升水,滇池区域的320万居民就减少320万升污水进入滇池,到2020年,昆明滇池水质将达到四类。
四.结语
通过对滇池水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得知,导致滇池水污染严重的首要因素是由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且入湖污染物量超过了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其次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湖体水流交换不畅、出入湖物质量长期失衡加剧了滇池水质恶化及湖泊富营养化的进一步发展。
滇池污染主要是由污水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以及补给水源不足三大原因引起的。
因此滇池污染治理必须围绕水污染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恢复三大问题,进行环境工程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
滇池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个人自觉保护,科技工作者的支持。
我相信,只要我们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一定就可以恢复滇池昔日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