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da6488941ea76e58fa0496.png)
课题: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者】【课时安排】两节课(40分钟×2)【课标要求】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分析几种常用图表的用途及特点。
图形化表示表格数据,并能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教材处理】本节课将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第三章第二节第四部分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
在例题选取方面,除了使用本书的例子,还使用其它一些学生接触过的内容。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内容不多,但是考虑到学生程度的良莠不齐,将教材中部分内容进行删减与难度的降低,让大多数学生能够真正学会使用图表进行表格数据分析,并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EXCEL的基本操作,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在复习巩固的同时,讲授新课,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解决问题。
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情况,也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理解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的特点和意义。
2、学会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过程与方法:以明确任务——建立图表——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环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利用图表表现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事物的观念及科学意识。
2、通过对图表数据的操作,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处理信息的意识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与步骤、图表的分析与正确应用。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来表现数据;对数据源、图表类型的选择与修改。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9e4bd453610661ed9f4ea.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殷惠平一、课程内容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作用与适用特点,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数据和图表的关系,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2.难点:如何根据任务需求,进行图表数据的分析。
五、教法学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网络微机室七、教学过程:的图表表达信息有明显的不同。
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就会有不同方面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 任务3:合作探究:图表的灵活应用(1分钟)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各种表格、图表被大量运用到报告或文档中,不同的任务需求,设计的图表会不同,不同的图表表达的息也不同。
下面请同学根据你对图表理解,选择合适的图表分析工作表。
我们的资料:“自行车品牌统计” “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 “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
分两步进行,首先请小组长搜集本组同学讨论一下,确定图表类型(2分钟),基次,同学们按讨论结果,将工作表转成图表,并得出结论。
3.1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自行车品牌统计”,得出结论?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变化”,得出结论? 3.2 选择合适图表类型分析工作表“绿色出行 人数比例”,得出结论? 3.4选做: 3.4.1做完上述任务的同学,请将“图表”进行适当修饰,例如:更改图表背景;3.4.2 做一下工作表”选做题”中的任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PPT学习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0ee0b23c1ec5da50e270ec.png)
83
75
80
238
七班
76
81
85
242
八班
77
82
78
237
九班
81
77
79
237
十班
77
79
85
241
平均分 78.7
78.8
80.5
表2
第1页/共13页
看图表1、图表2和图表3回答下列问题:
图表1
1、图表1中,一至三班,哪个班的纪 律得分 最高? 哪个班 的卫生 得分最 高?哪 个班的 礼仪得 分最高 ? 2、图表3中,一班各单项得分占总分 比重最 多的是 哪项?
第4页/共13页
数据区域选择的类型:
1、选取连续区域的数据源; 2、选取不连续区域的数据源(按住Ctrl)
第5页/共13页
上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柱形图和饼图,请问同 学们还认识除此之外其他常用图表吗?
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总分统计表
班别 一班 二班 三班 合计
第一周 235 257 231 723
第二周 242 239 224 705
表3
第三周 236 249 247 732
合计 713 745 702
第6页/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页
试一试: 按照课本第53页任务6的操作方法
对表3进行操作,得到什么样的统计图 表?
第7页/共13页
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分析整理数据 选择图表类型 制作图表
第8页/共13页
1、表1和表2,哪个表里的数据结果更 容易观 察? 2、表1中,一至三班,哪个班的纪律 得分最 高?哪 个班的 卫生得 分最高 ?哪个 班的礼 仪得分 最高? 3、表1中,一班各单项得分占总分比 重最多 的是哪 项?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ec6823aa00b52acec7ca0d.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的操作、学会图表数据的转换、灵活运用各种图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对学生提问、进行师生互动来得出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的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利用图表来呈现分析结果是日常生活常见的表达方式,要做到能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呈现分析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的操作、图表数据的转换。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图表类型。
【教学媒体】计算机、黑板、投影仪【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整本书的操作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呈现分析结果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并且灵活运用各类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在上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并且很多同学家里也都有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操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
并且本书的第一章已经介绍过了关于信息的相关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加上同学们对本章节内容又十分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的也很扎实,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按照计划进行。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分析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一般流程是: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并且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建立表格,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首先,我们看如下案列:学校德育处每月都要进行文明班级体的评选,现有图(1)的数据需要同学们进行分析,并从中提炼出以下信息:哪个班总成绩最好?哪个班成绩是上升最快?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并思考一分钟。
[板书]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案例分析:通过同学们的观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答案了呢?【提问同学,引领学生跟随探索】对于第一个问题“哪个班总成绩最好?”,我们通过图(1)表格的总分这一列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发现二班是总成绩最高的。
高中信息技术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背课稿优秀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背课稿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ba7d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7f.png)
讲课稿1教师:同学们,上课。
学生:起立。
老师好〔一起〕教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让我们来统计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气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可能会把它做成一张表格,但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表格并不能很明显地表达出气温的变化,所以我们还可以把它做成一张图表,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就直观得多了!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建立表格;如何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那么如何制作图表,运用图表将数据的分析结果更好地表示出来,将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同学们先看一下本节的学习要点。
〔〕教师:老师这儿有这样一张表格,,表中记录了1998年到2002年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右边这个图是将此表转换为图表的结果,通过比照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杨礼芳举手答复:图一可以显著的看到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
教师:对,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图表和表格相比呢,它可以更直接地比拟出数据的变化趋势。
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个例子:表二记录了A 班局部同学的各项成绩,图二是由表二转换出来的图表形式,通过两者的比照,我们不难发现,图二能更加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数据间的大小差距。
教师: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相对表格,图表是很效的表现手法,它能非常直观的将数据分析结果表示出来,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清晰,明了〞。
〔板书:图表的特点:简单、直观、清晰、明了〕教师:同学们对图表并不陌生,你们就已经学过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我想同学们一定非常好奇如何用计算机制作出这些图表,要做出这些图表呢,我们可以利用WPS、office等办公软件,当然随着时代的开展,软件的不断更新,这些软件如今已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版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office20xx版的Excel制作软件来将下表转换为柱形图。
大家先来跟着老师准备的教学视频,一起学习如何将这个“得分统计表〞转化为柱形图,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请大家认真观看,看完后我会请一位同学上来按我的要求操作一下。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63d95348d7c1c708a14539.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学校:xxx 教师:xxx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第4小节的内容。
该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图表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呈现分析结果,进一步对表格数据进行剖析,并发现数据的规律和价值,是对表格数据的进一步升华。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由于教育资源部分不均衡和城乡差异,部分学生初中时已经学会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所以学习本节内容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excel软件的操作不是那么熟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弱势的学生,并引导基础好的同学帮助他们。
总的来说,所有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根据任务需求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呈现分析结果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中蕴含的潜在信息和价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与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学分析和勤于动手的精神以及审美意识,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恰当选择。
2.图表数据的分析。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讲解示范法、任务驱动法、提问引导法、个别辅导法、分层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七、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八、教学过程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按预定的设计执行下来,总体感觉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目标,与学生互动较好,内容节奏把握也比较恰当,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对学生学习基础不太了解,感觉内容安排较为简单,没有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725ce7960590c69ec376bf.png)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并形成报告运城中学王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粤教版高一第三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2课时,它既是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延伸,又为后面数据库的学习奠定基础。
表格信息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常用的一种方式,而采用图表方式更方便分析数据、挖掘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因此,表格信息加工是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加工、处理及分析,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提升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但对表格数据的挖掘、提炼能力欠佳,将所学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中应用更是有待加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②知道图表的类型、用途及特点;③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快速提炼信息;(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验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并能结合图表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来呈现数据;(2)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教学方法】教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比较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学校德育处每月都要进行文明班集体的评选,现有图1的数据需要同学们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以下信息:哪个班总成绩最好? 哪个班三周成绩趋于平稳?哪个班进步最快??请同学们比较分析下:图1和图2哪个更容易帮助我们完成任务。
显然,图2的图表直观明了,可以快速挖掘出我们所需信息。
下面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及形成报告。
我们来复习下图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一般流程: ———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本环节围绕3个知识点通过3个任务的学习来完成,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助实现。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92fb3b355901020207409c4a.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授课教师:苏璇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2、年级:高一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2节4、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简单图表的制作方法;②学会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
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难点:①创建图表所需数据区域的选取;②根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3、设计思路:利用图表分析结果是一节很有课堂生成的一节课,也是直观看数据的一节课,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讨论,并运用获得的操作方法,在实际案例中解决实际问题。
在丰富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是学科之间的结合,其实知识在某种角度就是没有界限的,因此我把技术的学习融合与地理的数据分析,进而引发学生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也在综合性学习上有一个小小的尝试和探索。
本堂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组织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有关教学任务的excel工作表。
5、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交流法、师生互动法。
6、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描述: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等知识技能。
我是把所有的基本知识点给串完,由“十一”黄金周旅游为主例,数据也是从我省的情况出发,一个看似零散其实紧密相连的一体。
不仅把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其中,也把地理知识融入其中,一种整体把握的理念。
学习本来就不是一门一门的,每一科与每一科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兴趣点和感染点很多,自己在努力探索。
设计的成功之处: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已有的基础上学习,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实践,掌握了本课的重点。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2cf81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c.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传递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来展示分析结果。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和图表的敏感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表的类型及特点:介绍常用的图表类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分析不同图表类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数据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
教授学生整理数据的方法,如排序、筛选、分类等。
3.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
指导学生利用图表软件(如Excel、PowerPoint等)制作图表。
4. 图表解读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和解读图表信息。
引导学生运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5. 实践与应用: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表制作和分析。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表的类型及特点。
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的制作过程。
图表解读与分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图表形式来展示分析结果。
运用图表软件制作图表。
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掌握图表制作和分析的方法。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任务驱动: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软件操作演示:通过软件操作演示,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图表软件制作图表。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图表制作和分析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粤教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2.4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案设计
![粤教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2.4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231e433169a4517723a3e1.png)
3.2.4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般过程;2.学会制作并正确选择使用常见类型的图表,并能通过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作出简要报告;过程与方法1.亲历利用图表工具加工表格的过程;2.总结、归纳图表加工信息与表达意图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讨、研究、总结问题,在互动中体验交流的乐趣,在合作中感受团队的友谊。
在点评其它小组的作品时加深印象,提高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利用图表形成报告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图表的制作与选择难点:1.任务需求分析;2.分析数据并在报告中正确表述结论。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教学活动一、情景引入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出示古蔺旅游景点宣传片)提问:怎样给现场的老师们推荐参观地点呢?看旅游景区的旅游人数统计表,你如何对这些数据分析呢?2、概括利用图标形成报告的基本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明确任务给现场的老师们选择游玩的景区。
建立表格根据任务要求调查各个旅游景区的人数形成统计表分析数据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形成报告给图表配以文字说明,这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报告供老师们参考。
活动2【讲授】教学活动一、预习巩固导学案内容1、图表的特点及用途2、技能展示展示利用数据表格插入图表的操作过程。
(看教材52页任务4,学生展示)活动3【活动】任务探究明确任务要求(明确小组对应的任务):任务一:完成小组:1、2小组要求:1、根据任务一在Excel中录入数据。
2、利用图表分析,为班主任提供一份关于全班同学对各科学习难度情况的分析和建议报告。
任务二:完成小组:3、4小组要求:1、根据任务二在Excel中录入数据。
2、用函数计算出各项分数的总分、平均分。
3、请你根据得分表分析各班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统计表分析各班之间,各班自身的发展趋势,形成报告。
活动4【活动】讨论小组内民主推荐1人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工作根据导学案的任务要求讨论:1、任务内的数据是否统一?2、采用什么图表分析数据?3、图表的转换方法是否都掌握?活动5【活动】任务探究小组明确任务、讨论后动手操作,完成报告的制作。
蒲占福-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蒲占福-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a38fef9e314332396893e9.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宁夏育才中学学益学区信息技术组蒲占福)一、教学思想与理念“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一个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协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信息加工的内容有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本节内容又是表格加工中的的重点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提炼和提高,对软件的功能使用及其基本操作不再详细介绍,而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如何分析问题或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级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刚刚学习过excel基础知识,会使用工具软件excel加工处理简单的信息,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兴趣,学习态度认真,肯学敢问,但也有个别学生遇到难题不肯思考寻求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将表格数据生成直观、美观的图表,并能根据图表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并形成报告。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能够用更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教学设计】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设计】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c8ee1f3f6c85ec3a86c2c517.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提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讲解,一方面激发学习的兴趣,另外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服务。
二、教学重点:本课教学内容重点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学生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地显示数据;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制作图表要多元化。
三、教学难点:几种常用图形的适用范围四、教学组织: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与学生交流与总结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五、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量化,由于客观世界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也是多义的。
我们本节课就要学会根据需求不同制作不同的图表。
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在利用图表分析数据过程中,遵循“简单、直观、清晰、明了”的基本原则,把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并通过图表数据的转换及选择图表类型等操作,确定合适的图表类型,从而实现利用图表加工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作用。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表示实质就是表格内要素关系(通常是数量或比率与类别、地点、时间等要素的关系)的图形化展开,它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从而使我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1、柱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数据行列转置。
(示例)小结:强调数量的差异,通常用来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
例如:不同产品季度或年销售量对比,在几个项目中不同部门的经费分配情况,每年各类资料的数目等。
2、饼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3a8991d15abe23492f4d06.png)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李福军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是表格数据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
教材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图表制作的操作过程;对于数据图表类型的选择及应用仅有简单的设问。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Excel的基本使用,如表格数据的统计等,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一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陌生,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稍微有些吃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一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学会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
2、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会合理地使用技术产品。
五、教学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六、教学难点(1)图表类型的选择(2)图表选项的设置(3)图表数据的分析七、教法和教学策略利用好任务驱动法,充分发挥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及时精讲点拨,与学生合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引领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八、整体设计思路:本节课以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和经济为主线,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学生对“关于高中生带手机问题的问卷调查”的现场投票导入正课,通过利用现场采集的两组数据来探索柱形图及饼图的应用特点及制作方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带手机利与弊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
高中信息技术-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9c37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d.png)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学会表格信息的一般加工和表达的过程②掌握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和表达意图的方法2、过程、方法目标:①学会用excel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表达意图②能对实际生活中的表格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学会用excel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②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如适当的图表类型及恰当的文本内容等)表达意图教学难点:根据任务需求,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三、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法:讲授法、谈话法、操作法学法:小组交流、操作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央视新闻关于上半年经济数据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新闻中出现了折线图图表,它能起到什么作用?折线图是怎么得来的?通过同学的回答,引入话题。
通过教师对新闻报告的讲解,让同学们对于从表格信息引导出图表信息,再从图表信息引导出文字报告这一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教师展示同一信息的三种描述方式:文字、表格、图表,让学生观看后对比哪种描述方式更直观,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这一信息?从而认识到学习“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意义。
新课: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过程: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同学们可以发现整个过程是向着能使人更方便地获取这一信息,利用这一信息的方向发展的。
为了能得到图文并茂的报告,我们需要使用Excel 来帮助我们完成。
教师简单介绍Excel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学生自主实践与探究。
1、建立表格任务1:建立各班三周以来“评优活动”得分统计表。
2、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任务2:统计“评选活动”各班各周等分和各个项目年级平均分。
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任务3: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教师介绍图表数据的转置,以及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6eac0712fad6195f312ba66c.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设计。
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二、学生分析对于表格加工软件的使用,几乎没有学生懂得图表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对于根据图表呈现的分析结果用文字来加以组织,并形成丰富的报告形式,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组织文字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因此《3.2.5形成报告》在下节课讲,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让学生们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②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④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①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②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①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③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0b1fb5102de2bd96058892.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学校:xxx 教师:xxx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第4小节的内容。
该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图表直观形象地表达数据,呈现分析结果,进一步对表格数据进行剖析,并发现数据的规律和价值,是对表格数据的进一步升华。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由于教育资源部分不均衡和城乡差异,部分学生初中时已经学会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所以学习本节内容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对excel软件的操作不是那么熟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照顾到弱势的学生,并引导基础好的同学帮助他们。
总的来说,所有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根据任务需求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呈现分析结果有所欠缺,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中蕴含的潜在信息和价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与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价值,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科学分析和勤于动手的精神以及审美意识,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恰当选择。
2.图表数据的分析。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讲解示范法、任务驱动法、提问引导法、个别辅导法、分层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七、教学课时1课时(40分钟)八、教学过程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按预定的设计执行下来,总体感觉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目标,与学生互动较好,内容节奏把握也比较恰当,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对学生学习基础不太了解,感觉内容安排较为简单,没有将学生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高中信息】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6dc188998fcc22bcd10db4.png)
3.2.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并形成报告【案例背景】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年级:高中一年级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学时数:第二课时四十分钟(网络教室授课)【教材分析】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节内容是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结果,旨在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服务,为其提供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适应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生活。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能力。
该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在形成之中。
对于根据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用文字加以组织并形成丰富的报告形式,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组织文字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让学生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的方法(2)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学会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
掌握四种常见图表的类型的用途和特点。
(3)学会利用数据图表形成报告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学演示、探究、体验数据与图表间的转化的过程与方法(2)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制作出图表丰富有内涵的报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表格信息的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能恰当使用图表表达意图。
培养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体验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同时提升了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1、表格信息图形转化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数据区域的选择。
2、根据任务需求,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图表,写出分析报告难点:1、根据任务需求,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
2、图表报告撰写用语规范、描述准确的结论【教学方法】教学: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资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课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ppt),学生练习的数据【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c82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4.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的能力1.2 教学内容图表的种类及作用图表的制作方法1.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讲解:介绍常见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及其作用示范:演示如何使用软件制作图表第二章:柱状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柱状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柱状图呈现分析结果的能力2.2 教学内容柱状图的分类及特点柱状图的制作步骤2.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柱状图的分类(如单柱状图、双柱状图、多柱状图等)及特点示范:演示如何使用软件制作柱状图第三章:折线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折线图呈现分析结果的能力3.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分类及特点折线图的制作步骤3.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折线图的分类(如单折线图、多折线图等)及特点示范:演示如何使用软件制作折线图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制作折线图,并展示成果第四章:饼图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饼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饼图呈现分析结果的能力4.2 教学内容饼图的分类及特点饼图的制作步骤4.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饼图的分类(如单饼图、复合饼图等)及特点示范:演示如何使用软件制作饼图第五章:图表的优化与美化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图表优化与美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制作专业、美观的图表能力5.2 教学内容图表优化与美化的原则图表优化与美化的方法5.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图表优化与美化的原则(如清晰、简洁、一致等)示范:演示如何使用软件对图表进行优化与美化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对图表进行优化与美化,并展示成果第六章:图表数据的准确解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图表数据的真实含义培养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图表数据常见误区的识别图表数据准确解读的方法6.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图表数据常见的误区(如比例误解、类别误解等)示范: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准确解读图表数据练习: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中的图表数据,并准确解读第七章:图表在报告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报告中有效应用图表培养学生结合图表进行报告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图表在报告中的作用图表在报告中的应用步骤7.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图表在报告中的作用(如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帮助阐述观点等)示范: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报告中应用图表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在报告中应用图表,并展示成果第八章:多图表的综合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在复杂数据分析中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图表培养学生结合多种图表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多图表综合应用的原则多图表综合应用的方法8.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多图表综合应用的原则(如对比、层次分明等)示范:通过实例演示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综合运用多种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并展示成果第九章:图表制作软件的使用技巧9.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图表制作软件的高级使用技巧培养学生高效制作图表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图表制作软件的高级功能图表制作软件的快捷操作9.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图表制作软件的高级功能(如数据导入、模板选择等)示范:演示如何使用软件的高级功能进行图表制作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软件的高级功能进行图表制作,并展示成果第十章:实战演练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图表分析任务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实战演练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学果的评价标准10.3 教学过程讲解:介绍实战演练案例的选择原则和方法示范: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实战演练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并对其成果进行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柱状图的制作与优化制作柱状图的步骤优化柱状图的技巧二、折线图的制作与优化制作折线图的步骤优化折线图的技巧三、饼图的制作与优化制作饼图的步骤优化饼图的技巧四、图表数据的准确解读识别图表数据常见误区准确解读图表数据的方法五、图表在报告中的应用在报告中应用图表的原则在报告中应用图表的步骤六、多图表的综合应用多图表综合应用的原则多图表综合应用的方法七、图表制作软件的使用技巧图表制作软件的高级功能图表制作软件的快捷操作八、实战演练与评价实战演练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学果的评价标准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柱状图的制作与优化制作柱状图的步骤包括:1)导入数据;2)选择柱状图类型;3)调整图表元素(如、轴标签、图例等);4)设置样式(如颜色、字体等);5)导出图表。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区一等奖】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区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6742273f6137ee06eef91843.png)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图表的概念,了解各种类型图表的特点。
(2)学会使用“图表向导”创建、编辑、修饰图表。
(3)能用图表分析数据,形象、直观的展示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本、表格、图表等多种信息表达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势,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数据,引起学生沉思,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道德观;通过分析自己近几个月的花费情况,培养学生合理消费正确理财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绘制、编辑、修饰图表的方法,能选择合适的图表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请同学们观看PPT中的网络流行语,找出有没有你不熟悉的词语(生可以找出不熟悉的词是:“校长撑腰体”)。
教师引出“校长撑腰体”一词源于北大校长关于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一种正面表态。
从而引出某大学关于这一社会问题做的相关调查。
思考调查结果:文字、表格和图表这三种信息表达方式,你认为哪种能更直观、形象的表达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生可以得出结论:图表)由此非常自然地引出课题:利用图表呈现数据结果。
(二)自探共究,学习新知。
1.认:了解图表相关知识,认识图表主要类型。
(1)最常用的图表有哪几种(2)哪种图表多用于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柱形图、条形图)哪种图表多用于表示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趋势(拆线图)哪种图表多用于表示不同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饼图)2.观看微课:学会根据工作表中的数据,利用图表向导绘制图表。
归纳思考:(1)在制作图表的时候所有的数据都要选上吗(2)如何打开图表向导学生活动:组织学生以学习对子或小组为单位,参照微课上的操作提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活动一的内容,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查看学生完成情况。
活动一:(1)使用表1中的相关数据创建一个堆积条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版信息技术教材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4.学时数:本节内容为1课时,非上机时间为15分钟左右,上机操作时间为15分钟左右,陈述与展示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内容是利用图表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结果,旨在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服务,为其提供一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思路,帮助学生适应现在乃至将来的社会生活,对于学生来讲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概括与提高,是对社会生活的预适应。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课内容选自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其内容主要介绍怎样为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利用图表呈现数据,通过生成的图表分析数据,得到分析结果,形成报告。
(二)学情分析
1.学习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16~17岁。
2.知识技能: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过本节相关内容的学习,参加过初中升高中的信息技术考试,对excel软件的各种功能、基本操作都颇为熟悉。
3.学习风格:对新鲜的事物抱有好奇心;有较为强烈的好胜心和进取心,富有激情;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力好;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Excel中有关图表的各项操作,掌握四种常见图表的类型的用途和特点。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分析图表,利用图表呈现结果,得出结论。
(3)学会使用计算思维的转化和约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和讨论,回顾和熟悉excel中有关图表的操作,并结合和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解决问题,逐步将新的学习内容与旧的学习内容链接起来。
(2)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练习,了解怎样使用计算思维的转化和约简等策略,通过灵活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
(3)通过外显思维过程和对比思维过程,了解他人的思维过程,比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对图表的正确认识。
(2)体会自己与他人在解决问题、处理信息和思维上的差异,关注自己思维质量的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恰当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图表,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撰写用语规范、描述准确的结论。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
1.使用讲授教学法,配合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树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过程的意识,并明确学习目标。
2.使用自学指导法,配合教材的实操步骤,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图表的创建和转置等操作,以便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3.使用讲授教学法,配合使用范例教学法,配合相应的实例,通过创建和分析图表,得出结论的过程,给学生作出示范,并介绍其中使用到的思维方法,以便为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
4.使用思维外显化教学的方法,上机实践,解决设置的问题,使用口语报告法,学生和教师将个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帮助学生对比自己与他人思考方式的差异,改进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自己的思维质量。
(六)教学资源
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课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ppt),学生练习的数据(活动1.xls,课堂练习.xls)。
(八)教学反思
1.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容易固定和简单化,不多加思考、不细致地思考、不积极地思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和学生所处的青少年阶段关系很大,这个阶段的个体,在处理各种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仍处在发展水平,因此,对学生的一些思维进行人为地干预,还是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学生在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时候,需要教师的问题提示才能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步步表述出来,但是如果让其自己阐述,并不能很好地描述出来。
附录:
范例:
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