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分析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分析
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
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人下村修以
及美国人马丁·沙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需要有广阔 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特别需要有艺 术素养。
泰戈尔眼中的爱因斯 坦:
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 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 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 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 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 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 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 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 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 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 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 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 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作者独辟蹊径,从艺术角度向我 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因斯 坦的形象,除了有助于我们对伟 人的认识,对你来说,还有什么 启发?
拓展
美国人罗伯特·鲁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伯恩斯坦研究了150 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 家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 业余画家,如:玻尔、普朗克、朗之万 等;
《科技日报》在1987年设专栏发表了近 30位我国著名科学家畅谈文艺的文章, 表明他们的艺术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 的科学想象力,如钱学森、钱三强、钱 伟长、苏步青等。
拓展
“科学中艺术的奇迹,艺术中科学的奇迹”。 ——哈佛大学
该校培养了7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爱因斯坦与音乐 • 爱因斯坦与绘画 • 爱因斯坦与诗歌 • 爱因斯坦与电影和戏剧 •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总结
CHAPTER
01
爱因斯坦与音乐
音乐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01
02
03
激发创造力
音乐为爱因斯坦提供了丰 富的想象力和灵感,有助 于他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 破。
CHAPTER
05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总 结
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点
科学和艺术相互启发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和艺术在创造性思 维上具有共通性,两者可以相互启发 ,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音乐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爱因斯坦热爱音乐,认为音乐能够激 发他的科学灵感,帮助他深入思考物 理学的本质。
爱因斯坦的艺术实践
演奏小提琴
强调诗歌的简洁明了
爱因斯坦主张诗歌应简洁明了地表达思想,避免过多的修饰和冗长 的句子。
提倡跨学科融合
爱因斯坦认为诗歌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提倡跨学科的交 流与融合。
CHAPTER
04
爱因斯坦与电影和戏剧
电影和戏剧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启发科学灵感
01
电影和戏剧中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情节有时会激发爱因斯坦的灵
爱因斯坦的音乐理论
和声学观点
爱因斯坦对和声学有独到的见解,他 认为音乐中的和声能够引发人类共通 的情感体验。
音乐与科学的联系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与科学之间存在密 切的联系,二者在创造力和逻辑方面 相互启发。
CHAPTER
02
爱因斯坦与绘画
绘画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培养创造力
绘画有助于激发爱因斯坦 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在 科学研究中寻找新的突破 口。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习资料:“下午茶”与诺贝尔奖马惠娣闲暇时间,也就是非劳动时间,指的是人们在履行社会职责及各种生活时间支出后,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星期日及节假日,各种假期,退休后的时间。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都与休闲有着密切的关系。
许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说,他们的许多灵感不是在做研究时出现的,而常常是在休闲中峰回路转,茅塞顿开。
亚里士多德说过,“休闲才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他举例说,“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闲暇的地方。
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我们可以从大量科学家的传记中找到科学家发明创造与休闲相关联的记载。
英国剑桥大学自17世纪在校园有“下午茶”,以这种既普通、又特殊的形式,让人们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激励师生们迸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
难怪有人说,是“下午茶”喝出了英国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科学巨匠牛顿在1665年至1666年的两年间,由于伦敦瘟疫的发生,不得不从剑桥三一学院回到乡下的家里赋闲,也正是这段恬淡的生活,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写到:“至于艺术上和科学上的创造,那么,在这里我完全同意叔本华的意见,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发现它们的最强而有力的动机。
”他一生酷爱小提琴,很多人都说他的科学发现与小提琴有着内在的关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人们认识到闲暇在人的生命中的价值,闲暇时间的合理支配与利用便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休闲教育成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休闲教育获得休闲资格,进而使每个人都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发展他多方面的才能。
而在中国,很多人对闲暇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人一说到休闲,就是吃喝玩乐;有人把休闲与“闲生是非”、“玩物丧志”相提并论;有人说休闲不就是出外旅游、购物吗?也有人把休闲与工作对立起来,仍把有假不休、超负荷工作当成美德,导致身心俱疲,甚至早逝等等。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学目标:1.认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2.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探讨艺术对科学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a.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讨论,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科学贡献;b.教师介绍爱因斯坦对科学的突破性发现,如相对论等。
2.艺术与科学的关系a.学生集体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分享自己的看法;b.教师介绍艺术家对科学的影响,如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贡献。
3.艺术对科学的影响a.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艺术家或作品,研究其对科学的影响;b.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艺术的鉴赏与创作a.教师介绍艺术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b.学生分析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c.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1.教师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和贡献;2.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科学贡献;3.学生分组讨论爱因斯坦的贡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1.学生集体讨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师介绍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学上的贡献,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对科学的影响。
第三课时:艺术对科学的影响1.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艺术家或作品,研究其对科学的影响;2.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课时:艺术的鉴赏与创作1.教师介绍艺术的基本鉴赏方法和技巧,如构图、色彩运用等;2.学生分析和评价一幅艺术作品,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3.学生参与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课堂活动与资源: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2.阅读资料和文献;3.绘画、摄影、音乐创作;4.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评价方式:1.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2.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3.学生艺术创作的成果和创意。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
03 爱因斯坦与诗歌
诗歌对爱因斯坦的影响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激发了爱因斯坦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为他提供了探索科学和哲学的新思路。
情感寄托和心灵慰藉
诗歌是爱因斯坦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帮助他抒发内心的 喜怒哀乐,成为他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精神慰藉。
启发科学灵感
爱因斯坦在阅读和研究诗歌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与科学 原理相通的意象和隐喻,这些启发了他对相对论等科学理 论的深入思考。
色彩运用
爱因斯坦在绘画中尝试运 用色彩,展现出他对色彩 和光影的敏感度。
爱因斯坦的绘画理论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 的,二者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具有 共通性。
重视直觉
追求真实
爱因斯坦认为绘画应该追求表现事物 的内在真实,而非仅仅复制表面现象。
爱因斯坦强调在绘画中直觉的重要性, 认为直觉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
艺术对创造力的激发
爱因斯坦认为艺术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为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提 供灵感。
爱因斯坦的艺术观点
音乐与科学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是理解世界的 一种方式,与科学研究有密切的 联系。他特别喜欢贝多芬和巴赫
的作品。
绘画与想象力
爱因斯坦欣赏绘画作品中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认为它们有助于拓
宽科学研究的视野。
思考伴侣
音乐陪伴爱因斯坦度过无 数思考和创作的时光,成 为他科学研究的得力助手。
爱因斯坦的音乐才华
小提琴演奏家
爱因斯坦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演 奏家,他经常通过演奏表达自己 的情感和思考。
音乐创作
爱因斯坦尝试过音乐创作,虽然 作品数量不多,但展现出他对音 乐的独特理解和才华。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主要科学贡献,理解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探索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联系,了解他在艺术领域的兴趣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4. 提高学生对科学和艺术交叉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重要科学成就。
2. 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黑洞、时空弯曲。
3. 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他对音乐的热爱、与艺术家的交流、艺术作品中的相对论元素。
4. 科学和艺术的交叉:探讨科学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创新表达和人类认知中的相互影响。
5. 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电影、绘画、文学作品中的相对论主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解读艺术。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科学和艺术交叉的看法。
4. 互动提问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关于爱因斯坦的生平和相对论的教材、艺术作品分析的资料。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电影、纪录片、音乐作品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和科学艺术交叉的题目,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进程第1周: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第2周:探讨爱因斯坦与音乐艺术的关系,分析音乐作品中的相对论元素。
第3周:分析电影作品中的相对论主题,引导学生从科学角度解读艺术。
九年级语文下册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知识点整理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知识点整理冀教版、重点:调动外积存,挑选文本信息,以了解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为切入点,展开科学与艺术互补性的试探。
二、难点:从哲学、美学、文化背景的角度来深切探讨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视学生的具体可同意性加以分析、处置、落实。
说明:这篇具有思辩性,学生不易把握。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调动学生的外积存,如爱因斯坦的婚姻家庭逸闻趣事等,巧妙地把趣味性引入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引导学生从外走到内,从文本中挑选有效信息,整合爱因斯坦一生中科学与艺术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对文本的阅读中试探科学与艺术统一性互补性的规律,从而瓜熟蒂落地把感性的阅读上升到理性的试探。
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用意积存交流激发爱好一、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魅力四射的光环,有谁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爱因斯坦是其中之一。
同窗们借助自己的外积存和自己查阅的大量资料,简单交流一下爱因斯坦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事。
二、爱因斯坦咱们并非陌生,但了解得更多的是他在科学上的奉献。
通过文,咱们能够了解到爱因斯坦哪些鲜为人知的艺术上的“轶事”呢?调动外积存和网上查阅动资料,学生自由发言,用简练的语言来讲说爱因斯坦留给自己的印象。
从逸闻趣事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爱好,挑选积存有关科学艺术的材料,慢慢由感想认知上升到理性试探,为的展开做好铺垫。
阅读挑选积存整合一、整体阅读,全面把握主旨。
阅读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借助积存,挑选出中写爱因斯坦酷爱艺术的章节段落。
二、积存有关爱因斯坦和艺术的知识,挖掘其内涵,体悟艺术对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阻碍和意义。
一、学生整体阅读,挑选重要段落,自学导读然后小组交流印证。
二、汇总整体阅读结果:文结构:第一部份:⑴—⑷揭露的大体内容。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露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者认为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课堂小结
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与 艺术世界
精神生命 的需求
崇高的伦 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 和美
科学与艺术 互补统一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第二课时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执着追求艺术?
• ①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然。
• ②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前者能满足我们的理性追求, 后者能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①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反之亦 然。
这句话强调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不论缺少其中的哪一方面,美都是残缺的。
② 科学和艺术是相互补充的。前者能满足我们的理性 追求,后者能满足我们感情的渴望。
文学:
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 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
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 他,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 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我的都要多, 比高斯还多!”
问题探究
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写起, 有什么好处?
• 内容上:说明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原来还十分热爱音 乐艺术。
文章 分段
(15~16段)
表明写作本文的现实意 义,再次点明了文章的 中心论点。(结语)
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推崇、酷爱 哪些艺术形式,具体表现分别是什么?
音乐:
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 贝多芬的作品
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 琴家”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பைடு நூலகம்
整体感知
精神生命 的需求
爱因斯 坦与艺 术世界
崇高的伦理 价值 绝对的和谐 美
科学与艺术互补 统一
•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 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 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 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 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 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 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32年受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 居美国。
生平介绍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 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之尔姆 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坦 有一个并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平静、 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学。他的 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幵影响了爱 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起学小提琴, 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生伴侣。爱因斯 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好的影响和家庭教 育,家中弥漫着自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 氛。
14、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 (1)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 推崇艺术的美。 (2)“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 在艺术世界。”
• (1)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 极力推崇艺术的美。
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互补的, 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方面。
• (2)“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 右脚踏在艺术世界。”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将自己的才 华投入到社会需要中,把握时光才能实现 自己的崇高理想。 在本文中表达了爱因斯坦对科学与艺术的目 注神驰与不懈追求。
7.第9段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世界 观,其中猪栏理想是指什么?
【知识学习】九年级语文下册《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知识点整理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知识点整理冀教版www.5y 、重点:调动课外积累,筛选文本信息,以了解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为切入点,展开科学与艺术互补性的思考。
2、难点:从哲学、美学、文化背景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
说明:这篇具有思辨性,学生不易把握。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如爱因斯坦的婚姻家庭逸闻趣事等,巧妙地把趣味性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课外走到课内,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整合爱因斯坦一生中科学与艺术的具体表现。
同时,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思考科学与艺术统一性互补性的规律,从而水到渠成地把感性的阅读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积累交流激发兴趣1、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魅力四射的光环,有谁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爱因斯坦是其中之一。
同学们借助自己的课外积累以及自己查阅的大量资料,简单交流一下爱因斯坦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爱因斯坦我们并不陌生,但了解得更多的是他在科学上的贡献。
通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因斯坦哪些鲜为人知的艺术上的“轶事”呢?调动课外积累以及网上查阅动资料,学生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爱因斯坦留给自己的印象。
从逸闻趣事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筛选积累有关科学艺术的材料,逐步由感想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为的展开做好铺垫。
阅读筛选积累整合1、整体阅读,全面把握主旨。
阅读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借助积累,筛选出中写爱因斯坦热爱艺术的章节段落。
2、积累有关爱因斯坦和艺术的知识,挖掘其内涵,体悟艺术对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1、学生整体阅读,筛选重要段落,自学导读然后小组交流印证。
2、汇总整体阅读结果:课文结构:第一部分:⑴—⑷揭示的基本内容。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高中语文第18课《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课件(2)
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 用贤人。
“兴”是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 起兴。
静女
诗 经 ·邶 风
静女
《诗经 ·b邶èi风》
shū sì
yú
xiàn chích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第三章写静女赠我荑,我认为荑美,实 际是认为静女美。
相会之时,静女给男子赠送了什么?男子 为什么对这些礼物要大加赞赏?
赠送了彤管与荑草。 表面上是赞美彤管与荑草,实际是赞 美赠送礼物给他的人。原来并不是这些礼
男子对自己接受的两件礼物更喜欢哪一个, 为什么?
按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 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 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的 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显然欣赏 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因为荑草是“静 女”跋涉郊野亲手所采,物虽贱而情却深,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体会造就 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并体 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哲学家、作家。1938年4月2日出生在江 西南昌,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国文学语言系。精通四国 语言。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没有谁能 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一本是第46本:从1985 年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 的《我是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2至3 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不雷同,几乎每一 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 数学、音乐、建筑、……
4.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思考二: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 世界的关系的目的:
• 文章阐述了人们对爱因斯坦未能谈论的一面: 他是一个科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艺术家、哲 学家。并且指出如果不能全面地“触及”、“发掘”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那么对于美学界、 科学界和教育界正确地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 大憾事”。为此,作者引出写作本文的目的: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揭示 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中心观点 ──“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至此彰 现,水到渠成。
我眼中的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1879年3 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物 理学家。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 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1901年取 得瑞士国籍。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 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 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 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 命。取得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博 士学位。
整体感知
思考:写爱因斯 坦与艺术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旨在揭 示什么道理?
整体感知
揭示科学与艺 术的互补性与统一 性,指出造就一个 杰出的科学家需要 广阔而深邃的文化 背景。
课文研读一
思考一:文章从爱因 斯坦回顾往事时的一句话 写起,有什么好处?
思考二:研究爱因斯 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的目 的何在?
思考一:文章从爱因斯坦回顾往事时的
讨论:我对 教育的思考。
拓展延伸
讨论:我们的教 育为什么没有造就 诺贝尔奖获得者?
整体感知
优质实用教学课件精选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什么?在文中表达 了什么?
爱因斯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将自己的才华投入到社会需 要中,把握时光才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在本文中表达了爱因斯坦对科学与艺术的目注神驰与不懈追 求。
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 (1)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 • (2)“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
作者认为研究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 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 加深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课堂小结
整体感知
爱因斯坦与 艺术世界
精神生命 的需求
崇高的伦 理价值
绝对的和谐 和美
科学与艺术 互补统一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第二课时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为什么执着追求艺术?
爱因斯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绝不仅仅看成 是娱乐和消遣。 (1)艺术是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具有崇高的伦理价值,提高精神境界。 艺术、科学互补:科学满足理性追求
习,杜绝不应有的偏科现象。
写作技法
夹叙夹议 举例论证 理论论证
科学与艺术同源
• 科学家可借艺术之瓦,攻科学之坚;艺术家可借科学之 梯,攀艺术之峰。 • 现代科学与艺术为了给人们描述日益奇妙的新世界, 正在携起手来,寻找共同的语言,它们对世界的感受不仅是 抽象的,而且是形象的、诗意的。
拓展延伸 大师轶事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 主干,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智慧的 结晶。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魅力四射的光环, 有谁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爱因 斯坦是其中之一。
你眼中的爱因斯坦是怎么样的呢?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融叙述和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这个问题较难,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教学设想】1、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音乐家科学家的资料介绍,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
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的还不是很多,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科学家的资料介绍,课上采用展示、独立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抓关键句理思路,归纳主旨。
从而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课下推荐阅读相关资料拓展阅读。
【教学准备】课前自主分组活动:(提前一周布置)1、查找有关爱因斯坦科学上的成就,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2、查找关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相关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播放文中提到的音乐。
3、查找文本中涉及的相关的几位科学家的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读后感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读后感当我们谈论科学家爱因斯坦时,往往会想到他的杰出贡献和革命性的理论,如相对论和光速的极限等。
然而,爱因斯坦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科学领域,他在艺术世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最近读到关于爱因斯坦与艺术的一些文章和研究,不禁让我思考着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和影响。
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富有创造力的人,他一生中除了研究物理学外,还热衷于音乐和绘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艺术和科学虽然以不同的方式运作,但它们却是同一艺术和科学共同思考的两个方面。
”这句话不仅揭示了爱因斯坦对艺术和科学的看法,更传达了他对于探索和掌握世界万物的追求。
首先,爱因斯坦的艺术热爱主要表现在音乐上。
他早年学习了钢琴和小提琴,并且深深地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他与许多伟大的音乐家有过交流和合作,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与作曲家拉威尔和卡斯滕贡进行合作演出。
爱因斯坦认为音乐与科学有着相似之处,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结构。
他在演讲中经常引用音乐家们的名言,用音乐的智慧来诠释他的科学思想。
其次,爱因斯坦对绘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喜欢画油画和素描,经常用绘画来放松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尽管他没有接受正规的美术训练,但他的绘画作品依然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
爱因斯坦相信绘画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他常常将自己的绘画作品送给朋友和同事,用画笔传达他对友情和对世界的思考。
除了个人艺术兴趣,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也体现在对艺术家的支持和赞赏上。
他与许多艺术家成为了朋友,并给予他们诚挚的赞美和帮助。
特别是在流亡国外的时期,他积极与艺术家们进行交流和合作,为他们提供援助和庇护。
爱因斯坦相信科学和艺术都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力量,而艺术家们正是这种力量的重要代表。
爱因斯坦之所以对艺术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与他对宇宙和世界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深信科学和艺术共同构成了人类对于真理和美的追寻。
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切忌浮夸铺张。
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斯泰平时应该这样做“我从六岁起就跟人学小提琴,……我真正开始懂音乐还是在我十三岁左右,我爱上了莫扎特奏鸣曲之后的事。
”有一次,爱因斯坦这样回顾往事。
在他十三岁那年,他又爱上了几何学和康德哲学。
因为欧几里得几何的清晰性和可靠性使他激动不已。
此外,当他读完了《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又成了他最喜爱的哲学家。
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少提到,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就没有触及、发掘。
这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在所有的艺术中,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对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尤其酷爱。
有一次,有人问他对巴赫有何见解,爱因斯坦则回答说,关于巴赫的作品和生平,我们只有聆听它,演奏它,敬他,爱他,而不是发什么议论!爱因斯坦几乎每天都要拉他心爱的小提琴。
在他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或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每当他遇到了困难,他就放下笔,拿起琴弓。
那优美、和谐、充满了想像力的旋律,有助于他对物理学的深思,引导他在数学王国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音乐往往起了催化作用。
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弹钢琴者是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者,则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科学两大支柱。
在科学上,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科学体现了一种绝对和谐的美。 第13段
科学与艺术均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 艺术的想象力往往会刺激科学所必需的想象 力。 第14段
第三部分15-16段
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一 个爱因斯坦?
自1901年以来,共有七位华裔科
“音乐、绘画、和文学诚然不会直 接教你如何去解微分方程,但是却 能拓展你的文化背景,丰富你的想 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感和精神境界, 从而有助于你成为爱因斯坦”。
作者独辟蹊径,从艺术角度向我 们展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爱因斯 坦的形象,除了有助于我们对伟 人的认识,对你来说,还有什么 启发?
拓展
美国人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研究了150 位科学家的传记,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 家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或者是作家、 业余画家,如:玻尔、普朗克、朗之万 等;
标志-----1916年《广义相对论基础》 基本原理:等效原理;广义相对性
广义相对论
物体使周围 空间、时间 弯曲,光线 也会改变路 径。
爱因斯坦预言:遥远的星 光如果掠过太阳表面将会 发生一点七秒的偏转。
观测结果:
在两张重叠的底片上 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笔直 的星光在穿过阴影中的太 阳时,竟然发生了偏转, 偏转角是1.7秒。
上述现象并非一帆风顺。
启示:要敢于怀疑,勇于创新。
狭义相对论
标志-----1905年《论物体的电动力学》 基本原理: 相对性;光速不变原理
推论:
1.尺缩钟慢 2.物体的质量会随运动速度加快而增加 3.质能相当
(1) (3)
(2) (4)
广义相对论
他,几乎每天都要拉小提琴,是一个 “有造诣的小提琴家”
他,还能弹一手好钢琴,奏出扣人心弦 的乐曲
拉小提琴的 爱因斯坦
“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 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有人问爱因斯坦,死亡是 什么?爱因斯坦脱口而出: “死亡就是我再也听不到莫扎 特的音乐啦。”
文学
他,推崇文学,热爱莎士比亚、歌德、 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
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以后,爱因斯坦陷 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 大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他痛心地说, “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爱因斯坦向电视观众 介绍核武器对人类的 巨大危害。
爱因斯坦鲜为 人知的一面
爱因斯坦是 一个大脑袋 的胖婴儿
科学趣闻:
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何不同?
首先是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 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 这造成爱因斯坦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 左右。
他,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 他,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
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科学家给予 我的都要多,比高斯还多!” 他,与卡夫卡产生共鸣 他,极力推崇文学艺术
爱因斯坦沉醉 于文学中的情景
探究:爱因斯坦热爱文学艺 术的原因。 (9-16段)
1、出于精神生命的需要,出于他的人 生观和世界观; (9-10段)
和肉”?
用暗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科学、艺 术、哲学满足了爱因斯坦的精神需要,支 持着他的全部生命意义,是他生命中最重 要的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
爱因斯坦在艺术领域内特别 推崇、酷爱哪些艺术形式? 具体有哪些表现?(5-8段)
音乐:
他,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 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请同学们谈谈你 心目中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
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小城乌尔姆 出生,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爱因斯 坦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亲是位 平静、温顺的好心人,爱好文学和数 学。他的母亲个性较强,喜爱音乐, 并影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从六岁 起学小提琴,从此小提琴成为他的终 生伴侣。爱因斯坦的父母对他有着良 好的影响和家庭教育,家中弥漫着自 由的精神和祥和的气氛。
科学
VS
以物为尺度
追求真实 理性至上
艺术
以人为中心 追求美好 感性为尊
“我把我的哲学看作钟摆,两端是科学和艺 术。科学是理性的,呆久了我会冻僵;艺 术是有感情的,呆久了会烧焦。所以我就 在它们之间不停地摆动,亲近科学才可信, 热爱艺术才可爱,这就是我的哲学,既可
信又可爱。”
—— 赵鑫珊
中心论点:
科学成就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1905年
1916年
光量子假说
1905年
1921年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由于相对论的观点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太一 致,甚至有着尖锐的冲突,相对论从一开始就 受到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的很多人的反对。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当时不少德 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 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得的奖章,结果评选委 员会只好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理论的建立 者得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大脑的另一显著特征是其缺少常人 大脑中的一种皱沟。这使神经元彼此间更容易建 立起联系,因而使思维更为活跃。
小时很少说话
伯尔尼专利局工人
表现平平
爱因斯坦没有通过大学的入学考试
爱因斯坦的逝世与葬礼: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病逝于普 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发讣告, 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坟墓,不立纪 念碑。火化时按照他的书面遗嘱:免 除所有花卉布置以及所有音乐典礼。 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 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科技日报》在1987年设专栏发表了近 30位我国著名科学家畅谈文艺的文章, 表明他们的艺术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 的科学想象力,如钱学森、钱三强、钱 伟长、苏步青等。
拓展
“科学中艺术的奇迹,艺术中科学的奇迹”。 ——哈佛大学
该校培养了7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当有人问霍金除了享受科研成功的快乐之外,最 大的快乐是什么。他说:“如果我只能带走一张 唱片,就选莫扎特的《安魂曲》,可以一直把它 听到光碟唱机的电池用完为止。”从事科学让思 想在宇宙深处飞扬,热爱音乐又正是自己归宿的 地方,这两者都是霍金所追求的人生乐趣之所在。
爱因斯坦眼中的泰戈尔:
对我们来说他曾是精神、光与和谐的 活的象征——在暴风雨中翱翔的伟大 的自由之鸟——在未释放的感情之海 上升起的阿瑞耳(莎士比亚剧作《暴 风雨》中的小精灵)在他那金色竖琴 上奏出的永恒的歌,但是他的艺术从 来不曾对人类的愁苦和斗争漠不关心。 他是“伟大的守护者”。
2、也是因为他深深懂得文学的伦理价
值; (11-12段)
3、还因为科学和艺术体现了一种绝对
和谐的美。 (13-14段)
讨论:艺术与科学之 间有哪些相通之处?
科学的美与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 最美的两个侧面。 第7段
艺术与科学都具有永久的魅力,因为他们是 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值得人 们不断地追求。 第10段
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
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⑴—⑷ 全文的“引子”,说明 本文的写作意图: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 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 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部分:⑸—(14)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 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的 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15)—(16) 强化了中心论点,表明 写作本文的现实意义。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
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
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与日本人下村修以
及美国人马丁·沙尔菲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造就一个爱因斯坦,需要有广阔 而深邃的文化背景,特别需要有艺 术素养。
1961年至197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 事土地、粮食、人口研究。
1978年至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学所从事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1983年至今,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欧亚所 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就出书的数量而言,当代学者和作家中几乎 没有谁能与赵鑫珊比肩。到目前为止,最新的 一本是第46本:从1985年出版的第一本《科 学·艺术·哲学断想》,到2004年6月的《我是 北大留级生》(江苏文艺出版社),几乎每年 2至3本。尤为重要的是,如此高的产出,却决 不雷同,几乎每一本都会在不同的领域产生影 响:哲学、诗歌、量子物理学、数学、音乐、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 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 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 动家。”
爱因斯坦的和平努力
一战时: 支持反战宣言 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
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 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
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 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
维护世界和平
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 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 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 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 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 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 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 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 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 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 希特勒迫害离开德国,1933年10 月定居美国。
全文主旨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指出科 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而造就一个 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很好的艺术素养。
第1段 第2段
6岁,学小提琴;(艺术); 13岁,爱上莫扎特;还爱上了几 何学和康德哲学;(科学、哲学)
如第何3段理解“从此以后,科学、 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 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