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教育促进新民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社区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优秀实践

社区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优秀实践

社区文化交流促进多元文化的优秀实践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文化交流成为促进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互动与对话,社区可以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社区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社区中优秀的多元文化交流实践案例,并探讨其对于社区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一、社区艺术节——各文化交汇的平台社区艺术节是一种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方式。

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下,艺术节可以成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平台,展示和体验各个文化的艺术与创造力。

例如,在某社区艺术节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居民可以共同参与到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活动中,通过互动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和理解。

社区艺术节不仅可以提供展示不同文化形式的机会,还可以增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通过观赏和参与艺术活动,居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促进了社区内的文化多样性和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二、跨文化教育项目——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跨文化教育项目是另一个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优秀实践。

通过建立跨文化教育项目,社区可以在学校和社区之间架起桥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例如,某社区通过组织跨文化交流活动,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共同学习和生活。

在这个教育项目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还可以结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互相交流、合作和学习。

这样的跨文化教育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全球视野的拓展,同时也为社区创造了一个多元文化共融的环境,培养了社区居民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三、社区文化中心——打造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社区文化中心在促进多元文化的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社区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提供与文化相关的各类活动和资源的场所,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在社区文化中心,居民可以参加文化艺术展览、工艺制作、文学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与风情。

同时,社区文化中心也为居民提供了展示自身文化的机会,通过展览和演出等方式,居民可以分享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并吸引其他居民的关注和了解。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搬经镇社区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社区教育水准 满足居民文化需求——搬经镇社区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质” 的指 导思 想 和 “ 积极 开 展 社 区 教育 实 验 工 作 , 通 教育 沟

着 不 让 , 技术 到 位 , 确保 为蚕 农提 供科 学 迅捷 的服务 。具
与社 区的联系 , 协调社 区与教育的发展 , 发挥整体功能 , 服 体有这样几种形式 , 一是建立台帐。凡参加基地的农户按照
务发 展 大局 ” 的工 作 要求 。提 出 了 2 1 年创 建 南通 市 级社 镇 、 蚕桑 技 术 网络覆 盖情 况 , 02 村 登记 造 册 , 立农 户 档 案 , 建心 , 1 年创建 行动态管理 。二是上 门辅导 。根据基地农户及饲育量 , 21 00 2 3 0
是 围绕精 细 实 , 优做 强传 统优 势项 目。 做
阈 卷 培毅嘈 1年. 期 。 - 第∞
_ l
建 篮球 葳 髓 毅靖 年. ∞ 曲协会 ; 立 了乒 乓 、 、 。 成立 了镇 戏 第 期
门球等体育协会 ; 婚育新风志愿队、 村
( 民群 队群 治 志愿 队 、 村 三 清保 洁 居) 农 队普 遍建 立 ; 教育 、 制 教育 、 会 家庭 法 社 弱 势 群体 帮 扶 等方 面都 建 有 群众 性 组 织 。教育 性社会 团体 的建立 , 尊重 了群 众 的创造 精神 , 真正体 现 了社 区教 育的
组 。 全镇 形成 了 以镇 社 区教育 中心 为 中心 、 个 村社 区教 在 2 O
我镇 地处 如 皋市 西 部高 沙 土地 区 ,过去 因 为高 沙 土 的
收 我镇 抓住 栽 桑 育服 务站 为基 础 、企业 行业 社 区教育 服 务机 构 为一 体 的社 土 质特 点粮 食种 植投 入 大 , 成低 。近年 来 ,
内涵 。
二是 注 重教 师进社 区活动 开展 。

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

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

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2.05•【字号】•【施行日期】2017.02.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条例2016年8月31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16年1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三章合作与参与第四章保障与促进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和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区教育的组织、服务、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社区教育,是指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居民为对象,开展的旨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素质、技能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区的教育活动。

第四条社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区教育应当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公益服务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全民学习与社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对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组织与实施第六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区教育的领导,将社区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采取鼓励和扶持措施,促进社区教育发展。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社区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社区教育议事协调,统筹社区教育资源,研究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社区教育重大问题。

社区教育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由本级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承担。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在村(社区)开展的社区教育活动应当征询村(社区)自治组织的意见。

地域文化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地域文化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建筑 、 自然 地 理 文 化 、 民 族 风 情 习惯 、 移 民 文 化
域 文 化开发 特 色课程 , 首 先要 搜 集 和 挖掘 地 域 文 化
等” 。 因此 , 地域文化 是特定地域中独特 的文化现 象, 是特定 地域所独有 的。比如 四川 的 巴蜀文化 、 河北的燕赵 文化、 山东 的齐鲁文化 ……_ 2 因此 , 地
开发社区教育精品特色课程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jti剧国家级非物质根据我们研究提出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新理文化遗产川菜茶艺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国家级念和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进行具有地域文化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酿酒技艺成都名小吃等的课程开发工作
2 0 1 4第 2期
成 人教 育
ADUI J T E DUC AT 1 0N
川 旺苍人 , 中学高级 教师 , 副院长 , 研 究方向为社 区教 育; 曲 竹蓉( 1 9 5 5一) , 女, 山 东莱 州人 , 中学 高级 教师 , 教研 员,研 究方向为社 区教 育 ; 何云 ( 1 9 7 3一) , 男, 重 庆忠县人 , 中学 高
级教 师 , 发展研 究室主任 , 研 究方向为社 区教育。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 “ 社区教育课程 , 不是普通教育
课程 , 是 一种 特 色 ; 某 门课 程 在 一 方 面 或 几 方 面 长 于 或优 于另一 门课 程 , 又 是一 种 特 色 ” 。 … 这 种 初 步
弊端 , 使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从理论 到实践上都 更 为规 范 。

N o . 2 2 0 1 4 To t a l No . 3 2 5
( 总第 3 2 5期)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8 7 9 4 . 2 0 1 4 . 0 2 . 0 0 7

社区特色文化实施方案

社区特色文化实施方案

社区特色文化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社区特色文化是社区的精神标识,是社区居民共同的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因此,制定并实施社区特色文化实施方案,对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建立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凝聚社区居民共同情感。

2. 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

3. 弘扬社区传统文化,传承社区文化基因。

4. 塑造和谐社区氛围,促进社区共建共享。

三、实施方案。

1. 策划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通过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手工艺品展销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 打造社区文化品牌。

通过举办社区特色文化节、文化沙龙等活动,挖掘和宣传社区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形成鲜明的社区文化品牌,凝聚居民共同情感,增强社区认同感。

3. 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

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开展文化普及、文化宣传等活动,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4. 弘扬社区传统文化。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传承和弘扬社区的传统文化,让居民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

5. 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如送戏下乡、送书下乡、免费艺术培训等,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文化的滋养,促进社区文化共建共享。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文化活动的品质和水平。

2. 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保障文化活动的有序进行。

3. 加强宣传推广。

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健全评估考核。

建立社区文化活动的评估考核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升文化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引领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社区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和社区教育机构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

全国各地在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特别是特色课程开发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重点研究了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涵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和中心环节,特色课程又是社区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社区教育理论界对特色课程的内涵仍然处于不断探讨之中。

陈乃林在2009年提出:“凡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满足他们教育学习需求,让居民喜闻乐见,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区文明发展,符合社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课程,称之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上海开放大学李惠康提出,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会有一些普遍适用的课程(普适课程),也应该有一些适应本地区特点的课程(特适课程),在社会教育(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应该处理好普适和特适两者的关系。

成都社区大学张丰瑞认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应该姓“特”,应该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课程。

进行特色课程开发,必须根据地域文化特色,收集整理现有的各类资源,分析提炼,再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规范地编制社区教育教材。

陈乃林先生的理解是,所有的社区教育课程都被定义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就是社区教育课程。

在课程开发实践中,这种认识,过于宽泛、囊括面太广,不便于操作。

李惠康将社区教育课程分为普适和特适课程,并注意到了特适课程的“地方特性”。

张丰瑞特别强调了特色课程的“特”,突出了地域特征和地域历史文化特色。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课程的认识和实践,基本上是遵循陈乃林先生的定义,社区教育开发所有课程都是特色课程。

这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带来了一定影响,制约了特色课程的开发。

要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确保特色课程开发的质量,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和研究社区教育课程及特色课程的内涵。

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构建的实践探索——成都市锦江区创建院落学习室的成功经验

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构建的实践探索——成都市锦江区创建院落学习室的成功经验

育深入院落, 创建 了社区教育的第四级学习平台—— 院落学
习室。作为社区形态的组成部分 , 院落( 小 区) 是联系社 区群
体的重要途径 , 以其特有的聚合 性及 可塑性 , 发挥着 重要的 规范和导向作用。院落学习室的创建 旨在夯实社区教育基
础, 使社 区教育重心下移, 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3 . 创新模 式, 社会组织共参与 通过购买服务 及资 助 服务 项 目等方 式 , 委托 。方 法如 下 : 一是 创新 管 理模
“ 1 +X ” ( 一个院落多个学习室 ) 模式, 如: 五福桥社区 2 0 1 0年 建成的“ 居民之家” , 集“ 议 事” “ 志愿服 务” “ 学 习” “ 休 闲娱 乐” 等功能于一体, 承载了院落居 民的所有活动, 而今年 3月 在“ 镏金岁月” 小区则按活动 侧重点 , 分别建设 了“ 党员之

挥 主导作 用 , 对街 道社 区学 校 、 社 区学 堂 、 院落 学 习室等 社 区教育阵地开 展 的各项 社 区教 育活 动进 行科 学设 计 ,
集合 各种资源 , 开发社 区居 民喜 闻乐见 的课程 及活动 , 同 时改 革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 , 开拓新的教育教学领域 。
2 .自主管理 , 院落居 民唱主角
成立 , 打破 了“ 全能型政府” 的旧框 架 , 增 强 了居 民关心 院 落建设 的意识 , 提升 了居 民参 与 院落 管理 的积极 性 和 主
动性 , 实现 了居民参与社会管 理和公共 服务 的新格 局 , 满 足了居民群众多元化 的需求 。
二、 院 落学 习的实施 举措
社 区教育第 四级 平 台— —院 落学 习 室的 建立 , 进一
治理机制改革 的步伐 , 借力 打造社会 管理 “ 细胞 工程 ” , 锦 江社 区教育 的第 四级平 台— —院 落学 习室 应 运而 生 , 至

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已经成为了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在教育资源的整合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整合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包括学校、社会机构和志愿者等,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教育资源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这不仅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其次,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在满足社区居民基本教育需求的同时,还注重开展各类特色教育课程,如健康教育、文化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等,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此外,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还在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上不断完善和提升。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激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服务意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专业、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强化了社区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了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运行。

总的来说,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经验。

未来,希望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能够继续发扬成绩,不断完善和提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教育服务,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创新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成府发〔2007〕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推进全市社区服务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精神,结合成都实际,现就加强和改进我市社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着眼于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着力于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活需求作为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搞好与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类服务;坚持城乡统筹,做到社区服务城乡并重,互动互补,社区服务事业城乡同规划、同建设、同推进;坚持协调发展,做到政府公共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服务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

到2010年,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在30个重点镇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的办公和公益性服务用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社区服务手段进一步提高,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成都高新区范围内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并投入使用;社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政府公共服务进一步落实,社区自助和互助服务经常化,社会化服务更加规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二、加强和改进社区公共服务(四)加强和改进社区就业服务。

新民学会实践报告

新民学会实践报告

新民学会实践报告一、背景介绍新民学会是我校一家以培养优秀青年领导人为目标的学生组织。

为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学会每年都会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报告就是针对我参与的一次新民学会实践活动进行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活动内容本次实践活动是一次社区服务活动,我们选择了离校较近的社区作为服务对象。

活动主要包括社区环境整治、义务劳动和社区宣传等方面。

1. 社区环境整治我们首先进行了社区环境的调研和评估,发现社区存在一些问题,如乱扔垃圾、道路不干净等。

为了改善社区环境,我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整治行动。

通过清理垃圾、修剪花草、涂刷标志等方式,使社区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2. 义务劳动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我们还开展了一次义务劳动活动。

我们组织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帮助社区居民进行日常劳动,如搬运物品、修理家具等。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减轻了负担,也增进了与居民的交流和沟通。

3. 社区宣传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道德观念,我们还进行了一次社区宣传活动。

我们制作了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材料,并在社区广场举办了一次宣传活动。

通过现场讲解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向社区居民传达了环保和道德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实践过程中的收获通过参与这次实践活动,我收获了许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这对于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通过与社区居民的接触,我也更加了解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的需求,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

四、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建议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次优质的服务,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为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组织不够精细、宣传力度不够等。

创市级优秀社区教育学校 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文明建设

创市级优秀社区教育学校    促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文明建设

创优秀社区教育学校推进学习型蒲江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教育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根据蒲江县教育局[2009]36号文件精神,蒲江县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依托成雅小学资源优势,努力做好学校和社区的对接和互动活动,共享教育发展成果,促进了寿安镇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是作为蒲江县第一个接受成都市教育局检查验收合格的社区学校。

2009年11月30日,成都市教育局、蒲江县教育局李英副局长和教育科赵俊鄂科长对我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工作进行了检查和验收。

2、建立社区居民读书学习制度,利用每年四月的“世界读书日”和十月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组织寿安镇居民进校参加读书活动,有读书方案和总结,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评选活动,并向社区居民发放学习资料1000份。

3、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普及礼仪知识,提升寿安镇社区居民文明礼仪素质。

9月28日下午,蒲江县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聘请了县职业中学刘贤英老师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培训。

参加本次培训学习的有寿安镇镇社区居民150余人,并发放文明礼仪资料。

4、着力打造学校实习实践基地。

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实习实践基地位于寿安镇插旗山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

实习实践基地有柑橘面积1200亩,现有养殖大户40多人,比较出名的有宋怀洪,杨小华、吕国俊等,整个村年出栏在1万头以上。

5、制定了寿安镇社区教育学校2008—2010年社区居民实用技术培训规划。

通过实施2008—2010年培训规划,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寿安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6、组织社区志愿者与社区中小学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

寿安镇外出务工人数1.4万人。

社区志愿者每年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请到家吃一次饭,送一些学习用品,和留守儿童开展一些活动。

促进了社会和谐和稳定。

7、利用社区教育学校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报告一、活动背景作为时代的一种标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精神标志和创造性产物,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用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能够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们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社区文化氛围,创造和谐、美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二、活动简介为了积极推进全民文化素质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我参加了社区组织开展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社会实践。

本次活动包括多个方面,如文艺演出、科技文化展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以及青少年社区文化拓展等,我在其中参与了多个环节,不仅了解了有关文化艺术知识和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还深入体验了社区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三、活动感想作为一名社区志愿者,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促进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此次活动举办的文艺演出和科技文化展示,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这对于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和促进社区的文化传承都有着积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体验到了社区文化建设带来的巨大魅力。

社区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居民和志愿者可以在文化活动中更加自由地体验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

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社区的价值,它不仅是一个居所,更是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和共同的价值体系。

四、活动效果此次公共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还极大地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社区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得到广泛认同。

此次活动构建了一个更加友好,更加和谐,更加繁荣的社区文化生态,这将有助于推进全民文化素质建设,促进社区文化发展,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区。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课题负责人:王国敏课题组成员:郑晔、高中伟、仲长城、何艺新、李建华、董庆佳、李玉峰本调研报告说明:(一)调研目的:了解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发现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据此探索建设的新思路,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和对策建议。

(二)调研对象:农科村、战旗村的农村基层干部、普通农户、部分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建设典型单位。

(三)调研方法:坚持上下结合、点面结合、明访与暗访相结合的调研原则,采用听取情况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典型、走访村组农户、发放调查问卷等具体调研方式。

(四)调研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农村集体经济、文化设施、村组干部、普通村民等文化建设要素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村民文化需求现状等。

(五)本调研报告将所获结果进行归类,力图真实反映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时间紧、面较窄,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在以后的调研中进一步深化,报告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也是文化进步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核心。

因此,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为深入了解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发现不足,找出问题,思考对策,提出建议,在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王国敏教授主持下,“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对郫县农科村和战旗村进行了调研。

这两个村地处成都市近郊,是成都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较快的村镇,也是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单位,其经验与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总结

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总结近年来,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共同努力,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此,我们对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

首先,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在教育资源的丰富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类教育机构纷纷进驻社区,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

不仅有传统的学科教育,还有各种兴趣班、技能培训等,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市民的学习需求。

同时,成都市还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其次,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在服务对象的多样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社区教育不再局限于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市民,包括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各个群体。

社区教育机构不仅提供了学习机会,还为市民提供了各种公益活动、健康指导、心理辅导等服务,让社区教育真正成为了全民教育。

再次,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在组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各级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社区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们也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服务质量,让社区教育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总的来说,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但同时也要看到,社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服务对象的需求多样化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工作,让更多市民受益。

希望未来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能够不断创新,为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地域文化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地域文化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地域文化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伯钧;田许明;曲竹蓉;何云;刘德锋;商雪梅;林荣东
【期刊名称】《成人教育》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重点探讨了地域文化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关系,认识到地域文化是社区教育课程中的特色内容,能够满足特色课程的“特色”内涵.因此,从有利于课程优化开发的角度提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应该具有地域文化相关内容.从而将社区教育课程中的一般知识性课程,划分到普通课程类.提出了特色课程由基层自主开发,普通课程由国家统筹开发的优化策略.以期克服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弊端,促进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工作多快好省地发展.并以成都市武侯区的实践为例,介绍了搜集地域文化资源,建立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库等促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经验和做法.【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伯钧;田许明;曲竹蓉;何云;刘德锋;商雪梅;林荣东
【作者单位】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学院;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学院;成都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成都610000;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学院;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学院;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学院;成都市武侯区社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0
【相关文献】
1.地域文化视域下镇江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J], 经宽蓉
2.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特色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J], 乐艳华;蔡慧敏
3.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J], 王中
4.基于地域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J], 毛艳;朱胜晖
5.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J], 田许明;王小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调查报告

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调查报告

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调查报告
朱名燕;卢悦;魏平;唐榕
【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通过对成都市部分城乡社区展开抽样调研,分析总结该市部分城乡社区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城乡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基础差异较大、社区文化活动缺少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以及活动形式、内容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作者认为,针对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可以大力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加强校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同时合理规划、分类指导,针对社区大众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总页数】4页(P84-87)
【作者】朱名燕;卢悦;魏平;唐榕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106;成都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
都,6101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加强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成都市基层图书馆(室)建设调查报告 [J], 彭红梅
2.以多种形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并实现双赢——成都市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J], 陈一民
3.城乡社区基层治理建设路径的逻辑证明——基于对成都市新都区基层治理的个案分析 [J], 刘桂花;吴梅;
4.文明社区建设与现代物业管理的融合--成都市青羊区社区建设和物业管理调查报告 [J], 叶浪;黄娅西;刘静雅;朱引科
5.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改革——访中共四川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副主任郑志 [J], 杨婷;郑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色推荐成都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双流县之“OCC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

特色推荐成都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双流县之“OCC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

特色推荐成都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双流县之“OCC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社区教育是服务大众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具有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培养社区角色、推进社区治理等功能。

成都市终身教育促进办公室、成都社区大学从2013年开始在全市开展社区教育特色项目评选,至今已连续进行了三年。

2015年,通过申报、评审、公示等评选程序,我市最终确定了13个特色鲜明、成效突出、极具推广价值的社区教育项目为年度市级特色项目。

小编将陆续为您展示这些特色项目,希望大家在怡情娱性、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成为一名快乐的学习者!OCC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构建一、项目简介为了形成符合区域实情的社区教育工作模式,双流县教育局、社区教育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实际,结合社区教育工作特点,以项目实践方式创新社区教育工作内容,逐步构建起“OCC社区教育”工作模式,推动学习型新双流建设更上台阶。

市民网上学习颁奖仪式“OCC”是英文单词objective(目标)、curriculum(课程)、classroom(课堂)的缩写。

我县以目标为统揽、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简称“OCC社区教育”工作。

“OCC 社区教育”工作模式即为“10个一”工作任务:设立一个“OCC工作室”、制定一个目标、开设一套课程、开办一个课堂、规范一揽标识、开展一系列活动、研究一个课题、编撰一套丛书(本土培训教材)、收集一篮故事、撰写一份总结(或论文)。

二、项目实施(一)制定符合区情的目标。

双流县总目标是建设学习型新双流。

全县12个镇(街)根据县级目标制定符合本镇(街)实际的社区教育工作目标。

如彭镇以“槐轩讲堂”为阵地,以槐轩学说本土代表人物刘沅提出的“推仁推爱、成人成己”为主题,积极开展培训,形成了“庭院人家、推仁推爱”的优良民风;永安镇以本土平民教育家傅葆琛“知行合一、做中学”的“乡村教育”思想为统揽,总结出“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法宝,促进农民增收;黄甲街道以“一村一大戏、让市民‘新’起来”为主线,开展“三农”公民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地方特色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研究——以都江堰社区教育为例

地方特色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研究——以都江堰社区教育为例

地方特色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研究——以都江堰社区教育为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都江堰社区教育融合地方特色文化,通过一定路径分析,形成一定的优化机制,推动特色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都江堰特色道文化为例,切实助推全民学习的社区教育体系构成,从而对其他地区融合本地特色文化打造特色社区教育品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社区教育、地方特色文化、“道文化”、路径分析、优化机制背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都江堰特色社区教育是通过激活本地特色文化潜质,将社区教育与特色文化融合发展,建立特色文化长效发展机制,形成特色社区教育文化,从而对建成都江堰社区教育新模式起到促进作用。

但鲜有文章专门从”道文化”角度来研究社区教育。

为此,本文基于道文化为例的都江堰特色社区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特色社区教育的内涵分析社区教育是整合利用本社区、文化等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促进公民的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各类教育活动。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在教育最大限度服务社区居民新形势下做到进一步突破创新。

都江堰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富有历史底蕴的名城,以独特的“道文化”为例,要根据青城山特色的“道文化”进行梳理、凝练和升华,再科学、规范解读出“道文化”新时代的内涵,服务于区域和社会,并逐步推广至社区全体居民。

二、以“道文化”为例下特色社区教育发展融合表现形式道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如今新时代背景下,道文化仍以独特的现实价值意义对教育产生影响。

都江堰作为道家文化起源地,要将道家文化融入到当下社区基层教育中,打造特色社区教育品牌下,深度融合特色文化中精华部分,实现相互促进。

以道文化为基础,培育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道家文化是颇具中国思想特色的文化,其以“自我、平常、和谐而循环”为思想核心。

在如今百年之大变局环境下,崇尚和谐发展的时代潮流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启发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种文化活动”。社区教育遇到的难题不是偶然因素, 而是认识上的问题。我市社区教育客观上进行着各 种文化活动,由于主观上不善于思考文化和教育 的关系,甚至把文化和教育割裂开来,组成工作的 盲目性,不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达成教 育目的,其结果导致社区教育推进困难。
2.社区文化和特色文化的内涵 “社区文化是社区全体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期望形 态。而这些信仰和期望形态又会产生一套决定社区 全体成员行为的规范”。新市民社区如果有健康积 极 的传统文化在壮大,有居民普遍认同和喜好的具有 鲜明个性的文化现象在发展并形成主流,就是这个 社区的一种特色文化。 社区教育对这些特色文化的挖掘、扶持、提炼 和打造,就是对社区文化的传承、传播、创新和发 展。
寿安汪家湾社区的川西民居文化、
公平惠民社区的“广场文化”、 万春天香路社区的“鱼凫文化”、 从以上案例中,研究总结出了社区教育在促进 新市民社区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 效。即抓住“三大契机”, 着力“六项举施”, 实 现了“三个突破”,形成了“三方面成果”。
2.武侯区研究成果 武侯区对课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城乡一体化、 新市民社区等概念进行了探讨。 选择了长寿苑社区、 簇桥社区、半边街社区和晋阳社区为研究对象。从 新市民社区全面发展的三个实际需要上论证了社区 教育促进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根据本区 新市民社区与企业结合很紧密,结合普教和企业文 化介入较深的实际,探讨了学校教育资源和社区教 育资源、企业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等问题。 提出了两个保障机制、两支队伍建设和三种资 源整合,两个问题和四条建议。
(一)温江、青羊、武侯试点区研究成果简述 1.温江区研究成果 温江区将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纳入 各级社区教育工作的目标考核。 精选了7个有突出特色文化的新市民社区作为试 点社区: 永宁隆兴场社区的“武术文化”, 柳城西街江南房子社区的“廉政文化”, 涌泉花土社区的“龙灯文化”、 永盛场镇社区的“牛灯文化”、
(二)研究的实践性特色 1.对参研区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通过对武侯、温江、青羊的新市民社区的社区 教育和特色文化现象进行摸底调查,发现了很多典 型。通过追溯、挖掘、扶持和开发在社区占主导地 位的特色文化,将对社区教育和社区特色文化的建 设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2.典型案例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从典型案例中发现亮点,在研究和实施的过程、 中,摸索、提炼和总结了许多社区教育促进社区特 色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工作方法,使研究成果有 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研究不但从特色文化 建设的操作层面,还从特色文化的运行机制、长效 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社会、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带,也是教育的薄 弱地带。在新市民社区推进社区教育,面临着比 成熟社区更大的挑战。本研究在社区教育和社区 文化建设的森林中,独辟蹊径,以促进社区特色 文化建设来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这是一种全新 的探索,对我市社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方向性 引导作用。对我市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普及和推 广,对促进新市民社区走内涵发展之路,具有重 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成都市社区教育促进新市民社区
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成都市教育局课题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言
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 城乡一体化进程很快。近几年来,在城乡结合部形 成了大量的“新市民”社区。这些社区具有了一定 的城市社区外显特征,但社会进步相对落后,成为 了社会极为关注的薄弱地带。亟待通过社区教育和 社区文化建设来提升居民综合素质,促进新市民社 区通过内涵发展转变成为和谐社区。
一、新市民社区和社区教育现状分析 (一)新市民社区的居民和文化现状 1.社区居民还不是真正的市民 新市民社区居住成员主要是来自不同村社的、 失地农民和流动人口。表面上,社区居民由农民变 成了“新市民”,实质上,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行为 规范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他们还不 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还没有真正溶入现代文 明的城市生活。
三、主要研究成果 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市教科所的通力 合作下,选定了温江、青羊、武侯为参研区。参研 区分别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但对本区具有指 导意义,也为全市提供了丰富的实验依据和宝贵的 理论探讨。总课题组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大量实 践案例的精心梳理和对典型案例的解剖研究,提炼 出我市社区教育促进新市民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实 践推广模式。
2.新市民社区文化现状 新市民社区形成的历史短暂,缺乏特有的文化背 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农民原有的传统文化大 多封闭、保守、落后。集中居住后,出现的缺乏转 岗就业的技能,文化娱乐生活单调,文明礼仪素养 低等落后文化现象,制约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区教育的使命和遇到的困难 1. 社区教育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中坚力量 社区教育的功能决定社区教育可以根据新市民 社区的特点,帮助挖掘社区传统,引领社区风尚, 通过各类教育活动,多途径、多方面来促进社区文 化特别是特色文化的建设。社区教育在社区特色文 化的形成发展、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促进构建 和谐社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从教育和文化的关系上理清思路 从教育和文化的关系上提高认识,有助于理清 思路,在新市民社区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去寻找工作的 切入点。将社区特色文化建设作为新市民社区教育工 作的主线条,借助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特色文 化,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力度。
1.进一步理解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社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社区教育活动是
3.文化活动可以作为社区教育的载体 人们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趣远远大于接受教育 培训的兴趣,尤其是对文化水平、文明素养较低的 低素质人群,更要注重教育培训的形式。促进社区 特色文化建设,将教育培训与特色文化活动紧密的 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将社 区教育自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沃土,而呈现出旺盛 的生命力。
2.社区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 新市民社区缺乏传统文化底蕴,缺乏共同的兴 趣爱好和价值观,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 强。社区教育本身也存在着教育手段单一,深入度 不够,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工作 力度和社区特色文化的打造。 3.社区教育新的工作思路 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社区教育需要寻求切实可 行的促进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促进 新市民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进行社区教育的教学途 径、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为因地制宜的开展社区教 育,促进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