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OI:10.16659/ki.1672-5654.2016.19.182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不同时间段的医护人员划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月)与观察组(2013年2月—2014年2月),回顾性分析消毒供应室内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于2013年2月开始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临床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价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包装满意度评分、回收满意度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发放满意度评分与安全识别能力评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服务意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可以提升临床各科室的满意度,提升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
标签:细节管理模式;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
消毒供应室主要是医院内负责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发放医疗器械的科室,同时该科室还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进行管理[1]。因此,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与医院感染率具有直接关系。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具有重要作用,该项管理模式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改善细节性错误。该文中将该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职的110名医护人员作为对照组,再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的110名医护人员作为观察组。对照组:40名男性医护人员,70名女性医护人员;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为(38.74±1.03)岁;工龄为2~30年,平均工龄为(19.73±1.12)年;根据医护人员的职位可划分为50名医生,60名护理人员。观察组:50名男性医护人员,60名女性医护人员;年龄为22~53岁,平均年龄为(39.01±1.24)岁;工龄为3~30年,平均工龄为(20.15±1.37)年;根据医护人员的职位可划分为48名医生,62名护理人员。将以上两组医护人员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在2013年2月开始针对之前的弊端实施细节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临床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临床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均由院内自制的调查统计量表进行评估,调查量表100%收回,其中临床满意度由包装满意度、回收满意度、服务满意度、发放满意度四个维度,各维度分值为10分;护理质量由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三个维度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10分。调查问卷的得分与临床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方法
该文中的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8.0版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组间对比存在P<0.05时,表示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包装满意度评分、回收满意度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发放满意度评分与安全识别能力评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服务意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医院的消毒供应室是对医院提供各种无菌物品的科室,该科室担负着院内诊疗器材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发放等工作,是影响院内感染发生概率的关键科室,同时也是医院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大量聚集的科室[2]。因此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目前医疗机构的工作重心。
该院通过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职的110例医护人员对前期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将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并在2013年2月逐步展开细节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首先,组建质量监控小组,强化消毒供应室内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在科内选取护士长、质控护士等组建质量监控小组,对组内成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3];护士长与质控护士定期对消毒供应室内的各项工作环节进行检查,确保护理质量;不定期对护理人员、环境及物品管理的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并反馈消毒供应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在后期加强监控力度;除此之外,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消毒供应室内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引导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新工作理念等;不仅如此,质量监控小组还应该加强对新进护理人员的培训,结束培训时对其培训情况进行考核,以此不断提升消毒供应室内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4]。其次,对消毒供应室内的环境进行管理,根据消毒供应室内各项工作的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区域,主要分为办公区、去污区、检查包、灭菌区、无菌品存放区等区域[5];根据以上各大区域的工作内容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保证物品与设备规范摆放并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此同时,可安排消毒供应室内专业的护理人员定期对以上区域进行清洁、消毒与整理,保证环境的整洁;每周至少对消毒供应室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与消毒,
并对消毒供应室的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测。再次,对消毒灭菌的流程进行规范,严格规范护理人员消毒灭菌的操作流程,加强对消毒供应室内物品的回收与分类的操作规范,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消毒方案[6];检查包装灭菌区工作人员则根据物品的特征及实际性能进行合理包装;包装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物品器械的检查,主要从器械的清洁程度、干燥程度及数量等方面着手检查。护士长定期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发放流程进行规范,由于发放环节属于消毒供应室与临床各科室联系的主要环节,在此环节中,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查对制度,确保无菌物品发放合格率为100%。对各类器械实行可追溯性,保证各个环节质量有据可查[7];对回收与发放车辆进行科学的分类,需发放给各科室的物品不可采用回收车辆进行运输,需要回收的物品不采用发放车辆运输,避免细菌残留、滋生;除此之外,物品回收人员与物品发放人员应明确分工,物品发放过程中与临床各科室做好联系与交接工作,确保物品在发放过程中不受其他因素所影响。细节化管理模式为一种注重管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已在各个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细节决定成败”是细节管理的原则,将管理从小处及细微处着手,以此有效地避免管理过程中发生风险,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医疗器械及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直接影响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污染器械是导致各种手术中出现外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8]。消毒供应室将各项工作环节都严格细致地执行,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及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医院的诊疗质量。但是在消毒供应室中,每个工作环节均有细小的问题,因此提升各环节的协调性与规范性是提升整体质量不可或缺的管理内容。未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前,各个科室与部门均未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问题进行重视与规范,导致科室间的工作与交流不协调,从而影响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质量。该院通过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建立了一个可以让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工作平台,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工作,不断对各项工作环节中的细节问题进行补充与完善,营造了共同管理、监督的工作环境。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后,护士长与责任护士对消毒供应室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督促、检查与指导,可深入细致地发现并改正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
该研究中,观察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包装满意度评分、回收满意度评分、服务满意度评分、发放满意度评分、安全识别能力评分、风险防范意识评分及服务意识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消毒供应室在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后,医护人员对其包装满意度、回收满意度、服务满意度与发放满意度均明显较实施管理前高,与此同时,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后,该科室内的安全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及服务意识均得到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明显提升临床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及科室内的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邱倩玲.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3163-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