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07-1-24 16:10:12信息来源:资源网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摘要面对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命题,我国应实施“立足平原,上山下海”的跨世纪国土开发战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如果提高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海洋生物资源完全可能成为下一世纪我国重要的食物来源和战略后备基地。但是随着过度捕捞和沿海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生物资源已受到严重破坏,必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起足够重视。

文章最后提出了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

生物谷网站摘要面对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命题,我国应实施“立足平原,上山下海”的跨世纪国土开发战略。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如果提高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海洋生物资源完全可能成为下一世纪我国重要的食物来源和战略后备基地。但是随着过度捕捞和沿海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生物资源已受到严重破坏,必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起足够重视。文章最后提出了实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可持续发展

随着“谁来养活中国”问题的提出,中国的人口、粮食、经济发展与资源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促使了我们对我国的资源进行新一轮的审视。

中国是海洋大国,中国东、南两面濒临辽阔的海洋,归中国管辖的海洋面积有354万km 2,跨越了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大陆架宽阔,水体营养丰富,有利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因而我国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21世纪,海洋生物资源完全能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物来源和战略后备基地。伴随全球性区域

经济发展由陆域向海域的渐次推进,世界各沿海国家向海洋进军已是大势所趋。因而如何开发利用我国巨大的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便愈发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以世界上6.9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耕地的人均负载量超过世界平均值的两倍以上,而且其耕地仍以每年36万hm2的速率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视野不能局限于960万km2的陆地国土,还应关注354万km2的蓝色海洋国土。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跨世纪的水土资源开发战略应是依托平原,向山区和海洋迈进,即实施“立足平原、上山下海”的跨世纪国土开发战略。

1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潜力巨大

《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都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海洋生物资源属再生性资源,只要管理开发得当,能够不断补充和更新,就可以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并得到稳步增长。海洋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资源基地。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 m2(加权平均值),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

我国15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2.1亿亩,50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约20亿亩,其中大部分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而我国可养殖滩涂资源中已利用的还不到40%,尚有600多万亩可养面积未开发利用;浅海区(15m水深以内)利用不足2%,基本上未开发。目前国内个别地区浅海养殖水深已达30—40m。而国外海洋农牧场已开发至200m水深,0—20m水深的海洋农牧场面积已占同样深度海域面积的20%以上。全国可供增养殖的主要经济生物有200多种,目前养殖品种仅有50多种。因此无论从面积,或从品种来看,海水养殖的潜力都很大,前景宽广。随着海洋农牧化技术日趋成熟,“耕海牧鱼”不再是幻想,许多近海将

逐渐成为蓝色田野、牧场和粮仓,大幅度提高天然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水平。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高达20278种,其中鱼类3032种、螺贝类1923种,蟹类734种、虾类546种,藻类790种。其中,作为经济捕捞对象,在渔业统计和市场上列名的有200多种,这些足以表明我国海洋水产生物的资源丰富和物种丰富度高。我国的海洋渔场是世界上重要的渔场之一,如果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年可捕鱼量可保持500万t以上,是发展浅海养殖业和海上牧场,形成具有战略意义食品供应基地的重要资源。另外,远洋渔业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海水增殖来看,我国沿海湾众多,水质肥沃,海水增殖条件优越。目前增殖的主要是短距离洄游的高值品种,整个放流种类和数量尚属小规模试生产。即使放流历史较长、生产规律明显的品种,其增殖放流水平仍很不稳定。人工鱼礁的渔场效果总体上也未达到可供大量生产的水平。通过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海水养殖、增殖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如果平均单产都达到目前国内平均最高水平,那么即使不增加养殖面积,也可以使我国养殖产量增加一倍。而且养殖品种也由最初的海带养殖,发展到虾、贝、藻、海参、鱼等多品种,我国已成为世界水产人工养殖大户。对于海洋增殖业来说,如果增殖技术发展,也将大大提高生产潜力。

另外,我国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相当丰富,现已被开发利用的极少,无论从生物的种类或是数量上,都有很大发展潜力。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可再生资源,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洋生物资源

尽管非常丰富,但是随着沿海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海洋生物资源因过度开发而受到严重破坏,必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引起足够重视。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指导下的宏观调控,对鱼类的过量捕捞,导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资源开发中“无法、无序、无度、无偿”的问题仍很严重,各行业相互争夺,造成生物资源正在迅速丧失,沿海生境和生态系统遭受广泛而大规模的破坏。随着海洋捕捞长期失控,甚至是大量捕杀产卵群体和幼体,破坏了种群补充和资源再生,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许多优质生物种类受到严重破坏和消失,无法继续利用。中国海域的重要经济鱼类资源近20多年来已出现衰退现象。如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以及其他经济鱼类资源出现全面衰退,使我国东海舟山一带几乎形不成渔汛。鲐鱼、梭鱼、鲈鱼等传统捕捞对象也相继受到破坏。潮间带贝类资源也因采捕过度严重和环境污染严重,许多种难以生存,破坏严重。养殖过度造成有机物污染和高营养化,使得甲藻大量繁殖,形成“赤潮”,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生物群落结构改变,造成养殖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

海岸带的盲目开发,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活动不断向近海拓展,如围海造地、人工养殖、兴建人工岛、码头、集镇,采掘建筑材料等。这些建设和开发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此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远落后于生产需要,还需作较大努力。

3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