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1)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方法指导
方法指导
一、要“句不离词”。要弄懂句子
中每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能够解释词语,
而且要领会其在表达上的特定作用,如修 饰、限制、强调等。
二、要“句不离篇”。所谓句不离
篇,一是指不离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
写作目的,句子的表达作用也就有所不同;
二是不离上下文特定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
中,一个句子的表达内容、感情色彩、语意
B、拓宽内容,
C、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D、深化主题,
E 、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二)从语言的角度看,要注意以 下几种常见修辞的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对偶、 夸张、对比、反问、设问、反语、双关
答题技巧: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
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 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
1. 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
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 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
1. 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
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2. 概括简练的句子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
点解说出来。
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 特色的,要分析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
2、析修辞:理解重要句子,可以从分
析修辞入手来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从而透
视其深层意义。有时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 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3、论作用:理解重要句子要注意从句
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角度来理解。重要句子
对文章主旨的表达和作者情感倾向的把握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要分析重要句子 的作用,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 原则去分析归纳。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答题技巧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呢?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基本方法: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
作为文章的语言材料,每一个词语都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论证的道理,说明的事物密不可分。
所以阅读文章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意义,结合文章的感情脉络、语法逻辑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刻体味、理解作者的用意。
2.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别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其基本意义,但有时却可被赋予临时意义。
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要在明确词语所在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还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基本方法:1.从分析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有许多句子,只要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具体地说就是: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所领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4.从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入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表达有特色的句子。
【考题透析一】乐书作者写书总是把他自己最有价值的一面放进书里。
经常读书,接触的都是别人的精华。
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聪明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金圣叹读到《西厢记》中“不瞅人待怎生”一句,感动得三日卧床不食不语。
这都是读书的至高境界。
不只是书本身的力量,也需要读者的会心。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21课:现代文阅读之论述类文本阅读(二)--解题技巧
技巧点拨
⑴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⑵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
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⑶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起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
找论点
寻找中心论点或局部的论点,大多是从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或中间位置照,也有些需 要读者概括
定论点
结合全文或局部的论述,看是不是全文或局部的核心观点
判正误
在以上两个步骤的基础上,仔细比对选项对全文或局部的论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技巧点拨
(2)论据的判断
看类型
关注选项对论据类型的分析,据原文及论据的分类看分析是否正确
把符合考题要求的词句、中心意思从文本中挑选出来。 “整合信息”是指获取信息的第二步,它是依据题干的要求,把经筛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重组、
加工,形成答案的过程。 “文中重要信息”包括:
①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 ③表达文章中心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⑤文中的过渡句;
②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与阐述; ④文中的概括句; ⑥文章的标题;
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⑷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
的性质。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解说 “信息筛选”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摘取相关、合适的信息,是获取信息的第一步,高考阅读就是要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 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 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021语文二轮复习】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11个题型答题技巧
【2021语文二轮复习】实用类阅读11个题型答题技巧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点概述重要概念是指那些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或者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概念。
“文中”是概念的语境,也就是说概念的含义为具体语境所左右。
“理解”是指领会概念并能作出简单的解释。
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特别是临时含义,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意思。
在实用类文本中多指的是重要的科学术语或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但考查又不仅仅停留在理解能力上,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概括,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重要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概述。
“理解”是指以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调整认识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迁移。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或者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主旨、概括段意的句子;②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的句子,或者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③从表达技巧上说,指那些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的句子以及比较含蓄且有深层含意的语句;④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形式该考点或结合有关句子设置选项,或针对具体句子设置成主观题,要求考生理解其含意。
结合近几年新课标I卷及各地模考试题考查情况来看,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句子的含意考查的客观题几乎没有出现过,而针对文本中某一个重要句子的含意所出的主观题也较少,且大多出现在传记类文本中。
主观题中常见的设问形式主要有: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话的深刻含意。
第10讲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重点提示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帮助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方法指导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考试说明中提出理解B级能力的要求。
回答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扣住文章的主旨。
考试说明中这样要求:(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
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首先,明确“概念”的定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
“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求考生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其次,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
抓住概念的内涵就是要抓住考查的词语的本质特点。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
对概念外延的考查,通常是对某事物所包含的对象有哪些做判定。
再次,实际做题时,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关键词语、语法结构、文章主旨、修辞手法,扣住语境来答题。
思考重要概念提出的背景、意义,从它所在的语句出发,理解那些修饰、限制等附加成分,进而理解概念,并能简单地解释。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语句”1.从作用上看,指那些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点明主旨的句子。
2.从结构上看,指那些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等。
3.从内容上看,指那些意义比较含蓄、内涵较为丰富、蕴含着某些深层意义的语句。
4.从表达上看,指那些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或者结构比较特殊的句子。
(二)理解重要句子的方法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比喻句中,喻体的本体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重点与难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师精讲(六个考点分两个课时,选择题设错陷阱的规律一个课时)A、考点类型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概念”,多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概念性”词语,对其能否准确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
历年的高考,一般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因此,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
“理解概念”题规范模板1.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符合(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2.从原文看,下列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于“理解概念”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第1步,审好题干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其次,审准修饰语;再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
第2步,选定区间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
第3步,比照分析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相对于文章而言的,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提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等;②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③衔接上下文,既有过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标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④容易产生歧义性理解的句子。
论述类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班级姓名一、《考纲》要求: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二、考点阐释: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一般而言,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语句在内容上大多具有被一般语句所证明或解说的特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1、从地位上说,它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
2、从作用上说,它有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的作用,或能对文脉起推进或转接作用。
3、从内容上说,它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或结构比较复杂,而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
三、典型范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
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
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
戏剧要求的是贯串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就会造成剧情的停滞。
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
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他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
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
”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文中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结合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不久前,有关深圳在“全国文学城市”排名中“名列第四”的一则报道,引起了网民和媒体热议,许多人质疑提供排名结果的盛大旗下7家网站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并对“怎么才算文学城市”的基本标准,发表不同看法。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1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4、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5、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2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1 思路:阅读论述类文本时一定要联系语境,其次要画出要点以便提高做题效率,最后要对自己画出的要点进行筛选领悟。
2 规范解答:点题.分条(很重要,防止遗漏关键点,提高老师对你的印象分。
).升华(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由家庭到社会等等。
)3 举例解答:连自己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这句话如何理解?(08江苏卷)理解:1.要珍惜自己生命,珍惜他人生命。
2.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
3.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3点全部由斜体得出)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 .基本.大致.最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4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方法1 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段意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就会引用一些资料,列举一些事例。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一)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1.“文中”指的是阅读环境。
命题者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重要概念”不是来自于生活或我们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于文本,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于文本。
阅读环境(即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语境指对语意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
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以及由作者或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2.“重要概念”是就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指的是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词语,包括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等。
重要概念在文章中常常表现为以下形式:(1)指代型词语词语指代分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运用指代词可使行文简洁,对指代词的把握重在对语境的分析。
文章中的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能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替代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
要辨析代词的意义,应该从代词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意义。
(2)概念术语型词语概念术语型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
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①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
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②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太狭窄。
③联系语境理解。
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二)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1.“文中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高考现代文阅读重要句子的含义和理解理解考点知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重要句子的含义和理解理解考点知识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
①从内容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
②从表达方式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
③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
④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
⑤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等能力。
一、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或句子的含义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尤其是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是把握文章旨意的前提。
(一)考点剖析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与文段的整体内容或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的概念。
对于这些重要概念的理解是理解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
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1)与写作对象或文段主旨密切相关的概念:(2)在文中被临时赋予特殊含义或深层意义的概念:(3)反映具体语境的概念。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指的是那些对文意表达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
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1)能点明主旨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2)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语句:(3)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4)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义的语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实质:一是将使用修辞手法形象化了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二)技巧点拨这里所说的语境不是单指平时我们所说的较为抽象的语言环境,而是包括文段内容的论述背景、词句所在的上下文等较为具体的语境。
从语境角度去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主要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联想文段背景、把握标点提示。
1.语境分析法(1)联系上下文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
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
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时必须通过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散文阅读考点3: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含义和重要句子含意)
具体说来,有下面几种类型: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 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 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二)由表及里,体会含蓄句 (2014·大纲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 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 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 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 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 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 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 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 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 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 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 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
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 请求提携的。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 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地称 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 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
(节选自梁实秋《信》)
2.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①朵云遥颁:_隔__个__好__久__(从__老__远__)_来__了__一__封__信__。____ ②阶级升黜:_地__位__待__遇__改__变__。__ 解析 解答这类题,要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从原 文“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 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可以推 测,这里“朵云遥颁”的意思就是突然来了一封信。“师生 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根据上 文可知,谈的是师生之间关系和地位的变化。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定稿资料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所谓理解句子,它包含三层次意思: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暂时意义)。
3)句外意义(话中有话),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所选的句子,必定是文章中重要的、有特别意义的、在理解上有必定困难的句子。
整体说什么是重要句子1.内涵丰富、回味无量的语句2.使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的语句3.构造(层次)比较复杂的句子4.揭露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5.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许是揭露文章中心、要旨、看法、感情的句子。
详细说什么是重要句子1.文眼句:它既可揭露中心,又能提挈全文;不单可使文章在外面构造形式上交叉交融在一块,并且能使文章内部意义贯穿流利。
2.要旨句: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揭露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全文的核心和灵魂,有极强的归纳力。
3.连接句(过分句):既可起构造上的起转承合作用,又归纳和提示上下文内容。
4.深入句:在语段中起点睛之笔作用,地点多在段末,多为谈论性句子。
5.警策句:文字十分精练,内容异样丰富,含义尤其深刻。
“缄默啊,缄默。
”6.出色句:绘景写人、抒怀说理时,有独到功力,它浸透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包含作者遣辞造句的精妙企图。
7.委宛句:因为某种原由、目的的需要,成心不直说,而运用双关、示意等方法把含义隐蔽于句中,它多是比喻、象征等修辞的语句委宛的表达含意。
8.难懂句:因为句子构造复杂或内容高深隐晦而不简单理解的句子。
但倒是理解文章的难点,抓住它可为打破难点,理解全文带来方便。
9.引用句:其内容常常是文段内容的归纳。
10.总结句:是文章内容或感情的收束。
设题方式1.联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照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感知·重要句子的一般性特点答题角度1、内容上表达作者看法态度或写作企图的要旨句;地点:常常处于文首或文末。
2、构造上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承前启后)、脉络句。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论述类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
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
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
从多年论述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
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
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
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
论述类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
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1、通读原文。
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义(课件)
3、理解词语的非指代义
4、理解词语的隐含义
5、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1.名词术语及概念性试题的解题思路 对名词术语及概念的理解要抓概念本质,即以准确 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中有关重要 信息,进而揭示概念特征的有关信息,然后组织答案。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 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 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 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 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 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意义应注意的几点:
1、明确词语是代词还是非代词。如果是代 词,其指代内容一定在前文出现过;如果是 非代词,其指代义一般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 础上概括。 2、弄清指代的范围,注意上下语境的限制 或提示。
3、分析词语原来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 语境分析在文中的意义。
4、分析词语或短语的语法特点,以便准确 理解和表达。
练习2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沈柔坚少年时受国画启蒙,台湾著名老画家沈耀初是他的恩 师,后转攻西画和版画,70年代间又回归中国画创作。他曾说: “转画中国画是我的情意所驱使,为的是更能自由地抒发所见与 所想。”在沈柔坚的国画作品中可看到匠心独运的时代新意,他 采取融汇中西的“嫁接”、“合成“之法,对中西绘画的长短和 异同苦心孤诣地作过考察、比较、研究。运用发挥中国传统写意 笔墨的精华,吸取近现代西画的构图和色彩方法而自成一家。他 认为化学上的两种元素化合可以产生新元素;两类不同金属的熔 合可以产生更坚强的合金,艺术之理也与此相通。他一直秉着 “广为吸收,为我所用”的宗旨治学治艺。(节选自《真情的彩 墨》) 1、艺术之理也与此相通“中的“此”指代的是 “化学上两种元素化合可以产生新元素;两类不同金 答: 属的熔合可以产生更坚硬的合金”
《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的含义》课件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020. 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3:2 9:1903: 29:1903 :2912/ 10/2020 3:29:19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003:29: 1903:2 9Dec-20 10-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3:29:1 903:29: 1903:2 9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020.12. 1003:2 9:1903: 29:19D ecembe r 10, 2020
掌握了掌握了方法方法就掌握了开启未来的钥匙就掌握了开启未来的钥匙20213261从内容上说就是中心句诸如议论文中表述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语句记叙文揭示主旨的语句
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开启未来的钥匙
现理代解文阅中读重筛要选的信句息子的策含略义
考点透视
“重要的句子”——
(1)从内容上说,就是中心句,诸如议论文中 表述中心论点、分论点的语句,记叙文揭示主旨 的语句; (2)从结构上说,是总领句、总结句、重要的 过渡句; (3)从思路上说,是体现文章发展脉络的语句; (4)从表述上说,是那些或反复出现或结构复 杂或含蓄蕴藉或富有特色的语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 “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 当时________________现象。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 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 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 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 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 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 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 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 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 例,在文学史上常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理解语段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语段中重要词语的理解1、考点精析: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根底,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程度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详细语境来把握词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
所谓“词语的含义〞,不是指一般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临时的、详细的、附加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络的新的含义。
本考点的考察内容主要有:〔1〕把握词语的语境义;〔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4〕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等等。
2、解题思路与技巧: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现代文测试非常强调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含义。
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做活的理解分析。
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确实切意义。
2、遇到代词,从上查找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
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
3、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他们进展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二〕、理解语段中句子的含义A、考点精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它们之所以重要,或者是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或者是构造上的领起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或者是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专项讲解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是《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两个要求,属于B级。
答题时,往往都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深入语境去解答。
但具体到考卷中,一般分别设题,出题样式和做题方法也有很大不同,下面我们来分别探讨。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考点解读】
“重要概念”仅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它常常与文章的整体内容和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密切相关。
因此,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往往是理解整篇文章的重要环节。
从高考情况看,这一考点,主要理解“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
属性是指概念的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甚至是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外延是指从概念性质出发向外引申所关联的现象或事物。
一般说来,对“概念”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文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我们的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考题例析】
这一考点出现在论述类文本或科技类文本的阅读中,大多以选择题的样式出现。
有时是选择对某一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有时是选择对某一概念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下面我们来看考题:
例1:(2010·安徽)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从下定义的角度考查对文中概念的理解能力。
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
A项是“原本”内涵的正确表述。
B项表达的是原本形成的传统的内涵。
C项把原本的属性搞错了。
C项的表述简化为“原本是过程”,据原文可知,“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的过程”是传统的形成过程,而非原本是过程。
D项原文是“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是原本的丰富、更新和壮大,表述曲解了原文的意思。
例2:(2010·全国课标)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四个选项,散布在文章四分之三的篇幅中(只有最后一段没涉及)。
与原文比较,我们发现,文本中的第一段第二句话意在阐明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和“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没有提及“金”、“石”、“画”的影响和地位。
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
【方法总结】
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时,可注意下面一些方法:
(1)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文章有关重要信息,选取揭示概念特征的信息组织答案。
(2)对概念的理解要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概念所处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注意辨别相近概念之间的区别。
(4)认真核对原文,善于发现各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特别注意两者在数量、范围、程度、语气等方面的差异。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解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现代文阅读常考的一个能力点。
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因此,如何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就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样的句子是重要句子呢?指那些承载了较多、较重要的信息或感情的语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些语句:①内容上,不同层次的中心句。
如主旨句,各段的中心句,直接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语句等。
②结构上,起连接或呼应作用的语句。
如过渡句、总领句、总结句等。
③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
如结构复杂的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法“反常”的语句等。
【考题例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几乎每年必考,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都可以考查,出题方式可以是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
例1:(2010·湖北)《中国古代的天文》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璧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璧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准确理解本句,要特别注意其所处的语言环境,抓住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相邻的上下句。
A项过于肯定,原文最后一段“我还有一个想法”表明这只是作者的一个设想。
另外,句中的“璇玑”,是小型玉器,而不是天文仪器。
B项根据原文可知题干“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错误。
D项“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只是琮,不包括璧。
例2:(2010·全国Ⅱ)《大河家》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案】(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认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
沟通了中国。
(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抓住关键词语,把握句子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是关键。
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要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还要结合全文主旨理解。
第二句要理解“随波逐流”和“去大河家住一阵”的深层含义,还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
例3:(2010·天津)《寒冷的高纬度》
20.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意?请概括回答。
【答案】①故乡是世界的缩影。
②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
③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的人生基础。
④故乡是作者人生思考与创作的精神之源。
⑤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总结句,作者把“世界”与“北极村”等同起来,这样就要思考“北极村”之于作者有什么意义,要结合作者的成长感悟来思考,从“北极村”与“世界”、“爱”、“人生”等不同方面简要概括。
【方法总结】
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是理解重要句子的钥匙。
一般来说,解答这类题目有如下几种方法:
(1)抓关键词。
有些句子,只要把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分析句子结构。
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4)关注句子位置。
如果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
(6)揣摩表达意图。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常带有鉴赏的性质。
如弄清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