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模式
数学认知结构
例1 :关于等差数列的定义. 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an+1–an = d,其中d 为常
数,n N ,n≥1. 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an+1–an = an–an–1,
n N ,n≥2.
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an = a1+(n–1) d,其中d
充要条件”的广义命题域:
设两直线 l1 : A1x B1y C1 0
l2 : A2x B2 y C2 0 ,则
l1 // l2
A1 A2来自B1B.2
C1 C2
2.命题系
如果一组命题A1,A2⋯An 存在推出关系(广义抽 象): A1 A2 An , 则称为一条命题链,记为
作者将数学理解解释为对知识的正确、完整、合理的表征。 根据对知识的分类对数学理解作出解释如下:
(1)对陈述性知识的理解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表象和线性排序3种形式作为基本
表征单位,人的知识表征往往组合了这三种形式而形成对知 识的综合表征图式。CPFS结构准确地描述了这种综合表征图 式,对数学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是:知识的基本单元表征→形 成命题网络→获得图式。
他将数学认知结构的特点归纳为8点(见书48面)。
刘斌认为,数学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结 构,即数学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所形成的观 念的内容和组织。数学认知结构包括横、纵两个方面。
李士锜指出,数学认知结构在形式上看做是由结点和 联线组成的复杂的网络。
结点是结构中的元素或对象,联线是元素间存在的稳 定关系。最基本的形式有3种: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和网 络结构。
③命题网络中各节点的关系是等价关系。“等价”是指 两个概念的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值,或两个概念可以互相推 出。
布鲁纳认识结构
布鲁纳认识结构
布鲁纳是一位德国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种认识结构的理论,用于解释人类的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
布鲁纳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认知模式、认知策略和知识结构组成的。
认知模式是指人类在处理信息时所采用的基本方式。
布鲁纳认为,人类的认知模式可以分为两种:直觉模式和分析模式。
直觉模式是一种快速、直观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和感知来获取信息,并从中形成判断和决策。
分析模式则是一种更加深入和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获取信息,并从中形成判断和决策。
认知策略是指人类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步骤。
布鲁纳认为,人类的认知策略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是一种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直接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间接策略则是一种更加复杂和灵活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解问题、制定计划和执行步骤来解决问题。
知识结构是指人类在大脑中存储和组织知识的方式。
布鲁纳认为,人类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两种:概念网络和认知图式。
概念网络是一种将知识以网络形式组织和连接起来的方式,每个概念都与其他相关概念相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认知图式则是一种将知识以图像或模式的形式组织和存储起来的方式,通过将知识形象化,使其更容易被记忆和理解。
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的框架。
通过认知模式、认知策略和知识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学习和问题解决等领域。
布鲁纳的认识结构理论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提高人类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和使用知识。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
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而这种认知结构又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和行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认知结构是由认知模式、概念和思维方式组成的。
认知模式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它们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一般性
认识,它们帮助人们将信息分类和组织起来。
思维方式则是人们处
理信息的方式,它们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来建
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
的认知模式、概念和思维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通
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扩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提
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不仅可以帮助
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
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总的来说,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学
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它们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行为。
通
过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人们可以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
结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求。
因此,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完善,提
高人们的认知能力。
广告心理学 第10讲
1.认认知知反反应应模模式式
认知反应模式
❖ 理论的提出
▪ 最早由Greenwald(1968)提出,后来经过Wright, Petty & J. T. Cacioppo加以完善发展
❖ 理论内容
▪ 该理论认为,在与广告的接触过程中,受众积极主动的 卷入信息加工过程之中
▪ 受众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态度对广告信息加以分析评价
❖ 假设四:在精细加工过程中,消费者产生何种认 知反应取决于他们原来的态度以及广告论据的说 服力
▪ 在精细加工过程中,消费者会产生一些认知反应,包括 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
▪ 在所有认知反应中,只要支持意见或反对意见有一方占 优势,就会导致消费者的认知结构产生变化
▪ 如果任何一方都不占优势,广告说服就由中枢线路转
▪ 从现实、经验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消费者的每一项 购买决定都有这么复杂的思考过程
▪ 因此,在进行广告创作时,要注意分析消费者对产品属 性的重视程度
▪ 针对消费者重视的商品属性着力加以宣传 • 例如,农村消费者对彩电品牌的态度可能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彩电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 • 面向这些消费者时,就要十分强调这些方面
▪ ELM从宏观上描述了信息加工深度或认知卷入程度对态 度改变的影响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ELM)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
❖ ELM的理论包含了几个假设:
❖ 假设一:广告的说服存在着两条线路:中枢线路 和边缘线路
▪ 在实际传播情境中,广告的说服通过哪一条线路依据受 众的认知加工深度而定
▪ 如果受众进行认知精细加工,即深度加工,那么广告说 服就遵循中枢路线
▪ 当加工程度低时,边缘路线就成为广告说服的主要途径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式
❖ 假设二:广告实现中枢线路说服作用必须具备两 个条件:
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
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机整体结构,它是由各种认知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包括:认知层次、认知组织、认知模式和认知发展。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
一、认知层次认知层次是指个体进行认知活动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组织的不同层次。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会从感觉层面逐渐升华到思维层面,形成从低级认知到高级认知的层次结构。
低级认知主要依赖感官信息的处理和反应,而高级认知则包括思考、推理、判断等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
二、认知组织认知组织是指将个体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在认知组织中,个体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新获得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和归类,从而形成更加有条理和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认知组织的过程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提高认知效果。
三、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
不同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认知模式,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特点、经验和知识背景等因素。
认知模式可以影响个体对信息的选择、处理和解释,对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四、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个体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提高,同时也会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包括认知层次、认知组织、认知模式和认知发展。
认知结构是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机整体结构,它反映了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组织方式,对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个体的认知活动,并为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总结认知建构模型
总结认知建构模型引言认知建构模型是一种理论框架,用于描述个体如何从外界获取信息,并用这些信息对环境进行理解和解释。
它涉及个体的感知、思考、记忆和学习过程,并通过这些过程来构建个体的认知结构。
本文将总结认知建构模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应用领域,并进一步讨论其在教育、心理学和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性。
1. 认知建构模型的基本原理认知建构模型的基本原理是个体通过感知、思考、记忆和学习等过程来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种认知结构包括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观念、概念和知识。
它们之间通过连接和关联形成一个整体,个体可以通过这个整体来对环境进行理解和解释。
认知建构模型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 个体通过感知过程从外界获取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 个体通过思考过程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形成认知观念、概念和知识。
- 个体通过记忆过程将获取的信息存储在脑中,并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使用。
- 个体通过学习过程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 认知建构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认知建构模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感知、思考、记忆和学习等过程。
下面对每个过程进行详细介绍:2.1 感知过程感知过程是个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
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来自环境的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感知过程涉及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辨别、分类和形成印象等过程。
2.2 思考过程思考过程是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过程。
个体通过思考过程将感知到的信息与已有的认知观念、概念和知识进行联系和关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思考过程涉及个体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2.3 记忆过程记忆过程是个体将感知到的信息存储在脑中,并可以在需要时进行回忆和使用的过程。
个体通过记忆过程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脑内的神经连接,形成长期记忆。
记忆过程涉及个体的编码、存储和检索等能力。
2.4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个体通过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来更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认知结构的名词解释
认知结构的名词解释认知结构是一个关于人类思维和理解方式的重要概念。
它涉及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对信息和经验的编码、存储、组织和检索方式。
认知结构不仅是人们对外界现实和知识的理解和解释的基础,也影响人们对新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式。
认知结构可以看作是人类心智的一种内部组织形式。
人们通过将各种接收到的信息和经验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一种层次化的知识框架。
这个框架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提供了一种结构化和有序的方式。
在认知结构中,概念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本单元。
概念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中事物或想法的一种抽象化表达。
通过概念,我们能够将不同的事物或想法归类到相应的类别中,从而建立起认知结构中的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认知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将“狗”和“猫”这两个概念归类到“动物”这个更宽泛的概念之下,从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性。
这种归类和关联的方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
此外,认知结构还包括了认知模式和认知图式。
认知模式是在特定情境下反映人们思维方式或心理倾向的一种模式。
它是对具体问题或情景的认知方式的一种抽象表达。
认知图式则是认知结构中的一种更加具体和详细的表达形式,它可以包括人们对某个特定领域知识的组织和连接方式。
认知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从婴儿时期开始,人们通过感官输入和与环境的互动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这些经验和知识通过认知结构的编码、存储和组织,最终形成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认知结构的不断演化和调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当人们遇到新的信息和经验时,他们会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评估和解释。
如果新信息与既有的认知结构不符,人们可能会产生认知冲突,而这种冲突会驱动人们调整或扩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对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认知结构会导致个体在理解、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了解和理解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布鲁纳认知结构说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种理论框架,由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于1995年提出。
该理论主张认知是一种结构化的过程,人们通过构建和调整认知结构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本文将介绍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应用,并探讨其在教育和学习中的意义。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核心概念是认知结构,即人们对事物的观念、概念和知识的组织和表达方式。
认知结构是人们对世界的主观理解和解释,它由认知模式、认知框架和认知图式构成。
认知模式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个体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认知框架是人们对特定领域的知识和理解的组织结构,它决定了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相关的信息。
认知图式是人们对特定情境和经验的心理模型,它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和认知框架的整体组织。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主要观点是认知结构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的。
个体通过感知、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与外部世界进行互动,从而获取新的信息和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加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会通过不断地调整和重构认知结构来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在教育和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该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结构,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信息。
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
此外,教育者还应该创造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布鲁纳认知结构说还对学习过程中的评估和反馈提出了新的观点。
根据该理论,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评估。
评估应该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以及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
同时,反馈应该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帮助学生调整和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的深入和发展。
认知结构(荟萃知识)
认知结构: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过度学习:即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后,对某一课题继续学习。
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
将运用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加以模式化。
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有意义学习:指学习者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材料有潜在意义,两者结合而产生心理意义,或者说,是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学习的内容。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动作方式。
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
其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克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和工作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生理和心里的疲劳。
预防学习疲劳的措施: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和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休息制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5,重视适当的营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发展发散思维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角色应当具备的主要心理特征: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是一种关于认知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理论,它强调个体对信息的组织和处理方式对学习的影响。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更为复杂和深刻的认知模式。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认知结构,它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组织方式和处理方式。
认知结构包括认知模式、认知策略和认知技能等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框架。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经验、知识水平、认知风格等。
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结构来选择学习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注重对认知结构的认识和调整,以便更有效地学习和应用知识。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调整认知结构,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总的来说,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强调了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关于学习方式和认知过程的新视角。
通过深入研究认知
结构学习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为提高学习效
果和学习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概念形成及其理论发展探索认知心理学有两种研究取向,从广义上来讲是以皮亚杰和奥苏伯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进行的理论角度的研究。
而狭义角度是指以1967年奈瑟尔的信息加工论为代表的认知心理研究。
对认知结构研究较多的是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取向。
从赫尔巴特开始,认知结构研究从概念形成到理论发展经历了较为漫长的研究历程。
一、赫尔巴特的统觉团理论赫尔巴特(Herbart)是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他受到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影响,率先提出了统觉和统觉团的概念。
他认为,学习的过程表现为观念联想的过程,在这个观念联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觉团。
虽然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没有明确地提出认知结构的概念,但其统觉团的概念表达了认知结构的意义,统觉团的实质就是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统觉团)的形成依靠观念联想,通过对观念联想的训练可以建立认知结构。
那么如何建立认知结构呢?赫尔巴特提出了四阶段教学过程模式: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
通过这四个过程,学生就能够形成认知结构。
赫尔巴特有关统觉团的理论为后续研究者对认知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界定认知结构的概念,也没有形成有关认知结构的理论。
二、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皮亚杰(Piaget)是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是认知结构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智力)是一种认知结构,儿童的思维、认识、智力的发展过程就是这种认知结构不断重新组织的过程。
他指出,认知结构包括四个要素: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这四个要素达到平衡,儿童的智力及认知结构就会得到发展。
皮亚杰通过对图式!的研究说明认知结构的发展,他认为图式是构成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
对图式的研究是了解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的首要途径。
皮亚杰认为图式发生变化引起认知结构的变化,认知结构的变化引起认知和心理的发展与变化,这种量的积累和质的突变,形成若干个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第一专题:数学认知结构详解
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metacognition):关于认知的认知. 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 1.元认知知识: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个 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的知识. 2.元认知体验:伴随着认知活动的认知 体验或情感体验。包括意识到的、能表达的 和模糊的、表达不清的体验.
3.元认知监控:个体对自身学习过程的 有效监视、控制和调节.
(2)形成的过程不同 数学知识结构是人类数学历史发展的产 物,是数学成果的积累、概括与总结,其过 程往往需要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数学认知结构则主要是学习者在学习数学 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可以在较 短的时间内完成.
(3)数学知识结构是对客观世界在数学方面 的反映,具有准确的科学性、严谨的逻辑性 和完备的系统性,它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意 志为转移; 数学认知结构则是学习者对数学知识结 构的主观反映,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2.原理图式
原理图式由一些反映原理属性的观念组成。 原理图式中观念的多少、观念的准确与 否、观念的深刻程度是反映原理理解水平的 重要因素。 勾股定理的各种图式……
勾股定理的各种图式: 低级的图式: 言语图式…… 符号图式…… 图形图式…… 高级的图式: 产生式…… 结构图式……
3.认知策略图式
学生学习时是如何表征的?
1993年Brown等(PME17)对学生进行数学推 理时所利用的意象问题报告了研究结果,归纳 出学生常用的五种意象: 具体意象 记忆意象 动觉意象 动态意象 模型意象
具体意象是指思维中的图像(视觉形象) 在思维中以视觉再现公 式、框图、算法等。 动觉意象表现为一种肌肉活动。动作操作 动态意象是在心理上出现移动的视觉意象。 如图形的平移,旋转等。
Davis认为,记忆中存贮的信息的形式有三种 既不排斥、也不包含的可能性: (1)信息以语言文字、命题的方式存贮; (2)信息以图画的方式存贮; (3)信息的存贮既不是词句形式,也不是图 画形式。 Poincare(1988)认为存在两种思维类型: “逻辑主义者”的思维方式和“直觉主义者” 的思维方式。 在学生中也有类似的差别,一种人偏爱用 “解析学”方式处理问题,另一类人偏爱用 “几何学”方式来处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的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学习观。
发现学习: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
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三教学观动机原则: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
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
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认知结构是指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决定了人们如何理解世界、记忆信息和解决问题。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认知结构的各个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人类大脑运作的机制。
本文将探讨认知结构的主要观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认知结构是由各种认知系统组成的。
人类的认知活动不仅包括思考、记忆和学习等常见的过程,还涉及到感知、注意和意识等。
这些认知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认知结构。
例如,感知系统负责接收外界的信息并进行初步的处理,注意系统则决定了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如何分配注意力,而意识系统则使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感知过程。
这些认知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在认知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认知结构是通过认知模式来实现的。
认知模式是指人类在处理信息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或模式。
不同的认知模式对应着不同的认知结构。
例如,序列模式是人们在处理序列信息时采用的一种认知模式,它将序列信息分为若干个组块,并通过关联记忆将这些组块连接在一起。
而另一种认知模式则是分层模式,它将信息层次化地组织起来,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信息。
不同的认知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认知任务,而这些模式的存在和使用反映了认知结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此外,认知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人类的认知活动不是静止的,而是与环境和任务的变化相适应的。
认知结构在处理信息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人们往往会采用分析性思维,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更简单的子问题,并逐个解决。
而在处理简单的任务时,则可能更加倾向于使用直觉性思维,从而更快地做出决策。
这种自适应性的认知结构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认知任务,并适应不同的认知需求。
最后,认知结构是受个体差异和文化影响的。
虽然人类的认知结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性,但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认知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记忆策略,这些个体差异反映了人们在认知结构上的差异。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指利用某一类领域的建筑方式的熟练程度去
吸纳另一类领域的建筑技术,从而使后者得到发展提升的思想模式。
1954年,瑞
士著名建筑师奥苏伯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Cognitive Structural Transfers)的理论,指出建筑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从有限的建筑结构中创造新的结
构的能力,这一理论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与肯定。
奥苏伯尔认为,认知结构迁移是对建筑设计方面的一种重大影响,这允许建筑
师用技术熟练的建筑方式来创造新的结构及建筑形式。
它的突出特点在于,通过认知结构迁移,在同一领域中,可以融会贯通不同建筑技术,并创造出新的建筑形式,从而使作品表现出更为新颖而圆满的效果。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由于在建筑设计上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这一理论的存在,建筑师们可以利用熟练把握的建筑结构将不同的构思加以迁移,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外观新颖的建筑形式。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它可以极大拓展设计师的想象,助力他们获得成功,同时它又能为我们普通人带来足够的美术观感和文化享受,让我们大饱眼福。
综上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为建筑设计带来不同的视角,可以说
为建筑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它们的应用不仅仅为新型的建筑形式提供了可能,还能给一般大众带来更多的美术享受,从而推动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提高。
起到了更大的建筑审美价值,从而开启建筑历史的新篇章。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原则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原则认知结构教学是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中心,通过组织和调控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布鲁纳是认知结构教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旨在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认知发展。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和思维模式。
他强调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材料,使学习更加有意义和有效。
布鲁纳提出了“启发性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一种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的过程。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当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启发性学习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动力。
第三,布鲁纳强调学习的社会性。
他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共享。
同时,教师也应该充当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布鲁纳提倡“适应性教学”的理念。
他认为,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进行调整和个性化的指导。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水平,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布鲁纳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
他认为,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还需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即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进行监控和调节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社会性,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动力。
认知结构范本
认知结构: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过度学习:即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后或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后,对某一课题继续学习。
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媒体等基本要素。
将运用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加以模式化。
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有意义学习:指学习者有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材料有潜在意义,两者结合而产生心理意义,或者说,是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学习的内容。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动作方式。
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
其设计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克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和工作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生理和心里的疲劳。
预防学习疲劳的措施:1.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2,建立和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休息制度。
3,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5,重视适当的营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发展发散思维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角色应当具备的主要心理特征: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2,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3,学习兴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5,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
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过程一般分为4个阶段 1 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 2 提出假设
3 上升到概念
4 应用
(三)发现学习的特点
在布鲁纳看来,学生的心智发展,虽然有些受环境的影响,并影响 他的环境,但主要是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的。教学是要 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 要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的形式,而表征系统发 展的顺序,可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 方法。他认为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1.强调学习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3.强调内在动机; 4.强调信息提取。
局限性 1.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并且对 人工概念的形成做了比较严格的实验研究。但是,布鲁纳却没有从事原理 学习的实验研究;直至今日,原理学习的实验研究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 能不说是一项缺憾的事情。 2.布鲁纳提出"编码系统"可以产生出新的创造性信息,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对新信息产生的心理机制却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这使得我 们对学生创造件的培养仍然是无所适从,成为可信而不知如何使之然的事 情。 3.布鲁纳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但是,发现学习确有费时费力的缺 陷。而且,完全独立的发现学习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因此,应该强调发 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相互配合和有效的补充。 布鲁纳学习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与它的贡献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相比,自 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指出它的缺陷和不足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研究,从 而完善学习理论。
1 强调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 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记住教 师和教科书上所讲的内容,而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布鲁纳强调的是,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 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的发现法还强调学生直觉思维在学习上的重要性。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 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 式来思维的。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 语言文字。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 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 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 有以下三个特点: a 是对不明确情境的感知 b 多数采取映像的方式 c 非语言的过程
多轮认知结构教学模式的建构
将概念 图作为一种教学策 略并加 以理论提升 , l 是 而不需 要再去重复周期 长 、操作复杂 的经验归 纳过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学者 N vk 2 世纪 6 年代 I oa 在 0 0 程。多轮教学模式正是通过理论演绎而建立起来的,
所 做 的 工 作 。 念 图是 知 识 结 构 和认 知结 构 的一 种 外 : 基 本 的 教 学 流程 为 : 识 新 课 知 识结 构一 检 视 原有 概 其 初
知结构 的多轮次 的持续改造促使学生 的知识结构 、 l 能 材原有编排打乱 , 自拟一个新的教学主题将教材不 同 力结构和心理过程得以不断优化 。 章节的 内容进行取舍和重新组织 。具体如何划分 , 应 其次 , 该教学模式呼应 了素质教育 的要求 。该模 I 考虑学生的接受 能力 、 的逻辑关联性和知识 的容 内容 式关 心的不是单一知 识的获取 、 或再现 , 富 l 。 回忆 而是 量
系, 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到极端 唯心主义 的不 J 从 结构得以不断完善 的过程 。
可知论, 都被贴』了“ 二 建构主义” 的标签l现代建构主 I j I 。
义认 为 , 世界是 客观存 在的 , 但对于客观世 界的理解 :
二、 多轮教学模式的结构与功能
构建新 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方式 , 即归纳式 和
过程 , 而且 这个 过程 可 以 通 过 概 念 图 进 行 可 视 性 的外 I 三 、 轮 教 学 模 式 的 教 学 策 略 多
部表征 。 按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原则 , 我们认 为 , 1 多 轮教学模式具有 以下功能与特征 。
运用 多轮教学模式 , 有一52要的学习策略贯穿 "
有知识 型课程 内容 的教学 。但不太适合 于小学课程 ,一 要求和单元教材 的内容进行研读 和分解 , 特别是 要知
布鲁纳认知结构概念
布鲁纳认知结构概念
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编码系统,相关知识介绍如下:
一、编码系统介绍:
1、编码系统是指信息经过三个记忆阶段并受到加工的过程,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经感受器而进入感受登记器中。
2、储存时间为0.25秒到1秒,然后这些信息的一部分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没有受到注意的则消失。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存1秒到1分钟,信息主要以语音形式进行编码。
二、布鲁纳介绍:
1、布鲁纳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作出贡献,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2、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他构想的现实模式为基础的。
3、布鲁纳看来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知觉,实质上是一种构成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个人把他的感觉资料和他的世界模式联系起来,推论出一个关于外部事物的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结构模式
认知结构模式概述[1]
对一个人、一个物体、一件事情或一个观念作评价时,人们往往会将评价对象分析成几个部分、几个方面、几种要素或几个特征,并在分别对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特征作权衡、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对人、物、事或观念的整体印象或态度。
认知结构模式就是基于这种假设建立起来的。
具体而言,人们对产品形成一种态度之前,总是先通过对产品的各个方面(如性能、质量、价格等)形成一定的评价,然后再把这些评价综合起来构成对产品的总体态度。
该模式可以用函数式表示,即:
A jk∝W ik·
B ijk
式中A jk表示消费者k对产品j的态度;W ik表示消费者k赋予产品j的i属性的权重;
B ijk表示消费者k对产品j的i属性的评价。
认知结构模式的运用[1]
从现实、经验的角度来看,的确有些消费者在作一些商品的购买决策时,比较重视对产品属性的评价。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项购买决定都有这么复杂的思考过程。
所以,在进行广告创作时,要注意分析消费者是否重视产品属性的评价,消费者比较重视产品的哪些属性。
然后针对消费者重视的商品属性着力加以宣传。
例如,农村消费者对彩电品牌的态度可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彩电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因此在面向这些消费者作广告宣传时,就要十分重视强调这几个方面。
说服的传播模型
什么是说服的传播模型?
说服的传播模型是1959年霍夫兰德和詹尼斯提出的基于信息传播过程的说服或态度改变的模型。
说服模型的每个环节,都表明了所关联的重要因素。
说服模型所关联的重要因素
(1) 传递者涉及到的问题是,他是否从自己所维护的看法中得到个人的好处。
传播者和信息源的客观性与无私性是可信的基本条件。
(2) 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主要取决于信息本身,但是传播方式方法对说服效果也有影响。
差距与畏惧是它的两个重要变量。
即传递的意见与说服对象的初始态度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应当达到足以引起说服对象的心理不平衡或紧张状态,才可望得到说服效果。
(3) 接受者是被说服的对象。
它的中心问题是信念与人格,接受者对原初观点的自信度越高,可能改变的幅度就越小。
(4) 情境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涉及警告与分心。
警告可以理解为预告,原先对其观点的自信度低,预告便有利于态度的改变,否则就会增强对说服的抵制;此外如果预告内容与个人无利害关系,它将促进态度的改变,反之便可能阻挠接受说服。
说服的传播模型的主要内容
1. 这一模型的内容之一是:这一说服过程必须是在一种情境中进行的,所以说服过程势必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2. 这一模型的内容之二是:传递者和信息源。
力争仍受众切实感受到其中的意义。
3. 这一模型的内容之三是:意见传播,也就是进行说服。
这就要取决于信息本身了。
传播的方式对方法对说服效果亦有影响。
4. 这一模型的内容之四是:接受者是说服的对象。
它的中心问题是信念与人格。
斯塔齐的“NETAPPS”评估模型
什么是斯塔齐的“NETAPPS”评估模型
指广告引起的购买者占总购买者的比率。
这一比率由美国Daniel Starch & Staff 公司提出,是以广告商品购买者为基数建立的模型。
斯塔齐的NETAPPS指标,同样是表示纯粹由广告引导而购买的效应,其分析思路与理夫斯的“使用牵引率”模型和沃尔夫的“PFA”模型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比理夫斯、沃尔夫的分析更加清晰和精密化。
斯塔齐认为,看到广告与购买商品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看过广告且购买广告商品的人中,有的是也有的不是受广告刺激而购买的。
广告销售效果应剔除看到广告但非广告刺激而购买的情况。
那么,这部分的百分比如何确定呢?斯塔齐以未看到广告者中却采取购买行动的百分比看作是看到广告者中“非因广告刺激而购买”的比重,因此,从看到广告而购买者中减去未看到广告者中却采取购买行动的百分比,剩下的就是“纯广告销售效果”。
其操作原理就是:在“阅读广告而不受广告刺激购买者的比率和未阅读广告而购买者的比率相同”的假定下,依据统计分析结果,计算NETAPPS分值,以此测定广告的销售效果。
斯塔齐的“NETAPPS”评估模型计算方法
NETAPPS=={A-(A+C)[B/(B+D)]}/(A+B)
其中
∙A是看过广告而购买的人数
∙B是未看过广告而购买的人数
∙C是看过广告而未购买的人数
∙D是未看过也未购买者人数
∙N为总体人数
假设前提:非广告因素购买率= 没看广告群体购买率
NETAPPS率的适用意义
NETAPPS率事实上表达的是在影响销售的多种因素中,广告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这一比率可用于比较同一品牌不同时期的广告在销售方面的作用,也可以用作比较竞争品牌之间的广告对各品牌销售影响的大小,还可用于比较同一品牌不同媒体广告对销售影响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