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五脏(精品PPT)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藏象五脏(精品PPT)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 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
六腑之大主”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 肺气宣发──┤

│肺││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

│主├┤
控制腠理开阖
──────┘
│行││
调节汗的排泄
调控
│水││
└─┘│
┌将津液下输其它脏腑
└ 肺气肃降──┤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
└浊液下输于肾而化尿──────尿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3 朝百脉,主治节
(1)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 ,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 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是气 运血的具体体现。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与皮毛的关系示意图
┌──┐ 肺输精于皮毛 肺宣发卫气于皮毛 ┌──┐ │ 肺 ├─────────────────┤皮毛│ └──┘ 皮毛宣散肺气 皮毛受邪内合于肺 └──┘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二、肺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共5叶,左二右三。
功能:主气,司呼吸;行水; 朝百脉,主治节。
特性:华盖;娇脏;主宣发、肃降。
2024/3/12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五脏肺ppt课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主司一身之气的 生成与运行,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一身之气 的生成和实现调节全身气机的功能。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肺的生理功能
➢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
宗气
水谷之气 清气
元气
先天之精
➢肺气的运动推动并调节着一身之气的运行。
肺气的呼吸运动 全身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精选ppt课件最新
肺主一身之气
“肺者,脏之长也”
精选ppt课件最新
27
肺的生理功能
二、肺为娇脏
①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 相通
②肺叶娇嫩,不耐寒热 ③肺居高位,为华盖而覆盖诸脏,又为百脉之所朝
所以,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或是他脏病变,多易 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故称之为“娇脏”。
精选ppt课件最新
28
如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 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
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 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 之邪从汗而解。
精选ppt课件最新
37
课后作业(下节问题)
1、背诵: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 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 唇、口等构成脾系统。主运化、统血,输布水 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 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在五行属土, 为阴中之至阴。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肺的生理功能
水饮入胃后,经过胃的消化,其中的精 气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气布散水精 的作用,一部分水液布向全身,一部分水液 上输于肺。肺通过宣发,将津液散于上部和 周身皮毛;通过肃降,把津液输于肾、膀胱 及下部。这样就使水精布散于周身,流注于 五脏经脉,并随着四时气候、五脏阴阳的变 化,作出相应的调节。这就是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排泄过程。

藏象-肺大肠脾胃.ppt

藏象-肺大肠脾胃.ppt

两者在生理、病理上互相联系 如:
肺气肃降
大肠传导
肺失肃降——大便干结 肺气虚弱------气虚便秘 大肠湿热------胸满、咳嗽、气喘
三、脾与胃
1 、脾的解剖形态和概况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 脾和胃相为表里。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 赖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机体生命活动的持 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 水谷精微,而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 天之本〞。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 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在五行属土
主四肢
脾气健运——营养充足,活动轻劲有力 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倦怠无力,甚
或萎软不用
(4)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
口:食欲、口味——与脾主运化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食欲、口味情况,可以测知脾功 能正常与否。
唇:口唇——通过观察口唇的色泽能反映
脾主运化功能和气血情况。
脾胃健运——口味正常,唇色红润光泽
脾胃失运——口味异常,或淡或甜,口
腐│受
│清│ 吸收─营养
熟│纳 受盛 │ │水液(脾) 全身
└小肠─-泌别│
化物
│ │食物残渣─粪便
│浊│ (大肠)
〔胃气降浊〕 │多余水分─尿液
(肾)
病理:
胃失__ 通降
胃气郁滞:纳少厌食 胃脘胀痛 嗳腐吞酸 便秘
胃气上逆:嗳气 呃逆 呕吐
〔四〕脾与胃的关系
一脏一腑通过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脾的经脉属脾而络胃 胃的经脉属胃而络脾
崩漏:是指妇女阴道不规那么出 血--
出血量多如山崩,称崩; 出血量少,点点滴滴日久不止 称漏
合称崩漏
2、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在窍
〔1〕在志为思
思——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 动的一种状态。

第三章藏象学说:肺PPT课件

第三章藏象学说:肺PPT课件

病理情况下 风寒犯肺,见鼻流清涕;
风热犯肺,见鼻流黄稠涕;
燥邪犯肺,见鼻干无涕。
5.在时为秋
生理意义:
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肺与 秋同属五行之金,肺主清肃下行,为阳中 之阴 秋季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养生当顺应 秋气而使人气渐收。 (掉发)
病理意义: 秋季气候凉燥,肺体清虚,容易伤 害肺津,产生相应的病证。 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 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2)肺主肃降
肃降指肺气清肃和向下通降的功能。其气机运动表现
形式为降和入。
生理功能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2)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
3)肃清呼吸道;
4)将浊液下输膀胱;
5)有利于大肠向下传导糟粕。
病理变化 胸闷、咳喘、吐痰、呼吸急促表浅。
小便不利、痰饮、水肿。
大便困难,甚或闭结不通。
水肿
《内经》谓之“相傅之官”
部位形态
位于胸腔,膈膜之上,左右各一,上连气 道,通过口鼻与外界直接相通。 肺居于人体脏腑最高位,并与心同居胸中, 覆心之上以维护之,犹如两叶下垂,形如 华盖故称“肺为华盖”,也确立了相傅之 地位。

生 理 功 能
主气、司呼吸
主 宣 降
主 行 水
朝 百 脉
主 治 节 主 藏 魄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 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肺通过呼吸运动)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诸气者,皆属于肺。”
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气机的 调节。
1)主司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
清气+水谷精气=宗气(p117) 上走息道以行呼吸,注心脉以行气血

最新药学本中医学基础藏象五脏-PPT文档

最新药学本中医学基础藏象五脏-PPT文档
• 生理:是肺的功能所反应的情志变化;同时,体现了人对悲哀的承受 能力。

肺本身功能失调,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力下降
• 病理


——易产生悲忧的情绪
悲忧过度,易耗伤肺气,使肺气消散,“悲则气消” ——精神不振,消沉,少气懒言等
一、五脏
❖ (二)肺
2. 肺的系统连属
(2)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相互为用
活动 五体:体、形体 皮、脉、筋、肉、骨——人身的形体组织 五窍:窍、孔窍、苗窍 耳、目、口、鼻、舌——人头面部的官窍 五液:汗、泪、唾、涕、涎——五种分泌液
一、五脏
❖ (一)心
2. 系统连属
(1)在志为喜
生理
心脏功能正常 气血充足
正常的喜乐
欣喜、乐观、愉悦的情绪
意志调畅,使人气血调 畅血脉流通
一、五脏
❖ (二)肺
2. 肺的系统连属----(4) 在液为涕
涕出于鼻,鼻为肺窍,故涕为肺之液。 生理:涕由肺精所化,可润泽鼻腔(但不外流) 病理:涕的变化可反映肺之病变,以助辨病性
肺热——鼻流黄浊涕 肺寒——鼻流清涕 肺燥——鼻干 肺络伤——鼻衄 肺在窍为鼻,在液为涕, 故鼻之病变,多从肺论治。
第一节 概述
❖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脏 腑—内脏的总称。
脏:心、肝、脾、肺、肾
脏腑
腑:胆、胃、小肠、大肠、 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 概述
❖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
《素问.五脏别论》: “所谓五脏者,藏
精气而不泻也,故
❖ (一)心
1. 心的生理功能—(2)心 主神志

藏象学说五脏肺.pptx

藏象学说五脏肺.pptx
④调节全身气机;⑤主一身之气
【题解】“肺主气”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 面的内容。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主持呼吸运动的主要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 的场所,因而主气体交换(第②个备选答案)是主呼吸之气具体措施;主一身之气 的功能又是通过调节宗气的生成第③个备选答案)和影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第④个 备选答案)来完成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3
第14页/共41页
通调水道: 通,疏通,调,调节,水
道,即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道路。
通调水道即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
第 二
行和排泄起疏通和调节作用。

通过肺的宣发,将水液布散于皮毛和周身,发

挥滋养作用。

通过肺的宣发,还可将卫气布散于皮毛。在卫

气作用下,布散于皮毛的水液可以化为汗液,排
25
第26页/共41页
(四)肺的生理特性
1. 肺为五脏华盖,与外界直接相通
易于感受外邪,尤其风寒,温热之邪,易于侵犯于

肺,引起肺卫失宣和肺窍不利等病变,初期多见恶寒、
二 节
发热、咳嗽、气喘、鼻塞、流涕等症状,故称“肺多表
证”。
五 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26
第27页/共41页
2.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出于体外
肺的宣发,呼出浊气,带走部分水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
14
第15页/共41页
通过肺的肃降,将上焦的水液向下布散,部分水液经肾
的气化下输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体外。
肺的肃降,推导大肠传导,随粪便带走部分水分 。

“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行水”

中基-藏象-肺精品PPT课件

中基-藏象-肺精品PPT课件
主要病变:呼吸、水液代谢、气血运行 异常,进而影响全身相应脏腑的功能。
(四)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在窍为鼻 ❖在志为忧(悲) ❖在液为涕 ❖与秋气相通应
肺合皮毛
㈠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含义:肺与皮毛有密切关系,皮毛的功能由肺所主,皮毛又能“宣肺 气”。
生理意义 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抗力强。 皮毛汗孔宣肺气——汗孔开合有度,有助于肺的呼吸通利。
含义:肺通过治理调节气机而协助心对全身起着治理调节作用。 (或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 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经络 生理功能的作用)
内容: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调节血液运行 治理调节水液代谢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 焉”
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①是肺司呼吸,通过有节律的一呼一吸 运动,维持机体内外正常的气体交换; ②是通过呼吸运动,调节气的升降出入, 保持全身气机调畅; ③是通过肺朝百脉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辅佐心脏促进血行; ④是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 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
肺失清肃
影响疏通水道
㈢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
主要表现:呼吸调匀,心跳正常
含义:指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肺之呼吸,进行体内外 清浊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全身。
内容: ①肺气 宣发 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全身 肃降 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 ②主管血的清浊交换 ③生成宗气,而助心行血
病理意义 肺气不足,宣发无力——皮毛憔悴、卫外不固、多汗易感。 外邪侵袭,影响及肺——腠理闭而无汗、伴呼吸急促、咳喘。
㈡肺在窍为鼻
开窍为鼻
含义: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故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肺课件
1
肺主肃降:肺有肃降气机、通调水道、排泄痰浊等功能
肺主气:肺有调节呼吸、维持气机通畅等功能
肺主皮毛:肺有调节皮肤、毛发、汗腺等功能
4
3
肺气虚
症状:咳嗽、气喘、胸闷、气短等
病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体虚等
治疗方法:补肺气、健脾益气、养阴润肺等
预防措施:加强锻炼、合理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等
肺阴虚
藏象肺与脾:脾肺相表里,脾主运化,肺主宣发,脾肺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
藏象肺与肾:肾肺同源,肾主藏精,肺主气,肾肺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精气的生成和运行
2
呼吸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负责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肺主宣发,输布津液:肺将水谷精微和津液输布到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有肃降功能,调节水液代谢,维持人体水液平衡
2
1
症状:干咳、痰少、咽干、口渴、盗汗、失眠等
预防: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保持心情舒畅等
病因:久病伤阴、热病伤阴、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
治疗:滋阴润肺、养阴生津、清热解毒等
4
3
肺实热
01
02
03
04
病因:外感风热,内伤饮食
症状:咳嗽,痰黄,口干,咽痛
治疗: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预防:避免风热,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藏象肺的功能

主宣发:将气血输送到全身
主气:调节呼吸,维持生命活动
主通调水道: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平衡
主皮毛:调节皮肤和毛发的功能,抵御外邪入侵
藏象肺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藏象肺与心:心肺相通,心主血脉,肺主气,心肺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气血运行
藏象肺与肝:肝肺同源,肝主疏泄,肺主宣发,肝肺协调,共同维持人体气机调畅

中基-藏象-肺 ppt课件

中基-藏象-肺  ppt课件

③临床意义:
呼吸有力
肺司呼吸正常 宗气旺盛 声音宏亮
脏腑功能 正 常 呼吸无力 肺司呼吸失常 宗气亏虚 语声低微 少气懒言
④肺主一身之气与肺主呼吸之气的 关系: 二者皆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而 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肺 的呼吸功能,反之,肺主一身之气 的作用又能促进肺的呼吸运动。
2.肺主宣发肃降:
肺朝百脉:指全身血液都通过 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 进行气体交换,然后输布全身。
《素问 . 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 浊气(精华浓厚)归心,淫(输布) 精于 脉,脉气 (脉管流动血) 流经 (经脉) , 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 毛。”
肺主皮,其华在毛
①皮毛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皮肤与毫毛的合称,包括汗孔 在内。 护卫肌体 防御外邪 功能 调节体温 辅助呼吸 参与津液代谢
开阖排泄汗液调节体温
生理:皮肤启闭助肺气宣发助肺呼吸
病理:皮病及肺。邪袭肌表则肺气失
宣。
(2)肺开窍于鼻
① 鼻的功能:鼻为肺系最外端,肺通过 鼻与自然界相贯通。其功能有:
气体出入的通道 司嗅觉,辨香臭
《医学入门》:“鼻乃清气出入之道”。
《医宗金鑒》:“鼻者,司嗅之窍也”。
②肺与鼻的联系:鼻的通气,行呼吸, 司嗅觉及发声音的功能依赖肺的宣发 功能。 生理: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清稀,恶寒微发热,鼻塞,流清 涕,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辨证分析要点: (1)具有风寒袭表、肺气失宣见证; (2)兼有风寒表证见症。

审证要点:以咳嗽、咳痰清稀及风寒表证表现为要点。

风寒犯肺证与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 很相近似,但辨证要点各有侧重。 风寒犯肺证以咳嗽为主症,兼见风寒 表证,且表证一般较轻;为表里同病 风寒表证,以恶寒发热为主症,咳嗽 为或有症,即使出现亦很轻微,这是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单一的表证。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2
脾的生理特性
3
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病理证候及症状
三、脾
藏象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是指西医解剖学中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又远非脾和胰所能概括。
01
部位形态
02
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
03
脾主运化 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在志为忧(悲)
01
生理:
02
肺气充足,宣降有度 → 悲忧适度
03
病理:
04
肺气不足 → 易悲善忧
05
悲忧过度 → 肺气消耗:呼吸气短,声低懒言,倦怠乏力。
06
涕 --- 鼻粘膜的分泌液。
生理:
肺之精气化涕,润泽鼻腔。
病理:
肺阴不足 → 鼻干
肺寒 → 鼻流清涕
肺热 → 鼻流黄浊涕
在液为涕
与秋气相通应
02
病理:
04
(二)心的生理特性
(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脉与心的联系见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 面色青紫或晦暗
《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

藏象-心肺脾 ppt课件

藏象-心肺脾  ppt课件
脏 象
ppt课件
1


一、脏象的基本概念
脏象, 古作“藏象” 藏——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 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 象 (《医宗必读· 改 正内景脏腑图》) 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 表现于外的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 的征象 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
ppt课件 11
2.心主神志(又称
(1)神的含义
心藏神或心主神明)
A 是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 B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 一般称之为 广义的神 。即
“形征”,包括面色表情,目光眼神,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 动等。
C 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即心所 主之神。一般称之为狭义的神。 (2)神的产生:精气是产生人体之神的物质基础 • 生于先天之精——“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 • 长于后天之精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 • 神与形俱
ppt课件
19
(2)肺主一身之气
① 含义: 是指肺具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经络之气的作用 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② 生理作用 A 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清气+水谷 精气=宗气——后天根本之气。 • 肺的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会影响宗气的生成,进而影响全 身之气的生成。 B 调节全身气机: •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升降出入为其基本形式。 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带动着全身气的升降出入 运动。
使大部分被机体代谢利用后的 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不断的下输 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 ,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ppt课件
25
5.肺主治节
(1)含义:治节,即治理调节之意。 是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 腑组织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 心为君主,肺为“相辅之官” (2)肺主治节的作用: 肺司呼吸。 调节气机 助心行血 调节水液的代谢。 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气体交换
一出一入
向上向外
宣发肃降布散精气
全身各处,无所不至
(气的升降运动)
向下向内
上从皮毛而出为汗
水液代谢
水液恒定状态
下从肾与膀胱而出为尿
病变
二者常同时出现,相互影响——肺失宣降
17
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通调水道” 清·汪昂《医方集解》 “肺为水之上源”
含义:
指肺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疏通和调节水液的输 布和排泄,以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一、肺气宣发:向上向外营养脏器、排泄 二、肺气肃降:向下向内营养脏器、排泄
3.肺气与秋天相通应
8
三、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 一、肺主气、司呼吸(呼吸之气、一身之气) ▪ 二、肺朝百脉 ▪ 三、肺主宣肃 ▪ 四、肺主行水 ▪ 五、肺主治节
9
肺司呼吸
含义:气体交换,吸入自然界清气,呼出体内浊气,呼 浊吸清、吐故纳新, 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生理: ①肺主呼吸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是其具体体现:
①肺司呼吸:通过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维持机体内
外正常的气体交换
②调节气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保持
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宣发:宣通发散,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
向外布散的功能(气机之升、出)肺气向上、向外运
动。
一、排出体内浊气,肺之气化,通过鼻孔、腠理、皮 毛将水液蒸发于体表或外出为汗
二、输布精微和津液布散全身,外达皮毛,润养四肢 百骸、脏腑、肌腠皮毛
三、宣发卫气于体表、护卫肌表,调节肌腠开合 (汗),抵御外邪侵袭
吸入之气下达于肾。 ▪ 二、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气向脏腑布散,
以营养和滋润。 ▪ 三、肺为水上之源,通调水道,水液下输于肾,甚
之气化将浊液经膀胱排除。 ▪ 四、肃清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虚
如蜂窠,不容杂物)
▪ 病理现象:呼吸短促、上气、喘鸣、咳痰等肺气上逆之症。
15
● 宣发与肃降的关系 是肺气的双向运动,二者是相反相成、对立统
19
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清气 +
肺主气司呼吸水谷精气 生成宗气
助心行血
贯心脉,推动血行
肺气宣发肃降 治理调节气机 敷布调节血行
病理:
肺气壅塞
肺心病 肺:咳、痰、喘、闷胀
心血行不畅甚血脉瘀滞
心:心悸胸闷唇舌青紫
20
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含义: 或指肺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 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君主之官 相辅之官)

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

居高位,主行水——“水之上源”
华 盖
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五脏六腑之盖”
首犯温邪,易合外邪——诸邪易侵之脏
7
2.肺为娇脏: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 且外合皮毛,不耐寒热,易受邪侵。

肺脏清虚娇嫩
为 上通天气
娇 外合皮毛

治疗宜轻清、宣散
易被邪侵
宣发失常:呼吸不利、胸闷、咳喘、鼻塞、喷嚏、无汗或易感
冒等——肺气不宣
13
●肺主肃降:
清肃下降,指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 持洁净的作用(气机之入、降)
人体脏腑气的活动规律,在上者以降为顺, 在下者以升为和,肺居胸中,于脏腑最上部, 故其气以下降为顺。
14
肺气的肃降包括四方面内容 ▪ 一、吸入自然界清气,令其向内向下收敛而降,将
《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藏六府之盖也” 《素问·痿论》“肺者,藏之长,为心之盖也”
形态结构:分叶器官,其叶白莹,质地疏松,“虚 如蜂窠”;肺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过鼻与外界相 连,易为外邪所侵。故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 气,称为“娇脏”
6
二、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居胸腔,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 覆盖诸脏
含义:肺通百脉,全身血液汇聚于肺,肺呼吸,清浊
之气交换,将富含清气之血输注全身脏器。
生理作用:助心行血,肺主气,司呼吸,司清浊运化,
助血运行;心主血脉,依赖气之推动,随气机运行 全身,故助心行血,为相辅之官。
“人身之气,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 《医学真传-气血》
病理表现:胸闷、心悸、唇舌青紫等 12
——明 ·绮石《理虚元鉴》
⒈解剖部位
⒉表里关系:大肠

⒊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 ⒋联系功能
五体: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五官:开窍于鼻
五志为悲
五液为涕
五时与秋气相通应
⒌属性:
阴阳属性:阳中之阴
五行属性:金
3
4
5
一、肺的解剖
解剖位置:肺位胸腔,左右各一,上连气管,通于 喉咙,开窍于鼻,肺在人体诸脏腑中位置最高,故 有“华盖”之称
含义:主持调节脏腑经络之气,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 气机。 生理:
①参与宗气生成:由肺吸入清气(降)与脾胃运化 水谷精气(升)结于膻中。促肺呼吸,贯通血脉
②调整全身气机:通过肺气的升降入出,带动全身 气的升降入出,而调节全身气机。
临床病变:呼吸无力,少气懒言,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 虚之征
11
肺朝百脉
中医藏象学
心 肺 脾 肝

五脏 系统
1
【知识教学目标】 ▪ 1. 掌握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 2. 掌握肺的生理特性; ▪ 3. 掌握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能力教学目标】 ▪ ①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
宣发与肃降的关系。 ▪ ②肺为水之上源 ▪ ③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
2
肺为五脏之天
18
生理:
向上
代谢后
散精 肺气宣发向外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汗呼气
精微(津液)脾 肺
向下
病理:
肺主肃降 原尿 肾与膀胱的气化 尿
向内
水液不能外达皮毛

肺失宣散
腠理闭塞
无汗、皮肤水肿 宣肺利水 “提

水液不能下输膀胱

揭盖”
肺失肃降
痰湿阻滞 小便不利可、至水肿 降气利水
肺和呼吸道失洁净通畅
肺失清肃
影响疏通水道
肺气 宣发—呼(浊气) 宣降正常,散纳有度, 肃降—吸(清气) 则呼吸调匀有序。
②在呼吸过程中必须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使气 道通畅,呼吸自如。
③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新病在肺,久病在肾
主要表现:呼吸调匀,气息平和
主要病变:呼吸不畅,胸闷咳嗽、气喘。
10
肺主一身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 “肺者,气之本”
一的两种运动形式,不可分割。
相互制约 相互为用
生理: 一升一降
一出一入 相反相成 相互协调
呼吸通畅 气的生成、升降出入运动正常 津液输布正常 血液运行正常
病理:失调——呼吸失常,气、血、水液代谢障碍
外感引动内饮,肺气失宣,则胸闷气急或发为哮喘 肝火上炎,耗伤肺阴,肺失肃降,则喘咳气逆
16
一升一降
呼吸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