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教育文化自觉的培养
教学设计中的艺术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
![教学设计中的艺术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f6d178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7.png)
教学设计中的艺术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教学设计中,艺术教育策略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本文将探讨教学设计中的艺术教育策略及其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艺术教育策略的定义与特点艺术教育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一系列艺术相关的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与素养。
艺术教育策略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艺术教育策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技能与知识,还包括对美学、审美情感和艺术思维的培养。
2. 个性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选取合适的艺术教育策略,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优势。
3. 实践性:艺术教育策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
二、艺术教育策略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艺术教育策略在教学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1. 创造性教学策略:通过开展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的创作,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2. 跨学科教学策略: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语文课上进行文学创作,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在数学课上进行几何构图,让学生通过几何形状的组合来设计艺术作品等。
跨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
3. 感知与鉴赏教学策略:通过观赏与分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品味,通过分享和探讨,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感受。
4. 合作与互动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艺术的乐趣。
通过集体创作、团体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艺术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3627a47e518964bcf847c8f.png)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林京兰黄越华陈伶俐(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北京100029)摘要:本文结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特点及专业特色.探讨了在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
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20世纪的通识教育有着异曲同T之处。
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在专业课程之外开设公共课程.以解决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产生的弊病.从而更为合理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这对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素质教育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高校艺术设计每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是指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牢同的政治信念、优良的政治品质等。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
更应注重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因为良好的政治理论素质是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设计观的基础。
艺术设计是联系人、自然及社会三者关系的纽带。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并构成一种广泛的物质文化。
在学生的设计实践中,标志设计赋予的含义,室内设计反映的风格,服装设计融人的时代精神,不仅包含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艺术设计观。
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66bf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a.png)
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方案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情商和综合素养。
为了有效地实施学校艺术教育,我们需要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方案。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展开回答,探讨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方案。
第一,制定艺术教育的整体目标。
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力和艺术技能。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文化自觉。
第二,明确艺术教育的内容。
艺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等多个方面。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学段的艺术教育内容。
第三,培养专业的艺术教师队伍。
学校应该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四,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学校应该配备艺术教育所需的设备和器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还应积极与社区和文化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
第五,建立艺术教育评价体系。
艺术教育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仅关注成绩和考试。
第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七,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八,促进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学校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九,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校艺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十,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艺术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能力。
第十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艺术教育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国际交流能力。
第十二,持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方案。
学校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艺术教育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艺术教育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
![艺术教育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93a4d98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a.png)
艺术教育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艺术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欣赏和创作,下面将从教案的制定和实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
一、教案的制定教师在制定艺术教育教案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以及当地文化艺术的特点。
教案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目标明确教案应当明确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为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2. 内容丰富教案的内容应当涵盖艺术的多个领域,例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学生需要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从而培养广泛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
3. 方法灵活教案中应当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探索和创作。
4. 评价系统教案制定过程中应当明确评价学生艺术表现的标准和方法,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习进展情况。
评价应当注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而非仅仅关注成果的好坏。
二、教案的实施教案制定完毕后,教师需要按照教案的设计进行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兴趣教师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艺术教育中来。
例如,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艺术讲座或者进行学生艺术作品的展示。
2. 给予自由空间在实施教案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通过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表达。
3. 鼓励交流合作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合作创作,让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4.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师在实施教案时,应当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刍议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aac09d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e.png)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刍议【摘要】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内容与方法需要不断更新与创新。
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其跨学科交叉的能力。
艺术设计人才应具备综合素质,既要有扎实的艺术技能,又要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未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人才, 内容与方法, 挑战, 素质要求, 跨学科交叉培养,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未来发展, 社会期待, 综合素质提升.1. 引言1.1 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得越发突出。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艺术设计不再仅仅是美化生活的工具,更成为了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感。
通过学习艺术设计,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情趣。
艺术设计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设计注重创新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挑战传统、勇于突破。
艺术设计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合作。
艺术设计与科学、工程、商业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跨学科的交叉培养能够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能够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对于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尤为重要。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艺术学升门类——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艺术学升门类——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的发言](https://img.taocdn.com/s3/m/a45f655977232f60ddcca13a.png)
希望的民族 。我们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点上 ,特
别是在人类进入 2 l世纪 之 后 ,重 新认 识 艺 术 的
以提高全民族 的美学修养和鉴赏素质 ,营造 良好 功能和作用 。钱学森是站在当代人类科学思维与
艺术思维交汇峰巅上思考人类 面临的新课题 的大
社会 主 义 文化 大发展 大繁 荣 ” “ 、 建设 社 会 主 义强 国 ” ,这 两个 重 大 事件 成 为 艺术
教 育界 这 次 少 长成 集 、群 贤毕 至盛会 的一 个 深邃 背 景 与重 大议 题 。教 育 部 职 能部
门领 导 、 文化 部 领 导 、尤 其是 国务 院 学位 办艺术 学科评 议 组 成 员近 半 参会 ,对 艺
其次 ,在艺术 自信上 ,我也体会到—— 第一 ,我们要坚持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主义 的伟大事业 ,十七届六 中全会指出 : “ 要坚
持 马克 思 主义 指 导地 位 ,坚 定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共 同理 想 ,弘扬 以爱 国主 义 为核 心 的 民族精 神 和
会 的时代潮流下 ,如果我们的国民缺失 了善 良的 指导的充分 自 。我们从事 的是中国特色 的社会 信 人 性和美好 的情感 ,那将是不 堪设想 的事 。所 以 ,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感 使命 光荣 、
文化部 、教育部对艺术教育的领导和指导 ,同时 也不能忽略我们全 国艺术 院校 院( 长高峰论坛 校)
的 功绩 。我们 的论 坛 ,一 届 又一 届 地 呼 吁将 艺 术 学 升格 为 门类 ,一届 又 一 届地 论 证 这 个 问题 ,终
孙 家正同志再 三讲 ,文化如水 ,滋润万 物 , 悄然无声 。艺术亦如水 ,是流淌在民族肌体里的 无处不在的一种文化软实力 。文化和艺术都要靠
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83b58a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9.png)
艺术教育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摘要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审美素养的培养是其核心目标之一。
本文通过设计艺术教育课程,探讨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包括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促进创造性思维、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等。
1. 引言审美素养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判断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培养其审美素养有助于提升对艺术作品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设计针对性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2. 多元化的艺术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需要提供丰富多样、跨领域的艺术体验。
可以通过参观画廊、博物馆、剧院等场所来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还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或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艺术创作中。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反馈。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 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需要创建一个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传递热爱艺术的态度和激情,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感受。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艺术展览、演出等形式来展示学生的成果,并邀请专业人士给予评价和指导。
5. 结论通过设计艺术教育课程并实施多元化的艺术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及营造积极参与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这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参考资料•Smith, J. (2005). Art Education: Developing an Aesthetic Sense. Art Education, 58(6), 12–17.•Jones, K. (2012). Cultivating Aesthetic Literacy: What Every Teacher Needs to Know.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ompson, N., & Wood, E. (2010). Rethinking Curriculum in Art.Canadian Art Teacher, 9(1), 16–18.注:本文内容为虚构,请勿在任何实际用途中使用。
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自觉观
![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自觉观](https://img.taocdn.com/s3/m/703119bd65ce050876321357.png)
第4期[总第89期]2008年12月教育与现代化Educa t ion and Modern izat ionNo.4Dec.,2008 文章编号:100723051(2008)0420035206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自觉观袁恩培 何 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 400044) 收稿日期:2008-09-28 作者简介袁恩培(5—),男,重庆市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何明(—),女,四川省泸州市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级研究生摘 要: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本文就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从艺术设计教育对传统的继承、在现代经济体系下的适应及其文化自觉等几个方面来对其在国家和谐社会经济大发展中的关系进行一些审慎的理性思考,从而把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放到文化自觉观的范畴进行剖析与梳理,并对其理念,模式,内容等方面作一些可操作性的探析。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文化自觉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R eflect ions on t he Self 2Aw areness Concept in China πs A r t Design Educat ionYUAN En 2pei ,HE Ming(Chongqi ng U niver sit y ,Chongqi ng 400044)Abstr act :China πs fa st 2growing ar t design educatio n is f aced with several problems 2its inherita nce of t raditions ,its adaptation to the present economic system ,and it s social relationships.Art design education should be viewe d wit hin the realm of cultural awa reness ,and its concept s ,mode s a nd conte nts sho uld be f ully studied for bette r imple mentation.K ey w or ds :art design education ;cultural self 2awa rene ss 人类社会通过几千年的变革发展,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关系的推动下快速增长,其生产总和是前人无法想象和企及的。
艺术教育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创造力
![艺术教育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3f3f6e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5.png)
艺术教育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创造力艺术教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能够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素养,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本文将就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法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提供宽敞明亮的艺术教室,配备适当的艺术工具和材料。
教师也应该营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发展艺术兴趣的氛围。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通过观摩名家作品、参观艺术展览或合作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并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比赛,让他们有机会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才华。
三、融入跨学科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与其他学科融合。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
四、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因此,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剪纸、陶艺等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在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中,评价方式的创新同样重要。
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一些非传统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览、口头表达、写作或视频制作等方式,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创造力。
总结起来,艺术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跨学科教学,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以及创新评价方式。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1eff6d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e.png)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行业
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对于具有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法需要与行业需求相适应,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
业人才。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
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设计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培养等。
艺术设计教育还应该注重国际化和跨学科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艺术设计行业
已经成为国际化的产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
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跨学科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艺术设计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行业是一个需
要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行业,需要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提供相关的培
养和支持。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
国际化和跨学科的培养,以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
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艺术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设计理念与文化自信
![设计理念与文化自信](https://img.taocdn.com/s3/m/9985b95ac77da26924c5b02d.png)
设计理念与文化自信作者:王凯宏来源:《艺术评论》 2019年第8期王凯宏[内容提要]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内凝聚力量、实现民族复兴,对外传播影响、塑造国家形象的核心。
如何塑造文化这一核心的价值体系,增强这一核心的影响力,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文化自信”的理念已被上升至重要高度,在与文化关系密切的设计领域,文化内涵通过设计理念在设计产品中得以实现。
以设计理念自信间接做到提升人民的文化自信,并以蕴涵着优秀文化的设计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是时代赋予设计工作者的使命。
[关键词]设计;设计理念;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作行为,是设计方案执行之前对其结果的一种假设,以及为保证方案顺利执行进而实现预期目标,所采取的对一系列社会的、技术的、文化的、艺术的、审美的、方式的、资源的和程序的等种种因素的综合性的考量与管控。
设计不等同于艺术,它具有更强的社会性,更加贴近人的现实生活,一般意义上来讲,我们更多地强调设计需要基于使用者的需求展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和物质的丰富,满足人们具体物质需求的设计产品逐渐丰富,设计越来越多地处于被选择的情况之中。
决定人们做出选择的因素,也已不单纯地局限在设计的实用性和解决某项具体需求的功能性之上,文化、艺术、审美和方式等与理念密切相关的设计因素,已成为决定设计能否被接受和是否能够广泛传播应用的主要因素,这也将设计理念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而决定设计理念的各种因素大量集中在文化层面,换而言之,文化是设计理念生成的重要基础,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也将呈现出文化自信的属性,体现在具体设计产品上,即为更加明确的文化属性。
一、设计理念与文化诸要素的关联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文化积淀、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先觉等诸多方面,它们相互融汇、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推动着文化的迭代与发展。
文化自觉与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文化自觉与大学生的艺术修养](https://img.taocdn.com/s3/m/a890240776c66137ee06196e.png)
觉 ’。”这 便是 “ 文化 自觉 ”的 由来 。我领悟 ,他就 是要告 家 、工艺美术 家 ,他还 是一位思想 家、艺术教 育家 。为什么
是要误人 子弟的 。他 还有更深一 层的意思 ,如果你是 领导文 美术学 院营造一种 尊重学者 、敬畏学术 、尊 崇思 想发 现的 良 化和管理 文化的人 ,如果文化上 不 自觉 、盲 目,那是 要酿成 好文 化氛 围,而这 种文化 氛围是一种 看不见摸 不着 的、却能 灾难 ,后 患 无穷 ,所 以他 大 声疾 呼 ,要 文化 自觉 。他用 了 使每一 位学子深入 其 中就 不由 自主地受 到一种灵 魂的浸染 、 1 个字 来 解释 “ 6 文化 自觉 ” ,后来 被 人们称 之 为 “ 六字 素 质 的提 升 、视野 的 开 阔的 文化学 术 氛 围 。这种 氛 围就 是 十
经” 。前四个字 叫 “ 美其美 ” ,就是每 个 民族 、每 个个人 学校 的软实力 ,就是学校 最有价值 的地 方 。为什 么过 去的北 各
都 要学会 自觉地 “ ” 自己民族 、 自己身上 最美 的东 西 ;接 京大学 培养 了那么 多的人 才?北京大学 经过代 代学者 的努力 美 着 四个字就 是 “ 人之美” ,就 是不能 关门闭户 ,把 别的 国 造就 了一种氛 围 ,不管你 是博士还 是硕 士 ,三 三两两地在 谈 美 家 、民族 好的东西 拒于 门外 ,还要善于 “ 美”别 的国家 、民 天说地 ,走过 张岱年先生 和冯友 兰先 生 当年住 的 院子 ,就 自
今 天汇报的题 目要从文化 自觉谈起 。去年年初 ,在我们
同”者也就是构建和谐世界。
我历 来认 为 :高 等学 校 ,应 当成为 民族 思维 的先 锋 阵
党 中央 的机 关刊物 《 求是》杂 志 ( 前身是 红旗 杂 志 )内 地 ;高等艺术 院校 ,理应成 为 民族艺术 思维 的先 锋阵地 。我 部的 《 红旗未定稿 上连续发表 了3 篇文章 ,第一篇叫 《 文化 们 都是 高 等学校 的师 生 ,要对 中华 民族 知识 分子 的精 神 历 自觉》 ,第二篇 叫 文化 自信 》 ,第三 篇叫 文化 自强》 。 史 ,特 别 是近 一个 世 纪 以来 的精 神历 史 ,有 一个 自觉 的认 去年年底 ,人 民出版社 的 《 华文摘 把 这三篇文章 连接起 识 。如果讲晚 清时期 ,第一 代知识分 子是梁启超 、康有 为、 新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6ab97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c.png)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以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为重点,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意比赛、展览和设计项目,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育机构也可以组织一些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一些资深设计师来分享他们的设计心得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艺术设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只有结合实际操作才能真正得以理解和运用。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如实验室、工作室、实习等,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制作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获得成长。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艺术设计是一个强调审美的领域,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教育机构应该安排相关的艺术史、建筑史、文学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修养。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让学生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和设计案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与产业界的合作,更好地培养学生。
艺术设计是一个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学校应该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来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可以与一些知名的设计公司、艺术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产业中。
教育机构也可以邀请一些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来校内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需求,更好地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产业界的通力合作。
通过注重创新、实践、文化素养和产业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为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241fee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9.png)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途径,艺术设计人才不断涌现,不仅能够丰富文化资源,而且还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是指针对艺术设计人才进行的一系列培训和教育活动,以提高其技能和素养,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基本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应对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要。
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一、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艺术设计的教育也应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养。
通过丰富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知识和技能结合艺术设计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技能,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教育应该紧密结合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同时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三、关注文化传承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艺术设计教育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传授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学生应该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提高他们对艺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艺术设计人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他们可以为各种产业提供创意和设计的服务,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二、注重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基础,艺术设计人才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为不同产业提供创意和设计服务。
艺术设计学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他们能够胜任各种设计工作。
三、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艺术设计人才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推动设计行业的发展。
艺术设计学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0a581c6050876323112121f.png)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目前的中国成为了一个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大国。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这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科学的发展促使广泛依赖现代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更新频繁。
随时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专业明显的从业特点。
艺术设计的教育大致包含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学习、创新意识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学习等四个方面,其中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与培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03-02一、艺术设计(一)艺术设计专业特点艺术设计专业是个年轻的具有蓬勃向上活力的专业,学好这个专业需要持续付出大量的努力。
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始终强调创新与创意的价值,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这一特点极大地吸引着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加入,为这一群体不断地充实着新鲜血液,为这一专业的发展保持了旺盛的活力。
因此,具有创新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紧跟社会风尚并不断创新各类风尚的专业,追逐时尚、创造时尚成为这一专业从业人员的共同特点。
每一波时尚的更替,都要体味在前,唯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先机。
艺术设计专业中其作品的实现更多依赖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艺术设计各类专业作品的实现几乎都要依靠计算机硬件及若干专业软件来完成,而这些软硬件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
面对功能复杂的专业软件及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插件,要想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跟上专业的发展速度,只有不断的学习。
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专业积淀相对弱化的专业。
尤其是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苦学多时的专业操作技能很可能会在某次软件的开发或升级中变得非常容易,甚至被淘汰。
曾经的竞争优势很快会被科技的光芒掩盖消失掉。
因此,科技的进步使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员既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又难以避免成为科技进步的“受害者”。
设计艺术教育应当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做起
![设计艺术教育应当从创新意识的培养做起](https://img.taocdn.com/s3/m/dfcf88a80029bd64783e2c2d.png)
严重影响了现 在的设计艺术教育。教 师知识结构欠缺 ( 知
识面窄 )、教学理念落后 ( 学理匮乏)、实践经验缺乏 ( 脱 离实 际),导致 “ 教”跟 不上 “ ”即满足 不了学生 的 学 求知欲 望和职业 选择的竞争 力 。另一方面 ,学生也 有学 的问题, 就业的 压力往往会 导致学 生学 习急 功近利, 业 界的市场 细分使 学生往往重 工具 、重表现技法 、重 自己 感兴趣 的东西, 而轻视其 它文化知识 的借鉴 和积 累、轻 视十分重 要的市场 调研与分析 、轻视 发现 问题 的重要 性、 忽视创新 意识的 自我培养,最 终导致 创新能力 不强和 比 较 多的是模仿 、跳不 出框框 的弱点 由以上 的分 析所得 出的结 论一句话 ,就是 忽视知识 更新 ,忽视 学科交 叉 、忽视 与市场 的对接 、忽视创意 的 价值 , 习惯 于在课 堂里搞脱 离实际 的虚拟设计 ,是不会
又学到 了什么呢?更 何况一些 学生文化 基础的 薄弱,其
理 解力和依 赖性 的反 差,在这 样的知识 环境 中又怎能获 得创 意的 灵感呢?一些 优秀 的学生参加 大赛获奖 回来, 其心 得是 “ 还好是 自学 的结果 ,要不全毁 在课堂 里和老 师的手里”。这里不难看出,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反差之大: 教 “ 以不 变应 万变”, 学 “ 以万变求功利 ”,反 映在 设 计 艺术教育 中教 学与 实际是那 么的不相适 应,教 学理念 的陈 旧、教 学内容的陈 l 、教学 方法的陈 l 等等 ,已经 E l E l
第一, 生源 问题 。由于高 中阶段 的学科分叉 ,生源不仅 有了文理 之分, 而且还有 艺术类学生 与文化 类学生之分 , 过早的 生源 分流 ,导致学 艺术的学 生,文化知识 方面往 往是弱项 ,甚至是 跛腿 。文化知识上 是跛腿 的,又怎能 有 良好 的学养进行 高深和深刻 地艺术创 造? 曾经 有学者 说 过,现在 我们 国家的动 画上 不去, 关键不是我 们缺少 画画的人, 而是我们 缺少会讲 故事的 画画人,所 以常常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8a2457a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4.png)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领域,它旨在培养具有艺术设计能力的人才。
艺术设
计人才培养是培养人们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技能的高水平人才,他们成
功的塑造了我们周围的世界,并创造了美的新境界。
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部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
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
机会来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实践,同时发挥他们的潜力。
教师应该更注重在实践中加强
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关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强化他们的实践经验。
学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相关的交流和合作,为学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以提前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
学生在参与这种合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实
际工作技能,也可以增加他们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教育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是不可分割的。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学
科知识、人文素养、创造力和实践经验是关键因素,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展开学
生中心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能水平,以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
来加强艺术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c35fa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5.png)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又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本文将探讨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分析其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艺术设计教育对培养艺术设计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艺术设计教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规划和组织特定的教育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和专业技能,使他们具备艺术设计专业领域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批评思维的培养,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只有兼顾了这些方面,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温床和源泉,而艺术设计人才又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生动体现和丰硕成果。
艺术设计教育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而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又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最好回报和最大成就,他们不仅能够为社会和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作品和服务,更能够为艺术设计教育赢得更高的声誉和更广的认可。
当前艺术设计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部分学生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认识和态度不够正确和积极,缺乏对艺术设计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导致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社会和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学校和教师因为知识结构、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教育效果和培养效果受到影响。
文化艺术教育计划丰富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文化艺术教育计划丰富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4fca4c4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2.png)
文化艺术教育计划丰富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文化艺术教育在培养个体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文化艺术教育计划来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文化艺术教育计划的必要性文化艺术教育计划是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
在当今社会,面对日益丰富的信息和娱乐方式,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逐渐被忽视。
因此,开展文化艺术教育计划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艺术形式的欣赏。
二、开展文化艺术教育计划的方式1. 提供多元化的艺术体验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艺术体验的机会,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学校可以邀请艺术家来校园进行讲座和演出,组织音乐会、舞蹈表演和美术展览等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各种艺术形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艺术创作文化艺术教育计划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艺术创作课程,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传承意识文化艺术教育计划应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学校可以组织文化节、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文化艺术教育计划对学生的益处1.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文化艺术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艺术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文化艺术教育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欣赏,学生们能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3. 塑造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通过文化艺术教育计划,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艺术教育文化自觉的培养
【内容摘要】好莱坞推出的《功夫熊猫》动画片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
而国内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缺乏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文化认同感、多学科教育、多渠道合力、多实践感悟成为当今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设计艺术教育文化自觉培养
一、《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运用引发的思考
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的情节非常简单,主要讲一个无名小辈熊猫阿波痴迷于功夫,梦想成为功夫高手,其意志坚定,虽然笨拙、懒惰、好吃,但最终演绎了“草包变英雄”的传奇。
影片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导演斯蒂文森把这部电影称作是“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
在思想设计上,《功夫熊猫》采用了中国佛学及道家文化思想,功夫秘籍和汤料秘方的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禅宗“悟”和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价值;在武打设计上,比武大会、师徒关系、飞檐走壁、点穴神功、以动物动作来展开的武术套路等体现了十足的中国文化气息;在场景设计上,运用了太极、面馆、庙会、鞭炮、针灸等中国元素,飞檐斗拱、红墙碧瓦、古味十足的建筑风格也比较到位;在道具设计上,影片中有无处不在的汉字、传统手推车、四人轿、筷子、碗、装点用的山水画、瓷器以及墙壁、柱子、桌椅绘制等;服装设计上,熊猫、兔子、鸭子等的服装都具有中国古代服装的风格。
在人物设计上,5个“师兄、师姐”的生活习惯
也符合中国古代特点(手拿筷子吃面或包子,就连螳螂也爱喝面条汤);外景设计上,有中国南方的美景,云雾缭绕、山水秀丽,一一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引人注目的“面条插筷子”的帽子、丹顶鹤写毛笔字、阿波坐轿子,还有“师傅”“乌龟”“豆腐”“冰棒”的中文发音,不仅具有视觉冲击,而且让人感到好莱坞动画片的东方韵味的亲切感人。
虽然《功夫熊猫》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让很多外国人第一次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被激活后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来的夺目光彩和巨大力量,它以亿计的票房收入也让很多人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反观国内,对西方文化模仿和追逐,漠视本国传统文化的短视行为还大量存在。
在此意义上,《功夫熊猫》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细微体察和深入挖掘,应该说给国人上了一堂加强文化自觉、自信意识的生动课程。
二、我国大学设计艺术教育中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是激发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和感受文化魅力的动力和源泉。
设计艺术教育要调动对传统文化的兴奋点,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对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和学习,是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艺术境界的必修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是文化输出的主体,后现代主义、快餐文化等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领域,也有一些片面追逐“拿来主义”的弊病,对西方艺术
理论和学术概念空洞追逐,盲目而肤浅的模仿代替真正的独立和沉思,使设计艺术教育模式出现某种“水土不服”和“学术泡沫”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1.思想上短视造成的对传统艺术教育理念重视不够
中国有着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教育思想,国学大师马一浮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
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
①当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高度重视西方设计艺术教育思想,对传统设计艺术教育在思想上重视不够。
因此,要使艺术设计教育理论更加完备、深广并达到更高、更新的层面,我们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依托其精神内核、修学方式、教育理念等,能给予当代设计艺术教育极大的启示。
2.行为上的忽视,表现为艺术实践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足
艺术实践是本体论与认识论、价值论的合一,艺术实践不纯粹是艺术家对某一技巧的运用或激情的宣泄,它也是一种审美认知和向真、善、美境界迈进的人生活动。
在设计艺术教育的影响下,艺术实践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仍很欠缺。
“熊猫”和“功夫”这两个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挖掘出来?实际上,敦煌莫高窟艺术、画像石艺术、民间艺术等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仍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天然宝藏。
3.传统文化艺术因素的信息化和创新应用不够
影片《功夫熊猫》中的场景设计:云雾缭绕的晨风、暮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色彩搭配、细节刻画表现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电子媒介擅长于图像的生产和传播,其令人震惊的效果、视觉性和多项阐释性形成了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现实,不禁让人惊叹好莱坞3d 渲染技术的强大。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以科学方法提高院校师生艺术鉴赏力、感受力,激发其创新能力,是未来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课程基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的创新能力仍很薄弱,很多教材的创新精神不足,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的素养较低,传统的设计艺术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立足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思想,改革当前的设计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提出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创新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三、把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大学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1.文化认同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根本
愈来愈多的事实证明,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所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是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的契机。
传统是现代化和未来的开端,认识传统、保护传统就是为现代化打下更好的基础。
时代需要我们在设计艺术教育中重视人与物结合的人文思想,培养文化认同感,对传统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条件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真正实现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功能目标。
2.多学科教育: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
面对市场经济对文化的自发调节,面对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我们要有争取文化主动的意识,敏锐地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但是,传统文化“仅仅被发掘、被披露出来,还远远不够。
因为并不能确定它在未来不被‘规划掉’,不被消逝掉”③。
因此,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十分关键,只有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才可能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
要多学科协作推进文化自觉意识教育,正确处理其中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发挥多学科协同推进的教育效益。
设计艺术教育和多学科教育的联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而且也是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3.多渠道合力: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键
在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去物质化的宏观背景下,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是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
“经济趋于全球化,科学技术也将趋于全球化,同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才是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道路”。
④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挖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
为了宣传、推介民族文
化,韩国首都首尔已建立起“韩流发祥园地”,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已建成了“韩流体验馆”,韩国文化振兴院也在这些城市设立办事处,被业内称为在文化出口战略地区设立“前沿据点”。
笔者认为,文化自觉意识的树立不仅仅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事情,要创造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地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
4.多实践感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源泉
在设计艺术教育中,培养受教育者文化自觉意识,首先应认识到传统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在继承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一代代的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
因此,在设计艺术教育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到博物馆、艺术宫、文化遗产地和各种民间节会中,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就会大大促进文化自觉意识的树立。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是只把传统视作时髦的‘怀旧情绪’,而是当作‘生存的必要’,传统就能够活在我们中间”。
⑤只有具备了市场经济意义下系统的文化自觉能力,从民族传统中得到某种切实的文化助力,并表现对母体文化的亲近和记忆,而不是在貌似文化表象下对其他文化加深记忆。
那么,我们创作的作品在文化传播上,对传统文化贡献就非常大,我们就会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更加精彩的《功夫熊猫》等
作品。
文化自觉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于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具有永恒生命力的思想,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对其精神的解读、挖掘和传播,将是培养文化自觉意识的时代课题。
注释:
①马一浮.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m].复性书院木刻本,1940;中国台湾广文书局影印本,1964.
②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③刘道广.保护与发展的矛盾[c].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6.
④张岱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n].光明日报,2000—10—17.
⑤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1).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2级在读研究生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