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1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1、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
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8、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
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9、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
10、陈岱云每天用工很多而且严格,可谓爱惜分阴的人,而我则疲沓不振作。
11、君子大为超过常人之处,只是在虚心这一点上。
12、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3、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14、"鼓动着水使水向上涌冒",读这句话颇为领悟到养生家的学说。
15、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6、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
——《曾国藩书信》。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8、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9、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20、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书信》。
21、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
——《曾国藩书信》。
22、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曾国藩书信》。
曾国藩格言语录
曾国藩格言语录曾国藩名言名句篇一1、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2、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3、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曾国藩1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3、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14、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1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6、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7、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1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0、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2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2、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3、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25、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26、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7、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8、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0、广其识则天下大。
31、心至苦,事至盛也。
3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5、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6、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7、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
——《曾国藩书信》。
8、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书信》。
9、其带勇之人,概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
——《曾国藩书信》。
10、营中无事,以勤操为第一要义。
操队伍则临阵不至散乱,操枪炮则临阵不至早放。
——《曾国藩书信》。
11、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
盖实者,不欺之谓也。
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
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
——《曾国藩家书》12、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曾国藩家书》13、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曾国藩家书》14、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
——《曾国藩家书》15、诸弟不好整理干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嗣后务宜细心整理,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
——《曾国藩家书》16、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书》1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家书》。
18、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自箴联》。
19、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
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2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21、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2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曾国藩名言摘抄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名言摘抄2他一生修身养性,共有十三套学问,其中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易懂、思想深刻,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1.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就像走路一样,你总不能一直回头看走过的路吧,得专注于脚下的路,也别去瞎想前面还有多远,这样才能走得稳啊!例子:当你在为过去的失败懊悔时,想想这句话,别留恋啦,赶紧专注于现在要做的事呀!2.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这简直就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啊!你大方点对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宽容些,再以身作则,那还愁没人跟随你吗?例子:看看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不都是这样做的嘛!3.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哎呀呀,这说得太对啦!懒惰能毁掉一个人,骄傲也能啊!例子:你身边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不就是因为懒嘛,还有那些有点本事就了不起的人,最后不也栽跟头了。
4.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就好像分蛋糕,大家一起分才开心嘛,做决策人多了反而乱套啦!例子:在团队合作中,利益共享,决策时少数有能力的人定就好啦!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真诚和踏实多重要啊,那些虚伪和取巧的早晚会露馅!例子:那些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最后都能成功,那些耍小聪明的,最后不都栽了。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总是浮躁的人哪能有深沉的见识,总是胆小的人怎么会有高明的见解呢!例子:你看那些毛毛躁躁的人,能做成大事吗?肯定不能啊!7.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不经历贫穷怎么能磨炼品格,受不了委屈怎么能做成事呢!例子:想想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经历了各种磨难啊!8. “群居守口,独处守心。
”和大家在一起时别乱说话,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守住内心,这多重要啊!例子:在人多的场合,乱说话可会惹麻烦的,自己一个人时也得坚守正道呀!9.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
”这就跟哄小孩一样嘛,先夸夸再讲道理呀!例子:你要劝别人,先夸夸人家,人家一高兴就容易听进去啦!10.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藩名人格言语录100句
曾国藩名人格言语录100句1、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3、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5、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稳当,再来讲求变化;做事要无声无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简单便捷。
8、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
9、惟有忘记机心方可以消除众多别人的机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10、心要安定,气要安定,神要安定,体要安定。
11、就我的所见所知多教育几个人,以别人的长处来批评我的短处。
12、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
——《曾国藩书信》。
13、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曾国藩书信》。
14、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
——《曾国藩书信》。
15、清、勤、慎,为居官三鉴。
——《曾国藩书信》。
16、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
"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曾国藩书信》。
17、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8、其带勇之人,概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
——《曾国藩书信》。
19、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
——《曾国藩书信》。
20、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
——《曾国藩书信》。
2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家书》2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名言400句
曾国藩名言400句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8、法者,天道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3、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9、提出良心,自做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0、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人以气为主。
2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28、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2、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3、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1、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2、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4、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肩负道义亲身实行,借助文章晓喻世人。
8、心要安定,气要安定,神要安定,体要安定。
9、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
——《曾国藩书信》。
10、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
——《曾国藩书信》。
11、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
——《曾国藩书信》。
12、凡兵勇与百姓交涉者,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获名誉者在此,望阁下实心行之,幸勿视为老生常谈也。
——《曾国藩书信》。
13、宜专意整顿营务,毋求近功速效。
——《曾国藩书信》。
14、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
——《曾国藩书信》。
15、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曾国藩书信》。
16、我不越境,则我常为主,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也。
稳守稳打,彼(敌)自意兴索然。
——《曾国藩书信》。
1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家书》18、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
——《曾国藩家书》19、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家书》20、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曾国藩家书》21、风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曾国藩家书》22、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通用80句)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通用80句)1、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6、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稳当,再来讲求变化;做事要无声无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简单便捷。
7、纪泽尽管身体薄弱,但保养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对待饮食,节制嗜好欲望上,绝对不在服药上。
8、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9、我们今天倘若有所发现,又想作传之久远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预备坚实的车子吗?10、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11、以俭朴来养护廉洁,性格耿直且能忍耐。
12、君子不依恃千万人的阿谀颂扬,而畏惧一二个有识者的暗自讥笑。
13、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14、大抵与兵勇及百姓交际,只要此心真实爱之,即可见谅于下。
余之所以颇得心民勇心者,此也。
——《曾国藩书信》。
15、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墨。
——《曾国藩书信》。
16、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
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
——《曾国藩书信》。
17、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曾国藩家书》18、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曾国藩家书》19、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曾国藩家书》2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21、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俱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士字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曾国藩家书》22、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之。
——《曾国藩家书》23、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汇总(精选8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汇总(精选80句)1、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7、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8、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9、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10、我身在军营中,颇为有以诗文而荒废正务的现象,以后当切为警戒。
11、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曾国藩书信》。
12、国家名器,不可滥予。
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曾国藩书信》。
13、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曾国藩书信》。
14、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15、遇小敌时,则枝叶之茂橡瓦之美尽可了事;遇大敌时,全靠根株培得稳,柱梁立得固,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气势之盛。
倘使根株不稳,柱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败如山崩,溃如河决,人多而反以为累矣。
——《曾国藩书信》。
16、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
——《曾国藩书信》。
17、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
——《曾国藩家书》18、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家书》19、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曾国藩家书》20、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曾国藩家书》21、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曾国藩家书》22、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精选100句)
曾国藩座右铭语录(精选100句)1、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6、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7、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
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8、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9、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10、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11、习于奢华之后,再回到俭朴,好比登天一样难。
12、若是遇到棘手的时候,请从耐烦两个字上痛下功夫。
13、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4、我身在军营中,颇为有以诗文而荒废正务的现象,以后当切为警戒。
15、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
——《曾国藩书信》。
16、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曾国藩书信》。
17、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
——《曾国藩书信》。
18、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书信》。
19、不苛求于全材,宜因量以器使。
——《曾国藩书信》。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21、善战,其得诀在"不轻进不轻退"六字,弟以类求之可也。
——《曾国藩书信》。
22、军事以气为主,瀹去旧气,乃能重生新气。
若不改头换面,长守此坚壁,以日夜严防而不得少息,则积而为陈腐之气,如败血之不足以养身也。
——《曾国藩书信》。
23、攻城最忌蛮攻。
兵法日:"将不胜其忿而蚊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罪也。
"以蛮攻为戒。
——《曾国藩书信》。
曾国藩格言语录
曾国藩格言语录曾国藩格言语录30句精选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
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
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曾国藩名句下面是本店铺搜索整理的曾国藩格言语录,欢迎阅读与收藏。
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3、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4、凡是专注于一桩事业的人,必定有自己的心得,也必定会有疑惑之处。
5、天下的事情若是一一要求得到回报,则必定有大为失望的时候。
6、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7、治军之道,以勤字以先。
身勤则强,佚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
惰者,暮气也。
——《曾国藩书信》。
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家书》9、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曾国藩家书》10、实者,不说大话,不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
——《曾国藩家书》11、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
——《曾国藩家书》12、孝友为家庭之祥瑞。
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曾国藩家书》13、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
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曾国藩家书》。
1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曾国藩家书》。
15、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曾国藩家书》。
1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曾国藩17、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18、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
——曾国藩19、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3、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
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
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4、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7、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8、打仗要不慌不忙,先求得稳当,再来讲求变化;做事要无声无息,既要精明老到,又要简单便捷。
9、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0、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11、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2、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
——《曾国藩书信》。
13、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曾国藩书信》。
14、勋位并隆,务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
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5、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6、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
——《曾国藩书信》。
17、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书信》。
1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曾国藩书信》。
19、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
——《曾国藩书信》。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21、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
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
曾国藩名人格言语录汇总60句
曾国藩名人格言语录汇总60句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3、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4、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
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
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上天的意思究竟如何不可知道,我们竭力去做,是成是败则不计较。
7、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曾国藩书信》。
8、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曾国藩书信》。
9、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
满意之选不可得,故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曾国藩书信》。
10、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曾国藩书信》。
11、凡兵勇与百姓交涉者,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获名誉者在此,望阁下实心行之,幸勿视为老生常谈也。
——《曾国藩书信》。
12、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13、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
——《曾国藩书信》。
14、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
——《曾国藩家书》15、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曾国藩家书》16、总要养得有的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
——《曾国藩家书》17、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
——《曾国藩家书》18、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书》19、见得年纪已大,功名无成,遂有懒惰之意,此万万不可。
——《曾国藩家书》20、举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独觉。
——《曾国藩日记》。
21、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曾国藩名人警句(精选245句)
曾国藩名人警句(精选245句)曾国藩名人警句篇11、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
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4、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5、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6、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金。
——《曾国藩书信》。
7、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
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曾国藩书信》。
8、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
——《曾国藩书信》。
9、用兵能识时务,能取远势;行军有伸有缩,有开有合。
——《曾国藩书信》。
10、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
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
——《曾国藩家书》11、意尽则止,辞足则止。
——《曾国藩家书》12、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将大玷家声。
——《曾国藩家书》13、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日记》。
1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曾国藩日记》。
15、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曾国藩16、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曾国藩17、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
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曾国藩18、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曾国藩19、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20、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21、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
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曾国藩《曾国藩全集》22、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曾国藩名言,曾国藩语录【140条】
曾国藩名⾔,曾国藩语录【140条】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学家、政治家,他说的话也有举⾜轻重的地位。
以下是店铺作⽂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曾国藩名⾔140条》,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哦!曾国藩 1. 第⼀要有志,第⼆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 尽⼈事以听天,吾唯⽇⽇谨慎⽽已。
3. 须有宁拙⽏巧之意,⽽后可以持久。
4. ⽶已成饭,⽊已成⾈,只好听之⽽已。
5. ⼈之处于患难,只有⼀个处置。
尽⼈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 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义。
7. 禁⼤⾔以务实。
8. 学⽽废者,不若不学⽽废者。
学⽽废者恃学⽽有骄,骄必辱。
不学⽽废者愧⼰⽽⾃卑,卑则全勇多于⼈谓之暴,才多于⼈谓之妖。
9. 省事是清⼼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0.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1. 智慧愈苦⽽愈明。
12. 常常提其朝⽓为要。
13.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得者,其得易失。
14. 以爱妻⼦之⼼事亲,则⽆往⽽不孝。
以责⼈之⼼责⼰,则寡过。
以恕⼰之⼼恕⼈,则全交。
15. 轻财⾜以聚⼈,律⼰⾜以服⼈,量宽⾜以得⼈,⾝先⾜以率⼈。
16. 惟正⼰可以化⼈,惟尽⼰可以服⼈。
17. 遇诡诈⼈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以⾄诚待之,彼术⾃穷。
18.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意不如平⼼。
19.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可⼤可久者也。
20. 不可轻率评讥古⼈。
21. 放开⼿,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2. ⾃其外者学之⽽得于内者谓之明,⾃其内者得之⽽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也。
23.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之贵,⼒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4. ⽆好⼩利。
25. 今⽇所说之话,明⽇勿因⼩利害⽽变。
26. 三乐:读书声出⾦⽯,飘飘意远,⼀乐也;宏奖⼈才,诱⼈⽇进,⼆乐也;勤劳⽽后憩息,三乐也。
27. 三寡:寡⾔养⽓,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8.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29.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声⽆臭,既要精当,⼜要简捷。
曾国藩名人语录(13篇)
曾国藩名人语录(13篇)曾国藩名人语录11、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间言语。
2、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3、生在这个大乱未平的时期,只有隐藏起来消失行迹,不可在外界稍露锋芒,这是最为重要的事!4、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5、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过后必定有一番甜美滋味回现。
6、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
——《曾国藩书信》。
7、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
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
能实,则渐平矣。
——《曾国藩书信》。
8、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10、意尽则止,辞足则止。
——《曾国藩家书》11、风盛衰在气象。
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
——《曾国藩家书》12、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家书》13、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
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14、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
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曾国藩曰记》。
15、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1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曾国藩17、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曾国藩18、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
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19、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
20、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曾国藩21、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
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
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
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通用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通用100句)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6、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7、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8、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9、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10、君子想要有所建树,必须自不胡乱求人知晓开始。
11、在清早用单子开出当天应了结的事,当天必须了结它。
12、凡用兵打仗,必须储蓄没有竭尽的士气,留存有剩余的力量。
13、国家名器,不可滥予。
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曾国藩书信》。
14、位愈高则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则责之者多,恕之者少。
——《曾国藩书信》。
15、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
——《曾国藩书信》。
16、清、勤、慎,为居官三鉴。
——《曾国藩书信》。
17、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曾国藩书信》。
18、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之入。
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曾国藩书信》。
19、兵多则拓地远鹜,兵少则敛抑退回。
——《曾国藩书信》。
20、由俭人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曾国藩家书》2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曾国藩家书》22、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日失,故须学焉而后复之。
——《曾国藩家书》23、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曾国藩家书》24、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精选175句)
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精选175句)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精选175句)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语录具有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的特点。
那么你所知道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代伟人曾国藩经典语录11、甘苦自得。
2、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3、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4、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5、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8、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9、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0、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1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3、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4、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15、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6、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17、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18、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9、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20、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1、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2、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23、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2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5、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
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2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29、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30、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
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3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箴言录(五)散记1近来每苦心绪郁闷,毫无生机,因思寻约有三端:勤劳而后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忮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同治十年四月初八日日记译文:近来常常苦于心绪郁闷,毫无生机,因而想寻找乐趣,我发现可以从三方面得到乐趣:勤劳之后然后休息,这是一乐;至为恬淡以消忮求之心,这是二乐;读书朗朗有声,这是三乐。
2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受用。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致沅弟译文:富贵和功名都是人世间虚浮的荣耀,只有心怀宽广,才真正使人受用不尽。
3“有孚威如”即《论语》“望之俨然”意。
要使得房闼之际﹑仆俾之前﹑燕呢之友,常以此气象对之方好。
《读书录·周易·家人》译文:“有孚威如”就是《论语》中所说的“望之俨然”的意思。
应该在家人之间,仆俾面前,好友之间,常用这种气度相处才好。
4《记》曰:“清明在躬。
”吾人身心之间,顺有一种清气,使子弟饮其和,乡党薰其德,庶几积善可以致祥。
饮酒太多,则气必昏浊;说话太多,则神必躁扰,弟于此二敝,皆不能免。
欲保清气,首贵饮酒有节,次贵说话不苟。
《书赠仲弟六则》译文:《礼记》说:“清明在躬。
”我们身心之间,应该有一种清纯之气。
使子弟晚辈感受到你的恬淡和祥,邻里乡亲沐浴着你的高风亮节,这样才可以积累善行,带来吉祥。
饮酒过量,肯定会神思混乱,说话太多,情绪必然焦躁不安。
这两个缺点,弟你都不能免掉。
要保持自己的清和之气,首先喝酒要有节制,其次应该注意不要随便说话。
5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谕纪泽译文:在人的一生中,有恒心是第一美德。
6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
不挟破釜沉舟之势。
讵有济哉!壬寅正月。
译文:自我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乎六神无主,遏止嗜好的困难,就如这样啊!如不挟破釜沉舟的气势,恐怕很难戒掉啊!道光二十二年正月。
7余德薄能鲜,黍居高位,又窃虚名,已干造物之忌,而家中老少习于“骄,奢,佚”三字,实身悚惧。
庚申九月。
译文:我德行微薄,才能缺乏,占据着自己不应该得到的高位,又窃得虚浮的声名,已经犯了造物者的忌讳。
然而家里的老少又在“骄纵,奢侈,安逸”三方面习以为常,实在让我感到恐惧害怕。
8近来事有不如意者,方寸郁塞殊甚,亦足见器量之不闳,养气之不深也。
壬戌七月。
译文:近来一些事情不能如意,就感觉自己内心非常压抑郁闷,这足见自己器量不阔闳,养气不深厚。
9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挤,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岁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若贪图衙门之热闹,不立家乡之基业,则罢官之后,便觉气象萧索,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致欧阳夫人译文:当官不过是偶然的事情,居家生活才是长久之计。
如果能在勤俭耕读方面做的成功,将来即使罢官,也不会失去家里的兴旺气象。
如果只贪图衙门的热闹,不建立自己家乡的基业,那么万一罢官以后,便会感觉家里萧索冷落。
万事万物有盛就有衰,不可不对此预先考虑。
10治家贵严。
严父常多孝子。
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不可胜言矣。
故易曰:“威如吉”。
欲严而有威,必本于庄敬,不苟言,不苟笑。
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读书录·周易睽》译文:治理家庭贵在严,严父常多孝子。
如果治理不严,那么子弟就会因此而松懈怠惰,其后果之严重一言难尽。
所以,《易》中说“威如吉”。
做父亲的要想严于治家,而且本人在家里享有威信,就必须以庄重严肃为本,不轻易发言,不轻易说笑,所以,《易》中说,“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1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望弟戒之。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澄弟12日慎一日,以求事之济。
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
千万忍耐,千万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外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
译文:一日比一日谨慎,以求办事成功。
总是忧心如焚,恐怕一事无成。
总之,千万要忍耐,“久而敬之”这四个字,不仅仅是对朋友这样,无论什么事都应该这样。
13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难禁风浪四字譬还,甚好甚慰。
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
吾家祖父教人的,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气。
译文:担当大事,其要诀全在明强两个字上。
《中庸》中的学、问、思、辨、行五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使愚昧变为聪明,使柔弱变为刚强。
所有的事,没有志气和刚气就不能成功,即使修身养家,也必须以明强为根本。
“难禁风浪”四字说的很好,自古以来,豪杰之士都以这四个字为大忌。
我家祖父教导我们,也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所以男儿自立于世,一定要有倔强之气。
14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
古语云自胜谓之强。
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
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户立斋;不惯劳营,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营不倦,是即自强也。
不惯不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
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
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译文:至于强毅之气,一定不能没有,但强毅与刚愎不同。
古话说:战胜自己就是强。
所说的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战胜自己的意思。
如果不习惯早起,就强迫自己天没亮就起床;如果不习惯庄重严肃,就强迫自己静坐斋戒;如果不习惯劳营,就强迫自己与士兵同甘共苦,勤营不倦,这就是强。
不习惯持之以恒,而强迫自己持之以恒,这就是毅力。
做不到这些,而力求以气势压人,这只是刚愎而已。
两者看起来相似,其实有天壤之别,不可不察,不可不认真对待。
15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
译文:只有俭可以养廉,只有勤可以带来智慧。
这两句话是做好官的秘诀,也是做好人的关键.16此后推于“勤俭谨信”四字,更加工夫。
勤如天地之阳气,凡立身居家,作官治军,皆赖阳气鼓荡。
勤则兴旺,情则衰颓。
俭者可以正风气,可以借后福。
谨即谦恭也,谦则不遭人忌,恭则不受人侮。
信则诚实也,一言不欺,一事不假,行之既久,人皆信之,鬼神亦钦之。
书信:同治二年正月初一复彭毓橘17细思立身之道,以禹、墨之“勤俭”,兼老庄之“静虚”,庶于修已治人之术,两得之矣。
日记·咸丰十一年正月初一日18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百尺之楼,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株一两之所累也……朱子谓为学须殊积寸累,为政者亦未有不由铢积寸累而克底于成者也。
文:《笔记二十七则·克勤小物》19大抵勤则难朽,逸则易坏,凡物皆然。
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
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三曰手勤。
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志之事,随笔记载。
四曰口勤。
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五曰心勤。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
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矣。
文:《劝诫浅语十六条》20“朱子之学得之艰苦,所以为百世之师”二语,深有感千余心。
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日记·咸丰十年八月初六日21吾所以教家人崇俭习劳,盖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也。
家书·同治三年二月十四日致澄弟22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
文:《劝诫浅语十六条》23三达德之首曰智。
智即明也。
古来豪杰,动称英雄。
英即明也。
明有二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高明者,譬如室中所见有限,登楼则所见远矣,登山则所见更远矣。
精明者,譬如至微之物,以显微镜照之,则加大一倍、十倍、百倍矣。
又如粗糙之米,再春则粗糠全去,三舂、四舂,则精白绝伦矣。
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吾兄弟吾居大家,天分均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
好问若买显微之镜,好学若着上熟之米。
总须心中极明,而后四中可断。
能明而断谓之英断,不明而所谓之武断。
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
惟谦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相。
文:《书赠仲弟六则·明》24大抵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
“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
同一物而脑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
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
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
能实,则渐平矣。
书信: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加英国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