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铜矿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及找矿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的重要性
斑岩型铜矿是一种储量大、品位低、可大规模机械化开 采的矿床。世界铜金属量超过5Mt和58个超大型以上规 模铜矿(包括我国的玉龙和德兴)中有36个为斑岩铜矿 。该类型储量占世界铜储量比例,由60年代的三分之一 增长到目前的一半以上,世界铜产量的一半来自斑岩型 铜矿。据世界103个大型矿床统计,单个矿床矿石储量 平均可达550Mt,Cu平均品位0.4%,高可达0.8%,并能 综合回收多种金属,如Mo、Re、Au、Ag、Pt、Pd等,具 有巨大经济价值。在我国,斑岩型铜矿储量占全国铜矿 总储量比例,由60年代的34%增长到目前的45%。我国 4个特大型铜矿中有3个为斑岩型,2个超大型铜矿均为 斑岩型。
•我国主要铜矿床类型分布概况
斑岩铜矿床理论研究现状
是近50年来国内外地质学界讨论最多的热门矿 床类型之一。由于这一时期国内外大量斑岩型铜 矿的发现与开发实践,全球板块构造与斑岩型铜 矿形成的联系,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人 们对斑岩铜矿的分布、成因、定位、蚀变和物质 来源等有了比以前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一时期国 内外发表了大量文献和专著。斑岩型铜矿是一个 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床类型,然而还有许多问题没 有开清楚,有待进一步实践、总结提高。
多宝山铜矿围岩蚀变带线型分布
构造环境
大多数斑岩铜矿床都产在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接 部位,特别是大洋板块与古陆块俯冲带的陆块一 侧。这些交接部位通常发育有深断裂,其切割深 度可达岩石圈。
大约有85%的斑岩铜金矿床与俯冲板块的张性构 造活动有关,低角度和快速的板块俯冲是超大型 斑岩铜金矿床形成的关键所在。部分地质学家也 指出,斑岩铜矿床是局部岩浆活动的产物,与板 块俯冲的角度和速率毫不相干。
斑岩型金属矿床的特征(3)
尽管大多数矿化地段受断裂控制,但是在一些矿床中, 浸染状金属矿石占有很高的比例; 尽管各金属矿床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 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一定的分 带性; 在部分矿区,风化淋滤可以造成金属元素次生富集; 绝大多数斑岩型铜矿床以规模巨大和品位偏低为特征, 一般来讲,铜矿石储量至少为2000万吨,铜的品位为 0.1%或更高; 主要斑岩金属矿床类型为,斑岩铜矿床、斑岩铜钼矿床 、斑岩铜金钼矿床、斑岩金矿床和斑岩钼矿床
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胡树起;马生明;刘崇民【摘要】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为此,在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异常评价及找矿标志等方面.以富家坞铜矿为例,介绍斑岩型铜矿的最新研究进展.%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pper deposit type in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mineral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geochemistry in mineral explor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ploration geochem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which include such aspects a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exploration methods, anomaly evaluation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Exemplified by the Fujiawu copper deposi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latest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1(035)004【总页数】7页(P431-437)【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地球化学特征;异常评价;勘杳方法;找矿标志【作者】胡树起;马生明;刘崇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斑岩型铜矿床是世界最主要的铜矿床,占世界铜矿总探明储量的55%左右[1],也是我国最主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其探明铜金属储量占我国铜储量的35.53%[2],在各类型的资源储量中居第一位,是我国铜金属生产中最主要的开采对象。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及研究进展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及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斑岩型铜矿的基本地质特征以及近年来对斑岩型铜矿研究的一些进展。
主要包括斑岩型铜矿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及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的演化以及过渡岩浆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般成矿模式。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模式岩浆演化斑岩型铜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约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以上。
这类矿床存在4个特点:一大二贫三易选四露天。
尽管其品味低,但其规模巨大,全岩均匀矿化,埋藏浅,适于露采,选矿回收率高,并且常伴有Mo、Au、Ag等有益元素可综合利用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矿类型。
一、斑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1.基本地质特征斑岩型铜矿是与陆相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矿床。
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斑岩型铜矿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
斑岩铜矿形成的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其次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斑岩铜矿床目前发现较少。
斑岩铜矿矿床具有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绝大多数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分布都不是独立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常与同一类型的几个矿床共生。
2.围岩蚀变特征斑岩铜矿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明显的分带性。
斑岩铜矿有其特征的蚀变组合及其分带模式,俗称“大白菜模式”,由内到外依次为: 石英内核→钾化带( 黑云母—钾长石带) →似千枚岩化带( 绢云母—石英带) →泥化带→青磐岩化带。
石英内核是早期岩浆结晶的产物;黑云母—钾长石的交代现象是一种阳离子交换反应;石英—绢云母带围绕和部分叠加在钾化带上,由于它与泥化带往往赋存在内部钾化带和外部青磐岩带之间,故也称之为中间带,其特点是钾长石和斜长石均绢云母化,角闪石和部分黑云母也变成了绢云母、黄铁矿、金红石等;泥化带(高岭石—蒙脱石化)的斜长石变化最为明显,靠近矿体的斜长石多蚀变成为高岭石。
二、全球分布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从世界已知斑岩铜矿分布情况看,大致分为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古亚洲(中亚成矿带)3个全球性成矿域。
德兴斑岩铜矿床研究新进展
质 水 和大 气 降 水 也 有 不 同 比例 的 介 入 ( 如 金 章 东 等, 1 9 9 8 ; 郭新 生等, 1 9 9 9; J i n Z h a n g d o n g e t a 1 . , 2 0 0 1 ; 2 0 0 2 ; 朱 金初 等 , 2 0 0 2 ; 毛景 文 等 , 2 0 1 0 ; Ma o J i n g w e n e t a 1 . , 2 0 1 1 ) 。然 而 , 在 其 它 方 面 尚存 在 较 大 的争 议 。在 含 矿 ( 花岗闪长质) 斑 岩 的形 成 时代 方面 , 全 岩 或矿 物 的年龄 从早 侏 罗 世 ( 1 9 3 Ma ) 到 晚
白垩世 ( 1 1 2 Ma ) 都 有报道 ( 朱训等 , 1 9 8 3 ; 芮 宗 瑶
地层( 图1 c ) 。德 兴 铜 矿 是 中 国东 部 最 大 的斑 岩 型
铜矿产地 , 含有 矿 石 1 5 0 0 Mt , 约含铜 6 . 4 5 Mt , 钼
0 . 2 5 M t , 金2 4 t 和银 2 8 5 t ( Z a w e t a 1 . , 2 0 0 7 ) 。该 矿
床 的地 质特 征 、 热液蚀变 ( 包 括 围岩 蚀 变 类 型 和 分 带 型式 ) 及矿 化 等特 征 。在 成 矿 流体 来 源 及 演 化方
面 取得 了较 为一 致 的认识 : 主要 来源 于原 始岩浆 , 变
南 台隆上 , 靠 近扬 子 地块 与华 夏 地 块 新 元 古代 缝 合 线 —— 江 绍 ( 江 山一 绍兴 ) 断裂 带 , 距 矿 床 东南 侧 约 5 0 k m处 , 为 北 东 一南 西 向 的 赣一 杭 裂 谷 ( 图 1 b ) 。 区 内广 泛 出 露 中一 新 元 古 界 ( 前南华系 ) 变 质 老地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
2.3在大陆内部的演化过程中,岩石圈的持续性阶段伸展或者伸展-挤压-伸展交替的背景对陆内斑岩铜矿的形成有何制约因素?大陆内部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方式和不同演化阶段,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类型有何差异?阶段性的隆升和剥蚀能否是陆内伸展环境斑岩铜矿形成的重要因素?
2.6 Houetal.(2015源自)对华北中生代伸展背景下木吉村斑岩铜矿角闪岩的结果表明角闪石中Cu的含量为Cu含量17×10-6~60×10-6,与原始弧岩浆中Cu的含量基本一致,从而得出木吉村斑岩铜矿形成于正常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Piqueretal.(2017)认为伸展环境下斑岩铜矿的规模可能较小,但是可以形成大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床,但是,从华南地区德兴斑岩矿床的规模和品位来看,陆内伸展背景形成大型斑岩铜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此,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具有形成大矿、高品位矿床的潜力,那么什么条件下可以形成高品位的大型矿床?陆内伸展背景高品位大型斑岩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源区是否富含金属物质的关系如何?
2我国斑岩铜矿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文以我国华南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为例,作者认为,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可能有以下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1与俯冲以及后俯冲伸展型斑岩铜矿相比,陆内伸展型斑岩铜矿岩浆起源的诱导机制是什么?金属铜的来源是哪里?大规模铜矿的形成是受控于富铜的岩浆源区还是受控于岩浆-热液过程?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地壳物质的混染(包括早期侵位的岩浆岩及其上升通道中围岩)对形成大型斑岩铜矿有何影响?何种作用导致了陆内伸展环境形成不同金属组合的矿床?新生地壳?古老地壳?还是古老的岩石圈地幔和新生的岩石圈地幔?
中国大陆环境典型斑岩型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型研究进展(代序言)
Au u t 0 2 g s ,Fra bibliotek 1 矿
床
地
质
MI NERAL POS TS DE I
第 3 卷 第 4 期 1 3 4 : 4 -6 6 1() 6 5 4
中 国 大 陆 环 境 典 型 斑 岩 型 矿 床 成 矿 规 律 和 找 矿 模 型 研 究 进 展
境斑岩矿床 , 因形成时俯冲已经终止 , 其岩浆起源及成矿物质来源很难再用俯 冲模式解释。正基于此 , 大陆 环 境含 矿斑 岩 的起源 , 引起 国 内外学 者 的广泛关 注 。经过 近 十年 的研 究 , 大多 数学 者倾 向于认 为产 出于 大陆 环境 、 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含矿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然而, 加厚下地壳熔融模型在解释形成 斑 岩铜 矿所需 水 、 金属 及硫 的来 源时 , 却遇 到 了挑战 。原 因有 4点 : 以榴辉 角 闪岩或 角 闪榴 辉岩 为主要 成 ①
床低得多 , 因为后者的形成有板片流体的直接参与 , 可在此过程被大量带人 , s 但这也与实际观察不符 , 如驱 龙铜 矿床 的硫 酸盐 总量 巨大 , 贯穿成 矿 的全过 程 。 并
对 大陆环 境斑 岩铜 矿床 的地 质特 征 ( 如构造 控制 、 蚀变 、 化等 ) 矿 及成 矿过 程 的认 识 , 仍处 于初级 阶段 , 需 要更 多 立典式 研究 加 以丰 富 。同时 , 大陆 环境斑 岩铜 矿床 的勘 探 , 否 可 以借 鉴弧环 境斑 岩铜 矿勘探 的方 法 是 呢?如 不能 , 如何 对大 陆环境 斑 岩矿床 进行 勘探 ?针 对 这些 问题 , 目前 开 展 的工 作 相对 较 少 。总 之 , 为 斑 作 岩 铜矿 床 的一种新 类型 , 陆环 境斑岩 铜 矿 的研 究及 勘探 仍存 在许 多未 完全解 决 的问题 。近年 来 , 大 我们 团 队 在“ 中国大陆 环境 典型斑 岩 型矿 床 的成 矿规 律 和找矿 模 型 ” 土资 源部 行 业科 研专 项 的资助 下 , 西藏 冈底 国 对 斯地 区 、 江西 赣东北 地 区及浙 江安 吉地 区 的斑岩 矿床 开展 了大 量研 究工 作 , 并取 得 了一些 重 要 进展 , 专 辑 本 便是 这 些进展 的初 步集 成 。专辑 中受行 业 专项 资助 的文章 , 及到含 矿斑 岩年 代学 、 涉 地球 化学及 起 源演化过 程 、 型矿床 的蚀 变矿 化特 征及 流体演 化 过程 , 典 以及 区域及 矿 区尺度 此类 矿床 的勘查 方 法等 。 针 对西藏 冈底 斯地 区 , 增谦 等 (02 详 细综述 了西 藏 冈底 斯碰 撞 带斑 岩 成 矿 系统 的形 成 地质 背 景及 侯 21 ) 含矿 斑 岩 的起 源演 化过 程等 。通 过对含 矿 斑岩地 球化 学 及 同位 素地 球 化学 特征 的研 究 , 出 了碰 撞 阶段 的 提 斑岩 矿床 含矿 斑岩起 源及 成矿 物质 来源 新模 型 ; 合 区域 构 造 一 浆分 析 , 出 了大 陆碰撞 过 程 中斑 岩 型 矿 结 岩 提 床形 成 的地球 动力 学模 型 。同时 指 出 , 冈底 斯斑 岩岩 浆一 热液 一 矿 系统受 控 于斑 岩 就位 的地壳 环境 : 斑 岩 成 在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_聂凤军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 ,可将斑岩金属矿床划分为若干类型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 1)根 据含矿斑岩体的形态、岩性组合和形成深度 ,可将斑岩矿床划分为经典型、火山岩型和深成 岩型 ; ( 2)依据成矿主岩化学性质 ,可将其划分为钙碱质和碱质类矿床 ; ( 3)根据金属元素组 合 ,可将其划分为斑岩铜矿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钼矿床、斑岩铜金矿床、斑岩金矿床、斑岩 铜钼矿床和斑岩钼金矿床。 限于篇幅 ,这里我们仅对第一种分类方案、富金斑岩金属矿床和 碱质类斑岩铜金矿床进行介绍。 3. 1 经典型斑岩铜金矿床
N ew Advances on Porphyry
Copper and Gold Deposits
N IE Feng jun, JIAN G Sihong , ZHAO Xing min
(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 100037, P RC )
2000年第 2期
内蒙古地质
· 3·
( 2)部分斑岩型铜金矿床在优地槽褶皱带和陆块内部产出 ,它们要么同造山期或造山晚 期钙碱性岩浆活动有关 ,要么受基底深大断裂控制。
( 3)西利托 ( 1987)认为 ,大约有 85% 的斑岩型铜金矿床与俯冲板块的张性构造活动有 关 ,低角度和快速的板块俯冲是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形成的关键所在。 部分地质学家也指 出 ,斑岩铜金矿床是局部岩浆活动的产物 ,与板块俯冲的角度和速率毫不相干。 2. 2 含矿侵入岩特征
在岩石化学方面 ,含矿斑岩体的 SiO2、 TiO2含量相对较高 ,并且见有斜方辉石或刚玉标 准矿物分子。 另外 ,含矿侵入岩的 87 Sr /86 Sr初始比值变化范围为 0. 704 0. 706,属幔源或深 源岩浆上侵定位的产物。 2. 3 形成时代
斑岩铜矿研究进展兼论中国斑岩铜矿勘查现状及潜力
務❺他傅第38卷第2期GEOLOGY OF SHAANXI2020年12月文章编号:1001—6996(2020)02—0025—14斑岩铜矿研究进展兼论中国斑岩铜矿勘查现状及潜力杨超,陈星辉,赵晓波(西安地质矿产勘査开发院有限公司,西安710100)摘要:斑岩型矿床作为世界铜金钳的重要来源,一直成矿学研究和找矿勘查的热点。
人们对斑岩型矿床的理解已逐步由单个矿床向整个岩浆热液系统转变。
本文从 大地构造背景、岩浆源区及侵入岩体特征、矿床的分类、成因、成矿系列及其与其它类型矿床的关系5个方面总结归纳斑岩型矿床的基本特征和近年来的主要进展,同时分析了我国斑岩铜矿的勘查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我国该类矿床的找矿勘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斑岩铜矿;地质特征;研究进展;资源潜力中图分类号:P61&410.8文献标识码:A斑岩型矿床作为铜的最主要来源,金和铝的重要来源,以其规模巨大、埋藏浅、矿石成分简单、容易开采等特点长期以来是成矿理论研究和金属勘查的重点从全球分布来看(图1),斑岩铜矿主要产于环太平洋、特提斯一喜马拉雅和古亚洲成矿域,特别是环太平洋中一新生代成矿域,仅太平洋东岸的智力就产出El Teniente,Chuquicamata,Rio Blanco-Los Bronces,La Escondida等10个超大型的斑岩型铜矿,世界最大的斑岩铜矿El Teniente 铜储量达9千万吨図。
矿床学家多年来的研究积累形成了一套经典斑岩铜模式⑷,如具有浅成一超浅成相的中酸性岩体是成矿有利母岩,成矿母岩一般为钙碱性系列岛弧岩浆,成矿岩体面积小,发育由中心向外分布的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及青磐岩化蚀变分带,石英绢云母化是主要赋矿带,矿石以细脉浸染状矿石为主等。
中国处于欧亚板块东南部,处于三大斑岩铜成矿域交汇部位⑷,但斑岩铜矿床的找矿工作进展缓慢,特别是大型一超大型矿床少。
本文在综述斑岩型铜矿成矿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几个国内外典型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比对,及斑岩型矿床与其它类型金属矿床的关系分析,拟对近年来斑岩铜矿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对斑岩型铜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并对我国斑岩铜矿的勘查现状和资源潜力进行介绍。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探究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探究[摘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横跨中亚和特提斯两大构造域,地质构造复杂,壳幔作用强烈,形成大批金属矿床,近年来,新疆斑岩型铜矿找矿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就对新疆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时代及成矿规律进行一下探究。
[关键字]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成矿时代成矿特点1 新疆斑岩型铜矿床分布特点新疆斑岩型铜矿床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包括额尔齐斯河斑岩铜矿成矿带、北天山斑岩铜钼矿成矿带、北山斑岩铜矿成矿带、祁连走廊斑岩铜多金属矿成矿带等4 个成矿带。
近年,新疆准噶尔北缘及东西准噶尔、东西天山和西昆仑等地发现一批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使新疆成为我国又一个斑岩型铜矿床集中分布区。
这些矿床在天山北部区域,主要围绕准噶尔周遍呈面状环状分布,在西昆仑以南区域,沿康西瓦断裂呈带状分布。
1.1 新疆北部斑岩铜矿床环状分布特点新疆北部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于以下几个地区:①准噶尔北缘萨吾尔-二台一带,包括额尔齐斯断裂以南、萨吾尔-阿尔曼太断裂以北地区,是哈萨克斯坦扎尔玛-萨吾尔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发育玉勒肯哈腊苏、哈腊苏、卡拉先格尔、索尔库都克、希勒库都克等斑岩型铜(金)矿床和罕哲尕能、西亚克斯套等斑岩型铜金矿点。
②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一带,包括萨吾尔断裂以南、巴音布拉克断裂以北地区,向西与哈萨克斯坦成吉思-塔尔巴哈台成矿带相连,发育谢米斯台铜矿和洪古勒楞铜矿等。
③准噶尔盆地西缘巴尔鲁克-达尔布特一带,包括塔城盆地及和什托洛盖盆地以南、准噶尔盆地西北地区,发育加曼铁列克德等斑岩型铜矿点、苏云河斑岩型钨钼矿点、包古图斑岩型铜-钼-金矿床。
④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北塔山-三塘湖一带,包括阿尔曼太断裂以南、卡拉麦里断裂以北地区,发育琼河坝、蒙西、和尔赛等斑岩型铜钼矿床和绿石沟等矽卡岩铜矿床。
⑤准噶尔盆地西南部赛里木-博罗科努一带,赛里木地区发育喇嘛苏斑岩-矽卡岩铜(锌)矿床.该矿床是海西早期花岗斑岩侵入中元古界灰岩所致,博罗科努一带发育有斑岩型(莱历思高尔钼矿床、3571 铜钼矿床、肯登高尔铜钼矿床)、矽卡岩斑岩型(哈尔尕提铜铁矿)和矽卡岩型(东都津等多金属矿床)3 类矿床.从上述各地区斑岩型铜矿床分布情况,认为新疆北部地区斑岩型铜矿床具环绕准噶尔盆地呈面状环状分布特点。
斑岩铜矿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t ersa c e n s c s e t 8tco i a dma mai o d t n ,o iis fo ef r igf isa dmeas n h ee rh so u ha p cs3 e t nc n g t c n i o s r n r— m n ud n tl,a d c i g o o l fco sc n r ln s c tdm eal o p n nsi o p y yc p e e o i .S u isi e e ty r h w h t a tr o t l ga s i e tlcc m o e t np r h r o p rd p st oi o a i s t de rcn e ss o t a n a
等多个方面。部分研究成果应作为找矿标志在实践 中运 用。
关键词
地质学 ; 岩铜 矿 ; 斑 构造背景 ; 岩浆 活动 ; 矿金属 ; 成 成矿流体 ; 伴生 元素 ; 综述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 分 类 号 : 6 84 P 1 .1
Th a e t a v n e n r s a c so r y y c pp r d p st e l t s d a c s i e e r he n po ph r o e e o is
斑 铜 若 干 问题 的最 新 研 究 进展 岩 矿
姚春 亮 陆建 军 郭 维民 袁 林2李 伟3 , , , ,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 系 , 1 江苏 南京 209 ; 10 3 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 发局 攀西地质队资源所 , 四川 西 昌 6 5 0 ; 10 0
350 ) 2 06 3浙江省第十一地 质大 队地 质调查院 , 浙江 温州 摘 要
Z eagP oic, ezo 2 0 6 hj n ,C ia hj n rv e W nhu3 50 ,Z eag h ) i n i n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研究进展分析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研究进展分析斑岩型矿床具有其特定的范围与定义。
根据我国已发现的斑岩型铀、铜、铅锌、钼、锡、金和稀土等矿床类型,可将斑岩型矿床系列划分为七个亚系列和十四个建造。
对于斑岩型矿床而言,其只是超浅成或浅成条件下与长英质斑岩-热液体制有关的有用矿物堆积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与大家共同分享。
标签:斑岩型矿床成矿研究进展0引言斑岩型矿床是指在斑岩类岩体及附近大范围分布生产的细网脉状与浸染状矿体。
斑岩型矿床在世界矿床种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斑岩铜矿床供应了世界近75 %的铜、50 %的钼和20 %的金。
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大型-巨型斑岩铜矿产于与俯冲有关的弧环境。
斑岩型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与环太平洋成矿带,对应于中生代和新生代矿床;再者就是中亚-蒙古带,其属于古生代矿床;并且各地块边缘活动带还有少量的斑岩型矿床存在。
我国在全球三个主要铜矿分布带上均有涉及,因此斑岩铜矿的存量十分乐观。
侯增谦博士等认为中国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包括斑岩型Mo、斑岩型Cu (Mo、Au)、斑岩型Pb-Zn、斑岩型Au等矿床类型,主要产出于东秦岭大陆碰撞带、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带以及中国东中部燕山期陆地。
在大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岩浆弧,主要存在斑岩Cu-Mo及斑岩Mo矿床以及富金斑岩Cu矿或斑岩Cu-Au 矿床。
1我国主要矿床的分布区域及其形成成因1.1中条山铜矿峪型斑岩Cu-Mo矿床中条山铜矿带,尤其是中条山北段区域,绝大多数的前寒武纪大套岩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铜矿床或已经矿化。
矿石建造属Cu-Mo型,矿化温度集中于231℃~298℃,其结构构造以早期的细脉浸染型矿化为主;晚期方解石石英脉型矿化发育不完全,矿化温度分布在149℃~237℃。
1.2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德兴斑岩Cu、Mo矿带,是由3个主要的燕山期空间上呈西北方向排列的矿床所构成,每一个矿床均与一个花岗闪长斑岩浅成侵入相伴随。
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及找矿
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及找矿1.矿床形成机制: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机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认为,这类矿床的形成与火山作用、热液活动和变质作用有关。
研究人员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和实验模拟等方法,逐步揭示了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过程。
2.矿床特征及分类:斑岩型铜矿床的特征及分类研究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铜矿床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分类体系,并对不同类型铜矿床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3.找矿方法:斑岩型铜矿的找矿工作主要依靠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
现代找矿技术的进步使得找矿工作更加高效和准确。
例如,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可以通过对矿石、岩石和土壤等样品的分析,确定矿床的有利地区和找矿目标。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电磁法、重力法和地磁法等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电性、密度和磁性等参数,帮助找矿人员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
1.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质剖面测量、岩相鉴定和构造解析等,找矿人员可以对找矿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矿床产状进行详细了解,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是一种通过对矿石、岩石和土壤等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确定找矿区域内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分布规律的方法。
根据分析结果,找矿人员可以确定有利的找矿地区,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
3.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测量地下电性、密度、磁性等参数,以探测和识别存在的矿床。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电磁法、重力法和地磁法等。
4.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航空、宇航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寻找矿床和找矿目标的方法。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可以发现地表的矿化和蚀变带等特征,为找矿人员提供重要线索。
总结来说,斑岩型铜矿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矿床形成机制、矿床特征及分类等方面。
而斑岩型铜矿的找矿工作则主要依靠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遥感技术等方法和技术。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术,找矿人员可以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为实现有效的找矿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进展
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斑岩型矿床的全球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床形成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热液成矿系统,详述了区域基地构造和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斑岩矿床;研究进展;综述0 引言斑岩型矿床作为一种最重要的铜金矿床类型,为世界提供了50%以上的金属铜资源[1]。
该类矿床金属储量巨大,Cu储量可达千万吨,因此一直是矿业界的首要勘查目标和科学界的长期研究热点。
本文结合该类矿床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对其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做一综述。
1 斑岩型矿床的全球时空分布规律据研究,全球斑岩铜矿在空间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3条大的成矿带上:环太平洋成矿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和古亚洲成矿带(中亚成矿带)。
前者可分东西两带。
东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脉;西带分内带和外带,内带从俄罗斯鄂霍茨克北缘,经我国东北的东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外带从日本列岛经我国台湾、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此外,还有少量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各地块边缘活动带[2]。
全球斑岩铜矿成矿具有一定的等时性,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矿化强度不一样。
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占整个历史时期斑岩铜矿的90%以上,其次形成于古生代。
对富金斑岩型铜矿而言,尤以第三纪成矿最为普遍。
最近研究发现[3],其成矿时代较为年轻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许多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与火山弧关系密切,而火山弧的侵蚀速度很快,从而使古代矿床难以保存下来;二是,由于大部分矿床处于气候多雨湿润地区,丰富的雨水加速了侵蚀和剥露速率,使得矿床保存潜力减低;三是,矿床多产于挤压性岩浆弧环境,挤压性弧的快速隆升也使得区域侵蚀加速,使之保存潜力大大减小。
2 成矿地质背景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岩浆弧,根据弧后盆地的发育与否,可分为岛弧和陆缘弧。
前者缘于大洋板块的陡深俯冲,以发育弧后扩张盆地为特征;后者缘于大洋板块的较缓俯冲,其弧后区通常不发育扩张盆地。
斑岩铜矿浅部富矿岩浆房研究进展
a di f a o aaie ot(e eal a u Ma . efv rbe o dt n r h r aino e n si s ni cmprt l s r g n rl b t ) Th oa l cn io s o efm t f h t le p s vyh yo 2 a i f t o o t
卧状 , 相对封闭 , 生命周 期较 短( 一般约 2Ma 。岛弧或 陆缘 弧环境有 利于浅部富矿岩浆房形成 的条件是 中等挤压应 )
力状 态或挤压后应力 松驰 , 岩浆来源于深部 MA H带 ( S 有镁铁质 熔体混 入 )通 常形成 于长期 演化 的构造一 , 岩浆 旋 回 的晚期 。其成矿作用一般有 AF C模式 、 流循 环模式等 。关于大 陆内部斑 岩铜矿 的浅 部富矿岩 浆房 的形成条 件 尚 对
未见专 门研究 。今后对不 同构造 环境 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富矿岩浆房如何最终成矿仍需进一 步研 究。
关键 词 地 质 学 ; 岩 铜 矿 ; 部 富 矿 岩 浆 房 ; 展 斑 浅 进
文 献标 识 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6 8 4 P 1 .1
Ad a e n s u y o ha l w e tl a m a c m b r v nc s i t d f s lo f r ie m g ha es
s alw et em a m a c a e n i a d ac o o t e tlac ae t em ide cm p eso te il r t e hl o fri g h mb ri s n r r cn i n a r h d l o rsin srs f d o h l l n r e srs ea ig p r da trc m p es n.Th —ihma aoiiae o t ed e tesr lxn e i fe o rsi o o eCu r g r n tsf m h e p c m g r H o ef f nm ie z n o t x d e
我国斑岩型铜矿研究现状
5 8
我 国斑岩 型铜 矿研 究现 状
上 的斑岩铜矿很少 ,矿体受更次一级的构造控制嘲 。 我国斑岩铜矿在世界三大成矿域 : 环太平洋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 古亚洲洋成矿域 ( 中亚成矿域 ) 上均有分布 ( 图 1 );矿床类型上 ,除我国东南环太平洋成矿域的斑岩铜矿是大洋环境斑岩铜矿外 ,其 余均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7 J 。对 比我国斑岩铜矿集中区域 ,基本与世界斑岩铜矿基本特征符合 。例如西 藏境 内近年来发现的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带 ,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 ,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南缘 的 火 山一 岩 浆 弧 中 ,至今 已探 明 表 1中国主要斑岩铜矿成 矿年龄及围岩性质 ( 据张洪涛等 2 0 0 4 、张洪瑞等 2 0 0 9) 大型铜矿床 3 处f 驱龙 、甲马、 成矿 域及 矿床 测试 对象 t / Ma 围岩 厅 宫) ,中型铜矿 床 4处 ( 冲江 、 南木 、拉抗俄 、帮普)及一系 驱龙 石英 二长 花 岗斑 岩 1 7 . 5 8 + 0 . 7 4 凝 灰 岩 、流纹岩 、灰 岩 、板岩 列 矿 点和 矿化 点 ,金 属铜 资源 特 提 冲江 二 长花 岗斑 岩 1 5 . 6 0 ± 0 . 5 2 花 岗岩 斯成 马 拉松 多 辉钼 矿 3 6 . o o 流纹 岩 量在 1 5 0 0 万吨以上隅 】 , 经研究 表 明其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在 冈底 斯碰撞 造 山带 演 化 晚期 的 碰 撞后 伸 展 阶段 。
2 0 1 4年 3 月第 3 4卷第 1 期
四川 地质 学报
斑岩铜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得 矿 上 塌 陷前一天 排水 量 的骤 增 并 出现 浑 浊 现 象 和 地 面 塌 陷 析 , 出如 下结论 : 区处 于隐伏 岩 溶地 貌 区 , 部第 四 纪松散层厚度较薄, 下伏灰岩层浅部溶洞发育及断层贯 的分 布范 围 , 以说 明 断层 与 岩溶裂 隙水 是 贯通 的 。 可
维普资讯
20 年第 9 07 期
西部探矿工程
8 9
斑 岩 铜 矿 的 研 究 现 状 与 展 望
马 瑛
( 湖北 省地 质调查 院 , 湖北 武 汉 4 0 3 ) 3 0 0
摘 要: 近年来我 国铜矿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然而地表矿和易识别矿几乎全被发现, 使得找矿的 难度 日益加 大 。斑 岩铜矿 尽 管品位 低 , 矿化 均 匀 , 但 以其规 模 大 、 藏浅 、 埋 易开采而成 为最 主要的铜矿 床 类型 。深入研 究斑岩铜 矿 的 时空分布 、 构造 背景 、 围岩 蚀 变分 带和矿 化 分 带 、 矿 系列 以及斑 岩铜 成 矿 的成 因模 式无疑 对认识 斑岩铜 矿 的成 因和指 导斑 岩铜 矿 的勘 查具有 十 分 重要 的 意 义 , 尤其是 对 建 立斑岩铜 矿 的勘 查模 式和提 高斑岩铜 矿 的勘 查效 率十分 有益 。 关 键词 : 斑岩铜 矿 ; 空分 布 ; 时 构造 背景 ; 因模 式 ; 矿 系列 成 成 中图分类 号 : 5 8 2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o 4 5 1 ( o 7 O 一 o 8 — 0 P 7. 5 B 10— 7 620 )9 09 4 “ 斑岩铜矿” 最早 出自 2 世纪初美国西南部 ( 0 亚利 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的斑岩铜矿带 , 其原意是指产于 强烈绢云母和石英化 中酸性斑岩里的细脉浸染型铜矿。 由于该类矿床的矿化并非都产于斑岩体内, 前多数学 目 者考虑其 矿床 名字 的连 贯 性 、 整 性 , 全部 或 部 分 矿 完 将 体产 于中酸性 ( ) 斑 岩体 ( 部分 矿 体 产 于 围岩 中 ) 的铜 矿 床称之 为斑 岩 型铜 矿 ( 以下简 称斑 岩 铜矿 ) 。它 是 指在 时问上 、 空间上 、 成因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 超浅成的小侵人体( 岗闪长斑岩 、 花 石英二长斑岩 、 石英 斑岩) 有关 , 具有钾、 并 氢蚀变矿物晕 和铜、 、 铅 、 钼 银、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研究进展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特征,并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对于斑岩型矿床的构造背景以及矿物来源的前沿成果。
一、引言斑岩型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便于机械化开采特点,由于其经济意义巨大,其找矿勘查与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是矿床学界的研究热点。
现在斑岩型铜矿已是世界铜矿最重要的工业类型,储量占世界铜储量的55.3%,且多集中在超大型斑岩矿床中。
目前世界99个20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铜矿中.斑岩型有63个。
在中国,已查明30个矿床为斑岩铜矿,累计铜储量3274万吨,约占总储量的44.01%。
以下对当前斑岩型矿床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逐一总结与分析。
二、斑岩型矿床的含义与特征斑岩型矿床的研究历史可概略的分为3个阶段:①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注重于矿床特征、蚀变系统和矿床成因研究;②20 世纪90年代,聚焦于成矿环境和构造控制研究;③本世纪初,更加关注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
最近十多年来,在斑岩型矿床的斑岩起源、热液系统、成矿系统、构造控制和动力学背景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诸多新认识和新进展。
斑岩型矿床的名称是从斑岩铜矿床演变而来的,近20年来,除斑岩型铜矿外,人们发现许多金、钼、钨、锡、铀等矿床在地质特征、含矿性、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方面与斑岩型铜矿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将斑岩铜矿的概念扩大到除铜以外的其他金属矿床中,称之为“斑岩型矿床”,泛指产在斑岩类岩体及附近大范围分布的浸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斑岩型矿床的一般特点为:(1)金属矿化在斑状侵入岩及围岩中呈浸染状或细网脉状产出;(2)无论在空间分布上,还是在形成时间上,金属矿化与浅成侵入岩具密切关系;(3)大多数含矿侵入岩为钙碱性或碱性岩浆岩系列;(4)典型的含矿斑状岩浆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或闪长岩、正长岩;(5)与钼矿床有关的侵入岩大都为钙碱性长英质火成岩;(6)含矿侵入岩体大都为复式侵入杂岩,金属矿化仅与其中某一期侵入岩有关;(7)金属矿化与岩脉群和角砾岩管伴生,角砾组份复杂,磨圆度高;(8)含矿侵入岩体及围岩均遭受到普遍的和强烈的断裂与破碎作用;(9)尽管大多数矿化地段受断裂控制,但是在一些矿床中,浸染状金属矿石占有很高的比例;(10)尽管各金属矿床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一定的分带性;(11)在部分矿区,风化淋滤可以造成金属元素次生富集。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_陈军强
第21卷第12期 2012年12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1,No.12Dec. 2012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与进展陈军强,张 超,李志丹(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摘 要:斑岩型铜矿床是重要的铜矿类型,认识其成矿作用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本文总结了斑岩铜矿的概念、时空分布特征、成矿构造环境、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化分带、成因模式等斑岩型铜矿床研究中的重要进展,供找矿实践和成矿理论研究参考。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床;时空分布;构造环境;围岩蚀变;成因模式 中图分类号:P5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12-0067-03Research on status and progress of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CHEN Jun-qiang,ZHANG Chao,LI Zhi-dan(Tianj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Tianjin 300170,China) Abstract:Th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are an important type of Cu deposits.The knowledge of thismineralization is very significant in the direction of ore prospecting practice.Based on the collection andarrangements of documents on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we summary a recent development on porphyrycopper deposits,such as concept,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metallogenetic structural environment,wallrock alteration、the mineralization zoning and genetic model.We hope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referencefor the prospecting practice and metallogentic theory. Key words:porphyry copper deposit;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structural environment;wallrockalteration;genetic model收稿日期:2012-08-05作者简介:陈军强(1978―),男,河南濮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固体矿产的勘查和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岩铜矿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一、定义斑岩Cu(-Mo-Au)矿床简称为斑岩铜矿床,产于斑岩体内部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细脉浸染型矿床,具有品位低规模大的特点。
斑岩型铜矿是最早,也是最主要的斑岩型矿床,其资源量占全世界铜的50%以上。
二、特点以斑岩型铜矿床为代表的斑岩型矿床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1、形成环境: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主要以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陆缘弧(如:安第斯陆缘弧),其次为岛弧(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岛弧带),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还有大陆碰撞造山带(如玉龙成矿带和冈底斯成矿带)。
2、形成年代:有重要意义的矿床均产于显生宙,特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其次为晚古生代;(年代老,易被剥蚀)3、岩浆岩: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为钙碱性花岗岩类,如花岗闪长岩(紫金山)、斜长花岗岩(土屋-延东)等,有些与成分相当的火山岩共生;岩体多为小型岩体,形态多为岩株状,岩石常具斑状结构;岩体内常具有角砾岩带,有的矿化角砾岩筒是主要的开采对象;(流体演化后期发生爆破)4、围岩蚀变:普遍具有强烈的围岩蚀变,典型的有从内向外(从早到晚)的钾长石化(斑岩体内部)、石英绢云母化(斑岩体边部)、泥化(斑岩体外部)、青磐岩化。
蚀变跨越岩浆晚期和热液期。
高温(>400℃)高盐度岩浆流体与斑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钾化;随后温度和盐度降低,并加入大气水,形成绢云母化;而泥化在某些斑岩矿床并不发育,(也可能是剥蚀掉了)是乎泥化不属于斑岩系统,而是指示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发育,因为泥化是浅成低温热液热液矿床的典型产物,而且许多斑岩铜矿都叠加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菲律宾Lepanto-FSE)当与碳酸盐围岩或含钙、镁较高的火山岩发生反应时,则形成矽卡岩。
因此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也可共生。
5、矿化:石英绢云母化带是最主要的矿化带;但矿化强烈时所有的蚀变带都有矿化(安第斯斑岩铜矿带)6、矿石构造:矿石具有典型的细脉浸染状或细网脉状构造;7、次生富集:在气候和地形条件适合的地区,原生低品位矿石有可能经氧化和次生富集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
如安第斯地区的铜矿普遍发生次生富集,形成辉铜矿和铜蓝;(但在中国,次生富集不发育,明显的先天不足)8、品位低、规模大、矿化均匀、埋藏浅、易选、易开采,适合于大规模的露采。
9、大范围的岩浆-热液区域,除了斑岩铜矿,还可能形成其它类型的矿床,如矽卡岩矿床,高硫型矿床,低流型矿床。
(西藏玉龙、菲律宾Lepanto等)三、对比世界与中国主要斑岩铜矿成矿带和矿床规模世界主要的两大斑岩铜矿带:一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和岛弧及阿尔卑斯;另一个是喜马拉雅地区(中新生代)。
还有亚洲大陆中北部。
中国斑岩铜矿集中分布于三大成矿域,即北部的古亚洲成矿域,成矿区为燕山期,如黑龙江多宝山铜矿;东部的滨太平洋成矿域,成矿区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如德兴典型的超大型斑岩铜矿;西南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也是目前中国斑岩成矿远景最好的成矿带),如西藏玉龙超大型铜矿(其实是矽卡岩矿床、热液脉型矿床、斑岩矿床“三位一体”)。
但是中国大型铜矿的规模和数量与国外一些国家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如下表:对比世界与中国主要斑岩铜矿床储量(官方数字)诺大的中国,并且世界三个最主要的成矿带都经过中国,但作为中国最大的铜矿,在世界上连50名都排不上。
WHY ?我认为:1、古亚洲成矿域在中国不具备形成大规模的铜矿带;2、虽说中国位于太平洋成矿域西岸,但是却没有典型的岛弧带,和陆缘弧,因此不具备形成像菲律宾、印尼和智利境内的斑岩成矿带;3、喜山成矿带勘查工作比较困难,中国地质工作起步晚、脱节严重,所以这一成矿带研究不足可能是原因之一。
可以说,喜山成矿带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四、斑岩铜矿最新研究进展1、斑岩铜矿的构造环境可分为大地构造背景和区域背景:对于大地构造背景,主要的观点有(1)大地构造背景决定能否成矿;(2)主要形成于构造一岩浆旋回的晚期阶段;(3)弧环境下的快速隆升是形成超大型斑岩铜矿的前兆;(4)压缩构造背景、快速隆升以及基底断裂的重新活动以及由于地壳增厚而造成的火山作用的间歇,是形成斑岩铜矿的有利环境;(5)不同类型的板块俯冲,影响不同的矿床类型;(6)中国大陆内部斑岩铜矿产出的背景与大洋板块俯冲无关,其产出至少有4类环境:晚碰撞走滑环境、后碰撞伸展环境、后造山伸展环境和非造山崩塌环境;(7)无论是岩浆弧环境还是大陆环境,斑岩Cu-Mo-Au系统的发育均有3个关键的过程,即①岩浆起源的深部过程(源,与板片俯冲作用有关);②岩浆浅成侵位的输导系统(运,与地壳的加厚抬升有关);③流体排放-金属淀积的伸展环境(储,与断裂有关);(8)形成大型的斑岩铜矿,至少需要6个基本条件:①有上地幔来源的高温岩浆热液的大量供给;②有区域性铜的萃取来源;③有上地壳的部分熔融层或者岩浆房;④地壳上层构造体系中的张性断裂;⑤围岩的化学性质对矿质沉淀是重要的;⑥构造的相对稳态期。
(9)斑岩铜矿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洋壳高浮力块体的俯冲有关。
对于矿田尺度的结构和构造则是制约在何时何地形成斑岩铜矿的重要因素。
斑岩铜矿形成于低差异应力、近均质水平应力的特定环境中,而伸展环境则往往不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
2、关于成矿斑岩岩浆的源区和侵位问题对于成矿斑岩岩浆的源区主要有以下观点:(1)关于斑岩铜矿成矿斑岩的源岩有人认为是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或拆沉的古老下地壳的石榴石角闪岩和角闪岩;也有人认为是洋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2)高氧逸度的岩浆活动有利于斑岩型铜矿化的发生;(3)埃达克质岩浆为成矿提供主要物质和流体来源;据冷成彪等(2007) 最新的统计,大约95 %的与铜矿有关的斑岩是埃达克岩(他们的统计包括了产于岛弧和陆块内部的两类埃达克岩)。
因此说明找到了斑岩铜矿就等于找到埃达克岩,但反过来是否成立?(3)对于能否形成特大型斑岩铜矿的原因有两点争议:一是认为在岩浆的源区含大量的富铜的硫化物;另一个认为岩浆的源区含大量的富硫的岩浆。
关于斑岩成矿岩浆侵入的观点:(1)岩浆的起源、分离、上升和侵位不是MASH模式,而是MSAE 模式;压实作用和剪切作用是岩浆从岩浆房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2)侵入体中的矿物分带不是岩浆分异的结果,而是岩浆不连续侵入的结果,不连续侵入有助于金属元素的富集。
3、关于岩浆—热液转换的观点岩浆-热液转换的重要性:只有岩浆携带的大量的金属元素进入到流体中才能形成有经济意义的矿床脉状岩墙、单向固结结构、晶洞构造和环状构造是岩浆阶段向热液流体阶段转换的岩石结构证据。
单向固结结构(石英定向生长)代表了热液流体从岩浆中出溶及热液流体与含水岩浆界面的物理化学状态。
晶洞构造代表了岩浆内部的含水溶液状态。
脉状岩墙通常包括自形的石英、黑云母和辉钼矿,由脉壁向细晶的斑岩±辉钼矿中心生长。
随着流体的演化,从早期高温阶段到晚期的低温阶段,形成一系列与蚀变有关的脉体。
4、关于石英—硫化物脉体的研究脉体和热液角砾矿物、岩石结构、流体包裹体、所处的位置以及密度和排列方向提供了岩浆一热液转换过程及其之后成矿流体的组成成和运移的时空演化的重要信息。
斑岩铜矿主成矿阶段可鉴别出A、B、C、D、M不同类型的脉体。
分别代表了不同蚀变和矿化阶段及铜钼硫化物的沉淀。
A脉:岩浆处于半固结状态,形成的脉塑性强,弯曲,缺乏对称性,主要形成钾长石;B脉:岩浆固结结晶,裂隙发育,脉直,形成典型的梳妆石英;C脉:?D脉:黄铁矿脉发育,周围绢云母化带M脉:?5、关于成矿的“三源”金属来源:大多数人认为Cu、Au、Mo来自地幔,但也有部分来自地壳或对围岩的萃取作用。
但是Mo得来源可能和Cu、Au的来源不同,因为两者的相容性有较大的区别。
流体来源:主要有岩浆水和大气水,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以大气水为主。
热源:岩浆6、关于成矿过程的精细解析近年来,人们在研究矿脉的基础上,开始运用SEM—CL、LA—ICP —MS等技术(网上查不到这些技术的相关资料),对斑岩铜矿成矿过程进行精细解析研究。
五、问题1、阅读完文章后,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文章题为“最新研究进展”,引用了63个文献,但只有6个来自中国。
WHY ?2、电气石角砾岩是正宗的隐爆角砾岩,为什么?(查不到相关资料)3、在课堂上从王乾杰老师那了解到斑岩铜矿一般在陆缘弧(Continental volcanic arc)形成Cu、Mo组合,而岛弧(Volcanic island arc)形成Cu、Au组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为什么在斑岩铜矿的Cu、Au、Mo成矿体系中没有Au、Mo组合?以前我们的邱老师说Au、Mo同时大量出现在斑岩铜矿中说明与不同期次的侵入作用有关。
祁老师说Cu、Au组合形成于高碱条件,Mo矿化形成于低碱条件。
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距离斑岩侵入体越远),发生Cu、Mo→Cu、Au、Ag→Ag、Pb、Zn的演化。
朱训前辈主编的《中国矿情》中提到,随着岩浆岩从中性→中酸性→酸性的演化和岩浆氧逸度的降低,相应出现Cu→Cu、Au→Cu、Mo→Cu、Sn矿化。
姚凤良主编的《矿床学教程》书中提到富Au斑岩型矿床的控矿岩浆岩为富钾钙碱性岩或中酸性钙碱性岩;斑岩型Mo矿的控矿岩浆岩为富硅高碱花岗岩—流纹岩。
明显与祈老师讲的不一样。
WHY侯增谦在《斑岩Cu-Au-Mo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一文中提到,岛弧环境的斑岩为钙碱性、中性;而陆缘弧环境的斑岩为酸性、高钾钙碱性即高碱性。
这样一来,是乎与祁祈老师还有王乾杰老师说的有一些矛盾。
WHY 我想,这主要与Cu、Au、Mo的地球化学特性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关。
通过查找资料对Cu、Au、Mo成矿体系作如下总结,但我对此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
只有斑岩型Mo—Au矿床产于碱性(有斑岩型金钼矿吗?)火山成岩中心,与钙碱性岩石相比,碱性岩石虽然体积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其有独特的成分和矿化作用,是联系斑岩型和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关键,同时那些产于岩浆弧中的超大型矿床的形成,部分也与碱性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