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创新能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来源。
然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积极的培养和锻炼才能实现。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一、鼓励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科研项目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项目的支持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实施。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设置科研基金,提供科研经费支持,组织导师团队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工作等。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科学问题,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开设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创新课程和实践活动。
创新课程可以包括创业教育、创意设计等,通过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创新理念和方法。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创新竞赛、创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创新交流和实践的平台。
通过这些课程和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加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三、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能力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跨学科课程和培训,鼓励学生跨专业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
例如,工科学生可以选修一些管理学或艺术学的课程,理科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经济学或社会学的知识。
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帮助他们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应用。
四、营造创新氛围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氛围。
可以通过举办创新论坛、邀请企业家和专家进行讲座、举办创新展览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创新的成功案例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立创新基金,支持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这些举措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力。
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沟通,在团队中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术、科技、文化等领域中独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大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既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期待。
一、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具有开放、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 提供多元化学科教育:大学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科教育,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通过开设学科交叉的必修选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提倡多方位知识获取:学校应该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知识获取途径,如参加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等。
通过多样的学习渠道和经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跨界思维,增加创新灵感来源。
3. 强化实践教育:将实践教育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通过实践,大学生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二、激发创新动力除了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他们对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导向的教师指导:教师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引领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通过导师制度和创新导向的课程设计,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搭建创新平台:学校可以搭建创新平台,如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中心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机会。
同时,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士给予学生创新指导和实践支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3. 推行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大学可以建立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将创新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素质。
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本文将从积极思维、开放心态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探讨大学生成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首先,要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主动关注社会热点和前沿问题,不断思考、研究。
其次,要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背后的本质,发现现有解决方法的不足,并试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追求不断改进和创新。
通过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可以增加自身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二、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大学生应当保持对多元化观点的尊重和接纳,勇于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
首先,要广泛开展学术和社交交流,参加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与同学、教授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积极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其次,要主动参与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从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想法和方法。
此外,要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开放心态,学习各种新的理论和技能,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认知边界。
通过保持开放的心态,大学生能够不断吸纳新鲜思想,培养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三、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应当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探索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互联网等,积极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各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此外,要经常进行实践和应用,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不断验证和调整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合理运用学习方法,大学生能够加强自身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支撑。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大学时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
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基于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主动创造的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自主创新的前提是知识储备充分。
大学提供了各种领域的学科课程,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
不限于自己专业的范围,多方面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边界,激发创新的思维模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进一步开阔视野,积累更多的知识。
二、积极参与科研与创新项目大学提供了丰富的科研与创新项目,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锻炼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项目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
通过亲身参与科研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科技知识,掌握实践经验,并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合作的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时期,学生应该培养并发展创造性思维。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方法,培养自己的创意思维。
此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善于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勇于尝试。
只有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注重实践和实习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类实践和实习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并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实践与实习不仅可以提供真实的问题与挑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与实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并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与创业活动参与学科竞赛和创业活动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科竞赛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竞争性,能够让学生在项目研究、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源泉,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坚实的基础知识。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吸收、理解和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基础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在创新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培养广泛的学科视野创新需要前瞻性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跨学科的课程、讲座和学术研讨会,加强对不同学科的了解和学习。
通过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
三、开展科研实践活动科研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主开展创新实践,通过亲身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合作。
大学生应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主动参与学科竞赛、团队项目等活动。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沟通和协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需要学生勇于尝试和挑战现状。
学校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思想和想法,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和环境。
学生可以参与创业实践、创新竞赛或者自主创业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实施。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机制,教师要发挥导师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学生要自主学习、勤奋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培养创新意识提供激发兴趣的环境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大学可以提供各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例如举办创新比赛、组织讲座和工作坊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前沿的科技和想法,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培养跨学科思维创新往往需要跨学科思维能力,因为很多问题无法仅从一个学科角度解决。
大学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研究,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进行研究项目。
鼓励多样性和自由思考创新需要多样性和自由思考。
大学应该鼓励并尊重不同意见和观点,给予学生自由表达和尝试新想法的机会。
例如,可以设立创客空间或者实验室,供学生自由探索和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实践机会理论知识只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实践经验才是关键。
大学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实习、项目实践等等。
这些实践经验可以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并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大部分创新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设置团队项目或者社区服务项目,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并加强他们在团队中的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就是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可以通过引入“设计思维”或者“问题解决”课程来培养这种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教授学生如何面对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结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需要提供激发兴趣、培养多样性思维、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大学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成为了大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之一。
大学时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途径与方法。
一、开展创新课程开设与创新相关的专业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如创意思维、项目管理、市场推广等。
这些课程旨在让学生接触到创新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鼓励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科研项目或科技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同时,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科研训练和指导,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搭建创新平台搭建创新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和资源支持。
在这些平台上,大学生可以自由地开展创新实践,与导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四、加强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引导学生在合作中锻炼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五、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例如,组织企业实习、社会实践、实验实训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六、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创新思维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开展提问课堂、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置奖学金或奖励机制,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科研学习。
总结起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点。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产生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来实现。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如创造性思维、反思和沟通等,也可以包括创新思维的实践活动,如头脑风暴、团队合作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使他们能够用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新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产生创新的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来实现。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科研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奖学金、创新实践基地等资助和支持,以鼓励他们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
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前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教育体制和特定环境的限制,很多大学生在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和建议。
创新意识的培养1. 提供启发性教育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教育者和学校可以设计启发性课程,包括创意思维、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对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超越传统思维框架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创造的能力。
2. 提供实践机会创新并不是纸上谈兵,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
学校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比如开设创新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组织创业比赛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从理论到实践,从模仿到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交流平台创新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和对话。
学校可以提供各种交流平台,如学术研讨会、学术期刊、科技竞赛等。
这些平台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交流,还可以激发大家共同探讨问题、交流观点以及寻找合作伙伴。
创新能力的培养1. 强化专业素养创新需要建立在扎实的专业素养之上。
因此,学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设置专业选修课、开设实践课程以及引进行业导师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的专业素养。
2. 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创新几乎总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
因此,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团队领导力以及解决冲突和管理分歧的能力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小组项目、组织模拟商务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所需的技能。
3. 培养系统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创新需要从一个更广阔全局去思考问题,并结合多个领域的知识。
因此,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培养系统思维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通过开设跨领域选修课程、推行跨专业交叉研究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拓宽视野,并能够将不同领域知识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创新性思考。
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的方法
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
然而,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几种方法,帮助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新的基石。
大学生应该主动探索新领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课程和研讨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和观点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阅读书籍、参观博物馆等,大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激发灵感,并从中汲取创新的灵感。
二、练习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大学生可以学习逻辑思辨,分析问题的多个角度和解决方案。
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大学生能够思考事物的本质和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意某个观点或者方法时,应该勇于提出反对意见和自己的见解,这样能够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加入学校的社团组织或者参与学校项目,大学生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启发和借鉴。
在团队合作中,大学生可以学习有关创新的经验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同时,团队合作也能够促进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发展,这对于创新的成功至关重要。
四、勇于接受失败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不断试错和反思,大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转化失败为成功的动力。
五、追求多元思维创新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应该追求多元思维,融合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思维训练课程或者阅读创新领域的书籍,学习和借鉴各种思维模式,探索新的问题解决思路。
同时,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创客活动或者参加创新竞赛,这些经历可以激发个人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结而言,发展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学生时代是一个富有无限可能的阶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栋梁,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激发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育环境应该是一个充满探索与挑战的地方,老师们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
2.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大学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科研项目,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知识、新技术,拓宽视野,激发创新灵感。
3.实践是最好的培养方式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大学生可以参与实习、创业、志愿活动等,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4.鼓励团队合作与交流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大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想法、倾听他人建议,在集体讨论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激发集体的创新力量。
5.给予肯定与鼓励在大学生的创新过程中,肯定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支持,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尝试、不畏挫折。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等多方共同努力。
通过激发兴趣、提供开放环境、实践锻炼、团队合作和积极反馈等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勇敢探索、敢于创新,相信他们的未来定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未来的每个大学生都能在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而坚定,成就自我,照亮未来。
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重要要求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那么,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从培养创新思维、拓宽知识面、锻炼实践能力和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大学生应该培养积极的创新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以下是几种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1. 多角度思考:在面对问题时,不要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等方式来拓宽思维。
2. 鼓励尝试和失败:创新需要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
大学生应该鼓励自己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即使失败也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
3. 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创新的源泉。
大学生应该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二、拓宽知识面拓宽知识面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培养跨学科的能力。
以下是几种拓宽知识面的方法:1. 多学科学习:大学生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还要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可以选择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或者参加学术讲座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 阅读广泛:阅读是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应该多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以增加自己的见识和思维广度。
3. 关注时事:时事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了解时事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社会变化和需求。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新闻等方式来关注时事。
三、锻炼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生应该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几种锻炼实践能力的方法:1. 参加实践项目: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实践项目,如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
通过实践项目的参与,可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就业: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和就业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素质之一。
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更是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还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在大学期间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论篇1. 了解创新的概念在培养创新能力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创新的概念。
简而言之,创新就是在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整合和提炼,产生新的解决方案、新的产品或新的方法。
因此,大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2. 注重跨学科学习创新往往需要从不同领域获得灵感,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跨学科学习。
除了深耕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工程专业的同时,可以学习一些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这样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为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需要不断挑战和打破传统观念,因此,大学生应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质疑和思考,对已有观点和想法进行分析和评估,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只有放下成见,勇于质疑,才能打破思维的局限,产生创新的思路。
二、实践篇1. 参加创新项目或比赛大学期间,学校和社会上常常有各种创新项目和比赛,大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与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这样的经历也可以成为简历中的亮点,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创办自己的项目或社团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可以主动创办自己的项目或社团,以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例如,可以策划并组织一场学术交流会议、科技展览活动或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增加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创新需要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来培养。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而培养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发挥自身价值、应对未来社会需求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一、培养广泛的知识储备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大学期间,应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学术讲座、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不仅要加深自己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拓宽知识面,涉猎其他学科领域。
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运用和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创新。
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应当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参与课堂讨论、研究项目、实践活动等途径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挑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项目大学是科研和创新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项目,锻炼创新能力。
可以选择加入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或者参加学术竞赛、创业比赛等活动。
通过实践和实际项目,大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创新几乎都需要团队合作。
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社团、学生组织、志愿者活动等,与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做好准备。
五、保持持续学习和追求进步创新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大学生应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读书学习、持续职业发展等方式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要勇于接受新观念和挑战,保持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追求进步。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
一、拓宽知识面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各个领域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只有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更多的灵感和创新点。
可以通过参与各类课程、学习新技术、阅读相关书籍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来积累知识,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
二、多元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需要拥有多元的思维方式。
大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视角和思考方式来训练多元思维。
例如,可以主动参与团队合作项目,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可以参加创业实践课程,锻炼创业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经验创新需要实践支撑,大学生应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实习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且可以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关键。
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创新思维方式:1.开放思维:拥有开放的心态,接收新观念和不同意见,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模式,勇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2.跨学科思维: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问题导向思维:从问题出发,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大胆尝试:在实践中大胆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勇于面对失败和挑战,不断完善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创新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学术讲座、创新论坛等,通过与他人交流和碰撞,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并提升创新能力。
同时,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项目,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对社会问题进行创新思考和解决。
六、终身学习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应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创新能力成为了大学生进入社会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而培养这种能力则是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动手实践,开拓思维视野,创造创新环境。
一、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储备,才能更好地从事科学技术创新工作。
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 夯实基础知识。
大学生需要夯实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创新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
2. 学习新知识。
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学术活动、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听取专家的讲座等途径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3. 发展自身技能。
大学生需要不断发展自身技能,包括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实践项目等,有助于大学生的能力提高。
二、加强动手实践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
通过动手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加强动手实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参与创新项目。
大学生可以参与各类创新项目,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
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2. 完成实习和实践任务。
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和实践任务,接触到实际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锤炼自身技能。
同时,实践任务还可以锤炼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组织创新项目。
大学生可以组织创新项目,从而锤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
三、开拓思维视野开拓思维视野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大学生需要有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开拓思维视野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
大学生可以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了解各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在各种学科、专业和实践活动中,通过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够解决问题、提出新颖观点和创新方案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个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开设创新课程大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应该开设创新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新理论、创造方法和案例研究,旨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
此外,通过实际项目和团队合作等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创新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为了让大学生有机会实践创新,学校可以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如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等。
这些平台提供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成果。
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创新项目,并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学合作开展实践,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推行跨学科教学创新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因此,推行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跨专业的课程和项目,让学生跨越学科边界,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竞赛,让他们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同学互相交流和学习,拓宽视野。
四、提供创新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奖励机制。
这些奖励可以是荣誉称号、奖学金或者奖品等形式,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创新。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创新项目、实习机会或者创业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切实的奖励,以推动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
五、培养创新导师创新导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创新导师,他们应具备丰富的创新经验和广泛的学科知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实践。
创新导师可以通过研讨会、项目指导和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创 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营造良 好的创新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大学生创新能力面临的挑战
创新能力差异大
不同学生之间的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 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创新资源有限
虽然高校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但相对于 庞大的学生群体,创新资源仍然有限。
创新实践机会不足
部分学生虽然有创新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实践机 会,难以将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
03
大பைடு நூலகம்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0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挑战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创新氛围浓厚
创新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国家对创新教育的重视,大学校 园内逐渐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氛围,许 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许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并建 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 更多创新实践机会。
创新成果涌现
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 大学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展现了 较高的创新能力。
学术研究
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学术水平。
学生社团与活动组织
学生社团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生社团,如科技社团、创新创业社团等,通过社团活动培 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组织
支持学生自主组织各类活动,如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以提高其组织协 调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案例三
总结词
兴趣驱动、自主探索、团队协作
VS
详细描述
某大学生社团以兴趣驱动,鼓励成员自主 探索和尝试创新。社团定期组织活动,让 成员在交流中激发创新灵感。同时,社团 还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让成员在项目中 锻炼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这种社团模式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
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成为了大学生们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开拓视野,积累知识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大学生首先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通过读书、浏览互联网、参加讲座等途径,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前沿科技信息。
同时,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多学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以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加入学生社团等途径,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在学习中也要注重培养自主思考的习惯,不仅仅凡事依赖老师和教材,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比赛、科技竞赛等活动,以及各类创新实验室的项目研究,通过亲身实践,掌握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可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创新活动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人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参加团队项目和社团活动,可以提供很好的锻炼机会,培养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五、保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
大学生应当保持持久且广泛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还要关注其他学科的进展。
同时,要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并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大学生要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开拓视野、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及保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反思等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
为此,大学生应在思维、人格、智慧三方面均有发展。
在思维层面,应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应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应培养务实求真、灵活多变的精神。
成功的创新实践要求人们坚持信念却不走极端,保持自信但不狂妄自大,并处理好创新与守旧、变化与稳定、理念与实效的矛盾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has two main obstacles: thinking of standardization and knowledge without activation. For this reas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thinking, personality, intelligence has developed three areas. In thinking level, should get rid of standardized thinking and knowledge of non-viability of the shackles, vigorously develop individual imagination and intuitive thinking; personality level, should dare to question and be good, criticism and beyond teachers and book knowledge; in intellectual level, should develop seeking, flexible spirit. Successful innovation requires people to adhere to the belief that the practice is not to go to extremes to keep confident but not arrogant, and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good old-fashioned, change and stability, philosophy and effectiveness.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capability当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也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实施创新教育,是要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实现由农业文明时代的“承传型”、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向信息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理性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这一系列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都促使人们不断地探索创新的新含义及其教学的新方法。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1.思维标准化思维标准化泛指思维方向、方法和技能的规范化和模型化。
它是各国创新教育所共同面临的挑战,如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时可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其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质上是因为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正如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所言:“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
”西方“非学校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伊里奇(Illich)、赖默(Reimer)等人也曾批评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工厂的“化身”,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再现,是“学校资本家”把已经包装好的东西兜售给学生,学生成了消费者,而教师则主要承担广告商的角色。
这样教育出的学生都是标准化的“产品”,毫无个性可言。
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可谓更加严重。
据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升到大学,平均要参加上千次的测验与考试。
如此“千锤百炼”之后,其所有的灵感、悟性被消磨殆尽。
由此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显单一,视角也越狭隘,凡事均按标准答案思考。
例如,1998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对此,某省上万名双亲俱健的考生竟都以“我自幼父母双亡,独自一人承担家庭重任成长至今……”这样的公式化的虚假构思开题,令阅卷老师们震惊不已!思维标准化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有三种破坏作用。
(1)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的是学生将某种对象的功能或用途看成是固有不变的,它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独创性的突出表现。
在学习当中,功能固着突出表现为“一题一解”、“一问一答”的思维惯性,缺乏“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思维灵活。
(2)权威迷信。
权威迷信指的是学生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它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禁锢。
北京市一项对1200人的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错误,敢于当堂纠正老师错误的学生只有5.5%。
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思维惰性。
思维惰性是标准化思维的另一后果,它使得学生不愿也不善于对学习内容作深入的思考。
通常是教师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
它不但养就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奴化学生的人格。
2.知识无活力化知识无活力化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少或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它本质上是知识吸收的僵化。
知识无活力化的概念借自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知识价值论”。
它泛指那些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
由此,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终而使人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
与此相反,美国社会学家华尔德曾提出“有活力的知识”的概念,它强调实践效用正是知识的价值所在。
换言之,提高活力化的知识就是提高知识的运用及其本身的价值,这便是知识活力化的基础。
知识的无活力化会导致两种有害于创新思维的倾向。
(1)见树不见林。
知识无活力化的一个后果是使学生缺乏综合联想能力,所有的知识吸收都是独立而互不相关的。
这导致了知识吸收的“见树不见林”现象,它使得学生机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不善于加以相互联系,融会贯通。
它还使得学生对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持敌对的态度,对跨专业的理论设想嗤之以鼻。
(2)学不致用。
知识无活力化的另一后果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学以致用。
知识是死的,了无活力,也毫无用途。
这不仅会使学生很快淡忘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也会使他疏于学用结合的练习,终而增强思维的惰性。
由此,一个人所学知识运用得越多,其知识活力化越强。
但眼下的教育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少强调知识的运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为了考试,考试为了升学,导致学生“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学习毫无实用价值可言。
创新教育应促使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全面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令其活力化知识大幅度增加,非活力化知识大幅度减少,终而彻底调整个人的知识活力化结构。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大学生欲突破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的禁锢,首先需要在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上有所突破,摆脱原来那种“惟师、惟书、惟上的心理定势,发挥创新精神。
在此之上,大学生还需要培养创新智慧,学会处理创新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做创新的智者。
由此,笔者提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的内容。
1.创新人格层面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个性特质(trait)。
中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创新不仅是一个能力开发,也是一个特质培养。
换言之,要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也需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
这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Sternberg)发现,个性中的兴趣和动机是使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力。
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个体从事创造思维的内驱力。
兴趣和动机可以驱使个体集中注意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在对创造性学生行为特征的研究中也发现,他们的特征是: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独立性,个人主义;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不随大流,不过多依赖集体的意志;主意多;喜欢搞试验,顽强、坚韧;喜欢虚构,富于幻想。
美国学者朱克曼还在其《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对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深入的分析。
他得出的结论是: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共有的素质特征,这通常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等人格特质。
我国中科院心理所的施建农和徐凡提出了“创造性活动中智力导人量”的概念及控制智力导入量的开关机制的假设。
即个体对创造性作业的态度起关健作用,它直接控制着智力的导入量。
而兴趣和动机等因素是通过影响态度而最后影响创造性活动中的智力导入量的。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从事他感兴趣的作业,具有完成该作业的较高的动机,那么,他就会在这方面取得好的创造性成就。
2.新智慧层面智慧(wisdom)泛指个人认识客观事物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谓人生经验的高度凝聚。
一般说来,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智慧程度也会不断提高。
用孔子的话来讲,智者可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这不仅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创新的最高境界。
赵剑英提出,虽然创新活动必然是以超越既有规范为标志之一的,但并不是任何超越、突破规范的活动都是创新活动。
他提出以合理性和合利益两个尺度来衡量创新的价值,这些衡量尺度强调了智慧对创新的平衡作用。
可以说,在创新思维和人格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智慧的高低将成为创新成败的关键。
创新智慧可以包括哲学性智慧和经验性智慧两个层面。
其中前者包括了东方哲学智慧和西方哲学智慧等,后者则包括了“变通智慧”、“矫枉过正智慧”、“情商智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