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课优质课件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b07826a8114431b90dd8fc.png)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
一、 本章知识结构
实际问题 (直角三角形边长计算)
实际问题 (判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互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b , 斜边为 c ,
则有 a2+ b2=c2。
逆定理:
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A. 9英寸(23厘米) B. 21英寸(54厘米) C. 29英寸(74厘米) D. 34英寸(87厘米)
2. 观察下列几组数据:(1) 8, 15, 17; (2) 7, 12, 15; (3)12, 15, 20; (4) 7, 24, 25. 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有( )组 A. 1 B. 2 C. 3 D. 4
即b=
,c=
8、如图,小颖同学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纸片,使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AC=10cm, BC=6cm,你能求出CE的长吗?
B
D
A
E
C
9、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顶点A与顶点C重 合在一起,EF为折痕。若AB=9,BC=3,试求以折痕EF为 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E
D
C
A
形;
最长边c 所对的角是直角.
类型一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边长分别为1cm,2cm ,则第三边长 为
类型二 构造Rt△,求线段的长
例2.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 使C点与A点重合,求EB的长.
A
F
D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D
P
A
C
BE
一、 本章知识结构
实际问题 (直角三角形边长计算)
实际问题 (判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互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b , 斜边为 c ,
则有 a2+ b2=c2。
逆定理:
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
A. 9英寸(23厘米) B. 21英寸(54厘米) C. 29英寸(74厘米) D. 34英寸(87厘米)
2. 观察下列几组数据:(1) 8, 15, 17; (2) 7, 12, 15; (3)12, 15, 20; (4) 7, 24, 25. 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有( )组 A. 1 B. 2 C. 3 D. 4
即b=
,c=
8、如图,小颖同学折叠一个直角三角形 的纸片,使A与B重合,折痕为DE,若已知AC=10cm, BC=6cm,你能求出CE的长吗?
B
D
A
E
C
9、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顶点A与顶点C重 合在一起,EF为折痕。若AB=9,BC=3,试求以折痕EF为 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E
D
C
A
形;
最长边c 所对的角是直角.
类型一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边长分别为1cm,2cm ,则第三边长 为
类型二 构造Rt△,求线段的长
例2.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 使C点与A点重合,求EB的长.
A
F
D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D
P
A
C
BE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f5308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9.png)
数形结合
——《勾股定理》的单元复习课
明其理——勾股定理
2 + 2 = 2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历史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证明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你能
用图1验证勾股定理吗?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证明
你能结合图1与图2,验证勾股定理吗?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证明
到直径,路程为1 ; 线路2——沿侧面走,
路程为2 .
(1)若a=2,r=8,哪条路线较短?
C
攀其峰——勾股定理的拓展与提升
(1)若a=2,r=8,哪条路线较短?
解:1 =2+2╳8=18
2 = 2 + 2 =
22+ (8)
2 2 2
2
∵ − =18 −
1
2
πr
2r
C
C
量关系?
解:∵在Rt△′′中,
a
∴(24 − )2 +(7 + )2 =252
即2 − 48 + 2 +14 = 0
24 −
o
b
攀其峰——勾股定理的拓展与提升
问题3:如图,高为a,上底面直径为2r的圆
柱,若一蚂蚁要从圆柱表面A点爬到B点,
现它可以从两条线路走,线路1——沿高线
+2()
若
, 2则1 2 =2 2
即( + 2)2 = 2 + 2 2
2 −4
∴a=
r时,路线1和路线2一样长.
4
2
A
B
【知识·梳理】知识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体会到
了什么数学思想?
课后作业:
一、基础巩固
——《勾股定理》的单元复习课
明其理——勾股定理
2 + 2 = 2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历史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证明
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你能
用图1验证勾股定理吗?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证明
你能结合图1与图2,验证勾股定理吗?
明其理——勾股定理的证明
到直径,路程为1 ; 线路2——沿侧面走,
路程为2 .
(1)若a=2,r=8,哪条路线较短?
C
攀其峰——勾股定理的拓展与提升
(1)若a=2,r=8,哪条路线较短?
解:1 =2+2╳8=18
2 = 2 + 2 =
22+ (8)
2 2 2
2
∵ − =18 −
1
2
πr
2r
C
C
量关系?
解:∵在Rt△′′中,
a
∴(24 − )2 +(7 + )2 =252
即2 − 48 + 2 +14 = 0
24 −
o
b
攀其峰——勾股定理的拓展与提升
问题3:如图,高为a,上底面直径为2r的圆
柱,若一蚂蚁要从圆柱表面A点爬到B点,
现它可以从两条线路走,线路1——沿高线
+2()
若
, 2则1 2 =2 2
即( + 2)2 = 2 + 2 2
2 −4
∴a=
r时,路线1和路线2一样长.
4
2
A
B
【知识·梳理】知识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体会到
了什么数学思想?
课后作业:
一、基础巩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PPT精品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PPT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0ac7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8.png)
13 .由此,可以依照如下方法在
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
如图,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 则OA=3,过点A作直
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 = 2,以原点O为圆心,以
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 13 的点.
0
1 2
•
3 4
新知导入
想一想:
2, 3, 5 …的线段(图1).
随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AB=AC,D点在CB 延长线上,
求证:AD2-AB2=BD·
CD.
A
证明:过A作AE⊥BC于E.
∵AB=AC,∴BE=CE.
在Rt △ADE中,AD2=AE2+DE2.
在Rt △ABE中,AB2=AE2+BE2.
AD2-AB2= DE2- BE2
= (DE+BE)·( DE- BE)
键是仔细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
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练一练:
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4,
则b的面积为( D )
A.16
B.12
C.9
D.7
随堂练习
64 cm²
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角形外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
S1 S 2 S3
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
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结论:两直角边上图
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本例考查了
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
如图,在数轴上找出表示3的点A, 则OA=3,过点A作直
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点B,使AB = 2,以原点O为圆心,以
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即为表示 13 的点.
0
1 2
•
3 4
新知导入
想一想:
2, 3, 5 …的线段(图1).
随堂练习
4.如图,在△ABC中,AB=AC,D点在CB 延长线上,
求证:AD2-AB2=BD·
CD.
A
证明:过A作AE⊥BC于E.
∵AB=AC,∴BE=CE.
在Rt △ADE中,AD2=AE2+DE2.
在Rt △ABE中,AB2=AE2+BE2.
AD2-AB2= DE2- BE2
= (DE+BE)·( DE- BE)
键是仔细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
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定理.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练一练:
如图,直线l上有三个正方形a,b,c,若a,c的面积分别为3和4,
则b的面积为( D )
A.16
B.12
C.9
D.7
随堂练习
64 cm²
1.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角形外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
S1 S 2 S3
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课程讲授
2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
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结论:两直角边上图
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本例考查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d42bcd26fff705cd170a17.png)
二 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例1 如图,在Rt△ABC中, ∠C=90°.
B
(1)若a=b=5,求c;
(2)若a=1,c=2,求b. 解:(1)据勾股定理得
C
A
c a2 b2 52 52 50 5 2;
(2)据勾股定理得
b c2 a2 22 12 3.
【变式题1】在Rt△ABC中, ∠C=90°. (1)若a:b=1:2 ,c=5,求a; (2)若b=15,∠A=30°,求a,c.
根据前面求出的C的面积直接填出下表:
C A B B A C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左图 右图
4
9 9
13
25
16
思考 正方形A、B、C 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 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
由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猜想: 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 边的平方. c
B 4 C B 4 A A 3
3
图
图
C
归纳 当直角三角形中所给的两条边没有指明是斜边或 直角边时,其中一较长边可能是直角边,也可能是斜 边,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进行分类讨论,否则容易丢解.
例2 已知∠ACB=90°,CD⊥AB,AC=3,BC=4.求CD的长.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A D
AB2=AC2+BC2=25,
6 米
8米
解:根据题意可以构建一
直角三角形模型,如图.
在Rt△ABC中,
AC=6米,BC=8米,
A 6 米 B 由勾股定理得
AB AC 2 BC 2 6 2 82 10 米 .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件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414e325fbfc77da369b1a0.png)
ABCD的面积。
A
D
B C
7.观察下列表格:
列举
3、4、5
……
5、12、13
7、24、25
13、b、c
猜想
32=4+5 52=12+13 72=24+25
…… 132=b+c
请你结合该表格及相关知识,求出b、c的值.
即b=
,c=
8.观察下列图形,正方形1的边长为7,则 正方形2、3、4、5的面积之和为多少?
16、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
斜边上的高为___6_0_/1__3___。
17、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3,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18、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12, 则第三边长为__ 19、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 它的高为___
20、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它的面积为
S +S +S +S = 1 2 3 C、40
=PF+FH+PH=8+6+10=24
4D、32
4
。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
边长的平方是( )
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
8 cm D.
边长的平方是( )
10 cm C.
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
1 2 (口答)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
易知:△ABE,△DEF,△FCB均为Rt△
A 2 E 2 D 由勾股定理知
1 BE2=22+42=20,EF2=22+12=5,
4
F BF2=32+42=25 3 ∴BE2+EF2=BF2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复习ppt课件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47c88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1.png)
(x+1)米
C 5米
B
勾股定理在立体图形中的应用
B
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 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 3厘米,在圆柱下底面上 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 从点A爬到点B , 蚂蚁沿
着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 路程是多少? (π的值取3)
我怎 么走 会最 近呢?
A
B
9cm B
高 12cm
A
A 长18cm (π取3)
图①
图②
图1
图③
小红同学的做法是:
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x(x>0).依题意,割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
有x2=5,解得x= 5 . 由此可知新正方形的边长等于两个小正方形
组成得矩形对角线的长.于是,画出图②所示的分割线,拼出如图
③所示的新正方形.
本章知识结构
实际问题 (直角三角形边长计算)
实际问题 (判定直角三角形)
③若c=61,b=60,则a=__1__1______;
④若则aR∶t△b=A3B∶C4的,面c=积1为0,____2_4___.
解三角形:设未知数求长度
小明同学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 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他 算出来吗?
A
x米
平面展开问题
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1. 直接给出三边长度,如3,4,5; 2.间接给出三边的长度或比例关系 (1).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12cm,一边长为3cm,其 他两边之差为1cm,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 (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 得到的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
比
5
一
比8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公开课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公开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5d53ada45177232e60a23e.png)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三角形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
且 c+a=2b,
c – a=
1
──
b,则三角形ABC的形状是
(A )
2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5.如图,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 为64,49,则AC= 17 .
A
64 D
49 C
6.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的高为h,
则下列各式中总能成立的是 ( D )
A .a b = h 2 B .a 2+ b 2= 2 h 2
11 1 1 1 1
C . + = ab h
D .a2+b2
= h2
7.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关
系:2b(c+2b)+(2c+a)(2c-a)=3(b+c)2-4bc ,试判断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b , 斜边为 c ,则有
a2+ b2=c2Βιβλιοθήκη Rt△ 直角边a、b,斜边c
形
Rt△ 逆定理:
a2+b2=c2
互
逆
数
命
a2+b2=c2
题
三边a、b、c
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较大边c 所对的角是直角.
互逆命题:
两个命题中, 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 题的结论, 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 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 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 逆命题.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章勾股定理复习PPT
![初中数学人教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章勾股定理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019e56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9.png)
四. 布置作业
1.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12,∠B=30°, 则DE的长是( ). A.6 B.4 C.3 D.2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 cm和8 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估算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第三组练习: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
2.解决折叠的问题. 已知如图,将长方形的一边BC沿CE折叠, 使得点B落在AD边的点F处,已知AB=8, BC=10, 求BE的长.
【思考1】由AB=8,BC=10,你可以知道哪些线段长?请在图中标出来.
答案:AD=10,DC=8 .
第三组练习: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
第三组练习: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
思考 :在不是直角三角形中如何求线段长和面积?
解一般三角形的问题常常通过作高转化成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思考: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1.画图与标图,根据题目要求添加辅助线, 构造直角三角形. 2.将已知量与未知量集中到同一个直角三角 形中. 3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线段长,最后完成解题.
3.做高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在△ABC中,∠B=45°,∠C=60°,AB=2.求(1)BC 的长;(2)S△ABC .
分析:由于本题中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添加BC边上的高这条辅助线,就可以求得BC及S△ABC .
第三组练习: 会用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1)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1)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246ba7e2bd960591c67757.png)
在RtΔABF中,BF= 102 82 =6cm
CF=10﹣6=4cm.
答:CF的长为4cm.
(2)设CE=xcm,EF=DE=(8﹣x)cm,
在RtΔECF中,EF2=CE2+CF2,
即(8﹣x)2=x2+42,
A
10
D
8-x
8
10
E8 8-x x
∴ x=3. 答:EC的长为3cm.
B
6
F4 C
10
已知一边和另两边关系求边长
用方程求解
六、课后作业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 的长分别为1cm,2cm ,则斜边长 为_____5_c_m__.
六、课后作业
2.在RtΔABC中,∠C=90°.
①若a=5,b=12,则c=_____1_3_____; ②若a=15,c=25,则b=____2__0_____;
b c2 a2
B
a
c
Cb A
变式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8,则第三边长是
_____1_0_或____2__7___. 6,8都是直角边 8是斜边,6是直角边
分类 思想
第三边为 62 82
第三边为 82 62
二、例题教学
方程思想
考点2:(已知一边和另两边关系求边长)
AB=AC+2
1.小 明 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
六、课后作业
3.在RtΔABC中,a,b,c为三边长,则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D ).
A.a2+ b2=c2 B.a2+ c2= b2 C.c2+ b2=a2 D.以上都有可能
六、课后作业
4.已知RtΔABC中,∠C=90°,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优质公开课课件4.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优质公开课课件4.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c66013d5bbfd0a795673d4.png)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B
A
C
D
E
2.求下列图中表示边的未知数x、y、z的值.
81 144
144 169
z
625 576
①
②
③
3、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x 6
x 5
13 8
解:(1)由勾股定理得: (2)由勾股定理得:
x2=62+82 x2 =36+64 x2 =100
x=10
∵ x2+52=132 ∴ x2=132-52
追问 由这三个正方形 A,B,C的边长构成的等腰 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之间 有怎样的特殊关系?
B
A
C
探究勾股定理
问题3 在网格中的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三 边为边长的三个正方形A、B、C 是否也有类似的面积 关系?
追问 正方形A、B、C 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条边 之间有怎样的特殊关系?
B
A C
探究勾股定理
。2021年1月11日星期一2021/1/112021/1/112021/1/11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1月2021/1/112021/1/112021/1/111/11/2021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复习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复习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9277d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9.png)
巩固练习
1.如图,一个圆柱形油罐,要从A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到A 点的正上方B点,请你算一算梯子最短需多少米? ( 已知油罐 的底面周长是12米,高是5米).
解:如图,将油罐侧面展开,
此时AB= 122 52 =13(m).
2.如图,已知在△ABC中,AB=17 , AC=10 , BC边上的高AD=8, 求:(1)BC边的长;(2)△ABC的面积.
A
思考: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呢?
1.有一个内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两个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
A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c
几何语言:∵a2+b2=c2, b
∴△ABC是直角三角形.
C
a
B
典型例题
S阴影=S△CAD-S△ABC
=
1 2
AC·AD-
1 2
AB·BC
=24
互逆命题
勾股定理
题设:一个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
题设:一个三角形 的三边长a,b,c
满足a2+b2=c2.
结论:两条直角边的平 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2+b2=c2)
结论:这个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若两个命题的题设、结论正好相反,则这两个命题叫 做互逆命题.
知识框图 勾股定理
互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形边 长的数量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复习回顾
回顾思考:
1.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2.赵爽证明勾股定理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怎样判断它是不是直角三 角形? 你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运用了什么方法? 5.一个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未必成立. 请举例说明.
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de0ceb6bd97f192379e9cd.png)
度为 ( )
A.5
B.6
C.7
D.25
3.在△ABC中,∠B=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
(1)如果a=5,c=12,那么b=
;
(2)如果b=61,a=60,那么c=
.
4、如图所示,图中所有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有
四边形是正方形,s1=9,s3=144,s4=169 ,则 S1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S△AFC= AF•BC=10.
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A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2)如果b=61,a=60,那么c=
.
都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b
c
判断某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3种)
则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证明与平方有关的问题3.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复习
知识框图
勾股定理 互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形边 长的数量关系
直角三角 形的判定
要点梳理
一、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斜边的平方。
B
符号表达: 在Rt△ABC中
c
a
a2+b2=c2
h
面积
S△ABC=
1 2
ab =
1 2
ch
A
b
C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符号表达:在Rt△ABC中,∠A+∠B=90º.
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3dm、 2dm,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 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路程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优质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优质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b295fa0740be1e640e9aa9.png)
情 况∴
2
b22 a b a22 a b c2
即 SP+SQ=SR
a2b2 c2
探 究: 一 般 直
A
P b cR
(图中每个小方 格代表一个单位 面积)
角
Ca B
三
Q
角
形
的 情 况
(ab)2 c241ab 2
a2b2 c2
探 究: 一 般 直 角 三 角 形 的 情 况
A
Pb
c RR
Ca B
Q
(图中每个小 方格代表一个 单位面积)
a2b2 c2 SP+SQ=SR
运
算
A
推
P b cR
演
证
Ca B
Q
实
猜
想 (ab)2 c241ab 2
a2b2 c2
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
A
几何表达式:
c b
在Rt△ABC中,∠C=90° AC2+BC2=AB2
┏
C
a
B 即(a2+b2=c2 )
探
究:
一
般
直
A
角 三
P
R
角
C
B
形
Q
的
情
况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归纳总结 完成探究
A
P
R
C
B
Q
SP+SQ=SR
AC2+BC2=AB2
探 究: 一 般 直 角 三 角 形 的 情 况
A
Pb
④
③
①
c
R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件下册数学课件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件下册数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ab0ed53169a4517623a3f7.png)
A C 2 A D 2 B C 2 B D 2 ,
2 0 2 2 5 x 2 1 5 2 x 2 ,即 5 0 x = 4 5 0 ,
解得x=9.∴BD=9.
解题技巧:对于本题类似的模型,若已知两直角边求斜边 上的高常需结合面积的两种表示法起来考查,若是同本题 (2)中两直角三角形共一边的情况(qíngkuàng),还可利用勾股定理 列方程求解.
使点B与点A重合(chónghé),折痕是DE,
则CD的长为
. 1.75cm
12/12/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八页。
专题讲练
专题1 方程
(fāngchéng)思
例1 如图想,在△ABC中,AB=17,BC=9,AC=10, AD⊥BC于点D.试求△ABC的面积(miàn jī).
解:在Rt△ABD和Rt△ACD中, AB2-BD2=AD2,AC2-CD2=AD2. 设DC=x,则BD=9+x, 故172-(9+x)2=102-x2, 解得x=6. ∴AD2= AC2−CD2 = 64,∴AD=8. ∴S△ABC= 1×9×8=36.
12/12/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八页。
考点讲练
3.在O处的某海防哨所发现在它的北偏东60°方向(fāngxiàng)相 距1000米的A处有一艘快艇正在向正南方向航行,
经过若干小时后快艇到达哨所东南方向的B处.
(1)此时快艇航行了多少米(即AB 的长)?
解:根据题意(tíyì),得∠AOC=30°
345
解:由题意(tíyì)可设a=3k,则b=4k,c=5k. ∵2c-b=12, ∴10k-4k=12,∴k=2, ∴a=6,b=8,c=10. ∵62+82=102, ∴a2+b2=c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17.1 勾股定理》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17.1 勾股定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027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e.png)
求 知
?
?
?
1
2√
3√
思考 根据上面问题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吗?
作 作图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
图 步 骤
也可以使OA=2, AB=3,同样可以求
出C点.
步骤
l B
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 2.作直线l⊥OA,在l上取一 点B,使AB=2;
3.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
2
作弧,弧与数轴交于C点.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或计算
情 欣赏海螺的图片:
景 引 入
数学中也有这样一幅美丽的“海螺型” 图案,如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 徽.
这个图是怎样绘制出 来的呢?
复 问题1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有的表示 习 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3,-
x2+ 42=(8-x)2 解得 x=3
即EC的长为3cm.
B
E
F
C
变 【变式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
式 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的对应点为A′,且
训 B′C=3,求AM的长. 练 解:连接BM,MB′. 设AM=x,
A' AM
D
在Rt△ABM中, AB2+AM2=BM2.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列出一个关于x
的方程;
(4)解这个方程,从而求出所求线段长.
典 例6 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B=∠D=90°,AB=2,
例
CD=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精 解:如图,延长AD、BC交于E.
?
?
?
1
2√
3√
思考 根据上面问题你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吗?
作 作图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
图 步 骤
也可以使OA=2, AB=3,同样可以求
出C点.
步骤
l B
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3; 2.作直线l⊥OA,在l上取一 点B,使AB=2;
3.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
2
作弧,弧与数轴交于C点.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或计算
情 欣赏海螺的图片:
景 引 入
数学中也有这样一幅美丽的“海螺型” 图案,如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 徽.
这个图是怎样绘制出 来的呢?
复 问题1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有的表示 习 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3,-
x2+ 42=(8-x)2 解得 x=3
即EC的长为3cm.
B
E
F
C
变 【变式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
式 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的对应点为A′,且
训 B′C=3,求AM的长. 练 解:连接BM,MB′. 设AM=x,
A' AM
D
在Rt△ABM中, AB2+AM2=BM2.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应用勾股定理列出一个关于x
的方程;
(4)解这个方程,从而求出所求线段长.
典 例6 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B=∠D=90°,AB=2,
例
CD=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精 解:如图,延长AD、BC交于E.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课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课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7452b3caaedd3382c4d3c1.png)
考点4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2、如图,点A是一个半径为 250 m的圆形森林公园的 中心,在森林公园附近有 B 、C 两个小镇,现要在 B、 C 两小镇之间修一条长为 1000 m 的笔直公路将两 镇连通,经测得 ∠B=60°,∠C=30°,问:请通过计算 说明此公路会不会穿过该森林公园?
250
A
60
300千米的B处,以 10 7 千米每时的速度向北偏
西60°的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200千米范围内
是会受到台风影响范围。
(1)A市是否会受台风影响?说明理由;
(2)若A市受影响,那么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多
久?
北
C
60°
东
A
B
考点5
勾股定理逆定理 的应用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 +b2=c2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特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A A
c
b
b
c
Ba C
若∠A=30°,则
Ca
B
若∠A=45°,则
考点一
与勾股定理有关的 计算问题
比一比,看谁快!
A
1、在Rt△ABC中,∠C=900 b c ①若a=6,b=8, 则c=_1_0_;
Ca B
②若a=40,c=41,则b=__9__;
③若a:b=1:2,c= 2 5,则S△ABC=_4___;
勾股定理复习
本章知识框图
c
a
• 拼图验证法
勾股定理
勾
• 勾股定理的应用 b
股 互逆 定理 定 理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 • 勾股数 逆定理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勾股定理复习课优质课 件
• 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
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
要点诠释: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 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 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 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 若c2<a2+b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 ⑥毕达哥拉斯:2 n 1 ,2 n 2 2 n ,2 n 2 2 n 1 ;
2 n 1 22 n 2 2 n22 n 2 2 n 1 2 ;
• ⑦丟番图: m2n2,2mn,m2n2;
m 2 n 22 2 m n 2m 2 n 22;
• 5.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几个常用的结论: • (1)在Rt△ABC中,∠A=30°∠C=90°,则a:
•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 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 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
解:
•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园,
•
• 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ABC中,∠C=90° (1)已知a=6, c=10,求b, (2)已知
a=40,b=9,求c; (3)已知c=25,b=15, 求a.
•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
•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 2、如图,已知:在 中, ,
受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
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 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 (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
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 了 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 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第二部分 学习笔记
• 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什么关 系?
• 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在△ABC中, ∠C=90°,有∠A+∠B=90°;
• 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ABC中,
∠C=90°,有 c2 a2b2
• 2.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
为a,b,斜边为c,那么c2 a2 b2即直角三
• 【变式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n+1,n+2,n+3,求n。
• • 总结升华:
【变式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8,15,17
B、4,5,6
•
C、5,8,10
D、8,39,40
• 【变式5】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 四边形ABCD的面积。
l a2 bc2
第三部分 经典例题精析
• ☆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基本用法
•
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
的面积。
• 举一反三 【变式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 总结升华: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
• 【变式2】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斜边长为5cm,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AC=70 ,AB=30 . 求:BC的长.
•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
知: ,
,
于P. 求
证:
.
• 【变式2】已知:如图,∠B=∠D=90°, ∠A=60°,AB=4,CD=2。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
•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应用 2、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
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 AP=160m。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 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 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
【变式】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其外形高2.5 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形状如图的某工 厂,问这辆卡车能否通过该工厂的厂门?
• (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 4、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
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 进行电网改造,某地有四个村庄A、B、C、 D,且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 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 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实线部分.请 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 线.
• 知识点三: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 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 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 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知识点四: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 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 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 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 ①3,4,5; 6,8,10; 3k, 4k, 5k.
• ②5, 12, 13; 10, 24, 26; 5k, 12k, 13k..
• ③7,24,25; 14,48,50; 7k, 24k, 25k.
• ④8,15,17; 16,30,34; 8k, 15k, 17k ..
• ⑤柏拉图: n21,2n,n21; n2122n2n212;
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 教材通过计算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 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来探索勾股定理即.
SASB SC
• 3.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①如果∠A+∠B=90°,那么△ABC是直角 三角形
• ②如果 c2 a2 b2,那么△ABC是直角三
角形
• 4.勾股数组:满足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三个正整数, 叫做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组:
b:c=1:3 :2
• (2)在Rt△ABC中,∠A=∠B=45°,则a:b: c=1:1: 2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
上的高的积。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 ab ch
• (4)在蚂蚁怎样走最近中,如果长方体中长、宽、 高分别为a,b,c,且a>b>c,则自长方体外侧绕行 对角的最短距离为
• 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
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
要点诠释: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 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应注意: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 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 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 若c2<a2+b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 ⑥毕达哥拉斯:2 n 1 ,2 n 2 2 n ,2 n 2 2 n 1 ;
2 n 1 22 n 2 2 n22 n 2 2 n 1 2 ;
• ⑦丟番图: m2n2,2mn,m2n2;
m 2 n 22 2 m n 2m 2 n 22;
• 5.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几个常用的结论: • (1)在Rt△ABC中,∠A=30°∠C=90°,则a:
•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 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 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
解:
•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园,
•
• 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ABC中,∠C=90° (1)已知a=6, c=10,求b, (2)已知
a=40,b=9,求c; (3)已知c=25,b=15, 求a.
•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
•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 2、如图,已知:在 中, ,
受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
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 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 (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
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 了 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 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第二部分 学习笔记
• 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什么关 系?
• 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在△ABC中, ∠C=90°,有∠A+∠B=90°;
• 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ABC中,
∠C=90°,有 c2 a2b2
• 2.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
为a,b,斜边为c,那么c2 a2 b2即直角三
• 【变式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n+1,n+2,n+3,求n。
• • 总结升华:
【变式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8,15,17
B、4,5,6
•
C、5,8,10
D、8,39,40
• 【变式5】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 四边形ABCD的面积。
l a2 bc2
第三部分 经典例题精析
• ☆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基本用法
•
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
的面积。
• 举一反三 【变式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 总结升华: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
• 【变式2】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斜边长为5cm,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AC=70 ,AB=30 . 求:BC的长.
•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
知: ,
,
于P. 求
证:
.
• 【变式2】已知:如图,∠B=∠D=90°, ∠A=60°,AB=4,CD=2。求:四边形 ABCD的面积。
•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应用 2、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
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 AP=160m。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 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 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
【变式】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其外形高2.5 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形状如图的某工 厂,问这辆卡车能否通过该工厂的厂门?
• (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 4、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
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 进行电网改造,某地有四个村庄A、B、C、 D,且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 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 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实线部分.请 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 线.
• 知识点三: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 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 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 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知识点四:互逆命题的概念
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 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 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 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 ①3,4,5; 6,8,10; 3k, 4k, 5k.
• ②5, 12, 13; 10, 24, 26; 5k, 12k, 13k..
• ③7,24,25; 14,48,50; 7k, 24k, 25k.
• ④8,15,17; 16,30,34; 8k, 15k, 17k ..
• ⑤柏拉图: n21,2n,n21; n2122n2n212;
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 教材通过计算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 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来探索勾股定理即.
SASB SC
• 3.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①如果∠A+∠B=90°,那么△ABC是直角 三角形
• ②如果 c2 a2 b2,那么△ABC是直角三
角形
• 4.勾股数组:满足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三个正整数, 叫做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组:
b:c=1:3 :2
• (2)在Rt△ABC中,∠A=∠B=45°,则a:b: c=1:1: 2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
上的高的积。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 ab ch
• (4)在蚂蚁怎样走最近中,如果长方体中长、宽、 高分别为a,b,c,且a>b>c,则自长方体外侧绕行 对角的最短距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