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ppt课件

文言ppt课件

《史记》不仅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产生了 深远影响,还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
《汉书》鉴赏
内容概览
《汉书》是一部纪传体的断 代史,主要记载了西汉一朝 的历史。
文学特点
其文学特点在于文笔优美、 刻画细致,尤其擅长通过细 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
主题思想
《汉书》强调国家治理的重 要性,通过对西汉历史的记 述和评价,表达了作者的国 家观和历史观。
详细描述
首先,词汇方面,文言文有许多生僻字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而现代汉语则更加贴近生活,词汇量大且丰富。其次 ,语法方面,文言文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有时省略主语和宾语,而现代汉语则更加规范清晰。最后,表达方式 上,文言文注重文采和韵律,而现代汉语则更加注重实用和口语化。
02 文言文语法结构
词类
01
02
03
名词
表示人、事、物等实体或 抽象概念的词。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 词。
形容词
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
词类
副词
连词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的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 的词。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与其它事物之间关系的 词。
词类
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代词
代替名词、形容词或数词的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 语以及句与句的词。
表示语气的虚词,如“ 也”、“矣”等。
03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章结构分析
总结词:梳理文章脉络, 把握整体结构
详细描述
划分段落,理解段落大意
识别开头、结尾和过渡句
语义理解
详细描述
总结词:深入理解文言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的用法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文言文比较阅读课件(完美版)ppt
应对策略
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特点及规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句子结构,注意省略成分的补充。
文言文文化背景的难点与对策
总结词
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典故、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文言文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和时代背景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这增加了对文言文理解的难度。例如,古代 官职、地名、制度等与现代不同,同时文中可能涉及历史事件、人物等典故,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 。
逻辑推理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推断出作者未明确表述的观点和意图 。
练习题目的反馈与改进
自我评估
学生应定期对自己的练习结果进行自我评 估,发现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不足之处,
并制定改进计划。
A 总结词
及时反馈和改进是提高文言文比较 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B
C
D
经验总结
学生应不断总结自己在比较阅读中的经验 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应对策略
了解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积累常见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相关内容含义。
05
CATALOGUE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练习与提高
练习题目的选择与设计
总结词
选择与设计练习题目是文言文比较阅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题 目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针对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与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详细描述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文献、历 史记录、文学创作等方面。其语言特点包括多用单音节词、 省略句子成分、使用修辞手法等,表达简洁而意义深远。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总结词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课件(共39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课件(共39张PPT)
25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处士笑而然之。
••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26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 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 的呀!
27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请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 人物形象的词句,并尝试表演读。
30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要求: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①故事内容符合原文意思,不要遗漏情节,可加入自己的想象。
②每个人都用讲故事的语气和声调,流利完整地讲一遍给同桌听。
31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你认为杜处士和牧童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
牧童 理由
杜处士
善于观察、敢于向权威挑战。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 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心胸开阔、乐于听取接收别人意见的人。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朗读“伯牙鼓琴”并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意思。 分享展示手抄报。
20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自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顺课文,读准断句。
(2)根据注释或结合上下文,解释加点字词意思。
蜀中有杜处土,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
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9
学习“伯牙鼓琴
翻译句子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
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

16篇文言文原文PPT课件

16篇文言文原文PPT课件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 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 患而死于安乐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 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 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 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 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 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 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 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 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 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文言文凤凰ppt课件

文言文凤凰ppt课件
文化交流
该文言文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了 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社会认同
该文言文的传播和推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 同和支持,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 有积极意义。
05
《凤凰》的现代意义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倡导和谐共处
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传 递了和谐共处的理念,启 示现代社会应追求和平、 合作与共同发展。
道德伦理的启示
凤凰的形象也寓意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其“五色备举”的特点,象征着仁、义、礼、智、信五常的完备,对读 者起到了道德伦理的启示作用。
人物形象
凤凰的高贵与美丽
文章通过细致的描述,展现了凤 凰的高贵与美丽,使读者能够感 受到其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人们对凤凰的崇敬
人们对于凤凰的崇敬和喜爱,体 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 求,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道德 伦理的认同和尊崇。
文学地位
文学价值
该文言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 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
价值和艺术成就。
历史地位
该文言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被视为文言文创作的典范 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传承意义
该文言文的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推动文学艺术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读者反馈
读者评价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与现代 汉语存在较大差异。
《凤凰》的背景
《凤凰》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代神话传说的特点
古代神话传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思考。
02
《凤凰》的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文言文课件ppt

文言文课件ppt

文言文词法
01
02
03
04
实词
指有实际意义的名词、动词、 形容词、数词等。
虚词
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助词、介词 、连词等。
通假字
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异体 字。
古今异义字
指意义用法不同的字。
文言文句法
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 示判断。
被动句
用“被”、“受”、“ 为”、“所”等表示被
动关系。
省略句
省略主语、谓语、宾语 等成分。
THANKS 感谢观看
文言文课件
• 文言文基础知识 • 文言文语法知识 • 文言文阅读理解 • 文言文翻译技巧 • 文言文写作技巧
01 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定义
01
02
03
定义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 表达形式,主要用于经典 文献、历史记录、文学作 品等正式场合。
起源
文言文起源于先秦时期, 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形成和 完善。
倒装句
将谓语、宾语等成分前 置或后置。
文言文虚词

用作代词、助词、连词等。

表示代词、副词、语气词等。

表示介词、连词、动词等。

表示介词、连词、动词等。
03 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篇章结构
总结词
理解文言文的篇章结构对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和逻辑关系 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通常采用起承转合的布局,即开头破题、 承接论述、转折过渡、结尾总结。了解这一结构有助于更好 地理解文言文的中心思想和各段落的内在联系。
文言文修辞手法
总结词
掌握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意和欣赏其语言之美。
详细描述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乃:连词,表承接,于是。 以:介词,因为。 以:介词:用。 以:介词,凭借。
当死. 而口不讼.直 宣帝嘉.之 鲁芝洁.身寡.欲
死:名词作动词,处死。 讼:名词作动词,争辩。 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他好,欣赏。 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自身洁。 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欲望寡。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 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堂房亲属关系,如“从弟”。
根据上下文意,看时间、地点、什么人说、为什么说、对谁说、怎么说等语言环境。不但要看
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 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
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文高考总复习课件(共27张PPT)
【文言实词】
谠.言嘉.谋 芝坐.爽下狱 和.而不同. 塞.天下之望. 【文言虚词】
谠:正直。嘉:美,善。 坐:因犯……罪。 和:谦和。同:苟同。 塞:隔阻,堵。望:怨恨。
乃.引芝参骠骑军事 一旦以.罪见黜 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 诸葛诞以.寿春叛 【词类活用】
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 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2)其日牛马嘶(
)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7)蟪蛄不知春秋(
)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 ■ (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文知识复习专题
第二课时
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 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 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 的词类活用。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六种 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 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 又如“诗”“书” 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发现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副词,能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恩惠,感 激
一词多义整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

益慕圣贤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道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说,讲
一词多义整理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有时朝发白帝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
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 张
一词多义整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聚集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适逢
会挽雕弓如满月 终将,一定,必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假字整理
❖ 略无阙处 “阙”通“缺” ❖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曹刿论战》

参与
可以 可以凭借
隔开,中间空 又何间焉 间,时间。
《曹刿论战》
对某事表赞同 可以一战,战则 《曹刿论战》 请从 。
词语
古义
地方 土地方圆
今义
某一个地方
例句
今齐地/方千里
出处
《邹忌讽 齐王纳谏》

等 间 往往 会计
逃亡 同样
死亡 等待、等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ppt课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翻译ppt课件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这样以后才干 〔注意〕改正;内心疑惑,思虑堵塞,然后 才干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 上,吟咏叹息表现在声音上,然后才干被人 们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入:国内 外
拂:同“弼〞,辅弼
出:国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遵遵守法 律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 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 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消亡。
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发:起,指被任用
畎:田间小沟
举:被举用 士:狱官
市:市场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 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 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选用为相,孙叔敖从 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 (赎回)并登上相位。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使命给这 样的人,一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 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 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 他做事不顺。用〔这样的途径〕使他 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起来,增加 他过去所不具有的才干。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后:这样以后 使…死亡
生:使…生存
死:Βιβλιοθήκη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激励人奋 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 必将导致消亡。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 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 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 选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 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 登上相位。

四年级文言文课件PPT可编辑全文

四年级文言文课件PPT可编辑全文
• ①并:一起 ②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古代传说中的 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猛禽;封豨:大野猪;修蛇:一种能吞 大象的蛇。 ③诛:杀死。 ④畴华:地名。 ⑤凶水:地名,在北 方。 ⑥青邱:地名,在东方。 ⑦洞庭:洞庭湖。
2024/8/20
29
练一练
•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 ①十日并出:____一__起____。 • ②尧乃使羿诛凿齿:___杀__死_____。 • 2.翻译句子。 • ①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 老百姓们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当帝王。
• ①垂死:临近死亡。 • ③黎甿:黎民百姓。
②地里:地理,地上的纹理,道路。
2024/8/20
23
练一练
•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 ①阳清为天:___成__为_____。 • ②故天去地九万里:___距_离____。 • 2.翻译句子。 • ①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 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一日长一丈。
• ⑦鸷鸟:猛禽。
⑧攫:抓取。
2024/8/20
16
•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 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 虫死,颛民生。
• ①冀州:泛指中国。 • ③狡虫:凶猛的鸟兽。
②淫水:洪水。
2024/8/20
17
练习题
• 1.解释划横线的字。 • ①火爁焱而不灭:___熄__灭____。 • ②淫水涸:___干__涸____。 • 2.翻译句子。 • ①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 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
2024/8/20
28
六、《后羿射日》
• 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yà)貐(yǔ)、凿齿、九婴、大风、封豨(xī)、修蛇皆 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 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 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 其恕乎(大概,表示揣测的语气)
“为”的用法
一.介词 做,当,当作,作为,看作
以丛草为林(当作,作为)可以为师(做)
二.介词 替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连词 因为
项为之强
四.表示被动 被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而”的用法
一、表顺承:“然后”、“并且”、或不译 学而时习之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句 方( ) 引( )
②句 故( ) 其( ) 善( )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就会游泳吗?这
说明人的思想、才能、技艺都不能靠( ),
而必须靠(
)去获得。
“之”的用法
一、代词,代人(物、事):“他(们)”、“她 (们)”、“它(们)” 昂首观之(它,指蚊子) 趋之别院(它,指癞虾蟆) 学而时习之(它,指学习的知识)
走进文言文的世界
问题一: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也叫古文。是古代的 书面语体。与白话文相对。
问题二: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可以了解我国5000年的历史,知道许多 精彩诱人的故事。 ——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现代汉语的许多 词语出于文言,文言的许多句子成为现代汉 语的成语,学文言能大大促进现代汉语学习。 ——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提升人生价 值。 ——文言文简练,典雅,抑扬顿挫,读起来 有很大的美感。
问题三:文言文难学吗?
朗读下面一则短文,并用自己的话 复述故事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 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 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 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
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这个练习给我的启示是:
二、助词:1、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三、动词:“到”、“往”、“去”

“(的)”、“她(的)”、“它(的)”、 “那(些)”、“这(些)”等
必细察其纹理(它的,指所观察之物) 蹲其身(代词,指自己) 择其善者而从之(他们的)
二、表转折:但是、然而 、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的用法
一、介词。 1、“用”、“拿”、“把”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仁以为己任 2、“凭” 、“凭借” 可以为师矣 3、“因为” 4、“按照”
二、连词,表并列、目的、修饰等关系:“来”、“用 来”
1.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是:(
)
2.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
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
)
3.我知道划线词的意思是∶
以荻画地( )
教以书字 ( )
及其稍长 ( )
而家无书读( )
借而读之( )
或因而抄录( )
再来试一试: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 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
——我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大量资 料可供现代研究之用,但如果不懂文言文,则无 法利用。 举例: ——现代气象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代气象 记录最多也只有100多年,但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竺可桢却写出了专著《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研 究》,在国际上引起震动。他从哪里找来到资料? 从古代各种书籍中寻觅的。别国气象资料只有 100多年,我国的却有几千年。 ——古籍中有治疗癌症的方法。 ——《梦溪笔谈》中有“UFO”的记载。 ——还有关于地震、洪水、日食、月蚀、彗 星……。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 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划线的词语
有涉江者(
) 遽契其舟( )
是吾剑之所从坠(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
2.故事可用一个成语概括(
)寓意是( )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①。婴儿啼。人问其故②,曰:“此其父善 游!”——《吕氏春秋》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1、 ②句中我能理解词语走的意思是 _____。
, 因为
2、我猜测③ 句中的释是______的意思.
3. 我猜测⑤句中的为是______的意思.
4.我知道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是( ),寓
意是(
)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要熟读背诵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 理解课文意思,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背诵课文。
2 、在理解文言文过程中,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利用好课文注解和工具书。
3、联系旧有的知识,主动积累新词汇。

学习文言文强调
读懂——能见“言”而知“意”;
读熟背诵——熟悉文言的表达方式和语 言习惯,形成语感;
积累词句——特别是古今不同的词语和 句式。
让我们开始充满趣 味的文言文之旅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