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业的改革
探讨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持续发展
探讨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持续发展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作为行业的重要力量,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以推动持续发展。
关键词: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持续发展1、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于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来说,持续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的增长和市场的占有,更在于对国家建设、社会稳定以及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推动国家建设。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众多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建设任务。
这些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够不断为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和技术支持,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大型建筑企业通过不断地研发和创新,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促进社会稳定。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同时,企业的稳定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此外,大型建筑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能够提升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提升企业竞争力。
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不断地研发创新,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持续发展还能够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注,共同推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2、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持续发展2.1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国有大型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常常呈现出庞大而复杂的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运营效率。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后,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建筑业规模逐年扩大。
从城市住宅、商业综合体、道路桥梁到高速铁路、核电站等大型基础设施,各类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
同时,建筑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传统的手工施工到现代化机械化施工,从单一工种到多元化团队合作,建筑业已经成为高科技、高效率、高质量的行业。
在建筑业的发展进程中,环保、节能、安全等问题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开始注重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安全施工也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水平。
未来,我国建筑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建筑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将得以大幅提升。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建筑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建筑企业发展战略
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一、城镇化趋势为建筑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提高城镇化率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
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城镇化率每年不足0.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城镇化率年均0.8到0.9个百分点。
据权威专家的测算,中国城镇化率的合理上限为78%,78:22是城乡比率的“黄金结构”。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9.68%,比“十五”末提高6.68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转折点。
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持续快速推进的过程当中。
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农民及其家属进城,由此带来的住房和交通、教育、医疗、文化、水电气暖等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十分巨大。
这些进城农民不可能都到大城市居住,主要居住在县城和县以下的大镇。
因此,城镇化将加速中小城市和县级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类住房开发,相关建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将面临不可多得的机遇。
就宁阳县来讲,已经编制完成县城区空间战略发展规划等十大规划,县城规划面积达到68平方公里。
2010至2020年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8%,城区人口年均增长1万人,户数3125户;2020至2030年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9%,城市人口年均增长0.5万人,户数1562户。
仅住宅需求一项,户均按120平方米计算,2010年至2020年,年均住宅需求37.5万平方米;2020年至2030年,年均住宅需求18.7万平方米,强劲的需求必定给我县建筑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筑业的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
建筑业的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发展的迅猛,建筑业在中国的发展迅猛。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
一、提高监管力度1. 加强监督执法: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建立健全相应执法制度和机构,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2. 完善公众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完善举报渠道和制度。
提供多样化举报方式,并确保举报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回应。
3. 强化技术检查:加强对施工单位资质和技术人员的审核,实施定期检查制度。
对监理、设计等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质量安全管理知识的了解以及技术水平。
二、加强职业培训1.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让工人们接受正规的培训,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2. 加强行业学院建设: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专门的行业学院。
通过实践教学、骨干师资培养等方式,提升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3. 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针对建筑行业不同岗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包括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三、推动标准化施工1. 健全标准体系:制定符合国际标准和规范的建筑施工标准,并进行普及推广。
加强对各类标准的宣传解读,引导企业以及从业者遵循标准要求。
2. 引进先进技术:加大对先进施工技术的引进力度,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等。
促使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控:通过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实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四、加大企业信用管理力度1. 建立建筑企业信用档案:将建筑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归档管理。
对违法违规行为和劣质工程进行记录,形成信用评价体系。
同时,鼓励建设优秀企业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中国的现代建筑现状趋势
中国的现代建筑现状趋势
中国的现代建筑现状呈现出以下趋势:
1. 大规模城市化和城市更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迁徙,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和更新一直处于高速进行中。
大量的高楼大厦、住宅小区、商业中心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涌现,现代建筑逐渐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2. 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采用可再生能源、节水系统和环保材料,优化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3. 多功能建筑和空间灵活性:现代建筑注重灵活性和多功能性,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用途。
例如,办公楼、商业中心和住宅项目结合了办公、购物、居住和娱乐功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4. 创新设计和技术应用:中国的现代建筑设计和技术应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建筑形态、结构和材料方面进行了创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例如,很多建筑采用玻璃幕墙、钢结构和自动化系统等现代技术。
5. 保护和利用传统建筑文化:尽管现代建筑在中国迅猛发展,但保护和利用传统建筑文化仍然是重要课题。
中国政府和学者积极倡导传统建筑保护和文化传承,一些现代建筑也尝试在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总体来说,中国的现代建筑现状趋势体现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环境保护、创新设计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这些趋势将对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中国的建筑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国的建筑业正在经历一系列的改革和转型。
过去,中国的建筑业主要以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如今,则越来越注重提高建筑质量、节能环保以及创新技术应用。
建筑业的发展转型正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中国的建筑业规模庞大,产值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建筑业年产值持续增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上升。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使得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建筑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中国的建筑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建筑、节能建筑等新技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建筑质量和安全性,也有效提升了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建筑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城市存在建筑质量不达标、建设速度过快等问题,导致建筑安全隐患频发。
此外,建筑业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综上所述,中国的建筑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阶段。
未来,建筑业将继续注重提高质量、绿色发展和创新推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建筑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全球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从全球角度看,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被视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未来建筑业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建筑的研发和推广,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消耗的挑战。
其次,数字化技术将深刻改变建筑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建筑业的工作模式和流程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未来建筑业将普遍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将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标准工具。
再次,智能建筑将成为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将建筑与智能化系统相连,实现建筑设备的集中控制和智能管理。
未来建筑将不再是单纯的“硬体”,而是具备感知、通信和决策能力的“软件”。
智能建筑可以提供智慧能源管理、安全监控、环境舒适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和用户的生活品质,符合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期望。
此外,建筑业的发展也受到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于养老专用建筑、医疗设施和护理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带动建筑业的发展,大量住宅、商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从国内角度看,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中国建筑业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住房需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持续推进将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政府也将加大对于住房租赁和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建筑业的发展潜力。
建筑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建筑与城市化进程的影响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建筑则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建筑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我们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一、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建筑对城市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城市内部的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等方面。
建筑的形式和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外观和风貌,决定着城市的整体形象。
比如,现代城市倾向于高楼大厦的建筑,这不仅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对城市的地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建筑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不仅要满足城市功能的需求,还要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对城市经济的推动建筑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驱动力。
建筑业的发展不仅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刺激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建筑业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
同时,各类建筑项目的兴建也为城市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中国深圳为例,该城市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之一。
建筑业的兴起和建筑项目的大量兴建为深圳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增长。
大规模的住宅项目、商业中心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深圳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
三、建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建筑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的建筑风格、住宅条件以及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功能性等方面的提升,都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致力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比如,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一些建筑采用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引入了自然光照和通风系统,以降低对能源的依赖。
同时,公共设施的建设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娱乐选择。
2024年中国建筑工程产业将实现重大突破和创新
2024年中国建筑工程产业将实现重大突破和创新中国建筑工程产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和稳定增长后,2024年将是中国建筑工程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和创新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建筑工程产业的现状,并展望2024年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一、中国建筑工程产业的现状中国建筑工程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国内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目前,中国建筑工程产业集中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城市化建设等领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企业。
在房地产领域,中国的住房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人们对住宅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要求提升,绿色、智能、舒适的住宅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在高铁、公路、桥梁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的进展相对滞后。
因此,在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中国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重点。
二、2024年中国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建筑将成为主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将成为2024年中国建筑工程产业的主流发展方向。
政府将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和绿色施工技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2. 科技创新将推动产业发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的推动下,2024年中国建筑工程产业将迎来技术创新的黄金时期。
建筑业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提高效率和质量。
3. 建筑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深入渗透已经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建筑工程产业也将更加与互联网相结合。
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材料电商平台、智慧工地管理等新模式将不断涌现,提升建筑工程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4.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国正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2024年将是城市化建设迎来重要突破的关键时期。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
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建筑风格和技术的引进,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进入现代化时代。
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建筑师开始在国内推广现代建筑风格,如欧洲的新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逐渐步入民主化和现代化的轨道,建筑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政权开始重视城市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如广场、公园、学校、医院、图书馆等。
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采用了现代化建筑风格,如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的红楼、复旦大学的图书馆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更加注重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师开始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道路。
而且,建筑师们也积极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建设,如长江大桥、武汉长江隧道、北京大学医学部等。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进入了高峰期。
建筑师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大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了对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的重视。
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北京鸟巢、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塔等,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
总之,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是一个逐步向现代化进化的过程。
建筑师们在拓宽视野、提高技术、强化文化自信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病现象 ,促进原城镇居 民的福利也不断得到改善。 四是 协 调 好 大 、 中 、 小 城 市 与 农 村 城 镇 发 展 的 关 系 。
以资 源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和 公 共 服 务 功 能 配 套 完 善 为 原 则 ,合理
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 ,加快健全 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 务 ,引导人 口和产 业集 中集聚 ,形成 大、中、小城 市与农村 城镇 合理 有序发展格局 。只有协调好 各种关系 ,城镇 化才是 健康 的 ,作 为未来驱动经济发展 的基 石才是牢 固的。
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 是 人 本 气 氛 浓 。 发 展 城 镇 的 目的是 为人 服 务 。 所 以 ,
挥 政 府 的 主导 作 用 ,更 要坚 持 市 场化 取 向 ,探 索 多种 实 现 方 式 ,按 市 场 规 则 配 置 资 源 。 要着 重 围绕 城 镇 化 发展 中面 临 的
城镇 的一切应 当围绕人来展开 ,要牢 固树立人本思 想 ,创造
上。
村 可以为城 镇的发展提供有 力支持 ,形成 坚强后盾 ,城 镇又 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 力 ,从 而全 面拉 动农村发展。
决 不 能 以牺 牲 农村 的发 展 来 谋 求 城 镇 化 的提 速 。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 的政策取 向与客观必然性 2 0 1 3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 镇 化 ,着 力 提 高城 镇 化 质 量 ,要 求 以全 新 的思 维 和 方 式 ,大 胆开拓 ,勇于创 新 ,努力解决 当前城镇化发展 中存在 的一系 列复 杂问题 ,促使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 为释放 巨大内需潜 力与
良好 的人 本 环 境 ,形成 良好 的 人 本 气 氛 ,产 生 良好 的人 居 服 务 功 能 ,促 进 人 的 自 由与 全 面 的 发展 。
中国城市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共经历了哪些巨变?
中国城市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共经历了
哪些巨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经历了许多巨变,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1. 城市化进程加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规模推进城市化进程,许多农村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
城市化程度显著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2. 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技术不断革新和提升。
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建模等,提高了建设效率和品质。
3.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建设不仅关注建筑物的建设,还大力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
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 城市经济的腾飞: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成为经济中心和商业枢纽。
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5. 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环境保护成为重要议题。
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城市建设。
6. 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还着重发展城市文化。
许多城市积极推广本地文化、艺术和传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以上只是中国城市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部分巨变,城市发展还伴随着更多的变革和创新。
中国城市的巨变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发展机会。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可谓风起云涌。
我们走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见高楼大厦和各类建筑项目。
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建筑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行业规模庞大首先,中国的建筑业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数据显示,建筑行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住房需求急剧增加,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
从高速公路到地铁,从住宅小区到商业中心,建筑行业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我们每天经过的街道、看到的建筑,都是这个行业辛勤工作的结果。
1.2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其次,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
过去我们常说的“粗制滥造”,现在已经大为改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日益成熟。
现代化的施工机械、大数据、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比如,利用BIM技术,可以在施工前模拟整个建筑过程,提前发现问题,避免了很多返工现象。
这样的技术进步,让建筑不仅美观,而且更加安全耐用。
二、面临的挑战2.1 环境问题尽管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是环境问题。
建筑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常常看到工地上的扬尘、噪音,甚至是建筑垃圾的堆积,这些都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实现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人才短缺其次,行业内人才短缺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更新,传统的建筑工人需要进行再培训,掌握新的技能。
而许多年轻人对这个行业的兴趣不高,导致一线工人的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鲜血液。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行业内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激励措施,吸引年轻人投身建筑行业。
2.3 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
各大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压低价格来争夺项目。
这虽然能在短期内获得订单,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甚至损害企业的信誉。
建国以来中国建筑的成就
建国以来,中国建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高楼林立、大型基础设施遍布全国,中国建筑业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基础薄弱,建筑业也处于起步阶段。
那时,国内的建筑大多是传统的低矮平房,建筑材料和技术都相对落后。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建筑业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中国建筑业也逐渐迎来了春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大型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速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连通了全国各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改变了城市的面貌。
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也积极引进和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与国际接轨,中国建筑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
同时,中国建筑业也注重自主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除了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建设外,中国建筑业还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例如,在超高层建筑领域,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
上海中心大厦、广州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建筑不仅高度惊人,而且在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业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建筑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建筑业开始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性。
通过采用新型材料、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中国建筑业不断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古建筑修缮方面,中国建筑业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是建筑业的重要使命之一。
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中国建筑业成功修缮了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使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建筑业国内发展趋势
建筑业国内发展趋势一、市场规模扩大1.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推动建筑业发展•中国人口逐年增长,对住房需求不断提升,推动了建筑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设项目的增加也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2. 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建设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建设的需求,尤其是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技术创新引领发展1. 智慧建筑的崛起•智慧建筑将传统建筑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运用,推动了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
2. 绿色建筑的普及•绿色建筑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中。
•中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倡导绿色建筑,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建筑的普及。
3. 3D打印技术的应用•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可以实现建筑构件的快速制造、灵活设计和降低成本。
•3D打印技术为建筑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对建筑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1. 建筑工业化推进•建筑工业化推进了建筑业的产业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预制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先进技术逐渐被应用,改变传统施工方式,提升建筑业竞争力。
2. 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降低了建筑能源消耗,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性。
•蓝色建筑评估标准的推广和建筑节能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升级。
3. 城镇化建设需求的多元化•城镇化建设需求的多元化使建筑业不再局限于传统房屋建设,扩大了市场空间。
•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项目的兴起,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4. 人才培养与技术人员引进•建筑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成为关键。
•高校建筑专业的培养和引进国外优秀建筑人才,加速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步伐。
中国建筑业发展史
中国建筑业发展史中国建筑业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文化,如中国的古代建筑工艺和奇迹,如长城、故宫等。
然而,现代中国的建筑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建筑业开始从战争时期的破坏中恢复,并逐渐发展。
在建设中国的新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下,建筑业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展开,形成了中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基础。
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国的建筑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建设上。
如大型水利、发电、交通等工程。
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外国设备和技术,并组织培训,以满足国内建筑需求。
同时,中国也开始培养自己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以推动建筑业的发展。
1980年代,中国的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外国的建筑公司和投资者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引入了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城市和住宅区,形成了城市化的浪潮。
同时,国内的建筑公司也发展迅速,开始参与大型工程和国际竞标。
1990年代至今,中国的建筑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改革。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空前扩大,大量的高层建筑、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相继涌现。
同时,中国开始注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发展。
在建筑材料和技术方面,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节能玻璃等。
同时,中国的建筑设计也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如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现代再创造,以及国际设计师和建筑师的参与。
总体来说,中国的建筑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发展迅速,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然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城市规划不合理、建筑质量不稳定等。
因此,中国的建筑业仍需要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发展模式。
中国建筑业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1. 绿色建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绿色建筑发展,包括建立绿色标准和认证体系,鼓励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等,预计绿色建筑会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 城市化进程: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
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住宅、商业、办公等建筑物。
建筑业将受益于城市化进程,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领域。
3. 数字化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节能和智能化程度,无人机在建筑工地上的应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等。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4. 现代化工业建筑: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工业产能优化调整,中国的工业建筑也正在发生变化。
现代化工业建筑的需求将逐渐增加,并且对建筑的质量、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
5. 建筑节能与绿色化: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发展理念,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建筑
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设计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建筑业将不断追求更节能、更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体来说,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绿色、数字化、城市化。
在未来,建筑业将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建筑设计和施工效率,满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需求。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行业规模与增长中国建筑业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建筑业总产值逐年攀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就业人数也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同时,建筑业投资额也在不断扩大,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竞争市场。
国有和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各具优势,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竞争也逐渐加剧。
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三、技术创新与绿色建筑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为建筑业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理念也在逐渐普及。
同时,BIM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四、政策环境与监管政府对建筑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监管制度也逐步完善,为行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此外,行业标准和质量提升也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需求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建筑业的重要领域。
随着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建筑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六、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是中国建筑业未来的重要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循环经济和建筑废弃物处理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推动建筑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七、建筑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尽管中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劳动力短缺和技能培训需求是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同时,环保要求和技术升级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建筑业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中国建筑业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建筑的成就
建国以来中国建筑的成就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建国以来,中国建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面临着巨大的重建和发展任务,建筑行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索,中国建筑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自建国以来,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城市规划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城市的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充分保留了历史文化遗产,并合理规划了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在建筑设计方面,中国建筑师们不断突破创新,设计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建筑作品。
中国的“钢结构第一村”—蛇口工业区,是中国第一个以钢结构为主的工业区,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优势。
中国国家大剧院更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作品,其独特的外形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了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在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北京的地铁和高速公路网已经发展到全国最大,交通便利性得到明显提升。
中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还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高铁建设也是举世瞩目,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长高铁里程的国家之一。
三、传统工艺和文化保护方面的成就中国还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作品。
鸟巢、水立方等标志性建筑,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筑实力。
建国以来,中国建筑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相信中国建筑将继续保持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不懈努力。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展望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展望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展望。
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业化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施工模式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受到了限制。
而采用工业化建造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建筑工业化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二、绿色建筑的兴起在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下,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一大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
通过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使得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效益。
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
三、智能化建筑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化建筑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智能化建筑不仅可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还可以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更新的需求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更新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城市更新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建筑行业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投资规模也将日益增加。
五、旅游地产的兴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地产的兴起,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旅游地产按照旅游资源和产业规划,通过建设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理想的居住和休闲环境。
未来,旅游地产将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大增长点。
六、老龄化社会对建筑行业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的重要挑战。
建筑行业可以通过建设具有养老功能的建筑物,满足老年人的居住和养老需求。
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巨大,养老建筑市场潜力巨大,建筑行业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业的改革——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建筑房地产业委员会中国城市化建设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戴和根(2010年5月28日)各位青年企业家、各位同行:在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青企协建筑房地产产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城市化建设高峰论坛今天如期开幕了。
这一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研讨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展望建筑业发展前景,分享建筑业创新与实践成果,加强各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此,我代表青企协建筑房地产产业委员会,向参加论坛的各位青年企业家和各位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论坛的举办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协助的淮南市政府和中国中铁四局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中国城市化建设与建筑业的改革这一课题作一发言,敬请批评指正。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建筑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在世界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
据有关资料,到2008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5个。
其中,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122个,50万到100万的大城市达到了118个,20万到50万的中等城市达到151个。
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了46.6%。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建设工地,发展速度相当于一个月就建成一座巴黎城。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引擎。
中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与城市化相关联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改造、大型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显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
据相关资料,“十一五”期间,新建铁路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总投资12500亿元,是“十五”投资规模的近4倍。
公路新增里程4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全国已有24个城市开展了轨道交通建设,已建成766公里,在建约1575公里,总投资6222亿元。
房地产市场2009年的投资总额达到了3.6万亿,尽管近期国家相继推出调控措施,但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刚性需求,持续走高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使许多行业和相关企业受到了重创。
但由于建筑业是投资拉动型的周期性行业,建筑业与投资的关联系数大约在60%左右,也就是100亿的投资将有60亿的建安工作量。
同时,一亿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可以带动三个亿的相关市场。
因此,我国政府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四万亿的投资中,有2.8万亿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建筑业在金融危机中反而出现更为强劲的增长。
所以对于中国建筑业说,目前的金融危机,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对此,我们对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建筑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严峻挑战。
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项目的工期、安全、质量、环保标准也不断提高,而目前建筑业在技术装备、科技创新、建设管理、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资源配臵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
二是建筑业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供需失衡、过度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建筑业企业已达到了6万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万人,而大多数企业处于建筑业低端竞争的层面,大型建筑企业大而不强,小型建筑企业多而不精,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
三是工程建设管理粗放,重复建设、质量不高、浪费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与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城市化建设的质量。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机遇,更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二、制约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提速,中国建筑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2009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8万亿元,是1980年287亿的264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6年,中国有3家建筑企业首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到2009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的工程承包商前10名中,中国建筑企业就占到了4席,并包揽了前2名。
但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到,目前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创造的有利条件,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发展状态仍然还处在由依靠增加投入、物质消耗推动发展的粗放型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集约型方式转变的阶段。
目前,国际建筑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大型和超大型项目发包数量不断增加,项目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特别是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PPP(公私合作经营)等模式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传统的设计、施工相分离的工程建设方式在逐步减少。
建筑企业的服务功能已经由单一的施工承包服务向咨询、投融资、设计、施工、运营、设施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转变,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已经成为大型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由于中国建筑市场的发育还不够成熟,代表世界建筑业发展方向的这些先进的建设管理模式,还没有在国内建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存在一些制约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投融资体制相对滞后。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采取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主导的方式,即由政府一揽子负责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投融资和建设管理。
这种单一的投融资体制,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城市化建设投资始终处于紧缺状态,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使政府投资筹资压力不断增大,债务风险也不断加大。
一些地方政府因超前投入、大量融资,甚至到了逾期无法偿还的地步,成为中国建筑业长期存在的拖欠工程款这一“痼疾”的重要原因。
(二)建设管理模式创新不足。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普遍沿用了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业主履行建设管理职责的方式。
即建设业主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分解为多个单元和区段,通过投招标,选择不同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施。
这种传统建设管理方式,人为的将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要素分离,一方面使工程建设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造成了建设方压级压价、肢解总包、强行分包,承包方千方百计地“变更设计”、“调概”等一系列违规行为的发生,致使工程投资和建设管理成本难以受控。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完成的工程项目中,其工程结算结果普遍高出工程概算,有的行业甚至高出概算15%-20%左右,工程成本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建设效益。
(三)建筑市场秩序不尽规范。
目前,国内建筑业缺乏有效的准入机制,投招标配套机制也不尽完善,建筑市场低价招标、超低价中标等违背市场规则的现象十分普遍,带资、垫资、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比较突出,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虽然中国建筑业产值持续增长,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产值利润率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始终排在后三位,有时甚至是倒数第二、倒数第一位。
建筑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还不到1%,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和积累严重不足,抵御风险能力不强,职工收入水平偏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十分不利于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传统的建设管理体制,往往采用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的方式,仍然依靠行政化的管理手段,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监管机制,造成了工程建设领域安全、质量事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豆腐渣”工程屡禁不止。
据了解,中国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平均仅为17.7年,而美国达到了40年以上。
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五)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突出。
采取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使工程项目在前期准备、竞标发包等各个环节上,产生了“公关”、“中介”、“串标”、“陪标”、“泄底”等一系列“暗箱操作”问题,出现了具体监管过程中“吃、拿、卡、要、送”等大量的腐败漏洞,使工程建设领域成为国民经济行业中腐败问题的高发、易发区。
据了解,2006-2007年,在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查办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中,工程建设领域就高达31%。
近年来,全国共有19个交通厅长因为在工程承发包中违法违纪被司法机关查处。
自2009年中央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全国工程建设领域共受理案件9188件,结案865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5241人,其中地(厅)级57人。
据有关分析,目前建设领域因腐败和浪费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工程投资中的比例达10%-15%左右,令人触目惊心,严重损害了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城市化建设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建筑业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地反映在建设体制和管理机制方面。
变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建筑业适应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迫切要求。
三、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新中国建筑业在60年发展历程中,主要走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前,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性计划指导施工,实行实报实销的管理体制,不讲经济核算,建设效率低下。
二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7年7月引入项目法施工,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建筑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独立物资生产部门。
三是从1984年开始,推行招标投标改革。
特别是1999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初步建立了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体系,进入了市场化发展的阶段。
近年来,国家住建部、中建协等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认真吸取和推广国际建筑业先进管理经验,积极倡导以工程总承包为代表的新型工程建设管理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住建部在2003年颁布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有投融资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对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的要求按照建设—转让(BT) 、建设--经营--转让(BOT) 、建设—拥有--经营(BOO) 、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等方式组织实施”,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国家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国交通等一批大型建筑企业,近年来在推动建筑业改革与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以我所在的中国中铁为例,近年来,积极拓展建筑业上游投资业务,先后以BT方式,投资建设了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柳州市“三桥一路”、江苏省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天津南仓立交工程、咸阳上林大桥、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