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大学课堂说文解字ppt课件

大学课堂说文解字ppt课件

ppt课件.
9



小文ຫໍສະໝຸດ 文篆造字解说:“克”是“剋”的本字。克,甲骨文 ,上面张着 大口惨叫, 下面是“人”的变形,像身体蜷缩的人,表示人因遭 受剔肉酷刑而惨叫。造字本义:古人杀人剔肉祭天,以消除巨大 的天灾。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写成 “十”、“口”、“人”的组合。当“克”的“杀人祭天”本义 消失后,篆文再加“刀”另造“剋”代替。
ppt课件.
6
《说文解字》:“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繹(yì)也, 故爲多。重夕爲多,重日爲曡。凡多之屬皆从多。 古文 多。得何切。” 。”
解释:多,重复。字形采用“重夕”会义。夕,表
示相演绎,所以变成多。重叠“夕”字叫“多”;重叠 “日”字叫“晶”。所有与多相关的 字,都采用“多” 作边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多”字。
ppt课件.
7
甲 骨 文
金 文
小 篆
造字解“说夕:”王是国夜维晚先,生再考加释一后个认“为夕多”,,表即示又两一份个肉夜食晚。, 造变字成本“义多:”一字人,独意占思双是份一、个多夜份晚肉连食着。一在个物夜质晚匮,乏可的以原 始表共示产多平。分不时过代,,《人说们文均解分字物》用中,的尤“其多均”分为肉“食重,”一,人 独应占该双是份引就申是义“。超额”。
说 囧文 解 夕

字 克

ppt课件.
1
囧 138页
《说文解字》:“窻(chāung)牖(yǒu)麗(lì) 廔(lóu)闓(kāi)明。象形。凡囧之屬皆从囧。讀 若獷(guǎng)。賈侍中說:讀與明同。俱永切。 ”
解释:漂亮楼房明亮的窗户。象窗户玲珑形。 所有与囧相关的字,都采用囧做边旁。读音像犷的 音。贾侍中说:读音和明相同。

说文解字-PPT课件

说文解字-PPT课件

• 晚明毛晋和其子扆(yǐ)依宋椠始 “一”终“亥”小字本用大字雕刻。 毛氏初印本与宋本相去不远,但后来 屡依《系传》剜改,遂多乖缪。这就 是当时通行的汲古阁(绿君亭)本, 段玉裁作注以此为底本。
• 清嘉庆以后《说文》有三种本子: • 一、额勒布刻鲍惜分所藏宋本(即 《藤花榭》本); • 二、孙星衍重刊仿宋本小字本(即 《平津馆》本)。 • 三、丁少山影宋监本。
• 《說文》單字主要來源
• 1、《史籀篇》殘存的9篇籀文223字;
• 2、“秦三倉”:李斯的《倉頡篇》、趙高《爰曆 篇》、胡毋敬《博學篇》凡55章,小篆3300字。
• 3、揚雄《訓纂篇》凡34章,隸書2040字。 • 4、班固續揚雄《訓纂篇》凡13章,隸書780字。 • 5、史游《急就章》凡32章,隸書2019字。
• ①一、二、示、三、王、玉、玨、氣 八部,即以基本部首“一”相系聯。 每個部首都包含基本形“一”。 • ②丨(gǔn)、屮、艸、蓐、茻”五 部,則以基本形“丨”相系聯,如此 則第一篇分為“一”和“丨”為基本 形的兩組。
不能以形繫聯者則以意系聯。如《說 文》第十四篇將“甲、乙、丙、丁” 等天干名和“子、丑、寅、卯”等十 二地支名編為一組。這些部首在字形 上並無共同點,而在意義上形成一個 類。另外如《說文》第四篇的羽、隹、 鳥、“奞”等四組的繫聯。

部中之字體例:各部字數多寡不一, 多的如《艸部》445字,《木部》421字, 《水部》468字。少者只有幾個字,如 “气”部共兩個字。不管多寡 都用一 個原則即“據義系聯”。個別是據聲繫 聯。
• 玉部:段19頁 • 刀部:段183頁 • 月(肉)部:177頁 • 織:參見段注644頁 • 絹:參見段注649頁 • 霜 :參見段注573頁 • 輯 :參見段注721頁

《说文解字》PPT课件

《说文解字》PPT课件
慎前以诏书校东观,教小黄门孟生、李喜等,以文 字未定,未奏上。今慎已病,遣臣斋诣阙……建光 元年【121】九月己亥朔二十日戊午上。
2命名
许慎《说文解字·序》: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
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 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2020年9月28日
5
一、《说文解字》的作者与成书
1、 许慎其人 2、《说文解字》之成书 3、《说文解字》之命名 4、《说文解字》之传本
2020年9月28日
6
1、许慎其人
许慎(约54年—约125年), 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 河南郾城县)人。
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 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 者。
2020年9月28日
14
4、《说文解字》之传本
另外,今尚存有唐写本《说文》两种。 一种是清人莫友芝所藏唐穆宗元和年间的木部残本一卷,
188字,与今本差异很大(莫氏有笺异); 另一种是日本平子尚所藏口部残本,存12字,为唐宋时
期日本摹本。
2020年9月28日
15
二、《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2020年9月28日
方中央备矣。
2020年9月28日
13
4、《说文解字》之传本
《说文》早期传本不得而知。 南唐末年徐锴(字楚金)《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是第一
种《说文》注本,对[唐]李阳冰说多有匡正,世称小徐本; 其兄徐铉(字鼎臣)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奉旨校定
《说文》,参校众本,正误补阙,分全书为三十卷(分原 书每卷为上下篇),世称大徐本。 明清以后,《说文》通行的刊本主要是二徐本。清人研治 《说文》,多以大徐本为基础,同时参校小徐本。大小徐 本今天均有中华书局影印本。 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说文解字导读》课件

《说文解字导读》课件

thr信用* chip chip挤 ECAIT:强制 on
01
02
商城 business business chip唬沂E咔戎IM1 vanCA
chipIT integrCAIT on on Chase on揪After MI Chase揪
CA:I
In B results梢
缺 CA creditis:攀升,掷 the蝴蝶.何
05
《说文解字》在现代的应用
语言学研究
通过对《说文解字》中汉字的解析,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为语言学研究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
辞典编纂
现代的汉语辞典在编写过程中,常常引用《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解释,以提供准确的语义信息和历史背景。
历史文献解读
古代文献中的生僻字和古词语,常常可以在《说文解字》中找到解释,帮助历史学家更好地解读和理解古代文献。
总结词
04
《说文解字》中的文化解读
通过对相关汉字的解读,展现了古代家庭结构和婚姻制度的特征,如父权制、婚姻中的门第观念等。
家庭与婚姻
通过对表示农具、农作物等汉字的分析,揭示了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
农业与生产
通过对表示兵器、防御工事等汉字的解析,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形态,同时也强调了和平思想在汉字中的体现。
战争与和平
数学与测量
通过对表示数量、度量衡等汉字的分析,展现了古代数学和测量技术的发展,体现了古人对现实世界的精确把握。
天文与历法
通过对表示天体、方位等汉字的解读,展现了古代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的科技水平,揭示了古人对宇宙奥秘的认识。
医学与养生
通过对表示人体器官、疾病、药材等汉字的解析,揭示了古代医学和养生思想的独特之处,展现了古人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

最新《说文解字》导读课件ppt课件

最新《说文解字》导读课件ppt课件

❖ 《说文》所列的正篆有9353个,但这并不完 全,徐铉校订《说文》时,发现有些作为偏
旁的字反不见正文,便肯定为《说文》阙载,
遂为补录,谓之“新修”,如“昭、志、件、 借、剔、笑、迓”等共19个字,但事实上并 不止此数,如浏从刘声而无刘,稀从希声而
无希,油从由声而无由。此外,徐铉又在 《说文》后新增402个字,谓为“新附”,然 徐氏所补,仍不全备。
• 3、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 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 自尊与被人尊重 ,都是快 乐的。
【学习内容】
• 4、知耻与自尊的关系?
• A、知耻,是自尊的重要变现。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 B、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它,是对自己良好形 象的维护,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 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
❖ 博问通人,引用了孔子、董仲舒、刘歆、刘 向、郑众、司马相如、贾逵、扬雄、卫宏、 班固、徐巡、京房等人的说法,如:
❖ 贞,卜问也。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 所说。
❖ 阙如。“君子於所不知,盖阙如也。”书中 之阙,或阙形、或阙音、或阙义。如:叚, 借也。阙。
第三节
《说文》段注解说举例 “育,养子使作善也。”段注:“不从子而从倒
子,正谓不善也,可使作善也。” “辩,治也。” 段注:“治者理也,谓治狱也。
会意。” “封,爵诸侯之土也。” 段注:“邦之言封也,
古邦封通用。” 段玉裁误注之例:“家,居也。从宀,豭省声。”
段注:“此篆本义乃豕之居也。……豢豕之生子最 多,故人居聚处借用其字。”
第一课 珍惜无价的自尊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

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 6、虚荣心是一种追求 表面上荣耀、光彩 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 名利 作

[PPT荟萃]《说文解字》PPT课件

[PPT荟萃]《说文解字》PPT课件
Our greatest weakness lies in giving up. The most certain way to succeed is always to try just one more time
D.形声 《说文解字 ·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
相成,江河是也。”指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即 一个表义的偏旁和一个标示读音的偏旁组合而成的 字。都是合体字,字内有声符。
Our greatest weakness lies in giving up. The most certain way to succeed is always to try just one more time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 什么是文字的形体 ❖ 古文字、今文字及其分类 ❖ 汉字形体变化的主要表现
❖ 根据形符和声符在字形中的组合方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归 纳起来大致有九种。 1)左形右声:河松理悟 2)左声右形:期绵郸魄 3)上形下声:花窜篇露 4)上声下形:盎驾婆璧 5)内形外声:闻莽鳳讎 6)内声外形:阔围衷衢 7) 形偏一角:荆疆栽脩 8)声偏一角:施從寐歸 9)形声穿插:隨游御奭
Our greatest weakness lies in giving up. The most certain way to succeed is always to try just one more time
❖ 极少部分的形声字的形符表示的是该字的本义,例如:
小篆中“到”,从至,刀声,本义为至;“斧”从斤,父 声,本义为斤,斤象斫木斧形;“罔”从网,亡声,本义为 网,网象渔猎用的罗网形;“鼻”从自,畀声,本义为自, 自象鼻子形;“齿”从,止声,本义为门齿;“躬”从身, 弓声,本义为身。

《说文解字》.pptx

《说文解字》.pptx

例如《古文尚书》的传授:
武帝末,在孔府旧宅的墙壁夹层中发现包括 《尚书》等在内的大批藏书。都是用六国蝌蚪文 (古文)书写的,故称古文《尚书》。当时人们都不 认识,唯孔安国尚能辨认。孔安国,西汉时期鲁国 人,孔子十一世孙。汉代经学家。孔壁中所得《古文 尚书》当时人都不识,安国以今文读之,又奉诏作书 传,定为五十八篇,谓之《古文尚书》,开创了西汉 《古文尚书》学派。孔安国将所得古文《尚书》献给 武帝,希望能立于学宫,目的未能达到,因此古文 《尚书》只能私下传授。
篇》、明代梅膺祚《字汇》、 清代《康熙字典》 都是按部首编排的字书。
(3)刊正字体的字书。
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宋代张有《复古编》 都是这一类订正笔画讹误的书。
二、许慎和《说文解字》
1.生平: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著名经学
家、文字学家,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 赞赏。 《后汉书·许慎传》“(许慎)少博学经 籍”。这里的经籍包括“五经”和诸子百 家、医药、天文、历算等。
字书大体可分以下几类:
(1)学童识字课本。如《急就篇》《仓颉 篇》等。
篇中分章叙述各种名物,如姓氏人名、锦绣、 饮食、衣服、植物、动物、疾病、药品、官职、 法律、地理等等。
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 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以便诵习。
(2)解释汉字形体、读音和意义的书。
如许慎《说文》,按形体分540部首编排文字。 梁代顾野王《玉篇》、宋代司马光等的《类
由于他才学过人,被汝南的郡守选拔为功 曹,协助郡守办理全郡公务。许慎任职功 曹,其工作是相当严肃认真的,据《汝南 先贤传》记载:许慎任职功曹,勤于政事, 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因此, 他又被推举为孝廉之士。
后来,许慎被召入京城洛阳,做了太尉府 的南阁祭酒,从事文书一类的工作。东汉 时太尉府的南阁祭酒是一个很重要的职务。

第一讲说文解字精品PPT课件

第一讲说文解字精品PPT课件

汉字迷宫 · 文字皆是谜
1.草上飞 2. 镜中人 3. 青一块,紫一块 4. 画时圆,写时方,
冬时短,夏时长 5. 是黑不念黑,点睛就能飞
谜底:1.早2.入3.素4.日5.乌
汉字迷宫 · 文字皆是谜
6.十五天 7. 看着像牛却是马 8. 大雨落在横山上 9. 名利始终放一边 10. 推门望一望,门里一大将
汉字迷宫 · 偏旁都含意
同学们,请根据你所知道的汉字知 识,分析下面三个字的字音及意思。
冽洌烈
【让人惊诧的汉字】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后,汉字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记录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然 而,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让很多汉字的含义发生了彻 底的改变。
你知道“字”最本初的意思是什么吗?
探寻语文魅力
目录
1 说文解字 2 遣词弄句 3 典故轶事
第一讲
说文解字
《世说新语·捷悟》
杨修做主簿时,一次为曹操修建国府。始构屋架 时,曹操出来巡看,颇不中意。于是在相国府门上 题一个"活"字,不发一言就离开了。杨修一见此字, 立即叫人把相国府的门拆去重修。他说:“‘门’ 中加‘活’字,就是‘阔’字。魏王是嫌门太大了 呀。”这件事传开之后,曹操的制谜之巧,杨修的 辨谜之捷,当时都被传为美谈。
你说关云长,他说楚霸王
谜底:6.胖7.午8.雪9.和10.扇
汉字迷宫 · 文字皆是谜
11. 前滚翻 12.金木水火 13.点滴积累方有为 14.陕西省,西安人 15.老大老二和老三,三个兄弟叠罗汉。
老大踩着老二头,老三站在最下边。
谜底:11.潘12.坎13力14.侠15.奈
汉字迷宫 · 偏旁都含意
两点、三点与四点,作为构字部件,在构字上是各 司其职的。三点表示水,三点凝结为两点,表示冷。灬 读“huǒ” ,同火;也读“biāo”,是烈火的意思。

《说文解字形声字》课件

《说文解字形声字》课件

皇帝
皇帝的汉字是一个很有趣的 形声字。它由“白”和“日”两个 部分组成。?
中秋节
中秋节从汉字的字形角度简 洁明快地涵盖了它的意义。 由“月”和“十五”两个字构成。
《说文解字形声字》PPT 课件
这个PPT课件将帮助你深入理解《说文解字》和形声字的世界,征服汉字!
背景与意义
列出《说文解字》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解释它为何被认为是汉字典的巅峰之作。
秦朝的大事记
讲述秦朝的创建及其影响。
承前启后
解释书的名字和它对后来汉字书写的影响。
形声字在《说文解字》
概述《说文解字》如何解释形声字。
形声字构成原理
讨论形声字的构成和特点。
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含义
解释“形”的含义及其在形声字中的地位。
声的含义
解释“声”的含义及其在形声字中的地位。
构成原理
介绍形声字构成的原理和例子。
应用技巧
分享学习形声字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形声字分类
按“形”和“声”的不同分类形声字。
按“形”不同分类
• 指事形声字 • 会意形声字 • 形声复合字
总结
总结形声字的基本概念和全面的应用。
基本概念
概述形声字是如何构成的和如何在汉字中应用。
学习形声字的重要性
阐明学习形声字对汉字学习的重要性。
未来发展
讨论形声字在数字和现代信息时代的未来发展趋势。
形声字的例子
展示形声字的魅力。
明月
在音乐的伴奏下,包括“音”和“月” 两个部分来描述夜晚的美丽和神 秘。
虎啸
“虎”部分代表了动物的力量和狂 野,而“孝”部分则描述了森林中 的声响。
风声鹤唳
用“风”和“声”两个部分来形容风 在地球表面上的声响,或者悲伤 的人类。

说文解字-授课PPT

说文解字-授课PPT


人 付---府

造字本义:一种竹制的核验信物。
说 文
“符,信也。漢制以竹, 長六寸,分而相合。”
解字

后引申为天神 显示的征兆, 或驱鬼治病的 图文。


解字

造字本义:动词,将收成 的谷物搬运回家。
秋冬谷物收 成叫“年”; 秋冬谷物欠 收叫“歉”。
“年”是一种怪兽 的传说可信吗?
说 “年,谷熟也。” 《春秋传》曰:“大有年。” 文
言 兔
“谗,谮也。”
解字

示,祭祀
兄,人开 口向天祈 祷
“祝,祭主赞词者。”
解字

辛,木质枷锁 女子
解字

“妾,有罪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 《春秋》云:“女为人妾。”妾,不娉 也。”

造字本义:将动物或人的眼睛罩住, 使其失去视野。
未见世面为“蒙”;内心黑暗为“昧” ; 缺乏心智为“愚”;无知且妄动为“蠢” 。

造字本义:鼓舌说话。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两个“五”,表示说话多。 造字本义:演说、议论、谈论。 “语,论也。”

造字本义:名词,纵横畅通的十字路口。
“行,人之步趋也。”
食勺
说文解字
指事(表食物)
造字本义:用食勺为别人填食。 说 “与,赐与也。一勺为与。”

解字
宀,房屋

豕,猪
解字

説 文
“受,相付也。”
解字
書(书)
造字本义:动词,手执笔写画。
朝下的口

等待指示的下级
説 文
“令,发号也。”

造字本义:执行帝王使命,可以制人、制事的人。 古代称博学的文职官员为“史”;称行政管理官员 为“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 毅,“ ,妄怒也,一曰有決也。从殳,豙聲。”
• 豙,yì,“ ,豕怒毛竖”。 • 豕,shĭ,“ ,彘也,竭其尾,故謂
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讀與豨同” 。 • 殳,shū,“ ,以杸殊人也”。
18
第一讲 “人”类基础字形
19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 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 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说文叙》引《易系 辞下》
13
三、《说文解字》与基础汉字(字根)
• 《说文解字》—— • 以小篆为主,收录正
篆9353字,重文1163 字,解说文字共 133441字。 • “分别部居,不相杂 厕”(540部)
14
汉字数量知多少? 一般人认2500个就可以看书看报发短信了,好的高 中生能认3500字,能教古文的高中语文老师能认 5000字。《新华字典收11000字,东汉《说文解字 》收正篆9353个字,清代《康熙字典》收47035字 ,《汉语大字典》收56000多字,而今天电脑内能 搜集到的汉字文化圈的汉字字形在 10万以上。
• 陆德明《经典释文》:“女生曰姓。” •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考《春秋》共有二十二姓
:“妫、姒、姬、姜、妘、嬴、姞、子、己、风、任 、祁、芈、曹、董、偃、归、曼、熊、漆、隗、允” 。
5
• 氏,shì,“ ,巴蜀山岸脅旁欲堕者曰氏,氏崩, 聞数百里,象形,乀聲。扬雄赋:響若氏隤”。 氏—石
6
• 氐,dĭ,“ ,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氐 与“底、低、抵、柢、邸”音义通。
15
《说文》540部——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可分为六大类: •人体类字97部; •动物类字61部; •植物类字31部; •自然界类字37部; •器用类字180部; •数目类字34部。
16
• 弘,“ ,弓聲也,从弓厶聲,厶,古文肱 字”。
• 《又部》:“ ,厷,臂上也,从又,从古文 厶。”
• 章炳麟《广论语骈枝》:“《說文》:‘弘, 弓聲也。’後世借‘强(強)’為之,用為彊 義。”(彊健-寬廣)
20
1. 各类“人”的字形
• 人,“ ,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此籀文,象臂脛 之形。”
21
• 仁,“ ,親也,从人从二, ,古文人从千、心 , ,古文仁或从尸。”
22
• 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23
• 立,“ ,住也,从大立一之上。”
24
• 竝,“ ,併也,从二立。”
25
• 亦,“ ,人之臂亦也,从大,象兩亦之形。”(腋)
50
• 壬,“ ,善也,从人士,士,事也。一曰象物 出地挺生也。”
51
3. 人体之字
• 身,“ ,躳也,象人之身。从人 聲。”
52
• 肉,“ ,胾肉,象形。”
53
• 冎(剐),“ ,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頭隆骨 也。”
54
• 骨,“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屬皆从 骨。”
55
• 疒,nè,“ ,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 凡疒之屬皆从疒。女戹切。”
56
• ������,“ ,殘穿也,从又从歺。讀若殘。”
7
• 命氏之初,其氏族始祖的特点往往与命氏所用之字 意义相关,如:

巫氏始祖为巫师,屠氏始祖为屠夫,陶氏始祖
是作陶器的,自然无疑。杨氏住地有杨树,林氏住
地有树林。东郭先生的祖宗最初住在城东外面,西
门官人的始祖住在城的西门处……
8
• 陳,chén,“ ,宛丘,舜後媯滿之所封。从阜从 木,申聲。 古文陳”。
导言
1
一、姓氏字举例
2
• 姓氏
• 段玉裁注《说文》“氏”下:“姓者,统于上者 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祚之土而命之氏。”
3
• 姓,“ ,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 故稱天子。从女,从生,生亦聲。《春秋傳》曰: ‘天子因生以赐姓。’”
力也,从三力。”(协、協)
34
• 子,“ ,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為稱。象形 。”
35
• 了,“ ,尥也。从子无臂,象形。”
36
• 保,“ ,養也,从人 省, 古文孚。”
37
• 儿,“ ,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 :在人下,故詰屈。”
38
• 兄,“ ,長也,从儿从口。”
26
• 夭,“ ,屈也,从大,象形”。
27
• 女,“ ,婦人也,象形。王育說。”
28
• 妻,“ ,婦與夫齊者也。”
29
• 毋(母),“ ,止之也,从女有奸之者。”
30
• 妾,“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于君者。”
31
• 男,“ ,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用力於田也。”
32
• 力,“ ,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曰力,能圉大災 。”
9
• 李,“ ,果也。从木子聲”。 • 劉(镏),“ ,殺也。力求切”。《广雅释器
》:“劉,刀也。” • 张,“ ,施弓弦也。从弓長聲”。
10
二、文和字
• 文,“ ,错画也,象交文。”
• 文:刺花纹 花纹、纹理 礼乐仪制 法令条文 • 文字《左传昭公元年》“皿蟲为蠱”杜预注:“文,字也
” 言辞 文采 文章
45
• 北,“ ,乖也,从二人相背。”
46
• 㐺,“ ,眾立也,从三人。”
47
• 民,“ ,眾萌也,从古文之象。”
48
• 壬,“ ,位北方也。陰極陽生,故《易》曰:龍戰于野 。戰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敘也。 與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脛,脛任體也。”
49
• 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 包,“象人裹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胞)
11
• 字,“ ,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声。”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人生子曰字”。
• 字:生子 出嫁、怀孕、哺乳 养育 治理、教育

文字
12
• 文字
• 《说文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 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 ;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39
• 弟,“ ,韋束之次第也,从古字之象。”
40
• 老,“ ,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髪變白 也。”
41
• 亡,“ ,逃也,从入从乚”
42
2. “人”的变化
• ������(化),“ ,變也,从到人。呼跨切。”
43
• 从,“ ,相聽也,从二人。”
44
• 比,“ ,密也,二人為从,反从為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